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262

  走出公寓大门,罗根看到托比亚斯就坐在汽车驾驶座上,穿着一件黑色外套的马特拉开了车门。
  海军上将海耶的座车就在旁边,车辆已经发动,海耶摇下车窗向罗根挥了挥手。
  罗根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车门,那不过是七、八步的脚程。
  啪哒……
  清脆的枪声响彻寂静的街道,自从伞兵们击毙赫斯、逮捕凯特尔等人以来,柏林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发生过恶性的枪击事件,这种祥和的局面曾让人对全民选举以及德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从阿道夫·希特勒到勃劳希奇再到赫斯,政权的变更就与杀戮紧紧融合在了一起,而今,黑色的死神又一次袭来。
  热辣的子弹蹭过脸庞,罗根心中毫无喜悦。
  他憎恶政治,更憎恶用政治的手段来夺取政治,可是为了最终的胜利,他终究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第65章
帝国副总理
  “狙击事件”发生后一个星期,柏林中心医院特护病房。
  既没有买花,也没有带任何补品,穿着黑色长风衣、戴着圆形礼帽的国会新议长冯·科洛希克径直来到了这间由警察、宪兵以及民众自发组织的特别护卫队共同守护的病房内,给一直卧床的前空军元帅汉斯·罗根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大礼:
  “罗根元帅,根据刚刚通过的内阁任命,您已经成为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理!恭喜!”
  虽然比对方大了将近30岁,冯·科洛希克还是毫不犹豫地用上了“您”这样的敬称,只是这位有着容克财团家族背景的老政客脸上看不到心悦诚服的表情,语气中甚至还有些许尖酸刻薄的意味。
  看着冯·科洛希克,这位希特勒时代唯一的内阁财政部长,脸上还缠着多余纱布的罗根只是稍稍挪动了一下,依然保持着仰躺的姿势,用低沉的腔调说:
  “真是要感谢总统、总理和诸位同僚的信任,毕竟我这样的年龄是不足以拥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的!真希望我的伤能够尽快好起来,那样我就可以向诸位前辈学习请教了!”
  话是这么说,罗根却并不真的因为自己的年龄而感到不安。当初选择从军队退役,他就已经抱定了决心,要在政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直到攀升人生的巅峰。其实对于头部曾受过重伤的人来说,子弹擦过这种皮外伤根本不值一提,罗根甚至甘愿小斯考布在执行那次任务时能够做得更加自信一些。好在就结果而言,这个被严重夸大的伤势已经达到了目的——在刚刚结束的大选中,宪政派领袖弗里克和代表民主党的沙赫特联手击败了前任国防部长路德维希·贝克和现任国防部长冯·博克这两个军人出身的总统候选人。虽然各自都达不到法定要求的比例,但两派随即以联合组阁的方式合法获取了国家政权。经过短暂协商,拥有更多国会席位的威廉·弗里克登顶国家总统之位,沙赫特虽不完全是心甘情愿,但政府总理的位置也足以让他施展自己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全部才华并且实现当初未曾实现的梦想了!
  作为宪政派二号人物以及“狙击事件”的直接受害者,罗根近期的个人声望和民众支持度居高不下,不仅风头盖过了总统候选人,亦为宪政派赢取近四成选票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可以说,出任政府副总理一职即是政治投资的合理回报和政治制衡所需,也是众望所归的结果!
  面对罗根的回答,冯·科洛希克笑了,笑得意味深长:“元帅太谦虚了,在您这般年纪,拿破仑皇帝都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执政官了!现在民众都将您看作是独一无二的国家英雄啊!”
  嫉妒也好,讽刺也罢,罗根完全不为所动,而面部的纱布也使得他不必担心对方从自己脸上捕捉到真实反应。
  “我哪里敢和拿破仑皇帝相提并论,再说了,法国人的思维永远是那样的特别,这跟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当然,法国人自是不值一提的!”
  漫不经心地又说了些客套话,冯·科洛希克便匆匆告辞:
  “元帅您好好休息吧!我还赶着去参加在国王广场举行的庆祝活动呢,除了内阁部长们,今天还有几位昔日的皇室成员出席呢!”
  昔日的皇室成员?
  看着国会议长匆匆离去的背影,罗根心中冷笑:皇室的时代结束已有二十多年,老皇帝威廉二世去世也有半年时间了,但军政界仍有不少迷恋皇权时代并且试图为其“招魂”的人。然而,不论是老皇帝还是他那中庸无能的接班人,都是空有野心而无治国之能,崇尚武力却又缺乏战略远见,他们即便复辟成功,也只不过是历史的一次逆流罢了!
