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404

  在里根正式宣誓就职之前,谢洛夫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就不明白,怎么华约国家当中随便出现一点事,总是离不开波兰?别的国家就没有事,波兰不是今天抗议就是明天罢工。
  打赢冷战,一定要把波兰踢出社会主义阵营,省的天天给苏联找麻烦。波兰团结工会的规模已经比历史上小了很多,但仍然足够令苏联不满。
  一九八零年年底,克格勃派出一千名懂波兰语的特工进入波兰,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蹲点之后,最后在一九八零年的最后一天统一行动,在二十几个波兰城市中同时动手,对波兰团结工会的所有重要领导人进行抓捕,所有人被直接扭送上火车,送到苏联的卢比杨卡。
  几天之后,所有波兰团结工会的成员发现,工会的领导层已经不存在了。这一次消失的足有六七百人,很多前所未有的恐慌席卷了波兰全国,一些人想要从波兰政府打探消息。但是同样没有结果,这是当然的,除了很少的波兰高级干部,没人知道这是苏联动手的。
  神不知鬼不觉的被摸进来了这么多克格勃特工,也让波兰领导层心中踹踹,不愿意多谈。
第831章
都杀了
  卢比杨卡内部监狱此时非常热闹,本来空空如也的监狱再次热闹起来,波兰团结工会的大小领导全部都在这里。在主席办公室内,谢洛夫打着哈欠道,“还是有些瑕疵,名单上有八个人下落不明,可能还在波兰、也有可能已经逃出波兰。成功率百分之九十八多一点,其实不是多么成功的行动,对此第一总局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总政委哈欠连天,就像是正在戒烟一样。对这种情况,其他人早已经习以为常。
  “主席,逃走的只是小鱼,我们的行动总体上也是十分成功的,机器况且有犯错误的时候,何况是人呢?不论是多么周密的行动,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出现!”克格勃副主席茨维贡适时地出来打圆场道,“这并不是第一总局的责任。”
  “有漏网之鱼逃走,这就不是秘密行动了,很快这些人就会落到敌人的手里。”谢洛夫一根手指不断的敲击着桌子,“前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去年大选里根获胜,还有三天里根就会宣誓就职了,我们是情报部门,应该能看出来,祖国经过了十年的战略进攻之后,美国和西欧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弹。欧美都在向右转,这是他们本国人的选择,我们可以施加一定的影响,但是要阻止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下一波的对抗很快就会到来,我就是做出了这种判断,才一定要干掉波兰的团结工会,摆平内部的危机。”
  “主席,你的意思里根一旦得到这些人会做文章?”齐涅夫拿着一根钢笔不轻不重的点着桌子道,“倒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美国人真的敢和我们对抗?”
  美国人真的敢和苏联对抗?这要是放在苏联解体之后,可能所有人都会把这个问题当做是笑话听。但是在里根上台之前的美国,美国人的自信心已经被削弱到了极点。越南战败让美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正面直视和苏联对抗的选择。
  要不里根选择的第一个出兵目标怎么也要是个够分量的对手,而不是面积只有苏联两百分之一的尼加拉瓜,和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古巴打擂台。因为这个对手必须足够弱,里根也知道美国已经输不起了,不能承受哪怕一次的失败。
  “有什么不可能的,对抗正好,他敢对抗就是结束冷战的时刻。”谢洛夫冷哼一声道,“欧美的环境转右,主要应该在英美两国,受到经济压力最大的应该是民主德国,还有一个国家我们必须要注意,就是在北约背后的葡萄牙。虽然葡萄牙现在的情况很平稳,可我们不得不防御一下,那是我们铺设海底电缆在欧洲的集合点,绝对不能丢失。”
  所有特务头子都沉重的点点头,谢洛夫知道这些人已经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并且会开始着手进行防备。幸亏葡萄牙挨着的是西班牙,要是挨着英法德这些老牌帝国主义的任意一个,两相对比之下,葡萄牙的人民支持就不是这么容易被争取的了。
  这种情况必须感谢佛朗哥,幸亏他一定程度上起了反作用,让西班牙的经济也不强。同等的规模下,人们会更加追求公正和平等。不过要是对方的水准远远超过你,这招就不好使了,西班牙明显算不上一个多么强大的对手。
  当然,苏联还是让葡萄牙重新回到了非洲,开始在自己的原殖民地国家开始发挥影响力,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葡萄牙怎么也有点遗产存在。苏联还在强压南非的情况下,需要葡萄牙帮助自己稳定安哥拉、莫桑比克的局势。这回葡萄牙的回归,明显带着一丝国际主义的色彩,虽然只是流于表面,实际上仔细想想就知道这种交流葡萄牙明显更占便宜。
  “那么,我们怎么处理这些波兰人?关一辈子么?”第一副主席博布科夫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这就是这次抓获的六百三十八名波兰团结工会的领导,到底要如何处理。
  “嗯?啊噗……”打完喷嚏的谢洛夫手一挥道,“怎么办?把人民的问题解决掉,干掉他们,只要我们不承认,谁有证据是我们出手抓的人?有证据么?”
