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04

  “还在考虑当中么?弗朗索瓦先生?”谢洛夫对这种僵局也十分无奈,两人在没有助手,只各自带了一个翻译的情况下,已经在这个小屋里面耽误了将近十天。弗朗索瓦总是随时的向国内报告现在的进展。
  听起来像是谢洛夫面对整个法国智囊团,对谢洛夫是十分不公平的,但他其实并没有在意这种细节,对于苏联来讲,这件事情办得成办不成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谁会因为今天早上是吃馒头还是喝粥这种事情着急上火?可能有人会,但是谢洛夫不会……
  “四十亿美元,还要加上苏联军援给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军用物资,这些军用物资也需要法国政府买单!”谢洛夫不管弗朗索瓦什么时候回来,都像是复读机一样的重复这句话。
  “我们还要为苏联杀死我们士兵的武器买单?谢洛夫将军,你不要太过分?”弗朗索瓦强忍着怒气说道,“法国人是一个骄傲的民族,我们自己可以解决阿尔及利亚的问题!”
  “要解决你们早就解决了!还用来到民主德国和我谈?”谢洛夫挠挠头无所谓地说道,“我们出军用物资,出军事顾问,不远万里的去北非大沙漠和你们打仗,还是一场必须要输的仗,伤亡怎么算?军用物资消耗怎么算……”
  “不可能,军用物资我们法国绝对不会买单!四十亿美元必须包括苏联所做的一切,军用物资不能继续算费用!”弗朗索瓦斩钉截铁地说道。
  “苏联在第三世界的信誉是很值钱的!”谢洛夫抠抠耳朵斜着眼睛看着弗朗索瓦。
  “我们法兰西的名誉也很值钱!”弗朗索瓦瞪着眼睛不为所动的坚持道。
  “好吧,给你们看一些东西表达我的诚意!你可以让懂俄文的翻译进来帮你一起看,不过任何一张纸都不能带走!”谢洛夫吩咐了一声,伊塞莫特妮过了一会就把九国情报碰头会的一些记录拿过来,谢洛夫做出一副不打扰了的样子道,“弗朗索瓦先生,如果你认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集体出手,连区区四十亿美元都不值,那我无话可说!”
  整个一个白天弗朗索瓦和懂俄文的翻译都在看着谢洛夫提供的文件,由于谢洛夫拒绝哪怕是一张纸被带走,弗朗索瓦只能蹲在屋子里翻越。第二天弗朗索瓦也没有出现,而是在和国内进行联络,把谢洛夫提供的一些信息反馈给国内。
  法国国内是怎么争论的谢洛夫无法想象,不过结果他可以看见,再见到弗朗索瓦的时候,谢洛夫明显可以感觉到对方身上一种熟悉而且让人舒服的气质,这种气质叫做帝国主义的合作。不得不说,弗朗索瓦一下子在他眼中就顺眼了不少,还真的是主要看气质。
第121章
种玉米
  “平定了阿尔及利亚,法国就还是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法兰西帝国!而不是有名无实英联邦,对不对!你们这些高利贷帝国主义,其实做了一笔非常合算的买卖!”在握手的时候谢洛夫仍然没有忘记继续嘲讽这些殖民者。
  双方的初步接洽是四十一个亿作为基本价,多出来的一个亿作为苏联调节其他八国和军事援助物资的费用,随后两人在全款兑现的问题上进行了辩论,“全款是必须的,考虑到你们高利贷帝国主义的节操,分期付款苏联绝对不会接受!”
  “谢洛夫将军,你不觉得自己在敲诈么?”弗朗索瓦暗含讥讽的抗议道,“苏联现在什么都没有做,就要白白从法国拿走四十多亿美元,如果到时候不认账,法国找谁去?”
  和北极熊的合作危险的,谢洛夫不相信法国人,弗朗索瓦更加不相信苏联!从历史上这些帝国主义列强分不出来谁好谁坏,法国和俄罗斯在一起比较毫无疑问都是一对大混蛋。俄罗斯的名声好像还更加恶劣一点,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不虚伪,吃相比较难看!
  “你认为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会赖账?”谢洛夫不屑一顾的反问,还没等对方反驳就先说道,“好吧,你们法国人不懂这么叫做国家声誉,我可以先让民主德国报纸先开始造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等到舆论扩大到其他盟国时机就成熟了!”
