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404

  “身为一个肃反工作者,我不信任任何一个人,是人就不可靠。但机器不会背叛。我所追求的是整体的力量,以我们的科技力量迟迟早会达到这一点。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基辅的城区监控网络的调查来看,三个苏维埃最重要的城市治安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好转。但这还不够,要建立人民心中的安全感,让法律和人民同在,必要的监控是必须的。”谢洛夫咳嗽了两声道,“一个人行走在苏联广袤的大地上,他就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脱离不了国家的视线,不论从反间谍的领域考虑,还是从社会治安考虑,都是一件好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遏制犯罪,我们的工作在于让所有压制住自己的阴暗面,做不出暴力的行径。”
  在一片掌声结束之后,谢洛夫继续阐述道,“自三大城市的监控网络建立之后,谢洛科夫同志的内务部工作就减轻了不少,三大内务总局的破案率大增。命案破案率提高了一半,当然这只是开始,在我的设想当中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命案是必须要破获的。让犯罪份子明白,有些事情还不能做。犯罪分子强大,执法者就要更强大。就是这样!”
  “还有,自从六七年前开始,国家有些地方出现了群体性事件。以哈萨克的一次集会作为参考,当地被抓捕的嫌疑犯在警车内死亡,消息走漏引起群众集会冲击当地党委,这就是由于信息不通畅所引起的,当地我在莫斯科命令一个侦察组去哈萨克才平息事端。这件事体现了人民对我们有所疑虑,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执法的透明度要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执法者也进入到被监控的范围内,防止我们这些安全人员也被某些因素影响。”转眼间谢洛夫的报告已经进入尾声,最后道,“我的报告已经完了,谢谢同志们……”
  随后谢洛夫转身向身后的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委员敬礼,走下主席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谢洛夫的位置距离主席台很近,属于最接近中央主席团的座位上。而他身边则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戈雷切夫。
  “说的没错,你自己对着我们看不见,我可是亲眼看见第一书记频频点头。”叶戈雷切夫侧着头低声道,“我觉得你的报告,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是么?”谢洛夫暗道不是我写的,虽然他写报告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次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参加的除了苏联人自己之外。还包括了几十个国家的近百个党派代表,这很正常,每次的大会都是这样。苏联自称无产阶级工人的祖国,要是开一次大会没人来,真说明出了大问题。
  这是波德戈尔内犯错误之后的首次代表大会,不知道赫鲁晓夫想要说什么事情。但肯定不只是喊喊口号就算了,说不定会有一些人事调整。谢洛夫想的没错,赫鲁晓夫确实要进行一些人事调整,因为中央主席团出现了空缺。
  在拿下了波德戈尔内的同时,当年中央书记库西宁病逝。中央主席团的空缺已经出现了两个,谢列平以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接任了波德戈尔内的位置。库西宁的位置由谁来接替还是一个问题。这当然是有些先兆的,谢洛夫曾经在赫鲁晓夫的一些话语中听出一些端倪,不过他没有告诉叶戈雷切夫,其中一个人选自然是叶戈雷切夫本人,另外一个人则是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柯西金的主要助手马祖罗夫。
  不告诉叶戈雷切夫的原因就是,谢洛夫认为叶戈雷切夫进入中央的可能性很低。谢列平他们这些人都有一个资历问题,谢列平是这样、谢米恰斯内是这样、叶戈雷切夫是这样,甚至谢洛夫本人也是这样。和柯西金的主要助手马祖罗夫相比,叶戈雷切夫不占优势。
  果然,赫鲁晓夫随后在大会上宣布谢列平出任主管组织的中央书记,代替了波德戈尔内之前的角色,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谢列斯特、和部长会议副主席马祖罗夫成为中央主席团正式委员。谢列斯特和马祖罗夫随后分别在主席台发表了讲话。
  “我们的年龄真是一个劣势!”随着众人鼓掌的谢洛夫低声对叶戈雷切夫说道。
  “但时间在我们这边!”叶戈雷切夫虽然有些失落,但马上振作起来说道。
  时间在我们这边?谢洛夫看着赫鲁晓夫身边的勃列日涅夫,暗道,“这个前提是赫鲁晓夫要多呆上几年,不然的话一切都不好说。”
