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404

  但是马上坏消息不断传来,进入安哥拉的祖鲁特遣队开始失去消息,通过在安哥拉的代理人才找到这些士兵遇袭地点,这种情况让南非大吃一惊,和他们设想的有些不一样。
  这些士兵被阿尔法部队交到了古巴人的手上,卡斯特罗马上愤怒的谴责南非对在安哥拉援建的古巴人进行袭击,并且称南非人是新的殖民者,代替了原来英法的地位,是非洲新独立国家的最大威胁,南非充耳不闻指责古巴在安哥拉境内有军事力量,是要让安哥拉成为胜利集团的一份子,南非不过自我防卫。
  “南非不仅是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而且还是一个种族隔离的国家,占据了全国绝大多数的黑人处在被统治的地位,本质上这和奴隶制度没什么不同。”苏联的驻联合国大使特罗扬洛夫斯基义正辞严地喊道,“南非并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全世界应该封锁这个反人类的国家。”
  但是马上澳大利亚指出另外一件事道,“印尼一直对东帝汶进行渗透,苏联为什么不制止印尼对领土的野心,而是关心万里之外的安哥拉,明明就是和印尼采取一个政策,颠覆当地政权,建立以苏联为中心的傀儡国家。”
  “这是对苏联的污蔑,如果苏联对印尼施加压力,就等于是实行了被你们资本主义国家攻击的有限主权论,你们仍然更是会认为苏联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控制,无论是怎么做,你们都有攻击我们的口实。”苏联大使特罗扬洛夫斯基对澳大利亚代表反驳道,“事实上印尼是否对东帝汶有野心是一个假命题,因为目前东帝汶是澳大利亚占领的。”
  这个反问让印尼驻联合国大使站起来鼓掌,东帝汶的问题和安哥拉一样,都是葡萄牙康乃馨革命之后,放弃的海外殖民地。因为印尼这个时空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非常反美,不论是美国还是澳大利亚都不愿意东帝汶被印尼得到,在美国的授意下澳大利亚占领了东帝汶。
  印尼对于美国,就像是南非对苏联一样,南非和苏联已经断交了几十年,印尼也同样已经和美国断交了十几年,而且粉碎了苏哈托政变之后,印尼因为马来西亚美国的驻军,对美国反感到达了顶点。
  “现在的问题是南非对安哥拉的侵略,而不是其他的问题,还有就是我建议联合国大会因为救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进行表决,把南非驱逐出联合国。”苏联大使义正辞严地说道。
  这理所当然的被美国阻止,南非找安哥拉的麻烦就是美国支持的,美国中情局局长科尔比亲自指挥援助安盟和安解阵的行动,先是中情局的C-130运输机将储藏于美国本土的军火送到查尔斯顿空军基地,再由美国空军的C-141运输机将它们运到南非“委任统治地”西南非洲,接着由南非军队提供卡车,转运到安哥拉境内的安盟和安解阵大本营。
  双方在联合国的唇枪舌剑,正式莫斯科的晚饭时间,让看电视的谢洛夫感到非常有意思,但是画面上一个人总是引起谢洛夫的注意,他好像有点事情没想起来,看电视的时候也前所未有的入神,这个样子让旁边给孩子织毛衣的瓦莉娅注意到问道,“怎么了?想到什么事情了?阿尔法的行动不是你在支持的么。”
  “那个人是谁?”谢洛夫指着上面的苏联驻联合国外交官,脑子里像是想到了什么。
  “那不是舍甫琴科嘛,我认识,他是乌克兰人!”瓦莉娅的话让谢洛夫想起了这个在特罗扬洛夫斯基大使身边的人,苏联驻联合国副秘书长舍甫琴科。
  竟然是这个蠢货?谢洛夫没想到这个苏联排第二的蠢货长得还不错。至少比排第一的戈地图长得精神多了,舍甫琴科要是多忍耐个十年,没准也是戈地图新思维的核心人物。
  按照时间,现在的舍甫琴科应该已经和中央情报局联系上了,谢洛夫马上站起来,让瓦莉娅一阵惊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犯了什么病。谢洛夫也知道自己的反应有点大,马上又坐下来,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舍甫琴科愚蠢的地方就在于,苏联虽然和宣传上的这么伟大不同,所以让他心里失落。但是这个蠢货竟然相信美国宣传自己的那套语言,事实证明在接触了中央情报局之后,美国对他的态度也是一样是当做间谍使用的,谁都不比谁更加伟大。
  第二天,在卢比杨卡自己的办公室中,谢洛夫专门找见了克格勃第十总局,也是档案管理总局的局长,专门过问苏联潜伏在联合国总部的间谍名单。
  “我们潜伏在联合国间谍一共二十三人,这是档案,主席有什么事情么?”挂着中将军衔的总局局长有些紧张的问道,难道这批人出了问题?