  暗地里用国家声誉,埋汰了一下法国二战投降的历史!该做的还是要做!总要用一点动作先表达谢洛夫这边的诚意才行。当然这需要操作的时间,谢洛夫和弗朗索瓦还需要继续讨论具体的操作办法!
  “我们这边会派出庞大的军事顾问团进入阿尔及利亚,同时会通过埃及以及其他国家往阿尔及利亚运送物资,这没什么好说的!难点在于如何说服对方!”谢洛夫摊开一张准备好的阿尔及利亚地图纸上谈兵道,“由于几年前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犯过正面决战的错误,想要让蛰伏的游击队员出来可能需要一点的时间……”
  “你们法国驻军应该首先挑大城市驻守,把有反抗之心的阿尔及利亚人,尽可能的赶到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那边,有了人他们才会考虑发展自己的力量,准备进行城市作战!”谢洛夫缓缓地说道,“我准备预计武装至少十万游击队,我们的军事顾问团会教授这些游击队员进行正规作战!刚开始你们法国驻军一定要做出招架不住的样子,我估计问题不大,毕竟你们有哈基斯人组成的部队,完全可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把他们卖了,送给阿尔及利亚人作为提高自信心的战功!”
  这种卖队友的行为,在战争当中是天然存在的,除非国家实力强大深得人心,军队中还有强大的组织力。但对于殖民地的军队组织形式,哈基斯人如果被独立编成部队,谢洛夫可以断定会出现卖队友的事情。
  哈基斯人是支持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统称,这些和法国人关系不错的穆斯林,对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不感冒,很多人都加入了法国军队,编成了独立部队。
  小小的黑了一下法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两人继续纸上谈兵,主要是苏联组织的军事顾问团怎么和法国殖民军进行配合!“我们一旦出手,肯定会尽力的扩大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军,在这个时间里,你们法国人一定要像样的吃上几场败仗!但一定要挺住,压制住国内希望停战的舆论!”
  “希望停战的力量中,有法国共产党!”一直处在听众位置的弗朗索瓦突然出声道,冷不丁的出口噎了一句一直滔滔不绝的谢洛夫。
  “我们的法国同志们总是这么天真!”谢洛夫的反应绝对是够用的,马上自然的神转折道,“人民渴望和平是天然的愿望,你不能说我们的法国同志说的不对!当然了,对于这种希望和平的声音,我们要尊重,但绝不执行!”
  真特么不要脸!这就是弗朗索瓦现在的想法,不论是从什么方面来讲,这十几天的接触中弗朗索瓦已经得出了一个非常准确的结论,不要和这个秘密警察头子进行辩论。不论是谢洛夫站在正面立场还是在反面立场,总能找到足够的依据作为支撑自己的理由。
  而且还能在两种思维中自由切换,帮助阿尔及利亚人独立是为了反抗法国人的压迫,帮助法国镇压阿尔及利亚人独立是为了重振秩序,恢复和平!什么话都让谢洛夫说了,弄得有时候他都无话可说。
  “我们的法国同志首先是法国人,然后才是共产党人!要不是你们法国陆军无能,用了好几年时间都无法扑灭阿尔及利亚的战火,相信法国共产党的同志们也不会激烈的要求停战,根源还是在法国人的无能上面,哦,是上届法国政府的无能……”看见弗朗索瓦不悦的神色,谢洛夫在最后纠正了自己的说法。
  “这件事情上需要你们法国军情七局和我们克格勃的配合,现在我只是说出了具体的思路,那就是改变阿尔及利亚人的游击战状态,采用正面作战,而这种战争模式相信你们六十万大军应该是不在乎的!”经过了十几天的讨论,谢洛夫和弗朗索瓦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在这场两个帝国主义之间的谈判中,越发的建立起来了牢固的帝国主义友谊。
  现在谢洛夫的行为,可以用一个词标准的概括,苏修!标准的社会帝国主义……
  “从当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你们法国就已经明白!所谓的美国核保护伞是绝对靠不住的,对不对?其实我们根本无法威胁到美国,那时候我们的导弹还没有研制成功,无法对美国本土造成太大的核打击!但是美国仍然把你们和英国人卖的毫不含糊!所以呢,谁有都不如自己有,这点我是非常佩服戴高乐将军的,他已经看到了美国的本质!”在敲了四十多亿美元之后,谢洛夫神清气爽的拍着法国的马屁道,“其实我们苏联在对待法国和英美的时候,明显是两种态度,你们也应该能感觉到!弗朗索瓦先生,也许我们可以谈谈怎么付账了……”
