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387

  两名联队指挥官当即应下,而后让自己的副官马上把命令传达下去。
  会议在隆隆炮声中继续进行。
  “今天早上的时候,我还寄希望于用一场消耗战来拖垮我们的对手,因为我们的敌人只有八艘航空母舰,以每艘搭载70到90架飞机来计算,可投入作战的飞机应在700架左右,而即便在战斗首日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我们在亚速尔群岛的空军和海军战机仍比这个数字多。从今天白天的战斗情况来看,我们略微占据了上风,所以我一直认为我的推理和判断是正确的,但冯·里希特霍芬上校刚才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提醒,敌人在入夜前的两个小时相继投入了约200架战机,持续进攻的力度非常强,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在前期损失了大约500架舰载机之后,现有的舰载机数量远比我们推算的多,而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正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我虽然不是海军专家,但在之前参加联合操演时,我从海军同僚那里了解到不少跟航母作战有关的技术情况,他们很肯定的告诉我,航空母舰在海上作战时不太可能像加注燃料那样从补给船只上获得舰载机,航空母舰补充舰载机的办法只有两个,靠港装运或者飞来补给,而这两种方式以目前的战场条件是无法满足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隆内布格忧心匆匆地扫视众人,“我想不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是我们的飞行员错误的夸大了我们的战果?”
  除了冯·里希特霍芬上校,几乎所有的军官都在揣摩这一连串表述的数字逻辑,然后过了好几分钟,他们才从躁动中平静下来,但没人能够给出答案,也没有比里希特霍芬更有建设意义的推测。
  此时在特塞尔岛东北方200多公里的海面上,美英舰队的航母编队正在众多轻舰艇的严密护卫下顺风航行,每一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上都亮着许多黄色的灯盏,虽然没有节日的彩灯那样色彩斑斓,从高处往下看,这仍是一幅非常特别的画面:灯盏组成了一对对平行线,每一对平行线中间都有一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舰况良好的五艘航母以及完成抢修的“黄蜂”号便依靠这些灯光标识指引飞机在夜间完成降落——其实到了30年代初,航母舰载机的夜间起降已经不是什么新课题了,基本上每个装备航空母舰的国家都掌握了个中诀窍,只不过夜间起降较白昼更加考验飞行技术,也更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色涂装的舰载机一架接着一架降落在指定的航空母舰上,每成功降落一架,航母甲板和防空炮位上总是会响起一阵夹杂着口哨声的欢呼,因为它们并非执行任务返航的战机,而是补充航母战力的增援力量。
  除去亚速尔群岛,距此最近的陆地是加拿大的纽芬兰岛,飞行航程达到了2000公里,这是当前任何一款舰载机都无法跨越的遥远距离,降落在美英航母上的飞机可不是超出现有技术的存在。事实上,它们是从非常近的地方飞来的——随同美英主力舰队抵达亚速尔海域的辅助舰船当中不仅有运兵舰、补给船、医疗船,还有许多大型货轮。因为不想提前引起对手的警惕,美英两国没有煞费苦心地给它们铺设飞行甲板,将其改造成辅助航母,而是在临近出发前在它们的甲板上安装短滑轨的飞机弹射器,船员们只需要用简易吊机甚至滑轮将基本处于空载状态的舰载机放上弹射器,就能够非常简便地将它们弹射出去。当然了,只有那些最专业的舰载机飞行员才有把握将这些弹射起飞的舰载机降落到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去,所以当德国人苦恼于飞机比飞行员更少的状况时,美英舰队指挥官忧愁的事情却恰恰相反——所有的预备飞行员都已派遣上阵,但是身处客场,他们一旦被敌人击落,跳伞逃生后回到本方航母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而成功跳伞的德国飞行员十之七八都能迅速回到本方基地。
