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404

  两人在家中推杯换盏,像是刚刚见面的老朋友一样,叙述着多年以来的经历。托尔斯基科夫被勃列日涅夫换掉后,在中国做了很长时间的大使,直到退休。和托尔斯基科夫相反,罗曼诺夫自此之后步步高升,现在已经是中央书记。
  “我没有什么话对你讲,只是我想提醒你一下,越是在复杂的环境中,一定要做明确的决定,不要犹豫不决,不然的话会因为这种犹豫不决付出代价。”临走之时,托尔斯基科夫扣上了狼皮帽子,看着这位自己原来不注意的部下,感同身受的道。
  看着托尔斯基科夫的背影,罗曼诺夫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重重点头目送对方离开……
  莫斯科市中心,阿拉格维餐厅之内,一个包间当中,一个穿着纯黑色外套的美丽女孩,笑意盈盈的看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虽说对方的穿着不同,神色中有些掩饰不住的紧张,可从外表上确实一个有别样魅力的小女孩,和他的母亲一样。
  尤利娅见过那个女人的照片,怎么说呢?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女人,怪不得能让苏联有数的巨头,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格里申如此着迷,证据嘛,就是自己眼前的女孩子。
  “慢点吃,一会儿我们去逛街。”尤利娅带着温和的笑容,举止间十分优雅。对面的女孩不是一个有主见的女孩,很正常,她又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一直靠着母亲养大的。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尤利娅利用了一下特权,出现在了莫斯科市委当中。
  “我要不要切断莫斯科的通讯呢?”站在主席办公室窗边的谢洛夫,克里米亚安德罗波夫休养地,那边的通讯已经被切断了。现在谁都不可能打听到里面的消息。那么莫斯科呢?有没有这个必要。
  先不能这么做,谢洛夫觉得没到那个地步,监视调查总局已经监控了国防部和克里姆林宫的通讯,随时都有人窃听两个地点的通讯。只要对方有一点蛛丝马迹,一分钟之内他就能得到消息,这种情况下他已经掌控了主动权。
  “真是一个好天气。”谢洛夫看着逐渐阴暗的天空,忘记早上天气预报今天零下二十度。
  站在别墅面前,看着优美的景色,谢尔比茨基矗立良久,突然挂上一丝笑容抬腿走了进去,“看起来倒像是这么回事,不过考虑还是不周全,通讯怎么能切断呢?这不是告诉莫斯科,这里已经出事了么?”
  到了雅尔塔的谢尔比茨基,迅速就推翻了谢洛夫的安排,首先就是放开对克里姆林宫的通讯,又不是准备政变,何必玩特务手段呢。
  “只要争取一天时间,就够了,一天能决定很多事情。是不是啊?”在克里米亚的谢尔比茨基,用电话和谢洛夫打着招呼道。
  “没错!”谢洛夫阴沉的笑着,目光看着坐在对面的罗曼诺夫、格里申。谢洛夫和谢尔比茨基通话的举动,让两个市委第一书记心中升起了惊涛骇浪。这两个人能走到一起?什么时候共青团和第聂伯罗黑帮的关系这么好了?难道几十年来的明争暗斗都是在做戏?
  挂了电话,谢洛夫回忆了一下道,“刚才说到哪了?哦,过一段时间参加我儿子的婚礼,就是这样,大家一起吃个饭就行了。虽然我不想这么高调,可不能委屈了谢尔比茨基的女儿,对不对?也真是没有办法……”
  安德罗波夫的死讯被压后了一天,到达克里米亚的谢尔比茨基通知了安德罗波夫的死讯,在莫斯科的契尔年科、谢洛夫和乌斯季诺夫、格里申、罗曼诺夫、吉洪诺夫、以及雷日科夫等人、才知道了安德罗波夫已经病逝的消息。
  在发出通知的同时,谢尔比茨基立刻坐上飞机飞往莫斯科,在这之前他准备和哈萨克党委第一书记库纳耶夫谈一谈,事关第聂伯罗黑帮是否能够存在的问题。
  克里姆林宫当中,此时的气氛变得十分凝重,当谢洛夫到达这里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到齐了,只有谢尔比茨基和库纳耶夫还在路上。嗯?和勃列日涅夫病逝的时候局面差不多。
  “都到齐了?”谢洛夫一步一步的走到桌子面前,目光略过每一个人,直接走到了原来安德罗波夫坐的位置上,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一下坐在了那里。
  契尔年科豁然站起来,用十分可怕的目光看着最后进来的总政委,指责道,“谢洛夫,你是过来政变的么?那是总书记的位置,你这是要挑战祖国的秩序?”
