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404

  “怎么?是不是对朱可夫回来有些惧怕?”赫鲁晓夫饶有兴趣的看着谢洛夫问道。
  “我为什么要害怕,我又没有错,朱可夫主政国防部的时候红军有明显的分离性,说他是波拿巴主义一点问题没有。”谢洛夫不为所动的说了一句,然后立正敬了一个军礼道,“我是觉得如果由我出面,朱可夫元帅可能不会心动。可能要找我叔叔出面。”
  “巴格拉米杨元帅嘛?也好。”赫鲁晓夫点点头说道,“现在波拿巴主义的影响已经不存在了,让朱可夫元帅再次出来工作应该没什么,尤里,你是国家安全总政委,这件事你怎么看?”赫鲁晓夫本身就喜欢和年轻人聊天,对于刚提拔上来的国家安全总政委,他也想要试试这个年轻总政委的含金量。
  “如果是参加国防部的会议是没问题的,如果突然回到国防部主持工作就没准了,我认为第一步让朱可夫元帅参加军事会议就行了,他本身就是元帅,只要第一书记表达一个态度,我想就足够了。”想了一下,谢洛夫挑选了一个风险性最小的建议。
  看来被自己挑选的接班人,至少是之一不满,对赫鲁晓夫的打击不小。其实从赫鲁晓夫下台前一两年开始,已经开始着手修正自己改革的问题。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赫鲁晓夫在谈论斯大林的时候,虽然还是谴责居多,但也能听见某些方面的肯定。在历史上的勃列日涅夫政变之前,赫鲁晓夫则准备让朱可夫重新出山主持工作,只不过后一步没有完成他就下台了。
  “也好,通过让朱可夫元帅参加军事会议,表明一下我的态度,我们先看看其他人的反应。”赫鲁晓夫虽然觉得谢洛夫的提议有些胆小,却是最稳妥的提议。
  朱可夫元帅重新出山,倒是和自己面对的情况一下,不过和历史不同的是,这个时空朱可夫元帅下台和出山都和自己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倒是挺纠结的。
  索斯诺夫卡是基洛夫州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人口不到一万人,这里风景秀丽,充满了安逸的气氛,这里还是退役后朱可夫元帅修养的地方。根据国内防谍总局的报告,朱可夫元帅会在闲暇的时候出来在河边垂钓。当然现在不是垂钓的季节,朱可夫只是没事出来散步。
  今天这座小城迎来了几辆高档的轿车,汽车停下一声灰色军大衣的谢洛夫下来,随后直接走到后面的车上把巴格拉米杨元帅的轿车车门打开,今天谢洛夫带来了两位苏联元帅,除了巴格拉米杨元帅之外,还有另一个在朱可夫元帅退役后,保持往来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如果不是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在华沙,谢洛夫都想要把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请来。
  “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他倒是挺会选择地方的。”没有穿元帅服的巴格拉米杨驻足片刻,对旁边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笑呵呵地说道,“等到时候我们也退役了,也找一个宁静的地方过完自己的最后几年,这一生我们见过了太多的硝烟,这种安逸的景色倒是不多见。”
  “是啊,太多的硝烟太多惨痛的回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感叹了一句,然后甩开这些纷乱的想法道,“其实我也没有把握,这次我可是被你硬拉过来的,谁知道朱可夫现在是不是真的看开了。”
  “如果两位叔叔也没办法的话,那整个苏联就都没办法了。老头子给我任务也没办法完成。”谢洛夫让警察总局的保卫散开,然后苦笑道,“如果是我来找朱可夫元帅,他知道我的身份估计会炸,只能让两位叔叔帮忙。”
  朱可夫元帅被解职自然和自己无关,但朱可夫的很多部下,都是他以波拿巴份子的理由赶出军队的,如果这位胜利元帅还没有老年痴呆,肯定知道他这么一号人。
  更令朱可夫痛苦的是,许多以前想来沾他的光的朋友都疏远、乃至背叛了他。冒着风险与朱可夫保持深厚友谊的只有巴格拉米扬、华西列夫斯基和罗科索夫斯基等几位元帅。
