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404

  基桑加尼的铁路上,一列又一列的军事物资被送到苏丹人民军手中,同时由南苏丹黑人组成的部队则负责基桑加尼的稳定,阿拉伯人组成的苏丹人民军在休整了两天之后继续行进,准备利用铁路进攻进入刚果金复地,进攻金沙萨。
  蒙博托的呼吁引起了欧美的关注,他们纷纷希望苏联制止苏丹的行为。可早已经制定好了计划的克里姆林宫充耳不闻,比起西欧的国家,美国人显然更加实际,他们联络了津巴、布韦对刚果金进行援助,同时美国空军运输机也已经出动把军事物资运到刚果,支持蒙博托。
  在美国运输机到达之前,苏丹人民军空军先到了,不过他们没有扔下炸弹,而是扔下了反对蒙博托的传单。
第706章
和平主义者
  反蒙博托的传单上,除了指出蒙博托通知刚果金的种种问题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表明苏丹政府的立场,上面有苏丹军事委员会的全体签名,最后写到,“我们是卢蒙巴大学的学生,如果你们还没有忘记卢蒙巴总理的话,请和我们一起推翻这个残忍的政权。”
  上面的指责让蒙博托眼皮直跳,卢蒙巴这个名字是他心中的一根刺。这位刚果金真正的国父当然不是直接死在他的手里,但蒙博托当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他亲手把抓获的卢蒙巴送到了必然会杀他的军阀手中。成功夺权之后的蒙博托,禁止了卢蒙巴主义者的活动,也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害怕卢蒙巴的支持者有朝一日会杀回来。
  虽然有这种隐忧,可万万没想到卢蒙巴的支持者竟然从苏丹回来了,“一群苏联的学生,说话这么高尚,就好像你们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样。”蒙博托嗤之以鼻,随后下达了命令收缴所有苏丹空军空投的传单,有私藏的人立刻处死。
  克格勃有一点判断的还算正确,那就是刚果金内部卢蒙巴派确实还存在,在蒙博托控制不到的省份抵抗,这种新生的非洲国家,就算是蒙博托这种强人,也不可能终结部落的统治。苏丹是克格勃亲自出手进行清洗,勉强建立起来了稳定的政府。虽说远远没达到苏联的预期,可还是比刚果金的结构结实多了。
  几乎在同时,安德罗波夫从克里姆林宫出来,随后立刻前往国防部,他得到了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认可。和乌斯季诺夫一起到达国防部,命令苏联空军对苏丹进行补给。
  在中东战争之后的不到一年,因为苏丹和刚果金的战争,苏联和美国两个敌人再次挽起袖子正面对垒起来,为参战的两个国家搭建起空中桥梁。一个从北半球把手伸到了中部非洲的战场,一个横跨大西洋对金沙萨进行支援。
  两国空军的运输机编队,占据了世界的焦点,这是美苏两国空军的运力较量。两国都距离所在国非常遥远,距离是差不多的。这场较力也是对各自空军战略投送力量的展示。
  为确保对苏丹的影响,勃列日涅夫下令支援苏丹的正义事业,并特别强调支援行动要大张旗鼓地干,向北约展示苏联无可比拟的战略打击能力。六月二十日,苏联开始向埃塞大规模空运物资,当天夜里,至少二百架运输机从苏联飞抵埃塞,卸下足够装备三个师的坦克、步兵战车、火箭炮以及大量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
  “让齐涅夫维护好在苏丹的机场,我们必须保证每半个小时就有一架苏联运输机在喀土穆降落,至于转到苏丹南线的战场上,我们也要看看在我的学生们掌权了之后,苏丹到底有没有真实的变化,如果他们连在国内进行空运都做不到,坦白说我会非常失望。”谢洛夫一边调集克格勃在苏丹的力量,一边给喀土穆的学生发电报。
  苏联的空军战略运输力量,平心而论还是要比美国差了一点,但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七十年代后期苏联的水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弥合和美国空军的运力差距,就需要果断的判断力,迅速作出判断缩小其中的时间占据先手。
  现在世界经济危机,两国庞大的运输机编队光油钱,就不是一般国家可以承受的。比起受到油价影响的美国,一直搞自己一套的苏联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还因为价格上涨多了不少外汇,这笔钱历史上苏联用来买粮食,可现在苏联已经有了粮食解决的办法,在军备上就更加舍得烧钱,也绝对烧得起。
