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62

  当双方飞行员为了国家存亡、民族兴衰还有军人荣誉而残酷搏杀的时候,后方的指挥官们也抱着大致相同的心态运筹帷幄着。英国方面,爱德华·比尔上将(道丁是战斗机部队指挥官)和他的防空指挥部坚持留在伦敦,那里也是整个英国防空体系的控制中枢,而这个关系到英国本土安危的体系包括900多架战斗机和4000余门高射炮,由于相当一部分炮兵连缺乏足够武器或是刚刚才得到从美国急运而来的美制高炮,战斗力还远达不到理想水平,因而真正能够用来抵御德国空军的便是西线战役中千方百计留存下来的56个战斗机中队,其中性能优秀的“飓风”和“喷火”战斗机约占三分之二!
  德国方面,由于赫尔曼·戈林在震惊德国的“路边炸弹事件”中被炸成重伤、至今仍昏迷不醒,一周半之前同时晋升元帅的凯塞林、米尔希和施佩尔成为德国空军最高指挥层的“三驾马车”——根据元首安排的分工,凯塞林负责作战指挥,米尔希依然负责空军生产和后勤保障,施佩尔负责空军全部的工程建设。
  凯塞林是个做起事来毫不含糊的人,他临危受命,立即将空军的作战司令部从充满浪漫气息的巴黎搬到了距离海峡更近的里尔,而其麾下集结了1200余架战斗机和1300余架轰炸机的庞大机群,就作战飞机的数量而言,他们远远超过了对岸的英国空军!
  在“三驾马车”的带领下,强大的德国空军让人对战争前景充满希望。不过,只要赫尔曼·戈林一天没有咽气,这位新晋的帝国元帅空军总司令的位置仍是不可撼动的,小胡子甚至当众交待,凯塞林只是暂代其空军指挥职权,一旦戈林恢复意识,大家依然是各归其位、各行其职。
  当然,宁可戈林一直昏睡下去的人数量远远超过期望他醒来的人,罗根就是其中最为坚定的一个——在这位视角独特的空军少校看来,若不是法国人未能抓准引爆的时机,若不是他们放置的炸药分量不足,若不是特制的梅赛德斯防弹车过于坚固,赫尔曼·戈林这个名字相信已经成为历史了。
  所幸的是,庞大的战争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就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停止,尤其当某人在小胡子耳边添油加醋一番,说是英国人挑唆法国地下抵抗组织实施了这次骇人听闻的路边炸弹事件,元首更咬牙切齿地决定照计划实施“海狮计划”。
  海狮计划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由德国空军夺取英吉利海峡和英格兰地区的制空权,为接下来的跨海登陆行动扫清屏障。
  6时,鲜红的朝阳出现在地平线上,由822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组成的庞大机群如蝗虫般飞越海峡,这时候经过了之前与德国战斗机群的鏖战,大部分英国战斗机正返回机场补充弹药燃料,由于雷达受到了德军的强力干扰,位于后方的英军防空指挥部没能及时将这一情况反馈到各前沿基地,直到德国轰炸机群出现在英国上空,空袭警报声才重新响彻耳际。
  根据在波兰和法国战场上积累的经验,德国空军的轰炸机飞行员们轻车熟路地扑向了英军在东南部和南部的各处机场,在头一个小时的轰炸中,德国空军机群共投弹900余吨。当然,此次作战要比西线战役时多出一个目标,那就是英军的雷达站。值得一提的是,由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将军指挥的170架斯图卡分成12个空中突击群攻击了前期空中侦察定位的9座英军雷达站——“尖刀行动”附带的重要战略价值就是摸清了英国雷达站的构造,其核心部位不是位于外部的天线而是处于隐蔽位置的设备室。在斯图卡的精确轰炸下,英军雷达站当即有2座遭到彻底摧毁、5座遭到重创,剩下2座数小时内亦无法恢复正常运转。
  第一波轰炸中,攻击英国前沿机场的德国轰炸机群同样收获颇丰,大批He-111和Ju-88集中轰炸了英格兰东南部和南部的7座主要机场,炸毁地面飞机24架、炸坏跑道设施多处,但由于英军防空火力亦集中在这些机场周围,德军损失了轰炸机31架,在返航途中又遭到英军战斗机的追击,再折损17架!
