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62


第29章
哟?看上我了?
  元首警卫旗队的临时指挥部就设在镇子南面的一栋两层楼旅馆内,当罗根赶到那里的时候,迪特里希正站在顶楼的小阳台上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情况。
  “怎么样?是英国人攻来了么?”罗根迫不及待的问,刚刚来的路上,他还在埋怨自己忘了提醒“狂热者头目”,蒙哥马利可是个雷厉风行的厉害角色。
  “还不知道!前哨没有报告!”迪特里希尽管个字不高,胸膛却始终是高高挺起的,就像是一只斗志昂扬的大公鸡。
  经过刚才那一声轰响,镇子周围此时安静得可怕。迪特里希在镇子外围部署了一些前哨阵地,罗根来的路上就曾看到过,有些是仅能容纳两人的迷你战壕,仅能避免枪弹侵袭以及远处的敌人发现自己;有些巧妙利用了山丘或者凹坑地形。总之,只要发现异常,哨兵们就会及时用有线电话联络指挥部,或者用枪声示警!
  也许那只是一枚被猪牛之类的动物踩响的地雷,或者是其他什么非人为的原因触发了引信。罗根正揣测着,东面的黑暗中突然火光一闪,紧接着又一个爆炸声传来!
  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穿着党卫军作战服的军官报告说:“14号前哨报告说发现大批敌军步兵!这个岗哨位于我们东面,距离第一线阵地2560米!”
  “知道了!”迪特里希冷冷地应了一句。在罗根看来,这姿态怎是一个酷字能够形容的!
  过了一会儿,那名军官又跑来报告说:“7号前哨发现敌军步兵,该岗哨距离一线阵地2210米!”
  “嗯!”迪特里希仍然只是简单的应了一声,倒是一旁的罗根在惊讶之余禁不住小赞一声:德国佬做事还真是一板一眼、认认真真,就连这样的距离都算到了十分精确的程度。拿面条军队一比,简直不堪入目!
  当军官第三次前来报告时,代表距离的数字已经变成了“2050”,迪特里希这才不慌不忙地下令道:“各营做好战斗准备,炮兵以第一发照明弹为开火信号,从两千米处开始弹幕徐进!”
  过了半支烟的功夫,迪特里希看了看表,对自己的副官说:“向正前方三千米处发射两颗照明弹!”
  很难想象,一个“狂热者头目”能够如此优雅大方地指挥一场战斗,以至于多年之后罗根仍然清楚地记得这个场面。
  片刻之后,火炮发射的“砰”声从后方传来,一个几乎没有亮光的点以极快的速度斜向上窜了出去。又过了几秒,视线中突然迸发出刺目的光芒,一瞬间,黑暗被驱逐出去,只剩下光明的世界……
  罗根惊讶地看着远处,在炽烈光芒的照耀下,平坦的田野中出现了数量难以估计的土黄色小点。即便不用望远镜,也能够发现这些端着步枪和刺刀的联军步兵正在向蒙克推进,他们的前锋线距离德军前沿阵地不过千余米!
  场面固然壮观,可时光的车轮已经转到了1940年,属于步兵这种伟大而传统兵种的年代早已远去,大炮和机枪成了防御者最有效的武器,以步兵冲击敌方阵地将是每个指挥官的噩梦!
  也就那么一转眼功夫,呼啸而至的炮弹在白昼般通亮的旷野中掀起阵阵火与血的风暴。这一秒,大英帝国耗费巨资训练出来的精锐步兵如杂草般成片倒下;下一刻,每一秒钟,德国人都在胜利的曙光中心花怒放!这一秒,不列颠的青壮年结束了他们青春年华;下一刻,海峡对岸望眼欲穿的妇人们穿上了黑纱……
  德军炮兵们忙碌不已,一线阵地上的步兵们却出奇地平静。这也难怪,不论是两脚架的MG34、普通的毛瑟98K还是MP38,亦或是五十和八十毫米口径的迫击炮,有效射程都在千米之内。不过这并不妨碍战场上继续呈现一边倒的局面:随着炮弹逐渐向纵深覆盖,越来越多的联军步兵放弃了进攻信念而转头逃跑,留在战场上的不是阵亡者、受伤者就是试图趴在地上躲避炮火的“聪明人”。
  还不到5分钟,联军的进攻仓促谢幕,幸存者一直后撤到了视线之外,德军的炮兵也适时地停止了咆哮。
  迪特里希转过头,得意洋洋地对罗根说:“看那些拿着现代化装备的英法军人,战斗力其实也不比非洲土著强嘛!不过……我喜欢这样的战争,比当面痛打那些英法指挥官都爽快!”
