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404

  西欧人也就高兴了两个小时,随后就被苏联国防部的表态震惊了,这个演习代号明显是冲着他们来的,从心理上来说,他们宁可土耳其继续被苏联蹂躏,也不希望苏联冲着自己来,索性这场演习苏联已经宣布是除了苏联的华约各国参加,北极熊自己不会上阵。
  就算是这样,西欧国家仍然纷纷指责苏联是在炫耀武力,在和平为主流的世界这种演习并不合适,而且不符合现在东西方缓和的主旋律,强硬派不应该绑架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政策,“我们什么时候绑架勃列日涅夫了?他才是最大的强硬派老大……”谢洛夫不满道。
第741章
马六甲对峙
  “为什么勃列日涅夫现在有这种形象?”谢洛夫有种日狗的感觉,苏联都抗住压力悍然偷袭土耳其,西欧竟然还认为苏联内部有不想对抗的人存在,就算这种人存在,好像也是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更加合适一些吧?没有勃列日涅夫的点头,这种攻击北约国家的决策会这么容易就出来?开玩笑……
  “就是因为经济危机失业率太高,而且苏联陆军太强大,现阶段无法对抗,所以凭空制造出来一个想要缓和的总书记,安慰本国的民众嘛?”这种论调肯定是故意的,等到对方摆脱经济危机,把十分之一的失业率降下来,自然又会把勃列日涅夫归为敌人那一类。
  谢洛夫觉得自己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自己不行就迷惑一下对方,拖慢对方进攻的步伐,自己强大了在收拾对方,很正常的选择。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苏联在六十年代这么干,美国在七十年代这么干,一旦北约国家摆脱了经济危机,反攻的时刻自然会到来。
  目前距离这支苏联工程兵部队最近的城市,是伊拉克北部重镇摩苏尔,再这个历史时空中,摩苏尔在伊拉克共产党和库尔德人的联合攻击下,没有和后世一样陷入战火太长时间。
  “爸爸,在距离二十公里之外一座山坳中,发现五千多具遗骸,应该是当初关押亚美尼亚人的集中营之一,根据当地的库尔德老人说,沿着幼发拉底河两岸,这样的集中营应该有三十到四十个……”就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肃反工作者进来汇报道。
  “知道了,马上挖掘,看看能不能寻找到证明是亚美尼亚人的衣物,这里的气温比较干燥,时间也没有长到调查不出来,应该是不难的。两个小时之后我会去看看。”谢洛夫左手拿着大饼,右手拿着一份档案,愣了一下回答道。他还是不太适应爸爸这个称呼……
  他从来没觉得大饼这么好吃,看来游牧民族的生活他过不了。至于手上的档案,则是摩苏尔内务总局的肃反名单,毕竟伊拉克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需要苏联指导。调来了从各个国家支援伊拉克建设的肃反干部,总算在前年开始压住了那帮宗教分子。
  “在离开伊拉克之前,所有各国的肃反工作者,讲肃反名单和肃反档案全部销毁,这条命令现在立刻执行,至于那些失踪人口,自然是宗教分子的罪行,马上审判然后枪毙,就这样,现在的形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老子不是惯孩子的人。”谢洛夫放下电话嘴角挂上了笑容,现在的欧亚大陆已经被苏联完全截断,形势真的完全不一样了。
  从攻克君士坦丁堡开始,整个欧亚大陆没有任何一条道路能不被苏联影响,这是决定性的胜利,哪怕苏联国力暂时还没有美国强,凭借地理优势,也可以在欧亚大陆占据上风。
  “美国人要和我们谈从君士坦丁堡撤军?维护土耳其主权的完整?他们有什么自信认为我会答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勃列日涅夫笑呵呵的反问道。此时他的笑容挂上一丝人性化的色彩,他已经被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气乐了,“我如果这么做了,相信美国人也不会高兴的,有人会很高兴的代替我下达命令,对美国宣战!”