  幸亏自己是巴格拉米杨照顾长大的,不然这个任务注定是完不成的。除了找几个元帅做说客,可能只有赫鲁晓夫亲自出面才能谈得拢。
  两个元帅聊了两句,几个人前往不远的别墅当中,朱可夫退役之后就住在这里。别墅的陈设很简单,和苏联的一般家庭一样,属于该有的全都有,不过谢洛夫还是看见摆放的一些东西,其实是克格勃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另外克格勃产品,可能就是隐蔽在暗中的窃听器了。
  “你是朱可夫的私人医生么?”谢洛夫见到这个人的照片,格奥尔基医生,格奥尔基在布尔内科陆军医院任内科主任。朱可夫元帅的第二位夫人加林娜也在那里工作。
  一天,加林娜急匆匆地来找格奥尔基,求他替她丈夫朱可夫治病。朱可夫的心脏似乎有点问题,而格奥尔基是冠状动脉硬化治疗的权威。格奥尔基一开始犹豫要不要拒绝加林娜的请求。当时一般是由克里姆林宫的“御医”给朱可夫看病,他担心自己贸然介入会惹祸上身。
  但格奥尔基实在不忍心拒绝加林娜,于是向上级汇报后,他便同加林娜一道赶往朱可夫位于索斯诺夫卡的别墅。格奥尔基没想到,在那以后的9年里,他会成为朱可夫家的“常客”。据格奥尔基回忆,朱可夫虽然疾病缠身,但仍然身形挺拔。他不苟言笑,甚至有些自我封闭。对医生有关病情的询问,朱可夫回答得极为简单,一派标准的军人作风。
  “是的,请问你是?”格奥尔基疑惑的问道。
  “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谢洛夫伸出了自己的手自我介绍道。
第507章
朱可夫出山
  格奥尔基瞬间呼吸都粗重了不少,国家安全总政委他倒是没多大的觉悟,但克格勃主席这个身份让他心中涌起了滔天巨浪,苏联的安全部门一直有着非同一般的威慑力。
  “你没事吧?”伸出自己手的谢洛夫微微皱眉,他对别人这种反应很无奈。但他心中不认为自己的克格勃主席身份可以吓人,相反他现在的国家安全总政委身份其实比克格勃主席分量更重,担任国家安全总政委的人有这么三个、亚戈达、叶若夫和贝利亚。
  “没事,政委同志,你有什么话要问我么?”格奥尔基摆出一副非常配合的样子,似乎有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姿态,就像是老鼠见到家猫的本可能反应。
  “没什么,只是询问一下朱可夫元帅的身体。”其他的事情谢洛夫不需要过问,朱可夫元帅的身体没有人比格奥尔基医生知道的更加清楚,至于除了身体之外的事情,更加不需要询问,没人比他这个克格勃主席更清楚。
  朱可夫元帅每天去了哪里,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甚至吃了什么东西。谢洛夫比格奥尔基医生都清楚,连元帅夫妇的悄悄话,克格勃都有专门的档案进行记录。
  监控不代表克格勃可以为所欲为,虽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监控体系,但克格勃更多还是进行布控,除非有人跳的太过分,不然也不会遭到克格勃的处理。
  通过格奥尔基医生的话,谢洛夫知道朱可夫元帅有了心脏病,还曾经中风过一次。目前鹰恢复过来了,得益于长期的军旅生涯,朱可夫元帅的病目前来看没有什么生命危险。这就好,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对于朱可夫元帅现在的情况,谢洛夫也知道有些不公平,但远远谈不上同情。朱可夫在国防部长任内,军方在某些方向确实超出了自己的职权。中央主席团会议说,朱可夫辜负了共产党对他的信任。“他证明自己是一个在政治上不清醒的人,无论在对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的理解上,还是在他对国防部的领导工作中,都有冒险主义的倾向。”
  所以说他是个波拿巴主义一点都不过分,在赫鲁晓夫之后,勃列日涅夫也没有为朱可夫元帅恢复名誉,可见对于朱可夫的态度,肯定不是赫鲁晓夫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中央主席团内部的共同认识。