第133章
呼啸天际(上)
  黎明到来之前,德国海空军的飞行联队长们再次聚集到了隆内布格将军的指挥部,准备听取新一天的战斗部署。即将过去的这一晚,他们大多数人都感受到了煎熬,美英舰队又一次对特塞尔岛上的主要军事设施展开炮击,海防要塞和军用机场受到重点照顾。7号炮垒群“吕贝克要塞”近半数炮垒被摧毁,前夜发生弹药库爆炸的8号炮垒群“达特斯塔姆要塞”基本失去战斗力,东部空军基地也惨遭犁地式的炮火扫荡,就连一些混凝土结构的地下机库都没能逃过一劫,大量装备和人员的损失给德军守卫特塞尔岛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先生们,到目前为止,我们随时可用的战斗机剩下87架,还有一些飞机正在接受修理,但数量不多,形势很不乐观;可用的轰炸机尚余142架,运输机剩余60架;随时待命的飞行员共有612人,紧急情况下部分轻伤员也能投入战斗,只是现在看起来还用不上。”说到这里,隆内布格将军一脸无奈地摊开手。
  第46战斗机联队的佩特斯上校当即建议道:“我们可以从圣米格尔岛再调两个中队来,只留一个中队继续驻防。如果可能的话,再从弗洛里斯岛抽调一个战斗机大队,毕竟特塞尔岛是这场战役的主战场,只有在特塞尔抵挡住美英军队的进攻,我们才有可能打赢这场仗。”
  像隆内布格将军这样一位思维缜密、考虑全面的指挥官,显然已经考虑过这种做法的利弊,只见他摆了摆手:“站在战役层面,我们应当留有后路,而不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毕竟敌人比我们预料的更加难以对付。如我们在昨晚的会议上所说,敌人可能还有三百多架飞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用不足一百架战斗机去抵挡三倍甚至四倍敌人的进攻。按照此前的战术,也许我们还能坚持一天,也许半天就垮掉了,所以我们的战术必须要根据当前的状况进行调整,放弃战线防御,采取重点打击和灵活游击相结合的策略。”
  言罢,将军以敏锐的目光扫视众人,一字一句地说:“现在每一架战斗机都很宝贵,我要求你们挑选出脑子转得快、胆大心细够冷静的空战猎手来驾驶它们,在防空指挥部的直接调配下作战。你们既是联队指挥官,也是优秀的飞行员,但我不建议你们亲自上阵,因为有时候呆在地面比在空中更能够看清战场形势,你们应当学会在战争中正确运用兵力,而在经历这样艰难的战役之后,我相信你们的职务将随着能力的提高而提升。”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冯·里希特霍芬上校知道隆内布格将军这样安排是出于理智。交战两日,第30航空兵团已经损失了7位校级军官,其中包括了一名轰炸机联队指挥官,而这样的损失使得部队同时在指挥构架和精神心理层面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航空部队的联队长们固然是经验最丰富、心态最稳重的飞行员,但在技术和战场表现方面,他们未必是最出色的。两天下来,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头号王牌依然是第12战斗机联队的马吉德·帕茨勒上尉,他的战绩达到了17架,因而受到了德皇和皇储的电报嘉奖,想必他的威名很快就会在国内家喻户晓。在帕茨勒上尉之后,还有2名尉官和1名军士的战绩达到或超过10架,而里希特霍芬击落7架的战机是联队长们当中最好的,为了这一战绩,他被敌人击落一次、击伤一次,战斗中险些丢掉了性命。
  军队需要旗帜,但旗帜未必要是统筹全局的指挥官。
  “鉴于战斗机部队必须集中精力投入我刚刚所说的任务当中,轰炸机部队的战术策略也要调整。敌人的航空母舰依然是我们的头号敌人,但在形势有所改观之前,我们不再组织大机群出击,而是以小编队或者小分队攻击登陆的敌军部队和近岸海域活动的敌方舰艇。我的要求是,每架轰炸机在起飞作战之前,必须得到防空指挥部的指令!”
  带着严肃的神情说完这些,隆内布格将军抬手看表,然后下令道:“天快亮了,请诸位回去做好动员工作。你们可以在联队指挥部待命,也可以返回这里参与指挥。就这样吧!”
