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404

  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确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
  谢洛夫以私人名义给了认识的埃及政府高官写信,表明要小心以色列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发起战争,随后就不在多嘴,反正以色列的战争准备也需要时间,今年肯定打不起来,可印尼的事情在今年肯定要有结果了。
  整个六四年夏季,类似的战斗在边界地区发生了不下三十次。北婆罗洲地区的一系列交火使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关系空前紧张,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在联合国要求下,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从一月到三月实行停火,并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谈。
  印尼外长苏班德瑞在会谈中坚持认为,越界袭击行动是当地志愿者的行为,并不受雅加达控制。马来西亚代表吞拉扎克则要求必须首先撤走所有渗透者,才能继续会谈。会谈进行得十分艰难。而到三月的第一周,就已有三股人数在数十人人的武装分子越界进入北婆罗洲。其中一月底一股武装分子进入伦乐的第一师地区;二月份第二股入侵石隆门;三月份又有一股进入拉索。这些武装分子都和英军交火并被击退。这种情况下,会谈自然不会取得任何成果。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意。登陆的人员刚一上陆,就遭到了当地警卫哨所的火力拦阻。登陆者被迫分散并丢弃了很多装备。而整个马来亚西海岸就此进入警戒状态。此后的一个星期里,这支小分队,其余都陆续被俘。在文律登陆的人员则与马来西亚军队遭遇。交火导致这支队伍中出现伤亡,其余人员不得不隐藏起来。只有少数逃脱。
  “这么看来印尼的价值还能牵扯一部分英国的注意力,印尼的价值越来越大了。”英国是支持马来西亚建国的主要操盘手,这也是印尼和英美的两个国家关系恶劣的原因之一,因为在苏加诺眼中,英国和美国基本上是一样的。
  要是印尼一直对马来西亚采取敌视态度,渗透和反渗透作战一直持续下去,也能起到消耗英国的作用,英国的实力本身就在衰退当中。在必须维持马来西亚的独立,经济负担一定会增大,敌人的麻烦就是苏联的好处,可见印尼的价值还要增加。
  “主席,福尔采娃部长希望我们能在下个星期英国文化界来访的时候,做好相关的安保工作!”谢尔瓦诺夫这个时候走进来打断了这位克格勃主席的思考。
  “一个文化界代表团而已么?还需要我们派人保护?”谢洛夫接过文件,扫了一圈道,“放心,我一定抽调警察总局的专业特工进行保护!”上面的一个人他认识。
第512章
有条件高压
  是啊,不但认识还很熟,那个有紫色双眸,一部电影赚年百万美金的影后。他其中一个儿子的母亲,弄的谢洛夫现在都避免接触那些外国人。自从出现上次四百卢布和两百万美金的对比之后,这种想法就出现了。如果苏联民众总是接触到这种人,怎么会不出现第五纵队的思潮,在月亮还是外国的圆这种想法下,人民也许会对政府不满。
  这就像他前世亲戚家一个哥哥的想法一样,作为一个跑运输的司机,开着解放卡车奔跑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国家不错,而运输业一到淡季的时候,言论就变了,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又一次的对话是这样的,“我在家一呆一个多月没有活干,天天混吃等死。咱们父亲那辈人其实也不错,天天有班上,养活一个家也很轻松。”
  问题是你一个月赚两万块的时候,怎么从来不说以前计划经济好呢?到了夏季没活干的时候就想起来了,这种想法就和苏联人一旦接触外国人多的想法有一定的共同点。所以说苏联要么把全国人都关起来不让他们接触到西方,要么开放就要全面开放,让出去过的人口形成规模,傻×固然存在,但聪明人也是不少的。
  “哦,原来自由世界也存在文化部这种单位?”这倒是一个很新鲜的事情,谢洛夫可以说出西方世界几乎所有情报部门的名字,不管这个国家多么不重要。但他真的不知道原来这些国家还有文化部,不是说他们是自由世界么?造成这种认识偏差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上辈子没出过国,真把文化部当做独裁、高压的代名词了。
