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262

  “我知道,所以一直没有打扰你!”艾薇儿善解人意地说。
  “巴黎本来是个度假的好地方,没想到……呵!以后有机会再补上吧!”罗根一边说着,一边替艾薇儿脱下凉鞋,双手从水池中捧了一把凉水慢慢撒上。
  “好凉啊!”可人儿娇娇地轻唤一声。
  罗根笑而不语,轻轻地替艾薇儿揉着脚踝,接着又像模像样地来了一次脚底按摩。这一切都来自于大学时代的遥远记忆,狂热的足球运动爱好者足部总是小伤不断,会一点跌打按摩理所当然。
  在后世街头,男孩替女孩拎包、揉脚的情形并不稀奇,但在20世纪40年代的欧洲,大庭广众之下有如此举动者恐怕是相当稀罕的。过了四、五分钟,等罗根笑着直起身子来的时候,忽然发现不远处站着两名军官,他们歪戴着军帽,未佩武装带和武器,看来是到巴黎市区度假来的。
  见对方没有恶意,罗根本也懒得理会,但其中一个人的身形看起来有些熟悉。一开始隔着十来米没看不清面目,等罗根完全站起来之后,对方主动靠近……
  “嘿,是元帅,罗根元帅?”这名身材瘦高的军官语气中充满了惊讶与疑惑,他显然注意到了罗根的上校肩章。
  “卡尔,是卡尔?”罗根惊喜地看着眼前这名刚满30岁的空军少校,卡尔·齐默曼。组建模范伞兵营之初,罗根即任命他为第三伞兵连的连长。怀特岛战役末期,齐默曼因头部受伤而退出战斗——战争中因伤退役或转入二线者不计其数,罗根此后辗转作战屡立奇功,一路平步青云,加上托比亚斯、凯伦、米勒等人都不是从三连出来的,久而久之,竟也淡忘了这位性格内敛、行事沉稳的老部下。
  “真是罗根元帅,您怎么……”
  见对方满脸不置信,罗根笑着耸耸肩,“若是穿着元帅军服招摇过市,怎么能像现在这样悠然自得地在街头散步?”
  齐默曼咧嘴一笑:“那倒也是!在我印象中,您从来都是不甘于循规蹈矩的人!”
  “是啊,我在许多人眼里都是个古怪的家伙吧!对了,你的伤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出院的?现在在哪支部队任职?”罗根一股脑将这些问题抛出来,尽管官至空军总司令,却也无法顾及到各个细节。
  齐默曼胸膛一挺:“报告元帅,我于今年1月伤愈归队,现于第7空降师第2预备团担任少校教官,我们的部队就驻扎在兰斯!这位是我们的团参谋官马克西米连·菲力克少校!”
  旁边这名空军少校个子略矮一些,但整个人显得非常敦实,只见他毕恭毕敬地敬礼道:“很荣幸见到您,尊敬的元帅!”
  “幸会!”
  罗根主动和这名少校握了手,然后对齐默曼说:“来得及喝杯咖啡吗?”
  齐默曼大喜过望:“当然,荣幸之至!”
  罗根又问艾薇儿:“你要同我们一起去喝杯咖啡,还是回住处休息?”
  艾薇儿笑着答道:“你们去吧!我能照顾好自己!”
  罗根左右看了看,“这里离香榭丽大街有多远?”
  “好像有两条街吧!”齐默曼揣测道,其驻地兰斯到巴黎足有两百多公里。
  在女士尤其是美丽的女士面前,罗根既是个骑士,也是个绅士,他几乎不假思索地作出了决定:“这样吧,我们一同坐车送你回酒店,然后在酒店的咖啡厅呆会儿!”
  两位少校自是没有任何异议。
  尽管出租车既不能用于物资运输,也不适合战场侦察或是后方联络,但由于油料早早被列入管制物资,巴黎正常运营的交通工具只剩下有轨电车和马车,而后者也让罗根等人好好体验了一把工业时代以前的生活!
