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04

  这可是太罕见了,苏联的行事风格一直都是我当老大我说了算,像是这种情报碰头会中,其他国家的人还是头一次见到苏联人把姿态放的这么低,虽然并不是克格勃主席,但挂着副主席名头的谢洛夫这么说,已经让他们受宠若惊了。
  这算什么,让对方出血放低一下姿态没什么大不了的,谢洛夫一脸真诚,或者是伪善的给这些各国的情报大佬讲解着苏联的难处,简单来讲,就是苏联非常支持阿尔及利亚人的独立需求,但是因为外部条件不能明目张胆的组织,现在需要一个挑头的国家作为这次联合行动的领头人,当然苏联还是会大力支持,该出力的地方还是会出力。
  扶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反法斗争,苏联会全力的支持,但是名义上不能由苏联挑头,这就是谢洛夫想要说的话。这种出力还要深藏功与名的举动,相当于让出了一个博取名望的机会,但是出力一点都不少,怎么看都是一笔赔账的买卖。而领导阿尔及利亚人民独立的名声,进而增加自己国家影响力的头衔,将在这里除苏联之外的国家产生。
  不管怎么来说,苏联尊重盟国的动作,尤其是在这种军事援助的领域听取盟国的意见,这是第一次,“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是最近几年苏联国内新崛起的青年干部,谢列平一手提拔的青年干部中的佼佼者,在克格勃内部有小主席的称号,不过在苏联其他部门眼里,似乎更多的被成为里海虎或者高加索之虎!这个人的风格两面化极其严重,对待任何可能引起国家危险方面的因素,不论是严重还是不严重第一选择永远是杀掉对方!但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很多矛盾,都是采取平等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且非常尊重盟国的意愿,作风非常民主!”兰科维奇身边的人不断给自己老大介绍谢洛夫的情况,让兰科维奇频频点头。
  “这么说来,谢洛夫这个人应该是共青团干部中的民主派,对待盟国的政策似乎有别于苏联往常的老大风格!”兰科维奇低着头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就像这次的阿尔及利亚问题,如果按照苏联平时的作风,就算因为赫鲁晓夫访美不能插手这个问题,也绝对不会通知我们,会选择略过这个问题,或者是自己偷偷的去做!从这件事看来,谢洛夫这个人在情报领域的抬头对我们是有利的,只是不知道谢列平的态度。”
  在兰科维奇地下讨论的时候,其他国家的情报部门负责人也是一样在谈论这个问题,但他们不知道自己不大的声音同样会传到旁边已经设置好监控机器的房间中。在散会之后克格勃将会根据私下的谈论作为第二天开会的论据。
  “谢列平同志、萨哈托夫斯基同志、谢洛夫同志,我们需要一天时间进行讨论,以及和国内的沟通,明天在来决定是否!”民主德国对外情报局局长马库斯·沃尔夫看了谢洛夫一样道,“这个消息很重要,我们就算是各自国家的领导者,也需要和国内通气!”
  “这是自然的,应该和国内沟通一下!”谢洛夫一副民主作风的样子,马库斯·沃尔夫早就知道谢洛夫准备在这次大会中策划一点事情,所以在此时给予了配合。
  “我们民主德国的问题不大,很多军用物资和一些武器可以用作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但我还要想和国内通个气!”马库斯·沃尔夫站起来戴上了帽子,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歉意就离开了会议室!