  英国文化部的名字,叫英国文化、新闻和体育部,管的东西还真不少。从规模上来讲也算是一个重要的部门,看到这个名字谢洛夫就觉得,这个部门肯定不仅仅是负责文化交流,考虑到英国以前遍布世界的殖民地,加上部门名字里面有新闻这个词汇。就可以断定,这个部门应该不单纯,大英帝国还是留下点底子,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些国家也很买账。加上新闻,肯定有文化输出的意思。
  那么这个部门的属性?谢洛夫摸着自己的下巴想了想自语道,“安德罗波夫的中央联络部?嗯,应该是一个差不多的东西,只不过英国用这个部门和前殖民地形成文化纽带。”
  既然如此,福尔采娃作为苏联文化部部长,这么重视也是应该的,这个代表团的访问目的,谢洛夫一清二楚,里面的几个知名演员之一是自己的下线,他们来到苏联的目的,是想要苏联这个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伊丽莎白泰勒现在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董事长,也算是一个励志的典范,至少英国报纸是这么说的……
  “没有你们最大的敌人我,这个励志的典范就不存在。”那就抽出来点时间接待一下吧,另外两个奥黛丽赫本还有玛丽莲梦露都在美国见过,至于其他被泰勒请过来站街的影星?统统不认识……
  谢洛夫在一副巨大的雅加达航拍地图上不断的勾勒着,上面已经有很多地方都被他用蓝色的笔勾勒出来应该控制的地点,这年头你要相信科学,政变也是一种学问。短时间对抗得出结果的那叫政变,比如苏丹。对抗一直持续不停的,那叫内战,比如现在的伊拉克。
  不得不说伊拉克的内部对抗一直在持续,这个操盘手可不只有克格勃,在中东司的调查之下,一个国家被挖了出来。谢洛夫得知的时候都乐了,这不是泛和平教主义发起者,石油王国沙特么?现任国王是政变上台的费萨尔,费萨尔也拥有不错的威望,如果说中东地区的领袖是纳赛尔,那二把手就是费萨尔。两人的主张不同,纳赛尔希望重建阿拉伯帝国,费萨尔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和平教帝国。
  苏联和沙特的关系注定不可能成为盟友,对于苏联这种无神论国家,沙特就算是表面上不敢多说,实际也是十分反感的,防备苏联的心态比美国还要大。注定不是拉拢的对象,谢洛夫知道就算现在苏联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还过得去,两国以后的关系仍然会越来越恶劣,所以这道选择题非常好选,直接把沙特参与到伊拉克内战的证据捅出去。
  伊拉克国内一团乱,首先做出反应的是埃及,纳赛尔谴责沙特这种做法,因为伊拉克也有他支持的力量,那就是受到纳赛尔影响的,阿拉伯复兴党。两人支持的力量基本上可以算作是敌人,不过卡塞姆被刺杀之后伊拉克军方仍然是最强的,在共同的敌人下,这场谴责最后不了了之,短时间内,伊拉克的局势还看不到和平的希望。
  至于巴列维支持什叶派武装,则因为这个年代伊朗和美国穿一条裤子,再加上派别的原因,受到埃及和沙特支持力量的全力打压。甚至对伊拉克共产党的打压都没有这么狠,谢洛夫还真是不理解宗教领域更仇恨异端的想法。
  中东的事情以后再说,拿着笔从凳子上下来的谢洛夫,对比从印尼带过来的照片,检验有没有标错的地方,这个时候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进来,在他的身边抱着双肩一副审视的表情,用很郑重的口吻说道,“真正的较量可能只有两三天,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怪不得你这么慎重,每天就看着这幅地图……”
  “要么军方先动手,要么印尼共产党先动手,谁先动手不重要。”谢洛夫转身把笔仍在桌子上面,回头冷漠的道,“最重要的是,最后的胜利者是谁?”
  “搞定这么一个国家可不容易,印尼不是苏丹,国内的势力可比苏丹还要多的多,尤里,从去年开始那群卢蒙巴学生,就一直在我们顾问的配合下,进行城市化建设。苏丹也一年都没有平静,光抓人就抓了整整一年。”萨哈托夫斯基有些感叹道。
  “怕什么,我比那些学生专业多了。我可是肃反工作者的头!”谢洛夫不在意地说道。
  整个苏联,提起肃反这个词,有人比他更加专业么?没有,宗教势力再顽固,也扛不住大清洗,谢洛夫必须让某些宗教知道,不对付你们只是顾忌国际舆论,真要对付你们的话,你们所谓的传统都一个戈比不值。
  “对了,这是新女性新闻的报道,刚才伊尔瓦诺夫让我送过来的,是写的你。”萨哈托夫斯基像是想起了什么,把一张报纸交给了谢洛夫道,“似乎对你有些不满。”
  接过来报纸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冷着脸放下了报纸,谢洛夫压抑着自己的怒气道,“先查清楚,我的处理意见为什么会泄露出去?是谁告诉她的。”
  一个星期之前,谢洛夫对军方的军人枪击案给出了克格勃的意见。但这件事却泄露了出去,其实挨骂倒是次要的,但他一个克格勃主席的处理意见竟然被别人知道。这不是在打他这个安全干部的脸么?
