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404

  这么认为的人其中之一就有在谢洛夫身边的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现在的职务是苏联中央联络部部长、中央书记。从级别上来讲还比谢洛夫高一点,不过也高的有限,其实安德罗波夫此时更加像是苏斯洛夫的备用品,两人身边还有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乌斯季诺夫,谢洛夫除了和谢列平他们这些人在一块之外,也比较喜欢和安德罗波夫和乌斯季诺夫在一起,原因很简单,有共同语言。
  没事和安德罗波夫谈谈输出革命,和乌斯季诺夫谈谈如何建立苏联武装力量,甚至比和在谢列平、叶戈雷切夫在一起时候分析国内怎么样更加有意思。安德罗波夫和乌斯季诺夫是非常坚定的强硬派,后世坚定的支持进攻阿富汗,当然那个决议确实比较蠢倒是真的。但不管怎么说态度上是没什么问题。如果说其中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应该赌一把大的,联合印度直接灭了巴基斯坦。
  安德罗波夫的中央联络部主要的工作,就是和各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建立关系,有一部分外交部的职责,但工作更加偏重的则是输出革命。苏联输出自己价值观的部门,早期的共产国际、战后一段时间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九国情报局、现在则是苏联中央联络部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其中中央联络部这种工作更多一些,克格勃除了几个热点地区是自己单干之外,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应中央联络部的请求进行渗透。中央联络部每年十几亿的经费都是用来干这种活的。
  在七十年代苏联处在攻势的时候,苏联中央联络部的工作一点都不比外交部清闲,支持着遍及五大洲的几十个盟国和上百个亲苏势力以及游击队。几乎每个国家部分地区都有苏联支持的力量存在,尤其是非洲。
  “最近我准备对苏丹动手了!”在一所乡间别墅前面,谢洛夫靠在属下眼睛盯着酒杯说道,“阿布德现在开始尝试拜托苏联的影响,我不知道他最后到底是走中立路线还是反苏,但我们在苏丹用了这么大的心血,不能白白建设完毕让人撵出来。而且国内粮食问题不能让我们失去苏丹,寻找下一个粮食产地还需要时间。苏丹绝对不上出问题。”
  “决定了么?有多大的把握!”安德罗波夫抿了一口伏特加声音不大的问道。
  “这种事情还没有发生怎么提成功率呢?百分之百和百分之零都可能,只不过是概率大一点还是小一点的问题!”谢洛夫抖抖眉毛回答道,在这方面安德罗波夫和谢洛夫两人可以算是半个同行,中央联络部的工作也离不开克格勃的支持。
  “非洲那个地方比较复杂,我们中央联络部的工作也不好做!”提起非洲安德罗波夫脸色也变了,中央联络部在非洲也非常难以工作,谢洛夫是非常理解安德罗波夫心情的,那个地方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历史文化积淀,根本就是后殖民地时期的半成品,当地国家什么情况都是两眼一抹黑,用不断的事实告诫苏联,黑叔叔到底是怎么干革命的。
  “如果不是苏丹太重要了,我才不会对那里动手呢?在我看来非洲的大部分国家都应该用军政府稳定个几十年建立起来基本的秩序在谈发展。”在非洲的问题上两人相当有共同语言,谢洛夫知道苏联在非洲几十年的经营倒不是白白付出,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非洲出现了六个社会主义国家,不过比起上百次的政变和反政变,这个成功率低的可以。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美国,在瓦解英法殖民帝国的时候,美国和苏联短暂的有了共同目标,可两个殖民帝国刚刚被拆了,美苏两国瞬间就开始激烈交锋,一个重要的交锋地点就是非洲,目前美国在非洲已经成了苏联最大的敌人。
