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04

  无休止的聚餐已经让赫鲁晓夫烦躁,谢洛夫也是如此,到了现在他已经没有继续在见证历史了,在碰见聚餐的场面已经没有进去的心思,距离老远的放风筝。后来直接跑到室外摆弄自己的TT33手枪,里面的保卫事情都交给其他的副官负责。
  “怎么回事!”在大厅外面坐在草坪上的谢洛夫拿起对讲机问道。
  “第一书记和洛杉矶市长开始进行辩论了!”伴随着沙沙声对讲机中报告着聚餐的最新动静。又来?谢洛夫艰难的从草坪上站起来,不在给资本主义的蚊子建功立业的就会,摇摇晃晃的回到了室内。
  刚刚进入门口就听到赫鲁晓夫的独特声音顺着麦克风传来,直接揪着一个副官问道,“起因是什么?”听完之后摇摇头,还是赫鲁晓夫那句我们终将埋葬你们,不过这次的辩论是洛杉矶市场挑起来的,说了一句我们很快乐,愿意这么生活,谁要埋葬我们,我们就会血战到底这类的话。
  “没问题,第一书记会处理的!”这些话根本就没什么营养,一点都不值得关注。不过不是说自由的国度嘛?怎么洛杉矶市长一副莫斯科市委书记的口气,代表美国全体人民和苏联血战到底?是谁说自由国度的民众不会被代表的?
  我们会将你的埋葬。他的意思是社会主义会在经济和政治竞争中,胜过资本主义。但美国的舆论机器,将这句话断章取义,按照自己的意图将其翻译过来,变成了共产主义的恐怖策略,赫鲁晓夫想干掉你们。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赫鲁晓夫不止一次地解释过自己这句话的意思,而这次他不想再解释了。
  赫鲁晓夫非常气愤说道,“你们知道,我是带着善意来到这里的,但是你们中的有些人总是希望把严肃的事情最后搞成一个笑话。或许有些人会将他和他的代表团看成是来乞求和平的穷亲戚。也许他们邀请他来就是为了给他一个‘见见世面’的机会,让他看到美国的强大与实力,好使他膝盖发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随时随地做好了回国的准备。华盛顿机场停着我们的飞机,我随时可以把将它召到这里来,从此处飞回苏联”。
  谢洛夫无奈的拿起对讲机,进行自己的常规工作,也就是渲染气氛,用一种煽动性的声音说道,“如果战争从此时开始,我们愿意为了共产主义去死……”
  在场的所有苏联人激烈的回应着赫鲁晓夫,在谢洛夫的带动之下,好战的口号此起彼伏的在所有人的口中出现,一边倒的支持赫鲁晓夫不要退缩,哪怕战争从明天开始。
  整个聚餐的地点除了苏联的叫嚣声之外,所有美国人都鸦雀无声,不安的看着四周的苏联特工,就连刚刚和好莱坞制片人相谈甚欢的几个苏联作家也都一脸严肃,做出了随时准备牺牲的样子。很多人的目光看向了距离门口最近的谢洛夫,而谢洛夫也没有让这些资深演员失望,带着平静的神色解下了枪套中的手枪,在众人的目光中一颗接着一颗推上了子弹。全当做集中在自己视线中的目光不存在。
  随后拿着对讲机说了一句话,在场所有携带武器的苏联人全部亮出了自己的家伙,似乎世界大战即将在下一秒爆发。
  “尊敬的鲍尔森市长,如果你认为我们第一书记同志说的话不对!请考虑一下你们美国人自己是怎么做的!作为一个情报工作者,我尊重也了解自己的对手!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一直都在调查思想上亲近社会主义的作家,不然的话玛丽莲梦露小姐的丈夫阿瑟·米勒不会没有和我们见面的资格!”谢洛夫拿着手枪旁若无人的走到洛杉矶市长鲍尔森的面前,把子弹推上膛道。
  所有人都以为谢洛夫要给资深共和党人一个当场击毙的戏码,甚至已经有女人捂住了眼睛不敢继续往下看,谢洛夫却把上膛的手枪交到了鲍尔森市长的手中说道,“如果鲍尔森先生喜欢这么解决问题,我个人喜欢钦佩你,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代表克格勃马上把你吸收进组织!”