  待托比亚斯从外面将门关上,罗根从容地起身下床,和往常一样舒展四肢,甚至饶有兴致地做了一套体操,以保持健康身体的正常机能。在这之后,他走到窗前,小心翼翼地撩开窗帘边角向往张望。此时已是隆冬时节,柏林前后下了四场雪,以至于整个城市完全变成了雪的国度,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这抹洁净的白,正是罗根所希望看到的,那样可以任由自己挥毫书写……
  数日之后即是1942年的新年,对于身处不同国度的人来说,迎接新年的心情是截然不同的:在东方,美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让身处日军铁蹄下的苦难之人看到了新的希望,毕竟美国人总是以财大气粗、工业雄厚的姿态出现,不过对于日本的国民来说,这种新的希望则寄托在自己强大的军队能够击败美军并夺取夏威夷及其他殖民地上;在美国,民众的情绪是非常复杂的,他们愤慨于日本的贪婪,忐忑于德日之间随时可能发生联合效应的盟约,悲观于孤立无援的大环境;在欧洲,人们都在揣测新的德国政府将给这块大陆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平发展亦或是战争与暴虐的持续。
  在德国,普通民众因为新政府的新年礼物而欣喜不已:每户家庭除了能够免费领取一个装有糖果巧克力、香烟和咖啡等物品的布袋子之外,还可以在每人100帝国马克的限额内购买一份五年兑现的战争债券,也有人干脆将这种五年期利息接近百分之百的政府债券称为“战争福利”——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德国已经从波兰、法国以及不列颠掠夺了数量惊人的物资。昔日里,许多昂贵的文物和珠宝都成了纳粹高官的私人藏品,经过两次政权变革,许多这样的贵重物品都收缴国库成为国家财产。
  一朝天子一朝臣,宪政派和民主党上台后不仅致力于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权力阶层的调整也在悄然进行着。由于贝克和冯·博克的竞选失利,一大批军队将领受到了牵连,这些人除了确因年龄和身体需要退役的数位老将,其余仍然留在军队服役,只是职务上的明升暗降足以让许多奋斗多年的人感到悲观甚至绝望。离开国防部长岗位的冯·博克元帅被调往希腊担任“南线集团军群总司令”,这个集团军群目前没有任何战争任务,所辖部队大都归由各占领区的驻军司令直接统辖,冯·博克和他的司令部成了不折不扣的空架子;凯塞林元帅离开空军总司令的位置“上调”新组建的军事监察委员会,名义上成为军队及军备生产的监督者,但这实际上只是个类似于宪兵且没有实际职权的“清水衙门”;赫尔曼·霍特、里特尔·冯·朔贝特以及汉斯·施通普夫、冯·魏克斯等人也从一线部队指挥官的位置上调任各种五花八门的闲职,而诸如此类的调动涉及二十名高级将领和近百名校、尉级军官!
  不论政界或是军界,有人失意自然就有人得意。长期恪守政治中立的海军元帅雷德尔无疑是这场变革中运气最好的人,他成了德国历史上首位海军出身的德国国防部长,并被告知其建立“大海军”的梦想将在政府、国会以及举国民众的支持下一步步成为现实!
  随着在海军极具威望的雷德尔正式升任国防部长,旨在改革国防军指挥体系的行动迅速铺开。三军总司令方面,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晋升为陆军元帅,同日被任命为新的陆军总司令,老帅京特·古泽接任海军总司令之职,空军元帅库特·斯图登特重新入役并且担任空军总司令之职,三位“新人”心态不尽相同,但至少在军队总参谋部改革方面是持支持态度的——有基于此,国防军总参谋部的组建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的海因茨·古德里安因为对德国闪击战的技术贡献,与冯·克莱斯特一同晋升为陆军元帅并出任首席参谋长,空军上将冯·里希特霍芬、海军上将赫尔莫斯·海耶分别担任第二和第三参谋长,总参谋部设立综合作战、综合情报、通讯等九个专职部门,人员全部从原陆、海、空军参谋部抽调,而陆、海、军亦取消原参谋部设置,实际作战指挥归由各自司令部负责。
  新年伊始,当国家总统、政府总理连同顶替冯·博克出任国防部长的雷德尔元帅等要员们搭乘专列前往东线视察慰问时,自第三帝国以来最年轻的副总理汉斯·罗根则马不停蹄地视察了位于德国本土、比利时、荷兰以及法国的重要工厂和工业设施。能够分管全国及占领区的工业与军备生产,乍一看,人们会以为政府总理沙赫特对年轻且是行伍出身的副总理授予实权、委以重任,可罗根却不这么认为,而在经过一番巡视之后,他更加确信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沙赫特让自己管理工业和军备生产,却不能赋予自己专断之权。在这后第三帝国时期,国家军政首脑彻底变了,内阁名单彻底变了,就连军队的指挥层也进行了大换血,唯独这个国家的经济架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不可一世的“卡特尔”们对行业的垄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本加厉了,但它们的生产效率和产量并没有如规模那般快速提升。可是,党派的竞选赞助乃至国家的经济命脉又都掌握在这些寡头们手中,若是冒然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不要说是一个政府副总理,就算沙赫特和弗里克,他们恐怕也不会轻易退让。
  走到这一步,罗根忽然觉得自己在穿越前所学的那些经济专业知识应该是有用武之地的,而且是大有用武之地!
