大时代1958(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404

  全重十五吨?那不是堪比日本97式坦克的强大存在?你好好一个高利贷帝国主义,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怎么在陆军的武器上和日本陆军差不多?简直丢尽了陆军强国的脸面!
  “第一总局局长又黑法国人……”现在谢洛夫知道法兰西的具体水准了,老牌帝国主义真的已经不行了!
  “我知道了,对于法国陆军来讲,T34坦克有点太先进!”谢洛夫回答了一句,怎么都觉得自己的话好像有些奇怪,问道,“那怎么办?给远东打电话么?说不定还能从那边的仓库找到几百辆BT—7快速坦克,那玩意是和日本97式坦克掰过手腕的功勋,修修也能用吧?”
  从苏联的情况往上套法国,证明了谢洛夫对别国的军事力量还是不了解,他现在才明白,被别人秒杀的愤怒是让人可以做出极端的事情,例子就是我大法兰西,本来法国在二战前一直追求的重型坦克,因为被第三帝国机动力强的德国坦克秒杀掉的愤怒,在战后在追求机动性上变得非常极端,结果设计出来的第一代AMX-13坦克变成了一个全重十五吨,扛着九十毫米主炮的怪物,比一直以来印象中小车扛大炮的苏联坦克还要极端。
  这就简单了,吃完饭的谢洛夫两人和科尔津斯基的波兰代表团开始了正式的谈判,统一思想的谢洛夫做出一副便秘的表情说道,“其他都好说,但经过我们情报人员的勘察,北非的沙漠地形不太适合我们苏联坦克的作战,T44太重,T34也比较重而且也没有防沙系统,只有一部分BT—7快速坦克可以派上用场,对此我们很抱歉!”
第147章
卫国战争标准
  “BT—7快速坦克?”科尔津斯基疑惑的反问,这不怪他!这玩意现在的苏联红军战士都没有多少人知道,只有高级指挥官才对那个苏德战争的消耗品有所了解,忘记了BT—7快速坦克在诺门坎战斗出来的威风,至于这些坦克目前在什么地方?谢洛夫准备在远东边防军打电话,仔细找找没准能找到!再不行只能找个拖拉机厂重新开工了,希望图纸还存在。毕竟已经是快三十年前的东西了,一切都没准。
  过了好半天科尔津斯基才在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的描述中,对BT—7快速坦克这个毫无印象的东西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算深刻!此时的他有一种掉坑里面的感觉,小心翼翼的问道,“苏联只能提供这种三十年前的老东西让我们波兰人指挥?连T34都没有?”
  T34都没有?这是多么痛的领悟?谁知道BT—7快速坦克这种坦克是什么样子?难道又让他们波兰人骑马干坦克么?历史已经证明这种螳臂当车的举动是多么的愚蠢,虽然他们波兰人也不想这么干。
  “科尔津斯基同志,你冷静一下!事情也没有这么糟!我们没有说不提供T34坦克!”虽然是在劝说对方,但这种好像T34坦克多么先进的口吻还是让谢洛夫颇感别扭,好半天都转不过弯来,“你们军事顾问团的任务是指挥战斗,而不是自己开坦克冲上去和法国人战斗,对不对?况且北非的地理环境也不是仅仅限制我们这一边,但法国人也是一样啊……”
  真不知道科尔津斯基为什么这么一副表情,谢洛夫又不是让他们用拳头打仗,不是还有BT—7快速坦克么,凑合凑合又不是不能用,你们波兰人虽然苦逼,但是法国人更苦逼啊!这批BT—7快速坦克苏联还要折合成账单让法国人过目呢。
  “尤里说的没错,事实上北非不太适合重型坦克的作战,也没有我们在欧洲大平原进行坦克大战的环境!你们的对手法国人用的AMX-13坦克,其实也是十五吨的坦克,和BT—7快速坦克是一样的!”萨哈托夫斯基中将轻声咳嗽了一下道,“AMX-13坦克机动性非常高,可以达到七十公里每小时,说不定T34都无法追上它!而BT—7快速坦克则可以!至于火力的差距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比较,我们可以换装成T34的76毫米主炮!法国那边的AMX-13坦克虽然是90毫米的主炮,但双方的装甲是差不多厚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就是说AMX-13坦克虽然刚刚问世几年,而BT—7快速坦克已经不知道是苏联第几代之前的坦克了,但其实两者还是可以较量一下的,谁让法国人这么极端弄出来个这么个东西呢,全重十五吨确扛着90毫米主炮的AMX-13坦克,完全可以和BT—7快速坦克来一场属于他们之间的较量!
