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04

  同胞不能以外貌长相作为评判标准,在利益的驱动下谁敢保证自己一定是爱国者?再说美国也不是没有华裔,找出来几个吸收进中情局打谢洛夫一个措手不及不是不可能。又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几年前的朝鲜战争中,美国华裔军官吕超然就利用一句别开枪、我是中国人骗杀了志愿军的士兵。
  前车之鉴为时不远,身为一个特工头子谢洛夫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对象。不说华裔、就算是个白俄,谢洛夫也要把他祖宗八代都查出来,这是为了祖国也为了自己。
  “早些时候我已经把谈判的过程汇报给莫斯科了!”谢洛夫长出了一口气道,“谈判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我给你们的录音,相信你们也听过了!是时候做一下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了!先期要在三天之内用铁丝网把西柏林隔离起来!别告诉我,你们连铁丝网都没有储备够!”
  谢洛夫所说的自然是隔离西柏林的行动,马库斯·沃尔夫思考了一下道,“当然不是,我们需要挑选一个时间动手么?最好在深夜行动,当西柏林的居民一早起来已经被封锁住了,这样造成既成事实最好不过了!”
  刚开始听着马库斯·沃尔夫的话,谢洛夫还在不住的点头,看来自己的德国同行没有白白浪费时间,但到了最后听着越来越不对味,出声打断道,“马库斯·沃尔夫同志,似乎我们说的不是一件事情,谁让你们偷偷摸摸了?我们的思维在一个维度上么?”
  “怎么了,难道不需要暗地行动?不然怎么达成突然的效果?”马库斯·沃尔夫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计划有什么问题。
  计划的本身自然是没有问题,但计划的目的是个大问题,德国人的执行力度一般无可挑剔,但问题在于他们总是执行一个错误的计划。这种事情还要教么,谢洛夫暗暗摇头说道,“首先联系部长会议主席,找到你们德国的建设工业部,让建设工业部拿出一个城区改建计划,包括电路改造和下水道改造,河流改造的工程要往后等到大局已定的时候偷偷动工,但刚开始的时候不但不能偷偷摸摸的,还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大柏林的改建工程,剩下的事情需要德国外交部出面,我让顾问部的同志联系其他兄弟国家,这次柏林的改建,不仅仅是民主德国自己的事情,其他兄弟的人力和物力援助由我们克格勃来协调!”
  “用大柏林改建城区的计划掩盖我们的真实目的?”马库斯·沃尔夫自语了一句。
  “没错,用一件光明正大的计划工程掩饰我们的真正目的,这比我们偷偷摸摸的行动更容易!”这件事情谢洛夫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三年前他就炸掉了美国大使馆,利用美国大使馆的袭击案平定了匈牙利的局势,才没有让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名声扫地。
  时间进入三月末,民主德国建设工业部宣布,为了让德国民众的生活条件更加舒适,将对首都柏林进行大规模改造,告知所有首都民众克服一下最近出现的断水断电的情况。
  整个计划看起来雄心勃勃,改建以及房屋翻新计划将从柏林开始,五年内将扩展到所有民主德国的城市,五年后的事情可以到时候再说,但柏林的动工已经开始了。
  柏林改建计划宣布之后,苏联西方集群司令马特维·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大将宣布,鉴于苏联和民主德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西方集群将会派出红旗214工程旅参加这次柏林改建计划,和德国人民一起完成这次属于劳动人民的会战。
  事情远远没有结束,随后德国外交部表达了希望兄弟国家可以伸出援手的意思,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相继表态,在稍晚的时候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也表示愿意派出工程队帮忙。除了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之外,上述国家都是谢洛夫以第一总局的顾问部和他们的内务部联系,成了这个结果。
  柏林火车站连续一个星期都有其他国家的施工队到来,对于这些支援柏林改建的外国同志,谢洛夫也作为欢迎群众中的一员在火车站等候,连续几天到达柏林火车站的施工队都成了最受欢迎的人,已经八十高龄的民主德国总统威廉·皮克也专门接见了从各国赶来的代表,发表了非常真诚的讲话,最后清唱了一首民主德国国歌,“从废墟中重又崛起,勇敢开创新未来,为你的崇高事业,统一祖国德意志。繁荣必将战胜灾难,为此我们团结紧。我们将会迎来胜利,阳光会照耀大地,照亮祖国的天,照亮祖国的天!”
