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404

  “时间长不说英语了,不知道有没有退步。我也不知道带子是被送到莫斯科呢,还是被送到哪里。”一个让联合国工作人员熟悉的声音传来,带着蓝色大檐帽,穿着苏联经典的灰色军大衣男人出现在了大屏幕上,这个人对于玩政治的人来说不算陌生。
  苏联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主席、中央主席团委员、国防委员、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大将,十二年前这个人来到过这里,一些资格老的工作人员还有一定的印象。
  这个人在这里曾经威胁美国,要把黄石公园炸掉,让整个美国为古巴陪葬。这个人蔑视美国的力量,表示苏联一定有能力把美国埋葬,还曾经表示已经做好了打古巴保卫战的准备。
  “从古巴之后,我还是少见的比较紧张,这一天对我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实现我人生价值的关键时间,现在是晚上十点半。”谢洛夫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下时间,然后抬头道,“马上我会完成一件人生的重要工作,对土耳其采取惩戒行动。我丝毫不怀疑这件事的正义性,就像是我从来不怀疑共产主义的思想一样,或早或晚,过程可能不顺利,但胜利迟早都我们的。”
  “现在,五十万二线部队已经准备就绪,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大概是三天之内,将是这些处在祖国复地二线部队的一次军事演习,对手则是土耳其军队,中央主席团并非全部同意这个计划,但所幸我还是说服了他们,至少争取到了多数同意。”谢洛夫换了一个懒洋洋的姿势道,“我不明白,北约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和我们的盟国一起出兵,就算把种种不利因素全部算进去,也可以把北约士兵赶下大西洋喂鱼。”
  “北约国家总是装作一副正在和我们对抗的样子,实际上谁都知道,北约国家的军队都是装出来的,北约国家的民众认为他们的军队已经做好了保卫自己的准备,实际上我们知道,其实并没有。现在我就证明这一点,从现在开始,惩戒行动正式开始。”谢洛夫站起来,锐利的目光逼视着所有人,“你们想和外星人较量么?如果找不到外星人的话,可以尝试和苏联军队交手,我们会踩着你们的尸体对你们表达尊敬。”
  屏幕变黑,那个充满了压迫感的身影消失,但是谢洛夫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刺刀一样扎进了所有人的心中,土耳其对外的通讯已经恢复,其实说恢复也不太正确,是苏联撤除了电子干扰,实际上现在的土耳其已经没有干扰的必要了。海军千吨以上的军舰全灭,空军全灭,所有雷达站被摧毁,六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几个大城市失手,现在这种惨状出现在所有国家的面前,还不如一直被苏联干扰着,他们完全当做不知道为好。
  所有人都在乱糟糟的谈论,没有人明显的站在美国或是苏联一边,就连北约成员国和华约成员国也没有表达意见,阿拉伯国家因为叙利亚也在战争当中,而且很多阿拉伯国家都知道叙利亚有一个省的领土被土耳其占领,也不好明确的反对。
  土耳其是和平教国家,叙利亚还是阿拉伯人的国家呢。现在阿拉伯民族主义仍然是阿拉伯国家的主流,叙利亚站在苏联身边参战,至少让和平教国家不好谴责苏联。
  乱糟糟的联合国大会根本拿不出决议,直到谢洛夫绕到了保加利亚仍然如此。
  “攻占君士坦丁堡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时间。”伊万诺夫上将通过无线电汇报道,“我们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
  “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不用了,图95战略轰炸机群正在赶来,现在开始无差别轰炸。随后你们冲锋,一个小时之后,我会向莫斯科汇报君士坦丁堡被攻克的消息。”谢洛夫声音平缓的道,“还有,我现在就在君士坦丁堡的土地上。”
第731章
乌拉!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基辅、基洛夫格勒、波尔塔瓦、苏梅、哈尔科夫这些城市的苏联空军基地,属于红旗第十七空军集团军。乌克兰对苏联的重要性仅次于俄罗斯本土,红旗基辅军区装备了七十架图95战略轰炸机,这些战略轰炸机本身就是为土耳其准备的,红旗基辅军区不在这次进攻土耳其的计划当中。但是所属的空军力量,仍然加入了战争。截止到今年为止,苏联的所有军区全部获得了红旗勋章,所有军区名字上都加上了红旗作为前缀。