  马库斯·沃尔夫的意思是,这件事情他本人可以做决定,但还要先通知一下国内。从程序上来讲其实这违反规定,可马库斯·沃尔夫的举动叩开了所有情报长官心中的一根弦。他们这些内务部长官,某种意义上也需要这么一个平台来接触别国的同行,这非常有利于他们这些人地位的巩固。
  谢列平今天没怎么说话,而是任由自己的王牌局长任意发挥,如果谢洛夫打着苏联的名义搀和到阿尔及利亚的事情中,谢列平是断然不能同意的,赫鲁晓夫刚刚访美归来,谢列平也兜不起谢洛夫这么大的篓子。但谢洛夫很巧妙的利用这次的大会提出这个问题,说过分么?稍微有一点,但处在一种很模糊的界限当中。
  “主席,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用付出,我敢断定,其他国家会把这次会议的方方面面都瓜分完毕,并且尽力做到最好!”谢洛夫非常有把握地说道,“这是我们克格勃第一次有求于人,也是兄弟国家的情报部门头一次和我们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如果他们希望我们苏联还有以后和他们平等交流的机会,一定会在这次的联合行动中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
  “我也同意尤里的观点,其实我们克格勃也可以通过这次的行动,获得另外一种收获!”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从另外一点指出,“我们的盟国情报系统有多少人、分成什么部门,这种表面的信息都不难了解,但是他们有多大的能力,有没有自己的渠道,是不是在暗处有不为人知的秘密网络,我们却不知道!这次联合八国的行动,可以让我们克格勃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衡量我们这些盟国的情报实力!”
  “我们现在是不能光明正大的出手,第一书记刚刚访问归来!所以你们两个就采取了这种让其他盟国出手的手段?”谢列平摇摇头看着自己最很重要的两个局长,缓缓道,“不过你们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我们旁观看看这些小兄弟们怎么做!更容易掂量出来这些人都多大的能量!”谢列平在认可这次规避苏联的行动同时,也没有忘记表达自己的关心。
  “我们放出一些假消息,说这是有些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的缓和态度不满,而单独行动,扰乱美国的视线!”谢洛夫说话的时候看着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克格勃的假情报机构在第一总局之中,这是绕不开他的。
第116章
九国合作
  “假消息是瞒不过美国人的耳目的,除了扰乱美国人的视线之外,不会起到一点的作用!”谢列平带着断然的口气说道,“如果我们对手这么简单就被骗了,他们也不配成为苏联的敌人了!”
  还没等谢洛夫说话,萨哈托夫斯基首先说道,“其实起到扰乱美国视线的作用已经够了,真真假假的消息混合在一起,更加容易使对手进退失据!某种意义上说,其实这样更好!”
  萨哈托夫斯基的话让谢洛夫明白,在劝说长官这方面最容易撬动神经的话,其实就是说实话!果然,谢列平想了一下道,“这次的联合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处在过线和不过线的模糊领域中,你们两个不甘心放过阿尔及利亚的机会,所以才想出让其他盟国搀和的办法,这次我不会处罚你们,不过你们的胆子确实太大了一点!”
  这是标准的谢列平回答,谢列平对属下的特殊照顾并不是体现在谢洛夫自己身上,只要有能力的部下,谢列平的第一选择大多都是帮助,而不是遏制!这点特质让谢列平在苏联高级干部中出于一个非常鹤立鸡群的位置上,才可以还没有跻身高层的时候,就在身边聚集了一批职务不比自己低多少的朋友。
  “其实尤里的想法我也能理解,所以才会给予配合!”萨哈托夫斯基点头认可道,“主席,白白放过这个机会太可惜了,不如这次就让盟国放手一搏,我们也可以看看这些小兄弟能闹出多大的风浪!”
  “好吧!你们两个啊……”谢列平碎碎念一下拍板道,“就这样吧,明天的会议照旧!”
  照旧的意思是,谢列平在去克里姆林宫的时候,有各个总局的局长自己开碰头会,也就是说谢列平不准备参加明天的会议,而是全权交给谢洛夫和萨哈托夫斯基两个总局局长负责。
  第二天会议继续举行,谢列平真的没有参加这个会议,整个会议由萨哈托夫斯基主持,谢洛夫则代表苏联表明态度,九国情报主管继续延续昨天的议题进行讨论。时间不长马库斯·沃尔夫单刀直入地说道,“我们民主德国在这种支援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态度一贯是明确的,我本人已经和局长和国内的政府进行了沟通!对阿尔及利亚的军事援助,民主德国从军事教官到军事物资都没有问题,既然苏联这次受困于环境问题,民主德国自然应该要肩负起本来就应该肩负的责任!”
