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62

  有了怀特岛这个前进基地,看似遥不可及的“海狮”重新摆在眼前,德国人即将完成历史性的突破,那我们的主角罗根呢?
第1章
秋风扫落叶
  “到了法国,你们先在巴黎住上一阵子,哈特曼(不是奥特曼撒)会照顾好你们的饮食起居,你们可以游览那座没有受到战火侵袭的美丽城市,品尝最正宗的法国美食。等这里的仗打完了,我就去接你们!”
  不远处的容克52运输机已经发动,巨大的轰鸣声迫使罗根用近乎喊的方式说话。好在,他的英语至少不会让英国人误解自己的意思。
  多琳穿着她那件宽大的碎花蓬裙,戴着一顶白色的小洋帽,粉润的脸庞泛着微微的红霞,她依然不敢和罗根对视,但目光终于从自己一双纤细的手抬高一英寸:落在了罗根胸前的金属扣子上。
  这一英寸,已经让罗根很是欢欣鼓舞,并且让他更加坚信,国与国的隔阂终究会在时间的河流中渐渐淡化!
  舷梯那边,一名空军下士已经多次向这边投来催促的眼神。
  罗根前出半步,将多琳揽入怀中,紧紧搂了三秒。
  “等着我!”他在她耳边轻声说。
  穿着德国空军制服的英俊男人放开了手,漂亮的英国女人微垂着头,神情恍然地走上了舷梯,就在舱门即将关拢的刹那,她转过头,两行清泪划过脸庞。
  巨大的失落,狠狠地撞击着罗根的心脏。这样的感觉,依稀要追溯到那个青涩的夏天了吧!
  舷窗那一侧,“苏珊大妈”的目光依然是那样的怨愤,自从三天前德国军队重创英国第5军,击毙击伤英军步兵4000余人、俘获近2000人之后,她就一直对罗根怒目而视——可英军超过一半的伤亡都是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造成的!
  当然,德国空军的账算在罗根这个空军上校的头上,也还算说得过去。只是让罗根苦笑不得的是,这位看起来富有爱国精神的大妈,登机的速度甚至比她那宝贝女儿还快,母女俩的行李竟让两个身材魁梧的德军士兵满头大汗。
  隐约间,罗根有些担心,自己交给哈特曼的那些钱,不会没几天就被这对活宝在巴黎花个干净吧!
  挥手间,容克-52平稳地起飞了,带走了罗根最后的牵挂。
  接下来,就该好好收拾那些退守伍顿、考斯、东考斯还有雅茅斯四座港口的英军登陆部队了。雨停后的第一天,德国空军就在激烈的空战中以损失57架战斗机和66架轰炸机的代价击落英国战斗机79架、轰炸机60架,相近的损失率,自然是总体数量占优的那一方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德国空军也凭借此战一举奠定了自己在英吉利海峡中部的制空权!
  接下来,持续的晴朗天气要了英国人的命,在德国空军疯狂攻击下,英国海军在狭窄的索伦特海峡中损失了1艘轻巡洋舰、5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若干炮艇和鱼雷艇,另有43艘各式船只被炸沉,英军对怀特岛的攻击和运输陷于停顿。
  短短几天时间,英德双方围绕怀特岛的战斗形势就发生了180度的逆转,这充分说明了天气在现代战争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真正的上帝之手!
  罗根可不会错过上天赐予的机会,最近一周,德国海军从法国内河筹集到了两百多条驳船、游轮、快艇,甚至连一些明轮蒸汽机船也没有加入了航运队伍。天一亮,这些船只就在德国空军的掩护下浩浩荡荡驶向彼岸,而怀特岛上的德军也在南部拼力搭建起了四座浮动式栈桥,连同堪称神奇的本布里奇港一道接纳“元首警卫旗队”团和“赫尔曼戈林将军”团的后续部队和装备,这两个实际上已经达到旅级规模的部队集结起来,总兵力超过了一万人,再加上从第7伞降师和第22机降师增派来的两千多名空降兵,罗根麾下的部队已经从数量上压倒了蒙哥马利中将的登岛部队!