  站在德军阵营一方的罗根,此时却无言以对。即便先前经历了残酷的战斗,他这一次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心灵震撼:胜利有时候来得如此容易?可为什么不能一直胜利下去直到战争的终结呢?
  “看样子他们有半个小时不敢过来了!走,看看我们的炮兵去!”
  也不等罗根说话,这位“狂热者头目”就揽过他略显削瘦的肩膀朝楼下走去。国防军的军官之间可能很少有这样的举动,但迪特里希何许人也?这位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一战老兵,担任过警察和小胡子的私人司机兼保镖,性格直率又不乏幽默,在众多特立独行的党卫军指挥官中仍然是个性彰显。
  两人穿过已经重新恢复了平静的街道来到靠近镇子北面的炮兵阵地,经过刚才的十多轮炮击,这里温热的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道。估计是由于地形限制,火炮并没有排列得横平竖直,每个炮位旁边都散落着不少空炮筒,士兵们正从不远处的卡车上将整箱的新炮弹运往炮位。
  “干得很好啊,佩特!”迪特里希对着一名身材魁梧的党卫军军官表扬道,等他走过来,便介绍说:
  “来,让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炮兵指挥官佩特·埃尔霍夫!这位是空军中尉汉斯·罗根,勇敢的伞兵突击者!”
  勇敢的伞兵突击者?罗根有点小小的受宠若惊,自从穿越以来,这还是头一次有人给自己“戴帽子”,重要的是,这个名头既不落于俗套,又不过于张扬,非常适合现阶段自己这个“小角色”。
  “幸会幸会!”炮兵指挥官主动伸出右手,霍,这手掌竟然比罗根的大了整整一号,而且满是硬硬的老茧!
  “你不知道,我和佩特可是将近30年的老战友了!”迪特里希自豪地说,“当年我们在德皇的军队一起当过炮手,还在同一辆AV-7上合作过!”
  炮兵指挥官憨然一笑,“确切的说是25年零3个月!不过,如果刨除我单独在国防军服役的18年,可就只剩下7年时间咯!”
  “哈哈,这18年我们又没断了联系,怎么不算?”迪特里希爽朗地笑了起来。
  罗根很自然地问:“噢?那么说您是从国防军转过来的?”
  佩特还没答话,迪特里希又抢着说:“嘿嘿,不是转过来,是抢过来!元首警卫旗队刚刚建立的时候可没有多少真正精通军事的人才,佩特在炮兵部队服役了20多年,还在炮兵学院当过教员,这样的宝贝当然是大家都想要的!不过呢,在我这里肯定比在国防军更有发挥空间,汉斯老弟,怎么样,你也考虑考虑?”
  “啊?”对于这个问题,罗根很是意外,就物质而言,将这支头号党卫军部队称为暴发户也不过分:最好的装备、最充沛的补给还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可党卫军又富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说好听一点那是拥有强大精神动力的队伍,说得直白一些,那可就是纳粹的爪牙咯!
第30章

  面对迪特里希的“烫金请帖”,罗根说不上怦然心动,但也陷入了重重矛盾之中:对于自己而言,哪种道路才是更有利的?