  如果谢尔曼在T54面前是战场打火机,那法国陆军的AMX-13坦克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战场上!好不容易说服了科尔津斯基他们,谢洛夫拍着胸脯保证法国陆军的坦克绝对不会先进到哪里去,和二战被第三帝国秒杀的那支军队没什么不同。才算把这件事情揭了过去。
  “先期军事物资五千吨,步枪十万支!波波沙五千支!BT—7快速坦克五百辆,汽车一千辆,苏联驻埃及军事顾问团会作为波兰顾问团的后援,请波兰同志们放心!”谢洛夫一口气把第一批物资都承包下来,“不过BT—7快速坦克需要重新改装一下,方便适应沙漠作战!”
  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谢洛夫代表苏联把波兰推进了和法国交易的坑中。除了坦克和汽车之外,苏联在阿斯旺的库存完全可以解决需要,实在不行可以把埃及陆军淘汰的武器给阿尔及利亚人,反正都是破烂,扔回钢厂回炉都不一定能把成本收回来。
  比较艰难的是一千辆汽车和BT—7快速坦克,谢洛夫准备联系著名的哈尔科夫坦克工厂,看看还有没有备用零件,实在不行就要拆掉一些作为备用零件了。汽车问题可能还要找废旧军用仓库去转转。
  当天晚上,哈巴罗夫斯克红旗远东边防军区司令部,正在准备休息的斯地科维奇少将,被自己的勤务兵所打扰,还没有发火的时间就看到了勤务兵手上的电报,扫一眼就知道这是莫斯科的克格勃总部发来的,马上打开看看出了什么事情,看完之后变成了惊愕,这道命令实在是太出人预料了,对着自己的勤务兵问道,“BT—7快速坦克的封存仓库在什么地方?”
  至于一千辆军用汽车也不难,谢洛夫直接进入档案局,通过询问找到了二战美国送给苏联的US6汽车,这玩意苏联改造完毕之后叫吉斯150,然后援建给中国汽车工业的时候成了老解放,上辈子谢洛夫对于这种汽车只有零星的印象,还是林业局采伐的时候看见的改装吊车,那时候整个林业局只有这么一辆了。
  可惜这玩意现在苏联也不多了,莫斯科的仓库也只有不到一千辆,又把电话打倒了基辅军区,才凑够了一千辆US6,作为提供给波兰军事顾问团保障后勤的车辆!
  “我容易么?从那么多报废和封存的仓库里面找到这些破烂!”谢洛夫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累,苏联并没有报废车辆的制度,理论上只要汽车一直能开,拥有人就可以一直开下去。能在茫茫的旧货中找到二十年前的老古董,谢洛夫都觉得有些佩服自己。
  好像用美国人的东西有些不厚道,为此谢洛夫深感不安,所以又找到了十九年前生产的吉斯5型卡车,让克格勃收集出来一千辆,总共两千作为给阿尔及利亚的军事顾问团配备。仅仅三天有搜刮出来五百辆GAZ61吉普车,作为给军事顾问团个人配备的代步工具。
  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看到了谢洛夫的努力成果,评价道,“完全可以按照一九四一年的红军编制成一个坦克师了!尤里,真难为你了,竟然把凑齐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坦克师的装备!”
  “五百辆BT—7快速坦克足够一个军!”好像没有听到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的讽刺,谢洛夫笑眯眯的纠正了第一总局局长的错误。
  你小子太坏了!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摇摇头,实在无法跟上谢洛夫的维度。仔仔细细的看完补充道,“既然是正面武装阿尔及利亚人,怎么能没有炮兵师的编制呢?加上一百二十二毫米大炮的编制吧,数量要能武装三个炮兵师!火炮要配备齐全!不然那些游击队是不敢和法国占领军正面作战的!”
