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225

  “可以预料的是,我们要为这次冒险行动付出不小的代价,如果是为了解救那些对德意志毫无益处甚至有害的人,我头一个不答应!”林恩以笼统宽泛的答案回了赫达的问题。
  “听到您这么说我就安心了。”赫达试探性地说道,“我们定当全力以赴,为了德意志,也为了元首!”
  元首,同样是一个敏感而尖锐的话题。元首的指令既可以理解为阿道夫·希特勒的遗愿,也可以是他亲口下达的命令,两者之间在元首生死的问题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对于赫达,对于德国的其他抵抗者,帝国情报部门在联络时皆用了“元首指令”的字眼,但元首以及“避难所”基地的详细状况必须严格保密,而即便情报人员在不泄露机密的情况下侧面表示元首尚在人间,抵抗者们也需要进一步的证明才可能完全信服。
  游戏的规则,林恩同样必须遵守,他拔高一节音量:“说得对,一切为了德意志,一切为了我们引以为傲、绝对效忠的元首,让我们全力以赴!”
  在结束与赫达的谈话后两天后,另一位原先在德国军事谍报局效力的重要人物、有着“法国蓝狐”之称库特·布伦斯奇以特有的方式与林恩取得联系——他派来了一位可靠的副手艾伯特。一个人的外号往往包含着直接的信息,顾名思义,这只狡猾的“蓝狐”与法国有着莫大的联系。事实上,这个拥有法国和德国双重国籍的厉害人物早在1935年就开始在法国从事间谍工作,战争爆发时已经混进了法国陆军的后勤部门,西线战役之前没少为德国提供重要军事情报,德国击败法国后,“蓝狐”并没有回归德国军队,而是跟随法国政府败退到了南方,在“维希政府”的陆军部门继续效力,主要负责探察本土法军动向和德国军队一直垂涎的法国本土舰队情报,可惜德军强行夺取法国舰队的行动太过仓促鲁莽,最终还是没能占有实力不俗的法国舰队,而随着战争的结束,库特·布伦斯奇也一度从帝国情报部门的视野中消失了。从艾伯特口中,林恩才知道法国光复后,维希政府的许多高级官员和将领都被当成叛国者进行了审判或丢掉乌纱帽,维希政府治下的军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好在“蓝狐”有着精明的交际手腕,他不仅保留住了军职,还在法国军队的重建中左右逢源,不仅军阶获得了晋升,还在军中培植了良好的人脉关系,帮助原德国军事谍报局潜伏于维希政府的几名同僚漂白了身份,甚至将其中两人“塞”进了陆军战斗部队。此次帝国高层重启在德国的情报网络,间接联络上了这位堪称传奇的超级间谍,而他也让艾伯特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灰鹰”所在的部队即将开赴纽伦堡驻防!
  又过了两天,赫达领导的地下抵抗组织替新到德国的行动人员伪造的盟国占领区身份证件制成,林恩的新身份是德国红十字会的募捐工作人员,这个身份不仅在德国红十字会可以核实到档案,在盟军占领下的德国也是通用性和灵活性较为理想的,而自从斯大林刺杀行动归来后,林恩已经有半年时间无需揣着假身份活动了。
  熟记德国红十字会的章程宣言,温习医疗卫生常识和基础性的急救技能,林恩得以走出房间在不论阳光照耀还是雨水冲刷下的德国土地上行走。当然了,前提是不被告密者揭发,然而以战争末期林恩·加尔戈在德国本土的知名度,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
  又是一个清冷雨天,一身平民着装的林恩昂首阔步地走进了位于不莱梅的德国防卫军海军指挥部。
  第三帝国崩溃之前,林恩从未去过基尔的德国海军司令部,可柯尼斯堡和斯德丁两座港口的海军机构也比这座指挥部更具气势。在外观上,它更像是一所普通规模的学校,门厅正对的旗杆上悬挂着一面没有任何图案的黑红黄三色旗,应该是直接套用了魏玛共和国时代德国国旗的样板然后去掉了鹰徽。它在风雨中孤鹜倔强地飘摇着,仿佛在向人们昭示着什么。
  在一间简朴的、没有生火取暖的办公室里,林恩见到了达姆施特中校,如今这支小型德国防卫舰队的总指挥官,一个在普通岗位上默默无闻工作了数十年的老海军,一个注定不凡的风云人物。
  林恩此次虽是以红十字会募捐人员的身份而来,可地下抵抗组织在前期接洽时就已经向海军中校透露了一些情况,所以,这位海军中校对林恩行了传统军礼,并用“荣幸之至”这样的敬语作为开场。
  语言神态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境,林恩在这位老迈而精神的海军中校身上看到了质朴的信条,但他终究是盟国方面认可的德国防卫军高级指挥官,私下里与盟国存在某种妥协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故而谈话一开始仍以试探为主。
  听林恩说起去年冬天从海外运来的大宗粮食,达姆施特中校眉头一展,起身道:“那原来是你们所为啊……就凭这件事,我就该向你们郑重致谢。要是没有那些粮食,去年就该有数以十万计的德国居民熬不过冬天了!那会是一副多么悲惨的景象?我真不敢想象!”