  “那怎么做?”萨哈托夫斯基心中一阵怜悯,似乎这头里海虎怒了。
  “泄露国家安全机密罪,找出来泄露的人,按照正常的量刑惩处。”听了谢洛夫的话,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暗道一声果然,如果这个的找出来是哪里出现了问题,重刑犯监狱呆上几年是少不了了。
  “至于这个女主编?打着男女平等的幌子,连这个问题都敢写。她知道不知道军人的婚姻受到保护?”谢洛夫很是不客气的嚷道,“我本来以为我们国家的人基本正常,至少比第二国际的社民党,还有海外那群用嘴巴世界革命的托洛茨基份子正常的多,现在看来是个错误,在是非不分方面,这个女人已经快和第二国际那群白痴差不多了。”
  “这次我要给那些文化界解冻之后,闲着没点事干的文化人们一个教训。让他们正一正自己的三观,这样,让秘密警察总局签发一个精神鉴定,让这个女主编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她总是以男女平等的幌子贩卖私货对吧?好!”谢洛夫很认真的点点头说出了自己的办法,“治疗方案,鉴于此人长期脱离劳动,和工人阶级的生活距离太远,处理办法就是,找个煤矿,让他下一个月井,能挺住说明她从身体上已经接受了男女平等,如果挺不住,告诉她以后把嘴给我闭上。”
  谢洛夫最喜欢这种起高调的人了,既然愿意起高调,很简单,我要起的更高,高到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的地步,然后让你去做。做不到就把嘴闭上,做到了就下一个。不过从这个女主编的照片上来看,她应该是做不到。
  “在英国代表团访问结束之后开始执行,省的我们文化界代表在这个时候,给我玩政治错误。”谢洛夫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这是有条件的高压,不能随便乱压。
第513章
惩戒之剑
  “我迟早要把通奸罪写回到法律里面。”在谢洛夫看来结婚之后就不能乱搞,苏联这方面肯定比后世的俄罗斯严,但对于婚前只是不提倡。没有过多的压制,但现在他发现某些精神异常的家伙有点赛脸,这就不能容忍了。
  以苏联枪支获得的容易程度,这种事其实为数不少,只不过这次涉及到了军人,他才写一份意见,不代表苏联全国今年就这么一起同类案件。对于退伍军人来讲,搞一支枪一点都不难,三天前因为这件事,他还专门向国防部提出了枪支管理的制度要修改。
  以保守出名的苏联没有这个罪名,在性开放的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却都有“通奸罪”,韩国男女犯通奸罪会蹲两年以内的牢。德国刑法也有通奸罪,美国联邦法规定,任何人犯通奸罪都处三年以下监禁,六十年代美国有一半的州仍然保留通奸罪。谢洛夫不想往中东国家那边去想了,那会出人命的。
  要学习你学习这个,结婚出轨不道德就算了,竟然还有人为其说话,这不单单是三观不正的事情,谢洛夫的处理还算轻的,就那个女主编,他要是把这个骂自己的女主编扔到中东,估计不是石刑就是荣誉谋杀的下场。
  “好的不学,学第二国际那群白痴!”用了好半天的时间谢洛夫才算平静下来,继续在地图上进行推演,不能因为这件事把大事耽误了。
  美国白宫,林登约翰逊在自己的办公室接见了两个人,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和中央情报局局长,海军中将小威廉·弗朗西斯·雷伯恩。不过这次他们讨论的不是越南问题,越南战争美国大规模介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登陆部队都上去了,任何事情都不能修改。这次谈论的事情同样是东南亚的问题,但是主角却是印尼共产党。
  “如果我们不能在南越顶住社会主义力量南下,那肯尼迪总统所说的多米诺骨牌理论很可能成为现实,东南亚的国家会一个接一个被变色,我们必须以澳大利亚作为前线顶住苏联的进攻了!”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面色沉重的开口道,多米诺骨牌理论也是林登约翰逊借用肯尼迪的主张,为越南战争找的理由。因为肯尼迪死的比较不明不白,美国人一直在怀念他。
  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苏联不仅通过朝鲜而且通过东南亚试图夺取日本。苏联控制了印度支那后,就会力图将控制延伸到日本和印度,如果丢掉印度支那,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就会相继落入共产党人之手。越南将造成的严重后果和美国干涉的必要性:将一排骨牌立起之后,推倒第一块骨牌,最后一块也将很快跟着倒下去。因此,只要有一个地方开始瓦解,它就会产生一系列极为深刻的反应。
  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可能是缅甸,但最大的可能是越南地区,尤其是越南的东京地区。因此,成功地守住东京地区,是把东南亚的大陆地区保持在非共产党人手中的关键。