  “我也认为我们不应该从君士坦丁堡撤军,只不过我的职责必须让我把美国人的想法告诉同志们,哪怕这种想法非常不切合实际。”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默然地说道,至于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的关系,他刚刚没有听到,也不会去问。
  “我们什么时候在君士坦丁堡举行阅兵式呢?那边还需要多长时间清理完毕?”中央书记基里连科问向安德罗波夫,他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我已经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联络过了,两国愿意派出工程兵帮助我们清理。”安德罗波夫平淡的回答道,“君士坦丁堡各大银行和商业机构已经被全部查封,有三亿美元左右的现钞,以及二十八吨黄金,具体的清单,克格勃已经交上来了。”说话间安德罗波夫把清单送到了勃列日涅夫的手上。
  “我就知道尤拉肯定不会忘了这事的,交给柯西金同志。”勃列日涅夫非常感兴趣的看了一眼,然后就放在了一边。他是苏联的总书记,金钱固然值得心动,但他不会吧主意打到战利品上,何况作为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也是经济最强的城市,里面好东西可多着呢。
  希腊国防军驱逐土耳其人,只让土耳其人带上本人能携带的衣物,至于什么汽车房子等等的固定资产,理论上已经被全部充公了。在克格勃的规划当中,这些不动产应该用来补偿在战场上阵亡的苏联士兵,整个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苏联士兵截止到目前,阵亡了一千一百人,这个代价不可谓不高。至于土耳其遭到无差别轰炸死了多少人,谁会关心失败者?
  勃列日涅夫对这种处理没有异议,这样很好,苏联会接收这座城市,同时君士坦丁堡还能解决苏联的住房问题,这都是白来的,作为总书记的他自然非常高兴。
  柯西金同样如此,四百万人的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经济最好的地区,就算是遭到了轰炸,装上二百万人是丝毫没问题,苏联正好可以想办法解决一下某些地区的人口住房。
  “我的意思是,抽离一些哈萨克人。”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马上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道,“中亚的人口结构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可以考虑迁移一批少数民族住在君士坦丁堡。”
  谢列平在民族这个问题上,同样是大俄罗斯主义者,只不过和勃列日涅夫的区别是,勃列日涅夫比较隐晦,他比较直接。时刻坚持俄罗斯的领导性还挂在嘴边上的,整个中央主席团只有他自己,苏联的民族问题就是最高苏维埃在管理,正好是谢列平管理的问题。
  有这么一个最高苏维埃主席,可想而知苏联民族院现在都是什么人了。现在苏联的俄罗斯占据比例是在提升的,虽然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但另外一个问题同样值得注意,就是民族区域的问题,抽离一些地区民族到欧洲,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
  勃列日涅夫恍然想起,这个问题总政委好像提过,既然这样那就借着这次机会,填充一些人去君士坦丁堡,相信中亚和高加索的民族,应该没有不愿意的。又不是让他们去西伯利亚挖土豆。当然君士坦丁堡的大多数人,还应该是俄罗斯人。
  获得君士坦丁堡的喜悦,让中央主席团的气氛非常和睦,至少比正在幼发拉底河考古的谢洛夫幸福多了,苏联是不会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的,这本来就是欧美对苏联的固定印象,既然这样苏联还就真的这么做了。
  就在这个时候,桌子上的红色电话响起,“我是勃列日涅夫,请说……”勃列日涅夫拿起电话温和地说道,但马上脸上变成一副严肃的样子。
  “太平洋舰队在马六甲海峡堵住了美国第七舰队的归路?”放下电话的勃列日涅夫对着其他人道,“地点就在马六甲海峡,双方正在对峙。”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重要的黄金水道,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么狭窄的水道并不适合作战,还会限制美国这种全球海军的作战能力。但此时,整个马六甲海峡剑拔弩张,美国海军和苏联红海军在这条黄金水道的两端遥遥相对,谁都没有准备后退一步。
  事情很简单,美国第七舰队是准备进入阿拉伯海,对土耳其进行支援的,而跟在后面的苏联红海军则是跟在美国海军后面进行威吓,但是因为昨天苏联宣布停止对土耳其的惩戒行动,并且准备撤军。运载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第二舰队,和准备支援的第七舰队接到了命令,原路返回,尤其是第七舰队,亚洲这边现在也不平静,需要第七舰队坐镇日本。
  刚刚过了马六甲海峡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准备掉头返回,正好迎面撞上开始进入海峡的苏联红海军。世界上最大的两支海军都没有准备让开一条路,于是对峙发生了。
  经过了关你屁事、关我屁事的沟通之后,美国第七舰队和苏联太平洋舰队在某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那就是对方必须让路,想让自己后退谈都不要谈。
  在新加坡的美国基地,战斗机已经起飞,不断地在天空中盘旋,而从印尼运过来的苏联地对地导弹也已经就位,让这场对峙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斯比利多诺夫司令,我们能保证,一旦开战,会把美国第七舰队送进海底。”斯比利多诺夫海军上将冷漠的点点头。
  “我就不相信,苏联人真的敢在海上和我们作对?”第七舰队司令约翰丹尼尔海军上将阴沉着脸咬牙道,“苏联人都是疯子不成?准备在海上也挑战我们?”
