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404

  这样算来不过是一个声明,可以稳住法国的同时,发挥出来华约的常规力量优势。葛罗米柯的声音很直接,不过?谢洛夫用你这样会很容易被解雇的目光看了对方片刻,道,“就是这样!”和平主义者这种形象还是不适合大特务头子。
  葛罗米柯当然不会兴冲冲的自己送上门去谈判,他还需要一个自然的契机。比如下次中程导弹的谈判上,给法国人漏一点口风。
  谢洛夫就像是一个拆弹专家,决定寻找并不怎么团结的资本主义阵营漏洞,拉出来几个国家谈谈合作!意识、形态不应该是苏联和资本主义阵营的鸿沟,没看有苏联阵营也有市场经济国家么?要不然谢洛夫有病,弄出来一堆混合经济国家,容易被苏联渗透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给西欧的老牌帝国主义看看,这是可以谈的。
  对于一国建立社会主义论的信徒谢洛夫来说,这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你们玩市场经济,苏联玩计划经济也很好,但是其他国家必须保证对苏联的计划经济进行补充。
  从欧亚大陆各港口出港前往尼加拉瓜的轮船,瞬间让里根感受到了压力,几十个国家的国旗被美国人看到,就有一种自己才是反派角色的感觉。
  最让里根不满的是,欧洲国家没有帮助美国的意思,说好的资本主义团结性呢?
第932章
契尔年科病逝
  美国对于这次的尼加拉瓜问题,当然也需要自己阵营盟友的支持。可就像全世界看见的一样,美国和尼加拉瓜斗争,怎么看都是帝国主义欺负第三世界的样子。海牙国际法庭的审判结果,以十四名大法官赞成,一名法官反对,判处美国立刻终止这种颠覆性的准军事行动,唯一一名反对的法官是美国人……
  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国力,当然可以吧法庭的审判书当成废纸。可也仅限于此,美国硬抗国际法庭审判,也要继续颠覆封锁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还能找到支持就见鬼了。
  美国眼皮子地下的中美洲,一群老欧洲会不远万里过来摇旗呐喊?欧洲人巴不得战场距离自己远一点,打上个十年八年把苏联的注意力引走,让欧洲的局势消停一下。
  一个阵营又不是一个国家,他们都要为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鉴于国际舆论现在对美国的看法,还有祸水南引的谋划,英法德都只是对美国表达了私下的赞成,连外交领域的赞成都是不可能的,就连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同样希望苏联和美国的对抗远离欧洲。
  里根现在感受到了一股明显带着社会帝国主义的恶意,苏联的仆从国势力不强,国家不富裕,要不是苏联撑着,这些国家本身的力量都维持不了这么强大的军备。可正是因为这些国家都不强,而且人多势众,所以都对苏联有巨大的依赖性。
  美国这边就不一样,因为自己阵营都是老牌帝国主义,很多产业都对美国本身的产业形成了竞争,面对这种竞争,里根下手出台了广场协议,扼杀了日德威胁自己的潜力。
  现在莫斯科就利用这种依赖性,通过共产国际指挥,在海牙国际法庭判决书的掩护下,大张旗鼓的干涉尼加拉瓜内战,单独一个国家,因为路途遥远可能苏联都不是美国的对手,可几十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上阵,以一个阵营的力量对抗美国一个国家,这样就分担了苏联自己的压力,同时让美国承受重压。
  “明明也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却用什么狗屁国际主义掩饰自己。”里根少见的发火了,美国还准备多撬动几个苏联阵营不太稳定的国家,还没等自己动手,人家一起找上来了。把这些援助国家的船只都炸沉一遍,以后别说去撬墙角,直接就结仇了。
  里根忘记了自己口中的谢洛夫,本身呢是个警察,连同苏联都是一个警察国家。通常情况下警察会维持国家秩序,起到一个正面的作用,可警察同样是最了解各种犯罪手段,如果一个警察晚一点流氓手段,一般人是完全挡不住的。
  美国能利用那些国家呢?老欧洲是不可能用的上了,能利用的国家只有几个中美洲小国,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这些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不认识的国家,这些加勒比小国,在世界上的存在感,还没有美国的水果公司高。
  “就你这个老年痴呆还想拖死苏联?真是找死!”埋首在小瓦莉娅怀抱中的总书记,闻着年轻毛妹的味道,仿佛看见了里根气急败坏的样子。
  要不是一个越南战争把美国打肾虚了,苏联能在七十年代叱咤风云,掀起全球进攻?现在美国想要反攻就没这么容易了,苏联确实是算是立足未稳,无法全部利用上新扩大的势力范围,可进攻一直都比防守费力。美国还想推回来,也这么容易!
