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404

  只有一个人例外,他和这些人不同,门德列夫面色平淡的拉开编织袋,仔细的看着里面被褪去衣服的尸体,“五十米外背后开枪,直接打中心脏。”
  随后转而检查另外一具尸体,“狙击步枪,正中头部一枪毙命。”
  “背后割喉,伤口整齐,嗯,老手!”门德列夫毫不犹豫的表达着自己的赞赏,“哦?在这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注射药物,造成心脏麻痹死亡。”
  随着门德列夫一点一点的检查,这些从全世界各地被运送回来的尸体,纷纷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就算这里是冷库,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毕竟有的尸体在路途中已经腐坏。
  “把你捂住鼻子的手给我拿下来。”随着谢洛夫的低声威吓,一个将军没有继续嫌弃。直接当做自己的嗅觉消失,目不转睛的看着门德列夫。
  “他们都是被故意谋杀的,没有一个人死于意外。”检查完门德列夫冷漠的对着众人道。
  “有人对我们克格勃的人下杀手。”谢洛夫转过身来看着各大总局局长“美国人在找死。”
第784章
间谍间的战争
  “主席……”第六总局局长刚刚说话就被谢洛夫打断了,一字一顿的道,“这里没有什么主席、总政委、总局局长、和将军。我们是一样的职业,这里只有肃反工作者,不管是现在站着的还是躺着的,都是同一群人……”
  “主席,似乎是行动执行部留下了证件号,所以遭到了美国人的报复。”第一总局局长莫里京低声说道,“这是破坏潜规则的,可能是中央情报局的报复。”
  “才特么死了一个,我们都死了二十多个人了,破坏了又怎么样,我们克格勃的人,我自己会处理,不需要我们的敌人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谢洛夫回头看了一眼死亡方式各异的克格勃特工,像是把他们的样子都记在心里,在转身的时候声音已经冷静下来,“就算是一换一,我也不怕他们。而且一换一不是我的底线,他们杀我们一个人,我杀他们十个,从现在开始,特工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听到这句话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咽了一口吐沫,有战争这种口吻说话,似乎事情有些不好收场了。“信号旗的修整可以停止了,分成小分队出国。至于交战区域,除了社会主义阵营之外的所有国家,不能有任何例外,现在就开始,马上!”
  “所有尸体全部火化,马上下发抚恤金。”谢洛夫走到冷库的门口忽然回头大喝道,“愣着干什么?去制定作战计划,给你们三个月时间,干掉二百个中央情报局雇员。”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总部,作为中央情报局的局长科尔比终于摆脱了那种羞辱,为自己在华盛顿被谋杀的部下报了仇,从他担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开始,正好是美国深陷越战泥潭步步后退的时候,可以说他这个局长的日子并不好过。
  科尔比在局长宝座上屁股还没坐热,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和叙利亚部队向以色列发动突袭,中情局事先居然毫不知情,令总统福特和遭受惨重损失的以色列极为不满。更要命的是,中情局在越南做的下流勾当非但没能使美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反而令美国在当地越来越不得人心,美军被迫从西贡撤出,整个越南成为共产党的天下。
  一直蜗居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克格勃,开始显露出来越来越明显的进攻倾向,作为先头部队为苏联的战略进攻开路,出了苏联的克格勃,凭借着庞大的规模在各处出现,压得中央情报局喘不过气来,在智利、葡萄牙、泰国、安哥拉中央情报局接连失败,每一次克格勃的部署都比中央情报局技高一筹,碰到克格勃的中情局特工,就像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到处碰壁,没有多少成绩,还总是暴露行踪。
  终于在罗伯特约翰逊从自己家中身亡之后,科尔比忍受不了了。一个中央情报局官员在美国最大的城市被干掉,这给了他极大的刺激,必须要让克格勃为此付出代价。甚至不惜命令部下动手袭击克格勃的驻外人员。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第二次。美国有大小十六个情报局,但是只有中央情报局是独立可以在海外行动的。
