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404

  至少从震撼性上面来说,这次空降的行动绝对是能拿高分的。六千多苏联伞兵空降新德里,造成的场面让很多新德里的印度人不由得抬头望天,很长时间都回不过神来。
  “这就是被苏联武装力量撕裂防线的下场,不,这种景象只能算是一个小插曲!”放下望远镜的谢洛夫嘴角挂上一丝微笑,苏联空降兵是冷战期间苏联着重打造的一支部队,作为苏联进攻性力量的一部分,兵力等于其他国家空降兵数量的总和,人数高达十几万,在大纵深突击开始之后,十万空降军将会在成为苏联进攻力量组合拳当中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空降军在七十年代攻克人车一体空降之后,达到了巅峰,这表明苏联空降军可以在空降之后迅速和对手的重装部队进行对抗。但对于印度这种国家来说,目前的空降军投入的力量已经足够了,算是苏联空降军头一次在世界上初露锋芒。
  平心而论,美中不足的就是伴随苏联空降军出现在各种视频当中的bmp-1步兵战车,此时还没有定型,让苏联这只庞大的空降军力量有些缺乏显而易见的利剑。不过这样也好,今天苏联空降新德里消息,肯定会登上各大报纸的头条,不显示出来全部的力量也好。
  不出所料,作为对印度最关心的宗主国英国,对苏联空降兵空降新德里表示了超乎寻常的关心,还专门配上了苏联空降兵占据整个天空的照片,从侧面还散布了一下苏联威胁论。
  “英国不过是一个虚弱的国家,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那些岛民只会越来越弱,他们的言论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关注。”第二天漫步在新德里街头的谢洛夫,对着自己旁边的一名上校说道。
  和谢洛夫在街头并肩前行的上校四十多岁,也是在军中服役的二十年的老红军。是这支空降新德里苏联空降旅的旅长,叶格罗夫上校。叶格罗夫上校参加过卫国战争,还是战斗英雄出身,在乌克兰战场上进行过数次空降作战。
  “我明白,我们的敌人只有美国。听说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从孟买登陆?真想和他们交手一次!”叶格罗夫上校拍着自己的双手,心中有种跃跃欲试的心思,但转而马上说道,“谢洛夫将军,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国家这次采取中立的立场?”
  “这个问题,你知道反对的国家有多少么?我们国家是无法对抗这么多国家的,这不是美国和苏联的事情,甚至不是两个阵营的事情。第三世界国家这么多,我们能全部得罪他们么?”谢洛夫歪着头看着叶格罗夫上校一眼,暗暗摇头,对方只是一个军人。
  但叶格罗夫上校这个问题,却让谢洛夫心中一动,问道“是不是士兵们心中有些疑惑?”
  “是的,谢洛夫将军!”叶格罗夫上校的回答让谢洛夫心中一惊,但仔细想想也不是不能理解,事实上中苏决裂的早期驻扎在远东的边防军,在思想上也出现过这种问题。人作为一个个体,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前几年和自己国家是同志般的国家,怎么突然就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这和国家早先的宣传并不一致。带来思想上的混乱非常正常。
  “告诉士兵们,我们只是遵守联合国决议制止战争,让中国和印度停止战争状态,并不是在立场上扶持印度。”谢洛夫淡然的命令道,“我们不是出来作战的,只是让印度恢复秩序,几个月之后我们会离开的,当然我们一定要和美国人一起离开,不然就太蠢了……”
  谢洛夫也没有想到,自己不过在这场战争中搀和了一脚,竟然会演变成这个样子。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搀和一脚,这场战争不会和历史上有什么不同,中国还是会撤军。七八十个国家集体反对,别说中国,苏联都扛不住。
