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387

  “右舷中弹!”舰桥里有人惊惶失措地叫了起来,“有座一级副炮塔发生爆炸,真见鬼,右舷燃起大火。”
  这时候,杰克逊果断拿出舰队指挥官应有的冷静,他高声说道:“镇定!镇定!大家不要惊慌!”
  马登转头问另一名始终在观察战况的军官:“是哪艘敌舰打来的炮弹?”
  “是敌方领舰。”
  “那艘已经被我们重创了的敌舰?”马登有意加重了语气,近旁的海面上,被炮弹激起的几团冲天水浪正散落下来,这些同步打来的炮弹应该出自于同一艘战舰,如果确实是敌方领舰的话,它的火控以及主炮系统应该是基本无损的,这就与“重创”的估计两相矛盾。
  爱德华听出了马登的话外之音,他端着望远镜盯着德国领舰看了许久,原本镇定从容的表情渐渐发生了变化,一对全白的眉毛也紧紧皱了起来。
  马登正等着爱德华开口,旁边一名军官冷不丁说:“看啊,德国驱逐舰编队冲出来了,它们是要攻击我们的‘虎’号和‘皇家公主’号!”
  此时直接朝右舷方向望去,便可看到贝蒂指挥的六艘战舰,它们还没越过两支舰队之间的中线,粗略估计,离德国的主力舰纵队应该还有十公里左右,这远在鱼雷的有效射程之外,德国人这时候遣出十余艘大型鱼雷艇,看似是要主动攻击贝蒂的分队,也可能是提前防范英国战巡及随行的巡洋舰用鱼雷威胁德国主力舰队。
  到这时为止,德国舰队并没有像马登之前揣测的那样把全部火力集中到贝蒂分队头上,只有舰队纵列后位的那四艘德国无畏舰在进行对位攻击,它们的11英寸主炮威力不足,但以射速和精度指标加权,火力输出依然强大,特别是在中等距离的交战中,这些装备四座三联装主炮的德国无畏舰可是相当难缠的对手。贝蒂的座舰时时笼罩在弹雨之中,“皇家公主”号也已经挨了多发炮弹,它们有较厚的主装甲保护着舰上的要害部位,但射控设备、通讯设施以及副炮武器却要脆弱得多——非要害部位的损伤正不断削弱战舰的总体战力,现在又有德国的大型鱼雷艇仗着主力舰的火力压制悍然来袭,贝蒂分队的处境可相当不妙!
第92章
离心
  “距离敌方首舰12850米,末舰9200米。”
  以“虎”号现在的位置进行观察,已能透过烟幕的遮掩看清德国主力舰编队领航舰的情况,舰上的大量黑烟确有明显的破绽,更让贝蒂感到不妙的是,德国人的舰队旗舰和海军上将旗赫然挂在了第三艘战舰的旗杆上——英国舰队的炮火虽已向它集中,但“不倦”号战沉,“虎”和“皇家公主”脱离阵列,余下的无畏舰和超无畏舰大都挂了彩,火力强度远非战斗序幕刚刚拉开时可比。
  贝蒂低声喝道:“联络‘皇家公主’,继续攻击敌方主力舰队的倒数第三艘。”
  万米之外的海面上,居于德国主力舰队后排的四艘无畏舰体型尺寸要比前面几艘小一些,“虎”号和“皇家公主”号联手锁定的目标便是拿骚级无畏舰“莱茵兰”号。德国海军的四艘拿骚级无畏舰分别以普鲁士王国的四个行省命名,莱茵兰位于莱茵河中游,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接壤,与西里西亚同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重要工业区。
  在德国海军所向披靡的无畏舰队中,拿骚级是设计建造时间最早,火力最弱、航速最慢、装甲最薄的一级,但日德兰一战,它们并没有成为德国公海舰队的短板,反而在面对面的战斗中与四艘赫尔戈兰级一起痛揍了伯尼所指挥的英国无畏舰分队。事实上,拿骚级主要防护区域的装甲厚度比“虎”号多出1-2英寸,主炮塔及司令塔的防御能力甚至超过了英国人的铁公爵级超无畏舰!