  联队长们起身之后没有直接离开,而是跟同僚们相互握手道别。片刻过后,会议室里就只剩下隆内布格将军和他的副官,这时里希特霍芬上校又从门口折返回来。
  “将军,经过慎重考虑,我觉得我应该参加今天的空战,希望您能够批准。”
  隆内布格看起来并不觉得惊讶,他回应说:“别告诉我你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为了战绩和荣誉。”
  里希特霍芬耸肩道:“在您眼里,我是那样鲁莽肤浅的人么?”
  将军掏出烟盒:“说说你的想法。”
  “我的联队现在能够升空作战的飞机只有16架,我的想法是将它们编成两个战术编队,由我和冯·达维尔少校各带一队轮流出击。相对完整的编队在重点突击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威力,投入空中游击战时,也能够相互掩护策应,尽可能减少损失。如果您同样我的安排,那么我就没必要呆在地上指挥了。”
  隆内布格点着烟抽了两口:“好吧,冯·里希特霍芬男爵阁下,我知道你的飞行员们非常信任你,有你在他们身旁,他们会有更多的底气跟敌人展开较量。”
  里希特霍芬敬礼道:“谢谢您,将军!”
  隆内布格伸出右手:“祝你和你的小伙子们好运!”
  天明时分,特塞尔岛的三处军用机场、两处备用机场以及若干临时跑道都响起了强劲有力的轰鸣声,一架架迷彩涂装的战鹰沐浴着淡薄的晨光展翅起飞,这样的情景曾在战前的几次演习中出现过,但操练能够模拟战场环境,却模拟不了战争的血腥惨烈。坐在战机驾驶舱里的德军飞行员们绝然没有往日的自信,一双双专注的眼眸流露出对战场的敬畏,凝重的气氛体现在每一张年轻而又坚毅的脸庞上。战斗形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从特塞尔岛各处起飞的战斗机勉强凑足一个航空大队,这其中一线主力战机福克G-51屈指可数。
  目送这批战斗机升空离去之后,人们耳边很快便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此前两天的艰苦血战已经彻底激活了职业军人通过长期训练所获得的作战素养,高炮部队火速就位,地勤人员迅速采用伪装手段掩蔽应急机场和临时跑道,等到乌压压的敌军战机飞抵特塞尔岛时,所有德军官兵已经严阵以待。
  正如德军指挥官所担心的那样,美英舰队的航空部队远比预想的庞大,战役发起后的第三天清晨,他们居然一口气出动了近两百架舰载机,浩浩荡荡杀到了德国人头顶。那些在中低空飞行的轰炸机,一部分扑向了位于特塞尔岛西北部的德军阵地,大多数直奔德军机场而去,用大大小小的航空炸弹摧残那里早已破败不堪的航空设施。
  面对横行肆虐的美英战机,德军地面防空部队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而在此过程中,提前起飞的德军战斗机群却未像前两日那样英勇顽强地冲入敌方机群,以致于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为它们是撤退去了其他暂未受到攻击的岛屿。没有了前两日最头疼的阻挠,美英飞行员们要惬意不少,等所有轰炸机都丢完了炸弹,一直在中高空掩护的战斗机也分批下来扫射地面目标。
  在这般大好形势下,重新返回近岸海域的美英战舰不失时机地对德军阵地展开炮击,登陆特塞尔岛的美英军队随之向滩头阵地外围的德军发动了新一轮攻击。不多久,前来空袭的美英战机陆续返航。尽管大多数美英飞行员都还保持着高度警惕,但相较于来时的紧凑编队,他们往回飞的队形要松散不少,而随着位置渐渐远离特塞尔岛,轰炸机飞行员们的心情愉悦起来,毕竟在前两日的空战中,损失最大的就是机动力较差、防御力很弱的舰载轰炸机,如今轻松完成了轰炸任务,或许意味着最难熬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返航的航程即将过半,美英飞行员紧张的情绪渐渐放松,突然间,二十多架德军战机从云端俯冲而下,它们像黄鼠狼一般灵活避开了敌方战斗机,朝着编队飞行的舰载轰炸机冲杀过去。返航的美英轰炸机已无炸弹的负累,眼见情况不妙,连忙散开规避攻击,而这俨然在对方飞行员的预料之中,他们利用速度优势或卡位抢点或尾随追击,一转眼的功夫就击落了八九架美英战机。