  从安德罗波夫的口吻中,谢洛夫知道中国对苏联的中立态度有些不满,但这没有办法,结合目前的国际舆论,苏联不会做出牺牲自己利益为中国站队决定的。甚至连他暗地里面帮助中国都有风险。苏联有着自己的全球战略,到了现在苏联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全球争夺上面,虽然在赫鲁晓夫任期内这种结论还不是很明显。
  不说别的,光占据苏伊士运河的埃及、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苏联的重要粮食进口地区苏丹,这个三个国家都支持印度,就足够让苏联领导层考虑其中的利弊。这几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很重要,更别提非洲刚独立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支持印度,苏联如果非要对着干,就会耽误攻略非洲的时间。
  全球孤立,这就是中国在这个时代面对的局面。尼赫鲁的经营没有白费,几乎带起了整个世界反对中国的声浪。前世谢洛夫曾经听说过一种论调,说美苏重点帮助印度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其实这并不完全,只能说整个世界基本上全部支持印度指责中国,美苏两国不过是在这种舆论之下随大流而已。这是尼赫鲁本身的能力,和美国和苏联没什么关系。
  叶格罗夫上校只是单纯从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上考虑问题,如果这种人在苏联上台,不过是另一个版本的戈地图而已,谢洛夫现在所做的工作,并不是毫无原则的跪舔中国。他只是希望把苏联和中国互相之间的压力找一个地方宣泄出去,为中国找一个更弱的对手,相信每天醒来看到南方数倍于自己人口国家的苏联人民,和每天醒来仿佛听见北方上万辆坦克的中国人民,都会感谢他的。
  谢洛夫当然知道中苏两国肯定打不起来,但他也知道这些多余的军力放在远东地区是多么的浪费,苏联打一个阿富汗不过十万人,而放在远东百万军队,没错,远东是次要方向,那些部队都是二流部队,甚至是克格勃下属的边防军。但问题是那些部队干什么不好,偏偏放在一个方向玩静坐战?
  中央主席团之所以会同意谢洛夫冒险进来浑水摸鱼,而不是完全中立当做没看见中印边界战争,不是谢洛夫用社会主义的大道理说服的,实际上如果他真的这么干了,没有人会把他一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意见当回事,真正打动苏联中央主席团的设想,是让中国把多余的军事力量南移,放在印度这边。是这种设想让那些大人物同意了谢洛夫进来操作。
  至少以谢洛夫一个正常人的脑袋看来,中苏不对抗就是双赢,苏联不需要在一个次要方向放这么多军队,每年的军费就不知道省下多少。至于中国和印度对抗,他就不相信对抗印度有多难,难道比对抗苏联受到的压力很大。
  如果苏联面对普遍支持印度的态度,还要公开在外交上给予中国声援,那才是不正常。现在就挺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苏联要是在这次战争中公开支持中国,失去的会很多,而且还什么都得不到。
  没错,谢洛夫知道中苏会越来越疏远,他想的只是中苏和平分手。苏联有什么手段阻止中国开放么?没有!克格勃的力量对于一个不稳定的小国,绝对算是庞然大物。如果是面对中国,谢洛夫申请把欧洲四大集群调过来,而且还不一定管用。
  就像国家和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苏联不能开放,而中国则需要开放一样。苏联所能涵盖的市场从面积上并不小,但却没有美国控制的市场更有价值。美国本土和西欧国家的市场比苏联和东欧市场更有价值,更何况苏联和东欧国家本身就很注重自己的工业,不可能让中国把市场全占了,中国想要在这里面做出选择并不难。