  克格勃和中央情报局在非洲的大部分工作,首先就是颠覆亲对方的非洲政府,然后就是防止自己的朋友被颠覆,这不会因为谢洛夫担任克格勃主席就会改观,在非洲建立情报网络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最惨的非洲国家应该是乍得,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分别在这个国家独立之后掀起了两次针对对方的政变,完全成了克格勃和中情局练习政变的国家。
  “谢洛夫,非洲有两个国家亲苏的政府被推翻,我觉得我们的策略应该改一改!”苏联在非洲的发展当然不是一番风顺,虽说目前苏联的名声在非洲比较不错,但名声不能做饭吃,非洲大陆几十个国家,中央联络部和克格勃不可能全部盯住,一个不留神亲苏政府就会变成反苏政府。
  和苏联挑选有一定进步色彩的势力扶持不同,美国在这方面开放多了,后世非洲有三大暴君之称的几个人,都是英美在支持,最近几年中苏联遭遇的最大挫折就是刚果金的总统卢蒙巴被推翻,这个非洲第二大国家目前被中央情报局支持的蒙博托统治。
  “目前这种情况说明我们出击的太远了,目前有些地方够不到。所以我的意思是,收缩一部分的力量,专门解决英属非洲独立国家,法属非洲国家全部放弃,先稳定住东非洲的局势,不然在整个非洲和英美玩拉锯战消耗太大。”谢洛夫脸色难看地说道,“我们不得不后退,最终我们还是要和美国拼实力,但现在确实是实力不如对方。”
  “可惜了,还是我们的战略投送力量不足!”乌斯季诺夫摇摇头说道,“如果战略投送力量足够的话,你们两个部门现在的工作就不会这么艰难!”
  “没什么可惜的,国家需要时间建立战略投送力量,我们理解。而且事情并不是不能扭转的,我在等一个时机,到时候我们就会得到支援。”谢洛夫并不是悲观主义者,在他看来苏联完全有资格等待,也完全等得起。
  “支援?能支援我们的国家,我还真的想不出来!”安德罗波夫和乌斯季诺夫同时问道。
第443章
光棱坦克
  谢洛夫拿着酒瓶给两人一人一倒了一杯,笑眯眯地说道,“你们忘了有一个刚刚被全世界谴责的盟友么?想要突破外交困境肯定要做一些事情,风从东方来……”
  中印战争的恶劣印象肯定会持续几年,中国也不会让自己一直被敌视,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大规模援助非洲正好是在六十年代开始的,把前因后果一联系,谢洛夫就断定中国目前再找登陆非洲的机会,只要有一件事被中国抓住,那在非洲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谢洛夫暂时放弃在原法国殖民地建立亲苏政府,掉转枪口集中力量把英属非洲啃下来再说。
  “这样我们在不惹法国的前提下,就是二对二,中苏和英美的对抗,力量对比上我们没有劣势,中国的力量远远没有我们强,但盯住几个小国也是轻而易举!”谢洛夫对着安德罗波夫和乌斯季诺夫,三个人躲在大树下喝酒,颇有些煮酒论英雄的感觉。
  “对了,你们在滨海边疆区的开垦向中国求援,肯定是你出的主意!”乌斯季诺夫伸出手指指了指谢洛夫笑道,“你可太坏了,骗了人多少物资?”
  “怎么叫骗呢?那完全是合作,我们又不是不还给他们。”社会主义国家面子大于天,至少在苏联和中国来看就是这么回事,等到开垦完毕克格勃肯定会想办法还给中国的,但谢洛夫还是告诉了乌斯季诺夫道,“目前是一百多台收割机、一千台拖拉机和五百辆汽车,获得的支援我已经让人记录了,开垦完毕会用新机械还给中国!”
  “我听说你准备在滨海边疆区种水稻?”安德罗波夫好奇的问道“有把握么?”
