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404

  “弄死美国在好好收拾你们!”郁闷的放了一句狠话,谢洛夫自然的接起来响不停的电话,“我,谢洛夫!”然后豁然站起来走出办公室,急忙命令备车前往莫斯科中央医院……
  到达中央医院之后,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还在抢救当中,乌斯季诺夫的家属面色焦急,似乎情况不太乐观。国防部也有不少将帅来到这里等待,安慰着乌斯季诺夫的家属。
  一个多小时后,抢救室的门被推开,一脸汗水的医生摘下口罩沉重道,“我们尽力了!”
第925章
中导条约
  谢洛夫有些不太确定自己是什么感觉,太强硬的国防部长肯定是不好的,乌斯季诺夫的去世也是在适当的时候空出了位置,毕竟他不是戈地图。在这个时候离开的乌斯季诺夫历史意义完全不同。可是,这几年谢洛夫参加的葬礼已经太多了……
  “请不要悲伤,人总是有这么一天的,乌斯季诺夫同志离开的并无痛苦。”谢洛夫挨个和乌斯季诺夫的家属握手。也包括正在研究激光武器的乌斯季诺夫儿子。
  他没有撒谎,比起还继续待在这里时好时坏被病痛缠身的契尔年科,乌斯季诺夫离开并无痛苦,甚至谢洛夫都以为,乌斯季诺夫的命运已经被改变。
  每当揣测命运的时候,命运总是在适当的时候过来打脸。不过被不断打脸的谢洛夫还是没有对命运有敬畏之心,一个人判断失误是非常正常的,再者总书记是无神论者。不会把自己被打脸的结果归咎于命运上。
  晚上的苏联晚间新闻,报道了苏联元帅,党务活动家,乌斯季诺夫病逝的消息。苏联中央主席团宣布全国放假三天,乌斯季诺夫遗体保留三天以供瞻仰,并且确定将埋入克里姆林围墙之下。
  因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契尔年科还在医院当中,谢洛夫命令最高苏维埃第一副主席库兹涅佐夫以及中央书记利加乔夫为已经去世的乌斯季诺夫颁发列宁勋章,表彰乌斯季诺夫元帅多年以来在军事建设上对苏联的功绩。加上这一次的追授,乌斯季诺夫一生一共领取了十二枚列宁勋章,创下了记录。
  在此期间,乌斯季诺夫灵柩瞻仰者络绎不绝,主要是军方尊重国防部长的将军们。
  三天后,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除契尔年科以及谢尔比茨基、库纳耶夫没有到场之外。全体参加乌斯季诺夫的葬礼,整个过程中连绵不断的军人维持秩序。棺椁落下的同时,标志着苏联国防部一个时代的结束。
  随后谢洛夫以国防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召开军事会议,同时以总书记的身份签发调令,开始对苏联红军的结构进行调整。包括对一些一线指挥官的任命,主要任命有三个。
  “任命第一副部长奥加尔科夫元帅为驻德国西方集群司令,同时兼任国防部长第一副部长,和民主德国人民军一起负责前线的对峙。”
  “西方集群总参谋长巴格拉米扬大将,任命为莫斯科军区司令,兼任国防部副部长。”
  “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拥有最为正直的品格,最为专业的军人作风,我相信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因此决定,任命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为国防部长,进入苏联中央主席团。”
  连续签发三道重要命令后,谢洛夫对着这些苏联军方非常重要的将帅们道,“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苏联武装力量的事情,还要包括华约甚至所有人民军的团结问题。以及将来的协同作战,其中华约还是基础,团结一致发挥出来最大的战斗力。”
  不能所有问题都由苏联武装力量解决,从七十年代后,这已经是共识。苏联国防部关于华约整体的一致性和团结问题,一直都很被重视。
  正式任命同样很快被共青团真理报刊登,在克里姆林宫中,谢洛夫向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介绍了这位新成员,“从今天开始,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代表军方参加国家的最高决策。”
  对于这位新成员的出现,一些委员心中还是有些惊讶的,新的国防部长同样进入苏联中央主席团,这点并不令人惊讶,只不过没有想到是他。
  对于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被任命为国防部长,谢洛夫有从历史上的两件事作为考量做出决定,第一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认为占领阿富汗后,本来苏军应该乘胜前进,一鼓作气占据巴基斯坦西部,使苏联得到印度洋的出海口,这样就可以铲除后来阿富汗游击队的后勤基地,当时正值苏联国力鼎盛时期的时候,美国和国际反苏势力无力干涉。