  “那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还是要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第一副主席切布里科夫谋划道。
  “就明天吧,我们的国土资源虽然很宝贵,但还是由足够的地方给敌人做墓地的。”说话间谢洛夫站起来道,“明天全部枪决,尸体就更简单了,我们有的是化学原料。”
  “最后一件事,给尼加拉瓜五十万支步枪,以及一条子弹的生产线,就这样!”谢洛夫挥手结束了这次会议,美国如果铁了心推翻现在尼加拉瓜的政府,苏联没有在美国眼皮底下和对方拼消耗的本事。但谢洛夫却可以做另外一件事,让那些中美洲香蕉共和国变得混乱不堪,一直在战乱当中。如果自由的持枪是自由,那克格勃很愿意让美国周围的国家都享受到这种自由。
  苏联的工业规模是超过美国的,虽然没超过几年。但确实在很多重要的产业上苏联的产量更高,当然在军事工业上两国还是各有千秋,具体到轻武器的制造上。苏联并不是针对美国,而是表示所有国家都是垃圾。五十万把突击步枪,对苏联来说什么都算不上,都够不上军援的级别。
  卢比杨卡内部监狱,一道又一道铁门被拉开,谢洛夫脚步不停,听到里面的波兰团结工会的人在交流,可惜他并不懂波兰语。内部监狱的条件还可以,称得上冬暖夏凉,前几年空空如也的时候,总政委会选择一个单间住一晚上。
  “一共六百三十八人,其中四百四十五人是男人,我们已经核对无误。”因为这些波兰人都比较激动,不断的进行咒骂。谢尔瓦诺夫不得不贴在主席的耳边说话。
  “嗯?”谢洛夫默然点头,在走廊中看着每一个波兰团结工会的重要领导,这里面应该有不少后世波兰的大人物,可现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待宰的羔羊。
  一路前进很快到达最里面的牢房,用眼神示意打开牢房,谢洛夫走了进去,直面波兰团结工会的领导人瓦文萨,也是后来波兰的第一任总统。
  “会不会俄语?我是抓你的人,苏联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没错,自由世界眼中的恶魔,波兰人心中最怕的那个人。”谢洛夫审视的盯着这位只知道罢工的领导人道,“是我策划的行动,把你和其他刘百三十七个工会领导全部抓进来了。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么?如果有,请快一点,你以后没有机会了。”
  “你敢杀我们?”瓦文萨咄咄逼人的盯着谢洛夫喊道,“我们是波兰人,你们苏联克格勃没有权利这么做,我们的命运应该由波兰人来决定。”
  “为什么不呢?你不知道有限主权论是我提出来的么?”低着头点了一根烟,谢洛夫深吸一口轻松道,“你们波兰政府下不去手,只能由我来代劳了。我并不在乎波兰人是不是恨我,反正只要冷战胜利,我就会把你们踢出社会主义阵营。你不知道你们几十年来给我们找了多少麻烦,还有你,如果你不明白你死亡的意义,那么我来告诉你,团结工会的灭亡会阻止苏联大军对波兰的入侵。”
  “从俄罗斯帝国到苏联,你们这些野蛮人从来都没有变。”瓦文萨咬着牙道。
  “你也是斯拉夫人,不过波兰那部分斯拉夫人,我觉得定义成叛徒比较合适。”谢洛夫对瓦文萨的指责照单全收,一点也不生气道,“莫斯科只被攻克过两次,只有有一次就是波兰人干出来的,可惜,历史证明我们比你们强。波兰做的更多的缺德事我不太愿意说,我告诉你们我怎么争取舆论,首先从犹太人下手,把波兰在二战中配合德国的事情在全世界散步这么一番,然后发起一场运动,枪毙几千个帮凶,你就会发现没人帮波兰说话了。”
  犹太人在美国虽然不掌控真正的核心,但在传媒领域有着巨大的话语权,清算波兰助纣为虐,谁都不可能因为这件事指责苏联,只要美国不指责苏联,就没有人可以指责苏联。