  事实上和朱可夫认识的不同,只有赫鲁晓夫才能为他恢复名誉。谢洛夫近几年就知道有这么几次机会,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要求大大增加军事预算,并就此在主席团内部争取到了足够的支持,从而危及了赫鲁晓夫对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拨款。赫鲁晓夫要求朱可夫支持他,但这位元帅拒绝参与。显然,为了报答朱可夫的援助,赫鲁晓夫甚至愿意为他恢复名誉。
  随后,苏联外交部要求美国大使馆邀请朱可夫出席美国武装部队招待会,可是朱可夫没有露面。他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恢复他在苏联历史中应有的位置。为他恢复名誉的大门仍然敞开着。赫鲁晓夫有一次对罗伯特·康西丁说:“朱可夫元帅没有被开除出党,他仍然是我们共产党的一名党员,他是一个伟大的军事专家,我们相信,他将为人民的事业贡献他的精力和知识……”
  只要赫鲁晓夫下台,朱可夫元帅的名誉就不可能在恢复。这点和朱可夫的预估是不一样的,询问了几个问题,谢洛夫便摆摆手进入到了别墅当中,巴格拉米杨元帅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和朱可夫元帅已经聊起来了。朱可夫元帅的第二任妻子加林娜则在旁边陪同,天气有些寒意,在谢洛夫来了之后,朱可夫元帅深深地看了一眼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冷冷地说道,“克格勃上将?这么年轻的上将,只有新任的国家安全总政委了吧?”
  “是我,在你被解职之后,随后的清除波拿巴主义者影响的工作,是我主持的。”谢洛夫对这件事一点都不讳言,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欺瞒根本是没有必要的事情。
  听了谢洛夫的话,朱可夫元帅年轻的妻子加林娜有些紧张,挽着朱可夫元帅的手臂不自觉的有些收紧,这个动作没有瞒过谢洛夫,看了这个女人一眼放缓了语气道,“夫人,不要害怕,我和元帅没有私人恩怨,中央的命令,我执行,仅此而已。这次第一书记派我来看望朱可夫元帅,我也同样会执行……”
  朱可夫元帅的反应绝对是正常的,任谁看到把自己部下都撵回家养老的元凶,都肯定亲近不起来,不过谢洛夫到不紧张,哪怕就算是朱可夫元帅重新进入红军工作,他也不担心会遭到报复,他的部下早就被送回家养老了,现在就算回国防部主持工作,也不会像原来一样一呼百应。
  朱可夫如果重新出山的话,对谢洛夫也是有好处的,事情不能简单的来看,就现在国防部一群和勃列日涅夫亲近的老领导在主持工作,谢列平他们这些人累死也无法拉拢那些人。如果不是谢洛夫的父母咋基辅会战中阵亡,他自己由巴格拉米杨元帅照顾,就连巴格拉米杨元帅都认为勃列日涅夫做领导人还算不错。
  朱可夫元帅出山,可以在国防部平衡一下勃列日涅夫的那群老领导,至于为什么有照顾自信,那还要看这几年朱可夫元帅的生活。自从被解职命令退役之后,很多原来熟悉的战友都疏远了朱可夫,但其中不包括巴格拉米杨元帅。两人的友情仍然在持续,所以有这一层关系,知道了世态炎凉的朱可夫元帅,应该不会和巴格拉米杨元帅撕破脸对付自己的,这种情况下朱可夫元帅回到国防部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
  如果不是巴格拉米杨在这里,相信朱可夫元帅已经把自己撵出去了。但没有,说明还是可以谈谈的,有自己在,虽然气氛有些冷清,但几个老战友共同语言还是很多的。朱可夫元帅对自己的两个老朋友来也感到十分高兴。
  “其实第一书记给我任务,就是邀请元帅重新参加军方的工作,这次我邀请两位叔叔帮忙,也是这个原因。”谢洛夫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对方是军人,那就以军人的方式来说话,拐弯抹角的试探没有意义,朱可夫又不是勃列日涅夫。
  “第一书记还能记得我?我是不是应该高兴一下?”朱可夫元帅的声音中有着一种叫做嘲讽的味道,显然对自己当初帮助赫鲁晓夫,但是却落到这种下场不是很满意;。
  “元帅,你认为对你的处理是第一书记自己决定的么?”谢洛夫不可名状的笑笑道,“你在对付马林科夫集团中维护了中央的权威,但一样在国防部工作的时候也削弱了中央的权威,你认为中央主席团是毫无理由的处理么?”