  林恩连忙跟着站了起来:“为了共同的信念各尽其力罢了!”
  达姆施特中校点点头,感慨道:“若是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能够无私奉献,未来的日子就不必那样忧愁了。对了,霍斯特先生,你们近期还能筹集到粮食么?今年德国各地的农田虽然正常播收,但盟国军队强行征收了许多粮食,东部一些地区面临着食品紧缺的局面,这种情况到明年春天还将恶化。”
  在各种战略物资里,粮食几乎算是最廉价的一种,但也正是东西方阵营爆发大战的缘故,欧洲和美洲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而帝国在欧陆、斯堪的纳维亚以及美洲的项目还都处于投入阶段,秘密储备资金的迅速消耗使得高层在这个冬天已经无法再像一年前那样大手笔收入数十万吨食粮,而且情况若是这样持续下去,用不了一年各大项目就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这也是元首之所以对复兴时间进行了明确布置的一大因素。
  “因为战争的关系,今年的情况确实要特殊一些,我们正在想办法,尽力而为吧!不过……您也知道,这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林恩借势说道,“其实我们这次来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如您所理解的那样,我们希望看到德意志走出困境实现复兴,可这不是依靠一小部分人就能够实现的,而您在这里所做的一切不仅证明了您对德意志的忠诚,更是大智慧的表现。”
  “喔。”中校不急不忙地点着烟,“恭维的话就免了,说说你们的使命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元首。”林恩回答道,“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那支刚抽了一口的烟久久停留于指间,尔后,沧桑深沉的声音缓缓说道:“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德意志经历了两个近乎梦幻的时代,它们各自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距离伟大的胜利都只差一步之遥。遗憾固然留在心中,可那些终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年轻人,我不知道你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背后支持你的力量究竟有多么强大,我觉得每个人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应该做的事情。于公,我努力保留德国海军的火种,让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品格得以延续,于私,我力尽所能地帮助同胞,让他们免于饥寒交迫的苦楚,而不是让他们重新堕入黑暗。”
  话说得足够婉转,与冯·魏克斯元帅大致是同一类意思。看着眼前这场写满风霜的脸庞,林恩打心里并不觉得他是为了谋得这一职务而向盟国方面妥协的。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见证者和亲身经历者,他承受的痛苦和绝望已经够多了,确实有理由对这样的冒险持谨慎乃至抗拒的态度。
  良久思索,林恩平静地回答:“我能够理解您所说的这一切,若在一年半以前,我们的努力确实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但现在它已经一步步走到了现实的境界,我们鼓足勇气等待最后一搏,希望当您看到这种可能近在咫尺时,能够站在一名德国军人的立场做出正确的选择。”
  只要还算有眼界的应该会意识到这话背后的意义绝不简单,达姆施特中校抽了最后几口烟,将几乎无法手持的烟蒂按灭在罐头盒子制成的烟灰缸里——这间办公室里的桌椅摆设无一例外的属于这种简易实用型,但战旗、鹰徽以及其他与第三帝国有关的物件都不得使用,除了自制相框里那些与军人、军舰有关旧照片,这里更像是普通人家的书房。
  “但凡与帮助平民、重建家园有关的,我责无旁贷,至于战斗、杀戮、破坏还有毁灭这些,看我这年龄也不太适合吧!”
  话算不上幽默,林恩还是微微一笑:“我们所有人的最终梦想都是重建家园,这点足够了吧!”