  “我改变注意了,提前行动,今天晚上把所有人枪毙!”走到内部监狱外,谢洛夫踩灭了烟头回头道,“这些人都会祸害。”
  后来成为波兰总统的瓦文萨以及他的团结工会,清楚的复制了一遍苏联解体的过程,第二次选举直接输给了原来是共产党的克瓦希涅夫斯基。
  在里根正式宣誓就职之前的半个月,克格勃对波兰团结工会进行了一次精准的攻击,瓦解了这个独立于波兰政府之外的政治团体,解决了自己阵营最大的隐患。
第832章
乘胜追击
  波兰团结工会当然值得克格勃大动干戈,这不是废话么?内部的敌人永远比外部的更为危险。历史上苏联对波兰团结工会的时候,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其实这种工会对克格勃真的就是难以对付的组织?他有多少人?又有几条枪?还是决心的问题。
  对付这种组织,其实还真的需要西方的民主。就像是英法德瓦解团结工会的手段,必须要承认,这种自负盈亏的帝国主义,可以很快让他们清醒。比克格勃没事就出动割韭菜更有用,不过短时间内,克格勃也只能做到这点。
  只要暂时不添乱就够了,哪怕安稳十年,也能度过里根的任期。哪怕就是苏联战略进攻的十年,波兰的消费也远远超过自身的增长。又不接受紧缩,完全是把苏联当做大头。
  很快,克里姆林宫传来消息,让谢洛夫去克里姆林宫去见勃列日涅夫总书记。
  在临近一九八一年的时候,正是一年当中莫斯科最寒冷的季节,此时的勃列日涅夫身上再无年轻时候的英俊,也没有刚刚上台时候的意气风发和七十年代的威严。这位苏联的伟大领袖身上,只能看到老迈,也只有老迈。
  “你收拾了波兰的团结工会?”勃列日涅夫此时的精神状态还算是不错。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他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平时的工作都是由书记处和几个贴身的秘书负责。
  “欧美的态度转向对抗,这个时候内部出现了祸害,我无法彻底根除这种土壤,又不希望国家在这件事上难堪,只能策划一个行动,干掉这群祸害。”谢洛夫面对面的坐下,房间中有三个人,谢洛夫自己,勃列日涅夫、还有勃利日涅夫身后的贴身护士妮娜。
  “也好,可惜,我老了!不然我一定能收拾的了里根。”勃列日涅夫眼中闪过一道光芒。从各种的表态当中,苏联已经确认里根确实对苏联敌意满满。
  “这是怎么说话的,就算里根要和我们拼命,我们也不虚他。”谢洛夫微微仰头,带着蔑视的口气道,“我们本就是敌人,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地区,我都做好了准备。”
  “那些人都处理了么?”过了一会儿,勃列日涅夫问道,那些人,指的自然是波兰团结工会的那群人。
  “已经都处理了,我有一个计划!”谢洛夫陈述着后续的收尾工作。勃列日涅夫闭目倾听了一会儿,换换开口道,“可以,在里根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直接造成既定事实,对了,南斯拉夫方面,你是准备怎么做。”
  铁托多活了几个月,但还是在三个月前去世,目前南斯拉夫开始摆脱悲痛,尝试进入后铁托时代,从铁托访问莫斯科的时候,谢洛夫和铁托有过非常不愉快的交流。勃列日涅夫知道这件事,他也同意谢洛夫的话,只不过他是总书记,不能直接表态。
  “准备已经开始,不过还是要等待变化。任何计划都需要时间来检验。”谢洛夫回答道。
  “是啊,需要时间。去做吧……”勃列日涅夫一身长叹,他现在十分缺乏的就是时间。可是却在他暮年的时候,美国出现了一个想要对抗的总统。
  谢洛夫离开后,勃列日涅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忽然对身后的妮娜问道,“妮娜,我现在是不是已经快死了?”
