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262

  二十分钟后,德军工兵终于在海滩上清理出了一条安全通道,一辆辆三号和四号坦克隆隆地驶上英军阵地,大批浑身湿漉漉的党卫军步兵背着沉重的行囊陆续跟进。在进入英军留下的堑壕之后,一些德国士兵很快用炸药炸出足够容纳坦克进入的掩体,更多的人奋力挥舞铁锹,在堑壕朝北一面修筑起临时的机枪、步枪射击孔。
  轮式战斗装甲车上岸了,迅速占据了英军阵地两翼的隐蔽位置;半履带式装甲车上岸了,带来了重型迫击炮、步兵炮和整箱的弹药;国防军陆军步兵们上岸了,打阵地战,他们显然要比伞兵与党卫军更加专业!
  当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英国本土的海岸线上钉下第一颗钉子的时候,在沃什湾口波涛起伏的海面上,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正用它们威力惊人的16英寸主炮肆意蹂躏着逃散中的德国登陆船只。之所以说是“蹂躏”,是因为这种主炮发射的炮弹有将近一吨重,除了战列舰,德国的任何一艘舰船挨上一炮就算不死也得残废。三座主炮塔一轮射击下来,海面上基本上就会出现新的爆炸或是倾覆的德军船只。运气爆发的时候,两艘战舰一轮怒吼就能干沉四五艘货船——至于这些船是德国人自己建造的,还是从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波兰掠夺来的,亦或是从俄国人那里“租借”的,这些统统都无关紧要了。英国人的思维很直接:只要德国人手里没有了船,任凭他们钢铁洪流再彪悍,登陆也无从说起!
  “左舷发现鱼雷!各舰注意规避!”
  僚舰“防御者”号(舷号H-07)以非加密无线电直接向舰队诸舰通报了敌袭警报,面对急驰而来的鱼雷,两艘庞大的战列舰不得不暂停炮击、全力转向。随行舰只中,巡洋舰正在舰队前方与两艘德国驱逐舰炮战,驱逐舰恪尽职守地担任反潜警戒——为了尽可能避开德国潜艇冷射的鱼雷,有两艘打开了部分探照灯,但它们此举立即将自己的准确方位暴露给了潜伏在不远处的德国水上飞机。
  德军的He-115最拿手的好戏就是潜伏在某一片海域,当发现单独航行的船只时,它们一两架就能干掉对方,若是碰到了拥有护航舰只的船团,往往就会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能干掉一艘是一艘。在战争的头一年里,德国海军的水上轰炸机部队共击沉了盟军舰船22艘,总登记吨位近5万吨,量不多,而且基本上是在北海区域获得的。德国海军一直在寻求扩大航空兵规模的途径,据说戈林昏睡的时候,雷德尔与代理空军指挥的凯塞林曾达成了某种协议,不过随着帝国元帅的回归,这条捷径显然又充满变数了!
  在炮声的掩饰下,拥有双发动机的He-115启动了,它们很快在水面上获得了足够的速度和升力,然后以贴近水面的高速快速飞向英国船队——在英国人的炮火形成有效拦截之前,果断在2000米外突施冷箭!
  面对海面上到处飞窜的鱼雷,英国舰队终于又一次陷入了慌乱状态,德国登陆船队也乘机拉开了距离,但,它们依然处于英国战列舰的超强重炮射程之内!
  “那些德国佬以为这样就能逃走吗?”面对德国佬的屡屡偷袭,帕森特将军被激怒了,他咬牙切齿地想要将德国人的登陆船队连同大批精锐部队一口气吞掉。然而天不遂人愿,他很快发现自己的愿望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了。
  “将军,您看这个!”一名尉官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水兵抬来了一件奇怪的物品,它看来像是坦克的炮塔,但从断裂口的纹理来看,肯定不是钢铁!
  “这是什么?”帕森特很是惊讶,如果这真是坦克部件,那绝不是几个水兵扛得动的,而且它显然是刚刚被水兵们从海面上捞上来的。
  尉官不作判断、只报情况:“海面上到处是这种碎块,木头的,刷了一层油漆!”
  “该死的德国人,他们胆敢耍弄我们!”帕森特暴怒不已,但片刻之后,他换了副惊愕的神色:“不好,德国人的真正登陆地域仍在英吉利海峡!快向指挥部发报,我们被德国人骗了!还有,舰队立即转向,全速向北撤离!”