  若是跟着迪特里希,没准很快就能混个营长当当,等到元首警卫旗队规格升级,自己的职务想必也会水涨船高,而且党卫军还拥有不少“特权”,跟德国高层接触的机会肯定要比呆在伞兵部队更多。可这样做的坏处也是明显的,首先从空军“叛逃”肯定会为大多数国防军将领所不齿,当自己还处于中层军官行列时可能还无所谓,但越往上这种阻力越大,回想二战历史,似乎没有哪位党卫军指挥官能够爬到集群指挥官的位置!
  当然,以罗根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预知”,找条登天捷径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他首先得是一个非常精明、非常圆滑、非常狡诈乃至非常邪恶的家伙,扪心自问,罗根除了最后一点比较有潜力之外,前面三个似乎都不太靠谱。
  还是拒绝吧!罗根心想,毕竟大多数德国人尤其是德国军人还是认可国防军这一“纯正血统”,从长远来看,继续留在伞兵部队将是利大于弊的。不过,面对迪特里希这样一个性格化的强人,随便拒绝可能找来不好的后果。罗根想了想,笑着说:
  “呃……这么说来,您的部队也打算组建一支伞兵连了?那样的话,我和我的士兵都是非常乐意为您效劳的!”
  迪特里希正正地盯着罗根,似乎想从这张年轻的面孔上找到话语背后的含义,气氛有那么点尴尬,倒是一旁的佩特笑着说:“哈,那还得配一群‘容克大婶’才行啊!”
  迪特里希也笑了,这个表情也让罗根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我没有看错人,汉斯老弟,真羡慕斯图登特将军有你这么一位聪明的指挥官!还是那句话,以后只要有帮得上忙的,尽管开口!”
  “呵呵,难怪前几个月占星师说我会遇到贵人,那一定是您没错了!”罗根搬出了他故弄玄虚的老招数。
  迪特里希看来对所谓的占星术并不感兴趣,似乎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望,他转身看了看忙碌的炮兵们,问佩特:“我们还剩多少弹药?”
  私交归私交,工作归工作,身材魁梧的炮兵指挥官很认真地回答说:“75毫米炮是1.5个弹药基数,150毫米炮是1个基数!”
  “能撑到明天中午么?”迪特里希所说的这个时限比军部给他的多了整整一天。
  凡事给自己留点余地还是好的,罗根心想。
  这位年纪和迪特里希差不多的炮兵指挥官说:“如果只是像刚才那样的进攻,尽量节约弹药的话,维持一天半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担心敌人会从东西两面夹击,就算不同时进攻,炮弹的消耗速度也要加快一倍!”
  迪特里希低头思考着,罗根趁机扫视了一圈这处炮兵阵地。光线很暗,但从堑壕式的炮位来看,部署在这里的火炮有将近20门。实际上,由于射程较远的105毫米榴弹炮用来轰击敦刻尔克,刚才的炮击仅仅投入了射程较近的75毫米口径IG-18型和150毫米口径IG-33型步兵炮。按照国防军的标准,团属炮兵连装备这种75毫米炮6门、150毫米炮2门,但元首警卫旗队不仅在人员上超过了一般的国防军装甲团,武器配置也堪称豪华——当然,战场上并非火炮越多越好,后勤可是一件令各交战国十分头疼的事情:或许只有机械化程度达到变态级别的老美能够扛得住!
  这些大炮并没什么特别的,更多吸引罗根目光的反而是这里的炮兵阵地:所谓堑壕式炮位,就是像挖步兵堑壕一样在平地上挖掘出可供火炮容身的大坑,当这些大炮的炮管以近乎45度角仰起时,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只蹲在坑里的大青蛙,而炮手和弹药也都储存在这些相互间用战壕连结的大坑之中。
  “很难想象,这一切都是在短短9个小时内完成的!”罗根将赞叹送给了佩特,这群党卫军炮兵的指挥官。即便以一个门外汉的角度,设置这种阵地的工程量也是相当庞大的!
  佩特讪讪地笑了,“没什么,其实也就花了那么几个小时!”
  这时候,迪特里希出来解释道:“汉斯老弟,这你就不知道了,佩特以前在国防军的时候就是个怪才,他总能够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办法,让那些老朽的军官们目瞪口呆!你看这里的阵地,百分之七十都是炸出来的!”
