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262

  士兵们手忙脚乱地解开安全绑带,机舱里顿时被各种物件磕碰的声音所填充。随着砰的一声,舱门被领头的士官打开,一股浓重的尘土气息扑鼻而来,只见这名军官拎着一支MP40就率先跳了出去:“大家跟上!”
  虽然紧张的心跳超过了每分钟一百的速率,机舱里的士兵们并没有出现混乱,他们按照位置顺序依次起身走向舱门——位于滑翔机顶部的机枪手没有开火,这意味着近距离之内应该是安全的!
  跳出滑翔机,士兵们警惕地观察四周。在这片位于斯凯岛西北部的荒芜旷野中,涂着铁十字徽标的数十架滑翔机以各种姿势分散停落,除了有几架机翼折断、机体明显破损之外,其余基本完好。荷枪实弹的士兵们像是巢穴受到侵略的蚁群一般蜂拥而出,迅速在周围构筑起临时的警戒阵地,清晰的机械轰鸣声来自于同样用滑翔机搭载的军用摩托车。摩托车手们戴着防风镜、挽着袖子,很是拉风。
  “有人受伤吗?”确定处境暂时安全后,士官回转过身扫视自己的下属们,他很快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于是如释重负地吁了口气,朝滑翔机上部正在拆卸机枪的士兵喊:
  “汉克,速度快一点!”
  这时候,军官们找寻并集合下属的声音此起彼伏。总的来说,人们可以听到两种有区别的战术口令——空降部队和山地部队原本就是各成体系的。
  “瑟普!”一名体格健壮的少尉从旁跑来,“带上你的班跟我来!”
  士官一个立正,“是,长官!”
  从降落场往东就是延绵起伏的丘陵,那里的山坡上散落着不少白色的降落伞,这时候除了零星几个负责联络的士兵,先期降落的伞兵们已经看不到人影。集结起来的士兵们排着长长的行军队伍,虽然他们只是以班、排为单位组织,但截然不同的头盔看起来泾渭分明:空降部队使用的是没有护耳的平沿伞兵盔,山地步兵使用涂有师标的普通钢盔。
  离降落场越来越远,士兵们的心绪也渐渐放开了,走在一起的便轻声交谈起来:
  “我还以为一落地就要和敌人近距离拼杀呢!现在这样也就和搭乘运输机没什么区别吧!”
  “英军也就那么些人,怎么可能遍地都是呢?”
  “哎,降落的时候真紧张,就怕这么一下子就挂了!”
  “听说空降的时候只要没遭到敌人密集的高炮火力,又没有被风吹到远离降落区的地点,就不太会出现意外——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的!”
  “这附近看起来不像有英国人……嘿,长官,能抽根烟吗?”
  “想都别想!噤声!”
  逆风的方向依然隐约传来枪炮声,一阵接着一阵,听上去并不激烈。由于是在远离后方的区域作战,这些机降而来的士兵都携带了额外的弹药和食品,加上随行的机枪火炮必须人拖肩扛,队伍行进的速度并不快。翻过山岭,他们从散落着上百具降落伞的山坳处走过,那感觉仿佛是进入了一座奇异的花园,只是这里所有的花朵都已凋谢。在前方的山丘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多具尸体,无一例外都是穿着黄褐色军服的英国兵,但从战斗的痕迹和遗落的装备来看,德军伞兵们同样付出了一定的伤亡,打扫战场的同时大概也将同伴的遗骸简单掩埋了!
  士兵们还在揣测着这里所发生过的战斗,一名骑摩托车的通讯兵自前往后而来,沿路喊着:“全体加速前进,加速前进!”
  不多会儿,整个队伍明显加快了行进速度,拖曳军械的士兵们渐渐与那些徒步行军的同伴拉开了距离。
  翻过又一座山岭,别样的风景终于出现在德军官兵眼前:低洼处有一片明镜般的湖泊,周围长满了水芦和灌木,一条蜿蜒的沙土路只能供马车和小型汽车通行,道路一端蜿蜒爬上了土丘,在那里,一座似乎不足以称为古堡的欧式建筑临湖而建,它有三层窗户和尖尖的深色屋顶,外墙呈古朴的黄褐色,低矮的围墙圈出了完整的院落,院墙内外不时腾起爆炸的火光和烟雾,此前的枪炮声正是从此处传来!
