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404

  两天后,阿根廷空军侦察情报系统发现了正在这里巡逻的英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称“英国舰队的骄傲”,它是大英皇家海军首批实现了动力和武器系统集中控制的先进战舰,属于主力战舰之列,在此次马岛作战中更是英国海军的核心进攻力量所在。
  在阿根廷空军的“超级军旗”攻击机编队飞来的同时,“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正在与伦敦总部进行例行的卫星通信报告。由于军舰的电磁兼容性能不很理想,防御雷达系统对卫星通讯信号造成了一定影响,通讯官向舰长请求,关闭远程对空警戒雷达以减少对卫星通信的干扰。对于一艘主力驱逐舰来说,远程警戒雷达无异于自身的耳目,关闭后就等于陷入盲聋状态,危险至极。但是由于阿军海军一直无力反击,英军已经取得了绝对的制海权,因此,“谢菲尔德”号的舰长对于自身舰艇的海上安全充满了自信。
  “超级军旗”攻击机组突然跃升至一百五十米,同时启动机载雷达,迅速锁定了目标,电光石火间,两枚“飞鱼”式反舰导弹一跃而出,直扑谢菲尔德号。
  飞鱼式反舰导弹正在急速飞来,在距谢菲尔德号十公里处,导弹进入搜索状态,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开始搜索并迅速捕捉到目标。这时,导弹迅速降到两米浪尖高度实施掠海机动飞行。直到“飞鱼”导弹进至谢菲尔德号五公里的目视距离中时,值勤舰员才发现了危险,紧急向舰长报告。此时的“飞鱼”距目标仅仅剩下了六秒飞行时间。
  与此同时,轰炸马岛的英国火神轰炸机还在进行空中加油,在进行最后一次的空中加油之后,两架满载航空炸弹和反雷达导弹的火神轰炸机,很快就会到达马岛上空。
  “智利人说过,虽然导弹的型号老了一些,可一样可以打死人。要不是看在同样是拉丁美洲国家的团结,这批苏联的防空导弹就是用来对付我们的。”马岛隐蔽的防空阵地中,一个曾经在和智利边界服役过的军官道,“当地的空军基地,很长时间都在研究如何突防。”
  此时在马岛南部海域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整艘驱逐舰已经燃起熊熊烈火。附近几十公里都能看到海面上的滚滚浓烟,几分钟之后,噩耗再次传到伦敦,轰炸马岛的火神轰炸机,被马岛隐藏的防空导弹击落。一天之内,连续传来两个坏消息,让两天前还沉浸在击沉阿根廷海军旗舰的英国民众目瞪口呆。
  在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火神轰炸机的悲剧冲击下,接下来的几天,英国和阿根廷都一时间没有大的动作,战争的发起者,加尔铁里在庆贺胜利的同时,心中也一阵茫然,这场战争似乎更加的难以结束了。
第870章
昏迷
  “这个老女人还准备做中兴日不落帝国的迷梦?就算所有国家都袖手旁观让英国赢,英国也会持续衰落!”搂着瓦莉娅的总政委胸有成竹的道,“英国的时代过去了,苏伊士运河战争的时候,英国不行,现在他们仍然不行。”
  撒切尔夫人可以让英国短时间内衰落的速度放缓一点,但是长久来看,依赖金融业的英国衰落的过程会更加不可逆转。怀中的妻子像是小猫一样安逸,瓦莉娅一直沉迷于丈夫的怀抱,眯着眼睛喃喃道,“英美是强大的敌人,可我的丈夫更加强大。”
  “说的没错!”谢洛夫站起来戴上了帽子,忽然把瓦莉娅拉进怀中对着红唇重重的吻了下去。英国可能会调查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火神轰炸机被摧毁的原因,可现在,对于整个苏联来讲,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今年的十月革命节。
  让共青团真理报撰写了关于马岛海战的一些评论,关于马岛的就地给养问题。阿根廷陆军确实没有想到英国会真打,可马岛并不是连基本的军粮都保证不了的。毕竟是一个大岛屿,最差的结果,上面还有几十万只羊可以让阿根廷陆军吃。
  “哪怕就算是再差的结果,阿根廷还有千百万准备和英国决一死战的人民!以及整个拉丁美洲的人民,我们会和阿根廷人站在一起。”智利总统阿连德替苏联说出了不太好意思说出口的话,竭尽全力和英国人打到底。
  智利恨不得英国把阿根廷的军事力量都打光,要知道阿根廷还准备和智利开战呢。
  “智利送给了阿根廷一批米格二十三战斗机?怎么了?难道英国是准备让我们进行干涉么?”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驳斥了英国记者的一厢情愿,意味深长地说道,“长久以来,苏联在拉丁美洲的名声,在某些大国的纵容之下,一直是声名狼藉。这次英国和阿根廷的战争,苏联绝不可能因为英国的压力,去阻止智利帮助拉丁美洲的兄弟国家。不然苏联和远征一万公里的帝国主义没什么区别了,拉丁美洲本来就不多的友好国家,更是会对苏联唾弃。”
  “英国还想干涉苏联盟国的举动,他们凭什么?”克里姆林宫内,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同样重复着这个问题,这简直让人不可理喻。