  谢洛夫没有一次谈判就敲出来四十亿美元的本事,有这种本事的人也不存在。双方的后续谈判肯定还是要继续的,付款也是后面同志的事情。
  “付账?是的,法国是不会赖账的!但是我们要看到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舆论起来,看到军事顾问团组建派往阿尔及利亚,经过评估之后我们才会付账!不能因为谢洛夫将军画出来的蓝图就付账,这不能太儿戏对吗!”弗朗索瓦以非常符合生意原则的口吻回答道。
  “这算是苏联和法国的一次合作,希望能打开属于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谢洛夫伸出了帝国主义之手,和他口中的高利贷帝国主义握在了一起。
  这是克格勃和军情七局搭上的线,谢洛夫也算是为了克格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四十亿美元的概念,就是五十年代克格勃一年的八成经费。当然是按照实际购买力算的。当然这笔钱不能直接用在国内,美元应该有美元的用法。怎么样用钱生钱才是谢洛夫所需要考虑的。
  弗朗索瓦一行人离开了民主德国回法国复命,谢洛夫也准备打点行程回到莫斯科了。双方什么协议都没有签署,理论上计划随时可能夭折,但谢洛夫不在乎,就像是早先说的,着急的不是苏联,而是法国!苏联这个钱能赚就赚,不能赚照样可以捞到好名声。
  “在德国好好学习,想想还是有些对不起你!”搂着怀中火热的躯体谢洛夫低声打趣道,“明年回到苏联,会不会把我的孩子一起带回来?”
  “我会把我丈夫的孩子带回来!”叶连娜嘴角升起一丝浅笑,最近半个多月是两人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段时光,现在她已经在民主德国的斯塔西挂名成为第一总局顾问部的一员,克格勃中校军衔。到了现在为止,谢洛夫这一家子,完完全全成了一个特工家庭。谢洛夫、叶连娜、伊塞莫特妮、卢卡妮都是在克格勃任职。还要再加上最早时候在阿塞拜疆内务部做少校的瓦莉娅。
  “我送你去斯塔西吧,然后从柏林回莫斯科!这次从美国回来直接就转到罗马尼亚了,有些事情还没有亲自处理,我很抱歉!”谢洛夫缩进被子里说道。
  “我理解!”叶连娜把谢洛夫的头抱在胸口,她也知道谢洛夫睡觉的时候习惯被搂住。但胸前传来的阵阵呼吸声还是让女人睡不着,把谢洛夫推醒娇声道,“再来一次吧!”
  十一月莫斯科的寒风让谢洛夫瞬间措手不及,总是在不同纬度转来转去的他,总是被忽然变化的气候闪个跟头。他确实是回来解决问题的,接着为苏联擦屁股。首先得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玉米问题!赫鲁晓夫回来之后再次着手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身为第一书记的追随者谢洛夫必须当仁不让的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成绩。
第122章
苏卡切夫派
  农业问题谢洛夫不会,但有人会啊!以谢洛夫的克格勃身份最为得意的就是容易调动资源,其中就有包括在军事管理总局之下机构中得到庇护,仍然在研究分子生物学的苏卡切夫院士,以及被李森科排挤出苏联农学院的一大批苏联生物学家。
  他是绝对不会干出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直接到了研究所找到了苏卡切夫院士,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等待苏卡切夫院士换下了实验室的衣服。
  “几个月不见了,苏卡切夫院士!对这里的环境还满意么?”谢洛夫很有一种风尘仆仆的气息,对于这种科学家谢洛夫都是非常尊重的,尤其是事关农业的科学家。
  “谢洛夫将军已经尽力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研究场所,我和我的同事们都非常满意!”苏卡切夫院士虽然不知道谢洛夫是什么意思,但对于谢洛夫庇护他们这些被李先科赶出农学院的科学家,并且给予研究场所的行为还是非常感谢的。
  “这就好!”谢洛夫搓搓手说道,“其实我准备请苏卡切夫院士帮一个忙!”