  达姆施特中校脸上从头到尾都看不到一丝笑容,他叹道:“希望我有生之年看到的,并不是先彻底毁灭而后重建的家园。”
第28章
冬季攻势
  1946年的12月4日,距离当年的圣诞节还有三个星期,西方世界的人们却没有心思安享圣诞以及随之到来的新年假日。战火重燃的欧洲大陆自是不必多说,240个苏军师、近400万官兵连同数以万计的坦克、火炮隔着一条由北往南跨越东欧的战线与300万盟军对峙,就规模和火力而言,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罕见的重量级之战,在许多方面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几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重要的是,交战国已经突破了常规兵器的限制迈入了核武器时代,外界普遍认为双方都握有数量不确定的原子弹,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料核战争的毁灭力量,但可以确定的是,若是双方不计后果地动用原子弹,过去几个世纪汇集人类科技、文明、艺术、经济等各个方面精粹的欧洲必然沦为可怕的炼狱……
  除了欧洲,位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本土也不安宁,恶性的袭击和爆炸事件正以每个月一到两次的频率侵蚀着美国民众的神经,这个曾经被视为自由、民主、和平之乐土的国度已经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尤其是那些居住在工业城市和大型港口的居民惶恐不可终日。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6月9日的纽约大火灾、8月16日的波士顿毒气惨案、11月7日的旧金山爆炸案都成为难以磨灭的梦魇,前前后后已经有超过300名美国公民死于非命、上千人受伤,这虽然还不及承受盟军空袭的苏联平均一天的人员伤亡,却已经让南北战争以来本土未遭战火屠戮的美国人在空前重压下深受沮丧和恐惧情绪的困扰,敌人将在美国本土进行原子弹袭击的传闻更是像魔音一般传遍了美利坚,大量的民众纷纷离开城市前往乡村避难,亦有许多人认为美国政府应该尽快结束和苏联的战争——要么重拳将它彻底击倒,要么松拳与它握手言和。此般非常特殊的时代政治大背景下,在这个并不十分适合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季节,盟国军队猛然吹响了进攻号角!
  300万进攻400万,对方还是战争经验极其丰富的头号陆军强国,盟军的进攻在多数人眼中简直是一场希望渺茫的军事冒险,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长时间的战略轰炸在重创苏联工业经济的同时极大地削弱了苏军部队的军事补给乃至官兵士气,惯性思维让人们忽略了盟军官兵和将领们的学习、反思和成长。在遭到苏军第一次秋季攻势重挫的这几个月里,盟军除了对苏军纵深的持续猛烈轰炸,后方的军事动员也已经充分展开,美国、英国、法国乃至比利时、荷兰、波兰都在全力生产各种军用品。在新组建的115个盟军师,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了二战时期的美军标准,战场支援火力的密度在理论上不亚于大量装备火箭炮的苏联军队,而且还有足足30个装备一流坦克的装甲师编入现役。这些新编部队的成员可不是极度缺乏战场经验的新兵蛋子,盟军各参战国都动员起了参加过二战的退役人员。美军新组建部队里,二次入役人员的比例占到了百分之五十四,部队重编和受伤归队的人员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一,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从预备部队抽调上来的新兵。英国陆军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而法国人经过战争初期的观望和摇摆也终于下定了决心,曾经的欧洲第一陆军虽然有过数周内完败于德国军队的惨痛经历,但那两百万放下武器的法国军人仍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5年的时间并没有剥夺他们身上正规军事训练培养的素质,一旦重新获得装备并收拾信心,他们依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陆上力量。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英联邦国家动员的四十余万部队也以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居多,以往的经验使他们在抵达欧洲后很快适应了环境和节奏。
