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404

  不好意思继续趴在桌子上装死,以决绝的勇气站起来,谢洛夫问道,“泰国和安哥拉;两个国家都要啃下来,我们的不耽误国内生产的情况下,不能再开启第三个战场,除非这两个战场能够确定赢搞定了,安哥拉是你的工作范围,茨维贡同志负责是东南亚战场,我希望战事不要拖到明年下半年,战争一旦长期化,拖累的是国家的总体战略。”
  “我知道,我们两个都会尽快把自己的事情搞定,主席不要担心。”说到正事,齐涅夫明显就正经多了,但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主席,情报基金的动向是怎么回事。”
  “一个赚钱的长期规划,等到这笔资金我们抽回来的时候,相信会令你惊讶的。”谢洛夫回头瞅了一眼对方,老神在在道,“这次在法国举办资本主义强国的会议,会一定程度的终止经济危机,我们早先趁着破产潮收购的工厂,应该都可以发挥作用了。”
  这句话让齐涅夫放心了,他有监管情报基金的权利,但是这笔钱怎么用,从来都不在他的权利之内,怎么赚钱的事情都是谢洛夫在负责。
  朱可夫斯基试飞基地,谢洛夫和乌斯季诺夫两人前来近距离观测先进战斗机的试飞,米格设计局的计划九号原型机,也就是后来的米格二十九空中优势战斗机。
  和乌斯季诺夫并肩站在指挥塔上的谢洛夫,想起了后世中国网民改出来的苏联空军宣传画,上面的宣传词是,“让苏联空军带你装逼带你飞。”
  “看起来不错,米格设计局给我们的参数上,都符合空军的标准。”中央委员、苏联空军司令、空军主帅库塔霍夫在中央书记和总政委的身边,以专业的角度评判道。
  这不是首飞,首飞在两个月前已经开始过了,那个时候计划九号原型机进行了首飞,得到了认可之后,将进入量产阶段,这次飞行是最后一次试飞,只要得到乌斯季诺夫的首肯,米格二十九就可以正式进入量产阶段。
  “我希望作战半径能再提高一点,相信达到三百公里,应该是一点难度都没有。”谢洛夫认为自己的意见完全不算苛刻,提高几十公里的作战半径米格设计局完全可以做到。
  “经过我们的重新设计,现在的米格二十九作战半径已经达到了三百公里。”米格设计局的工程师回答道,“但是如果仍然达不到目标,那就必须要在机体上做出变动了。”
  “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已经达到我的预期了。”谢洛夫只是提醒一下,就算是作为前线空中优势战斗机,也不要太过于腿短。三百公里作战半径是他的底线,只要达到了就行。
  米格二十九战斗机设计出来完全是因为欧洲战场,这种情况下米格二十九的目的是保护地面上华约联军数以万计的坦克,夺取空中优势,让华约地面力量作为决定性一击。米格二十九不需要高航程,而是需要完全的空中优势抵消北约的空军,以华约突袭北约的作战模式来要求米格二十九,航程根本就不是问题,有三百公里作战半径就足够了。
  说米格二十九是机场守卫者,完全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米格29是前线战机,主要是在前线机场使用,也就是起飞很快就进入战斗状态,在战斗状态下发动机始终保持了高油耗状态,费油是自然的。就算是有好发动机、又有好材料的F16战斗机,在同样的任务下,也绝对不比米格二十九强多少。
  苏联空军要的是成本低廉能大量生产的战斗机,米格二十九都能达到条件,除了腿短。不腿短的战斗机苏联又不是没有,苏27已经定型,两个星期之后就要首飞了。
  “很漂亮的飞机!”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已经看到了米格二十九出现在跑道上,不由得赞叹道。他是苏联军工企业的总设计者,出现一个好武器加入到苏军的大家庭就一定要出来看看,听到乌斯季诺夫的赞叹,包括空军主帅库塔霍夫在内的人都送了一口气。
  国防部长格列奇科现在有些身体不好,不是重要的场合和会议现在一般都见不到身影。一般情况下代替的都是乌斯季诺夫,这就让人不得不揣摩勃列日涅夫的意思,是不是想要提拔一个军事工程师作为国防部长。
  亚历山大·V·费多托夫中校打出手势表示准备完毕,跑道上,那架米格二十九战机,正在打开加力,快速起飞。
  “能迅速的进入战斗状态,适应恶劣的正常行驶。”站在指挥塔上的乌斯季诺夫面无表情的评价道,然后拿起望远镜看向天空,今天的天气相当不错。
  “绝对优异的空中优势和机动性。”同样拿着望远镜的空军主帅库塔霍夫评判道,“绝对符合前线空中优势战斗机的标准。”
  作为一个军盲,谢洛夫虽然也拿着望远镜,但是给不出来什么高明的建议,如果让他评价的话就是不错,除了不错的话……还是不错。难道让他没文化的说腿短么?