  在这个巨舰大炮盛行的时代,防护能力显然不是评价一艘主力舰强弱的唯一标准。德国人重视防御,英国人看重火力,所以在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已有13艘装备13点5英寸主炮的超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而德国人最新服役的战舰仍在使用12英寸主炮,英国主力舰的主装甲带停留在11英寸级别,德国人早已给凯撒级装上了13点8英寸厚的克虏伯装甲,双方各有所长,硬碰硬的战斗则是矛盾相交的过程,双方皆有取胜的资本。
  片刻过后,“虎”号对目标实施主炮齐射。12门45倍径的13点5英寸舰炮齐齐发出怒吼,震耳的炮声在海面回荡,亦如战鼓般激发全舰官兵的战斗意志。这个时候,舰长奥诺哈少将在观察窗前保持着昂首挺胸的姿态,看上去踌躇满志。虽然这艘新锐战巡的服役时间尚短,但大多数军官和水兵都是富有经验的老手,而且“虎”号在服役时就已经安装了斯科特射击指挥仪。这种由皇家海军军官珀西·斯科特少将发明的射控装备安装在前桅的射击指挥所下方,通过火力控制中心控制舰上各门火炮的射击瞄准,在主炮齐射时可以集中观测校正弹着点、统一解算射击诸元,其原理与德国海军的统一射击指挥系统相近,而且效率更高。
  英国海军部本有机会在战争爆发前就给所有的主力舰装上这套射控系统,但受累于目光短浅、固执己见的官僚风气,直到战争爆发时,结构复杂且造价昂贵的斯科特射击指挥仪还仅仅试验性地安装在了两艘主力舰上。直到在日德兰和弗兰德斯遭致惨败,英国海军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大的错误,并想方设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给他们所剩的每艘主力战舰都装上了一套。在北上法罗群岛之前,英舰官兵皆针对斯科特射击指挥仪进行了大量的操作训练,可是战斗打到现在,英国主力舰差强人意的表现仅仅证明了一个道理:军队战斗素质必须依靠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的积累,临阵磨枪只会是花架子。
  十数秒后,“虎”号的攻击对象——那艘拿骚级无畏舰,几乎消失在重磅炮弹所轰起的那一团团巨大的、发散式的水柱后面。让英舰官兵感到振奋的是,他们的齐射再次对敌舰形成了跨射,而且有两发炮弹落在了敌舰近舷处,很可能对那艘舰龄稍老的德国无畏形成了近失伤害。没准德国舰员已经在焦头烂额地进行堵漏抢修了!
  这些直冲近百米高度的水柱还未消散,后面一艘德国无畏舰焰光频闪、硝烟团簇,此般场面让英国展讯上的气氛瞬时变了味,少数悲观者甚至闭上了眼睛。据说德国海军在1912年就开始秘密装备和使用全舰火力统一指挥系统,迄今已有两三年的时间,无论是装备的操作还是战术的运用都已经十分成熟。在日德兰海战中,德国舰队的命中率比英国舰队高出了将近一个百分点。两次弗兰德斯海战,德国舰队更将中远距离的射击精度发挥得淋漓尽致,主力舰只的命中率较英国海军高出了百分之一点二,考虑到德国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射速普遍高于英国主力舰,德国舰队的胜利实至名归。
  须臾,刺耳的爆炸声如期而至,“虎”号三万多吨的舰体接连出现了两次强烈的颤动,这是敌方炮火击中舰体的直观反映。舰长奥诺哈少将的身形岿然不动,可他的下属们却没有这样的镇定表现,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显得惊惶不安。
  “我们被击中了!舯部中弹一发!”
  “不,该死,是两发!一发被舷侧装甲弹开了,一发击中舯部甲板并发生爆炸,损伤情况不明!”
  “一号通讯线路中断,暂时联系不上舰尾主炮塔,但愿二号线路还能正常工作。”
  长相英俊、气质不凡的戴维·贝蒂以冷到了冰点的表情注视着海面。“皇家公主”号开火了,它这次若能打中敌舰,将其重创甚至一举击沉,德国主力舰队的战阵将会被拦腰截成两段,接下来贝蒂可进可退,继续利用航速优势打击并牵制德国主力舰队,从而一步步扭转战局。因此,贝蒂对军官们有关本舰损伤情况的言语选择了无视,深邃的眼眸中显露出机会主义者的深切期待——此情此景,他确实像是个孤注一掷的赌徒,赌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操控的命运!