  马库斯·沃尔夫的发言说是起到了石破天惊的效果并不过分,苏联明理暗里都在限制民主德国军备力量,这点虽然苏联不明说,民主德国也不提。但对于在场的各国情报主管来讲都不是多么隐蔽的秘密。他们都心知肚明,而且乐见于苏联这么做。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精彩演出还不远,甚至包括苏联在内对民主德国都一种忌惮的态度在内,他们这些国家自然也有这种想法,所以在马库斯·沃尔夫发言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的身上。
  “这次的具体动作,苏联不便于出面!兄弟国家完全可以自由发挥!我们苏联是非常民主的,绝不会出现遏制任何一个国家的行动!”谢洛夫像是告诫别人,又像是自语道。但说话的声音足以让在场的任何人听见,也算是为苏联表明了态度,这是你们的事情,苏联并不干涉。
  谢洛夫这句话刚刚落下,整个会议室瞬间就沸腾了,连民主德国出格的举动苏联都不过问,这次明显是完全置身事外,只做不说的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进行军事援助了。问题自动进行到了下一个,那就是剩下的国家中,到底有谁牵头作为这次领导者在第三世界中露脸呢。
  本来是除了苏联之外,没有人有这个资格,但现在苏联主动退出了。这个领导者的位置自然也就空出来了,整个会议室瞬间就沸腾了,所有国家都争抢成一团。
  “匈牙利需要这个机会给民众以信心,大家都知道几年匈牙利曾经差点就濒临全国对抗,这次援助阿尔及利亚的独立中,匈牙利会派出最为优秀的教官,为了阿尔及利亚人的独立和民主事业奋斗!”匈牙利内务部部长拉萨克首先站起来说道。
  “可前几年并不是只有你们匈牙利遭到了困境,我们波兰其实也一点不比你们矛盾小,我们也需要一次机会给民众信心,把全国民众的民心凝聚在一起!”波兰内务部部长科尔津斯基马上反驳道,“除了苏联之外,我们波兰是人口最多的国家,理所应当的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次苏联没有办法出面,波兰才是应该领导这次行动的国家……”
  “可波兰的军工产业好像并不是太强,这点我们捷克斯洛伐克好像更加有优势一点,我们的斯柯达兵工厂很早之前就是欧洲第二大的兵工厂,其实这次援助阿尔及利亚,斯柯达兵工厂完全可以重新焕发活力,也可以解决我们捷克斯洛伐克的就业问题!”捷克斯洛伐克安全局局长话语中批驳了前两个人,认为波兰和匈牙利的军工业明显不够格。
  “捷克斯洛伐克的同志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我们是怀着无产阶级的感情,帮助第三世界摆脱法国殖民者的压迫,而你仅仅能够想到解决自己国家的就业,这和贩卖战争的帝国主义者有什么分别?”马库斯·沃尔夫不慌不忙的指责道,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局长的表态进行口诛笔伐。
  谢洛夫的脸色僵硬了一下,这个帝国主义贩卖战争?是在说我吗?马库斯·沃尔夫的话在谢洛夫耳朵中,就相当于指着和尚骂秃子,他可是正准备和法国殖民者谈谈阿尔及利亚值多少钱呢!
  “大家都是同志么,不要在这里吵起来嘛!”甩掉了脑海中奇怪的想法,谢洛夫劝解道,“根据我们克格勃的估算,至少需要上千名教官训练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战士!帮助这些争取民族独立的可敬战士有赶走法国殖民者的能力,这种援助的巨大成本让一个国家承担是不公平的,所以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各自的分工,而不是别的事情!至于领导者,你们所有的国家都可以是领导者嘛!”