  第二件事是苏联晚期,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反对戈地图的立场:“我公开说明自己的立场,我拥护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人企图用武力或者其他违宪行为分裂国家或改变它的社会制度,总统和苏维埃可以决定使用武力来确保我们的祖国的统一和维护它符合宪法的社会制度。”他把捍卫苏联工农红军和捍卫苏联共产党、捍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八人紧急状态委员会失败后,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自杀殉国。
  这两点已经足够了,如果说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没有利用自己的威望,号召苏联红军坚决的支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对于苏联这种国家来讲,忠诚比什么都重要。欧美国家的大人物比苏联的干部生活条件好太多,能够这种忠诚的共产党员,就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正式任命还要等到下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可实际上这不耽误什么,正式任命只是到时候走一个程序,不过这种中间插队的行为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以后要杜绝,等到总书记达到自己的全部目的之后,就会出台相关规定。
  “我亲爱的大公主,你不能像一个真正的检察官么?黑丝袜很好看,但是现在是一月份,如果你不想年老的时候有关节炎这种疾病的话,最好听爸爸的话。”谢洛夫一家人要去巴格拉米扬元帅家过俄历新年,当然也不是全部,总书记的儿子一家已经乌克兰找岳父了。谁规定的总书记不能休假?不能过年?
  “可这样很漂亮,是不是妈妈!”尤利娅笑容满面的寻求母亲的支持。
  “没错!”瓦莉娅很高兴的回应,直接把总书记的意见屏蔽,这家子什么时候男人说的算了?真是岂有此理,没看到儿子一家都去找岳父了么?
  嘎巴、嘎巴!从总书记乘坐的后座,劈啪作响的指骨声,清楚的传进了两个女人的耳中。
  “哥,好久不见了!叔叔的身体还是很硬朗。”谢洛夫领着妻子女儿很熟络的打招呼。
  至于他一群儿子,估计再间谍学校正开心着呢。多好的学校,一群女教官女学员可以进行生理辅导,而且太多了,都过来巴格拉米扬的家会让这里有些拥挤。
  “尤拉来了,真是好久不见了。”巴格拉米扬大将看起来很健康,一身军人的气息,没有蜕变成那种大腹便便的形象。不过他也老了,这次回到莫斯科,巴格拉米扬大将自我估计,应该是自己军人生涯的最后一站了。
  一直以来谢洛夫都对新年没有特别的感觉,在阿塞拜疆的记忆中就是收到一些福利,后来是和瓦莉娅两人收到福利,随后就是一个个孩子的出生。都是自己一家人,没什么庆祝的。有几次有新年意义的时候,都是在巴格拉米扬元帅的家里。
  “长久以来,我心里一直都想和美国军队正面较量一下,不是代理人战争,是真正的正面较量!”仰头干了一杯伏特加,谢洛夫带着一丝酒气看着不远处的家人,歪着头对已经是莫斯科军区司令的巴格拉米扬大将道,“对手是美军,美军的对手则是苏联武装力量。”
  “可惜欧洲我们都有数千颗中程导弹指着对方,这不容易实现。”巴格拉米扬大将作为一个军人未尝没有想过这种较量,只有美军是苏军的对手。各种战争过程都快把苏联总参谋部想的脑袋冒烟了。
  只要苏联的大军一动,在欧洲互相指着对方的数千颗核导弹就会立刻发射。当然有人认为可能不会直接飞往苏联复地,但是这些中程导弹就算在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国土上爆炸,一样会让战争变成核战争。
  “所以我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让里根从一些战场占一些便宜,在答应对我们不利的谈判条件,将欧洲所有的中程导弹销毁。最后……”谢洛夫歪着头看着巴格拉米扬大将,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中程导弹全部销毁后,只剩下威力不大的战术核武器,和美国以及我们的战略核武器,你要进攻西欧?”巴格拉米扬大将倒吸一口凉气道,“里根只是用嘴巴赢我们,而你准备真的发动战争。你准备让西方集群硬扛着战术核武器进攻联邦德国么?”