  天一黑,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照例要返回法国北部机场过夜。为了挽回颓势,英国皇家空军在雨停后的第二天夜里发动了一次富有侵略性的轰炸,出动轰炸机95架(英国佬的轰炸机也所剩不多了,嘿嘿)。由于此时德军尚未装备真正的夜间战斗机,晚上只能靠探照灯和地面防空炮迎击来袭飞机,效率偏低,以致于英军的这次出击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可德军在法国的机场太多,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大群战斗机和轰炸机又如蝗虫般飞过海峡——作为回敬,凯塞林下令对英国东南部和南部的机场、军工设施进行无差别轰炸。由于一些工人仍在加班加点地工作,据说这一口气就炸死了上百平民,惹来国际舆论一阵抨击。
  坐在四号坦克的炮塔上,罗根悠然自得地抽着烟,光天化日之下,他这根烟可是点着了火的。由于编号为019的那辆在本布里奇防御战中遭到重创,他这次换了一辆编号为039的,倒不是对9这个数字多么滴情有独钟,而是这辆坦克的乘员和之前那辆一样以小个子居多……坐在里面稍稍宽敞一些!
  军官们的“良苦用心”让罗根感动之余有些汗颜,好在这些坦克手不分体形都是受过严格训练,且经历过一些战阵的,那可绝不是摆设!
  今天一同向伍顿港方向挺进的,除了一个临时编整的混合营是原先登岛部队,“元首警卫旗队”第1装甲营新组建的两个坦克连、第3机械化营全体以及“赫尔曼戈林将军”团的炮兵营均是最近两天运送上岛的,新旧部队集结起来,光三号和四号坦克就有52辆,新运送上岛的还包括完成整训的两个三号突击炮连,而装甲战斗车辆更是数量庞大,戈林将军团的炮兵营尤其凶猛:24门105榴弹炮加8门150毫米口径榴弹炮的配置甚至比一般的国防军师属炮兵团更加强大——当然,这支部队是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在遭遇路边炸弹袭击前就已经筹措组建的,镌刻着帝国元帅的十足霸气。
  地面上,坦克、装甲车组成的钢铁洪流以惊人的气势碾过田野;天空中,机翼下喷吐着铁十字徽标的战机一队一队飞过。如此情景,罗根在电影中也曾见过,不过那画面中的却是叼着烟的美国大兵和盟军的野马、喷火,如今有了怀特岛这块踏板,只要能顺势拿下不列颠本土,只要英国一下马,德国将领们梦魇中的“两线作战”就将不复存在。英国海军再强大,美国工业再牛X,难不成还能跨越大西洋发动登陆战役?
  伍顿港连同外围的英军阵地进入视线,罗根不慌不忙地扬起自己的右手,庞大的地面战斗群很快停止了前进。与此同时,三十余架从怀特岛南部机场起飞的斯图卡对英军阵地和港口设施展开了俯冲轰炸——尽管英军的防空炮火一刻都没有停歇,但它们的力量实在是太过悬殊了!
  过了十来分钟,斯图卡机群结束了轰炸,而戈林将军团的炮兵们趁着这个空当将他们的重炮调整到了待发射状态。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地面再度颤抖起来!
  震耳欲聋的炮声中,罗根以端正的姿态坐在炮塔上,掏出从一名英国上校那里缴获的银质打火机,潇洒地点燃了又一根香烟。历史上的巴顿将军被誉为是咬着雪茄解放欧洲的人,此时此刻,罗根愈发地怀念上等雪茄的滋味——等搞到了欠加兰德的那两箱,有条件再给自己搞一箱,没事的时候就坐在英国的各处景点让随军记者拍照,哼哼!
  就今天早上的时候,“山寨版卓别林”还特意来找罗根,告诉他自己的战斗机大队已经击落了196架英国飞机,虽然有那么一些是老旧的双翼机,但终归属于英军战斗序列。不出意外的话,午饭之前他们就能凑够200架。
  这哪里是打飞机?这根本就是猎火鸡嘛!