  一曲歌毕,包括谢洛夫在内的所有各国代表全部起立鼓掌,“统一的德意志?德国的分裂责任并不在你们,只能怪三国占领军不希望德国重新统一!”谢洛夫一边鼓掌一边想到。
  一个星期之内,进入柏林的建筑师和建筑工人已经达到六千多人,这些打着自己国家国旗的建筑工人受到了如潮水一般的掌声,这里面苏联的建筑师只有一百多人,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目前苏联国内也正在进行城建计划,本国都缺建筑工人。要是柏林的改建完成,说不定苏联都要想办法把这些人弄到苏联,好帮助苏联现在国内的建筑热潮。
  多说一句,目前苏联国内建设热潮中,后世中国小区单元楼的鼻祖已经出现了,莫斯科市的赫鲁晓夫楼已经建设到尾声,同样规格的赫鲁晓夫楼正在整个苏联范围展开。
第36章
忙着搬砖
  赫鲁晓夫楼的大量修建,让几乎全部苏联人民有了自己房子,这种毫无美感的大楼大规模修建,让苏联几乎每一个家庭告别了过去的住房问题。按照这种房屋的定位,应该算是经济适用房的鼻祖。
  东柏林一共八个区,谢洛夫和马库斯·沃尔夫商量之后,决定按照辖区的面积大小和工程量分配给进入柏林的施工队,一般是按照一个国家支援一个区的标准分配,但这些支援柏林城建的外国施工队有多有少,所以还会在微调一下。
  同时成立国际社会主义联盟援建委员会,对这次大柏林市的改建工作做出统筹。选举出来一个罗马尼亚著名的建筑师作为负责人,负责整个援建工程的具体运作。
  “今天,我们怀着崇高的革命感情,相聚在民主德国的首都大柏林市!”谢洛夫身着中将军服举杯对这些国籍不同的援建者感谢道,“从个人来讲,我很幸运能够加入到这高尚的工作中,这次兄弟国家能够伸出援手来到柏林,体现纯洁的革命友谊和深厚的国际主义精神,让我仿佛看见了父辈口中苏联刚刚成立的年代,无数的人怀着相同的理想让苏联发生着巨变,感谢罗马尼亚同志、感谢保加利亚同志、感谢波兰的同志、感谢捷克斯洛伐克的同志、感谢匈牙利的同志、感谢南斯拉夫的同志、感谢阿尔巴尼亚的同志!”
  谢洛夫每开口感谢,就有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淳朴的劳动人民万岁、伟大的无产阶级万岁、社会主义运动万岁!”谢洛夫发言完毕,会场响起了潮水一般的掌声。他敢保证自己现在所看到的完完全全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
  暗自摇头的谢洛夫走下讲台,发誓以后再也不参加这种热烈的场面,“这不行啊,总是和高尚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忘记自己的职责,这可不好!”
  如果连谢洛夫自己都忘记了目的,今天这场热烈的大会,几十年后在被人提起的时候,后世的人只会说这些人是傻叉、也没有高昂的薪水为什么要离开自己国家过来援建?肯定是被邪恶的政府洗了脑。那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革命友谊、也不明白国际精神!当那些嘲笑的人环首四顾,就会发现自己的祖国唯一一点工业基础、还有他们所住的房子都是那群被洗脑的傻叉所奋斗出来的,至于他们自己,什么成绩都没有……
  离开了会场的第二天,谢洛夫重新找到了马库斯·沃尔夫,掏出了一叠图纸,里面包括了小区的规划图和楼房内部的设计图,一股脑的全部塞到了马库斯·沃尔夫的手上。
  这些图纸也不是多机密的东西,就是二十一世纪中国一般小区的规划图,室内面积七十到九十平方米的那种,“谢洛夫同志,这是你们苏联现在房屋的规格么?”马库斯·沃尔夫打开图纸看了两眼问道。
  啊?不是!谢洛夫张了张嘴还是没有出声,现在的苏联哪有让一家人住九十平米房屋的本事,一般的赫鲁晓夫楼都是五十到七十平米,谢洛夫拿出来的这种图纸,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轴发展,将会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出现。
  “你先弄出来几个小区,让柏林居民看见这种房屋么!”谢洛夫也知道都按照这种规格大规模修建,民主德国也不一定能承受得起。
  拿出这种规格的图纸,谢洛夫自然是怀着善意的,他又不是千里迢迢过来搞破坏的,至少不全是,要是东柏林这边发展停滞不前形不成和西柏林的对比,民主德国的人还是会想办法跑到西柏林那边去。