  “我知道了,淘汰的火炮应该足够满足需要了!”苏联是彻头彻尾的大炮兵主义,至少在二战中绝对当得起这个称号,作为一个半吊子军人,谢洛夫明显在这个时候露馅了。
  等到在把火炮这方面的编制补全了,就可以从乌克兰装运上传送到埃及了,对于军事顾问团的建立,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和谢洛夫分别行动,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带领第一总局和埃及方面联系,最终在开罗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人接上了头,把波兰准备组建军事顾问团的事情告诉了对方,对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人来说,这几乎就等于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巨大的惊喜已经让这些人欣喜若狂,没有深思为什么会有这种好事的发生。有赖于谢洛夫之前做的功课,阿尔及利亚的事情在东欧发酵了足够的时间,使得一切看出来都非常顺理成章。
  在和阿尔及利亚接触之后,中东司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埃及总统纳赛尔、内务部长阿里姆、共和国卫队司令拉赫曼这些人,表明苏联没有背着埃及搞小动作的意思。纳赛尔是现在这个时代的阿拉伯雄鹰、埃及则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中心,开罗则是阿拉伯民族的文化中心。
  中东司只是稍微表明了一下态度,纳赛尔立刻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要知道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正在开罗,是在纳赛尔的保护之下成立的,这个举动足以表明纳赛尔对待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态度是怎么样。
  “如果有埃及的加入,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谢洛夫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道,“埃及作为后方比南斯拉夫稳固的多,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埃及本身对法国就有苏伊士运河之仇,他们加入进来对我们是好事!况且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中间还隔着利比亚,就算是埃及加入进来也不会让事情失控的!”
  “那就让谢皮洛夫同志在波兰和埃及双方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让波兰和埃及他们两个国家自己去折腾,我们隐身在幕后操盘!和法国人来一场实战演习!”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想了一下,以第一总局局长的名义给埃及的第一总局中东司和法术非洲司的苏联特工发电,让大使馆为波兰和埃及的见面进行沟通。
  谢洛夫这边利用自己军事管理总局局长的身份,量身打造了一个苏联标准的卫国战争军事力量,完完全全的按照那时候的标准,配备出来一只足够武装十万人的武器装备。要是碰到美军肯定是然并卵,但是和已经被越南赶走的法军打一下,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
第148章
列宁格勒来客
  BT—7快速坦克和法国的坦克比自然是不行,虽然重量都是十五吨,都是薄皮坦克。但在火控和技术上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但苏联这边的BT—7快速坦克只是放在国内都嫌占地方的次品,可和AMX-13坦克不是一个地位的东西!就算是五换一,也足够能让法国人心疼!况且谢洛夫也不是让阿尔及利亚人和法国人打坦克大战,这不是还有一个炮兵军的火炮么,真要是传统的阵地战!阿尔及利亚人得到的支持并不比越南人要差。战争又不是一对一,谁说一定要坦克对刚呢?
  给哈尔科夫工厂的电报中,谢洛夫给出了自己希望的改造指标,那就是把BT—7快速坦克的速度想办法在提高,除此之外没有要求!可以拆掉装甲,可以牺牲防御力。但速度一定要快,就算是受限于时代的差距BT—7快速坦克火控打不到AMX-13坦克,但也要让对方也打不到自己,实在不行不是还有埃及的T54和T34坦克作为后备。就算是打光了苏联也不心疼。
  “我好像是今年奥运会的苏联代表!”谢洛夫猛然想起了去年就接受的任务,这么说来今年的行程可不能说轻松。虽说一年才刚刚开始,但他至少要出两次国,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先去印尼还是先去意大利?
