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262

  “好吧,这就以我个人的名义给里希特霍芬将军的指挥部发报,请他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派遣一架容克运输机到里加来,同时让第22装甲师做好接应准备!”
  说罢,曼施坦因又从口袋里掏出钢笔,“我要给罗根元帅写一封信,魏斯,你拿一份新地图,将我们之前商量的作战方案标注出来,务必简明扼要!”
  上校照着吩咐忙碌起来,两人连晚饭也顾不上吃,已然将那位远在北方的年轻元帅看成是这个冒险计划的头号赞助者。
第11章
决心
  当曼施坦因的参谋长魏斯·贝尔根上校乘坐的那架饱受气流和航程折腾、只差一点点就被德国飞行员驾驶的德国战斗机击落的容克-52降落在赫尔辛基的福内布机场时,罗根就已经猜到了会有非常棘手的事情到来。果不其然,当魏斯竭尽所能将曼施坦因的作战计划叙述给罗根时,这位当年以常人不敢想象的空中突击而迅速崛起的年轻元帅亦是十分惊讶——若是第56装甲军真的拦腰截断了苏军的后勤主动脉,那么在前线作战的三、四百万苏军部队,尤其是那规模庞大的炮兵和机械化军,将因为缺乏弹药和燃料供应而无从发挥作用,若是德军再从空中和地面施以极大压力,苏军战线陷入雪崩状态也不是没有可能!
  罗根一拍大腿,满怀信心地对贝尔根上校说:“这是一个无比精妙而大胆的计划,苏军最富有战斗经验的部队都被你们远远抛在了身后,只要海军佯装向爱沙尼亚沿海实施登陆,牵制住那里的苏军卫戍部队,我们的山地部队和芬兰军队从北方发动猛攻,那么就没有什么能真正阻止你们了!”
  “是的,尊敬的空军总司令阁下!”上校非常骄傲地用手指在地图上斜里一划,“曼施坦因将军要把这里变成又一个阿登森林!”
  “这条路本该比阿登森林更好走!”罗根用右手托着自己的下巴,虽然没有作战沙盘,但他自从担任空军总司令以来,就连一些闲暇时间也用来琢磨欧洲战局,对于西至波罗的海之滨、东到高加索山区的地形已是铭记于心。
  上校在一旁进言道:“您是空军总司令,只要提供像赫拉德茨反击战那样的空中运力支援,我们就有很大把握实现这个作战目标!”
  罗根摇了摇头,“赫拉德茨反击战虽然仓促,但毕竟事先进行了准备部署,而且那时候只有战斗机和部分轰炸机在一线待命,运输机全都可以集中起来使用!现如今,9个航空军分散在广阔的战线上,短时间内能够集中的轰炸机和运输机并不多,再者……4个空降师的大部分作战部队都已经在前线作战了!”
  “那就完全没有希望了吗?”上校不免失落地问。
  罗根没有直接回答,他点了根烟,默默地在临时搭建的营帐里来回踱步。面对曼施坦因的助手,他还有一个“但是”没有说:如今德国空军的大部分轰炸机和运输机都配置在东线战场并接受凯塞林的东线空军司令部指挥,这位空军元帅的军事素质和能力没得说,然而他与罗根的不和亦是由来已久的,尤其是在罗根凭借政治手腕成为空军总司令后,心有不甘的凯塞林更是憋闷已久!
  等罗根抽完了一支烟,情绪有些焦急的上校再次从旁劝说:“总司令阁下,如果我们能够一战而胜,至少有几十万德军将士会因此而免于伤亡!这关系到整场战争的进程,希望您……”
  “我知道,知道!”罗根从口袋里掏出香烟,自顾自地点上了第二根。虽然也是从南美进口的上等货,但味道毕竟比大雪茄差了一大截,总觉得有些不够刺激。可偏偏放在专机行李舱里的雪茄盒被苏联战斗机的航炮打了个对穿,在芬兰消防队员的“二次努力”,它们已经被泡得完全不能用了。
  上校虽然退到了一旁,频频看表的姿态还是让罗根清楚地感觉到那份焦虑。年轻的元帅干脆走出营帐,这晴朗的夜空中繁星点点,从波罗的海吹来的风已经驱散了机场上的浓重油味,清凉的空气亦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贝尔根上校这时候也跟了出来。
  心中的权衡已见分晓,罗根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将剩下的半个烟掷在地上。
  “上校,人生的理想有很多种,有人求的是平安幸福,有人求的是大富大贵,而我们既然选择了与枪炮为伍,又怎能整日里拈轻怕重、畏前恐后?”
