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387

  再者,经过两次大战的残酷洗礼,爱德华八世统治下的英格兰王国基本上属于废墟重建,战后德国给予的援助虽然不比爱尔兰人当年得到的支持少,但以英格兰的人口基数平均下来,也只够恢复秩序、解决温饱。八年下来,英格兰的经济和军事依然停留在欧洲三四流的水平,而且前期经济危机的创伤犹在,就算爱德华八世有心,英格兰王国也没有能力对外进行哪怕是一场很小规模的武装干涉行动。
  “说起来,这巴里奥尔还真是个有胆识有头脑的家伙,他的崛起让我想起了一本小说里的传奇人物,那个人最终统率一支强大的军队横扫欧洲,可惜像拿破仑一样败给了俄国寒冷的冬天。”夏树道。
  “哦?还有这样的小说?书名是什么?”
  夏树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笑道:“一本打发时间的无聊小说罢了!什么时候陛下你真的对看书感兴趣了,再来问我书名吧!”
  爱德华八世耸了耸肩,他的兴趣是骑马、打猎、远足,在指挥行军打仗方面也算是一把好手,唯独对文学的东西过敏,什么名人传记、哲学著作,对他来说跟厨房里的炊具一样遥远。
  啜了口清茶,夏树以沉缓的口吻说:“虽说苏格兰当前的动乱局面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害处,但从长远来看,我有两点担心:其一是巴里奥尔这样的强权人物一旦清除异己,稳固了自己的统治权,接下来很可能会以对外扩张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威信。自终战以来,苏格兰军队一直稳定维持在十万人规模,而最近短短半年,苏格兰军队的规模已经扩充到了十五万人左右,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尽管未对外扩张并不一定是纯粹动用武力的,也可能利用不列颠民众感情里的旧英国情节,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军事实力。”
  “其二是巴里奥尔的神秘背景,他曾在旧英国海军服役,很可能跟旧英国的军政高层有着超越一般交情的联系。旧英国军队败退时,苏格兰是他们最后的桥头堡,一旦卷土重来,那里会不会成为他们返回不列颠的第一个桥头堡?”
  听夏树说完这些,爱德华八世陷入了沉思,而当他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写满了凝重。
  大战期间,苏格兰工业的受破坏程度总体低于英格兰,其战后经济的恢复也较英格兰更为理想,这使得苏格兰人有较为充足的财力物力来建设一支小而精锐的现代化军队。在巴里奥尔掌权之前,苏格兰就是不列颠岛上唯一一个能够独立生产飞机和战车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拥有机械化部队和远程轰炸机部队。尽管苏格兰的人口不足英格兰的八分之一,但是苏格兰的常备军却有一举击败英格兰常备军的实力。至于说人口不足苏格兰半数的威尔士,自身军事能力虽然近乎为零,但它的国防却是由久经战火考验的爱尔兰军队负责,那可不是苏格兰人敢于轻易招惹的。
  这时夏树又道:“当然了,刚刚所说的只是我个人的担心,既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属于逻辑严谨的推断。以目前的形势,我们不宜贸然干涉苏格兰内政,最好是带着提防之心静观其变。等到条件合适的时候,我们不妨去会一会这位日理万机的国家领袖。”
  “好吧!”爱德华八世点头道,“就如您所说,我们带着警惕的思想静观其变,看看巴里奥尔究竟会把苏格兰带上哪条路。”
第36章
攻守转换
  1942年6月28日黄昏,最后一面旭日旗在着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城内飘摇坠落。持续了22天的炮火终于平息,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消失在天际,笼罩在夜幕下的却是一座形同废墟的城市。这场规模之浩大、过程之惨烈的战役注定要载入人类的战争史册,因为日本军队以阵亡21万,失踪和被俘近万的沉重代价,拖住了苏俄军队横扫伪满洲国的脚步,让原本自信满满的苏俄高层和军方将领们不得不正视他们在战略上面临的困境。
  第二次日俄战争的走向,也在这里悄然出现了转折点。