  这个问题可以以后再考虑,谢洛夫正在忙着翻译教材!整个苏联没人比他更适合这份工作,因为这套教材是中文版,一共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农村包围城市,第二个部分叫论持久战!进入克格勃六年多,这还是他头一次这么认真的做理论方面的工作,要知道就连检讨他都不愿意写。
  在谢洛夫的办公桌上,堆满了第一总局中东司收集的伊拉克的收据,作为他翻译工作的参考文献,等到出了成果,就拿到阿塞拜疆送给伊拉克人!至少农村包围城市是绝对有用的,伊拉克也是一个不发达国家,乡村人口远远比城市人口要多。争取到了多数力量的支持,没理由会输掉,当然前提是伊拉克共产党要是那块料,不然谁也救不了他们。
  “局长,罗曼副局长送来的人员名单,你看一下!”卢卡妮推开门轻手轻脚的走进来,在本来已经很满的桌子上又堆上了一堆文件。
  “知道了,我等会看!”这是罗曼从格鲁乌找来的肃反干部名单,这些人都非常愿意再次进行工作,而不是呆在格鲁乌里面无所事事的养老,这些老同志对克格勃都很有感情,是克格勃不可多得的财富。
  这些档案中,谢洛夫要挑选出来一批身体还不错的干部,跟随自己出访印尼!出访的时间定在今年,只是不知道是上半年还是下半年,目的自然是准备帮助印尼人建立真正的内务部,而不是他们本身那种有名无实的治安机构。
  “我真是一个预言家,说今年会累成狗就一定会累成狗!”自我调侃了两句,谢洛夫再次把自己埋到了资料的海洋中,如饥似渴的从中吸取着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上辈子要是有这个劲头,就不会连高中都没考上去了!绝对上名牌大学,进入五百强企业,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目前必须亲眼过目的文件一共有这么几种,意大利的克格勃海外企业、美国的赌场以及所有克格勃在世界范围的盈利项目!再者还有伊拉克内战的局势,以及各派别的力量对比和互相关系的推演!埃及阿斯旺军事基地对非洲的辐射程度、苏丹的发展计划还有非洲游击队的力量报表!还有计划中访问印尼所做的功课!最后就是最近新加入进来阿尔及利亚的动静,可以说谢洛夫一天时间就算是光看问题不提意见,都要耗费一个上午的时间,何况他还在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几天他就在翻译中国的材料配合伊拉克的情报,准备给伊拉克共产党的同志们发教材,先统一思想!苏联的经验并不适合伊拉克,如果输出革命的对象是希腊或者阿根廷之类的国家倒是蛮适合的,但像是伊拉克这种还是中国的经验比较吻合,但仍然需要通过第一总局反馈的消息进行修正!希望伊拉克人能把中国人的耐心和苏联的强权系统都学好,只要伊拉克成功革命,苏联的好处是巨大的,前冲到波斯湾的苏联,谁都封锁不住……
  有了伊拉克作为指点,就不用冒险寻找别的突围路线,这样欧亚大陆的世界岛,就牢牢地控制在苏联手中,只要中国和苏联不转向敌对,冷战的苏联就绝对不会输!至少也是平局!
  如果谢洛夫在九十年代在俄罗斯醒来,他必须想办法活下去!如果是在八十年代醒来,他要想办法保持苏联不解体,如果是七十年代他需要想办法保持冷战的均势。但如果是五六十年代,那就不是自保的问题了!这个年代都是苏联回旋的余地和舆论都处在最好的时代,谢洛夫不但要让社会主义运动继续下去,而且还要正面战胜美国!取得冷战的胜利,谁阻挡这个过程,谁就死!
  冷战如果只是苏联和美国的对抗,谢洛夫绝对不会费尽心机的颠覆第三世界国家,但不是,单单一个美国并不能压倒苏联,问题是双方的阵营总体实力差的太多。他倒是很想一边倒的扶持中国,但其他人绝对不会同意!前世很多国人认为苏联太强对中国的压力太大,其实他们总是忽略其实苏联也是这么想的,中国人口太多却和苏联人口稀少地区接壤,给了苏联太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是相互的,中国害怕苏联钢铁洪流一个星期兵临城下,苏联也害怕中国挥军北上,要知道苏联的西伯利亚只有西伯利亚铁路作为连接,这条铁路太脆弱。只要中国敢,苏联真的没有办法,双方陈兵百万在边界都把对方吓得半死,但摆出进攻状态的吓阻对方的意味更多一些。
  谢洛夫在通宵达旦进行思想学习的时候,波兰华沙,科尔津斯基和波兰人民军的军事顾问团已经蓄势待发,一些小道消息在流传,诸如苏联已经被美国盯住,必须依靠波兰打破僵局!苏联请求波兰不要公开组建军事顾问团的此类消息,正在波兰人民军进入军事顾问团的成员中传播,这些人民军的军官对苏联这种怂比的行为嗤之以鼻,暗地里面嘲笑苏联外强中干已经被美国吓破了胆子,这次还要依靠波兰!