  边对抗边谈判不是多么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这是冷战又不是世界大战,并不耽误苏联和美国同时进行尼加拉瓜对抗和中程导弹谈判,一码归一码,谢洛夫和里根虽说都恨不得抓住机会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可一样要顾忌很多事情。
  现在总书记稍微明白了,为什么美国总是把战线推到别的大洲,这种在敌人家门口搞事的感觉,还真是挺爽的。张嘴把小秘书塞过来的橘子吞下,不错,不错……
  “听说最近回家了一趟?你父母就没有说一些上面早点结婚之类的话?”总书记恍然想起,小瓦莉娅的岁数和自己女儿一样大,应该会碰到同样的问题。在苏联这种岁数已经不小了,哪怕就是在一些晚婚晚育的国家,也不早了。
  “提了几句,我没有回应?你很希望我嫁出去么?”小瓦莉娅低着头看着腿上的脸庞,两个人贴的很近,近到可以看到对方任何的细微表情。
  “那倒是不愿意!”这纯粹是实话实说,至于两人的年龄差距,谁知道?你造总书记的谣,问过国家安全委员会广大爱戴领袖的肃反工作者了么?
  桌子上的电话没让谢洛夫继续安逸,小瓦莉娅接起来电话直接放在了腿上,能让模仿霍金的总书记听清楚,“知道了,我马上过去。”简单的回答后,总书记不得不万分不愿意的离开香怀,比起这件事,爱好女这件事可以先往后压。
  “契尔年科同志,是我们国家的卓越领袖,他的离去是我们事业的巨大损失。”在大势已定的情况下,目光游离的总书记按耐住心中真实想法,面带沉重的安慰契尔年科的家属。从现在开始,勃列日涅夫打造的第聂伯罗黑帮,已经对他不在有威胁。
  在时间的掩护下,谢洛夫再次击败了一个对手。第聂伯罗黑帮在中央仅剩下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本身就不是能和总书记掰手腕的位置。
  按照国家元首的待遇,苏联全国放假三天,谢洛夫提议将契尔年科埋进克里姆林宫墙下,当棺椁落下的那个瞬间,站在最前方的总书记脸上闪过一丝奇异之色。一个时代结束了,本来这应该是苏联最青黄不接的阶段,终于过去了。
  历史上很少有如此衰老的政府,如此可怜的统治者。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政府,仿佛成了虚设了许多职位的皮包公司。编制齐全,但没有一个人是管事的——总书记兼任国家元首和武装力量总司令不管事,领导书记处的第二书记、执掌国家经济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主持国家战略方向国防部长都是行将就木的垂暮老者,都不管事……
  然而,如果你以为这个国家会瘫痪,会出乱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克里姆林宫最高领导人无法行使权力的两年里,各加盟共和国没有闹独立,老百姓没有闹事,社会没有动乱。苏联人民一如既往,战战兢兢地继续建设苏联社会主义,忠于这个几乎没人出头露面的政权。
  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谢洛夫接连见证了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乌斯季诺夫的葬礼,见证了这些叱咤风云的人走向人生的终点。而这两年的时间里,是里根大举进攻步步紧逼的时间,接连不断举行葬礼的苏联无法做出反应。
  “我有些可怜这个国家,我见过赫鲁晓夫要埋葬美国的豪言壮语,见过勃列日涅夫冷酷无情的全球进攻,看见过柯西金主导的新经济政策,看见过共青团之鹰谢列平的个人魅力,如果从头开始算的话,也算是聆听过钢铁领袖的教诲,现在这个时代结束了。”在契尔年科的葬礼上,谢洛夫站在原地神游天外,“现在不要说有人压制自己,连牵制都做不到了,可我为何不是非常高兴呢?”
