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62

  从最一开始,罗根就是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在行军途中,他宁可坐在晃荡的坦克座舱里面打盹,进入作战区域之后,尽管周围随时有冷枪射来,他却勇敢地蹲在了车长座位上,将大半颗脑袋都留在了舱口外面。可怜的车长就只好换到装填手的位置,从打开的车前舱盖向外眺望,在他的身前,是四号D型坦克额外加装的机枪。
  瓢泼大雨依然没有停歇的迹象,照明弹不时地升起、落下,也说不准最耀眼的那颗是来自于进攻方还是防御方,炮弹爆炸时腾起的火球在田野中格外显眼,并且映衬着一些仓惶跑动的身影,一串暗红色的子弹飞射而去,那些黑影很快就不动了。
  “长官!长官!”
  耳机中传来声音的同时,罗根还感觉到有一只手在摇晃自己的脚,这才意识到通讯兵是在和自己而非坦克车长说话。
  “怎么了?”他很不习惯地按住喉部通讯器。
  屁股下面的通讯兵大声说:“奥德里奥少校向您请示,坦克部队是直接冲进伍顿港区,还是待乘车的步兵抵达后展开全面攻势?”
  “这该由他自己决定!”罗根这句话本已出口,但想一想,又改了主意:“以坦克和装甲车配合进行快速突击,给那些英国佬一个措手不及!”
  “遵命!”
  通讯兵接到指示,立即用车载电台和指挥车联络——同时代的苏俄军队仍停留在以小旗和喊话联络阶段,若是碰到这样的夜战,效率之低下可以想象!
  然而,粗线条打法有时候偏偏能够克制技战术和武器设备更为精妙一方,只因数量优势……
  不多会儿,装甲突击的命令从奥德里奥少校的指挥车传达下来:全部的三号、四号坦克连同轮式装甲车编成5个小组,前4组直接从各个路口冲进伍顿港区,第5组作为预备队在港区外围接应后续装甲车和卡车。
  跟得上的装甲运兵车也直接投入进攻。
  不出预料,罗根所在的这辆编号为019的四号坦克,被任命为第5组的指挥车,所以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同伴们继续轰鸣着向港区驶去,自己只能靠着路边停了下来。
  由于一部分坦克沿途掩护后续车辆(肯定还有抛锚的),分下来每个组只有3-4辆坦克,罗根的第5组是2辆四号加上2辆三号,实力算是一般,但用来对付缺乏反坦克武器的英军步兵部队绰绰有余。
  罗根大胆却不致于鲁莽,在战场上抽烟是件危险的事,所以他只是将一根烟叼在嘴里,时而看看东面——那边传来的炮声依然一阵接着一阵,远远望去,橘黄色的火光在大雨中跃动,数千英军步兵已然被自己抄了后路,眼下大概已经乱成一团了;时而看着半履带式装甲车一辆接着一辆从身旁的公路上驶过——小的是Sd-kf-z250型,轻便灵活,配备2名乘员,可载4名全副武装的步兵参加战斗,目前装备数量较少;大的是Sd-kf-z251型,坚固耐用,配备3名乘员,可载10名全副武装的步兵进入战场,从1939年6月至今已经生产了3000多辆,是德军闪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根知道,战场形势的变化,往往能够从声音上作出判别。伍顿港方向枪炮声渐渐激烈起来,经过两天来的多场战斗,那里差不多和考斯港一样废墟遍地,不论防御者还是进攻者都一目了然;东面的炮声渐弱、枪声倒是愈来愈近,田野中时不时出现一辆摩托车或者小汽车,看样子是英军撤退的先头部队。
  罗根让炮手们将目标放近了再打,自己轻巧地跃下坦克,招手拦住了几辆正准备前往考斯港的装甲运兵车。
  “我是汉斯·罗根上校,堡垒行动总指挥官,我现在命令你们沿着公路就地展开防御!”