  真正体现凯塞林过人之处——尤其是在作战指挥才能远胜过“一战王牌”赫尔曼·戈林的,是接下来飞越英吉利海峡的第三批作战飞机:清一色的156架BF-109E出人意料地扑向了重新返回战场的英国战斗机群,这十个战斗机中队均为目前德国空军经验最老道、战绩最突出的团队,囊括了JG2联队的第1大队、JG77的第2大队这样的西线王牌飞行部队(鼎鼎大名的JG52连队在不列颠战役之前倒是战绩平平)。尽管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空战老鸟们以逸待劳,而且没有己方轰炸机的拖累,便如同饥饿的野狼一般冲向自己的猎物。在耗时37分钟的战斗中,这批德国飞行员将在西班牙内战中总结出来的双机和四机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竟以损失32架的代价击落了59架英国战斗机,其中一多半是英国空军引以为豪的“喷火”!
  当英德两国庞大的战斗机群在英吉利海峡北侧展开激烈对决的时候,“路边炸弹事件”的始作俑者,“邪恶”的帝国空军少校罗根正在位于巴伐利亚小城拉普汉姆的梅塞施密特工厂观看“华沙南”一号样机的首次试飞。
  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容克斯-90运输机的四台发动机已经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只见机身缓缓前移,通过粗长的钢缆曳动装载了4吨货物的“华沙南一号”,然而沉重的滑翔机似乎过于眷恋自己的大地母亲,随着速度不断攀升,牵引机已经飞离地面,但它丝毫没有离开地面的迹象。当前来观看的空军将领与梅塞施密特公司高层人员几乎不敢再看的时候,只听得一阵“上帝保佑”的欢呼,笨重的大鸟竟然晃晃悠悠地离开了地面。
  这一刻,罗根眼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有了赫尔曼·戈林的昏迷,有了“华沙南”的腾空,自己的计划已经获得了最宝贵的生存空间!
第11章
大忽悠的神技
  人品好的时候,打麻将想要啥牌就来啥牌,饿了有人请吃饭,闭着眼睛投篮都能进,这不,罗根同志的报告刚刚结尾,漂亮的女秘书萨拉小姐就一脸崇敬地带了位军官进来。
  “少校,这位蒙特上尉说他奉元首的命令前来!”
  “哦?”罗根很是意外地看着眼前这个又高又帅又年轻的国防军军官,大概是为了炫耀雅利安种族的完美,元首身边的警卫连同在总理府里行走的秘书们几乎个个都是俊男美女——别看迪特里希现在有些不济,年轻时候据说也是大帅哥一个。
  等女秘书退出去关上门,这位蒙特上尉敬礼道:“少校,我奉元首之命前来,他希望听听您关于海狮计划有没有什么战术上的想法,请尽量在三天之内准备好您的方案前往帝国总理府!”
  “三天之内?今天也算吗?”罗根有些小白地问。
  眼前这位军官虽然年轻,但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处变不惊地回答说:“当然!如果您已经准备好了方案的话!”
  罗根从自己的抽屉里取出一份用牛皮纸袋装好的文件,“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现在就出发?”
  上尉一边戴上军帽,一边不无敬佩之意地说:“看来您是早有准备的!”
  “巧得很,这份计划是昨天才写完的,还有这份,几分钟前刚刚划上句号!”罗根这话原本是谦虚来的,但对方更加恭敬的表情提醒了他,小胡子是个不太按常理出牌的人,自己何不也来一次不走寻常路?