  黑暗中,拥有强大火力的英国舰队停止了咆哮,以两艘笨重而平稳的战列舰为核心,它们纷纷开始转向,可就在这个时候,“纳尔逊”号上的了望员突然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右舷后方发现鱼雷艇,正高速向我舰袭来!”
  “纳尔逊”号原本舰首朝南追击德国船只,右舷后方就是沃什湾方向,在这之前,军官们还以为德国人的登陆船只都纷纷逃出港湾去了,不想那里还隐藏着高速鱼雷艇队——既然船上的坦克可以造假,自然不能移常规思维来推测德国的行为!
  战舰上数量惊人的副炮纷纷向水面开火,可人们的紧张情绪还没平复下来,那该死的了望员又喊道:“左舷望见飞机,正低空袭来!”
  来自海面和空中的鱼雷很快交织成一张逃无可逃的大网,帕森特怔怔地看着炮火映衬下忽明忽暗的海面,脸部肌肉痛苦地抽搐着:该死的德国人,他们没有强大的海军,竟以这种卑劣的手段挑战英国皇家海军;该死的德国人,他们没有聪慧圆滑的头脑,竟敢玩弄这种复杂的行动;该死的德国人,他们……
  猛然间,巨大的爆炸声从近处传来,像是在回敬帕森特的咒骂。庞大的舰体一颤,军官们立足未稳、踉踉跄跄,水兵们刚才抱着的木头炮塔更是直接滚下舷梯,在甲板上摔了个四分五裂!
第21章
偶像与实力的完美结合
  德国航空部队使用756公斤的450毫米航空鱼雷,其弹头装药量要比普通的舰用533毫米G7型鱼雷少一半,理论上而言,它很难对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最厚达14英寸的水线装甲构成威胁,何况这级战列舰还采用了倾斜布置水线装甲带、增加水密隔舱的设计,就防御而言,在同时代的战舰中是绝无仅有的强大!
  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没有人能够真正说得清楚。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德国海军的骄傲——“俾斯麦”号,就是被英军老旧的箭鱼式所投下的航空鱼雷炸坏舰尾轮舵而最终走向覆灭。根据历史考证,当时击中“俾斯麦”号的英国鱼雷全重730公斤,口径为460毫米,其威力与德国海军航空兵使用的相差无几!
  在穿越者罗根所改变的这个历史时空中,率先吃到航空鱼雷苦头的战列舰变成了“纳尔逊”号,它的轮舵设计中规中矩,并不像俾斯麦级或者乔治五世级那样突兀,而且鱼雷爆炸位置也在舯部偏后、距离舰尾尚有三十多米的地方,然而鱼雷弹头中160公斤的硝酸化合物造成的惊人冲击,瞬间震坏了纳尔逊号二号蒸汽轮机的轴接点。虽说单侧轮机的停工并不会让这艘庞大的战舰陷入瘫痪状态,但它的航速却从原本的16节迅速下降到了9节!
  英国轮机兵和随舰工程师们紧急展开抢修,然而德国人很快也发现了这个机会:他们本来就将超过一半的水上鱼雷轰炸机部署在这一侧,老式的双翼Ar-95与新锐的He-115轮番出击,短短半个小时内又向英国舰队投射了多达37枚航空鱼雷——在最高统帅部的干预下,就连12架预生产型的Fi-167型舰载鱼雷级也投入了战斗。失去了航速的保护,笨拙的“纳尔逊”号先后吃到了第二和第三枚鱼雷,但,这一次它厚重的装甲发挥了作用,航速非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在僚舰的护送下继续蹒跚着向北驶去。不过为它担任护航的“防御者”号驱逐舰可就没那么幸运了,4架Fi-167轻巧地避开炮火,从舰队侧后部向两艘庞大的战列舰施放了鱼雷,实战经验还有些缺乏的飞行员们没能找准目标,却把这艘老旧的D级驱逐舰轰上了天!
  ※※※
  “长官,收到‘紫色茄子’!”
  当潜艇以水面航行状态慢速航行时,正副艇长通常都会站在指挥塔上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的情况——由于潜艇的作战特点,被一炮直接端掉的可能性比较小,U-2显然属于倒霉到家的那种。不过有了前车之鉴,在水面航行的时候,法尔肯伯格会尽量避免和自己的艇长呆在一起。这一次,他选择在后甲板独自抽烟。
  年轻、俊朗且极富亲和力的金发艇长一听到“紫色茄子”,整个人顿时来了精神,他朝法尔肯伯格招手:“嘿,伙计,快下去吧!我们有活儿干了!”