  这种谣言根本不会打扰到远在莫斯科的谢洛夫,他能说这些谣言的始作俑者就是自己么?根本不能!不耍一些小手段,这些波兰人怎么会赶着去送死呢?不过就是一点心灵鸡汤而已,被骂两句又不会少两块肉!只要波兰人高兴,请随意……
  在谢洛夫终于抄完了两本巨著的同时,波兰的军事顾问团近两千人已经到达南斯拉夫,体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效率,这些人准备从南斯拉夫上船进入埃及。稍晚的时候谢洛夫得到了这个消息一愣,有时候有个这么跳的盟国也可以省事很多,就比如这次!
  还没有发出自己的感慨,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了,拿起电话就听到谢列平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尤里,今天晚上来我家坐一坐,有客人来了!”
  “知道了,老书记!谁啊?”谢洛夫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打着哈欠问道。
  “托尔斯基科夫同志,他不经常来莫斯科,所以大家准备聚一聚!”谢列平说话晚就挂了电话!
  托尔斯基科夫,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他和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戈雷切夫,是谢列平在政府中的朋友,谢列平本人是克格勃主席,谢洛夫在克格勃工作多年,季库诺夫也是内务部出身,他们三个是在特工情报系统工作,谢米恰斯内则接替谢列平掌控共青团这个后备干部的基地!塔斯社社长戈留诺夫和苏联广播电委员会主席梅夏采夫两个人,则是谢列平集团中在宣传部门中的掌门人,包括谢洛夫在内的这些人,形成了涵盖政府、特工、后备干部和宣传部门的集团,虽然只是刚刚开始成型。
  在谢列平这个集团中,谢洛夫目前处在前十的位置上,比他要靠前的人也就是这些很早就和谢列平在一起的朋友,其中就包括了托尔斯基科夫!这些现在都可以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本来谢洛夫以为今天晚上谢列平的家中会非常热闹,但没想到除了托尔斯基科夫和带着的一个列宁格勒干部之外,只有谢列平、谢米恰斯内和谢洛夫、叶戈雷切夫四个人。
  托尔斯基科夫来莫斯科和谢列平商量什么,其实谢洛夫并不关心,他更关注托尔斯基科夫旁边的年轻干部,首先开口问道,“不知道这位同志是谁?”
  “罗曼诺夫·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我是列宁格勒基洛夫区区委书记,叫我罗曼诺夫就好了!”谢洛夫眼皮微微一动和罗曼诺夫握手,这个人就是曾经和戈尔巴乔夫争夺大位的人,最后失败后被戈尔巴乔夫命令退休。
第149章
死神之手
  这个未来差点成为戈尔巴乔夫对手的人,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区委书记,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托尔斯基科夫手下的一个马仔,如果这个集团以谢列平为首的话,谢洛夫可能排到前十名的位置上,而罗曼诺夫前一百都不一定有这个人。如果再高一点的话,在谢列平集团被瓦解之后,罗曼诺夫也肯定逃不过被勃列日涅夫打发到某个国家做大使的下场,根本没有和戈尔巴乔夫刚正面的机会。
  “舒里克,我这次是来到莫斯科对第一书记汇报一下列宁格勒的情况,顺便我们叙叙旧!”托尔斯基科夫喊着谢列平的外号,两个大男人毫无顾忌的拥抱在一起。让旁边的谢洛夫措手不及的看到了一切,朋友见面也不用这样吧!幸亏没有来一个勃列日涅夫之吻,这样才叫人真正的受不了。
  “托尔斯基科夫,真是好久不见了!今天晚上就在我家喝上几杯!”对于远方来客,谢列平也非常高兴,和一般的苏联人一样,抽最呛嗓子的烟喝最烈的伏特加都是谢列平的最爱,这点谢洛夫就和他们不同,睡最美的毛妹才是他追求的……
  一个正常的苏联人,家中酒瓶子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酒量都很不错!严寒的气候也让这些北极熊没事愿意喝上两口,不是人人都是谢洛夫这种战五渣的存在。
  喝了一杯意思意思,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罗曼诺夫的身上,他觉得这个年代他有意思了,罗曼诺夫是托尔斯基科夫手下的区委书记,看起来也算是一个主要助手!而戈尔巴乔夫则正在边疆区的共青团做书记,最大的领导人是谢米恰斯内,二十多年后在政治、局争夺总书记大位的两人,不过是两个小干部!至于叶利钦,很抱歉就算是克格勃副主席的谢洛夫都无法找到他!很可能还没有加入共产党……
  “舒里克,我在列宁格勒和你们不能经常见面,对这边的事情不是很了解,这就是我们克格勃十年来最杰出的干部谢洛夫同志么?”托尔斯基科夫仔细的看了一下谢洛夫,忽然笑道,“一看就是我们的同类人,不用看别的,看年龄就知道!”
