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387

  “我给你带来了个也许不太好的消息。”沃斯特开口便道,“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意大利空军不仅在对奥匈帝国空军的战斗中动用了喷气式战机,还将他们最精锐的喷气式战机部队——第21联队,紧急调派到了西西里岛。”
  “这么说来,我们明天就有可能在战场上遇到意大利的喷气机?”电话那边的声音不仅没有一丁点儿怯意,反而有些兴奋的意味。二战结束后,德国、爱尔兰、美国、苏俄先后迈入了喷气时代,意大利和日本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脚步稍慢,直到1947年才通过技术合作共同研发出它们的喷气式飞机,即日方所称的八式陆战——意大利将其命名为G.58战斗机。跟德美等国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一样,八式陆战/G.58采用涡轮式喷气发动机和后掠翼构造,最高平飞时速为955公里,俯冲状态下能够突破音障。在武器装备方面,意大利人跟日本军方的选择有所不同,G.58使用12.7毫米航空机枪和127毫米空空火箭弹,加挂副油箱的有效作战半径是740公里,而日军的八式陆战装配20毫米航炮和81毫米空空火箭弹,加挂副油箱的有效作战半径达到800公里……
  “是的,将军!”沃斯特道,“对我们的飞行员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一次赢得世人敬畏的机会。我们的活塞式战斗机虽然在绝对速度上落后喷气机一截,但胜在机动性好,性能稳定,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好我们的各种武器,还是很有机会赢得胜利的。”
  “您说的对极了。”电话那头的舰队司令官拜尼尔从容不迫地应答道,“小伙子们之前跟我们自己的喷气机进行过较量,所以不像外界那样盲目迷信喷气机对活塞机的无敌优势,大家早就憋足了劲要在空战中将个人能力和团队配合尽情发挥出来。还有一点,既然意大利空军把他们宝贵的喷气机部队调派到西西里岛,意大利海军很可能有恃无恐地派出他们的战列舰队,毕竟这些大家伙深入到遍布水雷潜艇的亚得里亚海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非常正确!”沃斯特赫然拔高音量,“没准是意大利海军先制订了作战方案,意大利空军才将喷气机部队调去支持海军,如果是这样的话,小小的挫折就能够让意大利空军退怯。”
  对面的拜尼尔话锋一转:“既然明天的作战行动有可能演变成为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我们今天得抓紧时间补充给养,得让飞行员们好好休整一晚……噢,对了,长官,我们的补充力量正在赶来的路上吧?”
  沃斯特答道:“大约两个小时后抵达。按照计划,本来是要让他们在陆上接受例行的检修维护,明天再转去舰上的,现在看来,我们得连夜工作了。”
  拜尼尔理所当然地回应说:“我们无条件听从您的安排。”
  在此前作战行动中,新联合王国的三艘参战航母总共损失59架舰载机和77名飞行员,另有6架舰载机伤重报废,20名飞行员受伤,也就是说,两天的战斗下来,舰队损失了约四分之一的航空力量,而卡塔纳赫海军基地储备的舰载机仅为6架IR-39T、6架IR-44T以及6架IK-43T,要为舰队补足战力还差了很远。所幸,德意志领导下的西方同盟国阵营时常举行联合演习,以便保持军事活力,许多飞行员都进行过远距离的转场飞行,他们不仅掌握着这方面的技能技巧,而且对欧洲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较为熟悉,这也是新联合王国海军航空部队能够顺利实施大范围调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次除了经由桑坦德转场前来的舰载机群之外,新联合王国海军还将现役的第四艘航母派出。这艘比“圣帕德里克”号还要老迈的航母虽不适合编入一线舰队,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担负保障后勤、运送装备这类低强度任务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153章
铁锤王牌
  晴朗月夜,银色的月光静静洒满撒丁岛的斯莫拉尔达空军基地,整座军用机场只能看到屈指可数的灯盏,持枪戒备的哨兵在门岗下警惕地注视着周围,那些弧形穹顶的机库基本上是门窗紧闭,只有在有人进出时,才能透过半开的移门看到里面的情形……
  “我真想不明白,参谋部那些趾高气昂的家伙难道是用屁股想问题吗?让我们直接飞来西西里,却让技师们搭船前来,此间相隔的十几个小时当中,战争是暂时停止的么?或者他们跟敌人协商好了,这十几个小时暂且休战?”