第66章
与虎谋皮
  夜深人静之时,罗根依然端正地坐在书桌前,宛若回到了大学时代期末考试之前。不过台灯下放着的并不是粗涩难懂的《统计学》、《西方经济学》或是《金融学》,这里有1933年以来德国每年官方统计的经济数据,有各种生产计划的方案和报告,以及工业部门汇整的图册。
  厚厚薄薄的文件堆成了起伏的小丘陵,罗根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亲爱的,都已经凌晨两点了,还不睡么?”
  艾薇儿穿着一身轻薄的白色花边睡袍,头发看似随意地盘在脑后,裸着脚走进书房,然后径直来到罗根身后,轻轻捶捏他宽厚却疲倦的肩膀。
  换了是在法国休假的那段时间,这样的情形总能让罗根奋起勃发,然而今时今日,他只是放下手中的文件,略带歉意地说道:“亲爱的,你先睡吧!我过一会儿再睡!”
  面色有些憔悴的可人儿轻叹了一口气:“工作上的事情虽然很多,还是一步步来吧!身份、头衔、名誉毕竟都是身外之物,唯有身体才是自己的!”
  罗根揉了揉眼睛,侧过身子,拉着艾薇儿坐到自己怀中来。
  “嗯,我知道身体很重要,可是让问题拖着只会越积越多!在军队的时候,我就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别担心!没事的!”
  “你和祖父是一类人,为了工作可以不要命!”艾薇儿嗔怪道。
  “哦?原来他也常常挑灯夜战?”罗根好奇地问。
  “是呀,他几乎每天都只睡四五个小时,现在恐怕还不到这个数字吧!”艾薇儿关切而又心疼地看着自己的未婚夫,“我有些不明白,现在德国的工业规模和产量都远远超过了苏联,在全世界范围也仅次于美国,为什么你还会如此忧心?”
  “呵,没想到你对工业还有些研究?”罗根这时却没有应有的笑容,他转头看着桌上的那些文本,“集合了波兰、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以及不列颠的工业资源之后,我们目前的工业产量确实较战争爆发前提高了百分之八十,但在这种乐观的表面现象之下,是工业资源的低下效率和惊人浪费。若是按照美国的生产标准,我们的军用钢铁和军用发动机产量可以达到现在的三倍,电力、化工以及船舶应该是现在的两倍!”
  艾薇儿道:“这个我从前也听祖父说起过,美国的工业资源相对集中,所以效率也高……对了,不是说我们和意大利都准备退出三国同盟,进而与美国恢复正常的和平关系吗?若是只需要在东线作战,我们还需要为现在的工业效率而担忧么?”
  作为国家的副总理,罗根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他说:“若是战争能够在短期内结束,我们倒可以宽心一些,可是根据最新情报显示,美国和苏联已经就共同对抗轴心国缔结了一项重要的合作协议,若是我们和美国不能在和平条件上达成一致,而国防军又无法在大批美国物资运抵苏联并且转化为军事力量之前彻底击败苏联,那么战争很可能拖入到僵持阶段!退一步说,即便一切都按照我们最好的预想进行,与美国签署了和平协议,并且东线战事在秋天到来之前就结束了,我们仍面临着工业效率与大海军计划之间的尖锐矛盾,而且从战时体制转回和平时期,陆军和空军的军工订单必将大幅削减,经济和工业很可能出现波动,而这又意味着工人的失业率可能迅速攀升……总之,我们面临的困扰很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却还没有!”
  艾薇儿环着罗根的脖子,轻声说:“无论如何,办法总是要比问题多吧!”