  经过全体中央委员的投票之后,赫鲁晓夫的提名被认可。现在的中央主席团是这样的,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最高苏维埃主席米高扬、中央书记苏斯洛夫、这些人不算。谢洛夫能看出来明显的团体,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谢列斯特算是波德戈尔内的继承人,但谢列斯特实际上已经失去了靠山,他只能依靠赫鲁晓夫。
  中央主席团跟随勃列日涅夫的人,是他的左右手安德烈基里连科。如果叶戈雷切夫进入中央主席团,谢列平就不会在里面孤立无援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政府在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占据了三个名额,分别是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柯西金、部长会议副主席波利扬斯基和部长会议副主席马祖罗夫。波利扬斯基和马祖罗夫都是柯西金的主要助手,三个人的主张其实都差不多,这就很有意思了。
  “没想到最大的团体成了柯西金那些人,怪不得勃列日涅夫最后才解决了柯西金。”谢洛夫觉得这种情况很有意思,除了赫鲁晓夫之外,柯西金竟然成了最强势的人。
  “提名两位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谢洛夫、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戈雷切夫同志,同时中央主席团任命谢米恰斯内同志为俄罗斯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的提名获得了通过,谢洛夫倒是十分意外自己能获得提名。
  “柯西金竟然成了胜利者?真没想到。”在大会结束之后,基里连科来到勃列日涅夫的家中第一句话就是表达自己对这次的第二十三届代表大会的看法。
  “是啊,柯西金这个人立场比较激进,而且还是经济专家。让我们第一书记另眼相看不是没有道理。”勃列日涅夫还是不疾不徐的样子,和往常一样淡然。
  柯西金的改革在历史上建立在赫鲁晓夫失败的基础上,并且在早期获得了勃列日涅夫的支持,至少没有遏制。但不代表勃列日涅夫就愿意这么做,柯西金和勃列日涅夫的关系从赫鲁晓夫时代就一般,只不过两人在自己的领域中地位都算是稳固,所以才没有刚开始就干起来,这不代表两人的关系好。
  “现在政府已经在主席团里面占据了三个位置,柯西金的两个助手都成了政治委员,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办法。”基里连科发现自己有些看不懂勃列日涅夫了,自己加上勃列日涅夫才不过两个位置,怎么他就一点都没有感受到威胁呢。
  “三个部长会议副主席,三个中央主席团委员,这代表不了什么。是的,柯西金在政府的地位很稳固,但那种权利可以通过时间慢慢消磨。五年不行就十年,早晚会有办法的。真正的大权,有四个部门,党、政、军、特。柯西金只不过在政府一言九鼎,但谢列平这次成了主管组织的中央书记,加上身兼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谢洛夫、谢洛科夫、都必须听他的,现在你应该明白谁长远才更有威胁了吧?”勃列日涅夫深吸了一口气道。
  勃列日涅夫虽然知道这次大会之后,柯西金的话语权加重。但仍然能清楚的认识到柯西金的权威仍然在政府当中。而谢列平就不同了,接任主管组织的中央书记,就对自己在党内提出了挑战,身兼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就让苏联的包括克格勃、内务部的特务力量跟着他走,可以说柯西金的威胁在一个领域,而谢列平的威胁在两个领域。
  “可是三个委员,也太多了。那柯西金还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基里连科对这次的大会相当不满意。
  “也许赫鲁晓夫是来真的,可能过上个两三年,他真的会退休。”勃列日涅夫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早先对赫鲁晓夫的种种退休言论他并不相信,但这次大会赫鲁晓夫又提起来这件事,而且明显加重了政府在中央主席团的话语权,弄得勃列日涅夫也有些不确定了。
  “那我们怎么办?”基里连科最终还是要听从勃列日涅夫的意见。
  “等待……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对了。”勃列日涅夫耸耸肩道。
第539章
美元转折点
  “等待是唯一的办法,不过包括谢米恰斯内在内的人,还有舒里克,都觉得勃列日涅夫这个人还不错,这点让我比较忧虑。”在大会结束之后,谢洛夫在和叶戈雷切夫离开之后这么说道,这次大会之中柯西金在中央主席团话语加重。谢洛夫很是害怕谢列平他们出现误判。
  “我会提醒舒里克注意一下,不过看看吧。你有什么想法?”叶戈雷切夫点点头道。
  “我?”谢洛夫忽然停下来站在原地愣了一下道,“我需要准备反攻了,越南战争从现在看来短时间内肯定不会结束,美国无法在一年内摆平越南,注定了这场战争的结局。也许美国人不会短时间内服输,但这样更好,美国政府坚持的时间越长,造成的后果就越严重。越南战争结束之后,就是我们反攻的机会……”
  “到时候你准备怎么样?”叶戈雷切夫问出了自己想要问的问题。他感觉谢洛夫好像已经等待这一天很久一样,这只是一种感觉,没什么根据。