  满口抱怨的这名金发小伙,穿的是意大利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制服,他手里拿着一柄扳手,腰带上别着两个,满脸满手都是油污,看起来滑稽而又狼狈。此时由他伺候的对象是一架没有螺旋桨的飞机,因为处在检修维护状态,机身的多处盖板都被打开,露出密密麻麻的管线,尽管旁边还有三名维修工人,但正经活儿显然都是由这名飞行员在干。
  站在一旁叉腰的,是个年纪稍长的空军军官,他的穿戴一尘不染,腰上别着一副黑色手套,嘴里宽慰道:“要说预见性啊,我们的参谋部跟德国、爱尔兰那样的好战国家相比确实差了一点,但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想想看,之前要不是参谋部坚持,我们装备喷气机的计划肯定要推迟到今年。它们什么都好,就是太过昂贵,一架的造价相当于三、四架马基-205,仅仅装备两个中队就已经让议员们在各种场合不停抱怨了。”
  金发飞行员哼道:“MC-205?要是它们顶用,何必急匆匆的把我们调来?有些人就是鼠目寸光!”
  军官双手抱在胸前,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王牌武器当然不会在一开战就出场亮相,而是要用在最关键的时候。”
  “你,可以把子弹装进右边的弹药箱了,千万记住,卡口要卡牢!”金发飞行员对其中一名维修工人仔细叮嘱了一番,这才回应军官的话:
  “开战才三天,就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这场仗,比我们预想的艰难多了!”军官龇牙道,“约阿希姆一世,那个智慧非凡、能力可怕的王者,怎么会盯上我们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
  金发飞行员埋头检修了一处油路,吩咐另一名维修工人将盖板上的螺丝拧好,这才应道:“是啊,一个像新联合王国那样经济发达、军事强盛的国家,怎么会只装备区区几十架喷气机,海军舰载机的换装迄今还未开始?”
  军官沉吟道:“这也许只是一种心理战术——大家以为他们在喷气机实用化领域进展缓慢,其实他们早已经为喷气机的大规模生产做好了准备,对意大利开战便是他们重新开动军事机器的绝佳理由。一旦他们的喷气机抵达战场,我们可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听了这话,金发飞行员不由得停住手里的工作,转过来正眼瞧着对方:“哎?我认识的卡尔德罗尼应该是个天性乐观的家伙,今天怎么悲观起来了?”
  眼前这名佩戴意大利皇家空军少校标识的军官从嘴角挤出一丝笑容:“也许只是因为下午茶喝了杯变味的咖啡,之后一直情绪低沉。”
  “这大概是我今年听到的最没有诚意的解释了。”金发飞行员用抹布擦了擦手,“再等我一刻钟,等忙完这些,一起去喝上两杯马提尼,保管你忘掉所有的烦恼。”
  军官笑道:“既然我们的王牌飞行员肯赏脸,谁还会在意那该死的战争禁酒令呢?先生们,下班之后都去阿斯蒂先生的秘密酒吧喝上一杯,记在我的账上。”
  三名维修工人不约而同地回应:“谢谢您,卡尔德罗尼少校先生!”
