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404

  对于苏联来讲,这就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失败,尤其是和四年前的莫斯科奥运会相比。两次美国和苏联发起的抵制,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真正的力量对比。谁的支持者更多,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现在的有利条件,就是莫斯科奥运会没有遭到抵制,自然也就没有对比。这是大特务头子单方面恶心里根。
  这场围绕着洛杉矶奥运会的抵制和反抵制,成为了最近的热点话题,几天时间已经有四十多个国家接连宣布响应苏联的号召参加抵制。
  “你以什么名义来劝说我?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身份对我施压,还是以部下的名义对我提出建议?你说呢?萨马兰奇同志?你不会忘记了你怎么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吧?不是苏联点头,你有在世界各国来回穿梭的资格?”谢洛夫目光冷漠的逼视着眼前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慢悠悠地说道,“你以什么立场和我说话?忘记了克格勃对你的帮助?”
  “总书记,我是国际奥委会的主席,当然要想办法拯救这次奥运会。”萨马兰奇懂俄语,他曾经是西班牙驻苏联大使,不过加入克格勃的时间,还要比那久远。
  “同时也是拯救和你利益挂钩的博彩业?”谢洛夫冷哼一声不在意的道,“怎么?是不是耽误某些人赚钱了,不要着急否认,我对博彩业很了解,甚至你比还了解。”
  大特务头子当然对此很了解,他和欧足联、国际足联关系好的不像话,简直就是一起分赃的关系,不过这是国家对抗,他是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这点小钱宁可不赚。
  “这并不是很好么?莫斯科即将举办世界民主运动会,你可以理解为,这次的奥运会是莫斯科和洛杉矶合办的,只不过分成了两个会场。”萨马兰奇现在的地位,谢洛夫也不好当做真正的部下随意指责,扶持一个国际奥委会主席也不容易。
  萨马兰奇这个人至少可以使用几十年,对于克格勃这个部门来说,是一个很合算的买卖。
  “可以这么宣传么?”萨马兰奇的声音有些唯唯诺诺,他不敢坚持己见,哪怕就是面对里根和卡特的时候都没有这种感觉。而自从被克格勃吸收了之后,他的整个世界都变了,现在看谁都觉得不可信,心中甚至有一种念头,只要他选择背叛,马上就会被干掉。
  从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这种感觉就一直没有消失过,甚至萨马兰奇眼中,这个世界很多知名人物,说不定都是克格勃的成员。这种感觉很对,连联邦德国社会党的二号人物京特·纪尧姆都是斯塔西的成员,克格勃有几个世界知名的大人物有什么奇怪的。
  “你可以这么宣传,但是苏联不会回应。”背对着萨马兰奇的谢洛夫不慌不忙的道,“不过对于这种宣传,苏联也不会反对,这也是看在你工作不容易的份上。抵制仍然会继续,同样不会因为你这次前来就停止。”
  萨马兰奇听到这句话之后就知道,这次的劝说已经无功而返,而且因为苏联的态度。东欧国家肯定也不会取消抵制,可工作还要继续,他还要向美国人证明,自己确实是在拯救这次美国举办的奥运会,哪怕是表面工作。
  在美国和苏联这种国家的意志下,一个国际奥委会主席能做的东西也非常有限。萨马兰奇的奔波注定是徒劳的,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没有发生,没有对比的情况下。这次苏联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的行为就不是在反击,而是单方面的给美国难堪。从个人角度上来说,就是里根走在大街上,在角落中的谢洛夫突然出现给了他一个砖头,转身就跑。
  五月八日,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谢洛夫正式在莫斯科宣布,莫斯科将举办国际民主运动会,时间就定在洛杉矶奥运会的举办时间,七月二十八日下午开幕。莫斯科各大奥运会体育馆将全部重启,欢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前来参加。
  这条消息经过苏联塔斯社发布之后,在全世界又掀起了一场地震,所有国家都明白,这次苏联是玩真的了,不但要抵制洛杉矶奥运会,还要同时举办自己的世界运动会。
  “苏联的行为,是在分裂这个世界,这无异于世界和平。我们都明白,这不是格林纳达的问题,而是苏联这个国家的问题。”白宫发言人面色沉重的指责苏联的单方面挑衅,“一个分裂的世界无助于和平事业的展开,美国认为,苏联已经成了世界和平的一个威胁。”