  不断传过来的好消息,让科尔比终于暂时的摆脱了克格勃带来的阴影。相信维护住中央情报局的尊严了。这场间谍战并不是第一次,第一次的时间是二战到五十年代,那段时间中央情报局开始派出渗透小队从各个方向向苏联渗透,最终被当初的内务部顶住,谢洛夫在阿塞拜疆的时候赶上了一个尾巴,因为枪毙了众多间谍被打发到意大利做大使。
  独自品着红酒的科尔比在自己的办公室自娱自乐,第二天,美国共产党第一副书记莫里斯·蔡尔兹在家中身亡,检测是自然死亡。随后死亡报告被送到卢比杨卡,拿着这张死亡报告的谢洛夫在克格勃主席团会议上,一边敲着桌子一边喊道,“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他是潜伏在美国共产党里面的间谍,老子以前只是留着他,今天就拿他先开刀。”
  所有参加会议的克格勃主席团成员全部默不作声,等着自己老大发布命令,这场特工之间的战争一旦开始,秘密战线上一定会杀的血流成河。“我不但要报复,有机会我还要杀了中央情报局的局长,科尔比,是这个人吧?我就不相信他永远都不退休。”
  “主席,对中央情报局退休的局长下手,他们会不会也不择手段杀害我国重要干部呢?”第一总局局长莫里京有些犹豫地说道,“这是不是代价太大了。”
  就在所有局长都在争论如何开启这场特工战争的时候,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推门进来,微微点头示意走到谢洛夫的耳边耳语。
  注意力全部都在谢洛夫身上的各大总局局长,就看到自己的老大瞬间变色。目光前所未有的可怕,“伦敦的小队有一名特工死亡?是保护我女儿的人?马上让尤利娅回国,快去。”谢洛夫没有刻意的压低声音,所有人都听到了。
  他们宁可自己没有听到,主席的女儿在国外遇袭了?还是目标不是主席的女儿,还是对着克格勃的身份来的?一时间所有人心中都在进行着猜测。
  轻抚着额头的谢洛夫表情有些疲惫,整个会议室气氛非常凝重,简直落针可闻。就连呼吸都比平时的时候轻了很多,唯恐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谁说我们的潜规则是不能对对方的领导人动手了的?”谢洛夫似笑非笑的看着周围的各部门负责人,“也许对方不知道那个特工是保护我女儿的,对不对?”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属于肃反工作者的警觉系统启动,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陷阱。最好的回答就是沉默,等待命令,然后执行。
  五分钟之后,谢洛夫像是刚刚睡醒双眼直勾勾的看着眼前的空气,轻飘飘地说道,“命令我们在美国的潜伏者撤离,除了在大使馆和联合国有身份的肃反工作者,全部撤离。”
  “我马上去下命令。”第一总局局长莫里京上将马上答应就想要出去。
  “等等!”还是轻飘飘的声音阻拦了他,继续说道,“命令顾问部通知、波兰人民内务总署、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公安部、匈牙利内务部、罗马尼亚内务人民保卫总局、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南斯拉夫联邦内务部、阿尔巴尼亚人民情报局、最近一段时间严防帝国主义间谍的破坏活动,已经在监控名单上面的,希望各国同志能够处理。哦,忘了,朝鲜人最爱干公开处决的事情了,先让他们把关押的韩国间谍枪决一批。”
  莫斯科机场,等待了一天的谢洛夫把女儿接回到了家中,从尤利娅的表情中他能知道自己的女儿并不知情,也不知道自己的保护人员已经死了一个。
  “父亲,我才去了几个月,为什么叫我回来。”尤利娅摇着父亲的手臂不满的质问道。
  “局势稳定下来再说,现在不安全。听话,过两年再出去……”谢洛夫一副拿你没办法的样子道,间谍战当然会有结果,谁挺不住了认输,互相猎杀的间谍战自然会停止。双方也会达成协议不对对方进行暗杀活动。
  两天后,一封谢洛夫的亲笔信送到了联邦调查局局长凯利的手上,谢洛夫承认了克格勃因为纪律不严,所作出的挑衅行为,对于破坏了双方约定成俗的潜规则进行道歉。美苏不能直接猎杀对方的官员是克格勃违反在先。
  “为此我们已经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几十名驻外人员遭到了暗杀。”凯利局长接着往下读到最后一句话,“但是你们不能对我的女儿动手,既然中情局认为自己可以赢,那么克格勃应战,我们的部门规模是中情局的十倍以上,看看谁先挺不住。”
  “间谍战?科尔比那头猪,以为现在是三十年前二战刚结束的时候么?”联邦调查局局长凯利大惊失色,那时候双方死了数以千计的特工,那还是在美国国力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主要战场在东欧,现在会是什么地方做战场?