  经过连月来的休整和酝酿,盟军从这场冬季攻势一开始就牢牢把握着战场节奏。美国、英国、法国、波兰等11个参战国不分彼此地组建起了一支由近百万地勤人员、9万名飞行员和5万架各型飞机的战地航空力量,铺天盖地的盟军战斗机第一天就用血性的拼杀夺取了东欧战线的制空权,战斗机、俯冲轰炸机、轻型轰炸机和中型轰炸机用错落有致的攻击清扫了战线纵深400公里内的战术目标,它们尽管因为苏军航空兵的部署方式而无法做到毕其功于一役,但对苏军前线机场的密集破坏使得对方在短期之内将只有很少的战地机场可用,即便苏军飞行员拥有以一当十的超凡技巧,也无法凭借个人能力扭转战场大势。
  在地面上,零下十多度的气温使得泥土坚硬如石,防冻剂的熟练运用使得盟军的车辆器械都能够像往常一样使用,他们用六十余个装甲师和独立坦克旅组成了三个强悍的装甲集群,分别作为三路进攻部队的尖刀,而他们的作战思路也大幅度借鉴了德军1941年对苏联发动进攻时的巴巴罗萨方案,把“快”放在无可替代的第一位,并极大地利用了北线部队在东普鲁士和立陶宛的坚守成果。攻势拉开序幕仅仅两天,盟军北线和中路部队就把苏军的白俄罗斯方面军给困在了白俄罗斯中部地区,重返西乌克兰的南线部队干净利落地将苏军十余个师包围在了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边境地区,新任盟军南线作战集群司令的英国陆军元帅哈罗德·亚历山大丝毫不嫌弃这股苏军的有限规模,他一口气集中41个盟国师——包括9个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师、16个美国师、11个法国师和5个波兰师,在兵力优势达六比一的情况下发动了代号为“神使”的歼灭战役,以四天时间消灭了被围苏军的多数兵力,同时用放慢推进速度、以逸待劳的南线装甲兵团和南下救援的苏军乌克兰方面军坦克部队打了一场极其激烈的坦克大会战,双方在西乌克兰的丘陵地带投入了九千多辆坦克战车,是继苏德库尔斯克大会战后最具震撼力的钢铁洪流大碰撞。在这寒流席卷的土地上,唱主角的并非苏军的T-34和气势汹汹的IS系列重型坦克,也不是对付坦克如开罐头般轻松的伊尔-2强击机,而是使用新型空地火箭弹的盟军战斗机。那些由美国改进生产的空射武器不仅增强了破甲能力,命中精度也有了惊人的提升,它们不计伤亡的密集出动击退了掩护己方地面部队的苏军战斗机,短短两天时间内就击毁击伤了至少一千五辆苏军坦克战车,对技术上处于下风的盟军坦克起到了强大的助力!
  ※※※
  从飞行在2000多米高度的飞机机舱里往下看,“椰子”亚伯拉罕·卡莫罗觉得这片位于西乌克兰丘陵地带的战场就像是一大锅煮大杂烩式的浓汤,沸腾的汤面上到处是灰色、黑色并且掺杂着光焰的“气泡”,那些冬季涂装的坦克车辆像是切块的蘑菇,而那些被摧毁后仍在燃烧的坦克——不论属于哪一边,看起来都像极了冒烟的肉块!
  “椰子”是战友们奉送的外号,不是因为卡莫罗脑袋圆圆,而是对他二战期间击落9架敌机的一种褒赏,意为“像椰子一样砸晕敌人”。这9架战绩全部是在凶悍的第三帝国空军身上获得的,虽说1944年之后德国在军事上已经彻底没落了,许多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都是经过仓促训练的菜鸟,但击落他们可不像是切黄油那么简单,要知道9架里面还有1架是德国人指望逆转战局的喷气式战斗机。
  击落过敌人的喷气式战斗机绝不意味着对喷气机的轻视,“椰子”在战争结束后仍留在美国陆军航空部队,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驾驶美国制造的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可是美国强大的航空工业在这方面迟迟没有“开窍”、直到对苏宣战时,美军有限装备的P-59仍只是一款并不十分理想的过渡产品,它远不如英国的“流星”那样成熟和具有代表性,以至于美国军队不得不向英国购买“流星”及其技术。在1946年,“野马”依然是美军航空部队的空战主力,“椰子”所驾驶的就是一架改进型号,它拥有众所周知的大航程和全面均衡的空战性能,与苏军现役主力战斗机交手时在技术上占据着细微的优势。
  “暗箭中队注意,暗箭中队注意,刀锋部队已经和敌人交火,来者不善,大家集中精神!”
