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262

第29章
战场魔术师
  黑沉沉的夜幕下,爱尔兰海汹涌的浪涛使得海面看起来格外狰狞,任何航行于此的舰船都会受到冰冷海水的冲刷和摇晃,每天定时巡航于此的英国炮舰也不例外。圣乔治海军旗下,舰员们用探照灯来回扫视着四周,但海况是如此恶劣,舰员们根本无法分辨出远处的黑色物体是海浪还是一艘德国潜艇的指挥塔,转悠了半个小时,它终于懈怠地朝着30多海里之外的贝尔法斯特港驶去,那里有舒服的床铺和可口的热食,而且远离德国空军和地面部队——按照地理情况和英国高层的推测,德军在推进到苏格兰南部的斯特兰拉尔和卢斯湾后才会考虑跨过北海峡发动登陆作战。眼下,对北爱尔兰以及贝尔法斯特威胁最大的,反而是爱尔兰政府颇为微妙的中立态度!
  就在英国巡逻舰离开后十多分钟,一艘拥有流线型船体的潜艇悄然浮上水面,夜幕下,它黑色的身躯就像是一条敏捷的猎鲨。穿着防水雨披的艇员们小心翼翼地从舱口钻出并登上甲板,由于十分靠近敌人的海岸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操纵艇首艇尾的甲板炮和机枪,使之迅速进入临战戒备状态,另一部分人手忙脚乱地解开固定在甲板上的救生艇包,在展开并充气之后,4个黑衣人登上了这艘救生艇并划离了潜艇,然后如一片弱小的叶子渐渐消失在起伏的浪涛之中……
  1月份的伦敦,阴冷潮湿、了无生气。自从德军发动圣诞攻势以来,曾经辉煌的大英帝国首都连同周边的一小片区域陷入了孤立的境地,留守伦敦防御圈的两百多万英国军民只能依靠前期储备的物资和少得可怜的海上运输来维持,更致命的是,他们不得不没日没夜地提防着德国人的进攻,一有风吹草动便如同胆小的兔子般惴惴不安。
  阴霾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大半个月,海风吹散了乌云,天空终于放晴,可自从德军横扫西欧、登陆不列颠以来,英国人似乎越来越讨厌这种阳光明媚的天气了。
  一大早,伦敦西区的沉静就被来自空中的轰鸣声所打破,位于楼房顶部的观察哨很快发现了四架单翼、双发、拥有透明机舱头的德国轰炸机以大约2000米的高度飞来。它们刚刚飞过英军阵地边缘,那些部署在公园、绿地和小广场上的高射炮就开始喷射出灰色的烟团,耳边的砰砰声没完没了地响着,像是在告诉敌人伦敦还远未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又像是在为困守于此的英国军民打气助威。持续的防空火力并没能击落一架德国飞机,它们不慌不忙地飞到城区上空,打开机舱,洒落下雪片般的白色纸片,那上面的文字虽然每天都不一样,但都是一个主题:投降吧,英国人,你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英军防空炮手们每天都在做着无用功,泰晤士河警卫部队的工作可就要实在得多,万恶的德国人不断在上游投放水雷,那种老式的、带有触角的圆球状爆炸物就像是一只只水中的刺猬,在河面上时沉时浮、若隐若现,看着就叫人心惊胆战。虽然如今泰晤士河上已经没有英国战舰和运输船只航行,但这些水雷仍对桥梁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为此英国人不仅在河面上拉起了铁丝网,还像渔民一样每天操着小船打捞这些水雷。可排雷是一件危险的工作,时不时传来的惊雷总是要让亲属中有人担任警卫队成员的英国人心惊肉跳、魂不守舍。
  同样压迫着伦敦军民可怜的神经的,还有早晚各一次的远程炮击和无休止的无线电广播,那些重磅炮弹总是远远落在泰晤士河口,广播的内容也总是在鼓吹德国军队在前线的战果。越来越多的英国军民宁可轰轰烈烈地来一场决斗,可德国人似乎并不急于一口吞下大英帝国的精神象征所在。或许是畏惧城市周边无处不在的反坦克三角架、上千门反坦克炮和英国版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或许只是在享受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等着伦敦防御圈里的英国军队离开坚固的碉堡主动撞上他们的枪口,反正在这个寒冷的1月,他们只是继续平稳而缓慢地扫荡着英格兰中部的残余城市和整个威尔士。平均下来,德国军队每天攻占两座城镇,扩大占领区面积百来平方公里,修建新机场一座——登陆英国的部队倒是在以每天8000到1万人的速度增加,这意味着到了1月底,德军老帅冯·隆德斯泰特手中的兵力已经增加到了32个师50余万人,占到了德国A集团军群的六成兵力,而在“海狮计划”最初的两份方案中,一份估计英军会很快投降,所以德军只需要运送20万左右的部队上岛即可赢得战争;另一份较为谨慎,认为英国人将决死抵抗,因而A集团军群将全员投入,连B集团军群也将抽调一部分精锐的装甲部队和战斗经验丰富的步兵师支援作战。当然,如果英国军民寸土必争,那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德国人耗费相当大的兵力和物资,进而将整个英伦三岛变成焦土!