  有一点谢洛夫敢肯定,不论是米格二十九还是苏二七,他们的航电系统肯定比历史上要强,至于强多少,没有见过历史上两款战斗机航电的他不知道。
  这次试飞给了乌斯季诺夫不错的观感,立刻表示米格二十九可以量产了。两个星期之后,苏27重型战斗机的首飞,操控极其敏捷,优良的气动布局,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再加上电传操控,让这架巨大的战机,得到了乌斯季诺夫更高的评价。
  这是当然的,有大的谁会去要小的。只要在需要一段时间确认稳定性,苏27战斗机的量产也会毫无阻碍的通过。米格29和苏27终于出现在了苏维埃的天空之上。
第775章
狠人谢尔比茨基
  苏联标准的第四代战斗机,抢在了美国标准的第三代战斗机之前服役,之所以出现弯道超车的情况,完全是在机体上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风洞试验很快就完成,这本来应该是一项耗时巨大的工作。谢洛夫知道一旦度过了这个阶段,两款经典的苏联战斗机,至少能够保护苏联的天空直到三十年后,尤其苏27重型战斗机的潜力大的惊人,绝对有能力维持两大集团三十年的平衡,甚至因为服役时间提早,短时间可以反过来压迫北约。
  当然这只是站在苏联的角度上,北约国家短时间内不会感受到这种压迫,苏联不会主动出来把自己的底牌暴露出来,只有让北约国家通过蛛丝马迹慢慢发现,才能起到最大的震慑作用,他们自己发现也比苏联主动暴露出来更有真实性。
  “如果70号工程可以顺利的完成,相信短时间内我们不会在受到美国空军的困扰了。”空军主帅库塔霍夫这几天和乌斯季诺夫、谢洛夫检验各大设计局的项目。目前大多项目推进的都比较顺利,唯一的短板只剩下战略轰炸机方面。
  “这也是我们办法的事情,只能给他们时间,同时保证资金的投入。”谢洛夫耸耸肩,不置可否地说道。70号工程,就是苏联的白天鹅、图160战略轰炸机。他对这款战略轰炸机的了解仅限于纸面上,根本没有用素描帮助设计的能力。
  “理论上我们当然是希望尽快,但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当然需要时间来设计,配套的工厂生产零件,这并不是母鸡下蛋。从时间上来说我们还等得起。”乌斯季诺夫回过头来,镜片下的目光一如既往的平淡,他本身就是军事工程师出身,不会以行政命令逼迫设计局加快进度,如果威胁已经迫在眉睫的话,他也是会这么做的,现在还没有这种条件……
  克里姆林宫中,勃列日涅夫宣布了调整工作的安排,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谢列斯特调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辅助柯西金同志主持政府工作,乌克兰部长会主席谢尔比茨基担任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
  “谢列斯特同志,在一些民族问题上的处理,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对于他这种能力全面的老同志,党和国家还是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充分发挥谢列斯特同志在经济建设范围内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合适的。”勃列日涅夫很是温和的提出了提议道,“当然了,谢尔比茨基同志的能力和品格,也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对于乌克兰一直存在的某种民族情绪,所有中央主席团的委员都知道。对此心中当然是颇有微词的,就算是在波德戈尔内之后支持谢列斯特的谢列平,对谢列斯特对乌克兰民族的政策上,也不是很满意。
  勃列日涅夫这个建议,正好以这方面的态度作为切入点,相信很容易就能得到大多数中央主席团委员的支持,这是一个完全合情合理的建议,谁敢说维护国内的稳定不对。就算是谢列平最大的支持者没有和乌斯季诺夫出去视察,相信也不会反对,因为对方根本找不到反对的借口。