  呼气,吸气,贝蒂以正常的呼吸节奏静静等待着,炮弹飞过战场的十几秒时间转瞬即逝,他突然眯起眼睛……
  “噢!‘皇家公主’打中敌舰了,爆炸非常猛烈!七、八年前设计的无畏舰,针对的应该是12英寸而非口径超过13英寸的舰炮,在这样的距离上,它应该受创不轻吧!”
  看到德舰被炮弹击中的场面,听旁边这名军官如此分析,贝蒂感觉一直堵在自己胸口的那股恶气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本着他原本非常不屑的机会主义者的心态,他多么希望下一秒就能看到那艘德国战舰在剧烈的爆炸中倾覆沉没,然而这种期许并没有变成现实。焰光消失之后,德舰前部弥漫在大量的黑烟,且能够看到零星火光,但它航速不减,舰上的副炮犹在射击,过了大约半分钟,除舰艏的第一组主炮之外,其余三组三联装主炮再度发威……
  “德国无畏舰真是皮实!要想将它们打沉真是太难了!”
  听到另一名军官郁闷的感叹,贝蒂皱眉咬牙。视线中,那群从德国舰队后部杀出的大型鱼雷艇正在飞速逼近,“虎”号和“皇家公主”号右舷的副炮已经充分调动起来,四艘轻巡洋舰也在全力射击,然而恶劣的海况对战舰副炮以及轻舰艇火炮影响很大,五十多门中口径舰炮的拦截射击迟迟没有斩获,除非立即撤退,否则的话,贝蒂分队再过五六分钟就得直面德国大型鱼雷艇群的致命威胁。
  想到这些,贝蒂一阵揪心的烦扰。
  “长官,快看,我们的驱逐舰上来了!”
  听到这名幕僚的话,贝蒂迅速转身走到司令塔的另一侧,朝左舷望去,排成一字纵队的英国主力舰队仍保持着原先的航向及布阵,变化在于那队疾驰而来的英国驱逐舰,它们的数量跟出击的德国大型鱼雷艇相当,实力也足以与之对抗。在贝蒂看来,这支援兵不单是来给他的分队解围的,更表明了舰队指挥官杰克逊爵士的立场——无论是否认同贝蒂的冒险策略,既然刀已出鞘、箭已离弦,此时也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看看胜利女神今天究竟青睐哪一方。
  对于杰克逊的心思,贝蒂显然没有揣摩透彻,而对于贝蒂的想法,杰克逊也只是一知半解。结果,贝蒂一厢情愿的理解很快就被杰克逊浇了一盆冷水,“铁公爵”号向“虎”号发来指令,要求第1战巡分队立即集中火力攻击德国舰队的第三艘主力舰,也即被确认为德国旗舰的那艘国王级无畏舰。
  从战场形势来看,“虎”号和“皇家公主”号离德国旗舰仅有万米出头,且视界受德方释放的人造烟雾影响较小,只要能够正常发挥,射击命中率应比后方的英国无畏舰和超无畏舰更高一些,但杰克逊显然忽略了一点:再强的战巡也是战巡,在固定阵位跟敌方战列舰对抗绝不是它们的强项,德国战巡在日德兰海战后期的抢眼表现只是个特例,毕竟当时夜黑风高,场面混乱,若是光天化日,纵如希佩尔那样的悍将,也不会冒冒然跟英国的无畏舰群展开近距离对抗。
第93章
“国王”威猛
  位于法罗群岛西北方的海面上,两支无畏时代最强大也最具特点的主力舰队在狂风大浪中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战场犹如拳台,两个彼此熟悉的拳手省略了试探的环节,一上来就连出重拳,气氛迅速升温。英国舰队这边声势浩大的射击刚刚落下帷幕,德国舰队便以迅猛的炮火还以颜色,巨大的炮声和爆炸声完全压倒了自然界的一切声响……
  德国战舰的舰炮都来自大名鼎鼎的克虏伯公司,这些舰炮有着非常好的精度和耐用性。面对激烈的造舰竞赛,德国人并没有因为英国人的节奏而盲目追求更大口径的舰炮,他们对更高的炮口初速和较轻的弹药情有独钟,且愿意按自己的步调前进。战争爆发时,克虏伯已将11和12英寸舰炮的性能提升到了这个时代的极致水平——装备拿骚和赫尔戈兰两级无畏舰的50倍径11英寸舰炮,威力堪与英国海军的12英寸舰炮媲美,而装备凯撒和国王级的50倍径12英寸舰炮,在实战中的表现毫不逊色于英国人的13点5英寸舰炮。