  天气的放晴也意味着双方空军从前一阶段的“冬眠”中苏醒过来,德国人迫不及待地加强了对英国北部的航空侦察,配备精密光学设备的远程侦察机一天三次地光顾英国北部主要港口,装备航拍设备的BF-109或者BF-110则利用速度优势对英军在英格兰北部的战场部署进行频繁的侦察。相比之下,英国空军的活动要谨慎得多,一小部分“喷火”被改装成为高速侦察机,他们热切地关注着德军空军和地面部队的部署、调动,其侦察范围主要集中在利物浦至格里姆斯比一线及德军纵深地带——在英军指挥官们的观念里,一旦德军准备向北发起进攻,那么他们的空军和坦克集群首先会向指定的作战区域集结。
  不过这一次,他们显然打错了算盘!
  阳光明媚的中午,位于诺丁汉南郊的大型军用机场上,一架架蓝绿色迷彩涂装的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整齐排列在跑道两侧的停机坪上,仓库附近随处可见拖车、油罐车、消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高大的直列式天线以往在英国的海岸线上多有出现,而机场周边密密麻麻地布设着高射炮阵地,熟悉的88毫米高炮数量之多,它们斜指向天空的炮管竟形成了一片独特风景的“树林”。
  一辆轮式装甲车和一辆带有天线的Sd-kf-z2型装甲通讯车风驰电掣地驶入这座距离最前沿阵地有50英里远的机场。阳光下,它们那具有金属质感的车身和开动时发出的轰鸣都与周围这些一动不动的车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横穿过整座机场之后,它们最终停在了距离跑道2000多米、顶部覆盖着伪装网和泥土层的大型堡垒旁,相比于这钢筋混凝土工事硕大的身躯,入口处的门洞如此狭小,看起来就像是一支大海龟的排泄口。虽然从车上下来的几名军官都将自己的军衔标识隐藏在灰色风衣里边,但看着他们领口闪烁的勋章,矗立在两旁的士兵都毕恭毕敬地举起了手中的步枪。
  “敬礼!”
  行走中,罗根庄重而不乏洒脱地还以军礼。随着赫尔曼·戈林堕入地狱,德国空军重回人间,而这支精锐部队的变化不仅仅作战风格上,在举手礼和正统军礼之间,德军统帅部和空军司令部均未做出任何正式要求,但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个问题,军人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本职而非政治上——虽然一个人带来的改变是微弱的,但潜移默化之下,效果终究还是会逐渐显现出来!
  这座主体坐落在地下的大型堡垒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阴冷,由锅炉供暖、内燃机供电,这里暖如春、亮如昼,陈设简单却很完善,良好的环境让军官们能够身心愉快的工作,而他们发挥的好坏,又间接关系到“木马”作战行动的展开。
  “敬礼!”
  见帝国空军作战部部长到来,所有人立即停下手里的工作,他们中军衔最高者是一位年过五旬的空军中将。尽管军衔较罗根高出一级,但职务所属还是让他以报告的口吻介绍了这里的情况:
  “今天一上午就有4架英国侦察机飞抵机场附近,装甲目标区也受到了多次侦察。按照预定计划,我们的战斗机和高射炮进行了谨慎的反击,只击伤其中一架!若是下午英国飞机再来,是否进行真正的反击?”