  “谢列斯特同志主持乌克兰多年的工作,贸然调出乌克兰,会不会引起乌克兰的震动?”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提出了异议,“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这是谢尔比茨基同志的问题。”勃列日涅夫不慌不忙地说道,“相信他能够处理好。”
  自从在土耳其大获全胜之后,作为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身上的光环越来越重了,兼任了国防委员会主席后,更是完全的取得了军方的支持。如果说以前的集体领导是事实,现在的集体领导对他的束缚已经越来越小,勃列日涅夫只要稍微花一点心思,就能得到过半的支持,就像是这次的提议一样。
  从病倒之后,虽然没人知道他曾经连续病发两次,可勃列日涅夫自己能感觉到,身体的身体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力上已经有些不够了。感受到这种情况后,有些工作就加快了,比如确立他自己以及自己支持者的优势地位。
  “伊里奇,早就应该这样了,确立我们的优势低位。”基里连科显然这次对勃列日涅夫的抉择没有丝毫的怀疑道,“先把谢列斯特挤到柯西金那里,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这样造成的震荡就是可控的。”
  “明年二月份的全国代表大会,才是决定能不能确认我们优势地位的重量级会议。先好好准备吧!”勃列日涅夫有些疲惫的道,“谁的路线更加符合苏联的利益,这还需要支持率。”
  “你怎么了?最近似乎有些疲惫?是不是要放一段时间假,休息一下。”基里连科站在战友的角度关心道,“不过这次谢尔比茨基掌控乌克兰,相信对我们是一个好消息。”
  “我也是相信他的,不然也不会把乌克兰交给他。”勃列日涅夫回答了基里连科后一个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就当做没有看见。既然自己的二次中风是一个秘密,那就当它是一个秘密吧。他的身体已经不是一个假期就能恢复过来的了,能稳定住目前的情况就已经很满意了,再说多了都是空谈。
  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长久地作为一个秘密的军事城市而对外封闭,外国游客被禁止进入这座城市。所以,拥有军事、工业储备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从各方面看都与苏联其他城市不太一样。谢尔比茨基曾经就是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州委书记,虽然短时间的被谢列斯特压制,但是现在两人在乌克兰的争斗看来已经有了结果。
  稍晚的时候,一直对这位后继者颇为厚爱的书记处中央书记基里连科,通过电话线告诉了谢尔比茨基,“正式的决定还是需要一定的程序,但是基本上,我和总书记希望乌克兰在你的领导下,能够有更大的发展。”
  “对于总书记和中央书记的信任,我只能以工作成绩作为回答。”谢尔比茨基很郑重的感谢道,放下电话,谢尔比茨基的脸上才露出了一点兴奋之色,说是一点,是因为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出来常年冷若冰霜的他是不是在笑。
  莫斯科这场对于乌克兰的讨论,其实归根究底就是民族政策,谢列斯特是一个有本民族意识的第一书记,而他是一个拥有大俄罗斯主义意识的部长会议主席。他们两个虽然都是乌克兰人,但本身不是一种人。莫斯科需要的是一个领导乌克兰成为苏联一部分的第一书记,不是总是想要另起山头的第一书记。
  这就是他和谢列斯特的不同之处,他本人也明白这一点,转身从抽屉中拿出长长的名单,这里面都是谢列斯特的支持者,涉及到各个领域,各种阶层。这就是谢尔比茨基的第一个工作,彻底清楚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土壤,只要谢列斯特离开,这种清理就势在必行。