  “是啊,我们还有个被誉为金融魔法师的总理呢!”罗根也宽慰自己,可说是这么说,他心里也清楚,沙赫特正为德国近乎天文数字的外债而困扰呢!战争时期还可以横蛮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旦进入了和平时期,难道德国还能够不惜破坏国家信誉而抵赖国际债务?
  罗根的手表已经摘下来摆在了书桌上,艾薇儿拿起来看了一眼,又是一声轻叹。
  “如果你信任我就如同信任你的眼睛,那么让我帮着你看一部分吧!”
  “好啊!”罗根爽快地回答道,“从明天开始吧!今天太晚了,我可不希望总统先生的孙女、我的未婚妻,明天精神萎靡地出现在伦敦机场!”
  艾薇儿撅着嘴巴从桌上拿起一本图册,“如果你精神不好,我一个人风采无限又怎么样呢?再有,我希望以后人们提到我的时候,首先说我是你的未婚妻,然后才是德国总统弗里克的孙女!”
  听到这话,罗根终于笑了,在他心底的那片花园中,艾薇儿既不是最芬芳美艳的那朵,也不是最温柔可人的,甚至没有让他刻骨铭心过,但该有的浪漫都有了,她的知书达理、她的优雅大度以及她的情商都是最适合“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这一角色的。
  次日,在巡视了法国西南部几家已经为德国资本实际控制的工业企业和造船厂之后,罗根一行人乘坐最新型的Ju-490-C直接从波尔多飞往伦敦。尽管这段航程长达上千公里,对于这架拥有四台1400马力容克211型发动机的新型飞行器来说不过是两个小时的事情。在海拔四千多米的云端,罗根、艾薇儿、托比亚斯再加上凯伦举行了一场“超高级别”的桥牌比赛,牌局的赢家虽然是思维缜密的凯伦,可谈笑风生之时,罗根心中满怀骄傲——Ju-490堪称“德意志的空中堡垒”,从第一架试验机开始,它就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设计。立足于战略轰炸的设计理念,吸纳融合意大利和英国在远程飞行器方面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德国航空业终于在1941年末奉献出了这样一款航程远、载重大、火力强以及飞行性能优越的战略轰炸机,虽然它量产后的造价仍将是Ju-88的4倍,但毫无疑问,一支视野超出欧洲的空军正需要这样一款极具威慑力的战略法宝!
  下午4时许,经过了平稳而快速的飞行,Ju-490-C安全地降落在了伦敦机场。如今的不列颠王国失去了它在爱尔兰的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的多数殖民地也被日本军队占领,国民信心上所受到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国家没有堕入到崩溃和分裂的深渊中,乔治六世退位与爱德华八世的登基几乎就是数年前那场王室闹剧的逆向翻版。在抗击德国军队入侵的过程中,这个国家近六成的工业设施遭到了灭顶之灾,大量的军工和造船设施毁于自己人之手。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工厂数量已经恢复到了战前的百分之五十,失业人口也降低到了百分之十五,整个国家正逐渐恢复昔日的活力,然而英国人身上的担子并不轻,德国政府没有在和平条约中追加苛刻的战争赔款条件,却放任甚至孤立德国资本发动“二次侵略”,如今英国规模最大的十家工厂,德资控股率全部超过半数,重建的十六座大型造船厂中,只有两座是完全由英国人投资的。
  顾不上连日巡视的疲倦,罗根一下飞机就会见了德国驻英大使以及在英国投资的德国企业家代表,这些人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无一例外地对在英国投资的前景感到乐观,其中不乏迪特尔·海德林克这样身家殷实但在本土工业界难有更大作为的实业家。
  “纺织业、机械制造业以及造船业是英国实力最雄厚、技术最先进的产业,虽然战争破坏了许多设备和厂房,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无疑是这些产业实现复兴的坚实基础!相信三年之内不列颠王国就将超越法国成为德国在本土以外的头号工业基地,而德国的综合工业实力也将迎头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这番满怀豪情壮志的语言引来了在座企业家代表们的热烈反应,唯有罗根轻皱眉头:商人追逐利益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高度。不列颠王国刚刚经受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战争失利,他们可以在德国老大面前表现得俯首帖耳、乖巧温顺,可一旦工业和经济实力获得恢复,以爱德华八世的个人性格以及不列颠民众的国民性格,谋求独立自主的地位乃至国际发言权是必然的。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一个民族无法长久地统治另一个独立的民族,除非他们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步实现民族的融合!诸位!”罗根言至于此便暂时停住了,待在场每一个人都把注意力高度集中过来,他以超越年龄的深沉口吻说:“英国是一头狮子,不论是古罗马帝国还是日耳曼人都无法驯服它,而它的高度独立性和特殊性也使得民族融合无法实现!可以预见,我们对英国的占领以及驻军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我们终将重新面对一个极具竞争力的英国,这会是多久以后的事情?也许百年,也许只是十年!正因如此,我们今天在英国投资建立工厂和造船厂,不久之后的某一天,从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从这些造船台上滑下的军舰,就有可能成为杀死德国人的凶器!”