  “反击?嗯,反击!从下午开始,来几架英国侦察机就给我击落几架,不必有丝毫的顾忌!”罗根果断做出决定,尽管空军在西线的具体指挥任由施佩勒元帅负责,但作为“木马”行动的一部分,他也有权越级调动部队——如此重叠的隶属关系若是处理不好,很可能造成作战上的缺失,因而及时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明白了!”老将乐滋滋地说,“若是英国人发现自己花费巨大代价攻击的只是一些假目标,心情肯定会非常糟糕的!”
  “何止糟糕,简直会捶胸顿足、以头抢地!”罗根走到观察窗前,用可移动的潜望镜观察了一番,远距离看去,谁会料到机场上那些飞机和车辆都是临时用木板拼装起来并刷上油漆的?前一段时间天气虽然很糟糕,但德军官兵们可没有闲着,有没有木工和漆工技巧并不重要,依葫芦画瓢、照章抓药可不难!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英国人自以为聪明地将刚刚有所恢复的航空兵力投入对德军“前线机场”和“装甲部队集结区”的抢先攻击。一旦落入陷阱,英国人每损失一架飞机,一周之后能够投入贝尔法斯特之战的飞机就少一架,在胜负天平上的砝码自然而然地减少一分!
第30章
王室的抉择
  日近黄昏,血红的残阳穿过逐渐消散的黑色烟团洒向灰褐色的田野。随着最后一架机翼下喷涂着环形徽标的英军轰炸机呜咽着逃离战场,地面上持续喧嚣的炮声终于平息了。阵阵轰鸣声中,两架或者四架编为一队的德国战斗机呼啸着从空中飞过,宛若刚刚赢得胜利的骑兵得意地检视自己的战果!
  从机舱往外,阿道夫·加兰德上校看到了田野中散落着的飞机残骸,它们有些已经烧成了一堆废铁,只冒着袅袅的青烟,有的直接摔成了碎片,无数的金属块散布在偌大一片区域内,唯有破损的发动机还能辨出形状。见视线中已经没有了敌机,这位有着漂亮小胡子的王牌飞行员摘下氧气面罩,从夹克口袋里摸出一根雪茄,潇洒地点着(战斗机里不准抽烟,但历史上的加兰德就是德国空军中唯一敢这样干的牛人)。在刚刚过去的45分钟时间里,差2个月就满29岁的加兰德凭借着击落5架敌机的出色战绩,成功超过了此前的德国空军头号王牌沃尔特·奥梭正式成为德国空军的新NO.1,而其个人总战绩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1架,距离传奇的红男爵只差19架!
  只有一名王牌的联队并不能称之为王牌联队,自从阿道夫·加兰德升任德国空军第26战斗机联队指挥官后,这支精锐的空战部队成为联队战绩榜头名的有力争夺者,目前已经与荣誉的“里希特霍芬战斗机联队”即第2战斗机联队持平,并且涌现出了大量的空战新星!在今天这样的空中伏击战中,小“超人”们同样大显身手,仅第1战斗机大队就创造了30分钟击落32架英国轰炸机的惊人记录!
  “各位,干得好!让我们记住这一天吧,英国空军从此将远离英国的天空!”联队的通讯频道里突然传出一个陌生的声音,飞行员正纳闷着,那个声音紧接着说:“我是空军作战部长汉斯·罗根,我谨代表帝国空军向你们致敬!”
  战斗机的无线电仅限于较短距离内的通讯,这意味着年轻的作战部长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时段仍然留在战斗的最前沿。接下来,阿道夫·加兰德的声音在频道里响起:
  “给我们每个人发勋章和雪茄吧!将军!”