  “分成两个月,给我分成两批照回来,确定没有问题后让他们继续述职,但是要秘密在安排一批人,新一批人的任务是,盯住舍甫琴科!”下完命令后还觉得不保险,谢洛夫又联系了马库斯沃尔夫,让斯塔西也帮助盯着这个位高权重的外交官。
第770章
安哥拉内战
  谢洛夫知道这位外交官对克格勃是非常了解的,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当中莫洛托夫就对内务部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相互的,苏联外交部的外交官对一些克格勃习性非常了解,一旦升起了叛逃的心思,在反间谍方面也相当专业。
  舍甫琴科肯定对谁盯着他了如指掌,所以在联合国总部和美国大使馆的克格勃必须换人,上一批新人打乱他对克格勃的熟悉性,为了保险还要让民主德国的斯塔西出动帮忙。谢洛夫不敢对舍甫琴科进行召唤,对任何国家来讲证据都是非常重要的,克格勃不是想杀谁就杀谁,同样要有证据才能行动。
  “你盯上的人哪有好人?知道了,对克格勃太了解了,才让我们斯塔西也派人看着。放心吧,我们德国在美国还是有不少同胞的,这几年成绩也不错,交给我们。”电话里面传来马库斯沃尔夫的声音,谢洛夫点头,知道这个事成了。
  “敢背叛克格勃的人,都是死路一条。”电话挂断之前,这是马库斯沃尔夫听到的最后一句话,随后便是一串嘟嘟的忙音。这位斯塔西的老大眉毛一抖,如果目标真的已经叛逃了,相信绝对是不得好死的下场。有几个地位很高的间谍已经用生命证明过了。
  现在的谢洛夫需要精心编织一条大网,网住这条大鱼,当然还需要证据,站在执法机关的角度上,一种叫做钓鱼执法的东西,已经爬到安全体系最高的他自认为玩的还是很溜的。
  至于舍甫琴科的反间谍经验,他不担心,在知道对方有问题的前提下,迟早能试探出来他是不是有问题,唯一比较为难的是,舍甫琴科目前在联合国工作,能不能顺利的弄回来。再后退一步的说,就算是在美国,谢洛夫也要弄死他。
  拿起电话给乌克兰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希列科夫交代了一下情况,一个小时之后行动执行部部长,克格勃的杀手头子门德列夫进入了总部的健身室,两人在健身室中聊了很长时间。
  “如果确实的话,我这趟没有白来。”作为行动执行部的部长,门德列夫是很少出现在同事面前的,克格勃只有寥寥几人认识他,克格勃根本不想让人知道行动执行部的存在。
  “对了,你的学校多招收一些黄种人,未来有用。”扛着杠铃在深蹲的谢洛夫气喘吁吁的吩咐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应该有我们的力量存在,没有例外。”
  已经走到门口的门德列夫回过身来,面无表情的点点头,但是没有出口答应。谢洛夫也没有多嘴让对方保证,对方脚步停下就是已经答应了,随后轻微的关门声响起,克格勃的杀手头子已经离开了克格勃总部大楼。
  砰……杠铃被放回到架子上,带的架子都有些摇晃。拿着放在旁边的衣服,谢洛夫走进了浴室,要不说抓间谍也并不容易,尤其是这种不在本国的间谍,还要讲证据。证据……
  以一个正常人的脑回路,他肯定理解不了舍甫琴科为什么要叛逃的,要知道对方比自己的年龄还要小,四十五岁已经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两年。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的交情很深厚,这种人不要说主动叛逃,连被动叛逃都不太可能。
  苏联的教育肯定有问题,不然怎么频出智障。也真亏舍甫琴科叛逃之后,竟然还让自己的妻子孩子去美国,换来的就是妻子丽昂金娜吞安眠药自杀。
  钓鱼执法必须有强大的诱饵,和历史同期不同,因为华约的常规军事力量已经让北约国家感到吃力,这件事上北约的诚意比华约积极的多。那就以半年为一个周期,开始在裁军问题上和美国谈谈,本来就是要谈的,只不过不会有结果。
  到时候正好抓捕舍甫琴科,并且以此为借口中止谈判,合情合理,继续维持华约在常规军事力量上的巨大优势,所有事情都看怎么操作。如果舍甫琴科的死可以让苏联继续保持对西欧的高压,那也算是这个人最后对苏联做了有利的贡献。克格勃完全可以放过舍甫琴科的同学、朋友、亲人、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上的曲折谢洛夫完全可以接受。能抓住这个人,他愿意多消耗一点时间,这也是对联合国这个傀儡部门一种尊重,同时享受这个过程……