  全程护航的美英战斗机数倍于眼前这群偷袭者,岂会眼睁睁看着德国人嚣张?他们果断分出半数兵力,对冲入己阵的德军福克-XI进行围追堵截。德国飞行员似乎自知战机的性能并无优势,数量又远少于对手,袭击得手便向特塞尔岛方向撤离,引得部分速度较福克-XI快的美英战机追击前来。在远离敌方大编队之后,处于被追击状态的德军战机突然降低高度,而当它们身后的美英战机跟下来的时候,另外十数架德军战机出现在了它们身后,双方旋即战作一团。德国人以逸待劳,数量和心态都稍稍占据了上风,精英飞行员的优势更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展现的机会。福克-XI在跟美制“飞行桶”的一对一较量中胜出,两架福克-XI合力绞杀一架英制“海鹰”,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这场空战持续了大约一刻钟,美英战机折损大半,少部分仓促逃走,德军一方的损失则要少得多。
  朝阳跃上海面,美英登陆部队的攻势在德军有准备的抵抗下渐渐放缓,他们将战线推进到了距离滩头六、七公里的位置,这就使得他们的后续登陆部队不至于在海滩上受到德军轻型野战炮和重型迫击炮的威胁,而在近岸海域游弋的美英驱逐舰仍能够以精准的火力压制为地面部队提供有效的支援。
  北面天际,又一群美英战机强势来袭,出现在德军雷达屏幕上的光斑密密麻麻,技术人员只能粗略估计出它们的数量在120至140左右,这意味着美英舰队能够动用的舰载机比隆内布格及其部属们估计的还要多。
  驻扎在前线、机场、要塞、港口的德军防空部队再一次紧张起来,他们的武器弹药尚且充足,眼下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竭尽全力却收获寥寥,而敌人造成的伤亡在不断攀升,部队的战斗力正随着信心意志的消磨而下滑。他们多么希望己方战斗机群能够构筑一条坚固的空中防线,把大部分敌机阻挡在外,由此减轻地面防空部队的压力,可是直到敌军机群飞越海岸线,天空中依旧不见福克战鹰的身影。接下来,美英战机开始反复扫荡德军阵地和机场,轰炸德军要塞和港口,直到这时才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德军战机出现在战场上,它们专挑没有战斗机贴身护航的美英轰炸机打,一旦被敌方战斗机盯上,基本上不做抵抗就撤走了。
  美英机群此番空袭持续时间不长,德军战机的袭扰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倒是有了前车之鉴,它们在返航途中保持着严密的护航队形,中途虽然遇上德军战机,也没让对手占得便宜。美英机群返航之后不久,二十多架德军轰炸机,包括近半数的Ju-17俯冲轰炸机,对特塞尔岛西北部的美英登陆部队展开空袭,当场击沉靠岸卸货的登陆舰3艘,炸毁堆积在登陆场的作战物资若干,毙伤美英士兵多人。紧接着,6架陆基鱼雷轰炸机和4架水上飞机突袭了登陆场附近的美英战舰,虽然只击伤驱逐舰一艘,却成功迫使这一区域的美英舰艇后撤规避,间接减轻了前线地面部队承受的压力。
第134章
呼啸天际(下)
  特塞尔岛以北,一架迷彩涂装的双翼战机悠哉穿行于云层之间,这般姿态不像身处战场、沾满硝烟血气的战隼,而是一只与世无争的苍鹭,缓慢的速度让人觉得不正常,难道这家伙发生了故障?
