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387

  得知一连规模的意军伞兵空降罗马机场,马查赫上校知道意大利掌权者开始反扑了。尽管那些携带轻武器的伞兵暂时被装甲兵学校学员驾驶的战车阻截在了机场,意大利军方肯定还会迅速调遣更多的部队前来。眼下唯一的致胜之机就是发动那些对意大利政府不满的民众,让他们在各地制造事端,使主力集结在北方的意大利军队无法顺利调动。
  成功与否,便要看坎德罗内的忽悠功力了。
  于是,在国民自卫军与空降罗马机场的意军伞兵对峙之时,坎德罗内带着数易其稿的讲演词来到国家广播大楼,向全意大利民众发表了一场旨在建立共和体制的演说。站在客观立场,他的这篇讲演构思不算缜密,层次不够明晰,引证材料也不那么具有说服力,甚至还有那么一两处逻辑错误,但坎德罗内抓住了意大利民众对于官员腐败、行政低效、军备落后、士气低迷等问题深恶痛绝的心理,以改变经济上不去、战争打不赢、外交不给力等现状为目标,号召民众摒弃腐朽软弱的君主体制,支持民主开明的共和体制。
  事实上,坎德罗内的这篇讲演,不单单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意大利的民运。据不完全统计,百分之六十的意大利人于当天了滚动播放的广播讲演,这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现役军人,坎德罗内的政见得到了众多民众和不少军人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对停战协定条款深为不满的意大利企业界集体转向这位横空出世的“政变英雄”,以各种形式声援和支持他改组政府,推行共和。
  另外一边,在首批伞兵遇阻后,意大利王储翁贝托和他的参谋军官们迟疑了。他们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力气才调查清楚,出现在罗马机场的战车来自于装甲兵学校。军官们很清楚,那些训练用战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而且不太可能携带足量的弹药,可即便如此,由于原定参与行动的伞兵部队和步兵部队指挥官的强烈反对,王储翁贝托不得不下令推迟行动。在获得反战车火箭筒和重型反战车手雷之后,第二批伞兵部队终于踏上征程,而第一批机降部队因携带了额外的战防炮和弹药,运载人数由900人减少至750人。
  空降部队的行动因故推延,奉命由陆路和海路向罗马开进的各支部队也都遭遇了各种阻碍:从佩斯卡拉出发的卫戍部队,半途因铁路故障逗留十数个小时,最后不得不改由徒步行军;从佛罗伦萨南下的骑兵部队,先是遭遇道路阻塞,而后又在距离罗马城六十多公里的博尔塞纳发生哗变;驻扎在墨西拿的陆军第39步兵师,原定从墨西拿港乘船出发,在台伯河口登岸,然后直接开进罗马城,可负责运送他们的海军舰船在途中耽误半天,抵达墨西拿港后又因为港口工人罢工而耽搁了一天时间;从卡利亚里登船出发的陆军第56步兵师所部,在航渡途中遭遇大风浪,不得不前往拿波里避风……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等到意军各路部队陆续抵近罗马城时,坎德罗内已在法国人的帮助下组建起了具备各项基本条件的临时政府,而且争取到了意大利各界民众的支持。受其指挥的国民自卫军从区区数千人骤增至十多万人,他们从罗马城区的警察局、监狱以及民兵军械库获取枪械弹药,并就地取材,在罗马城区构筑街垒防线。