  耳机中传来的声音让卡莫罗的视线从地面转回到空中,此时在南线战场上,6000多架盟军战斗机在数量上应该是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这其中还有足足两个联队的“流星”,可苏军航空兵却没有像人们猜测的那样失去还手之力,在几乎所有前线机场都遭到连续打击的情况下,他们的战斗机仍不断出现在战场上空,而且贴近树梢的飞行高度让盟军的前线雷达难以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盟军航空部队只能依靠高频率的出击实现全方位的压制。这不,两天内的第三次出击,终于赶上了跟苏军的照面,在过去几个月多次遭遇苏军战机却只击落了2架雅克的,“椰子”这样的二战王牌心中暗生焦躁情绪。
  见前来拦截的苏军战斗机群已经和本方率先出发的机群交上了火,在高空等待时机的英国战斗机编队开始“变幻”:成群结队的喷火以极其潇洒的姿态侧身向低空俯冲而去,新锐的“流星”数量有限,可光凭那雷声般的轰鸣就足以让人对它们的表现充满期待。
  半个小时前还在同一高度并肩飞行的英国皇家空军已经开始大展拳脚了,“椰子”所在的中队却没有急着出战,而是继续在云层中飞行。既然名为“暗箭”中队,就应该以最狡诈的方式给出最致命的一击。
  挂载了副油箱的“野马”拥有充足的航程,它们确实不必像“喷火”那样急于返航。过了约莫一根烟的时间,机会终于出现了,一群伊尔-2偷偷摸摸地从东北方向飞抵战场,看样子是准备利用炸弹和机炮给盟军坦克群来一次“撬天灵盖”的打击,耳机中适时地出现了指挥官的声音:“暗箭3队滞空掩护,暗箭1队、暗箭2队跟我攻击,目标右下方的苏军轰炸机群,速战速决!”
  5架为一梯队的野马战斗机以矫健的姿势苏江而下,饿狼扑食般冲向了那些行动笨拙的苏军强击机,它们与普通轰炸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而坚厚的机体装甲固然能够抵御机枪和机炮攻击,在对空火箭弹面前可就有些脆弱无力了。
  扫了一眼周边空域,先前出现的苏军战斗机要么还在跟英国皇家空军缠斗,要么各自耗尽油料调头返航了,在这个时候压根抽不出身来救援己方攻击机,而那一群总数还不到十架的伊尔-2也不知是提前躲避敌方战斗机攻击还是出于对地攻击战术的需要,队形已经完全分散,而编队俯冲的美军战斗机仍保持着利剑般的整齐队形,它们从500米的距离外发射火箭弹,这些装有敏感引信的家伙一经发射,对那些金属材质的物体有着格外的“兴趣”,但和德国潜艇使用的磁性鱼雷不同,这种敏感引信并不能在空中改变火箭弹的飞行方向,而是类似近炸引信的原理,在感知目标就在近处时引爆弹头,凭借弹头装药和弹片作用毁伤敌机。
  看着那些拖着白烟的火箭弹在空中拉出一道道因重力而略带弧线的轨迹,“椰子”愈发觉得这世界是个奇妙的世界、人类智慧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也许若干年之后武器根本不需要操作,直接发射出去就会自动寻找目标。
  刚有些跑神,耳机里就有人发出警告:“3点钟方向跟我们同一高度有敌机!”
  作为暗箭1队的指挥官和中队的明星王牌,“椰子”责无旁贷地迅速辨明形势:前方的苏军战斗机共有4架,呈两个典型的双机编队,与本方小队的距离在4000米左右,活塞战斗机,雅克或者米格,特点是速度快、难缠,弱处在于耐力较差,火力也不算强劲。
  “来吧!小伙子们,先给他们一个惊喜!”
  “椰子”用大声喊叫的方式让自己瞬间变得亢奋起来,而他相信这对于同伴们也有着相同的作用。那些苏军战斗机刚刚冲出云层,看起来应该是要降低高度支援己方攻击机——就这么一转眼的功夫,已经有三四架伊尔-2遭美军火箭弹击伤,有一架已经拖着黑烟坠向地面,余下的好像立即放弃了对地攻击企图准备撤离,但它们可怜的速度只能在战场上任由对方战斗机围追,然后寄希望于厚实的皮肉能够抵过对方攻击。为了不让这四架苏军战斗机搅黄了同伴们的好事,“椰子”紧接着下令“阻拦射击”,并率先压低机头发射了4枚火箭弹——由于飞行途中无法调整方位,空射火箭弹在空战中的有效距离仍限于一个较短的距离,尤其对战目标体积小、机动力强的战斗机时更是如此。3500-4000米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理想攻击距离,“椰子”此举意在迫使对方在高速之中采取拉起、急转或是更为激烈的变向,进而失去刚刚对攻击有利的位置。
