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404

  见到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沉默不语,谢洛夫低声道,“被贪婪吞噬的国家太多了,局势要一点一点改变,实际上美国连科威特被吞并都接受不了了,沙特一旦被吞并,北约会和我们拼命的,我们要赢,不是要和美国一起去死,要理解这一点。”
  将科威特这个战果保住,谢洛夫认为世界第一强国就会易主,而且是公认的易主。到时候苏联的影响力、国家威望和现在都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并不想让苏联把科威特收入囊中。趁着这件事热度还在,亲自出手要夺回去,苏联则不能让美国这么做。美国可能认为苏联不会直接出面和美国对抗,而是复制越南战争的模式,可为了石油,美国就算是知道也要往下跳。
  如果越南战争能复制的话,事情就简单了。谢洛夫有病才会让苏联自己流血去和美国对抗,可能现在美国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技术进步到了不会让越南战争重演的地步。也是海湾战争之后美国人自己猜意识到了这一点。
  可谢洛夫认识到了,两伊不可能挡住美军,只有苏联才能在正面交锋中挡住美军。
  “好吧,我们现在还是尽量把两国的军队补充,阿富汗囤积的军备正在运抵两国,巴格达和德黑兰也正在发布征兵令扩军。”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换了一个话题道,“如果这批军备全不能利用上,两国军队能达到一百五十万左右。是一直庞大的军事力量。”
  两伊联盟一百五十万大军,放在任何地方都算是强大的军事力量了,可不是装备了苏联坦克的军队就叫钢铁洪流,苏联还有庞大的武装直升机群和天空的战斗机群一起推进。
  连续几天时间,全世界的焦点都在波斯湾地区,对苏联来讲,好处已经开始显现出来,石油价格在触底之后开始大涨,苏联的财政收入开始增高。
  坏处是这次苏联和美国的沟融没有结束,相反,莫斯科和华盛顿开始派出使团访问其他各国,美国是希望得到盟国的军事支持,苏联则希望以外交压力来解决问题。在巴黎、在波恩、在伦敦,这场外交战不断转移着战场。
  苏联的目的很简单,希望欧洲在接下来可能的对抗中置身事外,把问题交给美国。这个目的没有全部成功,法国没有明确要配合美国,但是英国的态度非常明显。
  “涉及陆地的战争,美国不准备几个月是没有结果的;陆战需要的准备可比海洋多多了,几十万大军人吃马嚼,这些都需要时间准备。”谢洛夫捏着僵硬的脖子道,“似乎巴林的美军已经撤退到沙特境内,看来美国准备以沙特作为反攻基地?”
  “是这样的,总书记!”切布里科夫说明最新的情况道,“美国以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和独立号航空母舰为首的两支美国海军舰队进入海湾地区,目前还在沙特外海,不过没有进入霍尔木兹海峡!”
  “哎,这是掌控陆地的好处了,海军在强大,也需要优良的港口。现在美国海军的处境其实很尴尬,在阿拉伯半岛地区,他们缺乏这种港口。”谢洛夫颇有些小人得志的味道,美国航空母舰不进入波斯湾,甚至放弃了巴林的基地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霍尔木兹海峡一端在伊朗手中,美国的航空母舰一旦进入波斯湾,很可能被陆基导弹送入海底,脑袋正常的指挥官都不会这么做的。可实际上沙特也不是很安全,要知道南也门也是苏联的盟国,沙特接受和海湾国家接受美军,也冒了很大的风险。
  可这关苏联什么事?你以为谢洛夫会同情美国?他差点笑出声。欧亚大陆的国家,从东南亚的越南开始一直到波斯湾,一水的亲苏国家。美国智能依靠自己强大的运力来维持补给线,沙特本身没有补给美军的能力,除了石油,那就是一片沙漠。
  “加紧我们三大军区的战备,别到时候措手不及。我也希望不用我们出手,伊朗和伊拉克能挡住美军,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谢洛夫摇了摇头道,“让埃及和叙利亚叮住以色列,两国一南一北在战备中,相信以色列有脑子的话,不会掺和进来的。让库尔德人注意土耳其的动静,南也门能够自保就行了。”
  听到南也门,谢罗非想起来,伊朗保证事情结束之后,发挥影响力保证南北也门的和平直至最后的统一,统一模式自然是苏联体制,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话分两头,在莫斯科揣摩华盛顿意图的时候,美国总统布什也在抓紧时间应对这次的危机,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威胁沙特阿拉伯,以图进一步控制海湾石油,在欧佩克内占居主导地位。这是对美国的世界霸权及其石油利益的直接冲击和严重挑战。
  “我们的外交工作有成果,但是并不顺利,这次合众国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布什总统非常担忧地说道,“我们必须正面回应这个威胁,明白无误的告诉苏联,我们是认真的。”
  美国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国务卿都闻言点头,苏联在事情发生之后公开表态一直模棱两可,如果美国不表现出来不惜一战的决心,很可能苏联就会认为美国软弱强硬起来。