  “没问题!”那个年轻的声音愉快地说道。
  ※※※
  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是一座依山傍水、风光奇异的城市,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这里夏季的平均气温只有21度,冬天亦很少有低于零度的日子,可以说一年到头都是凉飕飕的。自从离开伦敦之后,英国王室的主要成员和政府首脑们就搬进了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一座宏伟、充满了王室威严气质的古城堡。随着德军战线的不断北进,英国的相当一部分贵族、政要和技术人员都已经乘船离开,就连内阁副首相安东尼·艾登也于两个月前赶往加拿大筹备王室和政府整体外迁事项,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和首相丘吉尔目前仍留在爱丁堡,以显他们与本土军民共同抵抗德军入侵之巨大决心。
  残酷的一天行将结束,方形城堡悄然隐入夜的黑暗之中。在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英国战时内阁首脑和主要将领们一一在列,人们面色凝重,尤其是皇家空军的两位主要指挥官——接替爱德华·比尔担任英国防空指挥部司令官的休·道丁,皇家空军轰炸机航空兵司令查尔斯·波特尔,神情惨淡到了极点。
  “真是灾难般的一天!”叼着雪茄的丘吉尔缓缓抬起头,双眼通红、满脸疲惫。自德军登陆以来,他和他的内阁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军事上的一再失利,尤其是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先后被打残,向德国人求和的呼声正在国内日益高涨。基于战时内阁的坚决抵抗原则,矛头便指向了这位固执的首相,越来越多人公开要求他为英国如今的局面负责,并认为他继续拖延战争只会让王室和整个英国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雪上加霜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温莎公爵出现在了欧洲大陆,这个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在英国传播着。要知道,在担任王储的26年间,他在民众心目中积累了极高的威望,而且他的下台是因为婚姻而非政治原因。一旦重新返回英国,这个国家出现分裂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正因如此,丘吉尔向乔治六世提出以非常手段排除这个隐患,但是兄弟情深的英国国王却断然拒绝了!
  空军上将查尔斯·波特尔面如死灰地站了起来,“尊敬的首相阁下,我恳请内阁批准我的辞职请求,必须有人为这样的失利负责!”
  “决策是我做出的,应该由我来负责!”身材瘦弱的本土防卫司令、陆军上将阿兰·布鲁克也毅然站了起来,昂首挺胸、一脸不屈。
  会议室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异常压抑,须臾,丘吉尔伸出自己的右手做出了一个“坐下”的动作,“坐下吧,先生们!现在不是追究某个人责任的时候,就算我们集体辞职,也无助于改变现实!”
  两位上将心有不甘地坐回到椅子上。
  丘吉尔将他的雪茄放在烟灰缸上,以他一贯的沉稳风格叙述到:“虽然我们损失了近200架作战飞机,但至少摧毁了德军集结在前线附近的许多飞机和坦克,短时间内,他们应该无力再向苏格兰推进。我想,苏格兰多山的地形仍旧是阻挡德军的最有力武器,而我们只要再坚持三个月!三个月!局势就会出现逆转!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维系我们的海上运输线,根据挪威地下抵抗组织传来的消息,俾斯麦号和沙恩霍斯特号已经抵达了特隆霍姆……查尔斯?”
  统帅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的查尔斯·波特尔将军又一次站了起来,脸色却还是灰白灰白的。
  “抱歉,尊敬的首相阁下,我们的轰炸机不足以携带重磅炸弹攻击特隆霍姆,它已经远远超出了轰炸半径。除非……我们的飞机只进行单程轰炸!”
  单程轰炸也即意味着攻击之后不再返航,且不说英国空军目前已经没有那么多轰炸机可用于单程作战,经过诸多挫折之后,皇家空军飞行员们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意志来执行这样的任务还是个很大的疑问。
  “既然这样,我们的希望就只有寄托在光荣而勇敢的海军身上了?”首相的目光转向临时接替本土舰队司令官职务的布鲁斯·弗雷泽,随着“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从地中海返回本土海域,他手中已经重新拥有了三艘可出航的作战航母,唯一的问题是舰载机在前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中损失较大,各舰还只能达到理想编员的三分之二!
  弗雷泽看了看坐在自己身旁的舰队副司令约翰·托维,短暂的眼神交流之后,前者站起来说道:“我们可以在明天早上之前拿出一份详细的攻击方案,根据地中海作战的胜利经验,鱼雷轰炸机完全有能力重创俾斯麦号那样的大型战列舰!”