  正当世界人民唯恐天下不乱的惊呼美苏又怎么样的时候,摆在谢洛夫面前的问题还不是苏丹和刚果金的问题,苏丹和刚果金的问题简单,一个是盟友一个是敌人。站在盟友这边打击敌人,这又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但另外一个问题则比较繁琐,索马里的西亚德·巴雷主席,正在准备来莫斯科访问。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快下飞机了,在这之前谢洛夫就听到西亚德·巴雷操作所谓的西索马里问题,这块地方是埃塞俄比亚的土地,不过是索马里人占据大多数。
  早在五年前索马里发生政变,西亚德·巴雷成功上台之后选择亲苏,成为了苏联在非洲之角的盟友,去年埃塞俄比亚发生政变,索马里的左边邻国也变成了苏联的盟国。
  所以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刚刚又互相敌视对方的原因出现,就已经引起了谢洛夫的警惕,因为从几十年后看来,这两个和苏联关系都不错国家的战争,根本就是一场无意义的战争,没有胜利者,因为两个国家都输了,这么说不准确,加上苏联三个国家都输了。
  这个年代的索马里如果比较一下,和这个年代的阿富汗差不多,问题肯定是有一点,农村也很穷,贫富差距非常大。但是这个年代索马里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政府还在运行当中,能力上完全能够控制住索马里全国,索马里航空公司是非洲获得评价最高的航空公司,温和的态度和服务在非洲名列前茅,索马里首都建设的也不错,不是后世那个绝望之地。
  埃塞俄比亚因为曾经在意大利身上刷过战绩,所以在所有的非洲国家当中有着最高的知名度,一旦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打起来,苏联很大可能还会选择曾经是强国的埃塞俄比亚。从而失去非洲之角的基地。
  这些都不是谢洛夫要制止战争的理由,他没这么伟大,为了夺取矿产大国刚果金,他才刚刚推行了苏丹和刚果金的战争,一旦利益出现而且对苏联有利的话,他并不介意第一个冲进去收割。不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当年刺激索马里人野心的欧加登油田和天然气田,各国专家勘探到二十一世纪也没有任何发现。
  换句话说只是西欧国家的勘探公司放出了一股风,说那里可能有石油,两个国家就打起来了。这和西欧的圣母记者报道海尔塞拉西一世拿肉喂狮子,导致埃塞俄比亚皇帝被软禁,脱离了西方世界一样,根源上都是造谣。
  “我听闻了西亚德·巴雷的野心,我们不能支持这种想法,一定要严格的制止,甚至都不能含糊其辞的不表态,不然以西亚德·巴雷的性格,绝对会对埃塞俄比亚动手的,要知道现在埃塞俄比亚的情况并不好,饥荒只是刚刚得到控制,一旦战争开始,饥荒肯定会迅速扩大。”谢洛夫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反对在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之间打马虎眼。
  埃塞俄比亚自从政变之后已经有了亲苏倾向,索马里本来就是苏联的盟国,还有四千多的苏联军事顾问团存在,战争一旦开始,苏联就必须在其中选择一个。怎么选择苏联都是输家,会得罪另外一个国家,这种选择不是有病么。
  “索马里应该不敢吧,他们的国家怎么肯能是埃塞俄比亚的对手。”基里连科有些认为谢洛夫小题大做,他是主管重工业的书记,对目前的两国还是有些不太了解。
  “索马里现在的实力在埃塞俄比亚之上,埃塞俄比亚的军队已经被清理了,现在打仗肯定不是索马里的对手,西亚德·巴雷肯定是看到了这一点,准备趁着邻国内乱占便宜。”谢洛夫眉毛一挑道,“这种赌徒心理,当年的第三帝国和日本,已经表现过一次了。在苏联和美国的眼中,这两个国家怎么敢和我们对抗?结果我们都被狠狠地糊了一巴掌。”
  “谢洛夫说的很对,我们应该制止这种危险的想法,索马里的心里是因为欧加登有了石油的风闻,才会升起领土野心。这样很好,我们可以一方面指责西方世界想石油想疯了,一边大举的派出勘探队前往当地勘探,如果当地什么都没有,索马里自然就不会在发动战争了。”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马上抓住机会表达意见。
  嗯?勃列日涅夫用眼神制止了基里连科的话,说道,“好,如果真的有石油我们就投资,如果没有我们劝说两国解除敌意,这点勘探的资金我们还是负担的起的。尤拉,我好像几年来,头一次见到你在会议上制止战争。”
  “谁让我是个和平主义者呢。”谢洛夫脸不红心不跳的借口道,让勃列日涅夫扑哧一笑,随后收敛了自己的表情,作为一个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他应该严肃。
  勃列日涅夫在随后和西亚德·巴雷的会谈中,严肃的指出了这种冒险的危险性,并且表示埃塞俄比亚不是好对付的,那里还是非洲联盟的首都,苏联不敢对索马里进行支持,反正接口有的是,最后表示苏联愿意对争议地区进行勘探,证明当地是否值得两国争夺。
第707章
他们怕什么?