  攻克哈尔滨之后,从外蒙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两个方向进入伪满洲国的苏俄军队成功将东西两条战线贯通一处,单看双方的作战地图,苏俄军队完全占据了上风,然而在作战地图之外,百万苏俄军队却如强弩之末。最大的问题在于总长近万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大多数路段仍是单线铁路——在沙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不但没能继承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广袤领土与丰富资源,就连北高加索的产油区也长期被同盟国占据,经济建设是在重重困境中艰难前行。由于单线铁路基本能够负担经济贸易的需要,苏俄政府迟迟没有上马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复线工程。按这条单线铁路百分百的运力计算,苏俄军队最多能够维持八十万人马在远东地区作战,而且前线部队的机械化程度越高,飞机大炮数量越多,对后勤保障的需求量越大。现如今,苏俄已在远东战场投入了一百多万军队,经过四个月的作战消耗,不但战前大量储备在远东战区的军需物资告罄,就连大后方的各种库存也已见底。
  另一个令苏俄高层和军方将领头疼的问题在于日本军队的韧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计。即便是在身陷绝境、后援无望的情况下,大多数日军官兵也不肯缴械投降。为了攻克日军固守的防线、要塞乃至重要城市,苏俄军队不得不花费高昂的代价。而且,这场战争是在日本的本土之外进行,日军撤退时毫不迟疑地实施了坚壁清野的策略,苏俄军队每向前推进一公里,就必须修复这一公里道路上的铁路、桥梁,才能够维持后勤补给的畅通。
  于是,在攻占哈尔滨之后,苏俄军队放缓了攻势,其主力部队沿中东铁路驻扎,仅布柳赫尔元帅指挥的第3方面军继续向长春挺进。
  随着苏俄军队深入伪满洲国境内,日军大本营令侵华各部全面停止攻势,或就地转入防守,或向军事重镇后撤收缩,从而将大批战斗经验丰富的野战部队调往北方战线,东南亚和澳洲各地的日本驻军也被大量抽调。除此之外,日军大本营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两次发布动员令,动员了近百万后备兵员,国内的工业体系也迅速转为战时体制,数以万吨计的作战物资由日本列岛各处港口装船运往伪满洲国和朝鲜半岛。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化被动为主动,一面严密封锁日本海,防备苏俄舰艇对其海上运输线的袭击,一面组织海上分遣编队和潜艇部队北上,拦截从北美和夏威夷开往俄属远东的船只,两方面的部署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此消彼长之下,日本军队逐渐积累了在远东战场展开战略反攻的资本。至1942年7月,日军在伪满洲国和朝鲜半岛的陆军部队已达一百二十余万,陆海军作战飞机7000多架,各式火炮两万多门,炮弹一千余万发,除战车部队的装备尚有较大缺额,其余各项均已接近甚至反超苏俄军队。
  在这形势微妙的相持阶段,日军大本营的意图是利用本国工业规模的优势,再多攒两个月的兵,囤两个月的物资,而后一鼓作气将苏俄军队逐出伪满洲国以及朝鲜半岛,顺势占领外蒙东部和俄属远东的部分领土,迫使苏俄接受东北亚争霸失利的结局,然后挥师南下,彻底击败在长江以南负隅顽抗的中国政府。
  可是,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周边基地出发的苏俄空军轰炸机群于7月10日和11日连续空袭日本中东部的重工业中心,并将炸弹投到了东京市区,这不但给日方造成了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更在精神上极大地刺激了一贯自负的日本军民,令日本高层大为震怒。日军大本营不得不提前实施他们的战略反攻计划,而且,挥剑出击的方向也较之前的方案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苏俄在远东最大的战略堡垒,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了日军攻击的首要目标。
  1942年7月28日,日本关东军、日本朝鲜军以及日本海军展开大规模联合作战行动,兵锋直指朝鲜半岛北部的数万苏俄军队。这场战争正式拉开序幕后不久,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方向展开反击的苏俄军队迅速将侵入俄境的日满部队击退,而后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苏俄军队便占领了包括清津在内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由于朝鲜半岛北部为多山地形,既不利于机械化部队活动,也不利于军需辎重运输,而且苏俄海军在远东的力量根本无法同日本海军抗衡。在“基洛夫”号被日本海军击沉后,苏俄高层调整了他们的作战策略,将主要战场放在了远离海岸线的伪满洲国境内,苏俄军队在朝鲜半岛便由攻转守。
  7月28日深夜,配合日本关东军从伪满洲方向自西向东推进,日本朝鲜军由南往北攻击,日本海军以数千陆战兵在朝鲜半岛东海岸的清津实施登陆作战,意图围歼苏军在清津以南的四个师又若干独立部队……
  “指挥部,指挥部,这里是东南11号观察所,敌方步兵已登陆,请求炮火支援!请求炮火支援!”