  要说朱可夫是波拿巴主义者,并不是毫无理由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可夫调动空军支持赫鲁晓夫,其实就和谢米恰斯内用克格勃对赫鲁晓夫反戈一击是一个性质,不管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事情结束之后都会遭到打压和解职。不是赫鲁晓夫就是勃列日涅夫,国防部和克格勃这种部门,就不应该搀和到里面去,预防是预防,加入进去是绝对不行的。
  这也是谢洛夫前一段时间不敢等待参与政变的力量壮大原因,就算最好的结果出现,谢洛夫把所有政变的人都抓了,也会遭到剩下的人共同敌视。
  “朱可夫元帅,相信你也明白,军方的过度膨胀对国家不是好事,你们国防部总是积压其他部门的经费,第一书记不能总是照顾军人,军人只是国家的一部分。需要你们牺牲的时候,你们就应该牺牲。”谢洛夫从头到尾都不觉得赫鲁晓夫这件事是错误的,苏联和美国的经济本来就有差距,硬拼只能拼死自己。苏联的军费今年名义上是两百多亿卢布,这个数字连西方都不相信,更不要提他这个克格勃主席了。苏联的军费没有美国估计的这么高,但绝不是克格勃经费的两倍就能搞定的。
  “你是在教育我么?不发展军队,我想卫国战争的惨痛教训,你这个年轻人知道什么?”朱可夫元帅不屑一顾地说道。
  “国家需要平衡,作为一个军人元帅的想法没错。但其他部门需要经费也是没错,只不过被牺牲的是你们。我就直说了,下个月的国防部会议,我希望你能够参加。”大道理朱可夫元帅又不是不懂,不用他这个特务头子教他。
  “我为什么要参加?”朱可夫不为所动的反问道,巴格拉米杨元帅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也在等待谢洛夫给出的理由,两位元帅在这里就已经消除了不少火药味。
  “下个月的国防部会议,是对美国和越南之间战争的战略推演。”谢洛夫这话当然是在欺骗朱可夫元帅,会议是有的,也会谈论美国和越南的问题,不过没有朱可夫元帅想的这么重要,但如果朱可夫元帅参加的话,那那次会议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会变得很重要也说不定。
  “我参加会议,完全是出于对军队的热爱,不是其他原因。”最终朱可夫元帅松口了,谢洛夫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里面没有自己的原因,主要是自己邀请了朱可夫元帅的连我元帅朋友做说客。加上朱可夫对军方的热爱。至于赫鲁晓夫和朱可夫之间的关系,以后在想办法弥合,朱可夫元帅现在已经没有威胁力了,但威望还在。
第508章
战争开始半年
  “谢谢!”谢洛夫低着头谨慎的表达了自己的赞成,这不是对朱可夫元帅遭遇的同情,只是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这种情况下,他也不介意和三个元帅吃一顿便饭。从一整天的经历来看,谢洛夫可以断定朱可夫元帅其实对复出也是有所期待的。
  一个辉煌过的人,其实并不甘于平庸,胜利元帅心中对付出一直抱有期待。只不过他不明白自己的希望其实是在自己的仇人身上,换做勃列日涅夫那种铁石心肠的人,朱可夫将这辈子肯定会在孤独中死去。
  “头,朱可夫元帅已经复出,向第一书记同志报告这个消息吧。”出了朱可夫元帅别墅的谢洛夫,用车载阿尔法系统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老大谢列平。
  放下电话,谢洛夫脸上透漏过一闪而逝的喜色,十年间,苏联在最高领导层总算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变化,谢列平在此时已经成为中央主席团的正式委员。对于整个共青团体系的干部,实际上谢洛夫和勃列日涅夫的认识是相同的,不过区别不同的地方在于,对于谢列平这个人有着不同的认识。