  “在二战结束之后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我们国家也已经被美国压制了二十年,而这一切也该结束了,我这个国家安全总政委不是白当的。两年内我会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和我们的盟国缓和,集中力量等待反攻的那一天。”谢洛夫脸上挂着一种叫做冷淡的笑容,虽然在笑但让人感觉到一种不妙的预感。
  谢洛夫一直以来小心布局,十几年来不敢有一天懈怠,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大洋对面有一个国家是多么的危险。而到了现在,他正处在一种叫做黎明前的黑暗中,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转折点正在前方不远处等待着他。
  “不远了,我能感觉的到。”在卢比杨卡克格勃总部自己的办公室内,谢洛夫站在窗户边上目光落在广场中间的捷尔任斯基铜像上,语气坚定的自语道。
  “我不会妇人之仁的放过你们一马,历史已经证明了,哪怕相隔一个太平洋,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想要解决威胁就应该把威胁的源头解决掉。等着吧,当攻守异位的时候,让你尝尝中国式布局加上苏联式碾压结合起来的威力。”
  这次苏联准备的更加充分,国内已经少走了不少弯路,在国际上名声还算不错,至少能够挥霍一段时间了,西欧共产党实力仍在,可以牵制住一些国家的政策。英国的剑桥五杰么没有暴漏,克格勃的商业布局以情报工作的隐蔽性为保障,已经接近完成。
  土耳其方面,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合作,利用保加利亚最大少数民族土耳其人,对扼守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进行渗透。希腊共产党重新整合,虽然受到限制但至少恢复了合法性。库尔德共产党已经建立,正在亚美尼亚的训练营进行训练。叙利亚和苏联的关系在稳步进展。
  伊拉克方面,伊拉克共产党表面上看来人数越来越少,但实际上已经地下党化,谢洛夫寻找到了遍及十几个国家的共产党情报部门,哪怕是朝鲜、古巴、越南和中国的教官,在阿塞拜疆对伊拉克共产党的成员进行渗透训练,希望伊拉克共产党可以隐蔽自己的力量,在关键时刻出手把这个中东的产油国纳入苏联的体系当中。
  加上埃及的布局,未来中东方向最理想的情况是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三国作为苏联在中东的战略支点,这样不论从哪个方向都能对土耳其、沙特和伊朗进行压制。何况加上苏联的地利,只要美国出现颓势,苏联就能打通南下的出路。
  世界上的三条黄金水道、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处在苏联的辐射范围之内,马六甲海峡至少有一部分在苏联支持下的印尼影响范围当中。只有巴拿马运河苏联完全插不上手。也就是说三条重要的水道至少有一半在苏联的影响之下。
  南亚方面,和历史一样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因为受到了美国和中国的警告,开始积极向苏联靠拢,印度政府的代表团刚刚在是上个月离开莫斯科,苏联和印度的关系骤然加温。在必要的时候谢洛夫会引爆早已经勘察好的火药桶,让阿富汗和印度南北夹击灭掉巴基斯坦。
  东南亚方面苏联帮助苏加诺总统稳固了地位,印尼加入经互会的成功表明谢洛夫的大获全胜,至少平息了印尼本身的经济问题,印尼就会成为苏联一个主要攻击点。
  谢洛夫在等待美国暴漏出来经济问题,当然,克格勃一直在积累资金也是在进行这方面的准备“其实也是时候了,应该把我这几年在全世界的资金都收回来了,布雷斯顿森林体系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了,我可不能看着自己的钱越来越被稀释。”
  今年谢洛夫只做一件事,就是利用美元仍然是美金的最后一年,从美国提走能提走的所有黄金。此时美国和美国财阀总计持有大约7.53亿盎司黄金,分别由美联储(存放地美国本土),花旗,摩根,大通,第一波士顿,美洲持有。(存放地全球,主要是瑞士)。当时1盎司黄金=35美元。此汇率由美国政府保证承兑。
  也就是说,任何银行都可以持有美元自美联储兑走黄金。只要美国的短期债务余额不超过263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美元不巨量回流,那么美元的信誉牢不可破。美国财阀打倒所有挑战者,支配整个自由世界的时间已经有二十二年,至少在当时,自信满满的美国认为他们建立的美国财阀支配美联储——美联储支配美元发行——美元支配世界的格局还要持续千年。但自从五十年代以来,美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导致旧欧洲财团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元资产这一问题没被寄予很大关注。那些在二战中损失惨重而暂时沉寂的旧欧洲资本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