  “平原种水稻、丘陵种玉米、应该没有问题!”滨海边疆区只和黑龙江一江之隔,后世黑龙江也是可以种水稻的,没有理由隔了一条江的滨海边疆区就不能。
  这个问题谢洛夫没有多谈,因为他不熟悉,如果他也是个农业专家赫鲁晓夫早就让他去政府工作了,现在苏联部长会议下面云集了一堆叫做农业专家的干部,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谢洛夫猛然想起,戈地图刚开始不也是伪装成农业专家的嘛?不想这个人,他的档案已经被谢洛夫圈定了,一辈子都不能进入中央工作,随便找一个州自己折腾,谢洛夫也不愿意去理他。
  “都在啊,我说怎么找不到你们么?三个重要部门的干部竟然偷懒,这可不是我们苏维埃的作风啊!”酒过三巡的时候,勃列日涅夫竟然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也不知道在哪里得到的消息,直接来到了郊外的乡间别墅中。
  “伊里奇,我们也是偶然聚一聚,平时太忙了,正好我们几个挺有共同语言的,坐下一起喝一杯吧!”要说在场的人里面,乌斯季诺夫和勃列日涅夫接触的时间最长,是保持关系最为良好的,安德罗波夫没什么派系色彩,谢洛夫完全就是谢列平的干将,不过他们三个的关系倒是很融洽。
  谢洛夫这招是和勃列日涅夫学的,在平时一定要和周围的干部搞好关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帮助你一把呢?这都是没有准的,况且他知道除了第聂伯罗黑帮之外很多后来是实权干部的是谁,先打好关系没什么坏处。谢洛夫最近和后来接替叶戈雷切夫的格里申关系就不错,顺便调查了一下和格里申几个关系不错的女性,反正是消遣,全当是看有色段子了。
  “看到你们三个在一起,还这么高兴,肯定有国家要倒霉了!”勃列日涅夫毫无架子的坐下看了看三个人道,“如果苏联是你们说的算,明天就引起世界大战我也相信……”
  “我们在讨论如何在海外和盟国对抗,我和谢洛夫谈了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安德罗波夫开口道,“那边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主要仅仅凭借我们两个部门力量有些不足。”
  “我们的第一书记对待这个问题上有些保守和理想主义,在我看来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战略目标是南非、一个就是波斯湾、控制住这两个地方,就断了西方世界的动力!”勃列日涅夫很少表现出自信的状态,但这个问题他已经闲了很长时间了。
  谢洛夫心里一惊但马上放松了,这和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的决策很相符,那时候苏联的进攻方向就是南部非洲和中东,不过后者实行的并不好倒是真的。
  “战略方向是没有问题,不过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力量不够,所以我和安德罗波夫的意思是,先把主要力量集中在英属非洲也就是东非地区。”说话间谢洛夫把目前遇到的困境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就是战略投送力量不够,情报网络也没有建设完成就和美国翻脸,所以必须采取战略收缩,勃列日涅夫不住的点头,显然很同意这方面的意见。
  “借用中国的力量是可行的,我们不过是社会主义兄弟的争吵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的合作不还是很多么!”勃列日涅夫的表情丝毫不作伪,他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纵观勃列日涅夫时期,其实一直想要把中国重新拉回来,不过选择的招数和苏联对待东欧国家是一样的,那就是强压。而中国一直都没有屈服,就连后世的莫斯科奥运中国参加抵制之前,勃列日涅夫也没有认为事态多么严重,直到那次奥运会中国和美国一起抵制,他才直到事情不对了,中国是玩真的。
  很正常,因为对于苏联本身来讲,在远东投入的军事力量并不多,也就是百十万军队武器还比较一般,部队还是二线部队,苏联没感觉自己投入了多大的力量遏制中国。但对于中国就不同了,苏联的二线部队装备着一万多辆坦克,足足是中国全国的两倍多,这当然是没顶之灾,主要是两者的认识是不同的。对于苏联那些军事力量并不大,对中国简直就是泰山压顶。
  “中国人要面子,我们就给他们面子好了,这玩意该救援的时候就求援,照顾一下他们的自尊,不会出问题的,我们的主要敌人和战略方向是美国和欧洲,让中国在亚洲折腾头疼的是美国人,东南亚我们也够不到,除了印尼之外都给中国,反正也不再我们的控制之下,怕什么呢?”谢洛夫活动了一下有些麻木的双腿道,“等美国垮了,谁的经济条件更好、运转的更顺利,谁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勃列日涅夫对谢洛夫的话深感同意,在他看来赫鲁晓夫总是用理论压住对方的想法太天真,现在苏联把中国骂苏联的话都屏蔽了,这样不是好多了么。远远没有今年之前这么被动。
  几个人又聊了几句,话题转到了军备发展上面,乌斯季诺夫表示新式坦克研究的不是非常顺利,主要是成本过大的问题,谢洛夫听了半天,明白新式坦克就应该是T64主战坦克,尽管T-64不像T-72主战坦克那样被多个国家装备和发展,但却是苏联日后的现代化坦克,如T-80的基础,不过他倒是没有多嘴,在坦克技术上的储备苏联非常充足,不需要他这个门外汉操心,做安全专家就够费劲了,再伪装成武器专家?那不是累死了?