  不列颠空战已经持续了5天时间,由于赫尔曼·戈林遭受“路边炸弹”袭击的前车之鉴,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统帅部班子都留在了更为安全的柏林,并要求三军总司令及重要将领除必要公务之外,尽可能前往法国、比利时和波兰等占领区。当然,严惩凶手、在占领区加强巡逻也是必不可少的,据说半个月来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丹麦、波兰甚至是挪威到处都被党卫队和盖世太保骚扰得鸡飞狗跳,据说仅仅在亚眠就已经有好几百个法国人因此事被逮捕并且受到极为残酷的审讯——对此罗根倒不是很担心,毕竟史蒂芬伯格和伦辛都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三个人又是穿着党卫军制服前去,至于可能受到牵连的迪特里希,由于此人跟元首的关系很贴,估计最终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头一次来到气势恢宏的帝国总理府,罗根难免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既新奇又敬畏。来来往往的军官们步伐沉稳、神情严肃,而从正门转入镜厅,罗根顿时被这长达一百四十五米、气势恢宏的镜厅给震慑住了,一如施佩尔当初的设计初衷——让小国的使者感受帝国的威严!
  走在足有六米高的长廊中,人们显得那样的渺小,罗根的目光在迎面而来的军官与墙壁上的精美画像之间忙碌地徘徊着,忽然,一抹深蓝色映入眼帘,那家伙……不就是电影和照片中的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德国学历最高的元帅么?
  似乎是感觉到了罗根的目光,海军元帅抬眼看了看这位年轻的空军军官,作为对罗根敬军礼的回应,他将自己的权杖抬高到与眉骨齐平的位置,但脸上的表情依然没有一丝变化。
  看来这位海军元帅刚刚在元首那里碰到了不愉快的事情,而且十之八九是跟海狮计划有关,罗根心里莫名地忐忑起来。
  由于元首办公室里已经有客人了,罗根在镜厅一侧安静地等待了将近半个小时,才被另一名军官引着来到元首办公室前。
  “不是在作战室?”罗根轻声问。
  军官答道:“不,元首今天一天都在他自己的办公室!一有情况,将军们会从作战室直接打电话过来的!”
  就在这时候,门开了,米尔希侧身走了出来。与罗根四目相对的时候,他的表情显然有些惊讶,但只一瞬间,嘴角便挂上了微笑。
  “好好干,小伙子!”米尔希留下的这句话让罗根有些摸不着头脑。
  走进元首办公室,罗根立即被这充满古典艺术气息的陈设吸引住了,他仿佛又一次穿越了,落在了一个虚幻的、时空交错的节点。
  帝国的独裁者、至高无上的元首,原本正拿着一个放大镜研究桌上地图,他缓缓直起腰来,年龄与精力对身体造成的压力是明显的。
  “汉斯,我勇敢的伞兵,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真难以置信!告诉我,你这次又带来了什么新奇玩意?”
  “新奇玩意”,罗根不太喜欢这个词,一如他和他的模范空降营被看作是元首一时兴起的试验品,可是小小的伞兵想要在数百万德军将士中脱颖而出,还有什么比试验品来得更快更直接?
  “神的指引,尊敬的元首!”罗根故作神秘地说。
  “你相信有神?”小胡子半笑半不笑地问,那表情好像在跟小朋友逗趣。
  就年龄而言,罗根确实是个小朋友,但有了几十年的超前知识,尤其是拥有对二战全过程的了解与理解,他可就不是小朋友那么简单咯!
  “您就是我的神!”罗根有些违心地恭维道。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有多伟大!”小胡子似乎有意摆弄他的哲学天赋。
  从正常角度理解,这句话是在说人主观意识的强大性,罗根无所谓赞同与反对,他从旁切入主题:“尊敬的元首,在阐述我的计划之前先冒昧地问一下,海军在筹备船只方面是不是碰到了什么麻烦?”
  小胡子背着手来到跟前,“是的,雷德尔之前刚走……啊,汉斯,你肯定是和海军总司令交谈过了?”
  “不,海军总司令阁下根本不认识我,我只是从他的表情中猜到了一些东西!”罗根又开始故弄玄虚。
  元首并不否认,而是背着手、仰着头,像是在背诵一般:“我们计划筹备70万吨的船只,总量达到4000艘,但现在才凑齐了百分之四十,而且大多数都只能集结在荷兰和比利时港口,可我们的登陆计划重点是在英吉利海峡中制造由雷场保护的航道!水雷,现在水雷的数量也还没有达到计划水平!如此一来,登陆行动恐怕要推迟一个月,到9月中旬!”