  “总书记,该你讲话了。”切布里科夫大将在谢洛夫背后轻声提醒道。
  谢洛夫点点头,拿着演讲稿对契尔年科的一生进行了评价,称赞了对方一生中的卓越贡献,契尔年科和很多第聂伯罗黑帮的干部一样,虽说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特权,却没有留下多少积蓄,这一批的苏联干部都是在任内贪污享受,还没有胆子分了国家财富。有这个胆子的那批干部,还要等戈地图鼓吹新思维。
  契尔年科去世后,苏联中央主席团终于看起来年轻一些。没这么重的老人气息,不过现在也没人说苏联是老人国家,新潮流是说苏联是警察国家。
  连续几天谢洛夫都不算开心,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内心中他是不愿意这些越来越老的干部真的死去,不管是同事还说对手,他希望这些老人多活一段时间……
  不对?有这种想法证明他的思维也在衰老,甩开这个想法,谢洛夫开始对中央主席团的工作进行调整,首先自己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任命利加乔夫为第二书记,担任苏斯洛夫的职务“博布科夫大将,领导中央监察委员会。茨维贡大将,领导中央联络部。切布里科夫大将继续主持克格勃工作!费多尔丘克大将领导内务部工作……”
  沉寂了几天后才露面的总书记,在吧利加乔夫扶正之后,拿出了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调整计划,提名博布科夫、切布里科夫、费多尔丘克和茨维贡四个安全干部,成为苏联中央主席团正式委员,看着这些惊愕的委员,谢洛夫暗道,“这才是真正的警察国家。”
第933章
爸爸回来了
  “那么,表决通过!”谢洛夫面不改色的宣布决议通过,随后让利加乔夫拟定文件公布,便离开了会议室,“里根,现在我们可以好好玩玩了。”
  从来没有一届苏联领导层,会让警察出身的干部占据这么多席位。谢洛夫一口气拉进了博布科夫、切布里科夫、费多尔丘克和茨维贡四个警察干部成为中央主席团正式委员。同样也是对地方干部一个震慑,至少短期内,苏联需要这些心狠手辣的警察干部,用强硬手段顶过里根那边传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以后苏联中央主席团如果还扩大的话,谢洛夫就会考虑纳扎尔巴耶夫,看起来比雷日科夫要靠谱的多,可现在阶段,他看好的干部还都没有进入苏联中央主席团的资格。很多后世比较著名的俄罗斯巨头,现在就是个普通人,更加不指望不上。
  “宣传部方面,我们仍然要提倡干部年轻化,久加诺夫同志我认为作为宣传部部长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任命仍然是利加乔夫同志下达。”因为光顾着装逼了,总书记只留给了所有人一个背影,一时之间忘记了另外一个不太重要的任命。只能让小瓦莉娅去偷偷地转告第二书记利加乔夫。
  小瓦莉娅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抿住笑意,去找利加乔夫传达总书记的意思。从今天开始,关于总书记记忆力下降的谣言开始在克里姆林宫流传。
  很多人还真的相信了,很多人还拿出了以前的谣言证实现在的谣言。传到始作俑者也就是总书记自己耳朵中的时候,谢洛夫不得不说,“看热闹也是不分国籍的!”
  “有人希望我早点去见列宁,这是不可能的,我身体比他们都好。”谢洛夫一点都不认为这些人能用活久见对付自己,没准最后还是自己举办国葬送走现在这批人。
  身体好别人不信,迎合着老男人的小瓦莉娅是绝对相信,来源于现在的亲身体验……
  最终小瓦莉娅像是被子弹击中一样引颈高歌,在老男人的怀中沉沉睡去,清理什么的,可以明天再说!下面粘粘的感觉不是不能忍受。
  “霍查同志永垂不朽!”谢洛夫想笑,但是憋住了,最终还是没有憋住。在只有自己的办公室当中发出阵阵压抑的笑声,这个最后一个在欧洲有资历对苏联发起挑战的领袖,终于自己说再见了,就在契尔年科去世之后。
  像是阿尔巴尼亚那种小国,想要用国力对苏联发起挑战那绝对是做梦。可在特定的历史时间中,这些小国可以用领袖的影响力给苏联造成麻烦。中国如此、南斯拉夫如此、就连实力弱小的阿尔巴尼亚,也能给苏联造成麻烦,这个麻烦还不小。
  欧洲共产党认为苏联太革命,阿尔巴尼亚认为苏联太不革命,和七十年前之前的中国看苏联一样,那怎么办?苏联也很绝望啊,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所有共产党满意?