  “这不是一个正在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国家应该说的话!”正在访问中的苏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多勃雷宁义正辞严的抨击道,“美国没过十年必然会发起一场战争,这才是对世界和平事业的破坏,苏联的抵制是非常合理的,这么多国家支持就是证明。”
  此时的世界关于抵制奥运会消息各种都有,有传言说苏联已经争取到了近百个国家的支持,加上已经有将近五十个国家的表态。这种传言给了洛杉矶奥委会巨大的压力。
  “国际民主运动会的第一批邀请函,必须有中国和印度。”拿着钢笔签发预算的谢洛夫,边签字边说道,“问问他们要什么,要不要航空母舰,成本价给他们制造一个。”
  更沉重的打击传来,没有什么收获的萨马兰奇主席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理解为这是由两个城市举办的奥运会,是苏联和美国共同举办了这次奥运会。
  “为了世界的团结和和平,只能是这样,不然世界人民将看到一个分裂的世界。”默念嗅出并铲除叛徒的萨马兰奇主席,苦口婆心的劝说各国奥委会以大局为重。
第903章
争夺中立国
  苏联和美国的对抗,让国际奥委会陷入到了一个极其难堪的境地,可是没有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两个国家一旦对抗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国际组织可以解决的。
  不要说是国际奥委会,就算是联合国,只要苏联和美国想,马上就会不复存在。联合国什么时候能够解决问题了?除了中法美英苏采取共同态度的时候,比如这种场合,“下方何人?为何要状告本官?”一般情况下,五大国都没有共同语言,于是联合国基本什么都解决不了,美国主张三海里领海,因为他海军天下第一。苏联认可,于是日韩渔船出了三海里,是否安全就要看苏联海军的心情。
  现在国际奥委会中间的对立这么严重,总不能一次性的开除一半成员来解决问题。既然不能再苏联和美国之间选边站,能救只能和稀泥了。热脸贴冷屁股,闭着眼睛说莫斯科的国际运动会也是奥运会的一部分,为国际奥委会留下一点颜面。
  “我们不同意,这是对奥运会的侮辱,洛杉矶为了这次奥运会准备了很长时间,绝不和莫斯科分享,国际奥委会对莫斯科的举动默认,就是鸵鸟心态。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只会让全世界看到苏联的霸权。”美国奥委会代表大声的抗议道。
  “我理解美国奥委会的心情,不过相信美国也不愿意看到,国际奥委会分成两个部分吧?”萨马兰奇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一般情况下当然不愿意和美国对抗,可是苏联同样是他对抗不了的,尤其是那个掌握自己所有秘密的总书记。
  选择苏联可能会被穿小鞋,选择美国就可能会身败名裂,这笔买卖并不难权衡利弊,萨马兰奇都和佛朗哥合作过,绝对不会是为了理想不顾一切的人。
  萨马兰奇的话让所有成员都心中踹踹,一旦国际奥委会解体,分成两个亲苏和亲美的两个组织,他们这些人的重要性自然会大幅下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一些国家会不在重视他们这些官员,随之而来就是经费的减少,这会伤害所有人的利益。
  不要看萨马兰奇是国际奥委会的主席,谁说搞体育工作的就不是政客?萨马兰奇不但是政客,还是资深的那种。不谈别的,光谈国际奥委会分裂之后的利益受损,就足以让这些成员国的官员做出选择。
  人类由一个又一个的圈子组成,对于他们这些官员来说,国际奥委会就是他们共同的圈子,也就是利益集合体,没有这个集体,他们就都没有利益。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都会下降,筹集资金的能力也会下降。
  面对这种后果,国际奥委会为什么要和苏联对抗?相反很多国家只是心中埋怨美国和苏联弄出了这个难题,可更多的不满则是,美国人为什么不向苏联人低头?美国家大业大有钱,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美国一样这么有钱?在共同利益受损的时候,美国人应该牺牲一下。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事情明明是苏联人挑起来的,不抵制洛杉矶奥运会,哪有这么多事情?怎么现在都在指责美国?”美国奥委会的官员心中破口大骂,这些满身铜臭味的奥委会官员,这让人恶心。
  这场在洛桑的国际奥组委会议的过程,很快就被送到莫斯科。国际奥组委主席是克格勃,美国人怎么翻盘?更何况这不是涉及到了利益分配么?