  为避免多米诺现象的出现,美国首先要守住东南亚,而守住东南亚的关键则在于守住越南。为此,美国必须利用各种手段,拉拢东南亚各国,而重点在于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击越南民主共和国,遏制共产主义在越南的扩张。
  现在美国已经通过法案,利用军事力量介入到了越南战争当中。但下一个问题出现了,在美国人的侧后面,东南亚第一大国印尼,竟然有着世界第三大共产党,党员超过三百万。如果美国能顶住北越的进攻,但后院起火的话,这个笑话可就大了。
  到时候美国的处境会变得非常尴尬,印尼一旦变色美国这场仗打的就意义不大。如果干涉变色后的印尼,就相当于美国还要把军力提高一杯开发一个印尼战场。就算是有马来西亚的保护国英国帮助也无济于事,说不定还会造成英国和美国同时被牵扯住的窘境。
  这还是比较好的推演结果,印尼的人口和面积可比越南大多了,这可以定是提高一倍军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印尼共产党的存在,在美国大规模进入越南战场的时候,一下子变得十分突出,终于出现在了林登约翰逊的面前。
  “印尼这个国家对我们的敌视已经越发明显,苏加诺这个人和中国关系变得融洽起来,这对我们不是好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叙说着印尼的变化,“印尼的苏加诺因为马来西亚的事情已经退出了联合国,这个国家充斥着对我们是帝国主义的宣传,可以确定将会变得越来越反美,同时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渗透作战仍然在继续,必须要到了下决断的时候了。”
  英国组建马来西亚,这让印尼总统苏加诺非常不满。婆罗洲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印尼,并被印尼称为加里曼丹。苏加诺一直对英国试图将北婆罗洲和马来亚合并的举动感到不安,认为这会是殖民主义者对印尼的一种威胁。他希望在该地区能出现一个和印尼共同进行“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斗争的北加里曼丹国。而对逐渐倾向于东方阵营的苏加诺的这种意图,英国直接将其等同为试图控制北婆罗洲。
  去年十月哈罗德·威尔逊赢得议会选举,组建了工党政府。新政府决心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作为英联邦新成员的马来西亚。国防大臣希利和首相威尔逊很快批准了沃克呈报的一项秘密越境行动计划。
  可以说此时东南亚同时出现了两场战争,一场战争是美国在越南大打出手,一场则是印尼和英国在森林中的渗透战争,只不过美国的大规模战争掩盖了印尼和英国的小规模战争。
  林登约翰逊也知道印尼的动静,有些头疼的抬起头问道,“你们准备怎么做?在印尼发起一场政变么?可是这个国家不是一个小国,不是中美洲那些香蕉共和国,如果失败我们将会遭到印尼的敌视,一旦苏加诺操作这个问题,我们能怎么办?在开辟一处战场,那样我们能得到东南亚,输掉的是全世界……”
  中央情报局局长雷伯恩想了一下说道,“印尼的动静必须在年内解决,谁知道明年苏加诺会不会做出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事情,要知道现在他的姿态已经这么明显了。和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在同时加强,时间不在我们这边,所以必须趁着还没有在完全劣势的时候马上动手,不然时间越长,我们的成功性就越低。”
  “怎么动手!”这个决心并不好下,林登约翰逊也陷入到了深深的思考当中,带着试试看的态度询问一下中央情报局的意见。
  “我们每年给印尼陆军的几千万美元不是白给的,相关的计划我们已经制定好,就是利用印尼陆军铲除印尼共产党,让苏加诺下台。”雷伯恩中将狠狠地说道,“这样在越南战场上,我们的军队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进行作战了。”
  “可是我记得印尼内务部是苏联帮助成立的,想要推翻苏加诺并不容易吧。”林登约翰逊还是有些犹豫,苏联帮助苏加诺政府不是秘密,如果连印尼内务部和苏联的关系都不知道,中央情报局的工作未免太不称职了。
  “我们可以用钱收买那些警察部队的指挥官!”雷伯恩提议道,“至少可以让他们中立,比军事力量那些警察能有多少能力,在厉害的警察也不是军队的对手。”
  雷伯恩不知道,印尼内务部内部有一种思想存在,就是反波拿巴主义,当初负责这件事的谢洛夫就考虑过这个问题,那就是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思想加成,收买了领头的部门长官就没用了,所以把反波拿巴主义作为印尼内务部的思想。雷伯恩不知道思想的可怕,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从头到尾这个计划都是在打击印尼共产党,认为印尼内务部可以被收买,这个计划是有漏洞的,林登约翰逊问道,“那你们准备收买时候开始行动?”