  整个柏林市,尤其是东柏林这边援建队的事情占据了民主德国的宣传报纸版面,人们热烈的讨论自己住房问题的改善,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房子,这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一时间人们私下的讨论热点从柏林危机转到了这次的柏林改建计划,比起紧张的局势,人们还是愿意多谈论一下轻松的话题。
  在四月一日愚人节这一天,国际社会主义联盟援建委员会宣布,将会对东柏林的所有建筑进行翻新,一些生活条件不足的住房将会被拆除,里面的居民将会得到政府部门补偿的新住所,柏林的主要道路会拓宽,大柏林改建计划开始。
  打着各国国旗的援建队进入到了自己负责的区域,开始调差当地的房屋哪些需要翻新、哪些需要拆除建立新住所,整个东柏林像是从沉睡中苏醒一般,进入到了一种热火朝天的状态中,“这种人和人之间的友善平等、所有人不论阶级共同在一起劳动的场面,只会出现在我们这种国家出现!”谢洛夫对这不远处说道,那里是一个匈牙利的电工正在询问旁边的德国工人,显然这里的电路配置和匈牙利并不一样,这种不同国家的人怀着同样的目的一起为了目标努力的场景,遍布整个东柏林。
  “电路改造还是要派人盯着点,但不要一起弄,集中人力一个区一个区的改造,等到全部改造完毕,东柏林的电网自成体系之后就给把西柏林的电给断掉!”谢洛夫淡淡的吩咐道,“地下水道系统也需要重新打通,最后把西柏林的地下水道给我堵上!我们每完成一步工作,就必须保证西柏林同样的设施被废掉!”
  “我明白了,第一总局的支援将会在明天到!”伊塞莫特妮附和道,这些分别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说着不一样的语言,所以谢洛夫这里迫切的需要翻译人员,让在校大学生过来显然不合适,幸亏第一总局并不缺这种人。
  “局长,西柏林三国代表通知半个月谈判的期限到了!”卢卡妮刚刚从轿车上面下来就急急忙忙地说道。
  “半个月谈判的期限到了!”谢洛夫回头用一种贱次次的怪调重复了一遍,随后一声不屑的冷哼道,“期限到了?是给我送最后通牒来了么?叫他们滚,我说不谈就不谈了!告诉他们谢洛夫正在忙着帮建筑队搬砖,现在没有时间!”然后认真的对伊塞莫特妮吩咐道,“明天记得提醒我,我要下工地搬砖!”
第37章
关我卵事
  整个东柏林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说着各国语言的援建工程队,再众多翻译的帮助下,将这个地方当做自己的家,全心全意的奉献着力量。东柏林的居民在二战结束十几年之后,少见的感受到了众多兄弟国家的支持。日耳曼人虽然以冷漠著称,这个时候也暂时加入到了劳动大军之中。
  盖高楼、有塔吊!拌水泥、用铁锹!“谢洛夫,拌好水泥了没有,弄好了快提上来两桶!”一个粗矿的声音从楼上传下来,随后从窗户上探出来一个脑袋,一个带着眼睛的泥瓦工害怕别人听不到又喊了一遍。
  “好了!”谢洛夫抹了一把汗水在脸上留下一道痕迹,扯着嗓子回应道。迅速的把两只桶装满,双手用力提起水桶走进了楼道中。
  整个过程距离不远处的一个轿车外的几个人尽收眼底,穿着西服的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画面,心中都有一种荒谬的感觉。
  “那个人是谢洛夫先生么?”来人的话语中充满了不确定的口吻,如果自己的眼睛没有欺骗自己,穿着蓝色工作服、挽着裤腿、脚上蹬着不知道一双哪国产的胶鞋、落了一身水泥灰的人,就是半个多月前在西柏林市政府的苏联中将?
  “记性差要多看看医生!半个多月前还见过面,英国绅士这么快就忘记了自己面对的对手?”伊塞莫特妮和谢洛夫呆在一起时间长了,也沾染上了群嘲的毛病,怀中抱着谢洛夫的中将军服、上面的肩章还闪闪发光。
  说话的时候不远处的谢洛夫已经从楼道中出来了,但马上装满两桶水泥又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好吧!”这次看清楚的英国代表对着伊塞莫特妮询问道,“我想要和谢洛夫先生谈一谈……”
  “他没有时间!”伊塞莫特妮的小手腕一抖,一只精致的女士手表出现,看了一眼时间才娇声道,“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中午休息和吃饭,你们在等等吧!”