  各大机场中,巨大的图95战略轰炸机上醒目的螺旋桨已经启动,螺旋桨的巨响为庞大的轰炸机提供了澎湃的动力,带动战略轰炸机在跑道上滑行,直到起飞冲上蓝天。此时土耳其的海空军早已经全灭,各大雷达站已经被全部摧毁,加上航空师的护航,七十架图95战略轰炸机携带着一千五百吨重磅炸弹,飞越黑海快速向君士坦丁堡逼近。
  伊万诺夫上将在谢洛夫那里得到了再三的保证,确定已经出发的图95战略轰炸机没有携带核弹,才命令已经冲进君士坦丁堡市区的南方集群士兵后退,其实就是图95不出动,伊万诺夫上将也相信,只要多给自己几个小时,多承受一些伤亡,就能把这座城市攻克,不过谢洛夫更加考虑的时间,谁知道现在北约是什么动静,哪怕是早一分钟攻克君士坦丁堡,也可以用强大的既成事实,逼着北约认账。
  实际上不用伊万诺夫上将多说,谢洛夫早在他确认之前,已经先和基辅军区联系过了,他又不是战争狂人,万一哪个地勤喝酒了,忘记把核弹卸下来,那这个玩笑就开大了。世界马上就会进入到辐射剧情当中。
  “红旗第十七空军集团军下属图95轰炸机编队,确认达到君士坦丁堡上空,能见度良好,是一个适合轰炸任务的好日子。”一名图95战略轰炸机机场对着保加利亚的地面指挥中心报告道,“君士坦丁堡似乎很平静,没有发现危险。”
  “所有防控阵地已经被摧毁,除非土耳其士兵用步枪打你们,不然绝对没有任何威胁。”时间不长,地面指挥中心确认了安全的消息。
  “这样很好,航空师同志们的清理工作很完整。飞行高度七千五百米,为了避免误伤,我们准备在五千米高空投弹,请南方集群的同志们注意规避。我们带的炸弹威力可大着呢。”在轰炸开始之前,图95战略轰炸机编队少见的开起了玩笑。
  “只要不是核弹就没有问题,注意安全,同志们。”地面指挥中心小心的提醒道。
  “各机注意,飞行高度五千五百米,投弹。”洛斯科夫上校拿着对讲机沉稳的命令道。
  “明白,投弹开始。”重磅炸弹从图95战略轰炸机总纷纷投下,直到这个时候谢洛夫才确定,他误解了苏联的地勤人员,上面真的没有核弹。
  撤离到安全地带的苏联南方集群和空降军士兵,距离很远都能感受到大地的震动。心中期盼着空军兄弟一定要瞄准一点,他们并不希望这次君士坦丁堡之战的最大损失来自于自己国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到底算是为国捐躯还是纯粹的倒霉蛋。
  仿佛死狗一样的谢洛夫终于找到了伊万诺夫上将的指挥部,赶在君士坦丁堡被攻克之前摘到了桃子,图95战略轰炸机一旦出动轰炸,谢洛夫这个屠夫的名号是跑不了了,这个名号伊万诺夫上将一个集团军司令是绝对扛不起的,只能由他来背负。他不知道这一波轰炸君士坦丁堡死了多少人,但不管死了多少,外界只能有个估计,他已经做好了毁尸灭迹的准备。
  “希腊国防军已经向我们提出意见,希望和我们一起进攻君士坦丁堡,我没有答应,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来完成这件事,现在就看你的了。”吧气捋顺的谢洛夫对着伊娃诺夫上将道,“下令把,上将同志,君士坦丁堡就在你的眼前。”
  看着不远处像是死城一般的君士坦丁堡,伊万诺夫上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命令道,“现在我按照南方战区司令谢洛夫大将的命令,命令南方集群所属士兵,对君士坦丁堡进行总攻。目标,君士坦丁堡,进攻……”
  一声令下,十万苏联士兵从东西两线发起总攻,行动非常顺利。苏军空降强击分队在米-24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得以成功着陆。行动第二步也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第二十一坦克团以教科书一般的完美队形实施进攻,沿途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单位,只有两辆不走运落了单的BRDM装甲侦察车和一些燃烧殆尽的残骸。看起来土耳其士兵在苏军实施炮火准备期间已经撤入了君士坦丁堡市区,而这正中苏联部队下怀。
  针对君士坦丁堡的向心突击正在强大的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实施。苏军打的很不着急,重型自行迫击炮、歼击轰炸机在君士坦丁堡上空连续不断地投下炸弹,炮兵借助观测直升机的校正,这个重型迫击炮连先后向君士坦丁堡内发射了五百发炮弹,摧毁了所有残存的主要建筑,给部署密集的土耳其士兵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土耳其军队士气落入谷底。
  首先出现的是一个T-55坦克排,这是苏联军队还维持着战斗队形的部分坦克部队。他们没有开红外大灯或者白光探照灯,在发现时土耳其据点时候距离两千四百米,营被要求在一千二百米距离上射击,因而苏联士兵按兵不动。土耳其人混乱不堪,没有派出侧卫,看起来完全没有秩序。在T-55进入要求的射击射程之后,无线电里传达了简短的命令:“开火!开火!”