  这句话让苏卡切夫院士非常好奇,他只是一个受到排挤的科学家,至于院士的学术名号,也不可能比一个总局局长的头衔更加好使,更何况他听说谢洛夫已经成了克格勃的副主席。就算是他还是列宁农学院的苏卡切夫院士,也可能和一个克格勃副主席相提并论。
  “什么事情,我只是一个老头子了,还能帮你的忙嘛?”苏卡切夫院士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的,苏卡切夫院士我想让你领队去苏丹推广玉米种植!一方面那边的环境更自由,另外一个方面!苏丹有很多热带的植物,可以用来充实你的著作!”谢洛夫知道苏卡切夫院士正在编写一本关于植物的教材。
  “是李先科对克格勃施加了压力么?”苏卡切夫院士十分奇怪谢洛夫态度,马上想到了是不是李先科对克格勃施加了压力,准备把他们这些失败者赶尽杀绝。
  “苏卡切夫院士你多心了,李先科虽然比我的职位要高,但是苏联没有几个部门可以给我们克格勃的工作指手画脚!”谢洛夫带着傲然的神色出了一句实话,其实把苏卡切夫院士送到苏丹去,谢洛夫真的是为了苏卡切夫院士这一派的学术科学家着想,一点没有私心的准备帮助这些科学家一把,同时也是帮助苏联一把,当然苏丹也会从中受益。几乎可以让所有人都受益。
  叹了一口气,谢洛夫缓缓地说道,“第一书记正在准备在整个苏联扩大玉米种植,可以看出来第一书记对玉米这种高产作物,抱有了很大的期望!扩大种植的地区包括了中亚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
  “什么?玉米种植在西伯利亚?”苏卡切夫院士一听到这种言论差点跳起来了,大骂道,“李先科呢?就算这个家伙不学无术,肯定也知道玉米肯定无法适应西伯利亚的气候,他为什么不以列宁农学院的名义反对第一书记的想法……”
  “因为扩大种植面积的事情还没有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讨论!”谢洛夫不忙不忙的拿出一张纸把自己脸上的吐沫星子擦掉,一个老科学家一时失态,谢洛夫只能立正站稳,“再者李先科同志就算是反对,也不可能改变第一书记的想法,这件事情上怪不到李先科同志!”
  实话实说,别说是李先科了,赫鲁晓夫推行玉米政策的时候,谢洛夫就不相信整个中央主席团没有人看出来有问题,还不是统统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赫鲁晓夫身兼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苏联各个领域都是第一人。谁敢跳出来找不自在?
  这不是一个李先科就能解决的问题,哪怕他是列宁农学院的院长,但他也明白自己的院长身份是从哪里来的,同时谢洛夫也阻止了苏卡切夫院士这个时候跳起来的想法,以现在苏卡切夫院士这一派的处境,要是胆敢在玉米问题上跳出来,可能受到的打击比李先科给他们的打击还要大,后面的力量来源可是第一书记,远远不是李先科可以相比的。
  “所以你想让我去苏丹,在苏丹扩大玉米产量,你害怕万一玉米战略失败了,苏联的粮食会出问题?”苏卡切夫院士几乎马上就明白了谢洛夫的想法,转而吼道,“还不如直接阻止玉米战略的实施,你这样是在平白浪费国家的精力!你已经想到了后果,为什么不发出自己的声音!”
  “苏卡切夫院士同志,我只是一个克格勃的第九副主席!”谢洛夫自嘲道,“我们克格勃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对于很多数据进行分析和预警。但事情还没有开始,谁都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样,我的工作只能做到对最坏的可能性做出防御,而不是在刚开始的源头卡主。那超出了我的能力,也超出了克格勃的能力!不得不承认,在有些方面上,我们克格勃也不是无所不能!”
  克格勃有没有这方面的职责,有!情报工作包罗万象,自然也有每年对全球农业的分析,这也是谢洛夫能够把苏卡切夫院士这些人保护起来的重要原因,但也就是仅此而已了。指望克格勃有更大的作用,那就强人所难了。
  “如果苏卡切夫院士可以在苏丹做出成绩,完全可以在第一书记同志亲自关心的玉米战略上表现抢眼,更加容易改变你们这个学派不利的位置!”谢洛夫缓缓地说道,“苏丹是非洲自然条件最好的国家,气候也适合玉米的生长!所以我觉得,这次苏卡切夫院士你来讲,也是一次机会,如果可能的话,我真希望你能把整个苏丹都种上玉米!”