  安哥拉新里斯本市,众多河流源出此地,呈放射状流向四方。气候凉爽湿润,多雨雾。农产有玉米、小麦、阿拉伯种咖啡。养牛业发达。有铁矿开采和铜、铀等矿藏。有较大铁路机修厂和农产品加工工业。本格拉铁路横贯东西,是国内外交通联系动脉。
  这座城市安哥拉黑人称为万博,目前还在安人运的控制当中,市郊的一个农场中,一些手持武器的阿尔法士兵,正在戒备,农场内的仓库中,隐隐传来不甚清楚的惨叫声,声音随风而逝,根本不会让外界的人听见。
  “审问一个人,也需要从首都专门请过来一个人?你就不能审问?”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古巴人非常不理解这种行为,古巴的援建队刚刚被袭击,他非常想要尽快的知道真相。
  “当然,我们都是军人,不能用严刑逼供的方式解决问题,再说就算是严刑逼供,也不一定问出来有价值的东西,而刚刚进去的人不同,他是专业的肃反工作者。”手里拿着突击步枪的苏联军官耸耸肩,看起来非常信任赶过来的同志。
  “真的!”就在古巴人想要反问的时候,仓库中传来一声枪响,两人都是脸色一变赶紧冲了过去,就看见一名肃反工作者踩在死者还在流血的脑袋上道,“我讨厌明明知道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却装土著装不明白。希望这种事情下次不要再发生。作为派遣过来的特遣队,请不要侮辱我的智商,下一个姓名……”
  “走,审问还在进行。”阿尔法部队的军官拉着旁边愣着的古巴人出去。
  “你不怕他一会把俘虏都枪毙光了,这可不行。”被拖拽的古巴人好像突然反应过来,停止住了身形,想要重新进去。
  “不会的,他们这些肃反工作者就是这样的,结果是好的就行,过程可以忽略。”阿尔法部队的军官好不容易才把这个正义感爆棚的古巴人拽出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一遍看着,不要打扰审问同志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
  半个小时中几次拽住了想要进去看看的古巴人,听着里面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终于等到了一脸淡定的肃反工作者从里面走出来,和平淡的脸色相比,身上的点点血迹触目惊心,一看就是溅上去的,好像也知道身上不太干净,年轻的男人皱了皱眉,然后轻声说道,“一共有大概一千南非的黑人组成了祖鲁特遣队,受到南非政府的指派潜入安哥拉,目的是扶持安盟,阻止安哥拉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古巴援建队也是他们袭击的。特遣队分成八个队伍,已经进入安盟的位置,再多的信息,就不是里面的人能知道的了。”
  “我们要把这些南非人送到古巴,让卡斯特罗同志知道南非的真正面目。”古巴人听完之后全部都义愤填膺,对待援建队袭击,这让他们这些人非常愤怒。
  “这可能有点问题,里面已经没有活人了。”年轻男人有点尴尬道,“当然我也希望我会判断错误,没准还有一两个能救回来也说不定。”
  “没有关系,能知道真相就行了。”阿尔法部队的军官一副我很理解你的样子,赶在古巴人发问之前就结束了这场审讯,其实留不留活口已经不重要了,安盟想要挑起内战的消息,远远超过是不是给俘虏人道主义待遇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确定安哥拉有石油资源,而且还不少,绝对不比苏丹南部要少。”谢洛夫看着眼前的石油工业部部长季库诺夫,这个家伙在石油工业部呆的不错,身体好像越发的富态了,要是在三十年代的宣传画上,妥妥的无良资本家嘴脸,大清洗应该是逃不过去的。
  “那很好啊,我们马上准备派出勘探队,快点开采,以我们和安哥拉的关系,那不是我们兜里的钱么。”季库诺夫一听来了精神,他早已经习惯在石油工业部的工作,现在让他重新回到内务部他都不愿意。
  谢洛夫点点头,有季库诺夫这句话,一些工业部的部长们应该都是这种想法,这时候门被推开,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走进来,看到季库诺夫愣了一下,然后道,“刚刚得到消息,安盟对安人运采取了袭击,有南非军队的支援,安人运受到了一定的损失。”