  从战后苏联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名望,加上勃列日涅夫本人的温和性格,已经让七十年代的苏联感受到了红利,这种红利就是苏联说话有人听,不论是亲社会主义的国家、那本来就是苏联的盟友。阿拉伯国家,谁支持你和以色列作战收复土地?第三世界国家,是苏联支持你们独立,非洲独立年都是苏联提出来的。
  西欧国家本身也存在着实力不小的共产党,加上二十几年来没有发动过战争。一直以来、经营的印象还是很有欺骗性。西欧国家为苏联说话的学者也不少。这种环境让勃列日涅夫游刃有余,真理报直接刊登了勃列日涅夫对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两国敌意的忧虑,并且表示愿意调停的意见,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世界。
  一方面苏联愿意为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敌意调停,一方面同时支持着苏丹和刚果金之间的战争,美苏互相派出空军运送补给,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立刻引起了猜测。因为这表现了苏联在同时意见的矛盾之处。
  这个时候伊丽莎白泰勒传媒集团,首先召集了一些挂着专家名头的学者,开始对苏联的政策进行分析,分析来分析去,找到了其中的原因,那个史上最强大最冷血的秘密警察头子,对苏联人民的总书记,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勃列日涅夫发起了挑战。
  这个恶魔身后的支持者可能包括苏联内部的各种强力部门,和军工企业的支持者。不但阻扰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缓和策略,还阻挠柯西金总理的经济改革,妄图建立起来属于自己的秘密警察帝国。
  这个论点瞬间就让普通人所接受,阴谋论,特别是敌人的阴谋论,总是让本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事情,苏联在谢洛夫的煽动之下,肯尼迪兄弟的死法快给分析出来一百个凶手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经过了二十年的蜕变,苏联秘密警察重新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势力,他们比当初的贝利亚更加强大,甚至让苏联真正正直的总书记都不得不小心从事。”勃列日涅夫放下了报纸,叹了一口气笑道,“茨维贡,你说我是不是真的被谢列平他们两个限制住了。”
  “为什么要问我,你有着自己的判断。”在勃列日涅夫家中做客的茨维贡根本不回答这个问题,他太了解自己这个亲戚了,对待事情有自己的标准,别人说话根本没用。那他为什么要多嘴,谈论的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被成为安全领域的苏斯洛夫。
  “不谈这个问题,尤拉最近都在卢比杨卡么,在干什么?”勃列日涅夫问道,身为苏联安全领域的老大,谢洛夫总是一下子消失一段时间,这让总书记同志非常不适应。
  “在编写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他找了不少医生,还从精神病院收集资料。正在准备出版,对了,我也是其中之一的作者。”茨维贡呵呵一笑,觉得自己的老大又要从文化部骗钱了,不过这次的阵仗很大,卢比杨卡最近成了医学专家的办公地点。