  英国舰艇使用的舰炮则来自多个公司,国营的皇家火炮工厂原本处于垄断地位,但从19世纪末期开始,阿姆斯特朗和维克斯两家私营公司逐渐抢占了皇家火炮工厂的市场份额,考文垂军械厂、比德莫尔公司也是有力的竞争者。每当英国海军部决定建造一级新的主力舰时,这些火炮制造商们便会挤破头一般争夺主炮制造订单,而这些订单除了生产战舰本身所需安装的舰炮外,还包含占战舰主炮总数40%的备用炮。
  随着战斗的进行,时间距离英国舰队打出第一发炮弹已经过去了半个钟头,两支主力舰队列阵对轰的场面因为两艘英国战巡的英勇突进而发生了变化,双方参战官兵相当一部分注意力也从遭到创伤的德国主力舰转移到饱受打击的英国战巡上。直到这时为止,两支舰队各有斩获,德国人占得上风,但战局仍处在一种微妙的平衡,谁都有机会赢得胜利,关键还得看谁先达到爆发点。
  通常情况下,战斗最胶着的地方也就是战斗的爆发点所在。如若英国舰队率先击沉德国旗舰,那么德国舰队的战术部署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胜利的天平必定向英国人倾斜,而如果德国舰队再击沉一艘英国战巡,很可能借着如虹的气势爆发一波猛力。
  战争类似于竞技比赛,拼的是实力、策略、运气等等综合因素,但战争又有别于竞技比赛,在这里,胜负是唯一的铁规则,没有裁判,没有记分员,没有人知道爆发点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也许这就是一场没有爆发点,残酷而又直接的消耗战,打到最后两败俱伤。
  在“大选帝侯”和“边境总督”相继挂彩之后,“国王”号终究还是没能“幸免于难”,它开始受到了英国舰队密集炮火的关照。接连落下的重磅炮弹时时刺激着人们的耳膜,冲天而起的水浪一遍遍洗刷着德国旗舰的舰体与甲板,这艘接近三万吨的强大战舰顽强地迎浪而行,一座座硕大的、棱角鲜明的主炮塔将装甲最厚的一面朝向右舷,一根根粗长的、气势霸道的主炮管傲然指向对位的英国主力舰。
  “火炮仰角10度23分,水平方位57度40分,穿甲弹装填确认……”
  射击指挥官汉斯·德布莱斯少校的声音通过喇叭传到封闭式的主炮塔,抽气装置刚刚将炮膛里余留的硝烟抽出,身材健硕的炮手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炮闩,取出空的黄铜药筒——无畏时代,只有德国人在如此大口径的舰炮上使用金属弹壳,它最大的好处在于炮塔遭到攻击时不易发生殉爆。
  沉重的炮弹和发射药从战舰底部的弹药舱通过悬轨运送到起重机,它们先被放在转向架上,然后升起到炮室。在那里,炮弹和发射药通过传送带输送到位,而在此过程中,所有的起重机构都为电力控制,这也是德国无畏舰射速较英国无畏舰更高的重要原因。
  在应急条件下,舰员们可以使用一套滑车系统进行手动操作。
  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德国炮手们通过机械装置将炮弹运送到两门炮之间的位置上,再以人工操作的方式将其放置在装载托盘上,最后通过液压链槌塞入发射位置;每筒重一百多公斤的发射药被放在舰炮外侧,装填方式与炮弹一致。由于主炮只有处于水平位置时才能装填弹药,炮塔内为此专门配备了指示器。炮弹和发射火药当装填完成后,每门炮的两个安全片将出现在左右两侧,以避免炮控人员受到火炮后坐冲击。
  四对主炮全部完成参数设定及弹药装填之后,射击指挥官通过全舰统一射击指挥系统进行最后的校对。作为德国海军技术最先进的现役主力舰,国王级的火控系统由远程测距仪、舰炮控制塔台、信号室组成。这套系统的基础是长基测距仪,在使用中操作员转动一个把手,直到发现标尺指示位置和他搜索到的目标重合。