  “可是各自组织的话,很容易陷入到各自为战的境地!我们高调的支持阿尔及利亚反对法国殖民者,最后却成了一盘散沙,这不是让帝国主义笑话吗?”阿尔巴尼亚内务部长开口说道,“你听你国家的,他听他们国家的,还不如让苏联牵头来组织!”
  “苏联这次真的不能出手!”谢洛夫非常坚决的拒绝了苏联牵头的提议,转而说道,“具体的工作可以各自发展,谁都可以是领导者,你们回国之后可以对自己国家的报纸说你们是领导者嘛,你说是嘛,拉萨克同志、科尔津斯基同志?”
  各国毫不相让的态度,让谢洛夫看到了另外一个弊端,社会主义阵营中除了苏联拥有压倒性的国力之外,其实是一个不服一个的,都想要扩大自己国家的影响力。
  “如果各位同志都不各自退一步的话,可能我们的讨论将永远停止在谈判桌上面了!”谢洛夫看向了自己熟悉的几个内务部长,包括拉萨克和科尔津斯基,征求两个人的意见,“同志们,你们不要以为只有这一次的机会,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比比皆是,可能我们尽力去弥补都弥补不过来!”
  这件事情不是谢洛夫出面说两句漂亮话就能解决的,萨哈托夫斯基和谢洛夫两人,面对七国情报主管,在中间费力的协调,并且保证一切调度可以由苏联作为后盾,你们随便干!容易引起矛盾的地方可以统统由苏联调度。正当两个人费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把事情定下来差不多的时候。南斯拉夫内务部部长兼军事情报局局长兰科维奇忽然出口道,“身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份子,南斯拉夫可以利用自己在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做好后援工作!为阿尔及利亚人反抗法国殖民者的斗争,建立一个稳定的后方!”
  兰科维奇的表态可以说是出人预料,南斯拉夫虽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南斯拉夫在铁托的领导下,采取的是一种在两大阵营中中立的政策。有些会议比如这次,他们邀请南斯拉夫纯粹是为了面子上过得去,并没有真的指望南斯拉夫能做出什么贡献。兰科维奇的意思虽然只是表明南斯拉夫愿意提供位置做后援基地,但比起原来不在美苏之间站队已经有了进步。
  已经接近尾声的会议因为兰科维奇的表态,又陷入到了新一轮的争论当中。有南斯拉夫的加入,在地理上可以节省非常大的成本,早先的计划可以推翻了。
第117章
阴暗的猜想
  有了一份计划,在修改就不用多费力了。于是对于阿尔及利亚的问题,由苏联居中调和,华约国家出手的行动就定下来了,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来讲,一旦行动开始,他们每个国家都可以对自己国家的报纸宣称,是自己的国家挑头领导了对阿尔及利亚的军事援助,除了目前不好出手的苏联和情况特殊的南斯拉夫。
  社会主义阵营,本着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对饱经战火和法国殖民者屠戮的阿尔及利亚人进行了慷慨的援助,各国同心协力,立誓要把法国殖民者从自古以来就是自由的阿尔及利亚赶走,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这次我们必须让所谓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明白,殖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众多的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熟悉的革命旋律响起,九国情报机构的干部们,各自拉了一个邀请到的舞伴,缓缓进入场中随着旋律跳起舞来。
  拿着酒杯的谢洛夫和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笑了笑,举杯将口中的伏特加一饮而尽,如果是苏联单独派出军事顾问团进入阿尔及利亚训练武装力量,或者直接指挥作战,那么和法国殖民军之间的战斗中,损失肯定是少不了的!如果谢洛夫和法国人沟通成功,面对自己国家的军事顾问团,就会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这不是挖个坑把自己往里面填么?这种事情是不能干的,谢洛夫作为一个智商正常的人,首先心中一直记得一个道理,在人类的发展中,总是有一部分人要付出发展的代价,属于被牺牲的那一批人,谢洛夫必须保证苏联人不是被牺牲的那一批。这些国家准备参合进去更好,谢洛夫操作起来会更加的心安理得。