  “总书记,按照我制定的作息时间工作,放松心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从我照顾你开始到现在,不是一直都很好么?”妮娜看到现在已经暮气沉沉的勃列日涅夫,心里也颇为不好受,她是亲眼见证了全苏联认为的伟大领袖,正在一点点的走到人生终点。
  克里姆林宫外,谢洛夫双目直视太阳,直到出现眩晕感。时间不长,一辆专车停在他面前,微微额首示意,“早先的计划,是到了实行的时候了。”
  很快,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刊登了,国家安全总政委谢洛夫关于解决若干历史残留问题的意见,指出东欧包括苏联本国在内的长期反犹问题。这有违于各国民族平等的政策。
  “我们一直指出,从导师列宁建立这个国家开始,我们一直在追求各民族的平等,历史的因素,让各国或多或少的存在其他少数民族。既然是现在社会了,立身于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当中,各兄弟民族应该把互相之间的矛盾控制在可行的范围之内。但是有些罪行是必须要审判的,正义也许会迟到,但它总就会到来。解决掉这个历史包袱,可以让我们的国家一级兄弟国家发展的更好。”谢洛夫在共青团真理报上,开始高举政治正确的大棒,着重的指出了东欧各国的犹太人问题。
  政治正确这个好东西,全看想要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怎么用。反正犹太人除了在以色列就是在美国,整个东欧已经没有多少犹太人了。不用害怕这些犹太人以后会反咬苏联一口。还可以频频赚取好名声,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很快一些揭发对犹太人进行歧视的案件,纷纷被揭发出来,这种案件谢洛夫想要多少就可以有多少,实在没有的话,他还可以制造一批。只是赚取好名声自然不是这次克格勃的目的,克格勃的名声也就是这么回事,看顺眼的能接受,看不顺眼的天天都在抹黑,就好像他们自己的中央情报局、军情六处全部都是慈善机构。
  很快苏联就把制造出来的舆论开始宣泄出去,各种文件和解密文件指出,东欧国家普遍都是反犹的,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波兰。第三帝国征服波兰之前,波兰就已经是一个反犹太的国家,以各种法律、措施来打压、歧视犹太人。波兰的大学对犹太学生名额设限,能够入学的必须与波兰本地学生隔离,稍有反抗就会被同学、老师殴打。
  “这次就要对波兰动手,我们有的是证据,当初清算的时候忘记了这个帮凶,这个华约的内部问题儿童,三十年来给我们制造出来了数不清的麻烦,到现在我都有点分不清波兰对华约的作用,到底是正面作用大一些,还是负面作用大一些。”谢洛夫对着齐涅夫比划道,“这次不知道能不能用正义的大棒,让这些波兰人清醒一点。”
  克格勃和斯塔西很快公布一批解密文件,表明波兰在二战当中。卫国战争开始一个月,波兰东部城市耶德瓦布内的犹太人小区遭到血洗,至少三百四十人遇害,动手的就是当地的波兰人。文章还特别指出,与当时很多不明真相的法国人、荷兰人和比利时人不同,许多波兰人在明知犹太人被关入集中营后将面临死亡的情况下,仍然帮助纳粹德国搜捕犹太人。
  战火熄灭后,犹太人回归故里的希望也破灭了。政府将其包括土地、房屋等财产分给了波兰人,为避免让已属于自己的财物物还其主,一些波兰人便对刚刚逃离战火、满怀希望返回家园的犹太人举起了屠刀。侥幸存活下来的犹太人早已失去了反抗能力,他们或远走他乡,或逃到深山野外隐居起来。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中期,“排外”的阴霾一直盘旋在战火乍熄的波兰大地上。
  一九八一年一月,里根上台前夕,苏联克格勃联合民主德国斯塔西对外宣布,将重启战后东欧犹太人的历史问题。很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宣布跟进、第三天、捷克斯洛伐克宣布跟进,加入克格勃成立的调查委员会。