  “我觉得,我本人作为治丧委员会的主席是完全够格的。也实在不是我谦虚。”谢洛夫不慌不忙的反驳道,“在赫鲁晓夫第一书记执政的时候,我就已经是中央主席团委员了,那个时候你还是中央委员呢?契尔年科同志!我是国家安全总政委、国防委员、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我是元帅、最重要的是,我年轻。”
  “尤拉,何必要这样呢?我们可以商量着来。”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把语气放缓的劝说道。
  “安德罗波夫同志的能力,我从来都没怀疑过,不过谁能想到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他的身体就变成这样了呢?现在里根来势汹汹,再让契尔年科同志作总书记?我并不是诅咒契尔年科同志,万一他的身体也可是恶化怎么办?”谢洛夫不为所动的看着周围道,“说实话,我并不是再提自己说话,我的年龄可以确保很长时间内国家不用再举行国葬了。”
  “谁来领导这个国家,我们要通过其他委员的表决来决定。”契尔年科慢慢的坐下了,他相信谢洛夫这种举动,不是得到其他委员支持的。
  “可以!”谢洛夫拿出了电话接通后命令道,“我命令,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从现在开始进入警戒状态,不能让任何人离开克里姆林宫。”
  直到谢尔比茨基和库纳耶夫的到来,对于治丧委员会主席的表决开始了,谢洛夫和契尔年科分别进行讲话之后,罗曼诺夫和格里申、阿利耶夫立刻站到了谢洛夫一边,动作非常熟练和干脆。
  可谢尔比茨基表态之后,让契尔年科心中震惊,他不明白自己的战友什么要这么做。
  事情很明朗了,库纳耶夫也站在了谢洛夫这边,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众望所归,谢洛夫担任治丧委员会主席,开始把安德罗波夫遗体运回来,表决过后,谢洛夫淡然的站起来,今天他可以说,这是我的苏联。
第896章
总书记
  “契尔年科同志,我理解你的感受。我并不同意你的某些做法,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也可以算是对头!不过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考自我奋斗。但同样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我是一个克格勃,在同志们的用户下,选择了我来领导这个国家。”当大势已定的情况下,谢洛夫没有露出胜利者的喜悦,这本来就是他应得的。
  为了这一天,他准备了多少?准备的手段多的自己都记不清了,多到就在刚刚表决的时候,他又想起了以前埋下的一个钉子,不过嘛,用不到了,不会有人发觉……
  稍晚的时候,苏联晚间新闻、塔斯社开始通报安德罗波夫因为肾病恶化病逝的消息。时间是二月十日晚上,时隔一年多,苏联病故了第二位总书记。
  “我有些舍不得这里!”几乎在每天,谢洛夫都会在窗边站一会,看着前方捷尔任斯基的铜像背影,似乎想要从这个伟岸的背影中吸取能量。但是却没有一天向今天这样茫然,几乎每天,他都在畅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在克里姆林宫号令全国,那是一副什么样子。
  可是事到临头了,谢洛夫心中也升起了一种不过如此的心情,他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目标。
  “是不是很空虚?都过了三十年了,我们什么时候认识的?一九五三年对吧?”格鲁乌的阿历克塞大将摸着自己已经花白的头发道,“没想到你真的成功了,真是不可思议。”
  “今天的克格勃,早就超过了内务部的实力。当然了,主要是我不心急!”谢洛夫看着自己的老朋友道,“给贝利亚三十年时间,他一定做得到。可他非要用三个月时间来做到,他是自己选择了那条路。”
  “你赢了,你说什么都有道理,我回格鲁乌了,还不到最后的时候。我还要替你看着!”阿历克塞摆摆手准备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回头道,“总书记再见……”
  “人人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贵贱。”谢洛夫再次把目光放在灯光下捷尔任斯基的背影上问道,“是不是这样,捷尔任斯基同志?我要保护平等的思想,这比保护苏联更加困难。”
  第二天一早,安德罗波夫的灵柩被运到莫斯科,苏联中央主席团全体委员出席迎接。每个人的左臂都缠着红色的袖标,以示对前任总书记的悼念。和一年前相比不同的是,作为第二书记的契尔年科还是排在第二的位置上,而作为克格勃主席的谢洛夫成为了这个团体的领头人……
  苏联全国为安德罗波夫设立四天哀悼日,联盟大厦楼梯间里的枝形吊灯上缠绕着黑纱,吊唁者们缓缓地走向安德罗波夫的灵柩。在大厦“柱厅”左侧的舞台上,鲜花之中,一支身着黑色燕尾服的乐团演奏着古典音乐。安德罗波夫的遗体静卧在填有康乃馨、棺盖打开的棺木中,身穿黑色西服、白色衬衣和红黑条带的领带。红玫瑰和郁金香面对着吊唁者的长龙。在大厅的右侧,领袖们的家人坐在椅子上,他的妻子塔季扬娜·列别杰娃用大发夹夹着红色的头发,和两个孩子,伊戈尔与伊莲娜,坐在一起。