  国王级上总共装有6台卡尔蔡司实体镜测距仪,它们被安装在指挥塔和所有主炮塔上,由它们测得的数据传送到前控制塔内,由射击指挥官负责确定齐射时的射击诸元。这一系统可以很快的校准,当目标机动规避打击时,也可以很容易的再度咬住目标,且可以对一个模糊的目标进行测距,而英国对手则需要一个可水平分割的成像。这套火控系统为电动,所有主炮塔通过连接的舰载陀螺罗经和稳定元件,以及由舰炮军官控制的发射按钮,可以做到同时开火,舰炮也可以单独、成对地进行射击,所以即便舰桥射击指挥塔在战斗中遭到损坏,各主炮依然能够进行较为精准的瞄准射击。
  在祈祷“天佑德意志”之后,德布莱斯少校按下了主炮齐射的电钮,整艘战舰立即伴随着一阵震耳的炮声发生颤动。8枚400多公斤重的穿甲弹旋即以855米每秒的速度从炮口射出,它们飞过万米距离只需要十几秒时间,而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炮塔内的炮手们依然在为下一轮射击做准备,舰桥里的军官们则重新端起望远镜,看看这一轮射击能否有好的运气。
  无声的场景中,几根巨大的白色水柱从海面升腾而起,瞬间将那艘铅灰色的战舰给遮掩了大半。就在这时,舍尔和他的幕僚军官们从望远镜里捕捉到了一个令人既吃惊又兴奋的细节:截然不同于炮焰的闪光出现在了这些水柱后面,而在闪光消失之后,因爆炸产生的黑色烟柱赫然出现了……
  在一场场残酷的海战中,德国军官们用英勇而沉稳的表现向世界证明了新兴海军未必根基浮浅、战力不济,它同样可以是超一流的存在。看到发生在敌舰的爆炸场景,他们小小地雀跃起来,因为可以确定,至少有一枚穿甲弹命中了那艘英国超无畏舰。
  一枚德制12英寸穿甲弹当然不具备一击必杀的可怕威力,但如果命中的是敌方战舰最薄弱的部位例如弹药库,便完全有机会成为“致命一击”。毕竟英国主力舰的主装甲带、司令塔以及上下甲板的标准装甲厚度均低于同期建造的德国无畏舰,在万米左右的距离上,猎户座级11英寸厚度的炮塔、司令塔以及8至12英寸厚度的主装甲带在德国人的炮口下并不足够保险。
  硝烟散开,那艘英国战舰的航行作战状态似乎并没有受到刚刚这次爆炸的影响,但是只过了十几二十秒,其舰体前部突然腾起一股烟柱。刚开始的时候,这艘英国战舰熟悉又令人憎恶的轮廓霍然从烟尘中显露出来,线条分明,清晰可辨。紧接着,一股灰色的浓烟从它的烟囱前部喷出。这股浓烟在开始形成蘑菇状烟云之前,舰上又腾起几股比先前更大的烟柱。烟雾随风伸展,渐渐连成一片,形成一团巨大的烟云,笼罩在军舰上空。片刻的沉寂之后,这艘排水量只比“国王”号少2700吨的英国超无畏舰终于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刹那间,整艘战舰都在剧烈颤抖着,来自甲板和舰桥的奇形怪状的物体在空中乱飞,有的如弹片一样击中海面,有的高高升入空中,其高度甚至超过第一次喷发出来的、几乎不再升高的烟云。
  在数千人的目睹下,巨大的战舰中部在爆炸中向下弯曲,舰首和舰尾却在水面上高高的翘起,好像一个任性的孩子在水里抓着一个玩具,又突然把它从中间折断一样。
  人们看到的这一切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真正惊天动的场面还在后头。片刻之后,烟雾从这艘英国战舰无数的舰体隙缝中冒出来,这个破裂的、已经安静下来的玩具立刻被浓烟烈火所吞没。只一转眼的功夫。除了在爆炸中被高高抛入空中的桅樯、甲板、装甲碎片落在海中溅起那无数的水柱之外,什么也看不到了。几分钟之后,烟雾渐渐升高直至变淡,而海面上突然间变得空空荡荡,除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艘“消失”的英国主力舰有着一个霸气的名字,“帝王”,可惜自古帝王多短命,经此一爆,全舰700余名官兵竟只有3人生还。
第94章
错失的机会
  “‘帝王’号被击沉了!”