  为了和法国人达成目的,别说是这些人,就算是让真正的苏联顾问团牺牲,谢洛夫也不会眨一下眼睛,从来就没有不牺牲的变革,妇人之仁只能让当局者瞻前顾后丧失判断力。当年斯大林咬着牙硬是把苏联人当做统计数据,才让天下无敌的第三帝国不能再进一步。如果斯大林当年怂了,哪还有今天的苏联和威风凛凛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些国家的情报力量是有的,不过要是跨越地中海行动,可能还不够!肯定需要你们第一总局的调节!从某种意义来讲,事情其实并没有脱离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让出去的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领导者地位!”谢洛夫和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窃窃私语道。
  “和法国人的战争怎么打?最终还是我们说的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私下在沟通,这些国家当中只有民主德国军力和西方集群一样,作为第一波进攻西欧的梯队!剩下的后方的这些国家军队配置,按照华约的进攻计划都是属于配属部队!他们的建军思想本身就不全面,所以要前期取得非常令人信服的成绩,可能就需要法国人放放水!”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在喝酒的同时用酒杯挡住了自己的嘴,阻碍了其他关注这边情况人的视线。
  “这个问题我们晚上在讨论,不要打击这些国家的自信了,毕竟是我们盟国!”谢洛夫说起盟国这个词的时候,颇有些理直气壮的口气,就好像这件事情最开始的发起人不是他一样。
  说完话谢洛夫招手把伊塞莫特妮叫过来,牵起女人的手步入了舞会当中。和其他国家的情报干部一起在场中翩翩起舞,不论从任何方面来看,整个舞会都充满了和谐。所有在场的人都是苏联的盟友国家干部,甚至好几个内务部长都在,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还有几个人正在和谢列平聊天,算是和苏联克格勃的掌门人建立一下私人感情。
  舞会结束之后,谢洛夫和萨哈托夫斯基两人对整个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讨论,设想了几种可能出现的障碍,“我设想中,必须法国殖民军刚开始一定要失败,造成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声势,才能让所有反抗者加入到独立军这边,最后让独立军放弃游击战,同时法军要让出几个城市,转入阵地战的时候,法国军队就可以利用起来自己的优势,硬碰硬的干掉独立军了!”
  “所以,主要问题在于你必须让法国人相信我们的诚意!”萨哈托夫斯基中将顺着谢洛夫的思路分析道,“这样,你把这几天我们九国情报主管的碰头会资料带上,必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让法国人相信我们的计划!当然这批资料不能带走,不然日后一旦暴漏对苏联的国家感召力和名声影响都是巨大的!”
  “这点我明白,拿出来让法国人看看是可以的,想要带走资料是绝对不行的!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名声远远比几十亿美元要重要得多!”谢洛夫表示自己丝毫没有问题,也不会做出有风险的事情。
  大会之后,谢列平和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将会回到苏联,谢洛夫以送叶连娜去民主德国的名义,跟着马库斯·沃尔夫在一起,秘密的跟着马库斯·沃尔夫去了民主德国。同时带去的还有这次大会的一部分关于阿尔及利亚问题的讨论资料。
  “是时候和法国人谈谈关于阿尔及利亚到底值多少钱的问题了!”在出发的时候,第一总局第四司局已经在奥地利联系了法国秘密进入维也纳的代表。双方已经接上了头,鉴于维也纳欧洲间谍之都的响亮名声,不论是苏联还是法国都不会把见面的地点选择在那里。
  双方见面的地点,选择在距离奥地利不远的民主德国城市德累斯顿南部的一个小镇上,小镇只有一千多人,对于双方来讲这个小镇都非常陌生,至于小镇的名字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会面的历史意义。
  对于谢洛夫来讲,他是非常有诚意的和法国人进行会面的,少有的把自己已经被克格勃所熏陶快黑了的良心洗了一下,准备迎接法国朋友的到来。