  作为穿越者,罗根当然知道时间对于这场仗的重要性。每一天,英国都有新的战斗机下线,在原本的历史时空当中,英国的飞机月产量在8月份已经达到了1600架,而坐拥半个欧洲的德国在1940年平均每月出厂的作战飞机才900架不到!再者,美国秘密提供的军事物资也源源不断运抵英国,包括足以武装N个步兵师的枪械、弹药和大量的防空火炮——德国海军的海上猎杀战固然战绩彪炳,却还不足以从战略层面扭转局势!
  “不,元首,不能推迟……绝不能推迟!恰相反,我们应该将登陆行动提前,甚至不用等空军完全夺取制空权!”
  小胡子终究还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惊讶,“哦?说说你的理由!”
  “英国控制地中海有个战略要地叫做马耳他,从这座岛屿上起飞的作战飞机既能为己方船队护航,又能攻击对手的航运线,而在英吉利海峡中也有这么一个岛屿,只要我们能将其夺为己用,对于空战乃至登陆作战都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说罢,为了加重语气,罗根特意强调:“尊敬的元首,即便来一百个英国将军,也不可能想到我们会最先攻占那里!只要夺取并巩固这个海上堡垒,我们就能为空军争取到至关重要的战略主动权,在下一步的大规模跨海登陆行动中,它也将成为极为有利的踏板!”
  “你是说……”元首快步走到他的办公桌前,那上面正摆着一张囊括欧陆北部与英伦的作战地图。
  “怀特岛?”
  “是的,我英明的元首!”罗根淡淡地笑了,小胡子能够这么快想到这一点,至少说明他在军事方面确实很有天赋——这也印证了一些史学家的分析。
  “这确实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小胡子对着地图琢磨了好一会儿,“只有天才和疯子会想出这样的计划,汉斯,你应该是个天才!”
  “谢谢夸奖,我尊敬的元首!如果您能够批准这个行动计划,我将无比荣幸,但有几个小小的请求!”
  元首显然已经被这个大胆的想法吸引住了,他很是大方地说:“尽管提!”
  “首先,我需要四支部队来实现这个计划,第一是从第7伞兵师和第22机降师各抽调两个营,加上模范空降营组成一个特别空降团;第二是迪特里希将军指挥的警卫旗队;第三,是戈林将军团;这第四,就是里希特霍芬将军指挥的第8航空军(隶属于施佩勒元帅的第3航空队,配备3个容克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联队和1个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联队)!”
  “空降团、装甲团、高炮团还有航空兵!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组合!不过……为什么非得是警卫旗队和戈林将军团?”小胡子提出质疑的理由很明显:这两支部队一个代表元首警卫队、一个是空军总司令的直属部队,扔到怀特岛那么危险的战场上去,万一被英国佬抄了后路而全军覆没,再让英国人狠狠宣传一把,对帝国军队和平民的士气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我认为只有最精锐的部队才能胜任这次异常艰难的作战行动,也只有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赢得胜利,才能够证明这两支部队是战无不胜的钢铁之师!让那些守旧的将军们好好看看,并非只有国防军才是德国最强大的武装!”罗根这些说辞是早就想好了的,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他有很大的把握能够打动小胡子。
  小胡子艰难地犹豫了好一会儿,总算是认可了这个要求:“嗯,嗯,这四支部队都可以考虑,还有其他要求吗?”
  “第7伞兵师的一名技术军官与克虏伯公司的兰格韦勒博士共同研发出了一款单兵武器——反坦克火箭炮。由于时间紧迫,我恳请统帅部直接向克虏伯紧急订购2000件!”在进入空军后勤部门之前,罗根并不知道武器采购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竞标、样品还有各种测试,往往一个流程下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反坦克火箭炮?单兵武器?”元首显然从未听过这个名字,大人物有大手笔,对于已经占领了半个欧洲并且正全力开动战争机器的强大帝国而言,不要说2000件单兵武器,就算是紧急追加2000辆坦克、2000架飞机的订单,也就是小胡子一句话的事。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得到元首的再次应允,罗根语气平和地说,“每一个登上怀特岛的士兵都归我指挥!”