  “等到技术储备成熟,到时候在制造一款便于大规模生产的坦克就行了!”谢洛夫笑呵呵地说道,乌斯季诺夫相当开心,他很喜欢这种说话对他脾气的朋友,直接说道,“我已经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了,对了,莫洛佐夫设计局说一些图纸帮助过他们,就是不知道是谁送的,不过对他们的启发很大!”
  听这些话的时候,谢洛夫剧烈的咳嗽两声,赶紧往嘴巴里面塞了个面包,如果他的记性不错,那些图纸好像是他当时一时冲动让伊塞莫特妮送过去的。
  “哦,当时我是从西方偷了一些概念设计图,也不知道那些图纸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所以就临摹下来送到了莫洛佐夫设计局!”谢洛夫干脆的承认这事就是他干的,为了防止乌斯季诺夫被这个消息吓住,所以只说了这是概念图,西方世界并没有专门设计过这种坦克,这样同时解释了原因,顺便散布了一下西方威胁论。
  但就是这个消息也让乌斯季诺夫脸色瞬间就是一变,显然对这个消息非常重视。作为苏联军队假想敌,西方的每一个动作都让他警惕,专门拜托让克格勃收集北约陆军的消息才算让脑门见汗的谢洛夫过关。
  “可惜我的儿子尼古拉耶天天不务正业,在物理天体研究所天天琢磨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前几天还说要制造出来一款使用激光的坦克,真是太好笑了。”乌斯季诺夫摇摇头说道,“我也真拿我那个儿子没有办法!”
  激光?谢洛夫仔细回想了一下,他如果没有记错光棱坦克的原型其实是苏联坦克,这么说研究光棱坦克的设计师,是乌斯季诺夫的儿子?尼古拉耶·乌斯季诺夫?