  美国看到的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是苏联故意表现出来的,毕竟冷战几十年,美国和苏联都没有在战场正面对抗过,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忽略了这种可能。
  “那么我们行动就通过了,行动名称为沙漠盾牌。”布什总统最后拍板道。
  国防部长切尼正式下令行动开始,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的两千三百人作为沙漠盾牌行动的先头部队登机完毕,五分钟后,运载这批伞兵的飞机奉命从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基地起飞前往沙特。“沙漠盾牌”行动由此拉开了帷幕。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两个中队F-15战斗机作为首批派往沙特的空军部队,从弗吉尼亚州的兰利空军基地起飞,前往沙特指定机场。
  巴格达立刻做出回应,将本国北方的部队调往南部科威特,德黑兰也使用运输机增加碑林的防守,两国共同声明捍卫本国的利益,争锋相对的增兵,让波斯湾一片风声隔离。
  本来应该被关注的苏联,却在这时候被遗忘了。布什政府似乎已经确定,苏联不会出手。
第1028章
重建南方战区
  由美国战略空军和海洋运输构建的桥梁,不断从美国本土运送着士兵,每过一天,美国的军事力量都在沙特猛增,随之而来的是两伊的大军源源不断的被送到靠近交战区的驻地,沉重的压力在波斯湾两岸蔓延开来,以目前的密度而言,波斯湾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了华约和北约对峙的欧洲地区,成了全世界军力最密集的地区。
  “海军力量够了,陆军力量还不够,二十万人够做什么?来过家家么?”谢洛夫看着最新的情报冷哼一声道,“美国虽然军力远超两国,可也不能再数量上差太远。布什以为堆积二十万士兵就能让两伊联盟妥协,有些天真。”
  截止到今天,也就是两伊突袭三个月之后,美国已经利用自己的海洋和空中力量从本土运来超过二十万大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伊拉克和伊朗的扩军,可见两国并没有被吓住。
  “这批从美国本土调过来的集团,本来应该是用在我们身上。”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格里申言语中不无嘲讽的道,“从效率上似乎差了一些,如果给我们三个月时间,欧洲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的时代了!”
  根据美国的欧洲作战计划,开始阶段必然是后退作为开始,同时国内进行军事动员,在发起跨洋作战将苏联赶回东欧。现在往波斯湾调集大军的各种工作,其实最应该用到欧洲身上,苏联中央主席团也在密切注意。
  注意之后也有些未免失望,三个月才从本土运过来二十万士兵,这个效率未免令人有些失望,这和苏联的估计有些相距甚远。放在欧洲几乎什么都算不上。
  “如果我是美国,就此解决国内的问题,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利加乔夫一副很认真的口气道,“整个局势已经非常不利了,保存实力未必不能卷土重演。”
  “在欧亚大陆都服从一个主张的情况下,美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尴尬,所以美国一直阻止欧亚大陆出现一个统一的陆权霸主。现在他们已经失败了,在我们不犯错误的情况下,美国无法扭转这种被动,这不是我们一定比美国人聪明,而是欧亚大陆作为人类文明中心的天然优势,所以他们选择博一次。”谢洛夫说到最后双手一摊道,“现在的局势是,如果美国当做一切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他们就会缓慢的死亡,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如果打一次,说不定可以有扭转局势的希望,虽然很小,但希望终究存在。”
  “如果可能的话,我不希望这样,这让我们和美国都没了退路,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葛罗米柯心中不无担忧的开口道。
  “一味地躲避总不是办法,好了,我们谈下一个话题。”谢洛夫深吸一口气道,“美国不接受我们的主张,我们也不接受美国的主张。那就试一试吧,回到刚才的话题,二十万士兵是不够用的,美国在波斯湾的军力缺口还有三十万左右。”
  “可美国本土在没有动员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多余的陆军兵力了。”切布里科夫大将对此知之甚详,直接开口断言到。
  “有,怎么没有!驻欧洲的大军不是在哪里放着呢么?就看布什敢不敢动了。”谢洛夫的嘴角咧开,脸上的笑容前所未有的深沉,意味深长。
  美国政府本以为二十万大军进驻波斯湾可以让两伊知难而退,但是没有想到巴格达和德黑兰根本没有被吓到,随之进行扩军。这个情况大大出乎华盛顿的预料。
  最终布什把主意打到了驻欧洲军队的身上,只能利用这些抵御苏联的重兵集团,才能有战胜两伊联盟的可能性。同时进行的还有组建联盟。
  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最近一段时间都在飞机上度过,组建联盟分担军事行动的风险,澳大利亚、巴林、加拿大、丹麦、德国、洪都拉斯、科威特、摩洛哥、荷兰、尼日尔、挪威、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韩国、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日本和美国。