  十月五日,联邦德国首都波恩,一辆轿车被从河水中打捞,里面的三名北约情报官全部溺水身亡,第二天,一个进出红灯区的中央情报局调查员,因为太兴奋发病死于马上风。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刚刚看完歌剧的北约情报员,因为汽车自燃没有及时逃离被烧死在轿车当中,当地警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
  南斯拉夫内务部击毙一名越境不明身份的人员,西柏林一天之内有五个人因为酗酒过度身亡。新德里美国驻印度大使馆的外交官,在路上被车撞死,嫌疑人逃离。
  美国的反击也在进行,同样是维也纳,两名波兰人被当地黑帮枪杀,他们属于波兰内务总署,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卢比杨卡和兰利接到的死亡通知书越来越多。
第785章
我们英国中立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西方的情报部门再次开始血腥的厮杀,这不同于两国军队大战,以中立国为战场的秘密战线战斗,要注意隐蔽自己同时消灭敌人。这是暗中的较量,不论是克格勃还是中央情报局,都不知道对手掌握自己多少秘密。
  “我们的报复不但要迅速,而且要持久,就像你在对待女人的时候一样,绝不能只是求快,冷战的胜利首先将从我们情报领域的全面胜利开始,我们有一个好的开始,会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我们从来不认为我会输。克格勃会和苏维埃一起,从一个胜利走到另一个胜利!”谢洛夫目光灼灼的对着各大总局局长喊道,“你们只需要记住这一点。”
  “最近我们在国内追查的间谍,似乎有想要撤回美国的意思。”国内防谍总局局长谢尔久科上将说道,“我们是否出国追击?”
  “第二总局主要保证国内的安稳,出国追击的事情让莫里京局长去做。”谢洛夫不慌不忙的道,“我们的规模是中央情报局的十倍以上,这场猎杀战一旦开始,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方的人才会首先断档,这个世界还没有走到科技决定一切的地步,至少在现在,客机无法全部代替间谍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会赢。”
  克格勃拥有完备的间谍训练体系,以及数百个合作的学校作为后备力量的补充,更不要说整个克格勃雇员近百万,一个第一总局就有超过三万人的一线特工,更不要提国内防谍总局的规模更大,受训的课程一致,随时可以作为补充。
  美国十六个情报部门,中央情报局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克格勃则领导整个苏联的情报体系,通过顾问部遥控东欧国家的情报组织。后备力量远远超过中央情报局一个部门,而且因为克格勃总领全局的作用,调动的力量远超对手。中央情报局一旦受损过大,同级别的其他美国情报部门,会不会蹚浑水还不一定。
  两个组织很强大,但克格勃的规模远远超出中央情报局,这种硬拼的猎杀战,对两个组织来讲当然是双输的,就看谁先挺不住,谁的情报员供应不上谁就是失败的那一方。
  所以谢洛夫认为自己能赢,才让克格勃迎战,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对方的情报人员需要时间培训,苏联的特工后备力量充足,就可以占据先手优势,在一些本来不占优势的地区取得优势。
  在美国兰利,中央情报局的总部则是另外一个景象,克格勃的攻击迅速而猛烈,远远超过了中央情报局局长科尔比的预料,科尔比作为中央情报局的局长,在美国也算是位高权重,但是和本身就是苏联巨头的谢洛夫完全没法比,更何况从规模上克格勃远超中央情报局。
  从克格勃开始报复的时间到今天也不过就一个星期,中央情报局损失的特工已经和克格勃拉平,而且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是完结。
  就算是联邦调查局局长凯利,看向自己的目光都十分奇特,把苏联克格勃主席谢洛夫的信给科尔比的时候,凯利拍着科尔比的肩膀,一副沉重的模样道,“我个人感情上希望中央情报局可以赢得胜利,不过对苏联领导层的家属下手,你想想瑞典人的遭遇吧。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勃列日涅夫的儿子曾经很多次去到瑞典,因此英国政府可能做了很多次的努力,这让英国和瑞典对这个行动充满信心。瑞典和英国的情报机构已经制定了几个计划,来让尤里·勃列日涅夫妥协,他曾经代表苏联贸易代表团在斯德哥尔摩与外国交涉。军情六处将尤里吸引到一些时尚装潢的街区,在这里布置了苏联代表团的住处,里面布满了摄像头和麦克风,并且还有两名雇员受命在里面潜伏。
  瑞典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代表都认为,俄罗斯人对于性邀请十分容易就能接受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西方情报人员发现,尤里·勃列日涅夫在事件发生的前几天意外地离开了。