  “那就好!眼下的难关,非得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渡过!”看到了新的希望,丘吉尔的口气却还是那般沉重。
  过了好一会儿,会议室宽大而沉重的木门终于被推开,一身戎装的乔治六世大步流星地走进来,这位国王现年45岁,虽然在人格魅力上远不及他的胞兄,且由于长期吸烟而患有肺部疾病,但外形上继承了温莎家族的轩昂气质,尤其长着一张方正大气的脸庞。只不过亲身经历了这个强大帝国的疾速衰败,他的一头金发中平添了许多白丝,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明显衰弱了不少。
  内阁成员和军队将领们集体起立向国王致意,尽管从不干涉具体军事部署,但乔治六世毫无疑问是个积极主张英国战争原则的精神领袖。在战争爆发之前,他和带着夫人访问美国,成为首位到访这个国家的英国君主!战争爆发后,他还破天荒地发表了公众讲话,鼓舞英国军民与强大的敌人作战!
  落座之后,乔治六世开门见山地说:
  “诸位,我今天来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王室是否真的到了非得迁往加拿大不可的地步。诸位应该都很清楚,大不列颠君王两百多年来从未离开英国迁居他处。一旦王室撤离,整个国家的根基将受到极大的动摇!”
  在军事上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本土防卫司令阿兰·布鲁克,这位刚刚还提出辞职的陆军上将很是沮丧地站起来说:“陛下,我们的空军今天损失了几乎全部的预备部队,不列颠的防空今后将更加举步维艰。加上德国人很可能利用温莎公爵组织傀儡政府,他们很可能会对您和王室采取极端的空袭……”
  “你是说,他们会向我投掷炸弹?”乔治六世并不激动,而是有种无奈的坦然,他登基不过3年多时间,整个英国竟变成了如今一副烂摊子。子民们若是有先见之明,恐怕宁愿选择接受温莎公爵的荒唐婚姻和亲纳粹思想,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园变成废墟吧!
  “虽然不能确定,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阿兰·布鲁克无奈地说道。
  “首相,我们究竟能不能支撑到俄国人从德国背后发起进攻?”乔治六世问丘吉尔。
  英国首相艰难地挪动了自己肥硕的身躯,“我相信可以,但……我们仍应该做好两手准备!”
  “北部的因弗内斯是否比爱丁堡更加安全?”乔治六世又问。
  “是的,至少短期内是!”丘吉尔稳妥地回答道。
  经过了最后的权衡,英国国王离开了他还没有坐热的椅子:“基于目前的紧急状况,除我之外,王室成员全部撤往加拿大,海军须全力做好运输和护航工作!此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学校加快撤退,造船厂、飞机制造厂和枪炮工厂的设备也尽可能通过船运撤走,不能运走的,统统安置炸弹!”
  几名老将意欲劝说,但乔治六世只留下一句话:“只要我一天不离开英国,他就没有办法夺回这个王位!”
  是的,“夺回”,而不只是单单的“夺走”!
第31章
海上诱杀战
  又一个晴朗的早晨,当隶属于德国空军的Ju-88远程侦察机略过苏格兰北部的传统锚泊地上空时,飞行员们惊讶地发现两艘航空母舰和四艘巡洋舰已经不见踪影,空旷的海面上只剩下有伤在身的“罗德尼”号战列舰、老迈不堪的“暴怒”号航空母舰和为数不多的轻型舰艇。
  “皇家方舟”号和“鹰”号出动的消息,迅即通过德国空军情报部门传达到了德国海军司令部,经过加密的无线电波又以最快的速度飞向了特隆霍姆——德国空军和海军这两大军种,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展开一场亲密的协同作战。
  尽管所有舰艇油料充足、兵员齐备,但由于敌人航空母舰去向不明,奥托·西里亚科斯中将所指挥的德国舰队并没有冒然离开戒备森严的特隆霍姆港。基于空军作战部提供的方案和海军在布雷斯特的经验,德军已经在这座挪威北方港口打造了全新的防空体形:特隆赫姆峡湾口的布列克斯塔德角和桑迪角各安装有一部FUMO雷达,当英机接近挪威海岸时,雷达报警,全套防空体系开始运作;特隆赫姆机场上的德国战斗机随时候命,一旦接到雷达站传来的警报,第一批战斗机15分钟内即可升空迎击;特隆霍姆港口区和峡湾两岸制高点上的17个高射炮连为整个港口提供一顶严密的火力保护网,再加上部署在海岸和巡逻船只上的大型发烟器,足以在短时间内将驻泊于此的德国舰队妥善地保护起来!