  拿着谢洛夫手枪的鲍尔森市长有些不知所措,赫鲁晓夫适时地训斥了谢洛夫,才让在场的所有人松了一口气,谁都不会想到在这种宴会当中竟然能出现拔枪相向的桥段,很多人已经准备把今天的发生的场面作为谈资回去和朋友吹嘘。
  谢洛夫歉意的一笑,把兜里面的弹夹拿了出来,然后从鲍尔森市长手把自己的枪拿了回来,当所有人都看到谢洛夫递过去的只是一把空枪,然后做错一副道歉的样子道,“我只是和鲍尔森市长开一个玩笑,鲍尔森市长也不会加入克格勃的,太老的成员除非为苏联做出重大的贡献,不然我们也不会开先例!”
  “请注意,鲍尔森市长绝对不是我们克格勃的特务!”谢洛夫说话的时候一把把鲍尔森拉到自己的身边,轻而易举的粉碎了老人家的抵抗,对着苏联特工打手势,闪光灯过后两人的形象已经定格在照相机当中,这个底片么?没人能从谢洛夫的手上拿走。谢洛夫明显恶心洛杉矶市市长的举动,瞒不过在场所有的精英,一些人忍俊不禁,淡忘了刚才的插曲。
  再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方面,苏联人和美国人没有什么区别。
  不一样的是,白天的好莱坞明星还有一部分留在这里,伊丽莎白泰勒夫妇和玛丽莲梦露都在,说起来无非就是权利和金钱的差别。在苏联再有钱没有权利什么都不是,而美国的权利一直都在资本家的手里,政府只是摆出来的空壳子。
  一打眼看到伊丽莎白泰勒去了卫生间的方向,谢洛夫眼睛一动直接走到一个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前面问道,“这位先生,请问卫生间在什么地方!”
  “谢谢!”谢洛夫礼貌的道谢,直接大摇大摆的和伊丽莎白泰勒一前一后的到了卫生间,拧开了身上的钢笔确定没有窃听器。随后马上关闭,科技也不是万能的,反侦测的手段也不一定好使,在卫生间洗了个手,谢洛夫很不厚道的扮演了一个偷窥者,来到走廊一只脚搭在窗台上做出系鞋带的样子,等待着伊丽莎白泰勒的出现。
  听着明显是女士脚步的声音传来,忽然脚步混乱听了下来,谢洛夫把自己的鞋带系好,回过头就看到了伊丽莎白泰勒慌乱的紫色双眸,自顾自的低声道,“玛莎!如果不听话,是要被干掉的,黑森的人会通知你什么时候过去!”