  “噢,那太好了!”
  法尔肯伯格手指一弹,暗亮的烟头划出一道简单的弧线,落在了这远离德国本土的海面上。
  接到相同的指令,彼此相隔2至3海里的9艘潜艇一面加速、一面下潜,很快只剩下它们的潜望镜留在水面之上——英国舰队想要避过这二十多海里宽的拦截线,那可得先知先觉地绕个大弯子!
  寂寞地等待了半个小时,前方海面上终于出现了英国舰队的身影,它们的炮火仍在向四周的低空和海面开火,试图驱走苍蝇般的德国鱼雷轰炸机和神出鬼没的高速鱼雷艇,然而,德国海军岂会放走到嘴的美食?
  法尔肯伯格透过潜望镜观察了一下,新手有新手的运气,而这艘新潜艇看来也要行大运了——那支英国舰队不偏不倚地选择了这条航路,要知道扇形队列中的9艘潜艇,只有三分之一是火力凶猛的VIIB型,其余6艘II型正面只有3具鱼雷发射管,备用鱼雷也少得可怜!
  在一艘潜艇上,指挥攻击终究是艇长的职责与荣誉所在,法尔肯伯格在完成自己的观察之后,有些遗憾地让开了位置。
  “一二三四号鱼雷管准备发射!”
  随着艇长一声令下,艇员们用最快的速度检查好艇首的四具鱼雷发射管,若是在北大西洋上,这可是为成群结对的商船所准备的最好“礼物”。
  “方位009,定深7米!”
  年轻的艇长稳健地报出一串数字,举手投足之间的大度让法尔肯伯格默默学习着。在临战环境下,他忽然想起了那位曾在英国扫雷艇上合作过的空军上尉:那是一个多么年轻而且富有激情的指挥官啊,他的稳健隐藏在对形势的判断之中,他的大度放在对麾下官兵们的感染力上,还有他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短短两个月内奇迹般的晋升,绝非运气二字能够说尽的!
  “距离6000码……主机停机!”
  潜艇潜行时,用于驱动的电机本来就要比柴油机更加安静,当它停止工作之后,人们甚至能够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4000码!方位010,鱼雷校正!”吐字清晰的话语背后,是大型船只轮机转动的轰鸣声。
  静坐在一旁的声纳兵全神贯注,手里也拿着铅笔在轻轻记录着——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当潜望镜和声纳并用的时候,前者显然更具准确性。对于德军艇员们来说,好消息则是德国在潜艇雷达的研制方面走在了各国的前列,不出意外话,德国将在潜艇雷达实战化方面吃到美味的螃蟹!
  “2500码!方位011,鱼雷校正!”
  艇长又一次报出参数,耳边的轰鸣声越来越清晰,而他说话的时候也适当地压低了声音。
  2500码,四枚鱼雷齐射,至少一枚击中战列舰那样的目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正面攻击如果能打穿舰首的话,说不定还能引爆弹药库!
  年轻的艇长显然有更大的野心,纹丝不动地盯着潜望镜看了有足足3分钟:“1800码,方位012,鱼雷校正!准备……”
  艇长憋了一口气,连带着舱室内的每一名艇员都摒住了呼吸。
  “一号发射、二号发射!”间隔了两秒,这位年轻的艇长才又继续下令道:“三号发射,四号发射!”
  命令准确无误地通过艇内的传音筒传达到了首部鱼雷室,相比于火炮,鱼雷发射时简直太安静了!
  最后看了一眼,这位金发艇长果断地合拢潜望镜握柄,“收起潜望镜!下潜至40米深度!”
  直航鱼雷发射之后,水面舰艇上的官兵不难通过白色的尾痕判断它的出现位置,再根据经验加以推估,完全能判断出潜艇的射击方位——大口径炮弹虽然不能当深水炸弹用,但如果潜艇浮在浅处,被炮弹所伤也并非没有可能。
  法尔肯伯格掐着表计算着,炮弹只需要一两秒钟就能飞过的距离,鱼雷可得跑上一分多钟。
  44秒,第一个爆炸声传来,法尔肯伯格摇了摇头,“那不可能是我们的鱼雷!U-62或者U-150,也可能是鱼雷机!!”