  万众期待之下,到了中午时分,离开锚泊地的两艘英国航空母舰终于“现身”:39架由“箭鱼”和“大青花鱼”组成的鱼雷轰炸机群在14架“管鼻燕”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扑向特隆霍姆港。可这支舰载机群还没有靠近目标,德国第5航空队的11架BF-109和7架BF-110就已经前出至挪威海岸线,一场激烈的空战旋即在寒冷的北欧爆发:
  参战双方均是富有战斗经验的飞行员,德国人在武器上更胜一筹,英国飞行员们则抱着必胜的决心,一架架新锐或是老旧的战机在空中相互追逐、侧翻横滚,发动机的声音或沉闷、或高亢,长长短短的射击总是伴随着呱噪的枪炮声,而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残酷的杀戮。不少飞行员直接被横扫而来的子弹打死在机舱里,还有一些倒霉蛋来不及逃出机舱就与受损的战机一道坠向陆地或者海面,稍稍幸运一些的能够及时打开降落伞,可没有人能够在冰冷的海水中支撑太久的时间!
  由于地处偏僻的寒带,精彩的场面没有太多的观众,但战略意义却不逊于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空战。趁着更多的德国战斗机还没来得及升空拦截,25架英国鱼雷轰炸机溜过德军的空中防线扑向了美丽而幽僻的港湾,但迎接它们的不是挪威人的鲜花和掌声,而是德军88毫米、37毫米高射炮和20毫米机关炮构成的防空火力网,这其中还包括了3辆由德国空军提供的Flak38型20毫米自行高射炮和2辆Flak40型37毫米自行高炮——它们均以兵器测试的名义和其他武器一块运至北欧,就极低温度下各种车辆武器的作战情况进行研究和改进,“顺带”参加这场早有预谋的战斗!
  遭到德军防空火力拦截后,英国鱼雷轰炸机群立即拆散了原先的编队,它们向四面八方散开,然后对港口区实施向心突击。这种海军航空兵战术需要很高的技巧和勇敢,一些皇家海军的飞行员驾着飞机以几乎擦着特隆赫姆博物馆房顶的高度冲向港湾中的德国战舰,他们老练地投下了鱼雷,然后让飞机一翻身,迅速从低空拉起。这样的战术动作固然提高了攻击效率,但接近一半的鱼雷机在投弹和拉起的过程中被德军炮火击落。十多条460毫米航空鱼雷准确地投向了德国舰队,然而德国人还有最后一道防线,那就是布设在舰艇周围的防雷网。尽管海面上爆炸接二连三,腾起的水柱根根粗壮,可最终没有一枚英军鱼雷能够对目标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空中的鱼雷攻击以惨痛的损失而收场,面对德国人的严密防守,英国海军并没有放弃进攻。只过了半个多小时,17架“贼鸥”战斗轰炸机编队而来——就在9个月之前,16架从奥克尼群岛起飞的“贼鸥”成功干掉了入侵挪威的德国巡洋舰“柯尼斯堡”号,而该舰也是盟军在二战中击沉的第一艘德国战舰!
  英军指挥官似乎期盼着这些由并不成功的舰载战斗机改装而成的俯冲轰炸机能够创造奇迹,然而它们甚至没能突破德国梅赛施密特机群的拦截。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北欧进行训练的德国海军航空兵第1舰载机大队所属部分飞行员参加了作战行动并成功击落了其中两架英国飞机,这也是德国海军舰载机部队所取得的首批战果——令人惋惜的是,尽管“格拉夫·齐柏林”号早在1936年底就动工建造,相应舰载机的研制和生产直到1939年还进展非常顺利,舰载型的BF-109即“T1”甚至已经进入了正式量产阶段,但在时任德国空军总司令的赫尔曼·戈林阻挠下,德国海军第一艘航母无奈地于1940年初正式停工,舰载机的生产计划也惨遭取消,以至于目前这个舰载战斗机大队只能使用陆基型的BF-109E型战斗机来训练飞行员!