  众人愕然,但只要回顾德意志近24年来的复兴和崛起,便会发现外国资本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昔日那些在德国出资建厂并且给予技术支持的法国人和英国人,在面对德军铁蹄侵袭时恐怕无不充满了深深的懊悔。
  停了一会儿,罗根继续说道:“我并不是要劝大家停止在英国投资,恰相反,德国政府鼓励大家在英国新建或重建工厂设施,但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我们的规划是由英国、法国等本土之外的占领区企业专门生产民用产品,而具有军事用途的重工业和尖端工业则尽可能在德国本土开展!当然了,这项规划同时也会尽可能照顾到大家的实际利益,因此,政府将通过减免税收、发放奖励资金等方式补偿企业转产造成的损失!我今天所说的这一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会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但为了避免引起盟友政府的不满,这些规划和制度很可能会秘密进行!”
  话毕,企业家代表们终于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尽管在英德战争中输得非常彻底,但英国的军事工业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仍拥有不少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享有盛名的品牌,例如“最优秀的手动步枪”恩菲尔德系列、对抗BF-109不落下风的“喷火”战斗机以及各种用途的轻型舰艇。昔日里风光无限的英国军工企业在战后大都面临着倒闭或者半倒闭的窘境,尽管不列颠王国政府并不愿意对外放开这一领域,但德国资本仍以各种方式渗透进来,迪特尔·海德林克据说就实际控制了恩菲尔德兵工厂的生产,并准备将恩菲尔德4型步枪大量出售至非洲和亚洲。
  许久,一位瘦瘦高高的中年人率先表态道:“作为德意志的公民,我无条件支持政府的安排,只要政府一声令下,我的企业从今往后就只生产普通机床!”
  有人起头,其他企业家代表们便也纷纷表态支持,然而总的来说,人们的反应并不热烈,甚至有些勉强。
  对于这一切,罗根默默看在眼里。
  数日之后,结束了对法国和英国的巡视而返回德国本土的罗根,又风尘仆仆地迁往鲁尔工业区。联合钢铁、通用电气以及法本化工都收到了副总理前来巡访的通知。
  这一天,位于德国西部的鲁尔区笼罩在纷飞的雪花之中,而在联合钢铁总部,弗里茨·蒂森亲率大批工作人员在大楼前迎候。
  蒂森家族的继承人,弗里茨·蒂森的长子恩斯特·蒂森,一个戴着圆框眼镜、商人气质十足的中年人低声对一旁衣着光鲜、容光焕发的老者,也即是这个庞大“卡特尔”的实际操控着,大名鼎鼎的弗里茨·蒂森说:
  “半个月之内来两趟,这位年轻的副总理果然是精力过人啊!”
  老者脸上几乎看不到任何表情,他嘴唇微微动着:“嗯,新官上任,大都急着在工作方面有所建树,何况这位副总理在军队的时候就是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人,想来他这几天已经有了新的设想!”
  “哼,大概又是关于采取三班制提高产量之类,据说他在担任空军生产总监的时候就通过这些简单举措短期提升了飞机产量!”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人口气中并没有对领导者应有的尊敬,反而透着一种轻描淡写的不屑。紧接着,他又补充道:
  “站在国家的角度,大幅提高钢铁产量有助于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可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追求利润最大化才是首要目标。要知道,现在的钢铁产量已经足以让我们稳坐欧洲第一的位置,为了扩大产能而投资开设新的生产线和新的工厂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实在要扩大产量,那就让政府去改造法国和英国的钢铁厂吧!那些烂摊子收拾起来也够呛的!”
  老者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擤了擤鼻涕,说:“扩大产量并不是提升实力的唯一途径,还记得之前那位短期负责军备生产的建筑设计师吧!我至今仍对他提出的‘工业自行负责制’很是赞同,有计划地用好每一吨钢铁,使资源分配最合理化……可惜啊,可惜!”
  “此一时彼一时嘛!”圆框眼镜转头看着道路远处,一队黑色的汽车在雪白的世界是那样的显眼。
  老者轻轻地将手帕收起,低声说:“记住,不论是和政府官员还是商业对手打交道,先摸清对方的底牌再出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