  “啊?炸出来的?”这大大出乎了罗根的医疗。
  迪特里希说:“没错,在地上挖个小坑,连续两次爆破就能制造出这样的圆形炮位,战壕也是一样的道理。等到主体完成了,士兵们只需要稍稍修饰一下,再把大炮安置进去就没问题了!”
  “噢?”罗根仔细一看,难怪之前就觉得这些阵地有些奇怪,按说人工挖掘的战壕边上都会堆积起泥土,但这里所有的炮位和战壕边沿都只有很矮的土堆。
  迪特里希很是自豪地说:“3个小时内完成,这绝不是那些国防军炮兵能够达到的速度!”
  罗根认真看了看站在一旁笑而不语的佩特,看不出来,这个拥有标准德国面孔和魁梧身材的家伙,竟然是个头脑灵活、敢于创新的人才哇!
  三个人正谈着,远处突然传来了熟悉的汽笛声,包括罗根在内,每个人顿时脸色大惊。在更多的炮弹落下之前,他们飞快地跑进了位于炮兵阵地旁的临时观测指挥所,而这个原本供一名指挥员、一名通讯员何两名观测员容身的有限空间里,一下子挤进来足足7个人,俨然变成了一听沙丁鱼罐头——尽管木架上面只是用土堆砌了一米多厚的顶,但它依然是这附近最可靠的掩体!
  在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中,持续了近半个小时的虚伪平静终于被撕成了碎片。这次发威的是对面的联军炮兵,他们的炮火相当精准地覆盖了德军外围阵地,少部分打到了镇子里面,而德军的炮兵阵地也没能逃过对手的“关照”,但只要炮弹不是刚好落进炮位或是引爆弹药,里面的大炮和置身于堑壕中的炮手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至于装满弹药的卡车,早在敌人发起炮击的时候就以最快的速度溜到更安全的地方去了!
第31章
不谋而合
  “小口径速射炮!连25磅的榴弹炮都没有?全是英军么!还是法国人也有一部分?”
  听着外面的轰响声,佩特独自呢喃着,不过离他很近的迪特里希和罗根都没能听见这话语的内容。
  挤在不断颤动的“沙丁鱼罐头”里,罗根有种胸闷气短的感觉,尤其是爆炸产生的硝烟弥漫过来,禁不住又咳嗽起来,他忽然想到:莫非这汉斯·罗根原本有气管炎或者肺病之类的毛病?还是呼吸器官生来就比较敏感?
  敌人的炮火仍在持续,突然间,一个头戴钢盔的家伙以70码的速度冲了进来,差点没把另外一边的人给挤了出去!
  “报……报告……西面发现……发现……”此人一身党卫军作战服,上气不接下气。
  “发现什么?”吵杂的环境中,迪特里希不得不吼着问。
  “敌人!应该是……法国人!大量的……”
  “嗯?法国佬?”迪特里希不慌不忙地说,“那群蠢驴又来送死了?叫扬克尔好好修理他们!”
  连喘几口粗气,这家伙终于能说完整的短句了:“法军这次出动了坦克!雷诺-17和索摩尔-35!总共有大约30辆!”
  “30辆?他们从哪搞来这么多垃圾坦克?”迪特里希看样子是好奇而非惊讶:经过色当、拉昂以及在比利时的战斗,法军成建制的装甲部队已经基本不复存在,大量坦克被沿途遗弃,以至于越靠近敦刻尔克,越难以见到法兰西钢铁战车的踪影!
  “不知道,但它们确实是在向我们的阵地推进,还有超过3000名法国步兵!恐怕……扬克尔的部队难以独立支撑!”
  听了这名军官的报告,迪特里希脸上终于不那么无所谓了。外面依旧炮声隆隆,他果断地说:“走,到阵地上看看去!”
  “外面危险啊……”佩特这话还没说完,“狂热者头目”就已经毫无畏惧地冲了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