  “我们还将调查十三年前波兰犹太人的移民潮,是不是又一次的反犹浪潮,以及波兰共产党当局是不是存在管理疏忽,如果有的话,不得不说波兰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负面作用,在整个阵营的欣欣向荣的情况下,这个国家却在倒数第一,国家背负了巨大的外债!”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谢洛夫毫不犹豫的对波兰的问题表示不满。
  同一时间,关于各种波兰人笑话的段子开始在东欧流传,并且马上扩散到了西欧。幸亏谢洛夫上辈子没少看波兰球的段子,这种事情根本难不倒他。有克格勃在各国的网络,这种段子扩大的十分迅速。
  苏联以及大部分东欧国家的接连表态,首先让匈牙利承受不住,匈牙利共产党总书记卡达尔首先回答了来自苏联的指责,“在二战时期,很多匈牙利人选择了邪恶的一边,而不是守护善良和荣耀。匈牙利愿意重新审视这些事件,给当初受害的犹太人一个公道。”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部分犹太人都是匈牙利提供的,在匈牙利总书记卡达尔表态之后,其他国家把目光全部集中在波兰身上,“只要波兰人服软,立刻冲进去把反苏分子一网打尽,就说他们反犹,明白了吗?”
第833章
对抗是主流
  “主席,我们的动作会不会给美国人抨击的口实?要知道明天就是里根上任的日子。”齐涅夫知道,这也是波兰团结工会被苏联一直容忍的因素。
  “波兰移民和美国的犹太人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我要用这次的事情教育一下波兰人,让他们知道,哪怕就是很愿意找苏联麻烦的美国,也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和犹太人相比,波兰人的想法根本就不会被重视。”谢洛夫哼哼笑了两声,冷着脸道,“按照我说的做,到底怎么做,我们可以静待结果。”
  一月二十日,是美国总统就职的日子,这一届的美国总统,是二流演员出身的里根。平心而论,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位美国总统不抱多大希望。就连美国人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有一个人是例外的,那就是里根自己,至于拥护者当中,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奥斯卡影后奥黛丽赫本,赫本在好莱坞帮助里根拉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人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里根也是如此。奥黛丽赫本对里根的支持,在好莱坞当中显得十分珍贵,二战后里根是好莱坞最活跃的国际主义分子,他呼吁禁用原子弹,反对美国援助花生米,没有什么政治话题是他不参与的。不过从这时候起,里根的政治立场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他最初不相信共产主义对美国的威胁真有那么大,但随着苏联和美国的决裂,里根在好莱坞独立公民委员会的一段经历让他对电影行业内的共产主义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从此反苏立场愈加坚定。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连里根自己都不会否认,那就是屁股决定脑袋这个定理在他身上发挥了作用。里根的经纪人帮他搞定了一份百万美元大合同,算是步入了有钱人阶层,而当时是美国历史上个人所得税率最高的时期,所以里根不喜欢民主党的高税收政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