  简单的一句话后谢洛夫又抬起了另外一条腿,对着窗户换了一只脚接着系鞋带,听着伊丽莎白泰勒的脚步声慢慢远去,整个过程时间非常短,谢洛夫表现的也非常自然,声音也控制在两个人能听见的大小上。就算是远处有人看见也不会怀疑什么,因为这更像是偶遇,对话也只是客套。
  玛莎是伊丽莎白泰勒证件上的名字,是谢洛夫起的,起这个名字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伊丽莎白泰勒是他发展的线人,在谢洛夫眼中伊丽莎白泰勒的作用就只有一个,接近玛丽莲梦露,搞到玛丽莲梦露用来记录和肯尼迪对话的日记,只要这个任务完成了!付出多少金钱上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系好鞋带的谢洛夫,回到了餐会当中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眼睛也没有在往伊丽莎白泰勒的那边看一眼,结合历史上的记录和今天见面的直观感受,玛丽莲梦露在谢洛夫眼中瞬间就划到了傻大妞这一类的女人当中。正常的女人敢威胁一个总统么?更何况肯尼迪还是少有背景深厚的总统,最后落到那种下场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第二天谢洛夫护卫赫鲁晓夫夫妇参观20世纪福克斯公司,公司里还挤满了便衣警察,有美国的,也有苏联的。他们检查着外面的灌木丛,每张桌子上摆着的鲜花,还有男士和女士更衣间。在厨房里,来自农业土壤学实验室的化学家雷伊·平克对食物进行放射性检查,他也检查了赫鲁晓夫将坐在那里观看《康康舞》摄制的包厢。
  谢洛夫还是利用了这段时间买了一个汉堡,咬了一口直接扔进垃圾箱,实在是有些不合口味。顺便买了一份报道赫鲁晓夫访美的报纸,他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更令人惊讶的是和赫鲁晓夫接触的美国民众竟然也很喜欢他。尽管对于他们来说赫鲁晓夫仍然是个独裁者,但到现在,他也成为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名人。有时爽朗大笑,有时妙语连珠,有时怨声载道,性格难以捉摸。这也是因为媒体不间断的报道他,让他成为了一个明星。对于美国人来说,赫鲁晓夫渐渐变成一个熟悉的情景喜剧中的人物,就像一个性格多变,动不动就发火咆哮的大叔,但确实性情中人。
  报纸上也报道了谢洛夫和洛杉矶市长之间的暗战,不过省略了用枪支戏耍对方的片段,不过谢洛夫知道这件事肯定会被在场的人传出去。报道不报道都是一样的。
  随后谢洛夫伴随赫鲁晓夫前往了下一站旧金山,在那里呆了一天之后重新回到了这次巡游的原点,赫鲁晓夫将和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
第100章
独立审判权
  戴维营处在马里兰州一座国家公园之内,是美国总统的疗养之地,戴维营这个名字是艾森豪威尔用自己最疼爱孙子的名字取的名字,充满了自由的气息。有人说原来的名字香格里拉更加有诗情画意那都是放屁,怎么可能比总统孙子的名字更加好呢。
  这里的气候非常让人舒服,少了一点沿海地区的湿热气候,谢洛夫直观感觉类似于避暑山庄那种气候,不冷不热,至于这里的景色,一向缺少艺术细胞的谢洛夫无法形容自己看到的景色,看了半天也找不到形容词形容这里的景色,只能用还过得去来表达。
  不远处的高尔夫球场中,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在散步,这种悠闲地气氛谢洛夫一身克格勃军装在那里跟着显然并不合适,而且他也没有闲心。从今天开始谢洛夫的心情总是平静不下来,人虽然还在美国,但心中想的都是莫斯科的事情,今天是九月二十五日,瓦莉娅的预产期,和上一次不同的是谢洛夫记住了妻子的预产期,相同的地方在于谢洛夫还是不在国内,两件事情结合起来说明一个问题,通常这种情况不在妻子身边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伟大的人,他本人属于后面那种,人渣的属性更加强烈一些。
  “主席,你今天似乎有些不安!”旁边的副官看见谢洛夫总是围着大树打转,就过来问候了一声,不单是苏联的特工,就连美国的安保人员也注意到了谢洛夫的反常。以特工的思维来讲,反常的行为总是非常可疑,已经有人靠近谢洛夫这边,准备把反常的可疑家伙。
  “叫我副主席,纠正好几遍了!今天是我妻子的预产期,有些集中不了精神!”谢洛夫虽然在和苏联的特工说话,却歪着头目光略过副官看着不远处意图不轨的美国安保人员说道,“叫那群扬基蠢猪滚远点,今天我心情不好!”