  正所谓好事多磨,自从德国空军总司令职务由阿道夫·希特勒亲自代理以来,雷德尔元帅利用自己和元首的私交争取到了海军航空兵的生存空间,除了第1舰载机大队已经正式编入德国海军航空兵作战序列之外,空军兵器生产部门还允诺向海军提供最新式的FW-190作为舰载战斗机的改进原型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方面,海军依然按照最初的计划使用容克斯公司的JU-87C和费舍尔公司的Fi-167,两款轰炸机均在1940年之前制造出了第一批生产型。不出意外的话,它们将先于新式舰载战斗机形成战斗力!
  就在前线的战斗机部队成功阻拦了英国舰载机群的第二次攻击时,由前帝国空军参谋长汉斯·施通普夫指挥的第5航空队所属远程战斗机和轰炸机部队迅即从挪威西北部各机场起飞,用以搜索攻击英国航母编队——分成四批起飞的作战机群总数达到了161架,而这几乎是该航空队目前所能够动用的全部作战飞机,其规模之大、行动之果断,显然不是临时接到作战命令的。要知道在北欧的寒冷天气下,机场跑道、飞机燃料以及发动机这些都要进行预先准备!
  以强大的德国舰队为饵,一场声势浩大的海上钓鱼行动逐渐进入了高潮。下午2时许,德军的一队He-111在特隆霍姆西南方210海里处发现了以两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英国舰队,飞行员们不顾舰载战斗机的阻挠采取了攻击行动。受限于水平轰炸的精度,47枚炸弹中只有一枚击中了“鹰”号,且未能对这艘由战列舰改装的航空母舰构成严重威胁,但经由无线电指明英国舰队的方位后,大批德国轰炸机正气势汹汹地赶来!
  半个小时后,随着最后一架从特隆霍姆返航的“贼鸥”降落在了“皇家方舟”号的飞行甲板上,英国舰队开始全速向西撤退,但仅过了几分钟,23架Ju-88追踪而来,这些灵巧的双发轰炸机旋即对两艘航空母舰进行了较为精准的俯冲轰炸。尽管有4架为英国舰艇猛烈的防空炮火所击落,但它们的冒险很快获得了丰厚的收获:一枚250公斤的航空炸弹命中了“皇家方舟”号的飞行甲板,庞大的航空母舰上顿时浓烟滚滚、大火冲天,先前起飞进行掩护的舰载战斗机只能前往载机量相当有限的“鹰”号降落,可是屋漏偏逢连日雨,就在6分钟之后,德军轰炸机投下的一枚炸弹又击中了“鹰”号的飞行甲板,虽说这爆炸点偏向舰艇左侧,但巨大的威力还是瞬间摧毁了停在飞行甲板上的9架舰载机和大量的勤务人员,更致命的是,航母机库里的战斗机无法起飞,先期起飞的战斗机无法降落。
  一旦失去了空中保护,自身防空能力有限、舰体装甲薄弱的航空母舰将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从挪威机场起飞的德国轰炸机接踵而至,护航的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不得不全力以赴地保护两艘航空母舰,以至于舰队上空始终被高射炮弹爆炸产生的黑烟团绕着。但没有了英国战斗机的干扰,德国轰炸机愈发肆无忌惮,杀至兴起,就连BF-110重型战斗机也俯冲而下,以机炮和机枪扫射英国舰艇——别小看了飞机的枪炮子弹,它们对水面舰艇的露天战位杀伤极大,而且还能够威胁到驱逐舰上层建筑的薄弱舱壁,轮番攻击下来,等到从苏格兰东北部机场起飞的英国战斗机前来“救驾”,这支英国舰队已经是乌烟滚滚、狼狈不堪。虽说诸舰无一沉没,但每一艘都不同程度受损,尤其是两艘航母,没有十天半个月是难以重返战斗序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