  “汉斯·罗根”这个名字在德国都是异常响亮的,隶属于“元首警卫旗队”团的党卫军官兵们无不从命。紧接着,后面几辆卡车也被罗根拦住,百余名党卫军步兵迅速以路基为依托,建立起来机枪和步枪防御阵地。
  再往后,每过两辆装甲车或卡车,罗根就会让其中一辆转入就地防御,十来分钟下来,已经有300多名党卫军士兵在这通往伍顿港的必经之路上布设了简易阵地。
  听着枪栓拉动时的清脆咔嚓声,罗根打心底有种热血沸腾之感,这,就是天生的军人么?
  军人的天赋不仅仅是勇敢,而罗根的先知先觉再一次证明:自己在军事知识方面虽然还介于菜鸟向大虾的过渡期,但大局观还是相当不错的。等他回到坦克上呆了一会儿,十几辆英军卡车自东面而来,战斗打到这个份上,那显然不是空车或者车厢装满弹药的。
  “嘿,上士,来两发照明弹!”
  罗根坐在坦克炮塔上,扭头对路基后面喊道,那里布置了两门80毫米迫击炮,负责指挥它们的是一名人高马大的党卫军上士。
  “遵命!”一个刚硬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
  “伙计们,给我瞄准了好好打!”坦克没有发动,罗根不用通讯器就能让乘员们听清楚自己的话。
  “放心!”炮长是个典型的炮兵出身,胳膊有一般人腿那么粗,由于罗根顶替了装填手却又不干装填手的活儿,他只好一人兼两职,坦克原地不动的时候,车长还能帮点忙,只是他那小身板……凭正常途径入选“元首警卫旗队”绝无可能!
  砰!砰!
  80毫米重型迫击炮沉闷的射击声传来,罗根适时地喊道:“伙计们,准备开火!”
  两个微弱的发光体迅速升空,一直飞到最高点的时候,才突然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大片田野都在它们的照耀下回到了光明的世界。
  勉强能够同时容纳两辆卡车通行的沙土公路上,6辆深褐色的英军卡车正小心翼翼地前行,车厢里果然坐满了士兵,至于有没有伤员或者有多少伤员,在这样的距离上罗根辨认不出,也没有必要搞那么清楚。
  “开火!”
  整辆坦克猛然一颤,短管火炮迸发出了一团刺眼的火焰,炮弹发射而去,转眼之间就让第一辆卡车变成了可怕的燃烧物。其余3辆坦克也纷纷开火,在不到1500米的距离上,瓢泼大雨丝毫没有渐弱德军坦克炮手们的准度,除了有两枚炮弹交叉打击同一辆卡车之外,其余都斩获了丰厚的战果。
  幸存的卡车不约而同刹住了车,步兵们连滚带爬地跳出车厢,前后都是德军,他们别无选择,只有试试自己的运气——黑暗之中,德军应该还没有编织出一张完整的大网。
  四辆坦克接连开火,随着最后两辆卡车在逃跑途中被打爆,视线中竟看不到一个活动的英军士兵。这场战斗前前后后仅有一分半钟,对比之下,不致于太差的男人都能找到自信。
  伍顿港的战斗仍在持续,但机枪声渐渐压过炮声,那意味着港区已经没有太多值得德军坦克开炮的目标——用机枪打扫战场虽然有些奢侈,但不可否认,它们的效率很高很高!
  等待了大约有二十分钟时间,英军大部队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东面的田野之中。罗根不禁小小地感慨一下:速度,是步兵与机械化部队最大的差距!
  已经没有了退路,英军步兵硬着头皮发起了进攻,军官们的哨子声,在这时候就像是为自己吹响的哀乐。
  以逸待劳的德军官兵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光是半履带式装甲车上的80毫米重型迫击炮和MG34机枪就已经组织起了强大的防御火力,唯一的一辆Sd-kf-z222型轮式装甲车也用20毫米机关炮那近乎变态的扫射让英军步兵陷入崩溃,至于四辆坦克,从头到位就是当作固定炮台使用!