  穿着灰色军大衣的谢洛夫带着家人,在吊念完毕后,上前一步给安德罗波夫的遗孀给予拥抱,这一幕清楚的通过电视机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和所有前任总书记相比,他头上的蓝色围边大檐帽都显得特别显眼,那是肃反工作者的标志。
  “希望哥哥和姐姐不要沉浸在悲痛当中,我们的路程还有很长。”尤利娅伸出洁白的小手,分别和安德罗波夫的儿子女儿握手,清冷的开口道。
  这明明是我的台词,这个女儿真令人不省心,妻子年龄大了才刚刚消停了一点……
  四天后,葬礼开始。两名军官捧着安德罗波夫的大幅肖像引导着送葬队伍,其后跟随的是大量花环。戴着羊皮高帽的军官们手捧装在红色小盒里的二十一枚勋章和奖章出现。在他们之后是运载灵柩的橄榄绿色炮车,棺木上放着一枝枪,安德罗波夫的家人们走在车后。政治局的领导们都戴着相同的皮帽子、穿着类似的皮大衣,袖子上戴着红色袖标,几乎无法分辨出每个人的身份。领导们在最后引领着官方的吊唁队伍。灵柩抵达红场中央后被从车上卸下,开着盖子放在面对列宁墓的红色棺床上。一番讲话后,列宁墓观礼台上的军政领导们抬着安德罗波夫的灵柩到达列宁墓背后的墓地。
  棺木在一片致哀的军号、汽笛和礼炮的刺耳喘息声中被放入墓穴。苏联中央主席团全体委员和参加葬礼的来宾握手,随后中央全会召开,谢洛夫正式担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主席、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同时谢洛夫提名契尔年科担任最高苏维埃主席,获得全体中央委员通过,苏联正式迎来了另一个总书记。
  “我们必须说,近年来对我们国家以及我们的党,是一个艰难的时刻。勃列日涅夫同志和安德罗波夫同志接连离开了我们。每一代的领导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伟大的列宁塑造了我们的国家,斯大林总书记用钢铁一般的风格,让我们的国家发展壮大。赫鲁晓夫第一书记,率领我们度过了战后一段时间的艰难岁月,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任内,苏联已经完全成为世界决定性的力量。安德罗波夫总书记,让我们重新找回了务实的态度。”正式成为总书记谢洛夫在主席台上默然的对着全体委员说道,“今天,党和国家、人民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了我们的身上。他们想知道,今天的苏联共产党,还是不是工人阶级的,无产阶级的代言人。”
  整个大礼堂肃静无比,参加大会的中央委员默不作声,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打盹。从斯大林之后,没人在这种会议上穿着军装,现在,出现了第二个。标志性的蓝帽子,让所有人都不敢懈怠,生怕被这位肃反工作出身的总书记看见。
  “当然是,人人生而平等!一些敌人,不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他们每天睡觉的时候都盼着苏联出点什么事情。这些躲藏在角落里的臭虫,只是在进行梦呓一样的诅咒,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必须相信,苏联从建立到现在的过程,比同时代所有的国家都要伟大,如果你对此有所怀疑,你就不是一个苏联人,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说完这些之后,谢洛夫微微抬头,仔细的在大礼堂当中看了一圈,忽然大喝道,“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二百多名苏联中央委员全体起立,举起右手握成拳头宣誓道,“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瓦莉娅举着拳头看着在主席台上的丈夫,四目相对,两人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别样的色彩,两人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岁月。
  保加利亚黑海之滨的别墅内,叶莲娜、伊赛莫特妮、卢卡妮深情的看着电视中的男人,神态中满是骄傲,几个女人的身后,她们的孩子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在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同一时刻有两个气质出众的女人悠然的看着电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紧盯着苏联电视台的各国媒体,第一时间对这位苏联新一代的总书记进行分析。因为这位总书记在上台之前已经担任了将近二十年的克格勃主席。所以在所有欧美国家的民众当中十分有神秘色彩。
  莫斯科连中央全会都没有开完,各种各样对苏联接下来政策预测已经泛滥。不过绝大部分预测都十分悲观,因为谢洛夫长久以来就是苏联强硬派的标志性人物。很多苏联的扩张政策都在他的手中制定。这么一个人成了苏联的领导者,对于这些对立阵营的国家来说,真不能算是一件好事……
  英国首都伦敦,竭尽全力和英国总工会斗争的撒切尔夫人,十分头疼的看着谢洛夫在苏联克里姆林宫大礼堂的发言,低声评价道,“这是一个危险的敌人!”