  “也许是美国在试探,里根那个人,很喜欢这种花招。他知道智利是亲苏国家,美国在智利毫无影响力!”叼着烟的谢洛夫进行了无责任猜测,特务头子看什么都觉得可疑。
  “好了,明天就是十月革命节,对于我们来讲,没有任何事情比明天更加重要!”安德罗波夫面色严正,他对狗咬狗的戏码不感兴趣,也不关心谁输谁赢。
  其他委员也都纷纷点头,对马岛战争很关心的只有葛罗米柯、谢洛夫和乌斯季诺夫。实际上如果不是葛罗米柯是外交部长,只有克格勃和国防部会对战争感兴趣。
  南大西洋的战斗暂时呈现沉寂状态。虽然空中不时还有一点小接触,但击落飞机的事已有些罕见了。同样在莫斯科,今年的十一月份似乎比往年更加寒冷,对于一些体制偏弱的人来说,不吝是一个严酷的考验。
  十一月七日早上,勃列日涅夫很早就已经醒来,沉默寡言的他在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的簇拥下,穿着整齐戴上了熊皮帽子,整个过程,身材高大的勃列日涅夫非常安静,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日子里,他需要让苏联的所有人看到自己。
  一列轿车缓缓驶出克里姆林宫赶往红场,甚至在登上检阅台的时候他都必须要别人搀扶,这也难怪,勃列日涅夫就病魔缠身,其中尤以心脏病、白血病、颌骨癌、肺气肿及循环系统疾病等为重。上半年勃列日涅夫曾经再次中风,此后一直没有康复。
  但当勃列日涅夫站在主席台看着下方的人群时,他的腰板忽然挺直,一直黯淡无光的双眼也闪过一丝神采,有这么一瞬间,他又恢复了当初健康的样子。但在寒风的侵袭下,很快这种状态就消失不见,反而更加萎靡。
  “六十五年前,伟大的十月革命为俄罗斯带来了崭新的一页。从那个时候开始,伟大的祖国,各民族的摇篮,我们的苏联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勃列日涅夫紧紧地盯着演讲稿,断断续续的顶着寒风,对所有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士兵、群众以及来宾演讲。
  用了几分钟时间,勃列日涅夫阅读完了简短的演讲稿,庆祝游行开始,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军力已经隐隐压倒美国,并且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进展。俄罗斯的历史上,就没有这么强大的时期,虽然很多人对总书记年复一年苍老,却仍然墨守成规感到厌烦,但油性的队伍中,举着列宁和勃列日涅夫画像的人仍然屡见不鲜。
  勃列日涅夫仿佛是一个雕塑,默然的看着人们对自己表达的爱戴。正是因为想看到这种景象,在一九七三年的时候,他特意下了延长红场检阅两个小时的命令。
  在一个接一个方阵在自己面前走过的时候,勃列日涅夫面色严肃,体现着国防委员会主席对士兵们的尊敬,并且尽力对每一个方阵挥手致意。哪怕总书记已经感觉到了全身正在麻木,甚至微笑也变的有些僵硬,他也仍然想要体现自己在卫国战争时期的战士一面。
  只是观礼台上的勃列日涅夫,和下方走过的士兵方阵相比,对比出勃列日涅夫更加苍老。在寒风中,勃列日涅夫一动不动的站了三个小时,直到阅兵式完成,才在两个年轻军官的搀扶和众多中央主席团委员的簇拥下走下观礼台。
  “总书记,没事吧!”中央书记契尔年科很关心的问道,勃列日涅夫的年龄已经很大了,这点所有人都知道,作为一直以来的战友,契尔年科更是十分关心。
  “没事!”被搀扶着的勃列日涅夫停顿了两秒钟,才开口回答道,“回克里姆林宫吧。”
  在红场阅兵之后还有一个酒会,按照惯例作为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还要宣读祝酒词,虽然现在他哪怕一杯酒都喝不下去了。在中央主席团全体委员和华约国家首脑的瞩目中,以主人姿态出现的勃列日涅夫致祝酒词,此时的总书记似乎已经从红场的寒风中缓过劲来,再次变成了人们熟悉的模样,只不过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的次数更多,发音更加含混不清。
  这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担忧,因为勃列日涅夫本身就不善言辞,年老之后语言能力更是退化,除了谢洛夫。在总书记的祝酒词读完后,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纷纷高举酒杯,挽着妻子手臂的谢洛夫也同样如此,表达对十月革命,以及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身体的祝福。
  “谢谢!”勃列日涅夫有些艰难的拿起酒杯,象征性的抿了一口,向所有参加酒会的来宾致意,庆祝酒会正式开始。人们纷纷和自己的同志碰杯,一些参加酒会的外国来宾也互相问好,在这个场合联络感情。
  “瓦莉娅,陪我走走!”谢洛夫一只手拿着酒杯,一只手挽着妻子的手臂,这里是克里姆林宫大礼堂的顶层宴会厅,九百平米的宴会厅云集着各国的政要。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都很忙,勃列日涅夫一直呆了一会就离开了宴会厅准备去休息,正好碰见了远离宴会中心的谢洛夫夫妇。