  “啊!?是,好的!”苏联特工一愣马上转身就去和周围的美国安保人员沟通。
  “赫鲁晓夫先生,封锁柏林的行为和你这次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我们两国要和平共处,就必须要考虑西柏林民众的人权问题,我听说民主德国已经围着西柏林修建了一条运河马上就要完工,这明明是断绝西柏林人民生命的问题,希望苏联将我的提议考虑在内!”艾森豪威尔做出一副请的姿势,要求赫鲁晓夫这边坐,两人到了高尔夫球场的边缘找了一个长凳坐下。
  “如果苏联干涉民主德国的举动,你们一些报纸又会说东欧国家是苏联的卫星国,根本就没有独立自主可言,而且民主德国已经将工程接近了尾声,这个时候再来阻止已经太晚了!这次参与施工的工人来自处苏联之外的兄弟国家,如果我们干涉就同时得罪了其他的兄弟国家,把自己陷入到了孤立的位置!这可能是你们美国最希望看到的!”
  斯塔西亚娜以一口纯正的英语把赫鲁晓夫的话翻译过去,期间还加上了一些比喻,让艾森豪威尔有些侧目,这是他家乡的俚语,不生活在那里的人根本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因为艾森豪威尔是德裔美国人,他生活的地方很多口语是从德语演化过来的。而这个金色长发的小姑娘竟然懂的这么多,难道是民主德国派来辅助赫鲁晓夫的人?
  “好吧,赫鲁晓夫先生,会不会打高尔夫球?”艾森豪威尔转移话题没有继续纠缠,转而说起了轻松的话题。
  “不会,但作为一个拥有求知欲的普通人,我十分愿意学习!”赫鲁晓夫丝毫没有隐瞒这是自己的弱点,但一点都不避讳的接过高尔夫球杆,准备和艾森豪威尔一绝高下。
  两人虽然都有对话的愿望,避免美国和苏联现在就开始全面对抗,但也都把彼此视为竞争对手,不管在任何领域都没有退让的意思,双方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对面,美国和苏联的安保人员已经聚集在一起。
  “我们把球杆握得越紧,和我们挥杆相关联的肌肉就会越容易疲劳。想象开一辆汽车,如果你尽可能紧地把握着方向盘,你会很容易感到精疲力竭,并且肌肉很容易劳损。因此,恰到好处的握杆会加快你的杆头速度,减少你的体能浪费。”艾森豪威尔一边讲解边挥杆给赫鲁晓夫演示怎么进行这项运动。
  赫鲁晓夫颇感兴趣的试了一杆,说道,“我们理想中规划好的一个小区,就应该有一个高尔夫球场、以及游泳池、和健身馆这类让人民锻炼强壮身体的设施?”
  艾森豪威尔不以为然,如果任何一个小区这种设施有非常齐全,整个投资将是天文数字,更何况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太大,赫鲁晓夫的话根本就不现实。
  赫鲁晓夫的想法在历史上勃列日涅夫时期在一些小区中实现过,不过没有高尔夫球场,而是游泳池、健身馆和户外运动中心!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小区投入过大,最终没有推广开来,但仍然在一些地方代替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基本配置楼房,取代了赫鲁晓夫楼的地位。
  “赫鲁晓夫书记、艾森豪威尔总统!我们双方的安保人员似乎出现了不愉快!”拿着文件跟随在两个大人物旁边的斯塔西亚娜忽然看向高尔夫球场的另一边,把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两人才回过神来注意到了两百米外对峙在一起的两帮人。在两群人中间还有两人在撕扯,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刚刚迈了几步,谢洛夫已经以一个自由式摔跤的经典动作,把不知名的美国探员压在身下,气喘吁吁的嘲讽,“海军陆战队的精英?别说是你,就是梅德韦季那头熊在时间之内也撂不倒我……”
  “还有谁?下一个!”谢洛夫坐在美国大兵的身上勾手指挑衅道。
  “尤里?怎么回事?”赫鲁晓夫赶过来的时候谢洛夫的屁股下面已经坐着两个人,迈向超神之旅的谢洛夫在大声的叫嚣,上半身的克格勃军服已经被旁边的苏联特工拿着,穿着大白背心的谢洛夫,背后背心上克格勃的红色标语分外的显眼。
  “第一书记同志,我们和美国的同事进行了一场友好而谨慎的切磋!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从两个美国大兵身上站起来的谢洛夫,边穿衣服边说道,“其实觉得来一场拔河比赛更加合适一些!”