第742章
对峙结束
  其实约翰丹尼尔海军上将阴沉的脸色已经说明了一切,这支一直跟在第七舰队身后的苏联太平洋舰队,确实让约翰丹尼尔海军上将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不然他也不会如此的愤怒,在海峡两端遥遥相对的两支舰队,对对方的实力都有着清楚的认识。
  从实力上美国海军仍然可以打两个苏联红海军,可具体到第七舰队和苏联太平洋舰队身上,事情就不是这样了,太平洋舰队是苏联第二大舰队,如果不算核潜艇云集的北方舰队,光算水面力量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相差无几,而美国第七舰队几乎是美国海军实力最弱的舰队,现在从双方的水面舰艇对比上,苏联太平洋舰队处在三比一的绝对优势。
  九十多艘苏联导弹驱逐舰,一次齐射确实能把自己指挥的第七舰队送进海底,约翰丹尼尔海军上将心里也明白这一点,马六甲海峡限制了美国海军的强大作战能力。
  但是同样约翰丹尼尔海军上将也明白,苏联太平洋舰队一旦动手也必然会落个全体沉没的下场,苏联海军最强大的不是在于他们的传统海上力量,而是苏联配备给红海军做掩护的图22轰炸机群,有这些逆火的存在,苏联红海军才能发挥出来最大的作战能力,现在的苏联太平洋舰队和自己的舰队一样,都没有处在巅峰状态。
  对于坐拥庞大“逆火”轰炸机群的苏联海军航空兵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火力不足,而是如何在辽阔的大洋之上追踪美国的航母编队。“逆火”战力虽强,也须有的放矢才行。由于两极附近的电离层不稳定,地处高纬度地区的苏联无法有效地使用天波超视距雷达,其追踪美军海上目标的主要手段是雷达海洋侦察卫星和远程海上侦察飞机。苏联的雷达海洋侦察卫星以携带核燃料而臭名昭著。
  为“逆火”轰炸机提供更新后的目标数据的,是图-95远程电子情报机。这些涡轮螺旋桨驱动的大型飞机载油量大,燃油经济性好,能在海上长时间巡航搜索猎物。
  最有威胁的逆火轰炸机群不在附近的亲苏国家当中,有这种情报支持的约翰丹尼尔海军上将,才能稍微把悬在嗓子眼里面的心放下。
  两支吨位相仿,但是作战风格迥然不同的海军在马六甲对峙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世界。很快就再次引起了两个阵营互相口诛笔伐,华约阵营的国家指责美国海军玩的是海洋霸权,第七舰队应该为苏联红海军让路,而北约指责苏联太平洋舰队对美国第七舰队的跟踪是非常危险的,这种尾随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这种口水战一直都没有胜利者,谁都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不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去想。尤其是涉及到了尊严的时候,比起欧洲的舆论,美国本土的报纸则更进一步,鼓动美国海军应该给苏联一个厉害看看,击败这个出现在海洋上的挑战者。
  这种军盲论调,五角大楼根本不会进行回应,马六甲海峡又不是大洋作战,战争一旦爆发只有一个结果,两支舰队同归于尽,随后世界大战爆发。
  苏联和美国的媒体战虽然激烈,但距离对峙的地点很远,感受不到现场的凝重气氛。比起两个阵营远远地隔空交火,处在最中间的新加坡,心中的恐惧已经到了遏制不住的地步。
  东边的苏联太平洋舰队和西边美国第七舰队,两支庞大的舰队已经把马六甲海峡堵得严严实实,从早上开始就没有一条船靠岸,这让作为中转站的新加坡非常难堪。经济上的因素还只是难堪。比起经济,命更加重要,因为没有船只停靠,加上美苏两国的战斗队形已经摆好,新加坡人陷入了战争来临的恐惧当中。