  “是的,美国本土的战略导弹想要动用,不想中程导弹这么容易,那可不是里根一声令下的事情,以我们的坦克集团军,当量不大的战术核武器完全可以硬抗。”谢洛夫默然的道,“对方敢不敢动用核武器,几率各占百分之五十。动用战术核武器还是战略核武器,同样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事情,销毁中程导弹后,就是战争开始的时候。”
第926章
一对精神病
  其实一个中导条约对苏联和美国的核武器总量削弱作用有限,只是双方各自核武器的二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签署不签署只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就要提美国的地理优势,苏联的中程导弹根本对美国没有威胁,只能威胁西欧。
  苏联导弹打不到美国。而美国的中程导弹可以对苏联纵深国土进行打击:“潘兴-2”导弹以最大射程可打到莫斯科州,而陆基巡航导弹几乎能打到乌拉尔。鉴于这种地缘战略不对称的形势,莫斯科对用条约禁止这种导弹极为感兴趣。而华盛顿则相反,根本不想签订这种条约,但受到来自美国社会和害怕欧洲大陆核对抗加剧的北约盟国的强大压力。
  所以对苏联和美国签署中导条约最热情的国家,是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这些欧洲国家,这些国家总有一种被苏联绑票的感觉,所以一直要求美国和苏联削减核武器。
  这种心理就是,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战略核武器互相对准对方,但不要以欧洲为战场,反正对于美国和苏联来讲,中程导弹本身只是核武器库当中不大的一部分。
  从双方削减的导弹数量上来看,苏联是非常吃亏的。因为苏联要削减的中程导弹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当然这是有利有弊的事情,但从战略角度看,即使苏联销毁数量是美国的十倍,对苏联也是有利的:要知道,这意味着对它来说,战略核威胁的一个组成部分消失了。而对美国本土来说,该条约没有减少任何威胁。苏联的中程导弹本来就够不到美国。
  到了今天,谈判已经断断续续持续了很多年,会议已经召开了一百多次。谢洛夫断定美国根本不愿意撤销中程导弹,所以一直联合乌斯季诺夫主张不谈判,继续对抗。
  这当然不是谢洛夫的目的,他也想要解除中程导弹对苏联的威胁,可不能学习戈地图不断让步来达成目的。相反要做出一副我优势很大的样子。七八年的谈判当中,刚开始美国只是认为苏联故作姿态,后来则发现苏联真的不准备谈这方面的事情。
  里根上台之后受到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广场协议后,西欧希望里根拿出一点诚意,不要让苏联和美国对抗总是以欧洲作为人质。七八年来苏联一直都对这种不公平的谈判不感兴趣,里根也愿意做出这个姿态安抚欧洲。
  不过么?现在苏联不感兴趣的姿态已经结束了,如果和平一直持续,中导条约对苏联来讲就是不公平的,但如果战争来临,欧洲大陆上没有部署核武器,苏联的会多么高兴。老子的坦克集团军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剩下的短程导弹,连波兰都够不到,还想打苏联?
  这个条约如果达成,只有一个不利之处,就是有损谢洛夫的权威。不过总书记并不在乎,他留着中央主席团一群老人,就是害怕真出来几个有能力的委员,会用这件事挑战他。而吉洪诺夫这几个人不可能……
  谢洛夫和巴格拉米扬大将深谈了这个问题,总是一个人憋着也是很难受的。按照目前的进度,发动战争进攻联邦德国的几率是零!就是零,苏联的坦克集团军不能扛着这么多中程导弹进攻,中程导弹就是苏联进攻的最大障碍。那些核大炮、核迫击炮不在考虑之内。
  这个历史时空有一些有利的因素,因为苏联还快对美国的反攻针锋相对,所以里根的一些小动作并没有派上用场,比如苏联击落韩国民航客机、以及苏联的七小时核战争演习也没有举行,就是说本来的历史苏联和美国的敌意从八十年代一点一点升级最后到达了百分之百,那现在就略过了升级的过程,直接到达了百分之七十。让里根的一些流氓动作没有必要在施展。现在的敌意已经很够分量了……
  “其实西欧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些核武器是在保护他们。”巴格拉米扬大将摇摇头,他是一个军人,牵扯到太多层面的事情他一时间还看不明白。
  “因为中程导弹只会让西欧受到威胁,而美国没事。最重要的原因,正常人是不会发动核战争的,冷战都已经四十年了!”谢洛夫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很多人都认为,我就是另一个赫鲁晓夫,正好碰见了一个同样爱表演的对手。我和里根,就是一对精神病……”