  “哦!还是来了!”谢洛夫点点头道,“通过顾问部联络古巴,马上上报克里姆林宫。”
第771章
古巴志愿军
  “能啃下来么?”在这个过程中季库诺夫一直没走,等到谢洛夫安排完了才问道。
  “不太好办,但是必须要做出回应,不然我们什么威信都没了。南非刚和我们断交,拼我也要拼死他。”谢洛夫从来都没有准备后退一步,他清楚地知道南部非洲会抵消掉部分苏联的国力优势,但仍然要这么做,苏联不能后退。
  战争是突然爆发的,不过和历史上相比,安人运没有太多的吃惊,而是瞬间采取了相应的对策进行反击,在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苏联各执一词,古巴和南非针锋相对,美国指责苏联利用古巴作为打手在扶持傀儡政权,苏联则指出南非的种族政策,并且认为南非有恃无恐是因为美国在背后撑腰。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和南非一种类型的国家。
  这种指责当然被美国毫不留情的反驳,但是因为南非在美国身边拉仇恨,众多非洲国家对美国这种辩解,心里面那是一万个不相信。美国也是刚刚才开始倡议种族平等,但是却在安哥拉的事情上站在南非一边说话,黑叔叔虽然蠢了点,但和白痴还是由一定的距离。
  “我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警惕苏联咄咄逼人的扩张政策。”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声嘶力竭地喊道。
  “比起连续打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美国,苏联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苏联驻联合国大使特罗扬洛夫斯基面无表情的反击道。
  这场双方的争论,因为美国和苏联意见完全相反,不出意外的没有拿出任何决议。指望用联合国和对方对抗,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双方也明白这一点。美国和苏联都明白,一场战场上的较量已经势在必行,用枪炮来告诉对方,这个破球到底谁说的算。
  双方国内都摩拳擦掌,以安哥拉为战场看看到底谁才应该代表着真理。两国外交人员开始纷纷行动寻找支持者,苏联外交官开始对非洲各国进行访问,拉拢周边国家支持安人运,美国则以南非和津巴布韦作为中心,说服他们支持安盟。
  不过苏联得到东欧的支持非常迅速,美国得到西欧的支持则处在了停滞当中,因为西欧国家比起非洲,更加希望解决这次经济危机,地主家都快没有余粮了,那还有空去关心长工们的死活,想要得到支持是可以的,先把七国集团的会议开完再说。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国家在决断力上,远远比美国那种政治结构更有优势,这也是我们的祖国从弱小到强大,一路走来的保证。所以我建议立刻对安人运进行支援,以最快的速度打垮反对派,纳入我们的经济体系之内。”谢洛夫首先举手,建议立刻干涉安哥拉内战。
  “事情越快越好,谁先动手谁就掌控了主动权,我同意尤拉的意见。”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举手赞成道,“一旦干涉就要马上加大力度,不能让对手反应过来。”
  “我已经联络了不少邻国的党派,目前看来周围的邻国大部分都是支持安哥拉,反对南非的,当然刚果金处在内战之中,不做统计,赞比亚态度模糊,尼日利亚非常支持我们反对南非,莫桑比克肯定站在我们一边,但是这些国家都有规模不等的反对者,希望同志们警惕。”安德罗波夫缓缓开口,介绍着安哥拉周围的形势。
  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尼日利亚,非洲心脏尼日利亚的影响力几乎能直接影响整个非洲大陆,所以尼日利亚在建国之后也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战场。尼日利亚的国父阿齐克韦就是一个非常资深的美分,尼日利亚独立的过程中,充满了算计。因为如果尼日利亚骤然独立,那么苏联的势力就会进入。与其是说让尼日利亚从英国手里过渡,还不如理解为尼日利亚这片土地,从英国手中过渡到美国人的手里。而阿奇克韦则是美分,为了保证计划的成功,专门制定了一个独立计划。