  晚上喝咖啡并不等于失眠,实际上,长期饮用咖啡的人更在意的是咖啡的味道和情调,提神早已退化为极次要的功能,甚至已经起不到明显的作用。
  就着香浓的法式咖啡,罗根兴致勃勃地与老下属聊了起来——前空军总司令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因而罗根是最缺乏新鲜话题的;齐默曼在医院和疗养院呆了足足有半年时间,枯燥无味的生活中,与之相伴的是各种各样的书籍和诗词集。至于说在预备部队的生活,用这位空军少校的话来形容,训练新兵虽“不乏趣味”,却远没有在一线部队来得“畅快和刺激”。
  最后,齐默曼透露说,由于这一阶段各空降师的战斗损失都比较大,第2预备团已经接到命令,近期就有可能作为补充部队奔赴前线。正因如此,团指挥官特意给官兵们批了假,好让他们卷入残酷的东线战事前好好享受一下法国的浪漫。
  “听说……莫斯科之围解了?”随同而来的菲力克少校好不容易插上一句话,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罗根摇头道:“脱离了直接指挥机构,我对于前线的消息迟钝得很。不过……我也听说克莱斯特装甲群已经撕开了苏军外围阵地,先头部队似乎与第4装甲群联系上了,但战况还不十分乐观——决定性的战斗还没有分出胜负!”
  “如果拿下莫斯科,我们就能赢得这场艰苦战争的胜利吧!”齐默曼像是在期盼战争早日结束,又像是担心自己捞不上最后一场仗打。至于发生和即将发生在太平洋区域的战事,显然和绝大多数德国军民都没有直接关系。
  罗根没有回应这个揣测,而是慢悠悠地搅动咖啡。离开了空军总司令的位置,他忽然找到了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和思路:莫斯科对于苏联的意义虽说是非比寻常的,但根据最新的消息,斯大林和绝大多数苏联高层都已经撤离,大量工业设施也正从列宁格勒等尚未遭到直接进攻的城市撤往乌拉尔工业区——考虑到第4装甲集群进抵莫斯科城下具有足够的突然性和戏剧性,这偏离历史原轨的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基于苏军已经在波兰战场损失了上百万经验丰富的官兵和大量的技术装备,在主要战线上稳步推进的德国军队看似胜券在握,但不容忽视的是,一旦过了9月,俄国的雨季和寒冬将成为比苏俄战士更难对付的“敌人”。因此,苏德战争的前景依然是不可预测的。
  看到罗根陷入沉默,齐默曼也知道这个话题的特殊性。也许是为了调动一下气氛,他满怀憧憬地看着罗根说:“长官,真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跟随您奔赴前线,那种既紧张又踏实的心情真是太棒了!”
  那样的心情同样令罗根痴迷,然而在洛克尼亚的糟糕经历基本上断绝了罗根重新扮演战地指挥官角色的可能,也使得齐默曼的期望成为了空想。更让罗根感到难以启齿的是,这些一心杀敌的忠勇战士们恐怕并没有想到,这个国家即将堕入到另一场前路未卜的震荡之中,而他,已然决定在命运的转轮上压上自己的赌注……
第34章
卢浮魅影
  醒来之时,窗外晨光微露。见艾薇儿还在熟睡,罗根轻轻坐起身来,将蓬松舒软的枕头垫在背后,顺手从床头柜上拿起德译本的《论制空权》。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军队的表现简直就是战场上的黑色幽默,对于任何一名志在有所作为的统帅,哪怕是拿破仑那样的雄狮,想要率领这支军队赢得胜利也依然属于“无法完成的任务”。令人费解的是,作为意大利军队的传统一员,朱里奥·杜黑却成了空军战略领域的世界级先驱,他于20年代初完成的这本著作不仅被航空界奉为经典,更在各军事强国得到了实现——区别在于,战略姿态和战略资源不尽相同的国家,选择的空军建设道路也不仅相同。毫无疑问,德国在战争爆发时建立了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战术空军,其先进的战斗机群和强悍的俯冲轰炸力量是“闪击战”神话的关键所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苏俄空军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空军部队,但如同沙俄时期的“压路机”,这支独特的红色军事力量存在着多而不精、大而不专的缺点;耗费巨资于马奇诺防线的法国,在空军建设上的投入显然与其战前“欧洲第一军事强国”的称号相去甚远,为数不多的优秀机型无助于挽救这个国家的命运;在海峡对岸,白金汉宫和唐宁街的主宰者奉行传统策略,皇家空军本将成为欧战中唯一遏制德国空军的力量所在,可惜的是,狭路相逢,他们没能成为胜者。
  现如今,战争已经打到了第三个年头,空前强大的德国军队正面临着新的转折点。战争之初极度缺乏资源的窘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穷人战争”这顶帽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钢铁、铝材、电能、稀有金属、发动机以及石油产量的成倍增长。仅飞机产量一项,在军备部门的努力下,1941年8月的单月产量达到了2500架,相当于1939年最后4个月的产量之和!