  拿着话筒焦急向上级报告的,是一名头戴钢盔、身穿卡其制服的苏俄军官。在这座小小的掩体外面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海面上漂泊着数十艘悬挂旭日旗的舰船,有的已经靠岸,有的正向海岸驶来,还有在原地徘徊并且不断对岸射击。
  距离掩体不到两公里的海滩上,数以百计的日军士兵正在登陆舰艇的火力掩护下嗷嗷地攻击守军的滩头阵地。
  “炮击坐标是131-214-022,请求炮火覆盖!立即!马上!刻不容缓!”
  就在这时,一发从海面方向飞来的炮弹突然落在掩体旁边,巨响几乎震聋了这位苏俄军官的耳朵,当他顾不得拍去身上的尘土重新拿起电话的时候,却发现电话里真的什么也听不见了。
  “喂!喂!喂!真糟糕,电话线肯定是被炸断了!”军官无奈的放下电话,转向旁边一名戴着布质军帽和耳机的通讯兵:“快用无线电联系指挥部!光靠我们的力量是守不住阵地的!”
  这里是苏俄军队在朝鲜半岛北部城市清津东南部的一处防御阵地,它由步兵阵地和防炮击掩体构成,防御工事的主体坐落在一处山丘上,东面朝海,南西北三面均是缓坡。
  收到了前沿阵地的无线电讯号,苏俄炮兵很快开始轰击指定区域,推进中的日军登陆部队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下只得抱头鼠窜,而阵地里的苏俄官兵也继续用迫击炮轰击侧面之敌,这样的战术成功迟滞了日军的推进并使其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然而光凭有限地炮火是无法彻底阻挡日军进攻的。日军的后援部队很快赶来,他们的军官随后向士兵们宣布了战略大反攻已经全面打响的消息,长期受到武士道精神熏陶的日军士兵便如同打了兴奋剂一般狂暴起来,凶悍的突击队员咿咿呀呀的发起了冲锋。这些头束白布条的日军士兵根本无视敌人的炮弹与子弹,即便被苏俄军队的炮火成片扫倒,紧接又会有更多端着刺刀双眼通红的家伙又涌了上来。
  在突破苏俄军队的火力封锁之后,日军突击队开始从山丘的南面和西面向山顶的阵地推进。尽管这山顶上的阵地是呈环形构筑的,但来势汹汹的日军显然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苏俄官兵一面继续呼叫炮火支援并用手里的武器给日军以打击,一面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做好撤退前的准备。
  “同志们,上级已经同意我们撤退了,但撤离前必须炸毁所有无法带走的设备和武器,一副望远镜、一支步枪也不留给日本人!”
  苏军指挥官坚决而果断的下达了命令,尽管这看起来会留给日军良好的观测阵地和炮兵阵地,但是日俄战争时期的战术思想许多已经过时了,想要让大炮在那些山头上开火,恐怕先得问问苏俄空军那数量庞大的攻击机和轰炸机!
  天亮之前,部署于滩头阵地的苏俄官兵陆续撤回纵深防线,日军以千余人的代价取得了开战以来的第一场“胜利”,只是面对苏俄军队坚固的防御阵地和斗志昂扬的基层官兵,日军指挥官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此时的对手跟18年前的那支俄国军队已经大为不同了。想要赢得胜利,恐怕得付出比第一次日俄战争更为惨重的代价才行!