  “厉害了,二十二国同盟。除了英国之外,有一个可能打的么?”谢洛夫拿着报纸吹了一个口哨,看起来美国振臂一呼从者云集,实际上这和美英联军没什么区别。更像是布什他儿子在二十一世纪发动的战争。
  更多的国家是不会出兵的,而是准备以经济援助作为交换,美国为了需求支持,也同意了多项免税方案,最终拉扯出来了这一套方案。不过么?最近苏联的戏份是不是少了一点,国家在世界没有存在感不是好事。
  放下了报纸,谢洛夫酝酿着比较大义凛然的借口,随后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一天,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发布了总书记谢洛夫对波斯湾局势的看法,“伊拉克和科威特、伊朗和巴林的战争,完全属于阿拉伯人、波斯人自己的战斗。完全可以由埃及、叙利亚、沙特等一系列的当地大国通过协商解决,美国迫不及待的干涉,可能更加注重的是当地的石油利益,热心程度不得不令人感到怀疑。”
  莫斯科第一次对波斯湾地区的局势表态,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国报纸都在转载苏联的讲话,并且将此次讲话解读为苏联对美国的一次警告。很快民主德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东欧十国,还有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国家表示赞同,又到了站队的时候,似乎因为波斯湾,全世界又隐隐有了剑拔弩张的意思。
  人们往往以为只有欧洲北约和华约对峙的前线才能出现这种风声鹤唳的情况,这一次波斯湾的利益则盖过了欧洲,让很多国家纷纷插足在其中。
  第一个做出努力的并不是苏联的盟国,而是西欧的法国,法国往往处在热点地区获取影响力,利用自己在美苏之间的重要地位做平衡者,不过这次么?法国失败了,法国外交部长没有从华盛顿得到想要的东西,布什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要么伊拉克和伊朗退出去,要么美国把他们打出去,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
  苏联方面表态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后文,不过也在频频的和很多国家联络。一些不为人知的准备也在秘密进行当中,这一天,谢洛夫下班之后,敲开了一所公寓的大门,房间主人开门之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让他进去。
  “有些事情我不愿意和阿赫罗梅耶夫直说,你也知道,从个人操守上他是毫无问题的,正是因为如此,在这么正直的人面前,有些话我说不出口。”谢洛夫一点不见外的坐下,就想到了自己家一样,实际上也差不多,这可以算是自己家。
  “阿赫罗梅耶夫的正直我们全军都知道,你否决了他先发制人的建议,除了顾全大局,防止战争规模不可控制之外,应该还有别的考虑,我还不知道你么?”巴格拉米扬大将呵呵直笑道,“你哪有那么伟大?只不过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不能理解。”
  “还是大哥你了解我!”谢洛夫眯着眼睛幽幽地道,“吞并了科威特的伊拉克,占领了巴林的伊朗,如果先发制人给美国造成了损失,这两个国家还不要上天?输了还好说,真要万一让美国损失巨大,估计他们也不会对苏联多尊重。”
  控制战争规模只是否决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作战计划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对两国的遏制,一直以来美国和苏联被其他国家视为高人一等的国家。越南战争之后,很多国家对美国都不太尊重,认为越南人能赢,自己也能赢。这也是越南战争给美国带来的一个负面因素。真要让两伊联盟尝到甜头,未来就必须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刀子太快了容易割到手,他们能不尊重美国,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也能不尊重苏联。
  “我就说么?这才是你!”巴格拉米扬大将笑出声,站起来过了会儿拿了一瓶伏特加被谢洛夫倒了一杯问道,“看来你准备让两国吃一点苦头,我们在去救他们。”
  “没错,这也是我来到这里的目的!我需要一个南方战区的司令,其他元帅岁数太大,想来想去,你是最合适的人选。”谢洛夫目光灼灼的道,“大哥,你敢和美国真正的较量一次么?我全力支持你!”当年谢洛夫当南方战区司令是去顶雷的,现在这个职务不适合他了,哪有总书记亲自上阵的,微操大师也不行。
  巴格拉米扬大将拿着酒杯的身体一顿,然后仰脖将整整一杯伏特加干掉,胸膛连续起伏,可想而知此时的心情多么激荡,好半天才道,“为什么不呢?我是军人……”
  第二天,谢洛夫以国防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主持军事会议,前方主席令,秘密任命莫斯科军区司令巴格拉米扬大将,重建南方战区,并且担任南方战区司令。
第1029章
战争随时开始