  以现在的形势,没有谁会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想着怎么同归于尽,可里根觉得必须要削弱苏联甚至战胜它,谢洛夫也是这么认为的,除了他们两个,其他国家的领导没人这么认为,反而认为两个老大哥的命不好,出了这么两个人做最高领导人。
  “说得好像你很了解里根一样!”巴格拉米扬大将笑了笑,还是觉得这件事天马行空。
  当然!谢洛夫没有作声,里根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姘头最了解。
  谢洛夫和里根一直对和对方见面毫无兴趣,这不耽误热情的欧洲领导人不断的牵线搭桥,如果中导条约真的能够签订,两人还真的免不了要见一面。
  年后总书记没有马上上班,而是去了一个非常秘密的试验场,从维度上来讲,这里已经接近北极圈,是一块连针叶林都不长的荒地。不过这里仍然有一座不大的城市,只是现在已经废弃,所有的工作人员已经撤离。
  这座小城原来是用来采伐金矿,在七十年代末期已经被废弃,现在被废物利用用来做试验。因为靠近北极圈,这里的温度比莫斯科低得多,接近零下四十度。三百公里之内没有没有任何一个居住点,可能会出现一些楚瓦什族人,但应该不会对他们造成危害。
  如果城市也有生命的话,这座只在军事地图上出现过的城市已经死了,废墟不是一个废车库、一栋废农舍,一座废工厂,而是整座的城市,再过一段时间,城市建筑、街道、的硅酸水泥被风化成了沙土,钢材、型材被锈蚀变成了金属碎渣。村舍变成了木屑和泥土。
  这座五年前被废弃的城市还没有到最后阶段,至少很多建筑都非常完整,简单的维修过后就可以入住,当然冬天最好不要来,内卫军可是费了好长时间才把冻住的供暖系统重新启动,从窗子往外开,还能看见不远处一座大楼层面印刷的列宁图像。
  没有运走的设备,废旧型材、运动器材、卡玛斯车、拉达车、莫斯科人、都被杂乱无章丢弃。在这里,即不担心被盗,也不用管他是否朽烂。因为即使你搬走他,也没有道路可以运输。
  就像是切尔诺贝利一样,总书记大老远的过来当然是本着科学的态度见见世面,同时当做旅游,但主要是亲眼看到实验数据。一年前他肯定不会来,因为这里真的和切尔诺贝利差不多,在进行核泄漏的实验。
  以一点五公斤武器级的铀能造成的最大污染范围,以及如何制造更大的核污染。就在这里进行研究,经过了几次的试验,最大伤害的数据已经出炉,这些天天穿着防辐射服的核物理学家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谢洛夫必须知道如何利用有限的污染源做出最大效果,最好还能不被马上发现,毕竟柯达那个核反应堆的能量比核电站和差远了,就是站着人口密集地区的便宜。至于这次试验是不是伤天害理,无神论的总书记并不在乎。
  很快,谢洛夫离开了这里,同时下令再次废弃这座城市,所有参加的人员签署保密文件,同期去克格勃报道,所有试验资料全部被收缴,用于实验的动物全部被击毙。
  从现在开始,谢洛夫在忙碌工作的时候,开始再次仔细的制定作战计划,上一次他这么认真的时候,还是在收拾土耳其的时候,同样这份作战计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得上,会处在随时修订当中。和上次一样,总书记没有告诉任何人。
  “如果我在从新地岛在爆炸一颗大伊万,整个欧洲的防御体系就会全部被摧毁了吧?那个时候在开启电子干扰,能不能争取出来二十四小时时间?”总书记很认真的在考虑这个可能,相信没有设备能顶住一亿吨当量核武器,所有设备应该全部被烧坏。
  不行,还需要继续论证!总书记正在研究是不是来场世界大战助助兴的时候,切布里科夫大将从卢比杨卡赶来,带来了关于中东的一些最新情报。
  “南阿塞拜疆人想要并入苏联?”谢洛夫眉头一皱沉默了片刻道,“这种想法对我们是不利的,完全没有一点好处,会不会是美国人散布的谣言?必须向伊朗人民党表达我们的立场,苏联绝对不会认可这件事,任何时候有希望伊朗领土完整。”
第927章
等待机会
  接到这条消息,在看看制定中的进攻欧洲计划,总书记越发的发现,进攻欧洲计划应该是自己那天多喝了两杯的产物。明明就是喝多了忘记了,以现在石油价格的下降态势,中东战争的爆发的可能性,比他策划的战争大多了。
  怎么办呢?总书记也很绝望啊!局势的演变到底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哪怕谢洛夫已经是总书记,当然计划不会废弃,条件成熟的时候,突袭联邦德国的行动还要启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