  跟随长机飞行的另外四架野马稍加调整后也跟着反射了火箭弹,在卷入空战之前,“椰子”不忘提醒飞行员们抛下副油箱,而随着这些外挂“累赘”的抛弃,战斗机的灵活性顿时获得了显著提升。
  战斗开始之后,苏军飞行员们轻车熟路地祭出他们在卫国战争磨砺成锋利武器的双机交替掩护战术,而在盟军的夏季攻势和苏军的秋季反攻中,苏军航空兵正是凭借这些灵活合理的战术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战果,而成熟的飞行员培养体系也让他们得以弥补激烈战事造成的人员损失,盟军始终无法将巨大的数量优势转变成压倒性的制空权,反而屡屡被对方的反击或突袭打得措手不及,也正是这些深刻的教训让盟国飞行员们一步步成长起来。5架野马组成的线型编队在对手的搏命冲击下迅速散开,美军飞行员们看似陷入了孤立境地,但获得追击位置者并不盲目射猎,遭到追击者也没有失了方寸,他们的飞行动作俨然是经过多次演练的,看似处处皆有破绽,引得苏军飞行员穷追不舍,几度发炮却一无所获。
  在轻描淡写地攻击了一架雅克战斗机后,“椰子”果然发现自己被后面一架苏军战斗机给咬住了。它看准时机用12.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枪打出长射,两串子弹斜斜的朝野马飞来。“椰子”沉稳地摆动机翼,左右晃动之后躲过了这些子弹。甩开追击之后,他猛的拉起机头,然后像是飞行杂技团的表演般来了一个侧向翻滚,轻轻松松避开了追击者,而一左一右两架野马显然在附近等候已久,当领头的苏军战斗机按照惯例回头给僚机提供掩护时,两匹温顺的野马变成了凶狠的恶犬,12.7毫米口径的勃朗宁重机枪几乎同时开火,多串子弹瞬间交织成为难以摆脱的火网,苏军战斗机努力的侧身右转,然后机头、机翼位置火星闪动,只见它顿时如同挨了一棍的莽汉一般,失魂落魄的摇晃了几下,机头一低栽了下去……
第29章
日耳曼佣兵
  1946年12月16日,盟军冬季攻势拉开序幕已达十天之久,英国元帅亚历山大掌印的南部战线无疑成为这十天来最大的亮色。凭借果断而强势的围攻,盟军南线集群渐渐将受困在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边境地区的二十余万苏军部队逼入绝境,并在西乌克兰的赫梅利尼茨基地区布下战场迎击苏军乌克兰方面军南线增援的装甲部队。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坦克大会战中,不仅盟军空军用突出表现挣足了眼球,盟军坦克部队及反坦克作战人员皆由上乘的发挥,更让苏军高层猝不及防的是,对手在这种低温的天气下居然大胆实施了夜间穿插,侦察、袭扰、破坏和强攻无所不用,这几十支敌后分队及大批空降兵的出现让苏联人惊呼盟军的战场创意和旺盛生命力。他们哪里知道,由于美英盟军的三个王牌空降师在前期作战行动中遭致惨败,此次投入作战的伞兵之中仅有不足两百人来自美英军队,真正构成主力的是这场战争爆发以来首次参战的两支部队,法国空军第1空降团和德国第11志愿兵团。在这其中,法国贡献了600多名初登战场的伞兵,走出战俘营才短短一个多月的760名德国志愿兵则是经历过多场血腥残酷战斗的前第三帝国军队,尤其有过在吸血鬼夜战突击队、勃兰登堡团和伞兵部队服役经历的官兵构成了这支精悍部队的骨干——二战后期及战争刚刚结束时,这种身份的德国军人一旦被苏军俘虏很可能遭到就地枪决的厄运,但在西方占领区,他们多数都活了下来,虽然在盟军战俘营里吃尽了苦头,可生存与翻身的希望让他们中的许多人毫不犹豫地接受盟军征募并重新拿起武器……
  埃里克就是其中的一个。
  多瑙河畔的一片桦树林中,埃里克盘腿坐在树旁,他跟直接配属给自己指挥的17名德国志愿兵都穿着带有特殊标志的美军制服,外面再套一身白色防寒服,而包括他本人在内,队伍中共有三人背负了由“蓄电池+红外探照灯+红外瞄准镜”组成的单兵夜视仪。第三帝国后期,突击队的暗夜剑客们曾用这样的装备对盟军战线进行了大量的袭扰,许多次都曾在战术上实现逆转,而在同一时期,美国和英国也对夜视装备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发,美军的夜视器材赶在战争结束前实现了实用化,相似的远离让他们很容易对缴获的德军器材进行修复再利用,亦在重量和有效距离上获得了改进。