  “总书记,注意休息!”谢洛夫微微低头,带着温和的态度和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打招呼。
  “谢谢,尤拉!”勃列日涅夫的笑容同样温和,本来还想要多说两句,可他觉得身上有一种倦意袭来,只是对着瓦莉娅点点头,便离开了宴会厅。
  看着勃列日涅夫的背影,谢洛夫脸上出现了一丝轻松,被身旁的女人清楚地捕捉到了,低语道,“你刚刚的表情好像如释重负一样,我还以为你和别人不一样。”
  “他是总书记,面对这个职位,我怎么会和别人不一样。”歪着头的谢洛夫轻笑道,重新把目光放在了宴会中心,谢洛夫觉得索然无味,过了一会儿就带着妻子离开了这里。
  被搀扶回到克里姆林宫休息的勃列日涅夫,经过了妮娜的检查,然后昏昏沉沉的躺在了床上,躺在床上的勃列日涅夫,眼前就像是放电影一样播放着自己这辈子的经历,整个人处在半梦半醒之中,但是眼皮却从来没有过这么沉重。
  四个小时之后,妮娜再次进来检查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已经陷入昏迷当中。妮娜大吃一惊马上通知了参加完宴会的其他委员,谢洛夫第一时间接到了报告,直接赶往克里姆林宫。
  “马上对总书记进行抢救,我们自己先不要乱起来!”安德罗波夫镇定的命令道。
第871章
勃总病逝
  大克里姆林宫,从一九五三年之后,气氛从来没有这么凝重过。每一个站在这里,跺跺脚全世界都要震动的苏联掌权者,心中都在急速的思考。这些老头子心中急转,思考接下来的动作,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总政委!”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的卫兵,齐刷刷的对着刚刚从轿车上走下来的谢洛夫敬礼,身上披着斗篷的谢洛夫微微点头,挥手算是打过招呼。越过众多卫兵的视线,进入了苏联权利的象征,大克里姆林宫。
  如果没有猜错,现在里面应该处在手忙脚乱当中吧?穿着军靴的谢洛夫一步一步走到勃列日涅夫所在的宫殿,只要他豁得出去,总书记无法履行职责,整个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就完全听从他这个克格勃主席的,十分钟内他就可以把苏联中央主席团变成历史。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他最终还是不能这么做,没有必要冒着犯罪的风险抢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东西。谢洛夫的声音不算洪亮,但却清晰的传进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在众多干部的注视中,大檐帽上海有些雪花的谢洛夫一步一步走了进来。
  这个时候人们才恍然想起,整个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一直都隶属国家安全委员会指挥。
  不过看起来,谢洛夫倒不是带着恶意来的,可契尔年科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从知道勃列日涅夫昏迷后,他就已经通知谢尔比茨基和库纳耶夫,两个人应该已经启程了。
  契尔年科在谢洛夫到达克里姆林宫之前打了一个时间差,这是在准备最坏的结果。勃列日涅夫的身体很差,谁也不能保证这次总书记仍然康复。
  “总书记仍然在抢救当中!”安德罗波夫开口回答了总政委这个问题,虽然对未来的事情感到一丝焦虑,第二书记还是保持了镇定。
  “那么需要我做什么呢?”谢洛夫点点头,现在时机敏感,今年的十月革命节结束还不到半天,马上就通报总书记病危,只会给国家带来混乱。更何况现在的中央主席团,其他委员的心中也未尝没有自己的算盘。
  就算是勃列日涅夫这次挺不过去,对总书记的争夺也需要一番博弈。安德罗波夫明白,契尔年科同样明白,尤其是勃列日涅夫的两个重要心腹,谢尔比茨基和库纳耶夫在地方任职,现在对他其实是不利的。
  谢洛夫还不是最后一个到达的,在他之后,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格里申都先后来到了克里姆林宫。加上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在莫斯科的中央主席团委员差不多已经全部到齐。
  “我们还是要尽力拯救总书记的生命!”契尔年科于公于私都会这么主张,谢尔比茨基和库纳耶夫到来之前,现在的力量对比是不利的。再者契尔年科一直作为勃列日涅夫的部下,心里也希望勃列日涅夫渡过难关好起来。
  “这是当然的,我们会全力保证总书记的健康。”安德罗波夫以沉稳的口气回答道。
  听到安德罗波夫的话,契尔年科的心稍微落下来了一点。至少对方还没准备翻脸。
  整个苏联的大人物都聚集在一起,怀着不同的心思等待,他们能做的也只有等待。等待总书记最后的结果出现,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除了谢洛夫之外,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高龄了。就这么一直站在这里等待,也有些不切实际,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商量后,决定找几个房间休息一下。让医护人员把最新的状况报告给他们。