  听了这话,上校顿时如释重负:“是的,尊敬的总司令阁下!从我们选择为国效力的那一刻起,就应该不停追逐胜利!”
  “说得好啊,不停追逐胜利!”罗根笑了笑,“有些人资历越深、位置越高,反而害怕冒险了!”
  上校不知罗根所言是谁,也不敢冒然搭嘴,只是就事论事地说:“那么总司令阁下是决定支持曼施坦因将军的行动计划了?”
  “何止是决定,简直是下了天大的决心!”罗根转头看了看那架已经无法使用的FW200“秃鹰”,又瞧了瞧贝尔根上校此前搭乘的容克-52,豁达地笑着说:
  “看来我们还得搭乘老迈的‘大婶’返航啊!”
  上校有些惊讶,“总司令阁下要和我们一起回前线?整个航程要将近4个小时,而且路上随时可能遭到苏俄空军的拦截啊!”
  “你有来的勇气,我就没有回的胆量了?”罗根调侃道,抱定主意之后,整个人也轻松了很多。
  上校连忙解释说:“我绝没有这个意思,只是为您的安全着想……其实有您亲自在前线坐镇,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罗根摇摇头,笑意中却泛着一丝苦涩:若是自己不亲自去一趟,还想从凯塞林手中大肆调动兵力?这一回,与这些传统将领之间的碰撞看来是不可避免了!
  在芬兰地勤人员的帮助下,德国飞行员们很快给这架容克-52加满了燃料。芬兰的油料依赖进口,好在苏芬东战结束后,芬兰政府依然得到了各国在战时援助的大量物资,这其中就包括由英国提供的优质油料——这些国家看似声张正义、反对倚强凌弱,其实是从骨子里憎恶和畏惧红色势力,芬兰实力弱小却贵在毗邻苏俄,这样的战略位置自然要受到这些国家重视的!
  在众多经验丰富的德国飞行员帮助下,额定的检修只耗费了半个小时,若是这些渴望荣誉、崇尚忠诚的小伙子得知自己的空军司令将要搭乘这架运输机前往遥远的拉脱维亚,恐怕还会抢着担任驾驶。
  正常情况下,容克-52能够搭载18名乘客飞行1500公里,但过于缓慢的速度还是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战场生存能力。正因如此,罗根一行最好在天亮之前完成这段漫长而曲折的航程,否则就算他拥有九条命也不足以逆转现实!
  支开众人,罗根悄悄登机,并让凯伦带上一台专属空军指挥系统使用的“恩尼格玛”和几名可靠的通讯人员,如此轻装上阵既能满足最基本的指挥需求,又不至于引起芬兰人以及他们中间的俄国间谍注意。可就在发动机即将启动的时候,两辆早期型号的奔驰轿车驶入机场,它们车头的芬兰国旗令罗根做出了暂缓航程的决定。
  这时已是凌晨一点了!
  原以为罗根准备搭乘专机离开,代表芬兰政府前来协商的空军司令马奇恩和外交部长麦卡尔既惊讶又惊慌,他们甚至省去了冗繁的官方开场,直接告知芬兰政府已经召开了紧急会议,就下午发生的“恶性事件”进行了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向苏联政府提出照会,如若苏俄政府三日内不给出令芬兰和德国双方满意的答复,芬兰将无条件地向德国空军开放领空、提供地面机场和相关设施,并准许德国军队全副武装并且保留番号的进入芬兰,而且在8月20日之前,芬兰将尽可能地动员起军队,与德军一道向苏联国境发起进攻!
  考虑到苏联政府的任何答复都不可能令德国方面满意,这三天之期仅仅是一个缓冲,已有要事在身的罗根顺水推舟地接受了芬兰方面的安排,但他仍然婉言谢绝了芬兰方面邀请他率领属下前往赫尔辛基市内下榻的提议,并明确表示自己将继续驻留在福内布机场。同时,他保证三天期满或是苏联政府给出明确答复之前,自己不会就苏军越境袭击事件向德国政府提交足以决定到芬兰和德国关系的建议。
  芬兰代表最终还是瑟瑟不安地离开了机场,临登机前,罗根焦急地抬手看表。
  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2点!
  登机之后,罗根直接来到驾驶舱,像是搭出租车一样对隶属于德国空军的少尉飞行员说:“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柯尼斯堡!天亮之前……我们贴近爱沙尼亚的海岸线飞行吧!”
  对于这位身份特殊的乘客,少尉的答案却也像是出自狡猾的出租车司机之口:“为了您的安全考虑,我个人建议选一条较为稳妥的线路,毕竟苏军在海岸线附近部署有不少探照灯和高射炮!”