  “这些满身铜臭味的官员,真是可爱啊!”谢洛夫眯着眼镜评价道,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书记现在很欣赏这些官员,而一个资本主义最后堡垒的国家代表,却指责国际奥组委充满了铜臭味,这个世界多么有意思?
  此时的莫斯科正在重启莫斯科奥运会的各大场馆,纪念品和相关产业的物品也正在生产,要说用奥运会赚钱,在这个历史时空,当时还是克格勃主席的谢洛夫都可以算是洛杉矶奥组委的老师,至少他把苏联修建各大体育场的钱都赚回来了。
  莫斯科奥运会的时候,谢洛夫还邀请了百事可乐总裁,指定百事可乐作为奥运会指定饮料,帮助百事可乐公司打响了知名度。要说这个世界上最敌视苏联的公司,那就是百事可乐的对手可口可乐公司,不但苏联不让可口可乐进来,苏联的盟国也只卖百事可乐。
  依托着社会主义阵营,百事可乐公司比历史更加迅速的逼近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每年百事可乐公司在苏联的庆典,都要把可口可乐公司拿出来裱一番……
  “和平的盛会即将在莫斯科举办,百事可乐和伟大的苏联人民一起,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百事可乐公司一副生而恨自己是美国人的样子,苏联刚刚宣布举办国际民主运动会,百事可乐就开始把工作重心调整,顶着可口可乐公司的破口大骂,开始运作莫斯科国际民主运动会的宣传,这是独家赞助,挨两句骂算什么?这可是几十个国家的市场,这种情况下百事可乐公司怎么会思考,自己是不是美国公司这种小事?
  比较可惜的是,这是百事可乐公司独有的待遇,丰田公司到是很想跟进,可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传统市场苏联。美国收拾自己的跨国企业有些下不去手,不代表对和美国有贸易摩擦的日本也手下留情。
  “如何选择?这让我们很尴尬啊,苏联的态度是明摆着的,又讲阶级感情、又讲阵营问题,还有利诱和威胁。如果我们不参加的话,几十个国家怎么看我们?”一个声音幽幽而叹,这是一道选择题,但是确实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题。
  最大的问题还是安全问题,连同苏联在内,周围全部都是亲苏国家,这件事要是苏联不满意,把放在欧洲十万辆坦克中很小一部分放在北方,就足够让人心惊胆战。那军费要不要提高?提高多少?