  这是整个战场的缩影,这次苏联坦克集团再次推进的时候,显然受到的阻力就小得多。各处战场的反馈明白无误的证实了这一点,至少他已经看到了押解土耳其俘虏的苏联士兵在回来,可惜的事情比较仓促,苏联军队根本没有时间修建战俘营,没关系,他可以劳烦希腊国防军暂时帮助看管。
  “驱逐行动就不用我们动手了,我们克格勃自己做,当然,我手里只有一个契卡师,而且刚刚到达罗马尼亚边界,距离这里还很远,到时候我会让希腊国防军为主要力量进行驱除,现在我就等待着完全胜利的消息,好向克里姆林宫进行汇报。”谢洛夫轻松地说道,“我们要的只有这么一座城市,至于东部战场,只是和北约讨价还价的筹码。”
  无论如何此战过后,土耳其将不会成为苏联的威胁,对于美国来讲,土耳其还有多大的利用价值也是未知数,失去了海峡的土耳其,已经失去了制衡苏联的本钱。甚至失去了欧洲领土的部分,美国还会不会让土耳其留在北约都值得商榷。
  十万苏军一路上十分顺利的清理了还在抵抗的土耳其士兵,以及一个一个举着白旗出来投降的土耳其士兵,正规军是很少自杀式袭击的,但是苏联士兵还是不敢怠慢,克格勃下发的城市战手册上教了他们怎么应对,很快这些被剥光的士兵就会运送到后方。
  君士坦丁堡时间下午四点,苏联国旗被插上了君士坦丁堡市政府大楼和索菲亚大教堂。局部地区的小规模交火还在继续,但谢洛夫已经乘坐坦克来到了市区,索菲亚大教堂周围的土耳其士兵已经被清理干净,现在是十分安全的。
  穿着军靴的总政委从坦克里面出来,小心的踩在了地面上,这座全世界最大的东正教大教堂运气还算不错,并没有被苏联的无差别攻击摧毁,或者说有些指挥官认识这座教堂,在故意保护?
  “给我接莫斯科!”让第七总局的助手准备了一会,拿着电话的谢洛夫耐心的等待着,从战场直接联系克里姆林宫,哪怕是在七十年代的苏联也不是很容易。他有这个时间,也有这个耐心。
  “北约的部队正在集结,不过还没有出现攻击姿态,西方集群已经在防备可能的进攻,一旦确认威胁,西方集群会首先采取攻势,让战争在联邦德国境内开始,按照早先的作战计划,把北约赶下海。”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郑重地说道。
  嗯!勃列日涅夫心不在焉的答应道,刚刚他得到了一个不太美妙的消息,美国海军在全球海域还是集结,搭载着美国本土的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出海,这不用想就知道是冲着苏联来的。就在这个时候,桌子上的红色电话响起,勃列日涅夫振作精神拿起电话,“我是勃列日涅夫,请说……”
  “君士坦丁堡时间下午四点半,我军已经完全占领君士坦丁堡,现在,请听着在索菲亚大教堂下红军士兵们的欢呼吧。”谢洛夫不紧不慢的声音传来,就听到电话中的震耳欲聋的欢呼,“乌拉……”
第732章
试探一下
  “乌拉,乌拉,乌拉!”巨大的声浪通过电话传到勃列日涅夫的耳朵中,这其中带着一丝沙沙的忙音,但是无损于巨浪一般的气势。哪怕勃列日涅夫此时相距上千公里,也同样能够感同身受,就像是身临其境一样置身在人潮当中。
  “干得不错!”用威严而沉稳的声音说了一句,勃列日涅夫重重的把电话砸在了桌子上。本来有些佝偻的后背前所未有的挺直,在格列奇科元帅的眼中,一直沉默寡言的勃列日涅夫在一个电话的时间中,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乎是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
  “君士坦丁堡已经被攻克了,把我们封锁在黑海的阻碍已经消失。”勃列日涅夫坐在来沉默了一下道,“战争其实可以说结束了,我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战争还是要持续一段时间,后来的成果将是我们和美国谈判的筹码,尤拉也需要一段时间不留后患的接收我们的成果,尤拉已经做到了向我们保证的一切,现在看我们的了。”
  “契尔年科同志,通知其他同志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我们来商量一下其中的问题。”吩咐完契尔年科之后,勃列日涅夫把目光转向了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右手的食指轻轻地敲击着桌子,忽然抬头说道,“红海军全体出动,除却在古巴和智利周围的舰队,本土、四大舰队、黑海舰队前出达达尼尔海峡、波罗的海舰队前出大西洋海域、太平洋舰队向北太平洋运动,北方舰队水面舰艇和波罗的海舰队合兵一处,核潜艇部队在北冰洋预定地点潜伏,这次美国的海军,再也不会吓退我们了……”