  按照罗根的部署,本布里奇外围防线上的德军部队在己方炮火的支援下及时发起了反击,他们推进的速度虽然很慢,却让大有屁股着火之感的英军部队加快了送死的步伐,大雨中,怀特岛东部的田野血流成河……
  战斗彻底结束之后,罗根才让一小部分士兵们前去打扫战场。英军步兵遗留的武器弹药,在他看来都是垃圾,正宗的垃圾,也许改天找一群清洁工,把李·恩菲尔德、布朗之类的当破烂送到意图独立的黑大叔手里也不错,再者……北爱尔兰人仇视英国统治也有很长时间了吧!
  在得到了本方登陆部队惨遭聚歼的消息后,索伦特海峡中徘徊的英国舰队发泄似的向德军炮兵阵地倾泻了最后一批炮弹,也许是考虑到己方陆军有大量官兵遭到德军俘虏,他们在撤回朴茨茅斯之前甚至没有向伍顿港实施远程炮击,尽管得到两艘巡洋舰的支援之后,这支舰队的实力已经足以傲视德军在英吉利海峡中的军事存在!
第52章
雨天的麻烦
  天,渐渐亮了。
  英国的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没个停,一夜之间,夏天的踪迹竟被完全抹杀,就连战争机器似乎都因为这潮湿的空气而放缓了步伐:喧嚣再未出现,天空中只时不时飞过一架孤零零的战机;在朴茨茅斯与菲什本海岸、南安普顿与雅茅斯海岸之间的海面上,上百艘舰船如同劳碌的蚂蚁来回搬运货物,却没有一艘冒然发出刺耳的汽笛声;在一些靠近海岸的地段,带着炮架的火炮在士兵和骡马的拖曳下运上滩头,但耳边也仅能听到低沉的口号与牲畜间或的嘶鸣。
  两座新建的简易机场按计划完工,使得岛上可用的机场达到了8座——在德军工程部队的努力下,遭到英军重点轰炸的纽波特机场也恢复了一部分运力,只可惜这恼人的天气让满身臭汗泥污的德军官兵们很是无奈。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为了不让简易机场的简易跑道变成泥塘,他们不顾疲劳连续出击,勉强环着漫长的跑道挖出了一条条排水渠。
  然而,湿滑泥泞的跑道还能起降飞机吗?
  返回法国机场过夜的阿道夫·加兰德大队,在早晨8点准时出现在怀特岛上空。和昨天一样,该大队全部42架战斗机将分散降落在岛上的各处简易机场。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遭到英国空军的突然攻击,另一方面,是为后续的容克52运输机验证这些机场跑道是否合乎规格——如果梅塞施密特109这样的轻型战斗机都无法起降,那么笨重的容克大婶就更不消说了!
  “全体离开跑道,全体离开跑道!”
  当这个急促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四向传播的时候,8架BF-109正以两个四机编队从南面飞来。在通过无线电与地面部队取得联络之后,领头那架率先降低高度,摆出了一副准备滑降的姿态。
  望远镜中,BF-109机翼下方的起落架已经稳稳当当地放下,尽管视线不可避免地受到雨水影响,但它还是很快对准了用红色发烟剂标示的跑道。
  几百颗心脏同时悬在了半空。
  西线天空的王者,德意志空军最引以为豪的传奇,梅塞施密特战斗机继续平缓下滑,而当距离足够近的时候,人们甚至能看到在机翼后部汇集滑落的雨滴!