  丰富的战略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德国将领们的后顾之忧,但如何将资源转化为军事战略上的优势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罗根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远程与中程轰炸机之争:在德国空军高层,以凯塞林为代表的保守派坚信五千架Ju-88加上五千架Ju-87的战争效用要远远超过两千架Ju-290,而这种观点同样得到了军事决策委员会的响应和支持!
  空中战争、空军的组织、制空权、独立航空与辅助航空、军用航空与民用航空等等,在意大利人编纂的空军战略著作中,罗根找到了方向,而历史也确实证明了这种战略思路的正确性!然而在任空军总司令期间,罗根的规划付诸实施的部分却十分有限,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莫过于看似民主的军政决策体制——谨慎而保守的军事决策委员会委员们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令罗根处处感到束手束脚。可以说,他的卸任绝非仅仅是擅自制定和实施一次成功的空地联合作战那么简单!
  咚咚咚……
  8点整,房门被轻轻敲响,酒店服务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尊敬的客人,您预订的时间提醒已经到了,请及时起床以免耽误了行程!”
  “就8点了?”艾薇儿睡眼惺忪地爬起来。人们总说女人需要更多的睡眠,这在罗根看来一点都不差,好在身旁睡着的是一个素颜也美丽的女人,否则一觉醒来就堕入梦魇,该是怎样可叹的人生悲剧啊!
  “嗯,8点了!赶紧洗漱吧!”罗根合上书本——最近一段时间已经翻来覆去地看了将近四遍,根本没必要继续在书页里面夹书签,随手翻一页就能琢磨好一阵子。
  “又在看你的《论制空权》?”艾薇儿闭着眼睛给了罗根一个微笑,就本质而言,她与多琳、绮莉的区别就在于对政治社会乃至军事都有一定的了解。罗根若是想要在军政界有所作为,那她显然是更加理想的“贤内助”。
  “嗯哼,启发颇多!”罗根飞快地下了床,光脚走在厚实的地毯上,随手挑起窗帘一角。进入了10月份,巴黎城区的梧桐树已经染上了秋天的黄色。西欧这般景象,东欧的寒意也应该渐渐加深了!
  “难得有眼前的机会,好好把握吧?”艾薇儿坐在床上说。
  “你不怕?”罗根突然反问。
  艾薇儿歪着脑袋想了想,“嗯……怕是肯定怕的,但我宁愿看到自己的爱人从白马王子变成一个真正的王者,这也是他的梦想,不是么?”
  罗根凝望着城市的风景,良久才叹道:“但愿不只是梦想!”
  洗漱之后,罗根依然穿上了空军上校的旧军服,并从自己的勋章盒子里挑出一枚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这可是当年元首亲自颁发的!
  出了酒店,罗根和艾薇儿步行到下一个街口才临时拦下一辆马车,按照昨晚威廉·弗里克临别前的指引直奔卢浮宫而去。
  德国占领期间,这座恢弘的宫殿向每一名来到巴黎的德国人免费开放。由于不是周末,前来参观的人并不多。除了身穿军服的德军官兵,其中也有不少是普通平民。在一名“治安管理员”的引导下,罗根和艾薇儿穿过大厅和走廊,最终来到了一个相对僻静的房间。在那里,他们看到了弗里克所说的“尊贵客人”——后德意志第三帝国时代的政府总理和国社党领袖鲁道夫·赫斯。
  “期盼已久的会面!请容许我亲切地称您汉斯!”赫斯满脸笑容地与罗根握了手,看得出来,他的愉悦表情却深藏着谨慎的成分。
  在任空军总司令期间,罗根与政府官员来往并不多,除开军政高层集体出席的大型会议,与赫斯的会面似乎还要追溯到总理就职典礼之前。那时候的赫斯就像是抓到了漂浮物的落水者,好不容易摆脱了在国防军与党卫队争权时的落魄,恨不得把每一个哪怕只是持认可态度的实权者狠狠拥抱一把。如今,前帝国副元首应有的风度和大气已经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更重要的是,经历了前后的波折,他的成熟度显然提高了不少!
  “当然,尊敬的总理阁下!我渴望成为您最忠实的战友和支持者!不分彼此!”表态时的言辞难免挢揉造作,但罗根似乎已经习惯了。
  “来,坐!弗里克小姐也请坐!噢,也许很快就该称为罗根夫人,对吧?”赫斯很是亲切地说着,并且与两人一同在茶几旁的沙发上坐下来。
  罗根和艾薇儿自是笑而不答。
  “汉斯,在我眼中,你是所有德国将领中最有天赋的一个,你独特而又精准的预见性堪称百年一见的奇才,假以时日足以成为布吕歇尔式的伟大人物!”赫斯言语中充满赞誉,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击败拿破仑的布吕歇尔尽管大器晚成并且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也算得上是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才。
  罗根继续冠冕堂皇地说:“感谢总理阁下的称赞,事实上……我崇尚布吕歇尔元帅的果敢,更崇尚他对德意志的忠诚!”