  但是贸然相信美国经验的国家都比较凄惨,目前的尼日利亚一个军政府在统治,这个将军叫默塔拉,这位将军跟苏联关系就是一般,不好不坏的那种。但是他虽然早起受到英美的支持,但是却是一个妥妥的国家主义者,对英法相当反感。对苏联来说你只要反美就是我的朋友,这是肯定没毛病的。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资源也不缺,之所以这次倾向于苏联这边,肯定不是这个国家多么热爱苏联,而是单纯的讨厌南非,自认为是强国的尼日利亚相当讨厌南非,就和波兰看苏联的角度差不多,要不是你南非,老子就是妥妥的非洲第一。
  “既然形势对我们国家这么有利!”勃列日涅夫好像才刚刚回过神来,用平淡的目光看了周围委员们一眼,清了清嗓子道,“那我决定了,干掉他们。”
  就在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意大利云集巴黎的时候。在苏联首都莫斯科,苏联中央主席团已经决定,干涉安哥拉内战,以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名义,目标是南非。
  七月份七国集团的第一次会议在巴黎开始召开,几乎同时,从古巴本土,苏联的安22运输机运载着数以千计的古巴士兵和装备,越过大西洋降落在安哥拉的土地上。标志着古巴派出志愿军卷入了安哥拉内战当中,支持亲苏的安人运。同时在莫斯科,苏联外交部和中央联络部整理出来了从道义上和军事上支持苏联国家的名单,保加利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佛得角、捷克斯洛伐克、刚果共和国、古巴、几内亚比绍、摩洛哥、莫桑比克、尼日利亚、朝鲜、中国、罗马尼亚、圣多美和普林比、索马里、苏联、苏丹、坦桑尼亚、越南和南斯拉夫,都表示愿意对安人运进行军事援助。
  七月十二日,一艘运载着十二架米格21战斗机的货轮到达安哥拉,同一时间,中央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离开莫斯科对莫桑比克进行访问,实际上安德罗波夫的目的不是表现上的这么简单,同时见面的还有非国大的军事组织民族之矛,其实在七十年代曼德拉创立的这个党派是一个武装党派,曼德拉也算是强硬派的人物,民族之矛的总司令是在监狱当中的曼德拉,但是总参谋长是克里斯·哈尼,他还是南非共产党的总书记。
  苏联大动作将古巴空降军从拉丁美洲运送到安哥拉,其中没有一点点隐藏动机的意思,同时第一时间公布了支持安哥拉彻底独立的名单,几十个国家对苏联的支持,一开始就给南非施加了非常大的压力。
  忙着在和其他伙伴分配利益的美国总统福特,直接把这些事交给美国中央情报局去处理。安人运和安盟依托着各自背后的支持者,在自己的底盘内摩拳擦掌。等着战争爆发的那一天,安人运的根据地当中,随着苏联运输机的不断降落,古巴军人已经迅速达到了五千多人,卡斯特罗为了支援世界革命,付出了巨大的力量。而就在十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对社会主义一知半解的人。
  古巴配备各式坦克装甲车辆一百三十余辆,大口径火炮两百门,外加十二架架苏联送来的米格-21战斗机,安人运也在控制区内进行总动员,军队人数扩大到六万人。
  “安解阵的力量不强,况且北边国家对他们并不支持,能不打就不打,心腹之患是安盟,安解阵完全可以等到和安盟决出胜负之后再解决,甚至可以不用战争的方式。如果害怕在和安盟决战的时候,北方的安解阵找麻烦,那我们克格勃直属的阿尔法部队防守北部,当然我们只有一千五百人,渗透过来的小股部队不可能全部抓住。”
  “如果克格勃的同志们可以让北方的安解阵保持平静,那先解决安盟的计划没什么大不了的,安人运本身实力就在安盟之上,如果安盟背后有南非军队,南非军队可以由我们古巴军队来负责,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古巴军队的指挥官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