  国际共运中有个特点,一般来说,在共产党执政以前宗教色彩比较浓厚的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洁癖就比较重,反之则更容易走向实用主义。阿尔巴尼亚几乎就是这种典型了。
  阿尔巴尼亚作为第一个在和平教世界稳固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霍查对理论纯洁性的要求比中苏更高,不能容忍先苏联后中国对共产主义运动的背叛。其核心观点是,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主义,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一再强调的,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阶级利益。霍查主义一经提出后,立即吸引了许多宗教色彩同样较为浓厚的天主教和和平教世界共产党。
  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家,连本身的运转都成问题,竟然在国际上掀起了霍查派的浪潮。在某些地方,霍查派的声势比苏联、中国都要大。在拉丁美洲的革命力量中,霍查派的影响力早已经超越了中苏的影响力。
  苏联支持的尼加拉瓜政府,就有不少霍查派的信徒在其中。而在中东,因为伊朗、伊拉克原来都是和平教地区,霍查派的影响力也一点不低,只是谢洛夫捏着鼻子当做没看见。
  阿尔巴尼亚在七十年代之后,已经取代了中国,成为了苏联在思想领域最大的挑战者。这比欧洲共产党默不作声的第三种路线更加强大,欧洲共产党是在自己默默改造,远远没有霍查派这种公开的挑战来得迅猛。
  “切布里科夫同志,让巴卢库同志来一下,我们可以谈谈!”谢洛夫拿起电话,嘴角挂上了属于肃反工作者的笑容,这次谢洛夫就要告诉一些人,爸爸回来了这招,不是只有美国会用,他用这招也是很熟练的。
  巴卢库军事集团,这是霍查给一九七五年清理阿尔巴尼亚人民军领导层,定下的罪名。可这批人都被谢洛夫要过来,但一直都留着以后备用。现在,这个时机终于来了……
  “霍查已经病逝了,巴卢库同志,我觉得是时候让你的祖国回归正轨了。”谢洛夫看着眼前满头白发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大将巴卢库,对方已经从苏联呆了快十年了。霍查要是在活个十年八年,巴卢库说不定会死在对方前面。
  “谢洛夫总书记,你一直都等着这天对么?”巴卢库大将叹了一口气,国际局势中有很多可以说是远见卓识的领导人,可像是对方这样,动辄就用十几二十年布局的,巴卢库这么多年以来,只见到了谢洛夫一个,人一辈子有几个十年?
  “我也不能说你认为的不对!”谢洛夫笑笑,他从来都不认为战胜美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用十年时间埋下以后能不能利用的地雷,这并不算什么。
  和历史上相比,目前阿尔巴尼亚也有对苏联有利的因素。比如说当初苏联和阿尔巴尼亚和好的时候,阿尔巴尼亚被苏联引导上了军事强国的路线,由此换取苏联的援助。
  偏重于军事的阿尔巴尼亚,军队就成了整个国家的重中之重,何况还能用来换取苏联的援助同时巩固本国的地位,如果一批前阿尔巴尼亚的高级军官不在谢洛夫手里,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可问题是,这批人确实在谢洛夫手里,这就是问题了。
  既然阿尔巴尼亚国内最大的团体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军,那莫斯科手中一批前人民军高级军官能不能有作用?谢洛夫让切布里科夫大将拿来了,一批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军官的名单,作为帮助巴卢库大将的一点诚意。
  在得到苏联援助之后,阿尔巴尼亚陆军步兵旅的数量由八个增加到十八个,同时装备了一批苏联的武器,扩编之前这些步兵旅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依靠后备力量,缩减之后人员得到充实,机械化水平提高。每个步兵旅由散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外加直属分队构成。装甲部队有三个坦克旅,装备中国援助的五九式和苏联的T54坦克。炮兵部队由一个团增加到三个团。在和中国走远之前,阿尔巴尼亚陆续接收过一万一千门各种口径火炮,数量上非常可观,不过基本上是小口径火炮和迫击炮。
  “挑选一个连队懂阿尔巴尼亚语言的内卫军士兵,跟随你去访问阿尔巴尼亚!”谢洛夫双手交叉放在肚子上问道,“切布里科夫同志,你觉得成功率有多少?”
  谢洛夫是要让切布里科夫在访问的时候,尝试夺取阿尔巴尼亚的领导权力。把巴卢库一批前军事领导人送回去,解决欧洲最后一个不听话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实邀请阿尔巴尼亚的新领导人来莫斯科把握更大,不过霍查去世期间。对方不一定会同意,切布里科夫大将沉默了一下道,“总书记,以成功率来讲,你亲自出马成功率是最大的,哪怕就算是失败了,阿尔巴尼亚也绝对不敢乱来?”
  “说的没错,我们需要一个重量级人物,你自己去不够!并非我害怕风险,只是我亲自出手,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让苏联的名誉受损。”总书记倒不是怕,就像是切布里科夫大将说的那样,阿尔巴尼亚对自己不敢怎么样。
  霍查真的把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弄成了铁板一块?对于东欧这些国家来说,其实民意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苏联能不能彻底撕破脸。只要豁得出去,这些国家都不是问题。
  最终决定由苏联第二书记利加乔夫、中央主席团委员切布里科夫大将代表苏联主席霍查葬礼,为了提供足够的掩护,谢洛夫要求其他东欧国家对阿尔巴尼亚给予尊重,派出比较重要的干部参加霍查的葬礼,用庞大的阵容分散阿尔巴尼亚的注意力。
  “这次行动的秘密代号,就叫?”谢洛夫对着切布里科夫发出了社会帝国主义般的笑声道,“爸爸回来了……”
第934章
以势压人
  能不用强制手段解决问题,当然还是不要这样。突袭阿尔巴尼亚高层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任何一个计划都不能只考虑一种可能性,就像人一样,两条腿走路就自然会比一条腿蹦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