  乌克兰名义上有一个,实际上却有两个,苏联成立,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作为首批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这样,乌克兰民族被分为苏联统治的东中部乌克兰以及波兰统治的西乌克兰两个区域。波兰统治的西乌克兰仍是落后的农业地区,随后苏联夺取西乌克兰,并宣布将西乌克兰并入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苏联随即在西乌克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批逮捕反共人士,加剧了当地社会的紧张。
  乌克兰第一书记谢列斯特一直都采取安抚的手法对待西乌克兰,现在这种模式总不见效,终于让莫斯科觉得,应该换一个第一书记试试看。谢尔比茨基明白,这是他的机会。
  谢尔比茨基也决定换一个办法,这就是对乌克兰共产党进行一番彻底的清理,“希列科夫同志么?我是谢尔比茨基,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谈谈。”
  他知道希列科夫是谢洛夫提拔的部下,本来是在乌克兰帮助瓦莉娅进行教育改革的,随后定下了教育体系之后,瓦莉娅回到了莫斯科。而希列科夫继续留在基辅工作。现在他准备通过这个人,试探一下克格勃主席的口风。
  “就是这样,主席,我没有发现谢尔比茨基有什么让我们帮忙的地方。”希列科夫把和谢尔比茨基见面的过程一五一十的上报。
  “知道了。”希列科夫的话和自己安排在两人身边的间谍报告一致,这证明希列科夫还是自己人,谢尔比茨基的目的,谢洛夫很明白,只要谢列斯特离开乌克兰,他就会在乌克兰进行清洗,把乌克兰的本土派送进监狱。这个狠人在历史上下手可老狠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谢尔比茨基干的事情也就是比贝利亚柔和一点,没有枪毙。范围小一点,仅限于乌克兰,剩下的基本上和当初的内务部没区别。
第776章
证据
  “知道的意思是?让我配合谢尔比茨基同志么?”电话里面传来希列科夫的疑问。
  “没错,配合他。好了。”实际上谢列斯特和他谢洛夫的关系还要更近一点,但是这么多年没有根本上冲垮乌克兰本土的民族意识,从国家的角度上还不如谢尔比茨基来点见效快的手段。谢尔比茨基想要借用克格勃的力量,那就让他用好了。
  放下手机没有惊醒身边的女人,谢洛夫眯了一会渐渐进入了梦乡。他现在在希腊秘密考察,暗处调查一下克格勃在希腊的苏联秘密战线。只有小部分原因是因为赫本在希腊,他以自己下个月的工资发誓,这绝对是真的。
  最近他就一直处在操劳过度的状态,千里迢迢来到希腊安慰好莱坞影后,同时也是询问一下这位里根的密友,被他这个苏联秘密警察头子惦记了二十年的非著名演员,政坛历程到底走到哪一步了。以里根百折不挠的个性,除非现在就干掉他,不然美国总统迟早是他的。
  谢洛夫不会选择后者,他到时希望美国出一个决定和苏联死磕的总统,苏联出一个斯大林不容易,出一个戈地图同样不容易,谢洛夫自认为是正常人,不会害怕一个演员。这场较量,他在心中已经期待好久了。
  第二天,再次对部下完成潜规则的总政委醒来,就看见奥黛丽赫本正在准备早餐。作为一个一身臭毛病的普通人,谢洛夫在刚起床的时候一般只是象征性的吃点饭。通常都是糊弄糊弄女人,要知道女人的事可太多了,预期让她们念叨还不如乖乖张嘴。
  “里根已经连续两次在共和党初选失败了,我看你还是高看了他的影响力。”赫本非常淑女的端起一杯红茶,优雅的开口道,好像昨晚那个疯狂的女人不是她一般。
  “他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迟早会获得成功的。”同样都是喝红茶,谢洛夫就全无对面这个女人的优雅,虽然已经很努力了,但格调这个东西,没有就是没有。
  换做是别人连续两次失败早就放弃了,但是里根是属于越战越强而且极度自信的人。不然也不会采取哪种打鸡血的战略和苏联血拼,谢洛夫就希望苏联的对手是里根这样的人。还是一战决胜负最好,不然这种缓慢的博弈游戏,想要彻底打破平衡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他害怕自己活不到那一天。最好抓住机会一次性秒杀了对方,这样比较省事。