  这倒是茨维贡冤枉了谢洛夫,总政委是在非常认真的做这件事,苏联总不能总是把药丸党变成精神病关起来,现在倒是没问题,可这种强力控制迟早是不行的,碰上网络时代还不被骂死?要知道苏联现在每时每刻都在铺设光缆,等联网成功了各国网民一聊天,苏联精神病院的运行迟早会暴漏,不如现在专门进行规划一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是克格勃主席,精神病院的运行大白于天下,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他自己。那种简单粗暴的精神病鉴定是不能再用了,同时要洗白克格勃在这里面的角色,于是最近卢比杨卡直接变成了精神病专家的办公地点。
  首先第一步,就是把关押犯人的精神病院改名,抑郁症康复所。这个名字是谢洛夫定下来了,抑郁症这个词有着一听就让人联想到消极的作用。在新的定义当中,克格勃将要把这些人定义成为苏联国内心理脆弱的失败者,进行再教育以及治疗,想办法重新让这些人回到社会上去做贡献,并且编辑精神病分类作为实行的指导思想。
  “我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都是各大医学院的专家,让我们谈谈如何让社会在更加健康的气氛中。”调子还是要拔高的,不然他怎么把精神病院和克格勃分开,相信这些学者也明白自己的意思,以谢洛夫这种地位,就不缺过来揣摩的人。
  莫斯科夏天一旦放学,就会出现放学回家的少男少女,苏联的校服比较普通,这指的是男生的校服,至于女生,则穿着女仆装作为校服,所以一旦放学你会更加一个个在成长期的小毛妹穿着女仆装放学回家。这种景象在同一时间的所有带修的国家发生,实际上五十年代的中国校服也是这样的,后来表示不屑于和苏修为伍,把校服改了。最终变成了后世的运动装。
  尤利娅带着发卡也穿着这一套黑色的女仆装放学,金发碧眼的尤利娅继承了母亲的优点,金发碧眼、面容柔美、身高腿长、很多学校的男生总是想要和这个女孩套近乎。
  “尤利娅,我可以送你回家么?”一个明显是荷尔蒙旺盛的男孩站在了尤利娅的面前,尤利娅眉头一皱,想了一下道,“我好像不认识你。”
  “那有什么,现在不就算是认识了么。”男孩深的脸皮厚的精华,阻拦住了女孩的去路。
  尤利娅心中有些不满,害怕倒是谈不上的,这里是莫斯科的市中心,她不觉得这个男孩属于上头什么都做得出来那种。主要自己不跟他走,他又能怎么样。只是心中对这种纠缠有些厌烦,脸上挂上漂亮的微笑道,“你要送给我回家?”
  “是的!”男孩马上点点头,冲着自己身后那群朋友使了一个眼色,随即引来了口哨声。显然他的朋友正在两人周围看热闹,而尤利娅身边的朋友则拉住她不让去,脸上挂上担心的神色,尤利娅示意没关系,等了一会直接上了另外一个方向的校车,校车上背后的强盾利剑标志给了她巨大的安全感。
  苏联的校车一旦出现问题,第一个到的不是内务部,而是当初建议把克格勃标准按在校车上的谢洛夫,尤利娅是知道自己老爸当初脑洞大开的。今天为了摆脱纠缠,直接做上了从卢比杨卡广场路过的校车。
  十几分钟之后,尤利娅就和几个男孩在这里下车,然后对着克格勃总部大楼走去。
  “喂,这是克格勃,尤利娅你疯了?”刚开始想要送女孩回家的男生骤然变色,他从自己的父母口中听说过这个部门,广场中间巨大的捷尔任斯基铜像提醒他,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部门,肯定不会错。
  “你在害怕这个地方?”尤利娅忽然停止了脚步,回过头来逼视着几个男生道。小女孩的美眸中有一种叫做愤怒的东西,显然在她的认知中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那好像是大公主。”站在总部面前的其中一个卫兵看到了不远处的情况,主席的家人来过几次,尤其是主席的大女儿,总是过来看望父亲。
  “好像是,过去看看。”两个士兵走过来立刻让周围的男生躲的远远的,尤利娅则不怯场的和卫兵打招呼,在这些男孩的眼皮地下进入了克格勃总部大楼。
  “米沙,尤利娅的家人肯定在这里工作,你可别给我们找麻烦。”几个朋友上来劝了米沙几句,然后拉着这个初恋破碎的男孩离开了。