第37章
强击海参崴(上)
  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即中国人所称的海参崴,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最大城市。1904至1905年第一次日俄战争期间,初步建设完成的海参崴要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日军未能占领海参崴。到了1910-1916年,工程兵将军A-P-费南德提出新的要塞设计方案,海参崴要塞工程兵司令A-P-绍辛少将对此极为赞成。随后几年中,在从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到阿穆尔斯基湾的绥芬河流域南岸修建了1-7号堡垒和A、E、Zh和Z要塞,在俄罗斯岛的南岸和东岸修建了9-12号堡垒以及海岸炮台、反登陆有顶通道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新的要塞吸取了当时所有军事工程科技的成果,包括很多设置良好的掩体和地下通道。在20世纪30年代,苏俄军队在海参崴及周围建立了新的海岸防御体系,包括在俄罗斯岛构筑的一个坚固的981号海岸炮台,装备有180毫米和305毫米海岸炮,该体系中还包括不少203、305和356毫米的铁道炮。这一坚固无比的海岸防御体系破灭了敌人从海上攻占海参崴的可能性。
  1942年7月29日清晨,海参崴响起了久违的空袭警报声。在雷达站的预警下,驻扎在周边地区的苏俄空军部队迅速出动了四百多架战斗机升空迎击,出现在苏俄飞行员视线中的日军机群规模相当庞大。事实上,不但苏俄飞行员对此感到意外,就连日军飞行员自己也觉得惊讶,在此之前他们还从未编组过拥有八百多架战机的大机群。无论是两次侵华战争还是横扫东南亚和澳洲的作战行动,百机轰炸足以摧垮对手的防线,震慑对手的精神,削弱对手的士气,而在交战双方争夺最为激烈的夏威夷战役期间,联合舰队曾在一波攻击中出动四百多架战机,创下了日本军队的作战记录。
  从北海道岛和本州岛方向飞来的这八百多架日军战机,轰炸机占到了六成,而且都是双发或四发轰炸机——直到1939年,日本陆海军的中远程轰炸机加起来才达到这个数字,而在此后的三年间,数以百计的新战机进入日军服役,零式陆攻和零式战机的登场更是让日军航空部队的技战术能力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为日军轰炸机群担负护航任务的战斗机由九七式、零式、一式三种型号组成。按照欧美军队的技术标准,前两个型号属于轻型战斗机,于1941年正式服役的一式战斗机则属于重型战斗机,其设计思路跟德军二战时期的主力战机福克G-51类似,即追求航速、航程、火力以及生存能力,能够胜任侦察、巡逻、截击、前线轰炸等多种角色。尽管这些重型战斗机的纸面数据非常耀眼,造型轮廓也足够威猛,是恃强凌弱的一把好手,但是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它们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大规模、高强度的空战了。对此有深刻认识的德国空军在二战后期开始淘汰那些曾经叱咤长空的福克G-51,转而大批量装备Me-50的改进型号——Me-55轻型多用途战斗机,而到了1942年,始终在军用航空领域一马当先的德国人已经开始列装喷气式战斗机了。
  苏俄军队的技战术装备当然比不得称雄世界的德意志,他们装备的战斗机以I-15和I-16为主,前者相当于西方同盟国空军30年代前期水平,后者勉强达到了30年代中期水平,难以抗衡日军最强的零式战斗机。所以在海参崴上空,得到己方战斗机的强势掩护的日军轰炸机飞行员们迅速扑向了苏俄军队沿海岸线部署的陆基雷达站以及港口周边的那些军用机场。在持续近一个小时的轰炸中,日军机群共投弹500余吨,苏俄军队在海参崴的5座雷达站有2座被彻底摧毁,1座遭到破坏,仅有2座还能够勉强维持运转,3座军用机场和6座野战机场全部受到攻击,超过150架战机损失在了地面……
  第一轮猛烈空袭过后仅仅三个多小时,日军机群再度以铺天盖地之势袭来。明媚的阳光下,一朵朵浮云泛着刺目的白光,而在这些如空中岛屿般的云朵之上,大群机翼和机身上喷涂有旭日徽标的双发轰炸机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队列向北飞行。在它们上方,那些体形相对小巧的单发战斗机组成了多个战斗编队。透过滑动式的舷窗,能够清楚地看到那些戴着皮质飞行帽的飞行员们戴了氧气面罩,虽然看不到表情,但那一双双眼眸中都透着一股子冷峻与凶狠。
  耳边尽是发动机的轰鸣声,以至于视线远方的那些黑点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出现并快速飞来。经过第一轮空袭,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的联合作战指挥部判断海参崴地区的苏俄航空兵已被严重削弱,因而相应减少了第二轮空袭的护航兵力,这种大意轻敌的决断很快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发现大批苏俄战机前来拦截,在高处飞行的九七式和零式果断出击,激烈的空战从8000米高空一直打到1000米左右的中低空,若是再往下,从港湾和海岸升起的密集炮火就将不分敌我地一一予以击落了!
  “注意!注意!右方来了一队敌机!各中队保持密集队形!密集队形防御!”
  一架日军领航轰炸机上,穿着飞行夹克的日军佐官理着板寸头,他年纪不大,眼角却颇多皱纹。当他通过无线电向各机组发出战斗指令的时候,位于机首、兼顾投弹和机枪的技术士官正皱着眉头操纵7.7毫米机枪,好让瞄准器的准心始终对准那些迅速逼近中的黑点;在机舱后部,负责机腹和机背方向防御的机枪手们也已经打开保险随时准备开火,一股子异常紧张的气氛悄然充斥在狭窄机舱的每一个角落里。
  “它们过来了!过来了!见鬼啊!这些居然是福克G-51!难道德国人参战了?”
