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404

  冲突的起因非常简单,就是在调查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浪费问题,当然,肯定不仅仅是浪费,在如何判断粮食丢失的问题上,铁路部门有着自己的标准,比如一截车皮满载一千两百袋黄豆,或者土豆,不管是什么东西。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就以一千两百袋这个数量为标准,这是铁路部门的答案。
  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这其中是可以做文章的,如果每个袋子里面粮食数量已经不够了呢?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以粮食重量为标准。
  这件事本来不应该谢洛夫来过问,但比较不巧的是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目前在华沙,莫斯科的事情都是由第一副主席伊特瓦索夫在处理,排名靠前的两个人都不在,所以电报才发向了苏黎世这边。
  所以谢洛夫的回电是给交通管理总局局长基班诺夫中将的,“关于和铁路部门的冲突,我们首先要先调查清楚,毕竟都是同志,在对方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动手!到时候我回国会亲自过问这件事情!”只不过没有把话说死,是因为谢洛夫目前在国外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但一些基本的事实他还是知道的,那就是原则上确实是应该用重量计算,而不是包装数量,这其中可能有些问题,没有调查之前还不能下定论。
  回应完毕两封电报,谢洛夫疲惫的躺在床上,进行睡觉之前的最后一点休闲,其实还是在看电报,只不过这次看的电报是国内防谍总局假宣传部编纂的苏联笑话。假宣传部是谢洛夫亲自成立的部门,成员不是固定的,不过素材是来自于全世界各地。目前运转的相当不错,把高级黑作为一个产业进行传播,当然美国也逃不过假宣传部的法眼,谢洛夫赶紧收集的美国反苏宣传画,目前在社会上就非常受欢迎。
  “斯坦利·劳斯先生,一天时间已经到了,我马上要回国,如果你的消息不能让我满意,就直接不要说出来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你们国际足联的小事不能耽误我太长时间!”不得不说谢洛夫的这幅视国际足联为粪土态度是相当欠揍的,只不过没人干这么做。
  “谢洛夫将军,对于在世界杯上面出现的误判我们感到十分抱歉,保证以后不会在有这种事情发生!”斯坦利·劳斯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克格勃有兴趣的话,其实我们也可以在某些方面采取合作的态度!”
  “道歉就不用了,人我已经杀了。至于合作,对不起,我们不会以自己国家球队和你们合作!”谢洛夫的态度也不能猜测,获取利益是可以的,用苏联足球队做交换免谈。
第418章
萨马兰奇
  手段这个东西,有用就行,就拿输出革命这个东西来说,安德罗波夫的中央联络部必须评估一下对方是不是共产党,至少也要具有明显的进步色彩。克格勃就没这么多顾虑,就算是一个军阀在反美,谢洛夫也可以过去支持他,至于对方是不是有进步色彩,只要对方不是奴隶制,克格勃都可以帮助他们洗白。
  克格勃可以和任何人做生意,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和美国达成交换条件,当然这种情况不多,现在已经没有第二个大英帝国让美苏联手瓦解了。英国的殖民地虽然还没有全部独立,可趋势是十分明显的。既然有谈的条件,那和国际足联合作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现在的事实非常明显,如果谢洛夫铁了心利用克格勃找国际足联的麻烦,不说拆了国际足联,但想要让这个组织利益受损甚至入不敷出都不难。这些国际利益集团,想要在强力部门面前用刺刀说话,也实在是没有底气。
  不就是死两个裁判么,这不是谈判的障碍,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死,小时候老师们告诉我们说,生命是无价的!但长大了社会会从层面告诉我们,人命其实也是有价值的,主要是看价钱,不然世界上也就不会存在杀手这种职业了。