  军官摆了摆手,在金发飞行员忙碌的时候,他再一次打量起这架新崭崭的喷气式战斗机。它采用黄底绿斑的战术迷彩涂装,机尾是醒目的白色十字和意大利王室的家族徽标,这跟意大利皇家空军现役的活塞式战斗机并无二样,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外形轮廓——机首前方是竖立的椭圆形进气口,6挺12.7毫米口径航空机枪布设在进气口两侧靠上的位置,用以提供密集而凶猛的火力;机身整体呈纺锤状,造型犹如一条张嘴呼吸的梭鱼,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使得机体在停放状态下跟地面保持水平……
  在G.58列装之前,意大利皇家空军飞行速度最快的战机是绰号猎犬的MC.205,平飞状态下的极限时速是642公里,G.58一下子越过了两档,时速达到950公里,如此巨大的速度差,使得G.58在训练演习中对MC.205以及与之同档次的G.55形成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创下过1比21的比分差,以至于在意军高层的观念里,一架喷气机抵得上二十架活塞机,一个喷气机中队的战略价值相当于几个活塞机联队……
  抱怨归抱怨,身为意大利王牌飞行员,长着一头金发的法比奥·特德斯科还是在三名只懂得维修活塞式战斗机的工人帮助下完成了对座机的检修维护工作,使之能够以理想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战斗中去。当天晚上,特德斯科和他昔日的挚友、在一场飞行事故中受伤致残的卡尔德罗尼小酌一番,并相约在战争结束的那天开怀畅饮,不醉无归。
  次日,也即战争爆发的第四天,清晨,凄厉的战斗警报声把特德斯科从睡梦中惊醒,他一开始以为是敌机突然来袭,顾不上衣装就冲去了机库,等搞清楚了状况,免不了一通抱怨:战斗警报确实跟敌情有关,但敌人尚在数百公里之外,而且只是两艘水面战舰,并没有发现敌方航母和航空兵的踪迹。
  特德斯科虚惊了一场,遂悻悻地回到房间穿戴整齐,然后前往战斗值班室领受任务。鉴于清早发现的两艘敌舰是火力强、航速快的巡洋舰,意军总参谋部命令部署在撒丁岛的海空军航空部队联手出击,首要目标便是击沉这两艘战舰,同时,对撒丁岛至巴利阿里群岛及北非海岸之间的海域进行警戒。
  特德斯科所在的第21联队65大队151A中队是意大利皇家空军最早换装喷气式战斗机的两支部队之一,这个中队的队徽是一只紧握铁锤的粗壮手臂,寓意“砸碎敌人的脑袋”——二战期间,该中队曾赴亚速尔群岛作战,取得了击落敌机4架而己方无一伤亡的战绩。151A中队的到来无疑让这里的同僚们信心大增,不过,由于G.58作战半径较小,滞空时间较短,此次并没有被安排在攻击序列当中,而是全员在机场待命,应付随时可能出现在战场上的敌方航空兵。
  作战布置会议结束后,卡尔德罗尼少校拖着一条瘸腿来到特德斯科面前,与之拥抱道:“祝好运,我的兄弟!”
  “现在祝好运似乎还有点早啊!”特德斯科打趣道,“也许我们一整天都在机场无所事事呢?”
  卡尔德罗尼少校压低声音道:“我有种不太好的预感,敌人很可能采取紧迫前压的作战策略,用连续的出击彻底打乱我们的部署,使我们无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军事动员。”
  特德斯科想了想:“是啊,敌人那两条巡洋舰出现的时机是有些蹊跷,面对这个敌人,我们一定要加倍小心。”
  卡尔德罗尼继续压低声音道:“我已经提醒了德拉罗卡将军,他认同我的观点,也向总参谋部作了汇报,置于我们的努力能否收获成效,现在也只有上帝知道答案了。”
  特德斯科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跟卡尔德罗尼相互道别,然后回到了停放座机的机库,两名专业的地勤技师正按标准程序对这架G.58进行技术检测——这些喷气机不仅造价高昂,维护起来也较活塞式飞机麻烦得多,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因而要求飞行操作人员和地勤维护人员具备足够的技术水平跟责任心。
  “早安,先生们!你们到了多久?”特德斯科像以往一样跟技师们打招呼,却发现他们俩都是一脸疲惫。
  个头稍高的技师回答道:“早安,上尉!我们的船是四点二十分靠岸的,到这里花了大约一刻钟,所以……”
  “这个算术题我会。”特德斯科摆手道,“看样子你们晕船了,海上风浪很大?”