  至于苏丹会不会出现水土流失、草原退化这种小问题,不在谢洛夫的考虑范围之内,第一那里是苏丹,不是苏联!谢洛夫没空去关心,别说是这种小问题,就算是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他也不在乎,苏联粮食要真的出现了问题,谢洛夫肯定会想办法把苏丹的粮仓搬空。
  有句话谢洛夫其实很想说,但苏卡切夫院士只是一个科学家,对于科学家谢洛夫一直都抱着尊敬的态度对待。这主要是谢洛夫一直受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口号的影响,所以不管在任何时间,不管自己是多么得势的时刻,都不敢对科学家不敢有一点不尊重。不但是对待苏卡切夫院士是这样,就算是已经被证明是犯了错误的李森科,他一样不愿意这样。科学是一直发展的,谁知道李森科在过了几百年,说不定还会东山再起呢。
  所以对于苏卡切夫院士谢洛夫还是闭嘴,这种一直坚持真理的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不论是任何国家,人类的进步都需要这些科学家来推动。小小的不尊重,谢洛夫完全可以擦干净脸上的吐沫星子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你是想让我对祖国的农业问题视而不见,然后采取婉转的方式从苏丹推广玉米种植,从侧面解决国家可能失败的玉米战略?”苏卡切夫院士一脸的冷嘲,好像第一次认识谢洛夫一样,言语间对谢洛夫自保的方法给予彻底的鄙视。
  科学家就是容易太理想主义,谢洛夫根本不会把苏卡切夫院士的一厢情愿放在心上。中央主席团这么多人,中央委员这么多人,轮得到他一个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的家伙上去和第一书记对抗么?谁会记得他为了苏联粮食的牺牲?没有人,就算是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能有人想起谢洛夫的牺牲嘛?仍然没有人!既然没有人会记得谢洛夫,他为什么主动出去趟地雷?他又不是伊朗那些阿訇忽悠上前线趟地雷的圣战者。
  “苏卡切夫,你还是想想如何证明自己的学术成绩吧!”谢洛夫顾左右而言他道,“科学是不容被亵渎的,我希望你能够证明自己是站在真理一边的!”
  既然苏卡切夫院士想要骂就骂吧,反正这个老头子确实没有骂错。就像和法国人刚刚谈判的基本论点一样,归根究底是谁求谁的问题。毫无疑问,现在是谢洛夫求苏卡切夫。
  谢洛夫回到军事管理总局立刻就弄好了文件,和苏卡切夫院沟通之后,安排包括苏卡切夫院士在内的一百二十八名农业学家去苏丹,作为苏联对苏丹进行援助的一部分。在定下了这件事情的基调之后,谢洛夫设法联系了伊戈尔之后后继的阿斯旺军事基地的长官列昂尼德少将,和列昂尼德少将说明了事情的重要性,让他一定要确保苏卡切夫院士以及一批农学家的安全,对于这批科学家和学者的要求尽量满足,让谢洛夫对于把苏丹塑造成农业大国的计划得以顺利展开。
  很快伊戈尔安排的后继者就给谢洛夫满意的答复,电报中说道,“对于祖国攻略苏丹的计划,我以及整个阿斯旺基地的全体官兵都十分支持,确保十二万分的精力保证苏卡切夫院士和宝贵科学家的安全。”
第123章
苏丹攻略
  这对苏卡切夫院士一派也是有好处的,只要他们在苏丹推广玉米种植出了成绩。不但可以弥补西伯利亚的粮食缺口,还可以通过这件事情避免继续遭到李森科的打压。事情本来就不复杂,只是苏卡切夫院士那种属于科学家的顽固,才让谢洛夫多费了不少唇舌。
  还要给目前苏丹军政府的总司令阿布德将军写封信,虽然电报更加快捷一点,但写信显得更加庄重,而且一定要本着诚实的态度。让苏丹方面明白苏联需要什么,以及苏丹现在的援助计划有什么意义,这些话摆在明面上更加好一些。让对方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己方可以对对方的帮助,互惠互利比任何国际主义精神都能打动人,明面上的需求也容易让苏丹方面放下心中的戒心。
  阿布德将军敢于发起军事政变,干掉了亲英的政府。毫无疑问是谢洛夫当初代表苏联撑腰的结果,以对方的立场考虑,阿布德将军也很担心自己的部下会不会也有样学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他也干掉,这又不是不可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