  罗根没有以空军司令的姿态下达强制命令,而是巧妙地形容了这次飞行旅程的重要性:“伙计,我们早一分钟抵达,德国就有可能早一个月结束这场战争,明白吗?!”
  惊诧之余,驾驶员伸手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这句话已经让他别无选择的余地。
第12章
合理冲撞
  黑暗中的飞行固然令人忐忑和紧张,但也许是苏军航空兵已经在白天的作战行动中耗费了全部精力,又或者是腓特烈大帝的魂灵有意保佑自己的后辈,3小时40分钟的航程平安完成。在清晨的阳光下,“容克大婶”平稳降落在了位于柯尼斯堡郊区的萨特机场。
  舱门外的一切是那样的清新,罗根贪婪地呼吸着这“故土”的空气,而对于空军总司令的突然驾临,机场勤务人员无不万分惊讶。上司的命令不容置疑,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找来了一辆VW82军用桶车,这种简便的运输工具固然毫无排场可言,但80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足以让罗根和曼施坦因的助手迅速抵达设立在柯尼斯堡城内的东线空军指挥部。
  一路无暇欣赏风景,罗根暗暗盘算着接下来的语言和动作,意图在元帅与元帅的交锋中占得优势。炮兵出身的凯塞林虽然有固执和独断的一面,但组织和指挥才能却是毋庸置疑的——在担任空军总参谋长期间,整个空军部队的组织与训练,以及高炮部队、空军通讯部队、空降部队的战斗使用和后勤保障都掌握在他的手中;担任航空队指挥官期间,他在闪击波兰、攻陷低地国家以及进攻法国等一系列作战行动中都有出色表现,而当他越过上将军衔直接晋升空军元帅时,罗根尚只是一名小小的空军上尉,指挥着新组建的模范伞兵营憧憬未来呢!
  由于受到苏军围困期间遭到猛烈轰炸以及远程炮火的侵袭,柯尼斯堡城区的模样已经和罗根早期所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古老而别致的建筑物都在战火中化为废墟,就连“柯尼斯堡七桥问题”的原型,建立在普列戈利亚河上的七座桥梁也只有三座幸免于难。这一切对于东普鲁士的工业经济核心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深谙历史兴衰规律的人并不会为此感到深深的悲哀,只要德国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整个欧洲的资源会让这个国家获得前所未有的前进动力,曾经的废墟之上必然会出现更加繁荣的城区!
  在德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苏军的轰炸机和远程重炮终究没能肆无忌惮的发挥。越是靠近港口,越是远离苏军战线,且充足的水源也对灭火工作有利,城区的原貌也就保留得越完整。如今苏军航空兵在理论上还可以随时轰炸柯尼斯堡,但自从德军发起全面战略反击以来,苏军竭尽全力亦未能保住战场制空权,对德军交通枢纽和后勤补给点的攻击也仅限于昼间的小规模轰炸及夜间空袭。正因如此,柯尼斯堡城区内充斥着机器的轰鸣声,在荷枪实弹的士兵们监督下,大量苏军战俘正在维修受损的道路和桥梁,一部分当地市民也加入进来,为重建家园而努力工作——两者之间的精神面貌显然有着天壤之别!
  穿过繁忙的城区,三辆军用桶车飞快地驶入了柯尼斯堡城堡正面的小广场。这里的地面全部用棕黄色的鹅软石铺成,给人以一种庄重典雅之感,充斥着浓郁条顿风格的军事建筑主体虽然只有四层楼,但每一层的层高都超出了寻常房屋,加上圆筒形的高大碉楼和巨型钟楼,巍峨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历史上,条顿骑士团的大团长和普鲁士公爵都曾在这里居住过,以至于它的精神和象征意义远远大过于那七座朴实无华的桥梁。
  由于东线空军指挥部设立于此,广场周围的岗哨无一例外都是空军官兵,而当他们发现自己年轻的总司令从普通的桶车上下来时,个个都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出于本能,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胸膛高高挺起,敬礼的姿势也格外有力。
  罗根无心检阅这些年轻气盛的战士,他整整衣装,从正门快步走入,魏斯·贝尔根上校拎着黑色的公文包紧紧跟随在身后。
  东线战事进展激烈,空军的作战任务自是不轻,虽是一大清早,大厅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这些或沉稳、或严峻的面容巨绝大部分都是罗根非常陌生的,但反过来,每一位空军官兵都清楚记得自己总司令的面容——他那英俊、刚劲而富有感召力的照片总是出现在醒目位置!