  阿尔及利亚的问题,在谢洛夫看来,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苏联都只有好处,只是大和小的区别,对于法国可不是这样,这关系到法国到底还能不能作为一个大国的衡量标杆。
  对于苏联来讲,苏联一直都是支持殖民地独立的,从大方向来讲,美国和苏联是一样一样的,不把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都弄独立,美国和苏联的两强地位就算稳固。但是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追求的手段并不一样,美国是希望英法都衰落,依靠在美国羽翼下成为助力和苏联对抗。苏联其实心中希望法国保留一定的实力,好能够在西欧给美国添乱。
  法国人保留的实力越大,就越有把美国人添乱的本钱。这也是谢洛夫想要做这件事情的目的之一。第二点原因,就是谢洛夫知道阿尔及利亚人可差不多都是穆斯林,这和法国本土的天主教人民信仰是不同的,对于某些总是占据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国家,谢洛夫想给这些国家留下一个可以合法进入西欧的通道。
  谢洛夫很想知道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个文化不同的群体,到底能不能融合在一起。穆斯林占据法国人口的百分之五肯定没关系,那么百分之十呢,二十呢?二十五呢?法国人的忍耐程度是多少?一旦民族问题爆发,这些国家会不会把帝国主义那套再收回来。镇压是最好不过了,到时候就换成苏联集团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他们了。要是不镇压苏联也没有损失,这些敌国肯定会越来越弱,谢洛夫可是从后世见到过这些结果的。
  到时候西欧因为移民太多出现社会问题,别指望苏联会同情他们,至少谢洛夫会去东方盟国买鞭炮庆祝的。苏联这方面的问题虽然也存在,不过苏联的边界一向是封锁严密,谢洛夫相信边防军的办事能力。
  首先跟随马库斯·沃尔夫去了柏林,到了柏林之后谢洛夫马上和马库斯·沃尔夫沟通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简单,至少对于马库斯·沃尔夫是这样的,就是凭空制造出来一个身份,而实际上不存在的人作为叶连娜的配偶。
  马库斯·沃尔夫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谢洛夫会请求他做这种事,但是他很快就明白了,因为身份登记需要照相,谢洛夫拒绝了随便找一个德国人照相的提议,最后只能说道,“如果非要照片的话,你现在给拍一张吧!”
  马库斯·沃尔夫瞬间就明白了,谢洛夫之所以送叶连娜过来,是要在民主德国制造一个假身份,完成对一个女人的承诺。想明白这点马库斯·沃尔夫直接也不要照片了,而是直接命令人制造出来一个真实的身份,只不过这个人现在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从年龄上和谢洛夫很相似,直接给谢洛夫和叶连娜登记成了配偶关系,用的是假名,照片也没有,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可当叶连娜拿到这个证明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流出了感动的泪水。
第118章
高利贷帝国主义
  “应该给你个交代了,都好几年了!”把叶连娜拥在怀中,谢洛夫的声音包含愧疚。如果把毛妹比喻成一个坑,他早已经掉在里面好几次了。
  现在把叶连娜扔在民主德国其实也不是个好办法,说白了还是有些事情谢洛夫的能力还做不到,才会想出让叶连娜离开苏联,暂时把女人的问题往后推一下。
  抽出几天的时间在德国转一圈,这个转一圈其实还是把时间放在了赶路上,谢洛夫带着第一总局第四局的特工来到了德累斯顿,德累斯顿在站前是德国第三大城市,在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相继成立之后,处在苏联占领区的德累斯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民主德国的一部分。
  作为德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德国文化重要的载体,德累斯顿在战争时期遭到巨大的打击,著名的德累斯顿大轰炸就是在这个城市发生。战后民主德国已经修建了一部分的建筑物使德累斯顿尽量保持战前的模样,但战争的痕迹仍然随处可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