  抱着捡皮夹子的心态,两架机身圆滚的美军“飞行桶”从侧后方悄悄摸了上来,就在其中一架即将对它发动攻击的时候,更高的云层里突然钻出几个黑点,它们疾速下降,如鱼鹰捕猎般精准地扑向了这两架“飞行桶”。美国飞行员见状不妙,连忙驾机转避,但他们躲得开最先冲上来的敌机,躲不过接踵而至的敌手,德国人在这里可不在乎以多欺少的恶名,三、四架福克战鹰盯着一架格鲁曼F3F穷追猛打,没几分钟就干净利落地把它们给解决了。
  在参加这场战斗的一架福克-XI上,冯·里希特霍芬上校满意地环视四周,通过无线电对他的僚属们说道:“先生们,干得非常漂亮!费特,辛苦你继续当诱饵,其余人回到伏击位置。”
  包括里希特霍芬的座机在内,七架福克战鹰爬升至4000多米的高空,这里空气稀薄,气温偏低,飞行员们戴着氧气面罩,冷冷注视着下方空域,只要有敌机上钩,这些伏击者便会一拥而上,给敌人一顿狠揍。依靠这种钓鱼战术,冯·里希特霍芬和他的分队三次出击无一失手,击落六架敌机而己方损失为零,且有地面雷达的警戒和指引,能够从容避开敌方的大机群,但此策并非全无风险。当里希特霍芬的战斗分队第四次故技重施时,几架敌机冷不丁从云端杀出,而且都是性能较强的英制“海鹰”。里希特霍芬果断带着他的狩猎分队向南撤退,可敌人怎会轻易放过他们?随后的追逐战当中,又有数架美英战机赶来,这就使得速度处于劣势的福克-XI颇为被动。第33战斗机联队的飞行尖子们只得依仗自己出色的飞行技艺勉力支撑,一直坚持到友军前来支援,他们才艰难脱困,而在此过程中,里希特霍芬损失了三架战机,余下五架也基本带了伤。
  战斗机部队的重点打击和灵活游击进行得并不轻松,轰炸机部队的每一次出击更是铤而走险。待美英战机的一波空袭结束后,数架Ju-17悄悄从特塞尔岛东南部的临时机场起飞,横贯整座岛屿飞临战场上空。从三千米高空往下看,地面战况形势一清二楚:在特塞尔岛东北部海岸登陆的美英军队已经控制了一片东西长约八公里、宽约六公里的区域,其面积约占整个岛屿的十分之一。德军已从岛屿西北部的开阔地带退守至岛屿西部和中部的两座火山带,居高临下抵挡敌人的进攻。两座火山带与相邻海岸、两座火山带之间各有一条走廊,这其中以两座火山带之间、贯穿岛屿中部的走廊最适合通行,德军在窄处宽约两公里的位置修筑了防御工事,目前双方争夺的焦点便集中于此。
  发现敌机来袭,地面的美英军队当即以小口径防空炮组织防御。面对这种聊胜于无的抵抗,德军的轰炸机飞行员们不屑一顾,他们熟练地关闭冷却器,推杆,压坡度,然后看着速度计的读数从三百公里增加到三百五然后是四百,当战机俯冲到一定高度时,俯冲刹车,接着按下驾驶杆上的投弹按钮,飞机抖动了一下,黑乎乎的炸弹便离开机身冲着地面飞去。飞行员们果断拉起飞机,做个转弯动作,接着继续爬高,从而摆脱防空炮火的追踪……在没有敌方战斗机干扰的情况下,Ju-17的俯冲轰炸照本宣科,轻松自如,它们投下的高爆炸弹非常精准地落入敌军步兵群中间,地面上顿时血肉横飞,一团团黑色烟柱冲天而起。
  无论德制还是爱制雷达,这一时期都还不具备敌我识别功能,而且探测精度差强人意,在雷达屏幕上,两三架隐蔽在云层之间的敌方战机是很容易跟己方游猎小队混淆的。少数美英战斗机对地面战况的影响微乎其微,笨拙的Ju-17则是它们的绝佳猎物。如果得不到己方战机的及时支援,德军的俯冲轰炸机就只能尽量贴地飞行,指望己方的防空炮火能够击落或是驱走尾追而来的敌方战斗机,要是这两种期待都落了空,它们摆脱追击的概率仅有百分之二十……
  战至午后,各联队不断增加的损失数字让隆内布格将军很是烦躁地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他的战术调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差池,可战斗的形势还是朝着对守军不利的方向发展。毫无疑问,美英联军为这场战役所做的充分准备和精妙安排正在为他们打开胜利之门。
  尖利的刹车声音从门外传来,片刻过后,冯·里希特霍芬上校一脸狼狈地走进指挥部。
  “敌人的飞机数量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多!”上校懊恼地说,“他们要么是有额外的航母,要么是有妥善的补给手段,否则的话,他们不可能有这么多飞机。”
  将军双手抱于胸前:“难道我们真要输掉这场战役,悲惨地倒在黎明到来之前?”