  面对克格勃明显的威胁,国际足联或者是背后的利益集合体似乎觉得,应该是谈谈的时候了,毕竟把蛋糕砸了不是他们想要的,资本家在这方面比较务实,如果你没有反抗的能力,他们就敢做出睡了你老婆还让你在门口把风的事情,但如果你表现出了拿枪指着对方脑门的实力,补偿就会接踵而来。
  今天的世界,没有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大喊世界革命,没有苏联的数万辆坦克在欧洲前线部署,很多国家的工人会得到公平的对待么?根本不会。美国虽然在渐渐洗白,但处在很多站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国家来讲,血汗工厂是普遍存在的。
  “如果谢洛夫将军能够加入我们,其实双方没有到了一定要你死我活的地步。”这就是斯坦利·劳斯,或者是他背后的那群人的态度。
  这个时代国际足联有着浓厚的欧洲中心势力,其他大洲没什么话语权。至于这个时代的美国,完全就是一个足球荒漠,美国足球的普及已经是八十年代之后的事情了。所以谢洛夫虽然不知道这次面对的具体是谁,但有一点非常明显,这个扎根于国际足联,也可能是在其背后的势力肯定在欧洲。
  “加入你们的意思是,需要克格勃提供一些助力?”斯坦利·劳斯的意思谢洛夫很明白,为了避免克格勃这个不可控制的因素冲进来把蛋糕砸了,某些人准备拉着这个苏联强力部门一起分蛋糕,当然这不是白来的,克格勃也需要提供一些助力。
  一方面是让谢洛夫冷静,另一方面则是准备拉着克格勃把这块蛋糕做大。苏联的影响力在一些国家普遍存在,和美国对足球没什么兴趣不同,苏联本身的足球气氛相当不错。二战后的第一届欧洲杯冠军就是苏联足球队。不但苏联足球不错,其实东欧也有不少国家的足球发展的很好,像是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等。
  其实国际足联最好的合作对象是美国,但美国本身就没什么足球氛围,还处在足球荒漠的状态,这么一看退而求其次借着这次机会把注意打到苏联的头上,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是的,我们并非是敌人。苏联需要的公平对待是一个无法量化的东西,但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一起,那就不再是一个梦了。”斯坦利·劳斯用很真诚的话语说道。
  这些庄家真是太可爱了,把认怂说的这么光明正大,不过这种态度很令人欣慰。
  “不错,在足球运动的推广上,我们是可以站在一起的,至于具体的合作细节,我本人不会出面谈,回国之后我会派人过来和你们谈判。”谢洛夫也没有必须要砸蛋糕的立场,庄家这个圈子,很早以前谢洛夫就想要进去,只不过因为事情太多他忘记了。克格勃的职业属性就比较喜欢来快钱的渠道,而庄家则是一个不错的渠道。
  双方的表态证明了一个东西,这次因为苏联足球队总是被黑哨引起的冲突,算是告一段落了。由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出面,在足球庄家这一群体当中出现了苏联人的身影,未来会怎么样,还要用时间来判断。
  以结果论,这个结果还算不错。但谢洛夫的原定计划仍然不变,以后苏联足球队出国比赛,克格勃都会派人去体育场观看,省的某个对共产主义比较敌视的裁判出现,这种人就应该早发现早处理。如果他没有记错,后世就有这么一个裁判,在国际大赛上连续黑了苏联两次,就是因为本人对苏联体制比较仇视。
  “再见了,斯坦利·劳斯先生,这次国际足联的认错态度,还算让我们满意,以后我们会有着不错的合作历程的!”谢洛夫挥挥手离开了国际足联总部。
  “我们必须在苏黎世站稳脚跟,不论是英国、法国还是联邦德国、他们都是我们的敌人,瑞士虽然并非朋友,但作为欧洲的金融中心之一,已经是我们在视线之内找到最为合适的地方了,伦敦在欧洲金融业中话语权太大不是好事,这种局面一定要改正过来,所以你们的工作很繁重,但同志们放心,钢铁般的菲利克斯和我们同在,总部会全力支持你们……”
  在离开苏黎世之前,谢洛夫对着这些股市小组的同志说着他们工作的意义,苏联当然也需要在金融领域有些作为,但并不是适合在国内开展,这涉及到了苏联在这方面的坚持。股市这个东西风险太大,虽说是一个剪羊毛的好工具,但用不好的话会伤到本国人民,苏联的计划经济还能运转下去的时候,绝对不能考虑在国内开这个口子,开了就不好收回去了。