  谢洛夫坐在椅子上听着女儿讲述着刚才的经过,眼睛瞄了一眼女儿这套校服,苏联的这套女仆装校服的裙底也太高了,可倒很能省布料,恨不得一弯腰能把内裤漏出来。要是看别人家的女孩,谢洛夫倒是可以接受,自己姑娘穿这身,心里一想就是一阵不舒服。
  “父亲,我是不是很聪明。”尤利娅接过了爸爸刚榨好的果汁,笑的非常开心。
  “你在利用那些男孩对克格勃的恐惧吓唬他们,以后还是少这么做。不过也好,让这些小孩子知道一下权威的存在也不是坏事。等下我忙完了就送你回家。”谢洛夫叹了一口气,他一定要和妻子说说,苏联的校服设计应该改改,至少裙子应该长一点。
  回家的路上尤利娅靠着自己的父亲问道,“爸爸,那些男孩是害怕你,还是在害怕克格勃?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他们害怕的是阶级。幸亏表面上我们已经清除了阶级,不然根本不用到卢比杨卡,他们和你打招呼的资格都没有。”谢洛夫摇头道,后世从他长大的自身感受来看,同龄小伙伴已经贫富分化巨大了:有家产过亿的壕,也有月入不到两千的。可这代人没事主要是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基本相同,有很多共同点。即使贫富差距比天大,三观里也总有一些共同之处。等他那代人的孩子出生,阶级已经形成,就完全没共同语言了,所以变化会从他孩子的那代人开始。
第708章
美国人能救谁
  至少前世终结之前的时间,都不需要担心。谢洛夫那代人的贫富差距虽然巨大,互相之间有着激烈的冲突,但因为小时候处在一个生活水平线上,有着共同的记忆,就算是互相不顺眼,仍然可以沟通,小时候的稳定会伴随着那代人长大。
  但是等到他那代人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对话基础已经消失。孩子从小面对的环境就是这么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富人家的小孩只会和同样的孩子一起玩耍。他们不接触穷人的孩子,自然就不知道大多数人的想法。那批孩子长大之后,互相面对的是完全不了解的阶层,这代小孩长大后,如果有一天双方发生冲突,能不能像是他们父母一样能够沟通,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
  他们的成长环境根本就没有共同的记忆,自然就无法坐下来商谈,他们之间完全不了解。
  “那父亲,这会出现什么事情。”尤利娅其实完全不明白自己父亲想要说什么,但他觉得自己父亲的话,比政治课上讲的更加生动。
  “会出现什么?”谢洛夫想到后世的难民问题,呵呵笑道,“比如西欧的那些社会党人,他们从不同的和平教国家引入劳工,这些决策短时期是没问题的,可是外国人比本国人便宜,一直实行下去,迟早会挤压本国人的工作机会,还会造成社会冲突。当那些社会党人自我催眠的时候,普通人就算是因为道德站不住脚不说,也会把不满埋在心里。这种无法对话的环境形成,根本坐不到一起交流,其实比直接冲突更加麻烦。”
  直接不长轿车到了克格勃别墅区,让司机去外面的自动加油站,最后一段路他领着女儿走回去,从自动售卖机拿了两瓶汽水启开,父女二人边走边聊天。谢洛夫还没到七老八十走不动路的时候,有机会陪着孩子,他绝对不会吝啬。
  “父亲,那我们的国家如何保持沟通。”尤利娅一边喝着汽水一年问道,金色的长发随着微风飘扬,本身一个生活在超级大国的小姑娘,却问出了相当严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保持沟通的渠道,比如设计中的英特网,还有就是苏斯洛夫同志的那个角色,一定要可靠的人担任。当然干部阶层一定要保持流动性,这些事情我会慢慢办。不用我的大公主操心!”拿着钥匙开门的谢洛夫呵呵一笑道,“只要有时间,问题总会慢慢解决的。”
  “女儿,其实离开了学校你就会明白,你们这些孩子看来最枯燥的政治课,其实才是最有良心的课程,只不过一般人在学生时代无法理解。你们没有经历过艰难的岁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