  谢列平在晚年已经被政治磨光了棱角,变得和一般的苏联干部没什么不同,畏首畏尾,纠结于细枝末节,变成了对自己养老金关心的普通老人。但此时的谢列平出于此生的巅峰状态,他相信自己的工作可以给苏联带来好处。对于谢列平他十分了解,谢列平可以说加强版的安德罗波夫,希望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哪怕是暂时的让步,也要先对付美国。同时非常相信国家行政力量,对柯西金的经济政策也采取赞同的态度。
  谢列平不是很喜欢特权,也许是因为自己在苏联领导层当中比较年轻,所以并不是很重视这个问题,不过他和苏斯洛夫不同,苏斯洛夫只能保证自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谢列平想要把这个枷锁覆盖到包括自己的所有人身上,从这点上来说,对待特权方面的态度,谢列平和赫鲁晓夫也差不多。
  这样一个人,谢洛夫不希望看见有悲惨的下场。此时的谢洛夫已经觉得勃列日涅夫有着太多的支持,但他仍然希望自己的老大可以顶住勃列日涅夫,不要让苏联出现太明显的阶级固化,就算战胜不了,也有翻盘的机会。
  “哪怕就是有风险,我也要帮他。”放下电话的谢洛夫对自己说道,他只能选择谢列平,哪怕是勃列日涅夫占据了先手的优势,哪怕自己已经被勃列日涅夫注意到,他也想这么做。
  回到莫斯科后,向赫鲁晓夫报告了这个消息,苏联这位第一书记显然是高兴的,距离把朱可夫元帅解职已经过去快八年,此时的朱可夫元帅就算是复出,也不会在出现军方势力过大的影响,箱单因为朱可夫元帅的名望,对国防部可能还会有促进作用。
  国防部一直对赫鲁晓夫限制军费的上涨颇有微词,在解职波德戈尔内之后,赫鲁晓夫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波德戈尔内出现问题,最大的效果就是让赫鲁晓夫知道,苏联国内对自己确实有不满的势力,他想要知道清楚的情况,除了克格勃,没有其他部门有这个能力,否则谢洛夫也不会出任国家安全总政委这个位置,国家安全总政委是内务部时期的苏联内务部最高军衔,相当于苏联军兵种元帅,或者是苏联大将军衔。
  不过到了谢洛夫这里,国家安全总政委就变成了一个职务,虽然和军衔进行了脱离,但仍然是苏联安全体系中话语权最重的领导。谢洛夫可以凭借这个身份参加国防部的会议,和以前不同,以前他只是可以旁听国防部的会议,国防部的元帅听不听全看运气,而作为国家安全总政委,他可以制定政策,最次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最重要的目的是,有充分的自保能力,让别人不敢换掉我。”只要活着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切就都有希望。哪怕干不过勃列日涅夫,只要情况不恶化到一定的程度,谢洛夫相信情况总会变好。这是时代的优势,就像后世的一个普通智能手机,比这个时代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计算能力加起来还要大一样。信心他从来都不缺乏,只不过过程比较忐忑。
  三月份的国防部会议,代表着苏联军方的一种改变,已经离开军界八年之久的朱可夫元帅,再次出现在了自己工作过的地方。和以前不同的是,此时的朱可夫元帅不在有这么明显的锋芒毕露,但胜利元帅的身份摆在那里,所有人都能等闲视之。
  “五天前,第一批美军在南越登陆,标志着美国开始大规模进入东南亚进行作战,这场战争的结果还不好说。”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简单的为参加会议的人员介绍着越南战争的动静。
  就算是以美国的实力,要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也必须进行几个步骤,联络盟国,设立前沿阵地,国内调拨预算,兵力调配。特别是越南距离美国本土万里之遥,先期的战争准备是必须的,所以从北部湾事件之后半年,美国陆军主力部队才开始从越南登陆。