  得知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时,“虎”号舰桥里的英国军官们第一反应都是朝左舷方向观望,而在看到那个触目惊心的场面之后,他们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贝蒂。
  这支战巡分队该何去何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他手里。
  随着战巡“不倦”号和超无畏舰“帝王”的相继沉没,战斗的形势已经变得对英国舰队十分不利,如若贝蒂分队有失,几乎提前宣告了英国海军在法罗群岛海战的失败。
  这时候,贝蒂竟没有片刻的犹豫,他恶狠狠地瞪着那艘被“虎”号打得起火冒烟的德国无畏舰,从齿缝中挤出几个音节:“打沉它!”
  无人对此提出异议。
  贝蒂的战斗指令旋即传达到舰桥上部的射击指挥室。这里的负责人是英国皇家海军上校大卫·哈特,他原先在战列巡洋舰“新西兰”号上担任射击指挥官,日德兰一役,“新西兰”号被德国舰队击沉,幸而友邻舰艇救援得力,包括哈特在内,有一多半舰员存活下来,他们随后转往其他战舰任职,哈特则放弃了担任一艘轻巡洋舰舰长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刚刚完工的“虎”号战列巡洋舰,复仇的决心不言而喻。
  之前的射击,“虎”号的主炮齐射连续对目标战舰形成跨射,并且取得了至少两发命中、六发近失的成绩,再加上“皇家公主”号的战果,那艘德国无畏舰已经挨了三发13点5英寸口径的穿甲弹以及诸多近失弹。别看这是一艘1910年以前建造的德国战舰,抗沉性能迄今依然是一流水准,换了是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或者奥匈帝国任何一个国家同时期建造的主力舰,面对这样的攻击,恐怕早已重伤不支,倾覆在即了。
  尽管硝烟以及德国人释放的烟雾对测距结果有所影响,哈特上校依然带着他的团队迅速而准确地计算出新的射击参数,然后将其传递给各主炮塔内的炮手们。
  “右舷齐射准备就绪,主炮全装穿甲弹,敌舰方位4230,距离9720,随时可以开火!”
  副手的报告让哈特上校轻闭双目,右手在胸前飞快地划了一个十字,祈祷上帝能够赐予他和这些不列颠勇士击败强敌的好运,接着,他亲自按下射击电钮,同时击发“虎”号这12门威力强劲的45倍径13点5英寸主炮。
  在伊丽莎白女王级服役之前,英国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是装备10门13点5英寸主炮的铁公爵级,“虎”号的出现无疑将这个“最”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数周之前,当“虎”号第一次在英吉利海峡进行实弹齐射时,在场的英军官兵无不为它的完美表现感到振奋,许多人内心底都期待着看到它用猛烈炮火击沉德国主力舰的那一幕。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随着“不倦”和“帝王”的战沉,“虎”号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更显重大。
  声势浩大的齐射过后,浓浓的发射药硝烟在“虎”号的右舷前后弥漫,待到它们完全散开之后,那些重磅炮弹已然飞过战场砸落海面。只见一根根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瞬时之间,目标战舰几乎从视线中消失了,只能透过大团水浪的间隙窥见它那带有干扰涂装的灰色舰体。
  这个时候,测距仪的主操作员,一名资深的海军士官,用亢奋的音调让他的同伴们一阵狂喜:“打中目标……爆炸了,敌舰发生爆炸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