  那人继续答道:“航行还算平稳,问题是我们二三十个人挤在一艘鱼雷艇的水兵住舱,那里的气味糟糕极了,而且我们只能随身携带一些简易工具,所有的配件都还在罗马。”
  “听说所有的维修配件都会在两天内运抵这里,必要时,他们会动用运输机进行空运。”言罢,特德斯科自顾自的嘀咕道,“既然可以用运输机运送配件,为什么不用运输机接运我们的勤务人员呢?这样的话,大家都可以少遭点罪。”
  两名技师相视一眼,只能无奈苦笑。
  “情况怎么样?”特德斯科意指自己的座机。
  个头稍矮的那名技师一板一眼地回答说:“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测,照现有的情况来看,一切都很正常。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等电路检测设备运到之后,我们再进行一次彻底检测。”
  特德斯科耸肩道:“那要看爱尔兰人给不给我们这个条件了。”
第154章
撒丁之海(上)
  “小时候,我最喜欢听的就是芬恩·麦克库尔和芬尼亚勇士团的故事,他们的格言迄今历历在耳——心必虔诚,身必强健,言必践行。”
  “哦哦,我小时候也视他们为偶像,现在依然能够一字不落地背出他们加入勇士团时所立的誓言:不掠人牲畜,不图己私利,不遇强畏缩,不妄自寻仇。”
  在“法尔”号重巡洋舰的舰桥外廊,舰长凯文·莫洛伊跟来自海军总参谋部的少校参谋官加雷斯·多赫蒂攀谈着。这两位军官,生得都是五官端正、身形峻拔,未及不惑便已进阶校官行列,而且同是土生土长的爱尔兰人,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话题。
  “如今,我们也成了欧洲闻名的最强战团,东征西战,无往不利,那种极致的畅快感觉,大概跟当年的芬尼亚勇士团如出一辙吧!”莫洛伊言语不无豪迈之情,此次随舰出征,他被委任为战时上校,不仅要为“法尔”号及舰上千余名舰员负责,当“法尔”号和“梅尔顿”号组成特遣战斗分队执行作战任务时,亦是当仁不让的临时指挥官。
  对莫洛伊来说,这既是一副重担,也是一次考验,更是一种信任。要知道重巡洋舰在新联合王国海军被归为一等主力舰,在二战期间,担任重巡洋舰舰长的不是海军上校便是准将,并且有过海军少将的“超规格配置”,莫洛伊实际上是以中校军阶越级代理舰长职务,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莫洛伊的能力有限或是新联合王国海军无人可用,而是因为在和平年代,军官们的晋升速度和进阶机会都不似战争时期那般给力,许多人十年如一日地勤勉努力,才得以从尉官迈入校官行列。另一方面,新联合王国海军不缺将官,共有62名从德国海军转籍而来的军官在二战结束时迈入将官行列,直到30年代末、40年代初,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在海军一线任职,但是到了1949年,这批高素质的将官十有七八已经退役,余下的因年龄和身体条件所限,也已经从战斗岗位上退了下来。此次对意战争,新联合王国海军并没有重新启用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将,而是大胆地让新生代军官们担当战斗指挥任务。默默无迹的加文·拜尼尔一夜之间成为世人瞩目的舰队指挥官,这个鲜活的例证让一线战斗岗位上的军官们对未来充满了崇敬和干劲……
  “话是如此,可陛下一再叮嘱,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战场上的任何一个小疏忽都有可能酿成灾难性的大祸,切记切记!”多赫蒂少校提醒道。此次登舰出战,这位海军参谋部来的军官首要任务便是“观战”——为了收集各种第一手的数据,他带来了一个由2名尉官、3名士官以及2名摄影师组成的技术团队,这些额外的乘员不至于给“法尔”号增添战斗力,但也不至于在关键时刻添乱。
  说到那位使爱尔兰重获新生的伟大君王,莫洛伊顿时肃然起敬:“陛下的教诲,此生必定铭记于心。”
  两人肩并肩地站着,有那么一小会儿谁也没有在说话,接着,多赫蒂少校将话题转移到了新涂刷好的防空识别标志上,那巨大的、鲜艳的绿白黄三色徽标,几乎占据了前甲板的一半。
  “现在从空中往下看,我们可是非常醒目的靶子。”多赫蒂少校道。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把识别标志换成德国的,意大利人肯定不敢对我们发动进攻吧!那我们可以一直开到撒丁岛,把意大利机场轰个稀烂!”莫洛伊道。
  “这的确存在理论上的可能。”多赫蒂少校道,“不过,这是对意大利的嘲弄,也是对德国的挑衅,很可能会让我们的国家在外交上陷入被动境地。在我们能够通过军事手段击败意大利的情况下,我认为没必要采取这种特殊的手段。”
  莫洛伊表示心悦诚服:“要说作战策略,果然还是专业的参谋虑事周全!”
  “不过,你刚刚的假设倒是提醒了我。”多赫蒂少校道,“德国海军通报说,他们已经派遣了两艘战舰进入地中海,意大利方面估计也得到了这份通报,他们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惹怒德国人,哪怕是稍许的怒火,也会让他们瑟瑟发抖,所以……”
  莫洛伊顿时眼前一亮,转身唤道:“亚伦!拿我们的战舰年鉴来!”