第444章
激光致盲武器
  苏联的武器装备因为卫国战争的原因,首先要考虑到在战争时期的大规模量产方便,这点是最重要的,为了节省工时,所以无法向美国一样追求零伤亡作战。不过这不代表苏联就不会研究有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甚至很多武器项目苏联都比美国更加接近部署。比如乌斯季诺夫提到的坦克,光棱坦克现实中的原型实际上是苏联货。
  后世某个著名游戏中西方世界王牌坦克的原型,光棱坦克其实是苏联首先制造出来实验的,不过在游戏当中比如要突出苏联的野蛮和落后,所以这款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武器,那当然是更加适合代表先进的西方阵营使用了。
  早在七十年代,整个西方世界都兴高采烈地沉浸在好莱坞科幻电影“星际大战”中各式各样的航天战船,激光武器的梦想之中。而在铁幕的另一侧,前苏联军工研究部门却认认真真地在研发宇宙飞船、空间站以及激光坦克。
  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当时苏联这些计划全部集合在一起,在后世网络上盛传苏联应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这些计划的名字叫做红星大战,和美国嘴炮居多的欺骗计划不同,不论是勃列日涅夫晚期还是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时期,红星大作战计划一直都没有放松研制,苏联在八十年代再次开始尝试在太空领域寻求突破,各种怪物武器开始漏出峥嵘,和坊间盛传第三帝国只有图纸的黑科技不同,苏联的黑科技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实物。
  了解到这段历史,其实很容易对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十年间苏联的历史产生困惑,八十年代初期苏联各种工业指标全部攀上新高,在将近三十个大项生产指标达到世界第一,如果以单个国家来比较,完全可以和美国势均力敌,盟友是差了一点,没有英法德日这些帝国主义列强做帮手,但远远不到穷途末路的时候。
  当时世界各国都认为苏联到达巅峰状态,连中国当时都认为苏联已经是一个比美国更加强大的国家,才不得已寻求和美国的和解,中国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己度人当然知道社会主义国家在执行力和决策力上面的效率优势,换句话说只要苏联不犯错,谁都不能把苏联本身怎么样,苏联生产的核弹比全世界加起来都要多,谁敢上门试试和苏联来战争?
  以当初苏联发展虽说没有六七十年代这么快,但只是发展减缓而已。但中国当时肯定没有算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中,是可能出现叛徒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用了几十年时间全方面的清除叛徒,但没有想到叛徒是总书记。
  想的有点远了,谢洛夫回过神来想着光棱坦克的事情,这个东西姑且先称为概念坦克。从常识来讲谢洛夫就可以得出判断,乌斯季诺夫儿子研制的这款坦克除非技术完全成熟,不然只能知错出来样车,因为要达到理想中进行作战的部署规模,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电力。
  但要修改一下倒也不是不可行,谢洛夫心中一动问向乌斯季诺夫关于激光武器的概念,得到了全面的回答,乌斯季诺夫和苏联很多经过卫国战争的一线指挥官升任元帅不同,他更多的是在从事苏联武器装备的生产和研究,是一个军事工程干部,所以对苏联各大研究所研制的武器了如指掌,就算是激光武器也了解的很详细。
  “激光击毁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穿孔,二是层裂。所谓穿孔,就是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使靶材表面急剧熔化,进而汽化蒸发,汽化物质向外喷射,反冲力形成冲击波,在靶材上穿一个孔。所谓层裂,就是靶材表面吸收激光能量后,原子被电离,形成等离体‘云’。‘云’向外膨胀喷射形成应力波向深处传播。”一般情况下乌斯季诺夫不会把这种还在研究中不成熟的概念武器介绍的这么详细,一方面因为苏联也是刚刚开始研究,另外一个方面则是保密。
  但眼前的谢洛夫明显不在一般情况下,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如果事情在他这里都无法保密,那就没有能保密的地方了。