  “真是胡闹,你一个克格勃副主席都不知道要稳重一点么?”赫鲁晓夫刚出口就后悔了,谢洛夫的年龄确实还不到稳重的时候,最终狠狠地哼了一声。
  艾森豪威尔对谢洛夫背心上的俄文字母非常感兴趣,和自己的翻译耳语了一番,“嗅出并铲除叛徒!克格勃创始人捷尔任斯基的名言,作为克格勃的第一条行事准则!”
  艾森豪威尔了然的点点头,看到两边人员旁边地上都堆满了身上的枪械,知道双方没有到了拔枪相向的地步,顶多算是互相看不顺眼,最终手上见高低!只不过这个看起来不算强壮的克格勃副主席,竟然连续摔到两个人高马大的美国大兵,倒是出人预料。
  而且从赫鲁晓夫的话语来判断,就算是训斥口气也不重,不过是在他面前演戏而已。
  “你们现在知道苏联克格勃的实力了,以后多学习一下!”艾森豪威尔对着有些沮丧的美国大兵说道,艾森豪威尔本身就是军人出身,对于这种手上见高下的行为并不排斥,只不过这次输的是美国人而已。
  艾森豪威尔的话让赫鲁晓夫暗爽,因为克格勃是赫鲁晓夫剥离内务部一手创建的,是他手中的一张王牌,基本上有内务部的所有职能,但却直接听命于自己。
  克格勃从表面上看起来和内务部差不多,甚至就算是谢列平一直精简机构人数也没有下降多少,内务部的内务部队仍然归克格勃指挥,甚至克格勃还分出内务部队在边界组建成了边防军。为什么谢洛夫总是说克格勃远远不能和内务部相比呢,其实从硬件上面来讲克格勃并不比内务部差劲,但有一个职权被赫鲁晓夫改组之后收回了,这也是赫鲁晓夫之所以信任克格勃的原因。
  这就是内务部当年在大清洗中最为令人惧怕的职权,独立审判权!内务部可以不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对怀疑的对象进行逮捕和审判,克格勃只保留了调查权,原来内务部的审判权却被赫鲁晓夫收回了,现在的克格勃仍然让人惧怕,但在中央主席团成员的眼中,却没有这么忌惮。
  从苏联开始到结束、从契卡到内务部到克格勃、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克格勃系统其实是越来越弱,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因为谢列平手中的克格勃仍然可以在推翻赫鲁晓夫的行动中大放异彩,所以对克格勃再次加以限制,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克格勃系统已经不是单独就可以挑战规则的部门了。
  这个小风波没有掀起大浪,只能算是赫鲁晓夫两人下面的保卫人员一次轻微的较量,年轻人摔上两跤而已,艾森豪威尔也没有放进心里。两个大佬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沟通,很快就离开这里继续单独聊天,艾森豪威尔回头道,“你们可以准备拔河比赛了!”最终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还是准备给美国找回场子的机会。
第101章
戴维营会议
  “把上衣脱掉,麻烦美国同行们找一条大绳!用不用让你们五个人?”谢洛夫笑眯眯的迎战对自己的美国同行们说道,算是为两国的友好交流做出贡献!
  最终在平整的高尔夫球场中留下了一地的印记后,苏联这边不负自己北极熊的称号,取得了拔河比赛的胜利,至于高尔夫球场留下像是被翻地一样的鞋印,只是小小的后遗症。晚上协调其他事情的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赶到戴维营,苏联和美国双方这时候算是集齐了本方的阵容。
  “美国人习惯在黑夜中干活么?为什么高尔夫球场那边一群工人在工作?”葛罗米柯刚刚进来就非常迷惑的问道。
  “哈哈,有这种事情?尤里他们在那里和美国的警卫来了一场拔河比赛!现在可能正在连夜修补草坪吧?”赫鲁晓夫看着低头不语的谢洛夫哈哈大笑道。
  “尤里?对了,你的妻子在昨天为你生了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子!”葛罗米柯笑呵呵地说道,“听说是一个强壮的小伙子,听说你昨天一天都集中不了精神,现在可以松一口气了!”