  “我们可以同时参加国际民主运动会和奥运会,分成两支代表团,不偏不倚,相信谢洛夫也会满意的,这不是苏联发难的借口。这对苏联是有好处的。”另外一个声音提议道。
  “参加国际民主运动会和奥运会,这是中国的态度?”在克里姆林宫的谢洛夫,一副操劳过度的样子靠在椅子上思考,忽然笑了起来道,“不错,其实这种表态对我们苏联是有好处的,那群老革命真是不可小视。”
  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如果苏联和美国因为奥运会进行死磕,抵制和反抵制进行下去。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各自带着自己的盟国关起门来玩泥巴。美国的洛杉矶奥运会固然会变成美洲运动会,苏联的国际民主运动会,一样会变成色彩明显的社会主义运动会,或者是欧亚运动会,不过就算是这样,因为苏联首先抵制,仍然是占便宜的。让洛杉矶奥运会参加的人数变少,就是说胜利。
  可一旦很多国家分成两支代表团就不一样了,两个运动会的参加国家都会提高,很多国家也会松了一口气学习中国,不得罪美国也不得罪苏联。但因为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肯定不会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说不定莫斯科的国际民主运动会参加国家会比洛杉矶奥运会要多,这样苏联就更有利。
  这种情况下苏联当然没有发难的借口,还不得不顺着台阶下去,所以说厉害……
  “说不定意大利和法国很快就会跟进。”谢洛夫对着葛罗米柯道,“不要以为我没有发现,这几年来,中国和西欧共产党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很快,意大利部长会议主席贝林格宣布,因为意大利和苏联亲密的经济关系,意大利会参加国际民主运动会,但是同时也会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第二天,法国共产党也宣布不偏不倚独立自主的法国,将会派出两只代表团分别前往洛杉矶和莫斯科,希望苏联和美国可以恢复到和平的关系中。
  法国共产党也是法国第一大党,但是法国总统却是社会党的密特朗,因为法国的选举制要进行两轮,这样为了防止出现激进政党成为法国总统。一般在第一轮的选举中,法国选民就会看清楚各大政党的力量,最终在第二轮的投票中排斥立场太激进的政党。
  所以法国共产党往往在第一轮选举中大胜,却随后在第二轮选举中被联合拉下马。法国共产党的总书记这几年一直都是法国的议长,却从来不是总书记。但没人小看法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虽然三个强国都纷纷表态,不会得罪苏联和美国的任何一个,苏联和美国还是派出外交人员穿梭各国,继续拉拢第三世界国家,同时阻止这些国家参加对方的运动会。
  不到最后一刻,美国和苏联谁都不知道,谁的运动会会有更多的国家参加,争夺中立国的外交战,一直持续到两个运动会的开幕。
第904章
抢先开幕
  利用这段时间,谢洛夫还要做一点比较实际的事情,在大克里姆林宫,他接见了一些人,三十年前的苏联大人物,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谢皮洛夫。这些赫鲁晓夫的政敌,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同样没有被平反,而现在他们都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
  “三十年前,你们动一个念头都能捏死我。各位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谢洛夫面对这群老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同样也没有装逼的念头。
  一个很尴尬的事实是,这批赫鲁晓夫的政敌,身体都非常不错,如果是这批人胜利的话,没准今天他们还在执政,这样在时间的掩护下,他们会最终击败赫鲁晓夫。幸亏这种事情没有发生,被搞掉了本身就说明能力不行。
  “长话短说,一些历史的伤痕需要弥合。我可以恢复你们的党籍和待遇,让你们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也是对党和国家的监督。不过不是监督我本人,这点你们想都不要想。”抿了一口加糖红茶,示意小瓦莉娅出去倒杯水,谢洛夫接着道,“这并不是对你们的示好,二十七年前的那次表决,本身就足够说明问题。后来第一书记有些过火,那是另一个问题。”
  谢洛夫口中的那次表决,是指马林科夫主导中央主席团全体会议罢免赫鲁晓夫,而赫鲁晓夫通过中央委员全体会议反败为胜的故事。那次会议造成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事情,还包括朱可夫元帅被罢免。不过那个事情谢洛夫早就处理过了,朱可夫元帅走的时候也很安详。
  “总书记是希望我们闭嘴,用待遇换取一些失意者的支持么?”莫洛托夫面色平淡的问道,“我们的意见有这么重要?”莫洛托夫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苏联的二号人物,外交部长,如果说钢铁领袖斯大林还有什么支持者的话,人们往往都会想到莫洛托夫。
  “为什么不呢?现在和美国的对抗已经到了新的阶段,弥合一些东西,尽可能的集结起来苏联最大的力量,莫洛托夫同志,你如何看待大清洗?”在几个赫鲁晓夫政敌当中,谢洛夫还是更加注重莫洛托夫的意见,很长一段时间内,莫洛托夫在苏联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地位远远要比马林科夫要牢固的多。
  莫洛托夫听到谢洛夫的话,像是陷入了那场决策的回忆中,好半天都是这幅状态,用很平淡的口气道,“列宁在世时,就有那么多不协调的、形形色色的反对派……总要有人放开手脚进行镇压。于是,斯大林就实际地承担起这种难题并加以解决。我以为,斯大林对此的处理基本上是正确的。我们全力支持他,我是其中一个主要支持者,而且我对此至今不悔。”
  啪啪啪!谢洛夫拍着手,很赞赏的评价道,“当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的时候,一个脆弱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一些严格的手段保证绝大部分人的利益,至于一小部分人,也许他们当中确实有冤枉的,不过看到今天的苏联,这次运动总体成功。有这个基础,苏联才能抵挡住数不清的敌人,莫托洛夫同志,如果你也在清洗之内呢?”