  在对抗新奥联军的战斗中,意大利军队大多数时候都表现得差强人意,士兵们不愿意听从军官的号令往敌人枪口上送,而要他们将枪口对准本国的平民百姓,倒也没几个人愚忠于自己的军官。结果,从卡利亚里和墨西拿调来的8000多名陆军士兵在台伯河口止步不前,来自佛罗伦萨的2000多名骑兵在距罗马机场20公里处,受阻于五十多名国民自卫军构筑的封锁线,而从佩斯卡拉辗转抵达罗马东郊的4000多名卫戍部队士兵,以不擅长进攻为由停止前进,向两百多名国民自卫军展示了他们挖掘防御工事的本领……
  此后数日,效忠王室的意大利军队所取得的唯一战绩,便是伞兵部队夺取了罗马机场的控制权。在将国民自卫军逐出机场的过程中,伞兵们打响了意大利内战的第一枪,并相继摧毁了两辆P-43和一辆P-30,造成对方三十多人伤亡。意大利伞兵以勇敢而忠诚的表现得到了王储翁贝托的赞赏和嘉奖,也因此受到了各界民众的抨击和斥责,导致参战部队的士气一落千丈。
  虽然丢失了罗马机场,但得到意大利人民支持和法国政府暗中帮助的坎德罗内政权却愈发显现出“王者之气”。在争取各行省和市镇官员支持的同时,他们通电意军各部,鼓动军官和士兵们抛弃腐朽衰败的王权,支持意大利实行共和体制,从而使意大利王室和政府陷入到了极端被动的境地。
第183章
掠食者计划
  意大利政局突变,反政府势力迅速得势,着急上火的可不仅仅是意大利王室成员和现政府官员。刚刚跟意大利政府签署停战协议并将由此获得巨额战争赔偿的新联合王国、奥匈帝国,同样不希望意大利现政权遭到颠覆,以致于影响到意大利履行停战协定各项条款。
  在刚刚结束的这场战争中,联军从一开始就抱定主意要以速战速决的闪电战击垮意大利,因而只对意大利的军事和交通设施展开密集轰炸,未对其主要工业设施进行大规模破坏。基于意大利政府不可能在未来数年内支付足够的现款赔偿,那些技术较为先进的、实用性较高的甚至是意大利独有的工业设备,被联军指定用于抵偿部分战争赔款。
  停战之后,来自新联合王国和奥匈帝国的勘察统计员以及国联成员国派出的国际观察员组成数十个联合工作组,在意大利官员的陪同下分赴各地清点统计工业设备设施,只待勘察统计完毕,走完官方交接程序,两个战胜国便可将这些设备拆卸下来运回国内。可是,意大利突然发生政治动乱,不但受损交通设施的修复工作陷入停滞,许多铁路线路和港口码头的正常使用也受到了干扰,意大利官员们要么自顾不暇,要么干脆音讯全无,许多联合工作组因无法继续开展工作,不得不自行离开意大利。
  面对这样的状况,奥匈帝国高层最初的想法简单粗暴:直接派兵越过停战线,逐一接管意大利的城市和港口,拆走可用的工业设备,最后从意大利撤兵。
  毫无疑问,这种军事行动是对意大利主权的无情践踏,更是对全体意大利国民的残酷洗劫,一旦计划付诸执行,很难保证意大利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严格来说,这样的军事行动也是国际法所不容许的。再者,单凭奥匈帝国的力量,碾压意大利的“残兵败将”还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于是,奥匈帝国首相连续造访柏林和利默里克,代表奥皇卡尔一世分别跟德国、新联合王国高层进行会商,将停战协定条款必须得到履行、战胜国利益必须得到保障的大原则明确下来。在这个大原则下,奥军总参谋部拟定了多个军事行动方案,准备动用包括主力舰队、空降部队以及装甲部队在内的大量精锐战力,强占意大利北部的部分领土,扣押意大利主力舰队,以此为质押物确保意大利人偿付巨额战争赔款。待意大利人如约偿付战争赔款和赔款抵偿物,再将质押物如数交还。