  远远观望,攻守双方的火力相当,缺乏重武器的德军伞兵无法突破外墙,但他们显然已经将这座占地面积并不大的建筑物三面包围起来。走在最前面的百余名空降兵立即被派去增援,他们的加入使得战斗形势迅速发生了改变:在机枪和迫击炮提供的火力压制下,两组空降兵最终进抵墙根,他们利用爆炸物轰开围墙。以此为突破口,伞兵们一鼓作气冲了进去。
  短短几分钟之后,战斗停止了!
  尚未参战的山地步兵们,此时并没有为空降部队的作战效率所震撼,他们之所以在短期机降训练后就匆匆加入战役行列,并不是因为德军空降部队战力低下,而是要弥补这些空降精英在山地作战方面的不足——数月之前的巴尔干战役,这两支“非主流”部队就交相辉映,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长长的行军队伍继续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进,由轻型步兵炮和无后坐力炮组成的炮兵支援部队这时候也赶来上来,所幸他们没有投入战斗,否则这别有特色的古建筑就难保风貌了。在从湖边经过的时候,士兵们看到好几十名英军官兵举着双手从那座建筑物中走出,和精神抖擞的伞兵相比,这些战俘神情沮丧、士气低落,但从他们身上整齐的军服来看,这应该是英国抵抗政府军的正规部队!
  拉风的摩托车手们依然忙碌地往返于前方的伞兵侦察部队与后方的空降主力之间,并肩负起一部分侦察和警戒任务,两个轮胎的“宝马”在这简陋的沙土路上跑得格外的欢快。过了大约两个小时,他们带来了新的消息:斯凯岛最主要的港口波特里就在前方,驻守那里的英军估计有上千人之多,并且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空降而来的德军官兵们继续以饱满的士气向东行进,沿途虽然亮度受到英军小股部队和民兵的袭扰,半下午的时候还是将波特里港收归眼底。从格拉斯哥附近机场起飞的Ju-88应召而来,整整三个中队的双发轰炸机对港区设施和周边的海岸工事实施了猛烈的空袭,并顺手攻击了两艘载运兵员物资从拉塞海峡对岸驶来的英军舰船。很显然,英军对德军以空降方式“光临”斯凯岛准备不足——这斯凯岛位于整个苏格兰的西北角,像是一块盾牌护卫在苏格兰和大西洋之间。岛上大多为高地沼泽地形,荒凉贫瘠,人烟稀少,仅有的几座港口也不成规模。若不是英国抵抗政府军和大量平民撤退至苏格兰高地,岛上的人口还不超过一万。偏僻的地理位置和只适合种植土豆的贫瘠土地看似缺乏价值,但若是在岛上建立机场,航程有限的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也能够轻松控制苏格兰北部的赫布里斯群岛以及周边的海上通道,要知道如今抵达苏格兰高地的物资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经此运入的。
  若是斯凯岛、刘易斯岛和马尔岛这三大岛屿统统落入德军之手,英国抵抗政府军民的外来物资供应将面临彻底断绝的厄运。唯一对英军有利的,是他们在纵横交错的峡湾和运河中藏了不少轻型舰船,天黑之后便可利用水路调动部队,从而在局部形成兵力上的优势!
第40章
插曲
  戒烟失败者能够为自己找出许多个理由,烦是最常用的一个。
  接连抽了第二根雪茄,罗根终于抑制不住地强烈咳嗽起来。这副原本十分健康的躯体,大概在前面27年还没摄入这一年的烟量,当然,它原本奋斗一百年也不会获得如今的荣耀。
  山城的夜,安静而祥和。灯火通明的布莱尔城堡里,军官们还在勤奋地努力着,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白天,德军各路进攻部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因弗内斯、波特里等战略要地均插上了德意志的战旗。遵照预先制定的策略,各作战部队在入夜前也已经对英军可能的夜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有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罗根却无心睡眠。
  不仅是战局,不仅是多琳,脑海中千头万绪,却不知道该如何梳理。
  “托比亚斯,干嘛像是间谍一样监视我?”站在古堡向阳一面的窗台上,罗根不转身平缓地说道。也只有在完全可以信赖的人面前,他才会搬出这样的冷幽默。
  “总司令……”托比亚斯从后面走前来,“您自从晚餐之后就是这个样子,我生怕打扰了您,又担心您这样咳嗽……”
  “还是叫我长官吧,总司令这个称呼还不习惯!”罗根仰望着满天繁星,“人终有一死,一点小毛病又算得了什么!”