  晋升为空军上校之后,罗根的薪金连同各种补贴每月达到了一千多马克,按收入水平早已步入了德国的小康阶层,在这令人羡慕的位置上,搞两箱雪茄算不上难事,而他嘴上答应得爽快,心里更是乐开了花——虽说加兰德的战斗机大队前前后后也损失了40多架战斗机和一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但200架是个什么概念?在历史上的不列颠空战中,战斗开始阶段(8月13日至23日),英军总共才损失飞机183架,到了战斗最激烈的阶段(8月24日至9月6日),英军在两个星期里的损失攀升到了466架,这也是德军距离胜利最近的一个时期。此后德国空军转而对伦敦实施大规模轰炸,白白将到手的胜利让了出去!
  现如今,8月下旬刚至,英国皇家空军就已经失去了一半的作战飞机和大量富有作战经验的飞行员,英格兰东南部和南部的大部分机场、雷达站和军工设施也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更让他们感到沮丧的是,原本作为秘密武器投入使用的雷达受到了德军的雷达干扰站的压制,甚至没能发挥出三分之一的作用……
  隆隆的炮声中,罗根惬意地抽完了一根烟。这戈林将军团最初是警察部队,后来竟成为德国伞兵和空军地面作战部队的始祖,然后以高炮团的名义参加了法国战役,现在又在三个高炮营之外组建了一个新的炮兵团,不禁让人对戈胖子广泛的兴趣和惊人的权力肃然起敬。只可惜一颗小小的路边炸弹让罗根捡了现成的偏移,从陆军挖来的炮手打得又狠又准,也就半个小时,英军原本就千疮百孔的外围防线更在炮声中摇摇欲坠。紧接着,罗根下令炮火向港区延伸射击,然后,高高举起右臂,沉稳有力地放平,强大的地面装甲机群犹如中世纪的重甲骑士,以让人感到恐惧的气势开始了他们的冲锋……
第2章
再见,蒙哥马利!
  兵力的多寡,永远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1万对1万,士气高昂的德国战车无情地碾过英军战壕,而当疯狂出击的斯图卡机群击退了同样疯狂前来增援的英国舰队,固守在最后一片阵地上的英军士兵们彻底绝望了。
  敌人的白旗,永远是指挥官们的骄傲。
  坐在四号坦克上,罗根一脸平静地看着灰头土脸的英军战俘排着长长的队伍从身前走过,所有人都默默无语,以至于耳边只有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几天之前,这些勇敢的不列颠将士还挺着刺刀以一浪高过一浪的气势向本布里奇防线发起冲击,在德军密集火力的杀伤下,他们的无畏精神甚至让罗根都感到敬佩。
  成王败寇,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不过,罗根并没有在这里看见自己素未谋面的“老对手”伯劳德·劳·蒙哥马利,因为就在昨天夜里,这位陆军中将提前带着他的参谋团队乘船离开了怀特岛,而这也证明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背后的一些故事绝非偶然。
  消息一经验证,心里的敬重变成了蔑视——即便是面临蒙克或者本布里奇那样的绝境,罗根也没有抛下袍泽们独自逃走的打算。这样的性格固然当不了曹操那样的枭雄,可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岂能够一碰到危险就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小命?
  蔑视,却不至于轻视。罗根与蒙哥马利的两次交手都是先败后胜,能够力挽狂澜,他为自己感到高兴,但也同样清醒地看到了蒙哥马利的军事才能,其果敢而又周密的进攻手段在众多英国将领中可谓独树一帜(许多人认为这家伙只有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才敢发动进攻,尤其是北非之胜名不副实,但按照一些公正客观的历史资料,蒙哥马利确实是个极富上进心、敢于在技战术方面大胆创新的出色指挥官)。
  下一次,如果还有下一次,罗根心想,一定要让这家伙无路可逃!