  “请问谢洛夫先生在这里几天了!”旁边的一个年轻人问道,这种场面被来到这里的英国人看到,这些英国人天然上就认为是作秀,故意演给他们看的。
  “三天了,自从知道你们又要开始重启谈判,局长就决定给自己找点事情干!”伊塞莫特妮气哼哼的说了一声,自己的局长之所以跑过来做小工,跟作秀是没有关系,完全就是找个工作好躲避和这群人浪费时间。
  伊塞莫特妮口中的蔑视显而易见,对这群英国人相当不满,每天收工下班后,总是花上很长时间洗澡,就算是这样,伊塞莫特妮仍然能感觉到睡觉的时候床上有遗留下来的沙子,隔得她和卢卡妮相当难受。女人自然不会对谢洛夫不满,冒头就转移到了这群人身上。
  这种无妄之灾让这群英国人感到莫名其妙,这位美女为什么冲他们发火?简直是太不可理喻了。
  在等待中,一个打扮和谢洛夫别无二致的人吹响了口中的口哨,四周的建筑工人纷纷从周围的大楼中走出来,“刚刚那个苏联人说以后的房子应该把电线埋在墙内,这样可以保持室内的美观,听起来相当的不错!”
  “这样电路一旦出现问题,就不好检修了!”另外一个建筑工人反问道。
  “只要我们工厂的电线质量达标,怎么会出现问题!再者我们可以留住一个管道将各住户的线路全部集中在一起管理么,这样还能节省时间!”这里所有的人都是建筑工人,说到自己的职业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出来吃饭的建筑工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路过这里的众人顶多看了这几个人一眼,随后该干嘛就干嘛去!他们这群人当中有个苏联中将,所有人都是知道的,除了过来的第一天认为是在检查工作引起轰动之外,这两天已经不在把焦点集中在谢洛夫的身上了,顶多回国之后多了一项吹牛的谈资。
  一身无产阶级打扮的谢洛夫也在这群当中,过来之后一个响指,伊塞莫特妮立刻从口袋中拿出一包烟,打开放在谢洛夫的嘴里点燃,“有事吗?”谢洛夫抽了一口烟,直接就坐在地上,背靠着一堆砖头,那个样子要多屌丝有多屌丝。这时候的形象完全和当初威风赫赫的里海虎没法比。
  “没想到谢洛夫先生还在参加劳动,这么年轻就已经是中将军衔,可能苏联也只有你自己了!你应该是苏联标志性的干部了!”英国代表只是惊讶了一下,随后就是源源不断的恭维,可惜谢洛夫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一拍,一阵灰尘直接让英国人闭嘴。
  “我可不敢自称年轻,也不是升迁最快的干部!”又拍了两下帽子,激起一阵灰尘的谢洛夫重新把帽子戴在头上道,“苏联我这种级别干部的年轻人为数不少!你们也知道二战苏联男人死了太多!现在苏联符合你评价的干部,是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书记、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同志。符合你标准的有很多人、比如雅可夫·米哈伊诺维奇·斯维尔德洛夫、还有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我和这些人相比,根本不够资格……”
  斯维尔德洛夫是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名义上的最高元首,去世的时候三十四岁,至于贝利亚、三十二岁的时候就是南高加索共和国的领导人。
  “有事情可以现在说,下午我还要搬砖!”谢洛夫接过了卢卡妮带来的食物,边大口吃饭边含含糊糊地说道,样子就像是几天没吃饭的乞丐,再一看身上穿的衣服,更像了!旁边的卢卡妮还拿着一壶水等待谢洛夫喝,倒像是一个善良的女士在救助乞丐。这倒不是在演戏,谢洛夫吃饭的时候一直都是这种样子的,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要的都是狼吞虎咽的感觉。
  虽然非常奇怪,英国代表也是压抑住了心中的怪异道,“谢洛夫先生,东柏林现在的工程造成了整个柏林市的瘫痪,让西柏林人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西柏林是你们负责的,有问题你们自己不会解决么?”谢洛夫喝了口水,意思非常明显,这关我卵事。
第38章
未来展望
  “大柏林是一个整体……”这句话刚说出来就被谢洛夫打断了,“柏林从二战之后就不是一个整体了,西柏林在你们美英法三国的控制之中!处在你们控制中的西柏林我们无法干涉,这次的改建计划也和西柏林没有关系,就我本人来讲,通常会想着怎么建设苏联、要是更有国际主义精神一点,这个范围会扩大到整个社会主义国家,但都不包括西柏林,西柏林是你们的问题,与我无关……”
  这一阵抢白让英国人哑口无言,最后才说道,“那你就不关心西柏林人民的需求么?”