  最近一个情报,其实对苏联来说,其实并不算好事。克格勃中东司掌握到了一个不太乐观的消息,沙特准备单独以美元结算本国生产的石油。对于苏联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又重新把谢洛夫已经投入到其他方向的目光,重新拉回了中东。
  石油美元是否能够建立,就相当于一个单纯拼操作的游戏中,美国佬使用外挂。带来了影响非常恶劣。实际上维持现状美国人已经捡了大便宜,因为中东出口石油的很大一部分一直都是用美元结算,只不过同时还存在其他国家的货币。石油美元的建立是排除了其他货币,全部都用美元结算,这就非常令人难以接受了。
  沙特现在面临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方案,那就是开放美国本土的市场让沙特投资,要是这么做的话,谢洛夫必须考虑一个选择,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个省对吧,英国非法单独让伊拉克成立,算不算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如果算,那伊拉克收回科威特的主权应该不算一个大问题,只是伊拉克政府敢不敢做。
  反制计划自然会源源不断,现在想这些问题还太早,每隔几年美国搞不定现在的一堆问题,越南战争一时爽,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了,他是不会对敌人报以同情的。
  奥黛丽赫本来到希腊,有着自己的考量,世界经济危机的高峰期已经过了,几个月来没有在继续恶化,反而正在缓慢的复苏,当然这种复苏还需要个两三年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普通人还感觉不到经济危机的过去,但是对于一些资本家来说,他们比普通人更早的感受到了这种利好,开始到处寻找可以赚取利润的产业。
  同时这也是美国政府支持的,华约内部出现了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心中万万不能接受,但在事情已经成定局后,则开始思考如何反败为胜。如果能够借用希腊对华约各国进行渗透,那当然是更好了。
  美国仍然认为自己可以在希腊和苏联争夺一番,这是在冷静下来之后的想法。军事争夺没有办法,那就用经济争夺,反正不能让苏联轻轻松松的就接收这么一个国家。
  听了赫本说美国这种想法,谢洛夫呵呵一笑道,“华约不是北约,华约国家必须配合苏联的大战略,我们苏联的红军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希腊要是敢退出华约,那军事政变都是次要选择,最可能的动作就是苏联把土耳其发生的事情,在希腊重演一遍。”
  “你们苏联也太简单直接了,完全可以金钱来解决问题。”赫本优雅的端起茶杯说道。
  “我说的是最坏的打算,实际上单纯用经济吸引希腊,不会对我们造成一点阻碍。美国人喜欢浪费钱,那最好,整个希腊国防部都知道,他们根本不会退出华约。”谢洛夫一副我只是随便说说的样子道,“美国虽然有经济优势,但是苏联有地理优势,我们可以用更低廉的成本,做到和美国同样的效果。”
  都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以苏联现在的势头,如果还害怕经济渗透,那就不是迫害妄想症的问题了,完全应该进入精神病院治疗一下再放出来。
  吃完饭之后,奥黛丽赫本离开这里,她今天还有活动出席。谢洛夫则等待自己的部下,两个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公共场合,这样会增加赫本暴露的风险。
  “爱琴海的分光真是不错,要是按照历史上的华约,根本无法接触到地中海的美景。”赫本一离开,谢洛夫也不用装有逼格了,桌子上的红茶加糖也知道变成了啤酒。
  如果说现在克格勃中间最有财富的间谍,不是泰勒和赫本两个女人,也不是原来在实现美国梦计划中的那批美国富豪,而是姬丝汀娜的丈夫,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的女婿,克格勃头号商业间谍库宁列夫,希腊名字叫西瑞尔吉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