  勃列日涅夫没有谈及核武器的问题,事实上核武器不是一个问题,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就不在谈论导弹了,很简单,天天把核武器挂在嘴边上,玩核讹诈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赫鲁晓夫时代苏联的核武器距离美国差的太远,只能玩核讹诈。而到了他领导苏联的时候,苏联的核武器已经和美国取得了平衡状态,这种情况下苏联说话就不用总是谈核弹有多少。
  公开宣称政策可信度就更没有影响了:英法一直宣称其在苏联大规模常规入侵的情况下一定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一直宣称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两个公开宣称政策都可以被认为是没有影响力的,美苏从来不考虑这些公开宣称政策,只考虑核力量对比。而在确保互相摧毁状态下。
  美国和苏联都处在不公开用核武器威胁你,但是随时保证开启核战争的状态。因为对于两国来讲,一般的敌人根本不需要考虑使用核武器的问题,常规武器可以解决除了对方之外的所有国家,两国的核武器都是为对方准备的。
  所以勃列日涅夫没有问出击的四大舰队上面挂着多少核导弹,他只需要知道有和没有就足够了,苏联庞大的常规军力,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保护本国的核武器。
  “我马上通知戈尔什科夫同志,这次我们试试美国海军有多大的作战能力,相信戈尔什科夫同志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哈哈笑道,勃列日涅夫点点头,等待着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
  “四大舰队出击,掩护核潜艇部队深入大洋,随后赶往阿拉伯海,拦截美国各大航母战斗群,战略轰炸机编队准备,以核战争的标准进行战备,随时突袭美国航母战斗群。”戈尔什科夫命令道,“让我们试试美国海军的斤两……”
  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和红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的命令,则带有明显苏联军方和美国强硬派的标准,这种标准是,当我们觉得把你放倒然后获利大于他们的损失时,那你离完蛋也不远了。追求核实战。也就是要打赢核战争,只有这样,他们认为才能可信地威慑住敌人。核战争可以不打,但是我的核力量必须比你强。而且如果我发现我的核力量比你强大很多,双方力量不平衡的时候,那么放倒你。
  因为苏联大局进攻土耳其,美国和苏联再次有了互相比较的舞台,在这段时间双方将会仔细对对方进行评估,对方的优点和缺点都在评估当中。一旦苏联和美国从对方身上发现了一个地方远远不如自己,那么核战争必须是一个考虑选项。
  这也是谢洛夫随时带着三个大军区核武器的原因,他没有要开启辐射剧情的意思,但是同时也要做好准备随时开启。
  现在占领了君士坦丁堡的南方集群,在接收这座城市的一切,一切全部属于苏维埃。包括这里的银行、邮政、政府。谢洛夫正在拿着地图,和南方集群司令伊万诺夫上将研究,未来的防空导弹、弹道导弹阵地部署在什么位置,新建的雷达站在哪里效果最大。军营的布置,要不要布设雷区,这些规划都在进行当中。
  “大将同志,希腊国防军参谋长康斯坦丁吉恩,希望和你见面。”南方集群的通讯兵进来说道,看到通讯兵郑重的样子,两人笑了笑,谢洛夫道,“其实以我们现在的距离,南方集群一个突袭就能希腊国防军成为历史。”
  “是这样的,国防委员同志。”南方集群司令伊万诺夫上将自信的回答道。整个南方集群在进攻君士坦丁堡的过程中,阵亡了三百四十多人。空降军方面的损失也是差不多的,他们击毙了五千多的土耳其士兵,俘虏了六万五千多人。现在这些战俘都在被希腊国防军进行关押,希腊人很喜欢这种工作。
  “就按照我们规划的办吧,我去和希腊国防军的总参谋长聊一聊。”谢洛夫放下了手中的红笔,扔在了地图上。整个君士坦丁堡的残敌已经肃清,至于东部战场敖萨德、北高加索、外高加索军区的三个司令正在指挥,总指挥部还在埃尔温。