  这种对峙很快过去了三天,三天的时间里,马六甲这条黄金水道处在停滞状态,没有任何一条游轮靠岸,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苏联太平洋舰队和美国第七舰队的距离有近了一些,还有就是印尼的反舰导弹阵地已经部署完毕的消息传来。
  三天内,新加坡人在无所事事当中,只能以看报纸和新闻度日,而所有电视节目和报纸,谈论的都是两支舰队的事情,没有任何例外。不论是怎么躲避,战争的阴云总是笼罩在新加坡人的头上挥之不去,这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让每个新加坡人都心情沉重。
  星洲日报详细的列出了苏联和美国两支舰队的实力和作战方案,悲观的预测,不管苏联人和美国人谁先动手,后动手的怎么反击,只要战争爆发,处在中间的新加坡都会受到波及。苏联红海军一直以来都携带着核弹头作战,只要有任何一颗导弹砸到新加坡,新加坡就会成为历史,整个新加坡也仅仅够一颗核导弹爆炸。
  “这些超级大国,根本不把我们的声音当回事。”一个新加坡人看完报纸无奈地说道。
  狭窄的马六甲海峡,本来是非常热闹的黄金水道,每天来往的轮船络绎不绝,正是这些各国的货运轮船,养活了处在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但是从几天前开始,这条黄金水道除了海浪声之外,空空荡荡,让习惯了繁忙工作的新加坡人非常不适应,似乎从某一个时刻开始,整个世界把新加坡遗弃了一般。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呼吁美苏双方珍惜和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然而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回应,不论是约翰丹尼尔海军上将还是斯比利多诺夫海军上将,都没有把新加坡的感觉放在心上,对于他们这种军人来讲,这种小国的分量几乎是没有。
  “司令,南方战区司令谢洛夫大将的电报。”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当中,斯比利多诺夫海军上将接到了国内的回应,他并不是不顾一切的冒险者,知道国内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太平洋舰队的任务和在土耳其的军事行动有关,所以谢洛夫暂时算是他的上司。
  “总政委的意思是,继续对峙。”在苏联国防部还没有回应的之前,斯比利多诺夫海军上将先从谢洛夫那里得到了支持,让他联络一下印尼的印尼共产党,作为支援。
  苏联的印尼的关系非常好,毕竟越南战争刚刚结束,地处寒带的苏联还要依靠印尼提供很多热带独有的物产,两国的关系一直都非常亲密。而且目前的印尼共产党,大部分党员已经变成了印尼本土人,印尼本土人明显亲苏。
  “看来不论是那个国家的白俄,总政委都没有好感。”舰队参谋长从旁边笑呵呵地说道。
  苏联的思想权威是苏斯洛夫、其次还在主管这方面工作的是安德罗波夫,所以两个人的关系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谢洛夫则有时候会管理军方的思想工作,五大军种政治部都是要听从总政委的意见。斯比利多诺夫海军上将和太平洋舰队的其他将领,也参加过在莫斯科的会议。
  谢洛夫还专门提到过新加坡这个国家,把这个城市国家和在海外的白俄相提并论。一旦遇上千万不要客气,能教育他们一定要教育他们。
  “司令,美国第七舰队转到南下了,没有进入马六甲海峡。”就在他们谈论白俄问题的时候,一名参谋走进来报告道,“我们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是什么?斯比利多诺夫海军上将拿起话筒命令道,“我是斯比利多诺夫,现在我命令太平洋舰队进入马六甲海峡!”随着美国第七舰队的转向,苏联太平洋舰队缓缓前进,众多军舰劈开海浪,进入到了马六甲海峡当中。