  为了得到新联合王国这个强力盟友的倾力支持,战争期间只去了一趟爱尔兰的奥军总参谋长,五天之内两度飞赴利默里克,与新联合王国的军事首脑们秘密协商出兵方案。
  经过反复协商,两国总参谋部最终敲定了两个联合行动方案,分别定名为掠食者A计划和掠食者B计划。
  通过非正式渠道征询了德国人的意见后,新奥两国通过停战协定监督委员会的意方联络官向意大利政府转达了新的要求。
  挨了足足三天,意大利官方才给出答复:他们原则上同意将意大利舰队作为提供战争赔偿的质押物,但意大利国内发生了严重的动乱,出于维持秩序、保护基地的需要,他们无法将分散部署在各处基地的海军舰艇集结起来,最多只能将驻扎于塔兰托海军基地的主力舰队作为质押物。
  这听起来是个可以接受的备选方案,但联军在表态之前,派出远程侦察机对塔兰托港进行了一次航拍侦察。经过辨认,当下部署在塔兰托的所谓意大利主力舰队,多为舰龄较老的旧式战舰,战斗力最强的两艘埃马努埃莱二世级战列舰并不在其中,而近十年服役的巡洋舰只有5艘停泊在这里,其中4艘还是躺在船台接受大修的状态……
  意大利人这般敷衍推诿的态度,让新奥两国的军政官员们很是不满,他们向意大利官员提出郑重警告:如若意大利方面不能够履行停战协定条款,联军有权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甚至不排除重启战争的可能。
  对于联军方面提出的威吓,意大利政府迟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这彻底惹恼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部署在边境占领区的奥匈帝国军队以及海军舰队得到秘密指令,为即将实施的军事行动展开实质性的准备:陆军各部队取消休假,召回人员,配发作战给养,高级军官及参谋人员对本部预定行军线路进行研究和预演;海军主力舰艇同样取消休假、召回人员,所属舰艇在各自基地装运弹药、油料以及生活补给,而后前往亚得里亚海南部的里耶卡港集结。
  意大利人这边,由于国内形势日益恶化,意大利王室和现政府的头脑们无心关注联军方面的种种异动,而是绞尽脑汁保住自己的地位。在军事镇压难以奏效的情况下,他们开始谋求与反政府势力合作,甚至愿意交出王室权力,君主只作为国家象征续存,但在法国人的支持和怂恿下,坎德罗内领导的临时政府拒绝了意大利王室的提议,他们要求国王退位,彻底结束萨伏伊王朝对意大利的统治,只允许王室成员作为普通公民继续在意大利生活。
  在跟反政府派和解无望的情况下,意大利王储翁贝托携多名意军将领飞抵罗马机场,亲自指挥政府军镇压盘踞罗马城的反政府势力。可是,扭转局势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短短几天时间,坎德罗内已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变成了意大利的救世主,共和派的新领袖。
  在法国人的建议下,坎德罗内迅速将几股最主要的反政府势力捏合在了一起,召集各路国民自卫军汇聚至罗马城,这样一来,反政府派用以保卫首都的力量,远远强于意图重新夺取罗马的意大利政府军!