  左前部的机轮悄无声息地触地,立即在表面湿滑的跑道上激起一团泥浆,就在人们心情为之一紧之时,经验老道的飞行员迅速调整了飞机的水平状态,左翼上扬、右翼下摆,并且稍稍拉起机头,平飞了十几米之后,前部的两个机轮几乎是同时与跑道进行了第二次触地——如此一来,滑降时的平衡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最前面几米,飞机的双轮还能够保持直线前行,但飞机后部留下的明显印痕已经充分说明了跑道表面难堪重负,还不等飞机尾部的小机轮顺利着地,这架飞机竟像是醉酒驾驶的汽车一般猛然偏滑,眼看着它机降滑出跑道陷入到更加泥泞松软的草地时,飞行员果断加速攀升,活生生将飞机拉离了地面!
  围观的德军官兵们松了一口气,同时却不得不为这座机场的命运担忧起来:难道在雨水的影响下就真的无法起降飞机了?
  靠近跑道支起的帐篷里,手持无线电通话器的党卫军军官正急切地将第一架战斗机尝试降落的情形通报给正在空中盘旋的长机。由于他戴着耳机,对方的回应内容外人不得而知,只晓得按照航程计算,这些战斗机如果不能及时降落,那最多能够在怀特岛上空停留半个小时!
  大约两三分钟之后,又一架飞机脱离编队开始下降。不过和先前那架战斗机极其谨慎的姿态不同,它没有放出起落架就径直俯冲而下,然后以至多五米的高度从跑道上空呼啸着飞过。飞行员显然在认真观察跑道情况,距离之近,眼尖的人甚至能够瞧见他那撇有型的小胡子!
  快速掠过整条跑道,身姿优雅的BF-109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圈,重新回到了逆风方向。这一次,低空飞行的战斗机终于放下了它那对精巧的起落架,还未进入跑道所在空域,竟已经降低到了几乎贴地的高度!
  跑道附近或坐或站的德军官兵们又一次屏住了呼吸。
  机轮触地的刹那,从跑道上溅起的泥水明显比之前的少,而且飞机滑行了好几十米,机轮也未出现打滑现象。不过,人们若是仔细去看,便会发现它前部两个机轮并没有完全依靠地面支撑,而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半飞行、半滑行状态——这杂技般的飞机绝不是普通飞行员能够掌握的!
  对地面压力的减少也即意味着阻力的减弱,以至于这架Bf109滑行了百多米,竟没有非常明显的减速,倒是之前保持着前后水平的机身渐渐发生了改变:机尾越来越低,而当后机轮触地的时候,飞机也滑行了大半个跑道!
  如此溜冰似的滑降虽然减速缓慢,但终究还是在减。三轮着地之后,减速的趋势终于明显起来。眼看着距离跑道的尽头只剩下最后几十米,前部机轮溅起的泥水陡然增加,而飞机也像是被醉汉附身一般猛烈扭动起来,看跑道上的三条轮痕,前面一大段还是直线,从这时候开始竟也变得歪歪扭扭——当飞机猛然失衡、尾部像是漂移一般向右侧甩去的时候,附近的德军士兵们甚至不忍去看接下来的场面……
  奇迹般的,BF-109并没有翻倒,而是在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赛车式漂移之后停住了!
  飞速转动的螺旋桨意味着它依然具备重回蓝天的能力,只是暂时在这块泥泞的土地上歇歇脚。
  经过最初的片刻沉默,“围观群众们”兴奋地高呼起各种各样的口号,工兵铲和铁锹在空中狂舞,军帽当成了庆贺胜利的手绢,几乎所有人都在为这精彩绝伦的降落赞叹不已。从机舱里站出来的那个小胡子飞行员,也一脸骄傲地向欢呼者们挥手致意——这位刚刚一夜成名的空战王牌,便是在德国空军总战绩榜上迅速攀升到第二位置的阿道夫·加兰德!