  “必须要尽快,我们联络印尼陆军进行说服,最快也要两三个月,九月吧?”雷伯恩也有些不确定,其实他无法在万里之外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九月份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这就是我们和美国人决战的时刻,事情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所以刚开始就要把我们的力量全部拿出来,行动要讲究快速,准确。完成之后立刻把事情往美国身上引,让印尼内务部展开清洗行动……”差不多是同一个时候,谢洛夫把这个叫做惩戒之剑的计划修订完成。谢洛夫从自己的位置上站起来,对着各大总局的局长用手比划成了一个拳头道,“我已经紧握拳头,一旦出手就要把美国人打吐血。”
  “货轮会按时间雅加达港口,到时候可以用的上。”萨哈托夫斯基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第514章
英国代表团
  “就算是把那艘船的给我用废了,也必须保持三天内雅加达的通讯被屏蔽。三天之后,一切都变了!比起一个国家,就算把一艘几百万卢布的船烧了,也是值得的。”谢洛夫了然的点点头,印尼政变将会成为苏联首次电子战的峥嵘。
  苏联电子战起步并不比美国晚,作为对手苏联绝对是合格的,苏联首次对规模运用电子战,是四年后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常驻和潜入之苏联秘密警察及特工人员开始控制或破坏捷克斯洛伐克关键部门、重要通信设施及秘密逮捕主要领导人。苏军西部方面军群特种任务作战部队乘坐的运输机飞临布拉格国际机场,佯称发生机械故障、请求紧急降落,经机场同意“迫降”后,苏军特种部队迅即占领塔台,引导大批满载特种部队和空降部队的运输机降落。11点,以苏军西部方面军群兼苏联陆军总司令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巴甫洛夫斯基大将指挥苏军一路突入捷克斯洛伐克腹地,一路沿捷匈边境突进。
  与此同时,苏军电子战部队对西方国家实施强大的电子干扰措施,沿“铁幕”施放大量金属箔条,导致西方国家沿“铁幕”部署的大批雷达和电子侦听设备失效,荧光屏上满是雪花。
  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从军事角度上来讲绝对是成功的,导致西方国家从报纸上才得知了捷克斯洛伐克被苏军占领的消息,而这次,谢洛夫也准备利用一下高科技的优势,把印尼的整个亲美势力送进地狱。
  印尼首都雅加达是一个沿海城市,海洋运输十分发达,这样的城市有优势也有劣势。其中之一的优势,被谢洛夫敏锐的把握到,如果采取大规模电子干扰的作战,哪怕就是有印尼内务部的配合,也不能保证消息没有一点的走漏,但沿海城市就不是完全无懈可击了,可以通过停留在港口的货船作为载体,进行电子作战。
  政变如果全篇一律就没什么意思了,而且容易被摸到套路,谢洛夫必须保证每一次的行动都有些不一样的东西,议会斗争哪怕是在意大利成功过,也只会用一次。挑动矛盾在苏丹进行左手倒右手,同样的模式就不会用第二次。所以说,最终在印尼进行对抗,就一定要加入一些不一样东西,这不是单纯的给美国人惊喜,同样也是让对手摸不到底线。
  “总是让你们这些老人奔波,让我们这代的肃反工作者很是不好意思,但是也没办法。年轻干部并不会一些必要的手段,这很让人头疼。”谢洛夫一边不疾不徐的走着国际象棋,一边好像闲聊一样在唠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