  “第一总局方面,问问萨哈托夫斯基同志,我们在海外的线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叫萨马兰奇,如果没有,请注意接触一下这个人,是搞体育的,西班牙人。先查查有没有私下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在确定如何接触……”到达民主德国首都柏林之后,谢洛夫在斯塔西的总部和卢比杨卡取得了联系,专门问起了这件事。
  因为谢洛夫想起了上辈子一个小道消息,是关于萨马兰奇这个人的,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就是克格勃成员。萨马兰奇曾任西班牙驻苏联大使,因为将古董、首饰、画作等物走私出苏联,而被苏联警方盯上。虽然萨马兰奇享有外交豁免权,但却抵不过克格勃的盯梢,不得不和克格勃合作,以避免国际丑闻被揭发。
  事情是不是真的谢洛夫不确定,但某些细节是可以推敲的,西班牙别说现在还在佛朗哥的通知下,就算是变成了后世的逗比丑闻也一样不少。基本上就是无能的代名词,这种环境下在政坛的萨马兰奇会干净,他绝对不相信。只要有弱点,克格勃就能利用的到。
  “我烤的面包好了,还有德国香肠的味道也不错,别忙了!”叶连娜在家中高兴的像是一个孩子,对谢洛夫的到来万分雀跃,从早上起来就忙前忙后,时不时的哄着孩子,洁白的脸颊上挂满了笑容。
  “少吃点吧,太沉了以后就抱不动了!”吃完饭的谢洛夫抱着这个独自留在柏林的女人,一只手放在女人平坦的小腹上,其实上面没有一点赘肉,这么说只是在开玩笑而已。因为自己没有控制住裤裆里的东西,现在害的几个女人必须要做出牺牲,伊塞莫特妮和卢卡妮都准备去特工城工作,叶连娜则躲到了民主德国,这让谢洛夫本人非常愧疚,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不方便。
  “你经常来看我就好了,孩子也快懂事了,以后一定会问的!”叶连娜像是一只小猫咪一样趴在谢洛夫的胸口低声道,“这边其实也不错,就是自己一个人有些孤单。”
  就是想男人了嘛!说的这么含蓄干什么?谢洛夫的智商幸亏还在正常范围之内,不然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等我坐上一个部门的老大,算了,孩子再大一点你就回国吧,让瓦莉娅给你安排一个工作!”谢洛夫觉得有些话还是不要说太满比较好,现在这个阶段他说稳定也稳定,但其实还不算站稳脚跟。
  用了两天时间安慰叶连娜急待填充的身体,刚刚回到莫斯科的谢洛夫立刻找到交通管理总局局长基班诺夫中将,了解关于交通管理总局和铁路部门之间的摩擦到底是怎么回事。克格勃和交通部两边都是什么意思。
第419章
科兹洛夫中风
  苏联交通部是一个负责民用交通运输的联盟行政机构,拥有民航、苏联航空和空中航行服务的决策和监督职能,负责在苏联空军空间搜索与救援,掌管海洋包括海港、家庭用水、苏联铁路、汽车和城市电动交通(包括地铁)、工业运输以及公路和高速公路。铁路部门只是交通部管理范围的一部分,和中国不同,苏联的铁路部门没这么强势。
  虽说和克格勃、国防部和外交部这种直接对中央主席团负责的部门不能比,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一个非常有权利的一级部门,要知道在克格勃和内务部合并之前,内务部的地位不过是一个二级部门。
  “其实如果仅仅是管理环节出现漏洞,还有浪费的问题倒是不难处理,按照规章制度来就是了,但实际上这次的问题让人头疼。”交通管理总局局长基班诺夫来了之后,一五一十的把碰到的问题说了出来。
  确实很头疼!谢洛夫听了之后也一脑袋浆糊,简单来说这和浪费还有管理漏洞没什么关系,当然这次清查发现这种问题很多,也都处理了。和铁路部门的摩擦恰恰不是问题这些问题,苏联铁路运输粮食确实是以重量计算,但事情出现的那个州正好是例外,当地就是以编织袋计算的,而且还通过州委的同意,没错,这种容易出现漏洞的计算方式是故意的。
  当地非常依赖农业,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换句话说那里的人只能种地。和克格勃调查人员起摩擦的铁路部门,确实是故意截留了一部分粮食。主要目的则是希望获得一些补贴。这里要多说一句,不是农业补贴,而是州委对当地铁路部门的补贴,这其中涉及到了比较复杂的地方。