  有楷模领头,后面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信心充足了许多,他们一架接着一架滑落下来,头两架虽然颤颤悠悠,但最终还是成功降落了,不过第三架就有些倒霉,大概是最后的滑行阶段扭动得过于招摇,它的起落架不幸折断,万幸狗啃泥的姿势没有引发弹药和燃料的爆炸,但这也意味着在修复起落架和螺旋桨之前,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同伴提供维修配件……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怀特岛的多座简易机场上,大批德军官兵露天观看了同样令他们心跳肉跳的“航空挑战赛”,在各处机场跑道彻底沦为“溜冰场”之前,技术精湛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们多数时候都能成功驯服受到天气刺激的烈马。偶然马失前蹄者,在离开飞机后也会得到同伴们的鼓励。
  区区几十架BF-109E型战斗机固然无法跟整个英国皇家空军对抗,但考虑到怀特岛距离英国本土和英军机场如此之近,若是岛上没有德国战斗机的存在,英军将得以利用小编队甚至单机出动不断骚扰德军地面部队,使官兵们的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最终影响他们在正面战斗中的状态。
  等到领路的战斗机成功或者不成功地降落下来,十数架Ju-52也风尘仆仆地赶来——追求荣誉的同时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最先在布罗丁降落的两架“容克大婶”接连滑出跑道、几乎坠毁,如此惊人的损失几乎迫使运输机编队的指挥官作出了停止空运的决定,好在这第三架终于令人战战兢兢地降落下来!
  征服大自然为时尚早,但人类的勇气和意志确实能够克服很多客观的困难。以损失11架运输机的代价,德国空军当天出色地完成了142架次的运输任务,给岛上驻军送来了近500吨宝贵物资,而对岸的英国空军除了清晨时分主动升空迎击德国机群之外,接下来的时间里反而显得较为平静——也许是后继乏力,也许,只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对怀特岛上的德国军队发起新一轮空中攻势!
  风雨交加的天气,对德国海军的官兵们来说就比较头疼了。天还不亮,7艘快速货轮就在驱逐舰和鱼雷艇的掩护下驶出瑟堡等港口,剔除天气因素的影响,它们抵达怀特岛全程也只需要4个多小时,然而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最终没有一艘船能够成功抵达对岸。昨夜惨遭羞辱,英国海军的舰艇疯了一般将怒火发泄在了这批德国登陆船队身上,在7艘驱逐舰的带领下,近40艘鱼雷快艇轮番出击,两个小时内就让德国人再次回味到了纳尔维克海战的滋味:安然渡过了挪威战役的1936年型驱逐舰-z20在遭到鱼雷打击后不幸沉没,7艘快速货轮除“安哥纳”号侥幸逃离之外,其余6艘均被英军舰炮或鱼雷打沉;参加战斗的德军鱼雷艇部队也损失了5艘S艇和1艘1935年型鱼雷艇——其排水量达到840余吨,除舰炮火力较弱之外,几乎相当于一艘小型驱逐舰!
  在海面上遭到惨痛挫折之后,德国海军并没有放弃他们在堡垒行动中的职责:倾尽全力向怀特岛上的德军部队运送兵员和给养。水面舰艇不行,他们加大了空运力度,甚至连双座的水上侦察机也带上几百公斤的物资在白昼穿越海峡,补充鱼雷后重返战场的潜艇,或多或少也携带了一些弹药物资。
  领教到了德军登陆部队的强大战力,英军登陆部队只巩固滩头阵地而不急于向纵深推进,同时加大对岛屿的封锁力度,而德国人竭尽全力向岛上运送兵员给养,于是在天气放晴之前的这三天时间里,作为战争焦点的怀特岛,却进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僵持期。
第53章
命中注定的老冤家
  一盘不加任何佐料的炒鸡蛋,一块刚出烤炉的小麦面包,再加上一杯离开母体还不到半个小时的新鲜牛奶,这样的战地早餐简单而又健康,更难能可贵的是,耳边没有了喧嚣的炮火与惨烈的厮杀,闻着碧绿的草地所散发出来的清新气息,仿佛连灵魂都得到了净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