  随后参与到这个计划中的瑞典情报部门人员,纷纷被暗杀,英国军情六处也遭到了损失。这件事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的众多情报部门都知道,他们不知道,勃列日涅夫的儿子被叫到卢比杨卡,被谢洛夫一顿教育,并且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成报告,交给了勃列日涅夫。
  那次英国军情六处这是想要败坏一下勃列日涅夫儿子的名声作为要挟,这和克格勃主席的女儿遇袭完全不是一个性质,这是公开对对方到了领导人家属进行刺杀,严重性要重得多。
  “可我没有刺杀谢洛夫的女儿!”科尔比一副被栽赃陷害的心情,他就是下令中央情报局袭击各处的克格勃人员,谁知道谢洛夫的女儿在英国,身边的特工恰好被杀了。
  “作为同事,我相信你,但是谢洛夫好像不太相信你,希望中央情报局能赢。”联邦调查局局长凯利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中央情报局被袭击他谈不上幸灾乐祸。此时的联邦调查局很清闲,要知道大批在监控名单上的华约国家可疑分子都归国了。
  预期担心这些潜伏的间谍,联邦调查局还有更大的事情,比如消灭苏联的黑帮。凯利局长最大的阻力不是来源于那些苏联律贼团体的战斗力,他们确实很能打,可联邦调查局是强力部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收拾掉这些黑帮的,胡佛当年就成功过。
  最大的阻力来源于,美国政府把这批人定义为苏联暴政之下的受害者,这就困住了联邦调查局的手脚,加上胡佛死了之后,负面评价开始出现,联邦调查局的权利遭到质疑。他的事情也很多,没空管中央情报局的事情。
  短时间内中央情报局遭到袭击的事情,仍然在科尔比的控制范围之内。特工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职业,但是如果在继续下去,迟早有他捂不住的时候。
  但是马上推门进来的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布什就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据悉,从莫斯科起飞的客机还有最近出国的苏联人当中,出现大量的危险人群。我们觉得,这是克格勃正在派遣大规模人员出国,这些人的身份十分杂乱,所去的国家都是苏联的友好国家,以克格勃的能量,很容易到达中立国之后给这些人换身份,对我们发起间谍战。”
  “那我们怎么办?总不能把可能出现袭击的地方都撤退吧?这造成的损失不比被袭击小!”科尔比陷入到了两难的选择中,和当初下令报复的时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至少我们的人可以活下来。”布什微微摇头,他觉得这种猎杀战对中央情报局不合算,对方的规模远远超过自己,主动开启间谍猎杀,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意大利首都罗马,非常普通的居民楼顶层,一个男人蓬头垢面,躲在一块苫布的后面。他的神色非常紧张,身上的枪也处在中看不中用的状态,子弹已经打光了。从希腊逃出来的他,一路上遭到追杀,本来差点就能进入美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却发现在大使馆外面有埋伏,毕竟隔壁就是苏联大使馆。
  因为一时的胆怯他没有敢进入埋伏圈,而是想办法离开意大利。在接连不断的追杀中他的联络器枣已经消失不见,现在连子弹都已经打光。
  从一个星期之前开始,追杀他的人至少已经换了五批不同的队伍。有时候能活到现在,他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但是第六感告诉自己,似乎现在还没有能摆脱危险。
  枪声在耳边炸响,躲在苫布下的卡洛斯心中一惊,还是一动不动,他现在已经没有子弹,一旦被发现下场可想而知。
  “这就是你给自己选择的安眠之地?”奇迹并没有出现,来的克格勃用还算熟练的英语提醒对方不要躲藏了。
  “我不认识你!”事到如今卡洛斯觉得自己可以和对方谈谈,来人有四个,领头的克格勃长相很普通,自我介绍道,“克格勃特别调查部南欧行动队、意大利小组,接到卢比杨卡命令,知道有客人来了。按照和你见面的顺序,我应该是第六批。”
  “你们的人真多!”卡洛斯把自己的枪对准了对方。
  “百万雇员,确实人不少。一路上还要感谢东欧同志的信息,所以才没有让你跑掉,对了!你的枪没有子弹。”来人一点都没有惧怕,四下的看了一下道,“听说过高空抛物么?”
  五分钟之后,四个人下楼乘车离开,转到了居民楼的后面,见到了一群意大利人在指指点点,“这是第三个了,走吧,别让贝林格总书记难做,也别给主席添麻烦。”
  “对不起科尔比局长,我认为英国在这件事上是中立的,贸然加入的话我会遭到指责。”军情六处的哈罗德·金·菲尔比很谨慎的对中央情报局求助进行拒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