  不一会儿,副官便捧了本装订精致的大开本图册来。
  多赫蒂少校从旁提醒说:“德国海军派来的两艘战舰,一艘是‘威森堡’号,隶属于勃兰登堡级战列巡洋舰……对,就是这艘,三座三联装406毫米炮,主炮塔为前二后一布置;一级副炮是双联装127毫米炮,副炮塔共8座,分列左右两舷;二级副炮是四联装37毫米炮,共有16座;四联装防空火箭发射器共有16套,分别布置在主舰桥左前和右前、副舰桥左后和右后……”
  “啊哈,跟我们的轮廓有八成的相似度!”莫洛伊像是在路边捡到钱一样兴奋起来。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法尔”号重巡洋舰,装备三座三联装60倍径203毫米舰炮、六套四联装管式对空制导火箭发射器、四套四联装管式舰对舰制导火箭发射器,无论是高射程、高精度、高穿深的主炮,还是被视为第一代反舰导弹始祖的“凯伊之箭”,都具备击杀敌方主力舰的强悍能力,而依托瑞典福博斯技术生产的40毫米防空炮和依托德国莱茵金属技术生产的20毫米防空炮,该级重巡洋舰的中近程防空体系也相当完备。
  当然了,这样一艘融入了各种先进技术的重巡洋舰,造价跟不计舰载机的优胜者级航空母舰相当,如此高昂的成本,一般列强国家根本难以承受。
  “另一艘是‘达梅·施普利瓦尔’号,隶属于卢恩级重巡洋舰,装备三座三联装254毫米炮,主炮塔为前二后一布置;一级副炮是双联装127毫米炮,副炮塔仅有四座,集中在主舰桥两侧;二级副炮是四联装37毫米炮,共有8座;四联装防空火箭发射器共有16套,布置方式跟勃兰登堡级一样;三联装导轨式800毫米舰对舰制导火箭两套,分别布置在烟囱后方和副舰桥后方……”
  莫洛伊对着图册上的照片和线图仔细研究了几遍,不无遗憾地说:“呃,这家伙跟我们的‘梅尔顿’只有五成左右的相似度,有经验的飞行员很容易辨认出它们。”
  卢恩级重巡洋舰是德国海军第一代大量装备对空和对舰制导火箭的重巡洋舰,而“梅尔顿”号所属的利斯塔级是爱尔兰人设计建造的第三代——同时也是新联合王国第一代在设计阶段就配备制导火箭的轻巡洋舰,其标准排水量达到9980吨,以四座三联装60倍径127毫米炮、四套四联装对空制导火箭弹发射器、两套四联装对舰制导火箭弹发射器以及两套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为主要武器,并装备了相当数量的40毫米和20毫米防空炮,拥有层次分明、效率颇高的防空体系。事实上,两者无论体型还是轮廓都相去甚远,能将它们混淆的意大利飞行员恐怕得去医院看看眼睛了。
  “现在离我们遭遇意大利轰炸机群应该还有一些时间,不妨对这两艘舰艇进行适当的伪装,考验一下意大利人的眼力和智慧,如何?”莫洛伊建议道。
  “您是指挥官,一切由您决定。”多赫蒂少校龇着牙道,“就当是跟意大利人开的一个小玩笑吧!”
  于是,在莫洛伊的授意下,两艘战舰的官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用棕黄色的帆布将舰艏舰尾的防空识别标识遮盖起来,用白色的遮阳布遮住“多余”的副炮塔或防空炮,而这些工作并不至于花费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在他们完成简易的伪装之后,“法尔”号的高频警戒雷达在撒丁岛方向发现了数十架飞机,莫洛伊毫不迟疑地下令给后方的航母编队拍发电报,然后又以德国海军常用的通讯频率发出了一组冗长、混乱、没有实际意义的电波,用以迷惑意军指挥部门。
  莫洛伊很快收到了“芬尼亚”号回复的密码电报,航母编队正向巴利阿里群岛水域开进,舰载战斗机群将尽速赶来阻截意军航空部队——“法尔”号和“梅尔顿”号虽然装备较为先进的防空武器,但靠它们自身的力量应付好几十架意军战机还是有些勉为其难,想要将它们的损失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出动战斗机进行掩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扰乱意大利人的视野,“芬尼亚”号在进行正常的无线电通讯之外,也以德国海军常用的通讯频率发出一堆乱码,意军无线电监听部门有没有受到迷惑暂且不知,倒是进入地中海活动的德国舰艇随后发来电报:我是德国海军战舰“威森堡”号,你是谁?你在说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