  怎么说克格勃也是一个情报机构,监控着全世界的消息,从粮食到产能、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黄金,现在摆在谢洛夫面前的问题其实一点也不复杂,那就是在布雷斯顿森林体系仍然奏效的情况下,做第一个挑战者,还是做最后一击击垮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国家。
  历史上首先动手的是戴高乐主政下的法国,其实几乎所有欧洲经济强国都发现了美国因为越南战争超发货币的事情,但法国确实是第一个跳出来对美元发起攻击的国家。当然美国摆平一个法国还是轻而易举的,但随后掌控四分之一交易市场的英国成为第二个挑战者,而最后则是工业立国的联邦德国终结了布雷斯顿森林体系。
  但美国虚弱不堪的抵挡住了反噬之后,开始凭借自己的国力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最后找到了中东国家用石油和美元绑定,用全新的石油美元代替了美金。
  “如果第一个动手,美国人肯定知道是苏联,这不好。”谢洛夫不能把苏联的敌人当做是蠢货,这么大的资金流美国人一定会查清楚资金来源。一旦让美国人知道资金来自于苏联,这件事会不会成为政治问题?苏联如果首先动手,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了。万一英法德帮助美国抵御进攻,这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绝对不能第一个出手,谢洛夫觉得应该等待戴高乐忍无可忍的时候,开始对美元发起挑战,并且看看美国还有没有余力在做打算。
  那也不能是最后一个动手,首先法国、英国和联邦德国的三次攻势之后,美国招架不住宣布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瓦解,那时候苏联在冲上去说不定什么都没了。理想状态下第二个、第三次动手都行,但不能最后一个动手,不然连汤都喝不上。
  “这样想的话,最保险的是和英国同时动手,然后让联邦德国收尾。不管怎么说,所有的美金都应该集中起来了,同时中东方向还要突破,防止石油美元形成,如果无法阻止,就把石油美元局限在沙特一个国家。”谢洛夫深知沙特这个国家是苏联拉拢不了的,首先苏联就不会允许自己的国家内有沙特的资本存在,这是国家性质所决定的。美国可以这么做,苏联做不到。
  “一年内,想办法弄到越来越多的美元,这是命令。”谢洛夫对全球的克格勃产业下达命令,同时把这件事做成报告上交到苏联中央主席团,谢洛夫已经随时可以在中央主席团发言了,只不过没有投票权。
  “计划虽然有些粗糙,但计划的前提我已经写了,如果有一个欧洲经济强国首先动手,就证明我的想法没有错误,我们在之后动手就行了,可以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到时候我需要中央主席团的支持。”谢洛夫当着全体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们这么说道。
第540章
切香肠战术
  “以美国的储备货币作为武器?克格勃应该把相关资料给我一下,现在这些还不够!谢洛夫同志,我们的工作是以数据和事实作为支撑,不要见怪。”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柯西金,在赫鲁晓夫的示意下,接过了谢洛夫准备的资料,马上给了自己的左右手部长会议副主席波利扬斯基和部长会议副主席马祖罗夫。
  “以现有的资料来看,美国的黄金储备还是挺脆弱的。世界上大部分的黄金储备已经不在美国,不少已经转移到了其他国家,也就是英法德、包括瑞士。”部长会议副主席马祖罗夫以现有的资料也看出了端倪,看了看柯西金和波利扬斯基说道。
  马祖罗夫独立思考了一下,像是问自己的同伴又像是问自己,“如果我们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已经被别的国家发现了一丝动静,你们觉得一旦被攻击将会如何应对。”
  所有人都是一阵沉默,这需要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带入到敌人的处境当中。波利扬斯基想了一下道,“也许黄金价格双轨制是一个不错的应对办法,不过这需要美国人获得西欧的帮助!一旦这样的话,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死亡就等于是时间问题了……”黄金双价制就是指在官方黄金市场及非公开黄金市场实行两种不同价格的制度。
  “刚开始美国肯定不会放弃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任何转变都需要时间,所以美国会坚持个几年时间,同时寻找另外一个保证美元价值的物品进行绑定。”谢洛夫站起来走到一边拉开了幕后的世界地图,指着中东地区的国家道,“石油……”
  石油?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都是一愣,然后又同时的点点头,只不过两人想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勃列日涅夫有着自己的战略,在他看来苏联的战略进攻方向有两个,美国和其盟国的总体工业实力比苏联要强,但从国土上的资源对比来看,并不占优势。美国还好说,西欧国家属于什么都没有一点,但什么都要进口的位置上。所以苏联必须从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上双管齐下,同时进攻世界油库中东和世界稀缺矿产的南部非洲。