  所有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委员当中,这个克格勃主席对西方有最明显的敌意。而且似乎这个敌人还是对方那批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个,这么看来很长时间北约都要面对这个敌人。
  “这不是很好么?利用我们的经济优势打垮苏联!”里根总统对着国防部长温伯格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道,“我们要相信,苏联那种寒带国家的成本劣势,我们国家的力量要比苏联强得多!”
  “我们国家比美国强得多,任何挑战我们的国家,都注定失败!”谢洛夫以总书记的名义大喊道,“我们会击败一个又一个敌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第897章
敌人
  “困难和挑战当然存在,可我相信,由钢铁和烈火铸成的苏维埃,并不惧怕挑战。这并不是唯意志论。斯大林总书记曾经说过,有理想的人,内心总是火热的。”谢洛夫沉默了片刻,用平稳的声音娓娓道来,“对于某些帝国主义的敌视行为,不论这种行为表现在什么方面,我们的选择都只有一个,迎战……”
  “迎战、迎战、迎战。”切布里科夫、茨维贡、博布科夫、费多尔丘克一系列安全体系的中央委员纷纷站起来,表示对站在主席台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拥护。
  “迎战是自然的,苏维埃并不惧怕任何挑战。我们有几百万意志坚定的士兵,我们有四万颗核弹,我们有几十个国家的支持,我们有全世界所有置身在底层的穷人拥护,有这种支持,有什么好怕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可能就是我们的干部阶层,似乎有不少已经忘记了一个苏维埃干部应该拥有什么品质。”
  整个克里姆林宫大礼堂鸦雀无声,这是一个在明显不过的警告。很多干部都不会忘记,这位刚刚上任的总书记,最擅长的工作是肃反工作。
  “我当然是会尽全力保证国家整体前进,不过如果掉队的话,我也不会等着你的。”连敲带打警告了这些中央委员一番,谢洛夫才清了清嗓子,暂时不在吓唬这些老头子。嗯,老头子,安德罗波夫换掉了不少中央委员,让逼近年龄死亡线的中央委员团体,终于看起来不怎么奄奄一息了。
  可这也只是暂时挽救,各地州委书记和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还是老人占据大多数。历史上是戈地图扮演了干部粉碎机的角色,可这种暴力、拆迁的行为。直接换上来一批叛徒,如果非要在叛徒群体和老人群体里面选择一个,谢洛夫宁可选择老人,人才可以慢慢发现。
  把自己前任的总书记包括勃列日涅夫在内一个不落的表扬完毕之后,表示各个时代的环境不一样,所以政策当然不可能完全一致。就这么给所有前任擦了屁股,中心思想就是所有总书记都没有错,错的当然是下面执行的干部。
  “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提出了发达社会主义概念,安德罗波夫总书记认为国家正处在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起步阶段,这并不矛盾。因为两个时间段的环境是完全不同的,同时我们也对科技的进步也估计不足,在当时的时间段这两点都没有问题。不过在这个科技大发展的时代,以静态标准来衡量国家的发展,就有些盲目乐观。所以根据我和主席团、书记处的同志商量之后,认为目前的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目前的世界,只有苏联和寥寥几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处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外部环境来看,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处在相持阶段。并没有完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超越,当然这种趋势是明显的,我们要相信那一天为时不远……”拿着演讲稿的谢洛夫眉头微皱,这个演讲稿是谁写的,怎么又是不远了、不远了这种话。
  略过了这种小小的不满,回去他要打那小姑娘的屁股。接着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标准,他又不能直接抄中国的,只能稍微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改一下。
  不出意外的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定义,会随着谢洛夫执政时间越来越长,逐渐代替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发达社会主义定义。
  必须要说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定义,从来都存在目标比实际生活水平要高的情况。谢洛夫可以理解这是为了给苏联民众一个高尚的目标。不过反过来也是可以的,把目标定在苏联实际生活水平之下,不但脚踏实地,还能顺便恶心美国。
  虽然社会主义中级阶段,这玩意谢洛夫根本不知道,也不会去想。可以留给苏联民众畅想。可现阶段苏联是完全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把苏联定义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足够给自称发达国家的欧美国家上眼药了。
  “我就要用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试试美国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在主席台前面站着的谢洛夫微微昂头,迎接着所有人如同雷鸣一般的掌声。
  “这是我的苏联,我一定要让他发展的越来越好。”谢洛夫当然不是什么天降伟人,革命导师、伟大领袖,但是对一个人的基本需求还是非常了解的,他又不是没在社会底层待过。
  这不是正式的中央全会,实际上这只是安德罗波夫病逝,苏联又需要新的对总书记,所以才决定临时召开的会议,毕竟一个新的总书记,总是要和干部们见面的。
  会议的尾声,按照惯例,熟悉的国际歌旋律响起,参加会议的全体委员起立,在熟悉的旋律中高唱国际歌,这一幕也通过电视,传遍了苏联全国以及整个世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