  “哈哈……”托尔斯基科夫这句话让叶戈雷切夫和谢米恰斯内同时哄然大笑。
  “年轻从来都不是证明一个人能力的标准,相反有不少人只有年龄这个优势,在自己的位置上恍如一个僵尸一样呆若木鸡!”说出这么一句话,谢洛夫举杯示意,对列宁格勒的市委第一书记表达自己的敬意……
  “说得好!”谢米恰斯内对谢洛夫的言论大声叫好,这里的人都是外界人眼中的小年轻,连托尔斯基科夫都比谢列平小了一岁,像是谢米恰斯内和谢洛夫都是三十五岁往下的年龄,在谢列平集团中都是年轻最小的两个人。就连托尔斯基科夫身边的罗曼诺夫,都比他们两个的年龄要大。
  以谢列平这种选择朋友的标准,难怪勃列日涅夫只是稍微的放出一点共青团要夺权的风声,立刻就从者云集让所有人相信!毕竟和谢列平在一起的人单独挑出来一个没什么,但如果站在一起统统都是不到四十岁的小年轻,换做是谁都深有忌惮。
  可没有办法,谢洛夫是知道自己老大的风格的,他就爱用比自己年轻小的,根本不愿意和老派干部打交道,自己老大就是这个德行,谁也改变不了!只能去适应谢列平。除了赫鲁晓夫谢列平也不会迁就别人的想法,作为一个有性格的领头人,老子就这样干,你们这群渣渣最好闭嘴。
  在苏联的政治版图中,列宁格勒一直都是一块重要的政治摇篮,从基洛夫到日丹诺夫,列宁格勒走出了不少苏联的大人物,现在和列宁格勒关系最近的领导人,则是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柯西金,托尔斯基科夫这次来到莫斯科,未尝没有和谢列平以及叶戈雷切夫合作的意思,托尔斯基科夫的目标就是列宁格勒的州委书记,他希望首先和谢列平沟通,把这个基洛夫和日丹诺夫曾经的岗位拿到手,就算不是第一书记,也要首先在州委站稳脚跟。
  谢列平连犹豫的动作都没有,直接就表态可以帮助托尔斯基科夫。谢列平在这方面从来都不讲究,对于自己朋友的请求!只要觉得能力足够可是胜任,一直都是帮忙的态度。
  谢洛夫也和罗曼诺夫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本质上两人的地位差距算是比较大,罗曼诺夫瞬间有一种克格勃副主席人还不错的感觉,没有因为自己的职务比较低就当做没看见。谢洛夫把罗曼诺夫又引荐给了谢米恰斯内,有一点是可以确定,如果谢列平集团要是还刚不过勃列日涅夫集团,这位未来的苏联政、治局委员,会跟着他们这些人一起倒下去,没有和戈尔巴乔夫争锋的机会了。
  不知道这对罗曼诺夫是好还是不好,不过谢洛夫感觉应该没什么,早失败晚失败都是失败,与其默默无声的被戈尔巴乔夫逼着退休,还不如和谢列平他们这些人在一起搞个大新闻,就算是失败了也是一个轰动的大事件,总比默默无闻要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