  里希特霍芬从对方的话里听出了端倪,于是眼前一亮:“公海舰队主力快要抵达了?”
  “总参谋部要求我们再坚持24个小时。”隆内布格神色黯淡地回答道,“可是尤纳将军认为他的防线很有可能在天黑前失守,一旦那条屏障被敌军突破,我们不得不在英雄港进行最后的抵抗,这意味着所有的机场都会被敌人占领,残余飞机必须转移到其他岛屿去,而我们的警戒部队和地勤人员将跟普通士兵一样参加战斗……”
  “我的上帝啊……”里希特霍芬双手垂落,目露绝望。德国空军在亚速尔群岛的战斗并不会就此结束,但其元气大伤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战局恶化之迅速,如何能让将士们对后面的作战行动保持足够的信心?
  “你还有什么好点子?”隆内布格把微弱的期待寄托在里希特霍芬身上。
  里希特霍芬眉宇间挤出十分痛苦的表情:“我们在敌人进攻的头一天损失了太多的飞机,如果那些被击毁在地面以及后来在炮击中损毁的战斗机有一半用于空中战斗,别说是24个小时,我们至少还能跟敌人斗上三天。现在说什么都迟了,我的联队只有三架福克-XI能够升空,还有一架刚刚修复的福克G-51,而敌方战机分散活动的情况越来越少,我们越来越难捕捉到合适的机会。若是尤纳将军的部队还能继续抵挡敌人的进攻,我们就算打光所有的飞机,也要坚持到明天这个时候,但如您所说,防线一旦失守,我们除了退守英雄港和几座要塞之外别无选择,飞机不可能跟着我们进入城市和要塞,只能暂时撤退到其他岛屿。当然了,将军,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扭转战局,只要像昨天一样给予敌方航母编队以重创,使得敌方航空部队对特塞尔的空袭力度大幅度减弱甚至暂停,我们便可以出动所有战机对敌人的地面部队展开攻击,至少在天黑之前拖住他们的进攻步伐。”
  隆内布格恍然若失地点了点头,表情却没有明显的缓和。他沉默片刻,然后对里希特霍芬说:“我已经跟冯·奥尔登堡将军联系过了,他的两艘航空母舰有一艘在昨天的战斗中受了伤,而且舰载机的损失很大,弗洛里斯岛所有的海军预备飞机都上阵,眼下能够用于作战的飞机也只有四十多架,很难组织起昨天那样的攻势了。”
  “难道我们什么也做不了?”里希特霍芬很不甘心地问。
  隆内布格垂下目光:“祈祷吧!”