  想要逼迫一个国家屈服,空军和海军足够可以搞定一切,但想要毫无争议击败一个国家,没有陆军的贡献是绝不可能的,最终还是要陆军来解决问题。陆军是国家的基石,没有陆军,这个国家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像是美国那种地源环境的国家没有几个,苏联这种建军模式才是大部分国家普遍通用的模式。
  朱可夫元帅在参加第一次会议的时候,基本上出于旁听的位置。现任的国防部长是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哪怕是以朱可夫元帅的威望,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美国最终动用陆军来解决问题,其实已经说明这场战争的基调,以南越方面的民间舆论和战争准备,我看最后的结果必将复制朝鲜战争,我有一份情报交给同志们,大家注意看。”谢洛夫拿出了相关的情报文件。
  受美国政府邀请的韩国政府,也开始派青龙、白虎(韩国第9步兵师)、猛虎(韩国首都师)等战斗部队为了支付韩国的国防开支,美国向韩国提供了10亿美元左右。韩国是美国以外最大的派兵国家。
  另外美国的太平洋盟国,包括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以及当局或多或少皆有间接介入战役。较广为人知的是,美国国防军曾由国民党治下的中国台湾抽调空军F-5战斗机进入越南,并于台湾台中市派驻F-4中队填补,当时台湾号称东南亚最大的台中清泉岗机场,亦是为支援B—52进行轰炸而构筑的机场。此外,台湾的军事顾问、电子作战以及特工在越南共和国亦十分活跃。
  美国在欧洲的另一个盟国联邦德国,由于宪法严格限制其向海外派兵参与冲突,这次找到了绕过宪法禁令的机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回避在国内对这一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应美国政府的要求,瞒着老百姓,秘密地向越南派出了两千五百名德国军人,包括一百二十名飞行员,这些飞行员驾驶美国空军飞机直接参加了对越南的军事行动。
  “不能说美国人没有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不过美国人亚洲依靠的力量实在是不怎么靠谱,最后还是要靠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谢洛夫把战争的参与者介绍一遍,然后道,“我的意思是,联络朝鲜方面派出一部分高炮部队进入北越作战。同时分担中国的压力,同时也是让中国同志明白,虽然在年内我们无法介入到战争当中,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这件事也是支持的,不过民主德国方面除了情报力量之外,还是不建议派出军事力量进入到战争当中。”
  “军事方面的事情我只是粗略的谈一谈,现在我谈一谈具体的敌我态势和战略形势。”在众多国防部元帅的认可下,谢洛夫拿起教鞭走到一个越南的地图边上介绍道,“大形势方面,这次越南战争开始美国就十分被动,因为从最初的定义上美国的目的性就十分模糊。战略上立足于对北越的防守反击,这可能是因为朝鲜战争的原因,所以做出的决议,但我不得不说这是错误的,立足于防守清剿北越的渗透部队,会让军事行动从开始就十分被动。相反北越则占据主动一直处在攻势阶段,美国连空军都有限制,不敢轰炸中越边界附近,相当于绑着一只手作战,这种情况下还能赢就有鬼了。所以我认为,这场战争美国是注定失败的。”
  任何战争都可以从蛛丝马迹中进行分析,从刚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对自己的军事行动进行了限制,立足于保存南越而不是消灭北越,可以说这样还能赢,那真是老天不长眼了。谢洛夫以国家安全总政委的身份,配合克格勃的情报体系说出这件事,几乎没有引起苏联国防部的怀疑,有情报支持的分析,让所有国防部元帅都十分认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