  比起谢洛夫单纯的考虑怎么拉拢希腊国防军,希望对方帮助自己驱除土耳其人。克里姆林宫的考虑则要更加全面,君士坦丁堡的攻克固然让人欣喜,但同样怎么处理也是一件难事。
  现在这个难题就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理论上根据俄罗斯的传统,这当然应该是直接并入苏联,宣布持续几百年的地中海战略到达了尾声。但从拉拢希腊的角度上考虑,如果希腊能够加入华约,把君士坦丁堡交给希腊也是一个选择。
  俄罗斯自称第三罗马,不过和希腊相比,还是不怎么显得理直气壮。而且苏联国内的宗教一直都是处在被压制状态,希腊的东正教教徒比例是最高的。如果希腊提出了君士坦丁堡的领土要求怎么办。
  “直接说吧,君士坦丁堡决不能作为礼物给希腊,换来作为的支持。任何支持都是不可靠的,南斯拉夫是这样、阿尔巴尼亚是这样。所能信赖的人只有我们自己。”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什么都可以谈,让我们的海军帮助希腊合并塞浦路斯岛也可以,只有君士坦丁堡是不可能谈的。”
  “谢列平主席的话非常有道理,我本人也是这个意思。”乌斯季诺夫开口道,“我们付出了七百人阵亡,四千多人受伤的损失,在夺得了君士坦丁堡,一声不吭就送给希腊人,事情要是传开了,很难让士兵们认可。如果军人都对国家政策不满,对中央的权威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我们应该照顾军人的情绪。”
  “君士坦丁堡的事情就不要谈了,这是我们的,是浴血奋战的苏联士兵以生命夺下的城市,我们不能让士兵的血白流。”勃列日涅夫摆摆手,拿出另外一个声明道,“你们看看吧,这是福特总统的话。”
  要知道以战争开始的时间计算,现在战争刚刚进行了二十四小时。苏联以十几年的准备重拳出击,一天之内就攻克了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内的十几个土耳其大城市,沿海城市更是被苏联横扫。但是同样让勃列日涅夫没有想到的是,以美国的政府效率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在头几天做出反应的,结果却让他吃惊。美国竟然在一天时间就做出了反制动作。
  “这封信的意思是?让我们马上退出土耳其领土?”谢列平冷哼一声,慢悠悠的说到,“从十月革命以来五十多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用这种口气命令我们,这几乎是让我们无条件投降,我个人绝不可能接受。”
  “没有人会接受,我们苏联尤其不接受。”勃列日涅夫稳坐钓鱼台,谢洛夫完成了计划打下了君士坦丁堡,如果他这个总书记保不住,天知道苏联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已经命令红海军出击,现在找你们来是想商量一下,在陆地上是不是做出一些动作。”勃列日涅夫沉吟了片刻道,“比如我们看看北约内部是不是这么团结……”
第733章
利益交换
  “如果北约摆出进攻姿态的话,我们应该以什么作为回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想了一下道,“是否采取先发制人的进攻呢。”
  “那倒不用,告诉所有华约国家,以一级战备作为回应,所有各国军事力量必须配合苏联一体行动,告诉我们的敌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勃列日涅夫的脸色前所未有的阴沉。他只是想要试试北约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和美国穿一条裤子,不是想要人类灭绝。苏联目前的发展可以说非常好,远远不到要拉着全世界一起死的地步。
  “总书记,总政委电报。”契尔年科这个时候走进会议室拿来了一份刚刚到达的电报道。
  “拿来看看!”勃列日涅夫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看着其他委员道,“尤拉的意思是,驱除全部土耳其人,未来的苏维埃格勒海峡东部作为军事要塞,海峡西部作为商业市区。”
  “驱除么?如果一次性驱逐四百万人,全世界怎么看我们?”柯西金有些担忧的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