  结束了伍顿港之战,罗根调集兵力,轻而易举地荡平了据守考斯、东考斯以及雅茅斯三处的英军登陆部队。在最后的战斗中,一部分英国步兵仍然表现出了相当精悍的战斗力,不过血肉之躯和精神意志终究抵不过钢铁雄心,天黑之前,怀特岛上除了极少数潜伏在平民家中的英军士兵,再无英国军事力量的存在。
  反登陆作战以胜利告终,在罗根的带领下,登岛的德军官兵开始转入轰轰烈烈的“大生产”,他们在原有8座简易机场的基础上,利用平坦的地形开辟出7座新的机场,并沿着海岸线构筑了12处堑壕式炮兵阵地——随着钢筋和水泥陆续经由船运而来,坚固的炮台开始出现在英国人的家门口!
  在105和150毫米口径的加农炮射程足以覆盖索伦特海峡大部分区域的情况下,小胡子元首又一次发挥了他作为艺术家的想象力:他敦促陆军和海军尽快将远程重炮运上怀特岛,以便从那里轰击英军内陆的军事目标,从心理上给予英国人最最沉重的打击。若是英国人仍然拒不妥协,那么这些重炮又将为德军大规模登陆行动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于是,一个团队陆军工程兵很快被增派到了怀特岛,他们的任务就是加固本布里奇港,并建立起一条从东南部港口延伸至岛屿北部的特制铁轨。按照元首的设想,德军将通过海运将可怕的K5E运送上岛,这种列车炮拥有280毫米口径(1936年开始装备德军,有历史资料显示,该炮在整个战争期间生产了28门),使用GR35榴弹时射程达到60公里。整个K5铁道炮系统由一系列车厢组成,包括火车头,乘员车,补给车和弹药车,使用时有两种开炮方式:停到铁道上直接开炮,或固定在专门的铁道转盘上开炮。
  从各方面来讲,K5的设计都很经典,简洁的载具,杰出的弹药搬运设备和装弹机构,使其具备了惊人的机动能力,即便是部署在怀特岛这样靠近敌人的前线,也可以通过快速转移来避开英军的夜间空袭。
  一想到隔海炮击的场面,罗根就有种重温“星际争霸”的感觉:选用人族的时候,他常常利用运输机将坦克空降到敌人基地附近,随着坦克转入远程炮击状态,那些呆呆的农民可就等着被屠了!
  可惜的是,罗根还没等远程重炮到位就接到一纸电文:即日动身前往帝国首都柏林,元首将亲自为怀特岛之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办法奖励!
  虽然在怀特岛上留下了很多深刻的记忆,但堡垒已经成型,攻守重任交托转交给了空军和陆军炮兵,自己这伞兵军官反倒是整天无所事事。于是,罗根心情愉悦地登上了运输机——窃想着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样的奖励。晋升?哇哈哈,那自己可就成了帝国最年轻的将军了!勋章?哇嘎嘎,莫非这个时空的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注定要为自己首创?职务?嘿嘿嘿,堡垒行动的总指挥官只是个临时任命,要不搞个师长军长啥滴干干先?
  若不是机舱里还有其他军官,罗根几乎要笑出声来。
  一同搭机离开怀特岛的还有另外十一名受命前往柏林的军官:隶属于突击空降团的两名连长,模范空降营的格哈特·施尔梅中尉和第22机降师的阿尔伯特·巴克奥恩中尉,两人在第一波空降行动中表现优异,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为德军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元首警卫旗队”团的四名连排级军官,他们在战斗中均有出色表现,并获得了该团高级军官们的大力推荐,在罗根看来,这样的推荐应该是非常公正的;“戈林将军团”的一名军官带四名士官,军阶不高,但他们的惊人勇气有目共睹,而且这支部队在怀特岛之战中的伤亡率甚至高于伞兵部队!