  随后苏联太平洋舰队在马六甲海峡当中抛锚,把整个海峡堵得严严实实。舰上主导对准新加坡方向,然后派出人上岸,要求使用新加坡的港口进行补给,太平洋舰队已经没有燃油,无法回到苏联。
  这当然只是一个借口,苏联沿岸能找到很多国家来帮助自己完成这件事,这么做只是让新加坡明白,不要以为美国海军能搞定一切,未来的日子,苏联红海军也会时常出现在这里。
  面对苏联太平洋舰队的要求,准备息事宁人的新加坡立刻给予配合,开放港口让苏联红海军进行补给,斯比利多诺夫海军上将向莫斯科发报,马六甲对峙已经因为美国海军转道解决,苏联获得了胜利。
  在马六甲呆了两天之后,苏联太平洋舰队开始返航。彻底结束了这次马六甲海峡对峙,但是这次对峙造成的影响非常深远,很快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公开宣称,苏联是欧亚大陆的掌控者,如果说谁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那就是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
  同一天谢洛夫宣布,已经在幼发拉底河沿岸找到了第一个亚美尼亚人的遇难地点,现场的残骸超过五千,证明了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存在。
第743章
总政委归国
  “国家正在战略进攻阶段,全世界有很多热点国家必须关注,这个时候你作为总政委,竟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调查陈年旧案?是不是有些不务正业?我并不是说调查亚美尼亚人的遭遇不重要,但是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关心。”
  手腕一抖把电报销毁,不得不说谢列平的话是友这么一丝丝道理存在的。他在这里确实有些不务正业,但这不是他现在回去的理由,直接回信道,“叶卡捷琳娜最近是不是很忙?”如果女皇大人现在没消气,他是肯定不会回去的。如果闹起来谢洛夫是搭理她还是不搭理她?不管怎么做都有些赔账,和女人争斗的男人,先天就是吃亏的。
  自己的老婆,真的闹起来难道还能揍她么?回完信之后让人发报,霍金趟姿态的谢洛夫歪着脖子问道,“涉事士兵统计出来了没有,既然这里出现了,那相信整个军事行动中,应该出现不少这里的事情了,整个南方战区开始调查,我们先处理眼前的工程兵部队,如果人数不多的话,把士兵给我带过来。”
  “知道了,爸爸。”这声爸爸直让谢洛夫牙疼,他自己的大女儿还是个未成年,结果天天被一群美国私生子围着叫爸爸。挥挥手让对方下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对军威影响最大的犯罪行为,就是性犯罪。对女人的犯罪可以很快激起当地民众的怒火,不要说你本身是外国军人,就算你是本国军人也不行。一些军事驻地周围的城市,民众防着服役士兵的心里一点都不比防贼要差。
  在这种犯罪上,身为人类的希望,自由的灯塔,美利坚合众国向来是独占鳌头的。美国士兵向来是非常公平的,不管是盟友、傀儡还是敌人、中立国、在他们的生殖器面前一律平等,走到哪里就布种到哪里。不管白人、黑人还是黄种人,美国大兵这种不挑食的行为,让其他人都自愧不如。
  “以工程兵师一万一千人的士兵,你们十七个人倒不算占据太高的比例!”谢洛夫就一直持续着霍金躺的样子,懒洋洋的看着这十几个士兵道,“你们的胆子挺大的,才到这里十天,就能当地的女人找上门来,你说我怎么处理你们好呢?现在是战争时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