  “尼古拉耶的项目?我们克格勃要表示支持。”思考了良久之后,谢洛夫很郑重的对乌斯季诺夫地说道,“激光武器只要成熟必将有无可代替的作用,而且从保密的方面来讲,克格勃必须参与到其中,经费问题由我们解决,算是帮助军方节省一笔经费。”
  “尤拉,你对激光武器的未来很看好?”勃列日涅夫开口问道,“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想法是有的,激光武器需要耗费巨大的能源,小型化肯定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我想到了一个项目,同时和激光坦克的研究一起展开!”谢洛夫不讳言的道,“比起激光坦克的项目,我所设想的项目不过是一个子项目,但容易实施的多。”
  “那是什么东西呢?谢洛夫,你不会对没有价值的东西感兴趣的,既然你有想法,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安德罗波夫对这个问题也感到十分好奇,两人在匈牙利合作过,以他对谢洛夫的了解,肯定是有一定的把握。
  “如果把目标定位在击毁对方坦克的上面,那可能需要几十年的研究,但我们要明白一点,坦克是需要人来操作的,如果我们能当敌方的坦克驾驶员瞎了,难道敌人用自动驾驶和我们进行对战么?”谢洛夫冷笑道,“眼睛是人身体中比较脆弱的地方,激光武器穿透钢铁装甲不容易,但要烧毁一个人的视网膜那是轻而易举。我们这些克格勃别的不怎么擅长,但要说一个人身体中哪里被威胁的时候容易屈服,没有比我们更加专家的人存在……”
  只要设备能够持续发射一百兆焦左右功率的蓝绿激光,其威力足以烧伤两公里以外敌军士兵的视网膜,或直接给对方的光电设备造成毁伤。
  激光压制观瞄系统拥有被动和主动两种工作状态。当系统处于被动模式时,主要依靠告警设备感知敌军方位,并由干扰机射出一束较弱的激光以标定目标位置;经电脑确认之后,激光束的功率骤然增强从而对目标形成硬杀伤。如果开启主动模式,该系统则首先借助低能量脉冲对可疑区域实施扫描,一旦识别出对方观瞄仪器镜头所反射回的微光便自动开火将其摧毁。换言之,搜寻并消灭就是对其作战使命的最简单概括。
  谢洛夫知道这种武器的存在,后世中国的王牌坦克上面就有这个东西,他只是个普通人虽然说不知道确切的数据,但基本常识他还是了解的,要是没用的话会在坦克上安装么。既然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都能装,那现在六十年代的苏联要是在坦克上装上了这玩意,绝对能吓尿一群对手。苏联也不是没有这个东西,不过出现在八十年代一些实验的T80坦克上,像是中国那样成建制的生产倒是没有。
  天色不早,谢洛夫和安德罗波夫、乌斯季诺夫告别准备回家,一起来才觉得自己有些晕乎乎,他的酒量还是一如既往的差劲。不过现在倒是学聪明了一点,一杯伏特加慢悠悠的喝上一个小时,通常都用吹牛逼代替喝酒,效果还算不错,不然和乌斯季诺夫那个酒鬼喝酒,早就躺地上了。
  有一段时间大名鼎鼎的乌斯季诺夫法则,他可不愿意让乌斯季诺夫用在自己身上。
  “尤拉喝多了,他好像是我认识的人当中酒量最差的!”乌斯季诺夫哈哈笑着,看着谢洛夫的背影摇头不已。
  “你们何必喝这么多酒呢?”勃列日涅夫对着两人说了一句,看着谢洛夫的背影道,“这样吧,我也先回去了,顺便送尤拉回家。”
  勃列日涅夫让契尔年科帮一个忙,把谢洛夫弄到自己的车中让司机开车,旁边的谢洛夫则不断打着酒嗝,嘴角挂着莫名的笑意,弄的勃列日涅夫一肚子问号。其实这种笑容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晕乎乎的感觉很爽……
  时间不长到了谢洛夫家,三个人下了车,谢洛夫邀请勃列日涅夫和契尔年科进来坐坐,反正自己那位作风大胆的妻子不在家,到不担心被占了便宜。
  “我们的克格勃主席家中看起来真是不错!”一进来勃列日涅夫就赞叹道,这是他第一次来,谢洛夫身为小偷公司、不对,是克格勃主席当然对很多新鲜产品感兴趣,和一般只对着军事和政治情报感兴趣的安全干部不同,他是军用民用通吃,其实还更加喜欢偷民用科技,不管是电磁炉还是榨汁机,谢洛夫都来者不拒。
  “这个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房子就是我的家,等着到时候我把这里在全世界收集的好东西推广给全体苏联人,到时候我看谁敢说苏联人住在破房子里面!”重新把钥匙放在兜里,谢洛夫请勃列日涅夫和契尔年科坐,自己则去卫生间洗洗脸清醒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