  柯西金考虑的地方在于,如何化解掉美国的货币强势地位,第二书记和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不同考虑,一个是想让卢布代替美元的地位,一个是让美元丧失目前的地位。这是完全不同的考虑。
  “我们几个还需要更多详实的资料和情报调查,但目前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你想等一个国家首先动手,然后在给予第二个重击的想法其实并不保险,我觉得你克格勃的情报力度,一旦黄金市场出现波动,或者交易量增大的情况,你们肯定马上就会知道。”柯西金看了一眼自己的助手波利扬斯基和马祖罗夫,交换了一下眼神道,“我的意见是同时动手。”
  “柯西金同志的意思是,以你们克格勃的情报力度侦查出来这个动静,我们调集资金一起对黄金进行攻击。从政治上来讲,这样做可以有一定的迷惑性。这种规模的资金流是无法隐藏的,美国人肯定知道有苏联的影子,但他们同时也会发现那个和苏联一起动手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有兑换的压力,内部不知道那个国家为何会苏联一起动手,十分容易出现举棋不定的情况,造成应对失误。”勃列日涅夫娓娓道来,抽丝剥茧一般的把各方面的细节分析出来,让勃列日涅夫写点马列文集他没什么办法,但如果让他想象一下那种博弈,这还真的难不倒他。
  “第二个动手固然可以规避一下风险,但同时也容易让敌人有防备之心。尤拉,记住这一点吧。”勃列日涅夫温和的笑笑,很是轻松的和身边的基里连科对视了一眼然后对着谢洛夫道,“作为我们国家的安全首脑,我给你一个任务,卡好一个时间点,我们不是第一个动手,也不是第二个动手,而是第一点五个……”
  第一点五个?谢洛夫想了想认真点头道,“明白了,但我希望美国的精力牵扯在别的地方,也许需要一个爆点。”
  “爆点?这很简单,第一书记已经决定对越南进行大规模的援助了。到时候我们可以支持越南在战场上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央书记谢列平饱含自信地说道,“到时候在支持印尼发起试探性的攻势,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的话,剩下在其他方向就要靠你自己努力了……”
  美军在越南登陆时间已经一年了,经过了这一年的时间,赫鲁晓夫早已经断定越南战争肯定会变成类似于朝鲜战争的泥潭,说不定会更大。赫鲁晓夫不介入越南是建立在没有回报的基础上,而现在不同,越南战争的泥潭已经成了定局,谁都不会当做没看见。
  苏联每援助一个卢布,美国就要多花十美元甚至几十美元来应对。这种买卖关系只要会算数的人都能看见,所以对越南战争的援助已经从年初开始。
  援助的路线就这么几条,海路走大西洋—印度洋—北越海防港,这条路沿途要经过众多美军军事基地,尤其是过了马六甲海峡之后,最后进入南海那一段,就擦着西贡、顺化过去,而且那里还盘踞着强大的美国海军,风险极高。
  海路先走西伯利亚铁路,到达最东端的海参崴,然后用货船经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至海防港。问题是美国海军用水雷、水面舰艇和战机对海防港进行了封锁,还经常对港口进行轰炸。那些装载高价值的如防空导弹、战斗机、坦克等武器的货船一旦被击沉,那损失也太大了。而且这些货船也很难逃过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国海空军的毒手。而且美国在冲绳、菲律宾和弯弯设有军事基地,对这些货船的一举一动基本可以做到了如指掌(货船必经海峡)。陆路,苏联援助无论是从云南还是广西进入越南,都必须自北向南穿越整个中国。
  所以克格勃的任务又多了一条,如何在陆地运输的时候,防止装载在列车上的苏联武器被中国卸下来,“基班诺夫中将,这是你们交通管理总局的工作范围,对手不是一般的国家,按照中央主席团的意思,本年度将有超过两亿卢布的军事援助进入越南,以后是多少我不知道,但肯定会越来越多。你的工作压力很大……”
  “中国么?放心吧,交给我。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情报组织比我们更强。”交通管理总局局长基班诺夫中将很有自信地说道。
  谢洛夫眉头微微一皱,出言道,“你要明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其实是不好对付的,中国国内的掌控力现阶段是历史最强时期,这也是我迟迟不大规模开展情报工作的原因,想要有所突破必须要等待十几年的时间,那个时候他们会自己开开口子让我们进去,所以你们在沿途护送的工作,就是保证我们的援助不丢失,除此之外不要招惹中国。我们是世界上空前绝后的综合性情报组织,但也要考虑到主场和客场的区别。”
  在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对上哪个情报组织,谢洛夫都不虚它。但不代表克格勃可以无法无天,他不会跑到美国本土去和联邦调查局作对,同时也不会在英国和军情六处刚正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