  托比亚斯在侧后停住,轻声说:“您这几天咳得特别厉害,还是别抽了吧?”
  罗根听得出言语的关切,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论从哪个方面讲,自己都已成为这些兄弟的主心骨。
  “不碍事的……”罗根一边说,一边叼起雪茄。
  在抽烟这个问题上,托比亚斯自是无力多说。他默默站在一旁,仰头看着这乡间格外清晰的夜空。
  “人生真是难以捉摸,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收获,若干年后还不是枯骨一堆?”罗根叹道。
  “对于人生,我一直觉得长官比我们任何一个人看得都要远、都要透彻,不想长官原来也是有烦恼的!”托比亚斯用打趣的口吻说。
  “嘿,我又不是神——就算是,也只是自己的神!”说到这里,罗根看了看尚有一截的雪茄,毫不犹豫地将它扔了出去。
  烟头就像是一颗流星,在黑暗中迅速划过,最终从视线中消失了。
  须臾,托比亚斯轻声说:“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罗根所听的若不是慷慨激昂的军歌,便是各种传统交响乐,提到“自己的神”,他突然想起五月天的那首《倔强》,虽然还可以哼出大概的曲调,却连歌词也记不全——那个现实而淡漠的世界,终究是渐渐远去了。
  波澜壮阔的战争年代,依然会有孤寂的夜晚。
  “是啊,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感慨之余,罗根平静地审视自我,空军总司令的踏板与28岁的年纪结合在一起,任何人都该感到知足。毕竟在无背景、无权势和无手段的“三无”情况下,想要一步登天简直是痴心妄想。
  “我们已经赢得了梦寐以求的胜利,彻底打败每一个敌人也只是时间问题,长官!”托比亚斯意味深长地说,“有什么比登陆英国之前的煎熬更让人烦恼呢?”
  罗根轻轻地摇了摇头,“有目标的时候,烦恼是一种动力;是没有目标的时候,烦恼可能就是一种无助的苦恼了!”
  托比亚斯无言以对,沉默中,他突然扯住罗根的手臂用力一拉,踉跄之间,罗根听到托比亚斯的“小心”与子弹飞来的“嗖”声混杂在一起,背后的汗毛几乎瞬间竖立!
  作战经验丰富的两人,当即顺势朝后倒去,托比亚斯口快,连声喊道:“有敌人!卫兵!”
  “真该死!”
  罗根顾不上磕得生疼的胳膊,与托比亚斯互相搀扶着离开了敞开的露台。这布莱尔城堡位于皮特洛赫里西北方6英里处,建于13世纪,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曾是亚瑟尔公爵们的故居,也是苏格兰高地东南部的重要名胜——德国军队一天前未经战斗占领此地,由于环境优雅、位置颇佳,清理后将其用作前线指挥部。视察前线而来的罗根随后带着众将领入驻,这时候德军部队又向前推进了二十多公里,周边区域也已经部署了警戒线,但看来夜幕的掩护仍然为英军的散兵提供了可趁之机!
  驻守在城堡中的德军士兵们闻讯而来,一面保护着罗根撤往更加安全的房间,一面以步枪和冲锋枪向着黑暗深处猛烈开火。不多会儿,驻扎在附近兵营中的战斗人员赶到现场并对周围的树林展开搜索,几个小时折腾下来却毫无收获。
  “总司令,看来这里仍然过于靠近前线,我建议天亮之后就离开这里——至少也要到警卫森严的皮特洛赫里去!”负责指挥部安全的文斯特上校谨慎地建议说。
  罗根想了想,“皮特洛赫里和这里也没什么区别,要么撤回到大后方去玩兵人,要么留在这里!”