  谢洛夫和中央主席团委员想的是一样的,绝不能把冷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他比现在的苏联人更加知道的是,中国肯定会开放的,一旦开放了以后肯定会在美国和苏联中间不持立场,到时候苏联就会失去现在中国能提供的助力,所以在这个助力目前还存在的时候,在七十年代之前积累好力量。
  “谢洛夫将军,印度总理尼赫鲁会在两天后接见你和美国方面的军官,商量这次战争的问题!”回到大使馆的谢洛夫,马上接到了苏联驻印度大使馆武官的通知。
  “知道了,到时候我会去!”从新德里街头转了一天的谢洛夫有些疲惫地说道。
  仔细回忆今天的行程,最让谢洛夫感受和上次来印度不同的是,就是他看见的新德里民众精气神已经完全不同,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脊梁骨被打断了,像是丧家之犬一样。
第379章
你行你上啊
  昨天在来到苏联大使馆的沿途,谢洛夫就看到了一片惶惶不可终日的印度民众。从在这里的克格勃人员报告上,这种从文字记录的信息更加清楚一些,毕竟谢洛夫只有一个人,无法全部看到整个新德里的情况,火车站上挤满了准备逃离首都的民众,富有的阶层全部拖家带口准备逃离,而剩下的贫困阶层则是一张张绝望的脸,麻木的等待着最后的消息。
  根据各地特工和线人的回报,整个印度北方都出现了恐慌性逃亡,各地军队已经在发电站等公众设施上埋下炸药准备实行谢洛夫很熟悉的政策,焦土政策,这招在拿破仑进攻俄罗斯帝国的时候俄罗斯人就用过。
  有了照片就显得更加的真实,索性克格勃在收集情报方面还算没让他失望。比较谦虚的说在这个地球上勉勉强强算是第一吧!拍摄的照片很形象的把印度遭到灭顶之灾的影像记录下来,这是非常有用的。谢洛夫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他准备把不结盟运动弄成笑话,那作为第三世界盟主、不结盟世界的领袖、有声有色的大国、印度,就必须成为笑话。
  “把这些照片送到国内,找塔斯社社长戈留诺夫同志,在真理报上面全版面刊登出来!”谢洛夫翘着二郎腿,一边思考一边说道,“记住不要夸大这场战争的影响,采用中国同志的叙述,定义成为一个普通的边界冲突。”
  本来就是一场边界冲突,太过于夸大就不好了,至于印度十个旅被消灭,丢失土地二十万多万平方公里,那完全就是印度军队自己有问题。如果真理报的同志们不太了解情况,那谢洛夫完全可以提供一些消息,毕竟他几个月之前刚来一次印度。深刻的知道当时印度陆军是怎么作死的。
  在资料送回去之后,谢洛夫还是有些不把握,就害怕戈留诺夫比较谨慎,写不出来他要的效果,按照谢洛夫的意思,这次是打击印度声望的好机会,不结盟运动,听起来多么讨厌的一个运动,这种节目效果一样的运动还是早点被拆了比较好。
  可惜出了苏联,谢洛夫联系国内的通道有些不通畅了,这也没办法,时代的问题,没有电话让他用,苏联驻印度的大使馆显然没有多大的价值让苏联专门搭一条专线。至少现在没有,以后倒是可以提上日程来。到了克格勃谢洛夫才经常用电报作为交流,近几年克格勃内部才开始使用电话,这还是克格勃的情况,一般的苏联国有企业,此时还要用电挂,电报挂号,需要等待排队。电报独立占据一个线路,电挂则是共用……
  把自己的意思反馈给戈留诺夫,谢洛夫现在可以考虑一下下一步如何办了。其实从心里面他知道一个事情,中苏肯定会渐行渐远,让中国给苏联做小弟不现实,中国想要苏联无条件的支持中国,这也是不可能的。两国有共同的目标,但远远不够让苏联迁就中国,中国也不会迁就苏联,两国都不是小国。
  就拿现在他在印度的工作来说,就算是真的成功了。他谢洛夫的名字会被记住么?根本不可能,中国的历史书凭什么会记录一个外国人的名字,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没准苏修头子谢洛夫这个名号倒是可以被提一提。历史书肯定会这么,在我军艰苦卓绝的战斗下,如何如何,完事!外国人出现在中国历史书上,尤其是中国历史上,那不是李德么?