  陆续抵达罗马外围的政府军官兵,打心底不愿跟国民自卫军为敌,也知道一场内战只会让刚刚经历外战重创的意大利彻底走向崩溃。无奈王储翁贝托亲临前线督战,数万意大利军队只得分三路开进罗马城区。
  缺少了飞机和战车的支持,意大利政府军的进攻本就缺乏气势,所以当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在大街上陷入民众的包围时,绝大多数人选择了不作抵抗。二十多个步兵团,只有两三个军官下令开火,但没有得到士兵们的响应,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除少数部队得以脱身外,其余部队要么任由民众缴械,要么干脆临阵倒戈,加入国民自卫军的行列。
  仅仅一天时间,王储翁贝托亲临督战的罗马战线全面崩溃,眼看着声势浩大的国民自卫军从四面八方逼近罗马机场,他和将军们不得不搭乘飞机狼狈逃回北方。
  随着罗马机场重归国民自卫军之手,意大利王室和现政府的失败已是无可挽回的大势。
  得此消息,联军指挥部下令启动“掠食者A计划”。
  几个小时后,四十余万奥匈帝国军队以战车部队为先导,踏着晨露越过了停战线。除驻守在几处重要军事据点的意军部队稍作抵抗之外,驻扎在北方地区的意大利政府军纷纷后撤,有的部队甚至在撤退途中发生溃散。只短短半天时间,奥匈帝国军队便深入到了距停战线数十公里的纵深地带,照此趋势,兵锋南下亚平宁半岛,直插意大利腹地似乎不成问题。
  同一个清晨,在里耶卡港待命的奥匈帝国海军舰队浩浩荡荡开抵塔兰托湾,这是他们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如此强盛的阵容出现在意大利海军第一海军基地门口。在与塔兰托港的意大利海军指挥官进行沟通后,奥匈海军没有强行闯入塔兰托,而是封锁港口,只许舰船进入,不准意大利人的任何一艘舰艇船只离开。
  就在奥匈帝国海军封锁塔兰托港之时,从西班牙卡塔赫纳海军基地出发的新联合王国舰队也抵达了马耳他,搭乘运输舰随行的第6海军陆战团2000多名官兵,在飞机和舰炮的掩护下强行登陆马耳他岛和戈佐岛。
  由于意大利政府并未认同联军将马耳他作为战争赔款质押物之一的要求,新联合王国军队的登陆行动完全有可能遭到意大利军队的强烈抵抗,但是慑于新联合王国海军四航母齐出、六重巡并至的强大威慑以及重新引发战争的可怕后果,岛上的意大利守军在关键时刻认怂了。他们将瓦莱塔以外的军事据点拱手相让,所有部队收缩至瓦莱塔要塞固守。
  彼时驻泊在瓦莱塔港的意大利舰艇共有22艘,但舰艇总吨位只勉强跟对方一艘航空母舰相当,正面抗衡强敌毫无胜算。在这种情况下,瓦莱塔舰队未经海军司令部批准,便果断采取了突围行动。2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以及6艘鱼雷艇于午后编队驶离瓦莱塔港,无视新联合王国舰艇的警告,冲破海上封锁线径直向西西里岛驶去。除驱逐舰“塞拉”号半途发生机械故障被迫返回瓦莱塔港外,其余舰艇均得以成功突围。
第184章
重返地中海(上)
  夜幕行将降临,德国柏林的夏洛腾堡宫,御前会议仍在进行中……
  富丽堂皇的会议厅里,67岁的小威廉皇帝半倚半靠地坐在他那张镶满宝石的金色椅子上,42岁的路易皇储毕恭毕敬地坐在他的左手边,右手边则是德意志帝国的现任首相、常以“俾斯麦第二”自诩的海因里希·冯·尼格特伯爵,依次往下是帝国的内阁大臣们、帝国总参谋长以及陆海空军参谋长。
  此次御前会议,首要议题便是新联合王国强行出兵马耳他,德国对此当作何应对。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议题,如何取舍,牵涉到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战略层面的全盘考虑。
  新奥意三国打的这场战争,前后虽然只持续了短短四个多星期,但它给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却一点也不小:面粉价格上涨了30%-40%,贵金属价格平均上涨了40%,药品上涨了50%,工业原料价格上涨了20%-70%不等,商品价格的暴涨致使各国社会和生产秩序受到冲击,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德国人家大业大,这点损失无伤国体,而且不必亲自出手就让意大利人领受了教训,在同盟国阵营内部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可说是捡了个大便宜。不过,这场战争也让德国人重新认识了地中海的战略地位——如今的德国工业高度依赖于中东和波斯湾地区出产的优质原油,由于地中海腹地在战时被宣布为交战区,往来于中东和欧洲的油船只得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运输耗费和时间成本大幅升高不说,还有3艘油轮和2艘货轮因触礁而损失掉了,德国海军为救援失事船只、搜寻幸存船员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被一些负面的社会舆论搞得焦头烂额。
  就在停战协定签署后不久,德国海军参谋部向皇帝和总参谋部提交了一份战时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德国海军的现有力量足以应付两洋作战,能够同时挫败两个强国联手发出的挑战,但舰队战斗力的保持和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供应的保障,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德国海军主力分散部署在本土、亚速尔群岛、波斯湾,而这个战略大三角的重心,恰恰位于德国军队不直接控制的地中海!