  “玩兵人”是从普鲁士时代流传下来的一句俚语,原指将领们通过沙盘兵棋进行作战部署,后来被人们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思,即暗讽那些只会呆在后方指挥、不知前线实况的统帅。
  上校显然听出了话中的意思,他知趣地退到了一旁,而除了爱德华·迪特尔已经返回部队之外,陆军上将恩斯特·布施、空军上将乌尔里希·格劳尔特和海军中将冯·德拉皮埃尔等人都在随行人员之中。这些一战时期就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老将们早已见惯了生死,更不会将这种级别的威胁看在眼里。
  “如果英国人知道我们在这里,并且把手中最宝贵的战机或是重炮拿出来,我们当一回诱饵又有何妨?”说这话的时候,罗根有意看着恩斯特·布施说这句话,一直显得郁郁寡欢的陆军上将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表示赞同。
  罗根不再征询其他人的意见,直接下令道:“好了,上校,传令加强戒备,其他人……都回房间休息去吧!明天我们还有重要军务需要讨论和部署!”
  将领们各自起身离去,经过了这么一番折腾,罗根更没有睡意了。他踱步来到大厅,从各作战部队抽调来的参谋军官们已经将这里变成了作战指挥中枢,大幅的作战图明晰地指示出了战场状况,精致的大沙盘则反映出了作战区域的确切地形——为了制作这个沙盘,空军情报部门的军官们花费数月时间,研究分析了十几万张航拍照片,这其中凝聚的汗水与心血令人惊叹!
  沙盘上,一条蜿蜒的铁路线从爱丁堡一直延伸到了因弗内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条铁路线是残破断缺的:大敌当前,英国抵抗政府军自是不惜自行破坏这条已有近百年历史的铁路线,而德军工程部队目前正在连夜赶工修复从珀斯到皮特洛赫里的这一段,只待两周内铁路修复,大量兵员物资将以极高的效率运入,从而为德军步兵和山地部队的作战提供有力支援!
  “长官!”
  佩戴空军少校标识的凯伦·莫尔特快步走来,凭借在动乱时期的突出表现,他获得了从军以来的第一次“跳级”,直接获得了同僚们往往要在三十好几才能够得到的军衔,从此迈入了中层军官的行列。在荣誉和精神的强大鼓舞下,他愈发干劲十足,原属空军总参谋部的无线电技术中队已经升格成为直接听命于空军总司令的无线电情报处——除继续负责空军高层的通讯安全外,更在监听和破译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员精力,涉猎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搜集敌方情报!
  “刚刚收到紧急密电……我们和苏联政府的外交谈判已告破裂,东线战事随时可能重燃!”
  听到这个消息,罗根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心中的复杂情绪着实添重了几分。半晌,他感慨道:“真快!”
  “苏联方面想必已经从我们对英作战中揣摩出了我们的真正用意!”凯伦简要分析到。
  “是的,我们的敌人并不傻!”罗根低头看着沙盘,可这里并不包括东线战场。
  “英国人方面,我们只截获到他们向北美通报战况的电码,没有任何与作战指令相关的。我想……他们现在是以有线联络为主,而且相当谨慎!”凯伦继续汇报说。
  这个情况依然没有逃出罗根的意料,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掌握主动……让法蒂和他的部队行动!”
  “是!”凯伦干脆利落地应承下来。
  “还有,这段时间要密切关注北美方向发来的电码,我有种隐隐的预感……美国和英国流亡政府不会对我们的进攻坐视不利!”由于这个指挥部里许多军官都是陆军人员,罗根还是刻意压低了声音。若是在如今的空军司令部,他全然不会有这方面的顾忌——关键位置上都是可信之人,从各航空队抽调或提拔上来的,则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旁敲侧击的考验。想要坐稳自己的位置,年轻的空军司令就必须小心提防那些资历更深的同僚窥视!
第41章
特战萌芽
  黎明前的黑暗依然是那样的深沉,以至于在不借助任何人工光源的情况下,肉眼只能辨别几米外的物体。天空中,一阵极其轻微的嗡鸣声就像是从九天之外传来的异音,又像是早起的蜂群发出的。它没有引起任何的警戒和骚动,持续不多会儿便完全消失了。
  风中,一朵朵黄绿相间的降落伞花悄无声息地绽放,它们从高高的空域迅速下降,最终隐入暗色的田野之中。
  不远处,美丽的山城奥古斯都堡静静矗立在尼斯湖畔。这里的建筑物散布林间,尖顶的城堡具有浓郁的苏格兰风格,平静的湖泊则是和平时期聚集了颇多好奇目光的焦点。现如今,战争阴云却已悄然逼近,占领因弗内斯的德军部队,到此只有50公里的直线距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