  “睡觉,明天去见一下有声有色的大国的领袖!”谢洛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
  对于尼赫鲁,谢洛夫其实是非常认可的,至少从现在印度的在战争爆发之前的精神状态来看,尼赫鲁绝对比后世印度吹上天的穆迪老仙要靠谱的多。只要这场战争尼赫鲁胜了,借着战胜的威望完成剩下的几步,印度会不会成为后世的笑话,可就很难说了。
  尼赫鲁的手段可以从工业化上看出来,印度正式立意迈向工业化,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制订期间,尼赫鲁成立了一个计划委员会来实施保证计划的进行。这些个计委委员权力在各部长之上,而且只对尼赫鲁负责,没有常见的羁绊。这个计委要保证政策推行,就要搞定各邦,当时各邦对他们还是买帐的。而且他们手中有财政权,就是宪法里规定的各邦能得到的拔款,金额多少计委说了算。班子搭起来了,尼赫鲁也有了信心。在五四年底,尼赫鲁作了历史性的讲话,这个会议级别很高,各邦的邦长从全国赶来参加。
  尼赫鲁给大家描绘了印度发展的蓝图,蓝图的前提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生产资料应为社会公有,为社会所控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展私营企业”尼赫鲁的讲话,从今天看相当有远见,这个思路中国是在开放之后提出的。
  坐在苏联大使馆专车上的谢洛夫,在镰刀锤子旗的掩护下,直接进入印度总理府。为了防止目前正在战争状态的印度人民对这面旗子过敏,谢洛夫专门带了几十个士兵,如果有人敢袭击自己,他不介意化身成为刹帝利教这些贱民做人。
  面对空降的苏联空降兵,这些印度人不敢说什么,但落单的苏联人碰见印度人谁知道是什么后果?小心谨慎更好一点。
  “尼赫鲁总理,在中印边界空运武器和轻装备,由美军来架驶运输机,美印联合空防,防止中共轰炸印度主要城市。城市防空由美军负责,印度空手腾出手来对中国进行袭击。这是我们美国的态度,相信我们美国,一定能帮助伟大的印度人民抵挡住邪恶中国人的侵略!”谢洛夫刚刚进来就听见一个大鼻子美国军官在滔滔不绝的对着尼赫鲁喷口水。
  听见这些话的谢洛夫忽然停在原地,认真的摸着下巴想了一想,是不是应该把这个消息通知给中国,要不就是应该来一波卖肾援华了?
  “谢洛夫将军,你好!欢迎你来到印度!”还是带着小白帽的尼赫鲁首先看到了谢洛夫,开口说道,“感谢你和苏联空降军对秩序的恢复!”
  “不客气,尼赫鲁总理!”谢洛夫伸出手和尼赫鲁表达了友好,真是个好人啊!要不是他这次选择错了对手,未来没准亚洲会有两个大国龙争虎斗,这不好,挤进来一个中国美苏都搞不定了,再加上一个不结盟领袖的印度,这个破球药丸……
  印度的国际地位在战争之前是毋庸置疑的,其实在中国被美国挡在联合国之外的时候,现在这个时代五大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那个所谓的民国不过是美国的应声虫,连否决权都被代理了。在一些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因为中国被阻挡在联合国之外,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苏联显得非常势单力孤,所以在联合国都是被孤立。所以这个时代有另外一套机制,苏联在联合国指出民国不能代表中国,而中国又被美国阻挡的时候。苏联往往拿印度作为代替品,给美国的理由很充分,没有中国的参于,这个力量对比是不公平的。而中国不是联合国会员,这样美国答应另组五大国来协商此事。苏联给出的五大国是,美,苏,英,法,印。这就很能体现现在印度的地位了,当然这次战败之后,印度的光环基本上就没了。
  “谢洛夫将军,苏联的空降兵昨天在新德里降落,体现了一个军事强国的素质,就和现在的中国一样,我忘记了,中国可是你们苏联一手扶持起来的国家。看到现在这种局面的发生,相信你们苏联人应该是非常欣慰的吧?”说话的是美国驻印度大使丹尼尔。
  “我们是在联合国框架内来到印度主持秩序,不是来到这里听你再说这些无所谓的东西,如果你喜欢对抗的话,我只能说你选择错了地方,这里是欧亚大陆,不是四面环海的古巴,如果你非要选择对抗的话,只能自取其辱!”谢洛夫嘴角挂起一丝冷笑道,“既然美国人这么厉害,苏联倒是可以在一边看着你们如何解决问题。”
  “谢洛夫将军,你们苏联在这次战争的立场是十分值得怀疑的!”丹尼尔不慌不忙地说道,“为何你们要采取中立的态度,要知道整个世界都站在印度这边。你们苏联这是在和整个世界作对!”