  主要问题是当地铁路部门的人手不够,而所在州则是农业州,铁路部门十分繁忙。所以才出现了这种情况,而且获得了当地州委的默认。
  “有没有涉及贪污的问题?”挠了挠头的谢洛夫一脸蛋疼的对基班诺夫问道。
  “没有,当地铁路部门的人手确实不足,设备也不足,贪污问题也许有,但绝对是因为实在挺不下去了才这么做的!”听了基班诺夫中将的话,谢洛夫更加蛋疼了。
  前世谢洛夫就听说过这种例子,某个县因为财政困难,而且是真的困难,在短时间无法改变现状的环境下,还要维持政府的运转,资金短缺怎么办呢?正好县中通过一条算是比较重要的公路,所以当地交通部门的任务就是上路罚款,维持本县政府的运转。
  那还是谢洛夫小时候听说过的事情,而且算是个例。时间应该是中国比较困难的时期中出现的情况,但没想到这种个例让他在苏联又见到了,事情的环境有些不同,中国那时候是市场经济的早期,而苏联现在仍然是运转不错的计划经济。这次克格勃碰见的事情,也是当地铁路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
  “你确定没有贪污的成分?”谢洛夫再次问向基班诺夫中将,从严格上来讲,这也是也算是贪污,不过谢洛夫怎么都下不了手进行处理,因为实在是情有可原。从书面报告上来分析,当地铁路部门确实是没有办法了,不同于一般的做假账蒙混过关。
  这种真是困难被迫的违例反而不好处理,一脸蛋疼的谢洛夫最后道,“派一个小组以后就进驻当地的铁路部门,告诉他们以后不要这么做了,和交通部打好招呼,当地的铁路部门我们可以给予一部分的补助,但要秘密进行,克格勃的经费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只能这么处理,就算是克格勃动手抓人,换一批铁路工作人员问题还是存在。
  “真特么……最后还要克格勃出钱给铁路部门补助?”谢洛夫对这种掏钱给别的部门补助的行为深感耻辱,这种时候为什么谢米恰斯内不在,自己从印度回来都去了一趟瑞士了,克格勃主席竟然还在外边晃悠。比起谢米恰斯内的轻松,他现在连两个女秘书都要没了,这上哪说理去?
  不知道伊塞莫特妮两个女人挑好了没有,现在谢洛夫已经到了管伊特瓦索夫借人用的地步,有谈论了几句第一书记关于强化苏联民用粮食储备的条文,谢洛夫就让基班诺夫出去协调这件事了,这对克格勃和交通部来讲都算是一件好事,如果硬要处理,交通部可能也会认为克格勃太不近人情了。
  对苏联国内的问题,还是不要用直接干脆的手段解决为好,除非是明显的犯罪,比如梁赞州的事情,否则该谈谈的时候就谈谈。
  “谢米恰斯内什么时候回来,去保加利亚看脱衣、舞去了么?”谢洛夫一边在碎碎念,一边离开了会议室,刚刚他和伊特瓦索夫主持了克格勃主席团会议,现在则需要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听取军事管理总局局长罗曼的一些问题。
  这句吐槽倒不是在污蔑保加利亚,保加利亚是社会主义国家么?是的,有脱衣、舞酒吧么?有!这并不矛盾,各自国家的国情不同,东欧那些国家只是政治上和苏联差不多,又不是所有地方全部和苏联看齐,就拿波兰来说,国家私有土地比公有土地多,这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它确实是真的。
  “今年伏尔加河下游的冰层厚度仍然很厚,融化速度比往年要慢上很多,这样下去河水一定会上涨的,国防部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让测绘部门去勘察了。因为涉及到了下游两岸居民的安全,所以才让我们克格勃进行评估。”军事管理总局局长罗曼中将一五一十地说道,“最近几年下游的天气预报气温仍然很低,看来要采取行动了!”
  河水不开化,其实在高纬度国家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苏联很多水灾的出现并不是降水太多,而是因为冰层太厚堵住了河水的流动,造成水位上涨。其实解决办法也不困难,出动空军炸开冰层,让水重新流动起来最终冲开结冰的水面。
  “国防部准备出动空军?好,我们先派人去勘察一下哪里比较容易在说!”谢洛夫点点头没有表示异议,勘察是必须的,爆炸也要选择风险比较小的河段开始。
  送走罗曼中将,谢洛夫长长的出了口气,回来还没有两天就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克格勃主席竟然又跑到保加利亚去了,到底谁才是一把手?