  “凯塞林元帅在哪里?”罗根向迎面而来的第一位军官询问说。
  这是一名步入中年的空军少校,他先是一愣,然后紧接着敬礼道:“您好,尊敬的总司令阁下,元帅正在二楼的餐厅用餐!”
  “谢谢!”罗根快步向前,这时候,周围的军官们循声而来,不分军衔和职务,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立正敬礼,大厅里的各种杂音转眼间都消失了,只剩下走廊上清晰的脚步声和相邻几个房间隐隐传来的说话声。
  曾经的优越感已经被时间冲淡,罗根径直上了楼梯,遥想当年,声名显赫的条顿骑士们也是沿着这条阶梯前去觐见他们的领袖吧!
  上了二楼,罗根无需询问,直接循着饭菜的香味来到餐厅。这是一个面积不大、陈设颇具古典气息的餐厅,不大的窗户采光有限,以至于白天依然需要开灯,神情轻松的军官们正各自享用自助式的早餐,在靠窗的一张台子上,罗根找到了那位秃顶很严重的空军元帅,他背朝这边,似乎正与人嘲讽苏联军队。
  坐在凯塞林对面的这位发迹也接近于头顶,白底领章少了元帅权杖标记,展翅翱翔的鹰也要略小一号,肩章上三股金银线编绕配以三颗方形的将星,领口佩戴着一枚仍然标有万字符的双剑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罗根一进门,餐厅里所有的人都以立正姿态相应,椅子挪动的刺耳声音自然引起了凯塞林的注意,他转头一看,便也立即站了起来。
  东线空军司令的脑门再次印证了“聪明绝顶”这句成语,作为空军元帅,他的白底领章上绣有一只巨大的鹰徽和银质的元帅权杖标记,领口佩戴着后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的最高军事勋章——大十字勋章,而这也被看作是勃劳希奇等首脑们授予这位空军元帅的“安慰大奖”。
  对于罗根的出现,凯塞林显然也很惊讶,从赫尔辛基到柯尼斯堡的直线距离虽说还不到一千公里,却属于两个有着明显分别的战区,而且空军总司令视察前线就算保密,也不至于完全瞒着战线指挥部进行!
  罗根一面向军官们敬礼,一面径直走到凯塞林桌前,并尽量让自己的面部表情看起来亲切温和。
  “司令阁下……”惊讶中虽然有着一百个不情愿,凯塞林还是得在敬军礼之后伸出自己的右手。
  两人此前一贯是象征性地握手,罗根今天格外注入了气力。紧接着,他又与凯塞林身旁的空军一级上将指挥官汉斯·于尔根·施通普夫握手。由于前一阶段除第5航空队之外的其余四个航空队人员装备消耗较大,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决定对空军进行调整,第1和第2航空队分别撤往法国和挪威休整,施通普夫的第5航空队进驻东线。由于第1、2两个航空队阵容较为完整的作战联队继续留在前线,加上一些新组建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联队,目前整个东线部署了7000多架作战飞机,参战规模是不列颠战役时的两倍有余!
  虽然腹中空空,罗根还是开门见山道:“此行有些冒昧,但事关重大,还望元帅能够摒弃成见全力支持!”
  凯塞林没有直接做出回答,他略略思量:“到我办公室去吧!”
  抵制着煎蛋的香气,罗根后退一步给凯塞林让路,一旁的施通普夫有些不知所措,但罗根和凯塞林都没有向他发出邀请。
  凯塞林的办公室也在二楼,但从餐厅过去几乎要穿过整个楼面,这令罗根多少有些好奇——堂堂东线空军司令也是个喜欢与部下同乐的主?
  走进办公室之后,凯塞林对自己的勤务兵说:“来三杯咖啡!”
  罗根略略打量这间办公室,它面积不大,陈设也很简单,唯独偌大的窗户能够提供充裕的光线,清晨的阳光正从窗沿射入,直接照亮了木地板的一个角落。
  “这位是第56装甲军的参谋长魏斯·贝尔根上校!”罗根向自己的空军同僚介绍道。
  陆军上校满怀敬意地向凯塞林敬了礼,但这位空军元帅的反应都很是了表。
  “司令阁下想必也很清楚,国防委员会不希望我们采取过于冒进的进攻策略,毕竟在如今这种局面下,我们赢得胜利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北方战线的开辟比孤军深入苏联腹地更具战略意义吧!”
  尽管凯塞林语气平和,但是这番话里却句句充满针对性,罗根很是不悦,但眼下这种局面却只能强忍着。
  “芬兰人已经答应在8月20日参战,登陆部队也已经从特罗姆瑟起航,北方战线的进展完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倒是东线战场……一个绝佳的好机会摆在眼前,为什么大家都假装看不到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