  借着讨论马耳他事件该如何应对的机会,代表德国海军列席御前会议的林德曼将军一针见血地指出,石油是德国军事机器的源动力,如果不能加强德国对地中海的控制力,保证地中海运输线在任何时期的高度安全,那么下一步就要在东非、南非、西非沿岸地区建立一系列的军事据点,或是想方设法铺设从巴士拉到柏林的陆上输油管道并保证其安全。
  听完了海军参谋长的阐述,小威廉语速平缓地叙述道:“马耳他,本来就是德军将士们在前线浴血搏杀,奋力击败协约国军队后,从英国人那里得来的战利品。1933年,为了稳住意大利人,让他们不在背后捅我们刀子,才将它交予意大利军队占领。如若意大利的王权崩塌,政权崩溃,那么,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宣布1933年签署的《柏林·罗马条约》作废,重新将马耳他纳入帝国的海外版图。”
  皇帝言毕,首相冯·尼格特伯爵和外交大臣冯·马沙尔男爵皆是凝眉沉思的表情,反观在场的军人们,一个个莫不是眉飞色舞,磨拳赫赫。
  地中海,几千年来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败,马其顿人、罗马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在他们的鼎盛时期都曾统治过地中海。曾经称霸世界的英帝国虽未大量掠取地中海沿岸土地,但凭着对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占领,以及在地中海派驻具有相对优势的舰队,同样取得了左右地中海局势的话语权。
  作为继英帝国之后又一个殖民领地遍及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德意志帝国在赢得一战胜利后,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了扩张亚非美洲殖民领地、角逐世界霸权上,因而主动让出了地中海的控制权,使地中海沿岸国家相互制衡、互相牵制。就那个时代的国际形势而言,这步棋走得无可厚非,只不过随着世界格局的变迁,对地中海“失控”,逐渐成为新任世界霸主的一处软肋,一块心病。
  片刻过后,现任陆军参谋长、来自巴伐利亚的多洛蒂亚公爵道:“午餐的时候,我试探过希尔斯上校的口风,这位爱尔兰外交武官透露说,占领马耳他的真正用意,是确保意大利人如约支付战争赔款。除此之外,他们并无它意。”
  在地理上,地中海大致是以马耳他岛为中点分为东西两部分,再加上马耳他岛扼守着东地中海与地中海之间的狭窄通道,称之为“地中海的心脏”再合适不过了。
  思量了一会儿,皇帝开口道:“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爱尔兰人占领马耳他,是为了保证意大利王室和现政府被推翻后,继任者会遵照停战协定偿付足以让这个国家破产两次的巨额战争赔款。在意大利人清偿赔款或是以官方形式允诺他们将会清偿赔款之后,爱尔兰人就会从马耳他撤走部队。既然爱尔兰人的目的是如此单纯,为何不能由我们代为占领马耳他?”
  这个问题让在座者有些猝不及防,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两三分钟里,会议厅里安静得几乎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吸声。
  然后,首相冯·尼格特伯爵终于说话了:“这在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我尊敬的陛下,问题在于如果我们这样作的话,等于是替意大利人背了书。”
  “只要马耳他在我们手里,意大利人履约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皇帝摆手道,“意大利人若是清偿了战争赔款,那我们就用前一个理由换取对马耳他的占领。如果意大利人不清偿战争赔款,我们甚至不需要用前一个理由。”
  首相恭恭敬敬地询问道:“如果意大利人拒绝清偿这笔战争赔款,那么新联合王国应得的部分,是否由我们来承担?”