  总算把这些事情都弄完了,正在准备休息的谢洛夫突然被推开的门吓了一跳,还没等教育这个冒失的家伙,就听见说,“头,科兹洛夫的警卫报告,第二书记同志中风了……”
  哗!谢洛夫猛然站起来大喊道,“快送到医院去,让总医院的医生也去一起看看,我马上就到!”说着话谢洛夫走到衣架旁边拿下帽子,穿戴整齐就往外走!
  出事了!谢洛夫明白这一点,科兹洛夫那副定时炸弹一样的身体还是出现了毛病,一旦这位第二书记倒下,到底谁才是接班人的问题就会成为很多人关心的事情。
  谢洛夫赶忙驱车前往医院,在路上询问着今天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国家领导人的警卫是第九总局的人安排的,谢洛夫算是这群人的上司,谢米恰斯内不在,谢洛夫就是克格勃的一把手,所以对于自己老大的询问,科兹洛夫的警卫知无不言。
  “第二书记的身体一直不错,为何会突然中风我们也不清楚,不过今天第二书记确实比较生气,听说在第一书记的办公室当中大吵了一架,回到家之后不知道怎么一下就中风了!”
  谢洛夫聚精会神的听着科兹洛夫警卫的报告,没有从中发现什么疑点。这位第二书记的性格,那是众所周知的比较激烈,其实从行事风格上面来讲,科兹洛夫就是理论和态度更加激烈的勃列日涅夫。整个中央主席团当中,几乎所有人都曾经被赫鲁晓夫训斥过,但敢于面对面顶撞赫鲁晓夫的人几乎是没有,为什么是几乎呢,因为科兹洛夫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赫鲁晓夫和科兹洛夫意见不合吵起来是常有的事情,连谢洛夫都听闻过。
  “去写一份报告,当然总部的同志还会对你进行询问的,先下去吧!”谢洛夫拍拍警卫的肩膀,对于警卫的调查肯定还是要的,因为科兹洛夫的地位是如此重要。
  “一定要尽全力抢救,这是我们的第二书记!”转过头谢洛夫又对着科兹洛夫的主治医师说道,同时让从克格勃总医院的医生一起进去,一方面是人多做出判断,另外一个方面则是监视,涉及到第二书记的安危,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
  这是一件非常突然的事情,一旦科兹洛夫倒下,那中央主席团那就热闹了,相信赫鲁晓夫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接班人倒下,毕竟他岁数很大,还有没有时间培养接班人可不一定了。
第420章
接班人问题
  赫鲁晓夫一八九四年出生,要是按照中国的标准,此时已经人生七十古来稀了。七旬老汉还有时间培养下一个接班人么?这点谁都不知道,站在走廊中的谢洛夫看着来去匆匆的医生护士,心里明白科兹洛夫的倒下,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
  科兹洛夫在第二书记的位置上,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勃列日涅夫服气,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勃列日涅夫小两岁的科兹洛夫,本身主持列宁格勒工作很长时间,就算是谢列平的伙伴,现在的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托尔斯基科夫,对曾经的长官科兹洛夫也非常尊重,苏联政治体制中除了莫斯科作为首都之外,两个地方最容易出现政治中心,因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关系,其中一个是乌克兰。而另外一个地位非常高的城市是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就相当于苏联的魔都和帝都,从基洛夫到日丹诺夫、再到科兹洛夫乃至苏联晚期的罗曼诺夫,列宁格勒出现过无数让莫斯科方面感到忌惮的大人物。而且科兹洛夫本身和军方的关系非常好,主管军备的乌斯季诺夫、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都认可科兹洛夫的地位,科兹洛夫倒下一切都不好说了。
  “派卫兵二十四小时在医院守卫,所有科兹洛夫同志需要的东西一定要经过我们的检查,还有第一医院这里有没有监控设备?”谢洛夫把这里的保卫科长叫过来询问着。
  “将军,我们是一座医院,没有你说的那种东西!”保卫科长的回答不出谢洛夫的预料,马上回答道,“从现在开始有了,这座医院接受了很多干部的入住,监控设备和保护工作必须要升级换代,不能出现安全漏洞,我马上让克格勃的同志过来安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