  目前南方战区还在秘密筹备当中,大体的范围是红旗北高加索军区、红旗外高加索军区、还有红旗土耳其斯坦军区,一共六十万人左右。但不包括内务部队和克格勃边防军。一万三千多辆坦克,八千多辆装甲车,一千二百架直升机,至于空中力量,因为空军调动速度极快,所以空军的部署并不紧迫。
  国防委员会议结束之后,谢洛夫和巴格拉米扬大将并肩离开,披着军大衣的两人相顾无言,谢洛夫又一次骗人了,这次的军事会议之所以能通过,没有争论也是十分正常的。凡事要做好最坏的准备,谢洛夫以防备美国扩大战端通过了任命巴格拉米扬大将的决议,在理由上完全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真到了摊牌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这么一点紧张的,到了这一天,心里患得患失的想法总是压制不下去。”好半天,谢洛夫说出来了这么一句话。
  巴格拉米扬大将身体微微一顿,欲言又止道,“其实我心里也有一点!”两人对视一眼,突然同时笑了起来,这让身后的克里姆林宫卫戍不明所以。
  “没准美国到时候看见我们出兵,会停止战争的!”谢洛夫宽慰着巴格拉米扬大将,这个可能性其实很低,有一句话叫骑虎难下,和现在的局势差不多。
  将巴格拉米扬送到火车站后,目送火车离开的谢洛夫回到克里姆林宫,相关的计划都要启动,做好最坏的准备这句话不能光用来说说,历史上没有美国和苏联直接对抗的例子让他来佐证判断这次的局势。未来是未知的。
  这种情况下,决策既然已经做出,全体苏联人民就要背负风险,最坏的结果就是核战开启,一些准备工作还需要完善,“检查各地地下堡垒和地铁站,确认是否运转良好。一个都不能放过,至于偏远山区就放过吧,估计也不会有风险的。”
  切布里科夫大将点头,立刻筹备秘密调查组对全国城市的防御设施进行检查。整个苏联在表面的平静下,也开始出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出于保密的原因,正式文件没有下发,要知道一旦涉及面太大,很可能被美国发觉其中的变化。
  在美国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往沙特增兵的同时,巴格拉米扬大将到达了巴库直辖市,开始履行南方战区司令的职责,当然现在他这个司令仍然是秘密的,明面上是以莫斯科军区司令的身份来考察工作。
  随后巴格拉米扬大将迅速进入状态,前往部队视察。红旗土耳其斯坦军区的第十四近卫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二十八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五十九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八十六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一百八十摩托化步兵师,以及第八一零独立海军步兵旅和空军第五航空集团军。
  北高加索的第三十八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七十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一二八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二十四摩托化步兵师、第五十一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六十六炮兵军的第二十六炮兵师和第八十一炮兵师和空军的第十四航空集团军。
  外高加索的第六近卫坦克集团军:第十七近卫坦克师、第二十二近卫坦克师、第四十二近卫坦克师、第七十五近卫坦克师第四十一近卫坦克师、第九摩托化步兵师、第十四坦克师、第一一零近卫炮兵师。
  半个月时间,巴格拉米扬大将就跑了三个军区的半数作战部队,对自己到时候将要率领的作战部队有一定的了解。下属的人数,坦克数量,燃料补给,部署防卫,一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多长时间可以临战。
  大体上巴格拉米扬大将还算满意,三分之一的作战部队都是原驻波兰的北方集群,作为西方集群进攻西欧,作为掩护的第二波次力量,整个苏联南线的作战部队都普遍不弱。
  “如果借由两条高速公路进入伊朗和伊拉克境内,问题是我有多少时间做准备!”巴格拉米扬大将有些摸不透的是,美国到底会怎么打仗。上一次大战只有越南战争可以参考,这也是世界上普遍用来评估美军战斗力的参照物。不过就从和谢洛夫平时的交流中,巴格拉米扬大将断定,自己那个弟弟心中,越南战争并不具备成为参考条件。
  带着这个疑惑,巴格拉米扬大将给莫斯科去了一封电报,很快谢洛夫回电,“因为越南战争的教训太惨痛,美国一定会竭力避免地面战争,所以早期一定会以空中优势来最大城市上解决伊拉克的地面力量。空袭时间也许会很长,这个时间足够你从容的调动手下的兵力。”
  实际上,谢洛夫知道,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的优势被美国自己夸大了。整个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损失了坦克三千八百辆、装甲输送车一千五辆、火炮两千九百门、和三百架飞机。由美国陆军开展的一百个小时沙漠军刀地面行动中,摧毁了两千辆坦克,五百辆装甲车,一千四多门火炮,如果仅从消灭伊拉克野战力量这个角度来看,一百个小时的沙漠军刀地面行动战果跟三十八天的空袭战果不相上下,甚至可能更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