  通讯频道中传来了机长们的声音,作为轰炸机驾驶员,他们远没有战斗机飞行员们那般潇洒,在这个时代,来自地面的防空炮火杀伤率还很有限,所以轰炸机组的成员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快速靠近中的敌方战斗机,尤其是福克G-51那种装备有20毫米机关炮和13毫米大口径机枪的战斗机,开火的时候子弹就像是雨点般袭来,它们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轻便却不坚固的铝制蒙皮,夺走机枪手和投弹手的性命,至于座位周围安装了钢板的飞行员们,虽然被直接干掉的几率要小一些,可是易燃易爆的发动机仍然让他们感到忧心忡忡。
  事实上,德国人并没有直接卷入这场遥远的战争,他们仅仅是将积压在仓库里长达数年之久的福克G-51折价卖给了苏俄政府,从而换取他们的黄金储备以及质量上乘的毛皮、木材,而对苏俄飞行员来说,掌握德国战斗机的操作虽然不易,一旦熟练运用起来,它们能够发挥出比苏俄现役战机更强的战斗力。
  “它们在我右侧,分开了……有一架向我开火了!糟糕!糟糕!我机被击伤,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听到耳机里传来惊慌失措的喊叫声,负责指挥这支空中编队的日军佐官紧绷着一张脸,撕扯着喉咙对着话筒喊道:“不要慌乱,大家保持队形,保持队形!提醒你们的机枪手,千万不要误伤了自己人!”
  庞大的轰炸机编队,早已被上百挺机枪和机关炮嘶吼的声音所笼罩,放眼望去,几乎每一架轰炸机上的枪炮都在开火,长串的子弹在视线中飞窜,但那些拥有速度和机动优势的苏俄战斗机被击落的很少,它们往往在一个大转弯之后从近处扑来,两、三秒的短射之后又迅速进入另一个大转弯,使得对方的子弹始终处于从后方追击的状态。偶尔被那些7.7毫米子弹击中的,只要不是伤及要害,都能够继续作战。
  尽管出发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来自上级的再三告诫,但日军飞行员们似乎对庞大而密集的超大型队形还不太适应。在苏俄战斗机的轮番冲击下,渐渐有一些九七重爆因为躲避射击而脱离了大编队。对于扮演着饿狼角色的苏俄战斗机飞行员们而言,它们孱弱的防御要比那些编队中的目标更容易猎杀,以至于往往会有两三架战斗机扑向同一架轰炸机,接下来的场面无异于一群猎狗撕咬掉队的羚羊……
  机舱里开始被机枪子弹燃烧弹产生的硝烟弥漫,担任航空指挥的日军佐官惊愕地看着舷窗外那些拖着长长的乌烟坠向地面的同伴,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幸好,几架摆脱了苏俄战斗机纠缠的日军战斗机及时杀了回来,而在哈拉哈河战役之后,苏俄飞行员在面对空战性能优于己方的日军战机时通常采取一击即走的战术策略,这让日军战斗机飞行员很是抓狂。
  好不容易挺过了苏俄战斗机群的一波猛击,日军轰炸机群继续如黑云一般朝着俄国人在远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堡垒碾压过去。尽管它们当中有不少已是遍体鳞伤,有几架不得不为单侧发动机的停转而忧虑,还有几架机背或机腹的机枪塔被打烂,尽管它们中有不少很难回到数百公里之外的本方机场去,但指挥这场空袭行动的指挥官们对此并不在意,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不惜代价削弱俄国人在海参崴的防御,为陆海军联手攻占这座令日本高层垂涎了百年也忌惮了百年的要塞铺平道路。
第38章
强击海参崴(中)
  “注意!半舵左转5度,保持航速,前进1链,回舵!”
  这里是俄属远东地区的彼得大帝湾,俄罗斯岛东部海域,苏俄海军太平洋舰队所属的鲸鲨4号巡逻舰。轮舵室门外,一名下巴光溜溜的海军士官手持一具跟六分仪相类似的仪器,以海平面远处一个不闪不烁、不沉不浮的亮点为参照,不断报出航行数据,轮舵室里的掌舵者依照这些数据不断调整航向,使得这艘载有一门76毫米炮和一具四联装高射机枪的巡逻舰平稳航行在这遍布水雷的海区。
  夜正深,巡逻舰上的哨兵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周边海面,只偶尔向西面那条黑漆漆的海岸线投去一瞥。排水量不足200吨的鲸鲨4号此时正沿着俄罗斯岛东部海岸线平缓航行。从地图上看,占地近百平方公里的俄罗斯岛形同海参崴这座大宅邸的影壁,它的西侧是宽约15公里的阿穆尔湾,东侧是距离对岸34公里的乌苏里湾,进出港口的船只大多从乌苏里湾航道经过。在1942年的日苏战争爆发之前,海军力量处于劣势的苏俄军队为保卫这座战略价值重大的深水不冻港而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他们不但在海参崴的入港航道处布设了火炮阵地和反潜警戒网,还在乌苏里湾口安置了多个水雷场,并派遣巡逻舰和潜艇不分昼夜地进行巡逻。
  “中士同志!中士同志!你看右舷方向,那里有东西!”