  确实,除非中途爆发,鱼雷不可能会提前命中目标。
  接连两次大爆炸之后,海面上的响动突然迅速增多,杂乱的环境让人有些莫名的烦躁。
  71秒,一个特别响亮的爆炸声从海面上传来,这一次,法尔肯伯格如释重负:“命中一枚!”
  73秒,第二个爆炸声传来。
  “命中2枚!”
  74和75秒,接连两个爆炸声间隔甚密。法尔肯伯格抬起头,与刚刚同样在掐表的艇长对视:“全部命中?”
  “命中目标!”声纳兵不知什么时候重新戴起了他的耳机。
  拥有一头漂亮金发的年轻艇长潇洒地笑了:“嘿,此战之后,就让整个英国都记住我约阿希姆·斯基克的大名吧!”
  年轻的艇长本意或许只是活跃一下气氛,但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他在1940年后期的战绩确实令整个英国都闻之胆寒,而在1941年被英国驱逐舰发现并撞沉之前,他和他的潜艇一共击沉了37艘盟军船只,总战绩达到16万吨,在二战德国王牌艇长中位列第14。据说,他也是邓尼茨最喜欢的艇长。文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在上司面前一点不拘束,爱开玩笑,最重要的是——永远保持着锐气!
  过了好一会儿,少年老成的声纳兵有些遗憾地说:“好像并没有船只殉爆或者沉没!”
  先前透过潜望镜远远观察过那两艘英国战列舰,法尔肯伯格感叹道:“上帝啊,它们的装甲可真厚实!”
  斯基克开了盏壁灯,拿起海军印发的图册随手翻了几页,“嗯,纳尔逊级战列舰,英国皇家海军的超级大乌龟,装甲极其厚实!伙计们,看来我们得再补上几枚鱼雷——只要能把它们击沉,耗光所有的鱼雷也是值得的!”
  法尔肯伯格点点头,“我们就这么干吧!”
  这位拥有偶像派外形和实力派技巧的金发艇长(史实如此)扔下册子,依然潇洒而轻松地命令道:“伙计们,装填鱼雷,半个小时后我们浮上去给英国佬最后一击!”
第22章
蚁多啃死象
  “难以想象,真难以想象!”
  午夜时分,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德军指挥部内,德国海军将领库尔特·弗雷克的声音格外洪亮。
  行动总指挥官冯·里希特霍芬将军双手抱于胸前,就事论事地说:“4枚航空鱼雷,7枚潜射鱼雷,我们的俾斯麦级能够抵挡住这样的攻击吗?”
  弗雷克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这两种战列舰是基于截然不同的作战目的而建造的。我们始终认为,纳尔逊级简直就是一艘超级浅水重炮舰,它的装甲可要比我们所知的任何一艘战列舰都更厚实!”
  这答案虽然没有直接将俾斯麦级与英国战舰作比较,但一旁的罗根听出了弗雷克的意思:俾斯麦的防御可没那么牛!
  “俾斯麦”号对于德国海军的意义非同小可,这点罗根当然非常清楚,他努力搜寻着记忆中有关这艘德国王牌战舰的资料,所幸的是,后世有一部关于“俾斯麦”号前世今生的纪录片,庞大的战舰数十年后依然主体完整地躺在冰冷的大西洋底,至于它的沉没,学者们普遍认为除了英国海军航空兵的“人品爆发”以及这艘战舰自身的一些缺陷之外,德国高层的错误决策才是导致其覆灭的最重要原因!
  如今的“俾斯麦”号刚刚服役,罗根有的是时间去改变历史——只要德国空军合理调配,并对现有机型进行优化,即便“俾斯麦”号如历史那般受困于大西洋东部,也不会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更何况,眼下德军正努力跨越英吉利海峡天堑,一旦英国本土沦陷,“俾斯麦”号便将从英国海军的海上牢笼中彻底解放出来!在辽阔的大西洋上,它那超过30节的惊人航速将获得理想的施展空间!
  想到这里,罗根眼前浮现出了一副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的油画:悬挂着德国海军战旗的舰队在纽约港狂轰滥炸,BF-109与He-111从帝国大厦顶部呼啸而过,若是真的有那样一天,也该是梦想的巅峰所在了!
  “留着这样的对手迟早是个麻烦,我还是觉得天亮之后应该将部署在法国的轰炸机调来——谨慎起见,也可以只抽调一半!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干掉它们,您觉得呢?”里希特霍芬向弗雷克投去了征询意见的目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