  皇帝一脸不屑地笑了起来:“开什么玩笑啊!意大利人打输了仗,理应承担赔款,怎么可能让我们代为偿付?”
  首相不失礼仪地撇了撇嘴,言外之意,是让皇帝捋一捋这几句话的矛盾所在。
  小威廉年事已高,但还不糊涂。瞧见首相这样的表情,他收起笑容,皱着眉头想了想:“即便意大利人宁愿放弃马耳他,也不清偿他们的战争赔款,我们也能够通过其他办法来强迫他们妥协,或者是用其他合适的东西来抵偿,不是么?”
  “这当然不成问题,只不过有悖于我们最初定下的不直接介入战争的原则。”冯·尼格特伯爵提醒说。
  “可战争已经结束了。”小威廉皇帝辩解道,“我们一直都在直接协调停战事宜和战后遗留的各项事务。”
  既然皇帝都这样说了,在座的将领们又都明显倾向于重新占据马耳他,“俾斯麦第二”便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路易!”小威廉向自己的皇位继承人吩咐道,“你明天飞一趟爱尔兰,替我问候国王约阿希姆一世陛下,并转述我的意见:为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伤亡,建议安排国联对马耳他问题进行调停,由德国军队以国联维和部队的名义占领马耳他。今后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认定停战协定有效,并积极敦促意大利履行协定有关条款。若出现意大利政府无力偿付赔款的情况,我们支持新联合王国和奥匈帝国从意大利获取某种形式的实物赔偿。”
  “是的,父皇陛下。”路易皇储以响亮的声音回答道。
  “我们将通过对马耳他的控制,重新建立起地中海的和平秩序。”小威廉紧接着说了这么一句,却没有点明这话要不要转述给新联合王国的掌舵者。
  “马耳他只是控制地中海的一个战略支点。”小威廉将目光投向在座众人,以他惯有的口吻提点道:“要想获得对地中海的绝对控制权,从而保证德意志全球战略的稳固,我们应当通过政治、外交、军事手段,谋求对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由于军事上的失利,意大利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这正是我们重新介入北非和东北非的绝佳时机。诸位,有什么好的见解和建议,尽管说说!”
  出身巴伐利亚王室家族的多洛蒂亚公爵,是在座众人中除路易皇储外最为年轻的,他在二战时期暂露头角,之后凭借出色的才能、良好的声望以及出众的气质,迅速成为德国军界的耀眼明星,并于1948年擢升德军总参谋长,成为继鲁普雷希特之后,又一位极富军事成就的巴伐利亚王室成员。这个时候,他当仁不让地发言道:
  “以当下的世界形势,我们完全可以在不进行大规模扩军的情况下,重新掌握对地中海的控制权。只要我们巧妙而又充分地运用好国联维和部队这件武器,必要时雇佣爱尔兰军队为我们作战,甚至不需要对现有军事部署进行太大的调整,也不会有太大的人员伤亡。”
第185章
重返地中海(中)
  沥沥细雨中,霍亨索伦皇室的5号专机,一架外型时尚、性能优越的He-269型喷气式客机,从英吉利海峡方向飞抵利默里克。
  在飞机降落之前,这架专机上的第一主角,德意志帝国的皇位继承人路易皇储,特意提出要在利默里克上空盘旋一圈。
  这一要求随即得到了爱尔兰航空管制部门的特别批准。
  透过飞机的舷窗玻璃,路易皇储又一次从空中观察这座了不起的大都市。这里由辐射状的城市格局,主干道均为宽敞的八车道,交汇处无一例外地建有立交桥,分支路为四车道或两车道,通常距离较短、线路平直,少有幽深的街巷,因而路面交通井然有序;这里的城区建筑统一采用南北坐向,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空间利用率,而且风格和色调基本一致,仿佛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
  地表之下,庞大的地铁系统承担着日均百万的人流量,是当前整个欧洲最繁忙的城市铁路系统,相较于大洋彼岸以繁盛著称的纽约也是不相逞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