  话说完没几分钟,远处传来了隆隆雷声,但令人倍感失落的是,那依然不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而是美英舰队展开的新一轮炮击。随着德军航空部队的败落,美英舰队的主力战舰在阳光下堂而皇之的逼近特塞尔岛,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以及君权级战列舰巍峨雄武的身影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位于特塞尔岛北部的7号堡垒群“吕贝克要塞”依然控制在德军手中,但经过敌方战舰和飞机的多番轰击,这个海防堡垒群已无对抗敌舰队的能力,其作用仅仅是遏制敌军登陆部队从这一侧进入特塞尔岛东部的开阔地带。这一次,美英舰队决意将这个碍眼的钉子彻底拔除,装备16和18英寸重炮的主力战舰从十数公里外开火,以每两分钟一轮的频度进行了持续四十多分钟的猛烈炮击,上千发大口径炮弹和数千发中口径炮弹将德国人苦心经营的堡垒群变成了一堆废墟。在这种摧毁性的攻击面前,驻守要塞的德军官兵纵使躲进地下深处的工事,也未必能够逃过灭顶之灾,而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也大多被敌人摧垮了战斗意志,所以当一个团的英军登陆部队进入到要塞区时,他们所受到的抵抗微乎其微。
  “吕贝克要塞”陷落之后,登陆特塞尔岛的美英军队不必再继续强攻位于两座火山之间的德军防线,大批登陆部队穿过“吕贝克要塞”迂回至德军主力部队侧后方,位于莱尔斯海岬附近的德军8号炮垒群“达特斯塔姆要塞”以所剩不多的火炮轰击敌军,试图阻止美英军队顺利通过特塞尔岛东部的开阔地带,结果却引来了美英战舰和舰载机的“混合双打”。不出半个小时,这座堡垒群便彻底哑了火,驻守于此的德军指挥官心知无望,便率领残余部队撤离要塞,他们先是在东部机场落脚,然后跟随空军的警卫部队和地勤人员向英雄港撤退。
  黄昏到来前,冯·里希特霍芬驾机升空,他此行的终点不再是特塞尔岛上的任何一处机场。从空中看着己方地面部队从各处仓惶撤往岛上的最后一座堡垒,他的心情沉重到了极点,清晨的希望已经被无情的现实碾得四分五裂。公海舰队主力仍在赶来的途中,继续留守特塞尔岛的同盟国军队或许能够坚持到转折到来的时刻,但在此之前,他们必须要经受最为残酷的考验——若是美英舰队将所有的主力舰集结起来,一夜之间将整个英雄港夷为平地也不是没有可能,那样的话,昔日的同僚们恐怕没几个还能再次相见。
  悲戚,苍凉,愤恨,复杂的心绪交织在了一起。望见几架敌机自北飞来,低空扫射撤退中的德军官兵,冯·里希特霍芬上校的一双眼睛简直能够喷出火来。
  “先生们,今天是我们人生中最为灰暗的一天,尽管我们不是因为懦弱而撤离特塞尔岛,但舍弃战友独自脱身让我们的荣誉受到了玷污。为了减轻我们心中的罪恶感,为了给我们勇敢的同僚们最后一点帮助,让我们对前方的敌人展开最后一次攻击,无论成败,心中不再留有悔恨。”
  无线电通讯频道里,附和者寥寥,但每一个声音都无比坚定。前方的敌机数量比自己多,而且高空很可能还有敌方战斗机埋伏着,里希特霍芬和他的空中斗士以刚猛的气势冲了上去。正在蹂躏德军地面人员的英军战机慌忙拉起迎战,它们的位置和高度都处于不利态势——绝佳的攻击机会稍纵即逝,而里希特霍芬此时如有神助,他一开火就击落了一架双翼的美制波音F4B“猎犬”,接着拉起机头,在爬升过程中对另一架“猎犬”发起了攻击,三度开火将其击伤。攀升至千米高度,里希特霍芬果然发现有一队敌机从云间俯冲下来,战场形势立即变得对自己非常不利。
  虽然恨不得跟敌人激战至死,但里希特霍芬心里还是保持着应有的冷静与克制,眼见自己率领的这几架战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他果断指挥下属脱离战斗,并在撤退过程中杀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逼退了前来追击的敌机。