  一个普通的房间中,安德罗波夫、谢洛夫、乌斯季诺夫、葛罗米柯相顾无言。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事情出现的比较突然。中午的时候勃列日涅夫还在致祝酒词,谁能想到一下子眼看就要失去对全苏联的掌控。
  他们是谁?直属总书记的三大部门和监控干部体系的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苏联强力部门的掌舵人都在其中,换句话说,只要他们四个决定的事情,几乎就等同于总书记的决定。
  “十月革命节还没有过,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谢洛夫伸了一个懒腰,神色充满忧愁,哪怕就是心里乐开了花,他也绝对不能表现出来。时间还是帮助他击败了这个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苏联共产党总书记。
  “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可预料的,命运要依靠自我奋斗,当然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出现了这种事固然让人无法接受。可我们也只能等待,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我们一定要稳定下来。”安德罗波夫的神色无悲无喜,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安德罗波夫的话很隐晦,可他们都能听明白其中的含义,勃列日涅夫一旦病逝,契尔年科和安德罗波夫肯定会进行一场争夺,那时候好戏才刚刚开始。
  “无论如何,国家的稳定不能因此被打断。”谢洛夫像是自语,也像是回答别人。
  一夜无眠,他们都是苏联的高级干部,勃列日涅夫现在这种状态,他们根本睡不着觉。甚至不愿意离开克里姆林宫,生怕一些最新的状况自己没有及时收到。
  深夜两点,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出现在克里姆林宫,四个小时之后,哈萨克共产党第一书记库纳耶夫到达莫斯科。此时的克里姆林宫灯火通明,勃列日涅夫曾经转醒,和其他人说过几句话,但是马上又陷入昏迷中。这种情况让所有人心中都是一沉,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老人来讲,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从医生那里得到的消息也不是很乐观,这让所有人都忧心忡忡。对于烟瘾都比较大的谢洛夫和谢尔比茨基,这种漫长的等待,以及对伟大的担心,让两人都很坐不住。
  “你来到这里有什么意义呢?”谢洛夫把烟塞进地方的嘴巴,点燃之后低沉的问道,“如果总书记这次真的挺不过去,你会支持契尔年科么?”
  “不会!”谢尔比茨基吐出一口烟,干脆道,“从上次的会议上我就知道,你们克格勃、外交部和国防部已经站在了一起,加上安德罗波夫,这种威胁力太可怕了。格里申和罗曼诺夫一定会倾向你们,我们赢不了。”
  “哦,很诚实!”谢洛夫不置可否对着远处走过的克里姆林宫警卫点头,很轻微,但是同样被谢尔比茨基看见了,后者心中一叹,头一撇全当做没有看见。
  甚至连同在一个战线的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都不一定靠得住。吉洪诺夫这个人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干部,勃列日涅夫提拔的干部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毛病。区别只不过是轻和重而已,谢尔比茨基和库纳耶夫在地方任职还好一些。类似于契尔年科、吉洪诺夫、巴甫洛夫这些干部,一旦没有勃列日涅夫作为依靠,不是这些强力部门的对手。
  谢尔比茨基只是刚刚到达克里姆林宫,几乎就看明白了当中的局势。现在只有一个可能让安德罗波夫暂时收敛,那就是勃列日涅夫出现奇迹,康复过来。
  “如果我们都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我还是觉得,你不应该和安德罗波夫对抗,这是我个人给你的提醒!”谢洛夫伸出手拍了拍谢尔比茨基的肩膀,低声道,“我这完全是看在谢尔比洛娃那个小姑娘的面上,不然你也知道,就舒里克、谢米恰斯内、谢列斯特、叶戈雷切夫的事情,足够我对古你们了。”
  “你对付不了,就算安德罗波夫赢了,也不会和我们两败俱伤。”谢尔比茨基手一扬,烟头划着优美的弧线熄灭在雪地当中,“打压在预料当中,更大的动作不会。”
  哼!谢洛夫转头回去,他不愿意和这个又臭又硬的亲家浪费时间,如果安德罗波夫有戈地图的寿命,你以为你们能顶得住新总书记的铁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