  舷侧甲板上,年轻的海军列兵伸手指向远处,值班的海军中士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但任他把眼睛瞪得像灯泡一样,也没有看到任何不同寻常的东西。在这朦胧月光下,久久盯着海面很容易产生幻觉……
  “听着,列兵伊万诺夫,揉揉你的眼睛,闭目休息一分钟,如果你看到的东西还在,告诉我!”
  年轻的列兵立即照做,这一次,他观察了很久时间,然后回答:“中士同志,那东西还在,好像是一艘潜艇……”
  踌躇片刻,蓄着一字胡的海军中士转过身,三步并作两步走向轮舵室,在门口向那名持仪器观测的尉官报告了一番。只见那名胡须刮得非常干净的军官紧盯着右舷海面看了足有半分钟,这才冲着前甲板炮位上的值班炮手们吩咐起来。片刻过后,伴随着咚的一声轰向,一颗闪烁的光点以大约30度角的轨迹迅速飞向右舷海面,仅仅两秒过后,那个方向突然绽放出一团刺眼的光芒,顿时将笼罩在海面上的黑暗驱逐殆尽。
  这时候,苏俄海军尉官手里的仪器已经换成了一副望远镜。照明弹亮起后过了几秒,他一脸愤恨地叫道:“是日本潜艇!”
  视线中,巡逻舰西北方千余米的海面上有一个岛礁似的东西若隐若现。
  熟知这片海域的苏俄官兵很清楚,那里压根没有岛礁存在,从它的轮廓外观判断,那应该是一艘潜艇的指挥舱,大黑鱼般的艇身必定掩藏在海面之下。天知道它如何悄无声息地溜进海湾而又不碰触双方先前布下的大量水雷——战争正式爆发后,日本军队迅速对海参崴展开了一轮海陆空立体攻势,相较于陆军部队一度逼近海参崴远郊的战绩,日本海军徒有巨大的数量和质量优势,几番试探都未能突破苏俄军队的海空防线,不但折损了不少飞机舰艇,还被苏俄的潜艇和水面袭击舰搅得没个安宁,直到击沉苏俄海军大型巡洋舰“基洛夫”号,这一尴尬的状况才得以打破。为防苏俄舰艇继续袭扰本国的海上航运线,降低运输船只的损失,日本海军随后开始在彼得大帝湾大量敷设水雷。随着双方布设水雷数量的持续增加,任何一方预留的通行航道都已经不复存在。
  “尼古拉耶夫!”尉官吼道,“使用高爆弹,直瞄射击!干掉它!一定要干掉它!它肯定是想溜进港口偷袭我们的战舰,我们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它!”
  前甲板那门带弧形护盾的舰炮旁,一个蓄着大络腮胡子的壮汉用浑厚的嗓音回答道:“遵命,少尉同志!小伙子们,高爆弹装填,炮口向左,降低仰角……好,水平位置到了,仰角再降半度……开火!”
  又一声轰响在寂静的海面上荡开,转瞬过后,离目标大概三四十米的海面上赫然炸开一团水浪。没有使用测距仪器而进行裸眼观测,并且是在照明弹提供光照的环境下,隔着将近两千米的距离能够有这样的准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于是,那个用手指测算射击参数的壮汉又吼了一嗓子:“炮口右转10分,仰角再降5分,高爆弹装填!”
  炮手们飞快地调整舰炮,只听得哐啷一声脆响,炮闩重新关闭,紧接着炮口喷出一团烈焰,整艘巡逻舰猛地一颤……
  “斯莫尼克夫!”在轮舵室外观战的尉官高声叫道,“一旦目标进入射程,不要犹豫,立即开火!”
  舰尾甲板,操控四联装机枪的水兵们已经各就各位,这具对低空近距目标有着较大威慑力的武器,黑洞洞的枪口赫然指向右舷海面。可惜这是7.62毫米的轻机枪而不是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否则的话,早就给那艘日本潜艇来个脑壳开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