  机翼下闪过的不再是青绿色的陆地,而是蔚蓝色的茫茫大海,里希特霍芬回头遥望,特塞尔岛渐渐变成了一条深色的线。暂时的落脚点是距离特塞尔八十多公里的皮库岛,尽管特塞尔完全处于福克-XI的战斗半径之内,但他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或许自己再也不会以占领者的身份回到特塞尔岛。
第135章
航母对决(上)
  1933年5月24日,特塞尔之战出现重要转折,美英登陆部队在战舰和飞机的支援下突破守军防线,岛上的同盟国军队被迫退守英雄港,在缺乏海空策应的情况下继续抗击美英军队。英雄港的英雄们用血肉之躯坚守了一天一夜,至25日午后,贝恩克上将率领的同盟国舰队终于抵达了亚速尔群岛东南部的圣米格尔岛附近海域,那里距离特塞尔仅有140多公里。
  前方战况紧急,贝恩克舰队没时间多作休整,在探明敌方航母所在位置之后,从三艘齐柏林级和两艘阿尔斯特级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87架舰载机组成了第一波空袭机群。经过四十多分钟的飞行,它们在特塞尔岛西北海域发现了美英舰队的踪迹,然后如石磙碾压麦穗一样冲过了敌人的空中警戒线。不多时,领航战机发出无线电讯号:北方海面发现敌航母!
  机身和机翼喷涂着铁十字或三叶草徽标的舰载机犹如一群嗅到了血腥味的食人鱼,成群结队地朝北方海面扑去。在它们前方,升空迎击的敌机数量在快速增加,然而现在没什么能够阻止它们宣泄压抑已久的怒火了。四个中队的H-25宛如一支尖利的矛头,以无畏的勇气和卓绝的技艺穿透了美英战机仓促组织的空中防线,两个中队的IR-30T紧随而至,以超一流的低空机动性能追猎每一个落单的目标……自亚速尔群岛之战爆发以来,美英战机一直占据优势,这是它们头一次在空战中处于绝对下风,在海面的美英舰船上,舰员们同样被这优劣分明的战斗场面惊得目瞪口呆,难道天要变了?
  前来阻截的敌方战斗机基本被驱散,同盟国的三个俯冲轰炸机中队和两个鱼雷轰炸机中队趁势占据攻击位置——德制Ju-17和爱制IK-30T纷纷爬升至三千米左右的高空,稍嫌笨拙的“超级箭鱼”开始贴海低飞,美英战舰的防空炮火在空中疯狂的炸裂,到处是闪动的焰光和弥散的硝烟,视线混沌一片,谁也无法看清战场概貌,而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已经投入到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来。
  “左舷方向发现鱼雷航迹!”
  航行中的英国驱逐舰上,瞭望哨传来一声惊呼,而那些在海面下飞窜的鱼雷显然不是冲着这艘无足轻重的驱逐舰而来,在它右舷不远处便是光辉级航空母舰“不挠”号,这个体形庞大的家伙依靠千余名舰员和六百多名空勤人员维持运转,飞行甲板上不断有战机起飞和降落,大大小小的防空炮正一刻不停地嘶吼着,它那光滑的舰体外壁是一堵看似完美的钢墙,但其防护能力远不足以抵御鱼雷的攻击,若不能及时规避来自水下的攻击,后果将是一场灾难!
  弃车保帅的原则适用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斗,见己方航母面临险境,这艘勇敢而又忠诚的英国驱逐舰迅速横档在了来袭鱼雷与“不挠”号之间,试图用它那单薄的身躯捍卫皇家海军的不屈尊严,结果第一条鱼雷从它舰艏前方不到两米处溜过,半分钟过后,第二条鱼雷从它的舰底钻了过去,所幸这两枚鱼雷均被“不挠”号避开。
  驱逐舰的舰桥上,一名正在密切关注敌情的英军上尉突然放下望远镜,腾出右手斜指向天,并朝近旁一门单装防空炮的炮手们喊道:“敌人的俯冲轰炸机下来了!在我们的三点钟方向!开火!朝它们开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