  对于这个要求,元首稍稍有些迟疑,他的目光在地图上停留了半分钟,似乎在作最后的权衡。末了,他抬起头,眼睛里充满了希望:“直觉告诉我,你会为帝国带来又一个军事上的奇迹!现在,可以告诉我你计划的具体细节了吗?”
  罗根昂起头,“那是当然的,我尊敬的元首!”
第12章
神的指引
  罗根这只蝴蝶的到来改变了战争形势,却没能改变英吉利海峡多变的天气。
  自从进入8月以来,英格兰南部如历史记录的那般以坏天气居多,以至于德国空军没能携7月末的大胜继续保持旺盛的攻势,十天之内进发动了六次规模较大的空袭和一些零星的小规模战斗,双方的总体损失都在一百架上下——进攻一方的损失略多一些。
  利用这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德军最高统帅部敲定了由空军少校罗根提出的作战方案,并将其命名为“堡垒计划”。参战部队中,第7伞兵师的第1伞兵团第3营、第2伞兵团第2营、模范空降营和第22机降师的第2团第1营、第3团第2营组成空降突击团,总兵力达到6000余人;约瑟夫·迪特里希欣然同意率部参战,他的元首警卫旗队正准备从团升级为旅,经过两个多月的休整和训练已经是装备齐整、士气旺盛(历史上这支部队在法国战役结束后确实进行了长时间的两栖训练,并准备作为首批登陆部队进攻英国,只可惜海狮计划最终流产,他们只好继续在寒冷的东线发挥作用);戈林将军团同样准保从团升级为旅,总兵力也达到了近8000人;最后,为了加强空中掩护力量,凯塞林元帅又将第26航空战斗联队(鼎鼎大名的施拉格特联队,虽然在波兰战役期间表现平平,但在西线战斗中却大放异彩,整个联队击落敌机达到了160架,现任联队长是格哈特·汉德瑞克)调拨给里希特霍芬指挥。
  让罗根信心陡增的还不止这些,由于“堡垒计划”获得了元首极高的认可度,并决定任命其为行动指挥官——鉴于直接参与行动部队超过了一万人,其军事意义更是非同寻常,经过小胡子提名、空军高层一致同意,晋升汉斯·罗根为空军上校——直接跳过了中校军衔。(德军虽然没有实行战时/临时军衔制度,但破格晋升现象却时有出现,例如威廉·李斯特早在1935年就跳过上校一级成为步兵将军,隆美尔1940年从元首大本营卫队长跃升为第7装甲师师长、少将军衔,至于西线战役后元首犒赏三军,跳级者更甚,光空军就有三位令人瞩目的:凯塞林从中将跃升为元帅,耶舒恩内克和里希特霍芬跳过中将军衔升任上将。这些破格升迁一方面说明了元首的个人喜好仍对国防军起到了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战争中功勋的积累确实远超过了和平时期,到了战争中后期,两个月之内连升三级的现象也都见怪不怪)
  心情大好的罗根见赫尔曼·戈林还跟死猪一般躺在病床上,大大方方地将金属箔条干扰雷达的“秘技”传授给了德国专家们(据说德国人早就发现了这种技术,只是被戈胖子结结实实地锁在了保险柜里,未被验证)。利用己方雷达进行测试之后,技术部门确认了这种新奇技术的可行性,并紧急向各大金属公司和食品工厂下达了巨量的订单。
  同时,为了确保计划的保密性,罗根特别要求在行动发起之前,所有的联络都只能以公函和有线电话的形式进行——历史上英国对于恩尼格玛密码的破译让他很是忌惮,若是这样绝密的行动被英军提前获悉,那么空降过去的德军官兵将是有去无回!
  1940年8月10日,星期六,阴。
  法国北部城市圣洛南郊的机场上,穿着伞兵作战服的罗根刻意将他那与年龄并不相符的上校军衔隐藏起来,但领口的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依然是血与火淬炼出来的荣誉。
  仰起头看着北面,低厚的云层令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不仅是斯图卡没办法在这种天气进行俯冲,大机群也很容易在云层中迷失方向,而保持数百米高度飞行的话,敌方的地面高炮将造成巨大的威胁,那些随时可能从云层中俯冲而下的英国战斗机也将带来死神的讯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