  这话说的很有水平,顺便帮助苏联拉了一波仇恨。但是这个锅谢洛夫是不背的,到现在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在受夹板气,中国指责苏联中立,美国也指责苏联中立,中立也不行?
  “你让苏联怎么做?要不要派出一百万军队把中国灭了?”谢洛夫咄咄逼人的盯着丹尼尔的眼睛说道,“这样最高兴的是你们美国人吧?”
  “那也不能看着中国这么无所顾忌的做事吧,难道苏联的社会主义老大只是说说的!”丹尼尔嘲讽道,“看来苏联的地位并不牢固!”
  “就是说说的,你不服?”谢洛夫愣了一下,然后干脆的承认道,“我们就害怕中国了,你说我不行,你行你上啊!”
第380章
锡金
  这些美国人真是有意思,让苏联制止中国的行动,拿什么制止?是把中国当成巴拿马了,还是当成危地马拉了,美国连一个小小的古巴都搞不定。还让苏联来搞定中国,苏联要有轻松搞定中国的本事,下一步就该吊打世界了,还需要谢洛夫从六十年代就开始各种备案,做长期规划?这些美国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苏联要有搞定中国的本事,也不会这么做,而是首先拿美国开刀。
  “美国不是世界的领导者么?这么多飞机大炮,让你们的士兵上啊!把你们的军舰开到孟加拉湾来啊!”谢洛夫神色轻松地说道,“怎么就派过来一艘航空母舰?一点都没有古巴导弹危机的霸气,是不是想起朝鲜战争有心理阴影?对了,美国陆军那种战斗力,心里没有底气也是正常的!”
  面对谢洛夫指责的丹尼尔神色难看,指着谢洛夫说道,“谢洛夫将军,这不是在讨论古巴导弹危机的问题,我们是在讨论恢复这里秩序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国,苏联不能在这个时候推卸责任!”
  “你行你上啊!”谢洛夫眼皮耷拉着,完全把丹尼尔说的话当做放屁。苏联没有义务帮助印度把土地夺回来,如果美国大兵要上世界屋脊和中国来较量一下,他倒是不会阻止。谢洛夫来到印度是准备拆了不结盟运动的,不是在这里来维护正义的。印度丢了多少领土管他什么事情,谁让你输了,输了就挨打站稳。
  谢洛夫和丹尼尔之间的敌意的浓烈,超出了尼赫鲁的预料。美国和苏联刚刚在古巴导弹危机交手,距离到现在时间才不过一个月。一个月前都准备来世界大战的两个国家,这么快就消失之间的敌意是不可能的。尼赫鲁认为苏联和美国会阻止中国继续进攻印度,但他忘了一个问题,不管苏联心中对中国有多少疑虑,美国有多么想干掉中国。中国的威胁还远远没有这么大,苏联和美国才是最大的敌人。
  在苏联和美国的眼中,和对方比起来,其他一切的敌人都不是敌人,至少不是主要敌人。
  尼赫鲁好半天才让敌意浓烈的两个人平静下来,谢洛夫这个时候才发现,丹尼尔这个哥们还是很会做戏的,作为美国驻印度大使,竟然这次穿上了军装?不过怎么看都有些可笑,这种军装的款式,应该是美国二战当中的样式。丹尼尔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面找出来的?