  “来这之前,想必弗里克先生已经向您透露了一些情况,今天的秘密会面有些冒失,但时间和形势确实非常紧迫,希望您可以理解!”赫斯直言道,“鉴于德国在战场和国际间的糟糕处境,这是一场势在必行革命,我需要您百分之百的支持!”
  罗根点点头,“百分之两百!”
  “很好,很好!”赫斯稍稍松了口气,他按了茶几上的铃铛,让随从人员把热咖啡和茶送进来。等人离开了,他才又开口道:
  “我是个不喜欢拐弯抹角的人,革命就意味着暴力和留学,但我们的力量十分有限。在柏林,十万名国防军官兵牢牢控制着城区以及铁路、机场,仅凭警察和党卫队人员不足以成事,因此我们考虑选一个既不容易引起对方警惕又有较大成功把握的地方动手!据我所知,总统近期准备巡视前线,许多国防委员也会随同前往!”
  赫斯的话所蕴含的意思不难揣摩,罗根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冒着袅袅白烟的咖啡,缓而沉地回答说:“我虽然有很大的把握说服斯图登特元帅支持革命,但是经过了上一次变革,总统和国防委员对空降部队的机动能力以及政治立场早有深刻的认识和警惕,他们肯定会在各空降部队和机场安插人员,任何一支部队的异常调动都可能提前暴露行动。因此,我强烈建议此次选择空降部队以外的人员作为第一梯队,同时我可以保证,一旦除掉了主要目标,空降部队可以凭借机动能力帮助稳定局势!”
  赫斯兀自点上一根烟,由于元首讨厌吸烟,他从前几乎是不抽烟的,而眼下香烟和雪茄在德国的流行度恐怕会让深埋地底的元首感到非常失望。
  过了好一会儿,赫斯勉强点点头,“确实,空降部队并不适合执行这次的击杀任务。可是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可靠的部队吗?”
  罗根如实答道:“没有!”
  “那怎么办?柔和的政变毫无出路,若只是以刺杀的形式除掉总统和一部分国防委员,权力依然会掌握在国防委员会和陆军手中!”赫斯不由得焦躁起来。
  思索良久,罗根叹了口气:“自从戈林元帅遇袭身亡以来,德国高层的更迭就伴随着骇人的流血事件,既然我们已经被冠以‘最血腥的帝国’之称,为了换取最终的胜利,我们恐怕也只有让这血与火的洗礼来得更彻底一些!”
  赫斯闭上眼睛,言语中满怀悲凉之感:“德意志的战争精英不是在前线陨落,而是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之下,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寒的事情啊!我们难道只能这样做吗?”
  罗根无法代为做出回答,但赫斯既然不辞辛劳地来到巴黎密谈政变之事,想必早已在心中做出了决定——与其被这些所谓的精英一步步架空,不如放手一搏,让帝国在鲜血的浇灌下继续自己的崛起之路。
第35章
烈毒
  昏暗纷乱的街道,模糊摇晃的视线,急促低沉的口号,恍然间,大群戴着M35钢盔、手持步枪和冲锋枪的士兵已冲至眼前,领头的军官不由分说地掀开被子,用铁一般冰冷的口吻宣读了对自己的审判——紧接着,画面瞬间切换,在一个似曾相识的刑场上,赫斯、弗里克、凯特尔等人被绑缚着朝墙而跪。在军官“举枪”的口令声中,整排士兵端起步枪,黑洞洞的枪口散发着深深的寒意,突然间,斯图登特那满怀不甘的脸孔显得无比清晰,而艾薇儿的花残泪尽更是令心中一阵刀割……
  霍然醒来,罗根发现汗水已浸湿了自己的后颈,一切原来只是梦魇,可一切又显得那样的真实。拧亮台灯,看到艾薇儿仍在侧旁酣睡,心中释然,旋即又被另一种纠结所笼罩……
  两日后,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处郊区庄园中,罗根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凯特尔。自从勃劳希奇掌权之后,这位与希姆莱有颇多瓜葛的前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参谋长便被彻底打入冷宫——以陆军元帅之职长期担任炮兵总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