  “那又有什么呢?噢,上帝!我是从革命观点来看这一切的,”莫洛托夫很镇静地回答,“这些年来,无论是革命前还是革命后,我不只一次死里逃生。”
  “我们要消灭富农、要快速的集体化、要农民听从国家的领导、要控制知识分子,这些都是必要做的,没有什么仁慈。”莫洛托夫的话,甚至让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都有些侧目。
  “和肃反工作者从你家里窃听的东西一致,很真实的消息。”窃听这些赫鲁晓夫的政敌,当年就是谢洛夫安排的,一直持续到今天。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他已经是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考虑问题要升级。
  当着这几个人的面,谢洛夫签发了关于马林科夫同志、莫洛托夫同志、卡冈诺维奇同志、谢皮洛夫同志恢复党籍以及一切荣誉的决议,写上自己的名字,谢洛夫道,“在国际民主运动会开幕的时候,希望几位老同志可以和我一起出席。”
  恢复这几个人的名誉只是第一步,谢洛夫真正想要恢复名誉的人是贝利亚。很简单,必然大清洗这件事从原则上没什么错误,那么贝利亚至少在这件事上是没有罪名的。
  谢洛夫这么做当然有理由,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在高加索工作的,距离贝利亚工作的地方很近,长时间担任克格勃主席,实际上工作和贝利亚时期的内务部没区别。再者他当初受到了很多贝利亚残余势力的帮助。
  在很多人眼中,今天的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就是一个成功的贝利亚。没看谢洛夫现在还兼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么?这种形象谢洛夫不可能抹掉,那就只能做另外一件事了,修复贝利亚和内务部的形象,从侧面让自己的形象好一点。
  至于大清洗的原因和后果,这点谢洛夫从来没有怀疑过,从头到尾都是正确的,虽然很残忍,却保证了苏联走到现在的基础。不然苏联面对第三帝国,根本就是另外一个帝俄面对第二帝国,什么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贝利亚部长的家属的已经安顿好了?”谢洛夫送别这些老头子的政敌之后,转而问起了这个问题,这件事还要慢慢来,贝利亚和这些人毕竟是不一样的。
  “安顿好了,我们还得到了感谢。”小瓦莉娅抬头回答道,作为新的总书记,谢洛夫当然也组建了自己的中央办公厅,不过那些中央办公厅的人么?就是克格勃的几个副主席加上内务部部长,实际上就是把卢比杨卡分出来一半放在克里姆林宫。
  修复斯大林、贝利亚的形象是另外一件事引起来的,这件事也是几年内总书记肯定经常做的事情,送葬!在莫斯科中央医院,代表党和国家来到这里,给最高苏维埃主席、中央书记契尔年科关怀的总书记,就在完成这个必要的工作。
  进入六月份,契尔年科的身体骤然恶化,估计这次的国际民主运动会开幕式是参加不了的,如果契尔年科愿意坚持一下,谢洛夫也不会反对。因为这只会让谢洛夫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的日子提前。
  “最终的胜利者,还是你,谢洛夫总书记。”躺在病床上的契尔年科有些虚弱,但还是强笑着道,他知道安德罗波夫的命运已经开始降临在自己身上,也许他还能在现代化的医疗条件下活上个一年半载,但已经无关于大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