  谢洛夫一愣,忽然站起来走到窗户边上然后又走了回来重新坐下,深吸了一口气道,“葛罗米柯部长,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情,只能说一声感谢!”持续了一天的混乱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从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但谢洛夫自己明白,自己的心已经重新归于平静,脑子里面少了苍蝇一般的嗡嗡声,心情也不再烦躁。
  “听到母子平安就平静了?”赫鲁晓夫以一种小同志你还不够稳的态度教育道,“尤里,不要把私人的感情带入到工作中,就比如昨天,以我们苏联的医疗技术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母子自然是非常平安,结果你像灵魂都被抽走一样!”
  “是是是,我不应该把个人感情带入工作中!”谢洛夫低着头不断的道歉,至少在态度上绝对接受了赫鲁晓夫的教诲。至于赫鲁晓夫本身就是苏联所有总书记里面个人感情最重的人,而且总是被个人感情控制做出决策的问题。这点完全可以以后再说,反正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谢洛夫有的是机会,现在他真不敢。
  “这不是在国内,我们身边没有太多老练的外交官,也没有庞大的数据作为支持!所以明天尤里你也列席会议!”赫鲁晓夫想了一下自己这边有些势单力薄,最终把主意打到了尤里的身上,谢洛夫曾经在意大利做过大使,虽然更多的还是在进行内务部的工作!但对于外交系统的工作也算是了解,处理柏林危机虽然不成熟但也算见过世面,在身边能人不多的情况下,赫鲁晓夫需要谢洛夫再次在外交领域中趟地雷。
  谢洛夫说了什么不重要,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刻出来搅混水就行了,这就是赫鲁晓夫的目的,而且就赫鲁晓夫观察,谢洛夫完全有一种胡搅蛮缠的能力,其中诡辩这方面非常出色,不知道是不是克格勃系统熏陶出来的。
  “我?第一书记,我只有扯淡的能力!”谢洛夫像是拨浪鼓一样的摇头,对于自己是几斤几两他是完全知道的,对方要是一国大使、或者是个临时负责人他倒是敢上去歪楼。这种正式的场合,谢洛夫上去扯淡只能招致笑话。
  “这是非正式的会谈,而且也不会有成果出现!我们不会后退,美国人也不会后退,所以尤里你不要把这次的会谈当做是多正式的场合!”明白赫鲁晓夫意思的葛罗米柯为新手上路的谢洛夫分析需要他做什么,这回谢洛夫明白了自己的工作,二人转里的傻子、电视剧的反派、京剧里面的丑角!上去完全是起到做炮灰的作用。
  第一书记和外交部长显然不能有失身份,剩下的人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谢洛夫的地位可以说话,说错了也没什么!非常适合做冲锋陷阵的炮灰。
  双方在山阳屋别墅的会议室进行了非正式的会谈,谢洛夫跟随赫鲁晓夫和葛罗米柯来到了会议室,准备履行自己作为炮灰的职责,联想到后世的小道消息谢洛夫刚刚进入会议室就以非常专业的口味说道,“一个完美的总统休假地点,应该有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指挥所,考虑到现在已经是核武器的时代,应该把指挥所建立在地下三十到四十米的地方,不知道这座别墅下面有没有这么一个地方呢?”
  这句话刚刚出口艾森豪威尔、尼克松和代理身患癌症的杜勒斯出面的克里斯蒂安·赫脱脸色都没有变化,但是身后的一些外交官脸上都微微变色,谢洛夫就知道这座别墅的下面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先声夺人的谢洛夫等着赫鲁晓夫两人落座之后,坐在了克里斯蒂安·赫脱的对面。
  克里斯蒂安·赫脱这个名字在谢洛夫耳中没有什么印象,这么看来这哥们代替杜勒斯之后应该没做出什么重大的贡献,比起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还是要好对付不少,当然这都只是相对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