  “我管的着么?”直到胃部出现了发胀的感觉,谢洛夫才停止了进食,此时他已经吃掉了三个正常人的食物,良好的胃口让面前站着的几个英国人都瞠目结舌,不愧是他们印象中的北极熊,舒爽的打了个饱嗝,靠在砖头上的谢洛夫嬉皮笑脸地说道,“作为占领军你们就不能有哪怕一点点的贡献么?怎么能够过来求你们口中邪恶的苏联人呢,这么快就忘记了铁幕演说了?那可是你们首相丘吉尔的演讲……”
  补充完体力的谢洛夫施施然的站起来,对着沾满灰尘的裤子一顿猛拍,让旁边的几个英国工作人员频频皱眉,“既然你们装了这么长时间的绅士,我今天就不嘲讽你们了,如果没有事情了回西柏林吧,大家心里都明白谈判是没有结果的,既然谈不成何必浪费时间呢!”
  今天谢洛夫心情还可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时间打嘴炮,才决定放过这些英国人一马,他还要和那些建筑工人谈论电线是裸露的明线比较好,还是埋在墙体中的暗线比较好,就他本人而言,宁可跟一群建筑工人谈论让水泥有粘度,也不想各怀鬼胎的坐在谈判桌上,更何况根本谈不出来结果。
  “还是谈谈比较好,谢洛夫请不要这么傲慢,毕竟柏林的局势是双方在一起才能解决,你可能总是站在苏联的角度上看问题,忘记了你对面还有美英法三国,似乎好像还是我们这边更加强势一点!”没有等到英国代表说话,旁边的翻译已经按耐不住暗含威胁地说道。
  准备离开的谢洛夫身形微微一停,转过身来用戏谑的目光看了一眼出声的英国人,嗯!应该是自己的同龄人,栗色的头发梳的非常整齐,从外形上面无可挑剔,和谢洛夫对比则更加明显,一身很有迷惑性的打扮!谢洛夫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既然你要脸伸过来让我打,那我就不客气了!谢洛夫貌似沉思了一下缓缓地开口道,“是么,苏联对面的敌人这么强大?三年前的苏伊士运河战争还没有让你们受够教训?还以为自己是大英帝国呢?现在你们还是日不落帝国么?不要告诉我一个松散的英联邦也能成为世界上能说得上话的力量,就你们?呵呵,三颗氢、弹能摆平的国家,法国可能还强上一点,怎么着也要五颗氢、弹!”
  “时代不同了,少玩你们的大陆均势政策,你们现在也玩不起了……”谢洛夫一点没客气的把大英帝国最后一点底裤都扯下来,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玩光荣孤立,世界搅屎棍果然名不虚传,但光荣孤立的前提是大英帝国实力最强,处在优势地位的英国手中不缺效命的打手。你强自然什么话说都没有,但现在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已经易主了,美国和苏联的实力都比英国要强太多,一个小孩耍心眼挑逗两个大人打架?除了白白惹人笑柄之外什么都得不到。
  “失去了殖民地的你们只会越来越弱,再过二十年你都没有站在我面前的资格!”谢洛夫咧着嘴十分认真地说道,“记住我说的话,只需要二十年你们就会回到你们本该存在的位置,还是想办法避免英国的衰退更佳实际,我们和美国人之间的战斗,你们还是不要掺合了,绅士们,悠闲地喝点奶茶散散步更加适合你们!”
  谢洛夫还想要再说什么,一声口哨响起,中午休息的时间到了,在各处休息的建筑工人纷纷站起来,在闲聊中回到自己的岗位。谢洛夫一挥手,一直在旁边的站立的伊塞莫特妮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绅士们,你们该回到西柏林了,局长很忙,实在没有时间浪费在你们身上……”
  这句话给这些英国人心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伊塞莫特妮的口中拌水泥是工作,而重启谈判则是浪费时间?就算是知道这个苏联女人是故意这么说,可被奚落的英国人仍然感到心痛,他们这些人的青年时代,大英帝国还是世界霸主,短短二十年竟然沦落到被无视的地步。
  忙碌了一天的谢洛夫回到了驻地,先收拾了一下洗个澡,打开台灯阅读国内的文件,包括真理报的报纸,“枪击克格勃工作人员的审判结果,不应该隐瞒不报,这样好像我们做错了一样!”谢洛夫拿着钢笔写着批示,对着卢卡妮道,“把审判结果印发成文件作为案例下发到全军中,让红军战士引以为戒,对于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这方面的教育尤其要重视,着重提出枪击案中,罪犯被土耳其所引诱和宗教因素,明白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