  比起穿着苏联制式军装的谢洛夫,丹尼尔这种做作的样子,看起来很有些敷衍的样子。根本就不像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姿态,倒是做戏感十足。
  这种情况很有意思,谢洛夫直接坐到了丹尼尔的边上表示诚意,实际上就是想要离近点感知一下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种忽然亲近的自然爱让丹尼尔一阵不适应,但马上谢洛夫就离开了他身边,做到了对面的位置上。
  一脸淡定的谢洛夫,听着尼赫鲁诉说目前印度面对的困境,心不在焉的想着对策。坐在丹尼尔旁边几秒钟,也感知到了不少信息。至少明白了这位美国驻印度大使的想法,确切的说是美国人的想法,这些杨基佬竟然在想办法赖在印度不走?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这些美国佬想法还挺多的,想借着这次战争进驻印度?”谢洛夫歪着身子,推演这种可能性,这次战争因为中国准备更充分,有克格勃的情报支持,取得了更大的战果。但主要收获还是印度的东北部,但其实距离印度本土还比较遥远。印度人口主要在恒河沿岸,那是以亿计算的人口规模。印度想要保住自己的核心地区其实并不难,因为那超出了中国的进攻能力。
  平心而论,其实这种可能性不大,印度暂时因为困难让美国和苏联进行帮助,就已经让不结盟运动蒙上一层阴影了,如果让别国的军事力量进驻印度,那不结盟运动直接就呵呵了,尼赫鲁应该是不会同意的。
  谢洛夫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对苏联的利弊,美国进驻印度对中国威胁更大,但对苏联也是不利的,因为这也是苏联南下的一条潜在备用通道。一旦美军进驻印度就相当于把苏联的南下通道给堵死了。如果不进驻印度,苏联在未来争夺印度的过程中还可能击败美国,毕竟美国不会放弃巴基斯坦这个钉子,而苏联却可以支持印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目前我们印度的军队已经退守西里古里走廊,整个印度东北部都已经落入中国人的手中,谢洛夫将军,丹尼尔大使,相信你们都知道这对苏联和美国都是不利的!”尼赫鲁介绍完毕目光灼灼地说道,“从地缘上来看,苏联和中国不可能长期作为盟友,近年来的摩擦证明了这一点。我相信苏联领导人,睿智的第一书记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不会,苏联和中国在对待美国的问题上一项都是采取同一个立场,任何事情只要美国掺合进来了,就是苏联和中国团结在一起的时候。”谢洛夫直接看着丹尼尔说道,“感谢美国人的存在,不然尼赫鲁先生所说的事情很可能变成现实……”
  “谢洛夫将军,但你必须承认,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其实处在一个很难堪的境地中吧?”尼赫鲁强打精神劝说道,“中国趁着苏联和美国对抗的时候,突然攻击我们,让苏联在外交上非常孤立,这是不是事实?”
  “确实是事实!”谢洛夫摸了一下下巴,认可了尼赫鲁的话。谢洛夫当然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中国占领的土地已经远远超过了争议的面积。当然这不重要,宣传是可以调整的,过不了两年,占领的土地就会变成中国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于那里的民族和中国有没有关系,这不重要,反正都是黄种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的兄弟姐妹欢乐在一个国家里面生活,这不是很好么?至于到时候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是六十个还是七十个,过二十年就知道了。
  苏联这套民族政策,也是没有办法的产物,帝俄的领土超过两千四百万平方公里。不论列宁承认不承认,那些民族确实早就存在当地的土地上。帝俄崩溃后苏联要想尽可能保存帝俄遗留下的领土,只能创造出来这么一套民族政策,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唯一的一个脑残的地方,就是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作为一个民族划分出来,按照中国的标准划分,这两个民族绝对不会出现。至于哈萨克、阿塞拜疆那些民族,他们早就存在在当地。
  “要不以后合并成斯拉夫族吧?乌克兰那个地方不搞定,睡觉都睡不安稳!”谢洛夫魂游天外,白白浪费了尼赫鲁的一番苦口婆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