  在三台发动机的驱动下平缓飞行的Ju-52,机舱里颇为吵杂,所以罗根一路上只是简单地相熟或者不相熟的军官们闲聊几句。短短一个多星期时间,并不足以让他认识登陆部队中的每一个人,历史“常识”的相对匮乏,也让他偶尔会错过一些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将会很出名的人物,例如还在“元首警卫旗队”团指挥一辆三型突击炮的26岁士官米歇尔·魏特曼(历史战绩排名第3,也是最出名的坦克王牌),默默无闻的装甲兵赫尔慕特·文德罗夫(战绩第6),以及汉斯·菲利普森、赫尔穆特·温道夫、阿尔福雷德·冈瑟尔等一批未来的坦克尖子。
  几乎就在发动怀特岛之战的“罪魁祸首”罗根飞离这座美丽不再的岛屿时,在位于伦敦市区的一座地下堡垒内,或许将影响到整个英国命运的会议正在进行当中。
  视线之中,不论是男军官还是女秘书,一个个面色严峻,不敢与同伴多说一句话,耳边只有男女皮鞋踩过水泥地面发出的脚步声,听起来也是匆匆忙忙的。
  在一扇沉重的木门外,两位年纪都在50上下的陆军将官焦急而又忐忑地等待着会议室里大人物做出决定,其中一人,脸型偏瘦,沧桑的眼眸中满是黯淡的神情,看起来是那种很有城府之人,佩戴英国陆军中将军衔;另一位,身材略高,眼睛大却无神,留着稀疏的黄色唇胡,给人一种忠厚沉稳的感觉,但还只是一名陆军少将。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陆军上将走了出来,用嘶哑的嗓音说:“伯劳德,你进来!”
  在这狭小而安静的空间里,很小的声音就能刺穿人们的灵魂。相对瘦小的军官条件反射般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有些迟疑地整了整衣襟,微垂着头,快步走了进去。
  厚重的门关上之后,所有的吵杂声音瞬间消失了。
  继续留在外面的这位,耷拉着眼皮,漫不经心地看着自己新擦的皮鞋,它蹭亮蹭亮,几乎能够用来当镜子用。
  寂落的等待,5分钟也是相当漫长的。
  门,终于再次打开了,身材显瘦的陆军中将一边走出来,一边戴上自己的红沿军帽,与上了年岁的上将郑重其事地握了握手,互道保重。
  “哈罗德!”年迈的将军侧了侧头,似乎并不担心老弱的颈椎因为这个动作而酸痛数日。
  眼大无神的陆军少将,步履沉重地走了过去,与瘦小那位迎面而过的时候,仅仅是相互点了点头。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谁还有心思关心别人的命运呢?
  进门之前,基本上能用“老态龙钟”来形容的陆军上将拍了拍后辈的肩膀,压低声音道:“懦夫被派往非洲训练殖民军去了,连同他的参谋团队——这群人让英国陆军蒙羞!保卫不列颠需要你这样的勇士,别让我们失望!好好干!”
  好好干,拿什么干?
  胡须与头发一样呈土褐色的军官依然耷拉着眼皮,他试着振奋精神,却发现任何努力都敌不过残酷的现实——失去制空权之后,一万五千名装备精良的英国步兵几乎全灭,而对手的数量亦不过是万余人。若是德军派遣二十万精兵上岸,英国还有希望吗?
第3章
帝国群英
  “容克大婶”并非没有从怀特岛直航柏林的能力,但罗根一行还是被安排在靠近德法边界的里尔换乘飞机。登机之前,罗根远远就注意到这架崭新的Ju-90侧面竟喷涂有巨大的鹰徽,尾翼上的红底万字符也格外显眼,这莫不是传说中的统帅部专机?
  一进机舱,立即感受到与先前那架Ju-52的天壤之别:宽敞的机舱铺着厚厚的红地毯,舱壁完全用橡木色的板材覆盖,每一个舷窗都经过了精心修饰,还配上了淡灰色的窗帘。宽大的座椅两两相对,中间还摆放着一张木质的小圆桌,飞行途中也可以喝茶、聊天、打牌。
  “嘿,上校!”
  一个歪戴着军帽的家伙朝罗根招了招手。除了阿道夫·加兰德,谁还有那么漂亮的小胡子?
  “嘿,阿道夫,你什么时候到的?”罗根拎着自己的公文包走了过去,这家伙虽然未能跃升成为德国空军现役头号王牌,但在怀特岛之战中的出彩表现,已经足以为他争取到接受元首亲自嘉奖的荣誉——在他的周围,还坐着六名空军军官,眼熟的或者眼生的,都是在怀特岛之战中发挥出色的大牛小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