  武器方面,德制的MP44突击步枪固然属于开拓性的技术兵器,但西方盟军对这种武器的兴趣显然不及苏联军队,而且德国在战争中留存下来的工业设备许多都被苏联人成套拉走,因而重新回到战场,埃里克使用的是美制M1卡宾枪,改良的夜视仪与之合用,有效距离和射程倒是更为吻合,而“吸血鬼”突击队当年装备的夜视仪也不只是与MP44搭配使用,另一种常用武器G43半自动步枪在外观和性能方面亦与美军M1卡宾枪较为接近。
  普通枪械到了一名真正的战斗精英手里也能成为厉害的杀伤武器,何况M1卡宾枪比德军G43更具实用性和稳定性。埃里克身边的士兵们也都是内穿美军战服、外套白色防寒服,这样的搭配用来对抗东欧寒夜仍有些勉强。至于近处这条水面部分结冰的河流,它可不是重名,而是欧洲第二大河流经乌克兰的部分。“蓝色多瑙河”的河水最终将在乌克兰的敖德萨地区注入黑海,完成长达2850公里、穿过9个国家的主干旅程。
  抹去脸上的水珠,埃里克从口袋里掏出手电筒,让左右两名士兵撑起防水御寒的雨披,以便将手电筒的光亮隐藏起来。利用牛皮纸所印制的地图在水里泡久了,边缘都已经变了色,上面的英文字母也让习惯使用德文的埃里克眉头紧锁。很快的,一颗大脑袋径直钻进这雨披下面,他双颊横肉突起,一看就是个凶悍之徒,白色防寒服的领口能够看到法国陆军的肩章和徽标。
  埃里克没有因为这家伙的不请自来而感到不悦,对于曾经的手下败将,人们总能够展现出格外的宽怀,而此时的法国军队也不像外界揣测的那样虚弱乏力。法国军队的重建几乎是随着盟军反攻欧洲大陆的步伐而进行的,等到德国投降时,参战的法国正规军在数量上已经接近英国陆军,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法国政府致力于重回欧洲大国行列,在政治上致力于摆脱美英控制,在经济上充分利用殖民地资源援助本土建设,在军事上以严格的军事审查为基础进行军队整编,这些举措对国力和军力的恢复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这里……这里……这里……还有30公里路程,中途有两条支流,过桥或泅渡……要赶在天亮前抵达E地很有难度啊!”
  埃里克嘴里说的是德语,法国军官的大脑袋一边听一边摇晃,最后还来了句纯熟的德语:“想要天亮之前赶到那里,走外围路线,绕过这里……这里……路程远些,但我们有越野车辆,完全不成问题。”
  拥有足够的吉普车和轻装甲运兵车不假,油料也还充足,对付敌方步兵绰绰有余,但战场可不是越野赛场,敌人的火炮、地雷还有坦克随时可能出现在路旁。埃里克面色严峻地说道:“那附近可有两个村庄,估计苏军部署了巡逻力量,我们得格外小心。”
  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赫梅利尼茨基会战打响的第三天,他们这支由法军和德国志愿兵组成的尖刀部队就趁夜穿过苏军防线,通过近距离侦察向己方指挥部发去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两天前,埃里克轻车熟路地率队突袭了苏军的一处夜战指挥部,俘虏了几名苏军校官并破坏了那里的通讯设施,这势必引起苏军指挥部门的关注。埃里克本想利用苏军混乱回撤己方控制区,没想到中途遇上了苏军机动巡逻部队,一场恶战下来虽然击溃对方,己方这边也折损了不少兵员,目前只剩下5辆吉普车和2辆轮式轻装甲运兵车,包括战俘在内共有33人。
  相比于战场形势的变化,遭遇苏军巡逻队还只是小菜一碟,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坦克大会战中,双方数千辆战车在步兵和炮兵的支援下相互冲击,且不断有新的生力军加入战场。自从发生恶战后,幸运女神似乎也不再眷顾这群勇敢的战士,两天来,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不断转移,几次遭遇苏军部队而被迫狼狈逃窜,没想到转着转着又回到了当初预定实施突袭的一个目标附近,由带队的法军上尉也就是那颗两颊横肉的大脑袋做主,车队昼伏夜出,就算突袭不成,也要探察到那里的新情况带回指挥部去。
  “从昨天黄昏时开始,我们就没有再遭遇苏军巡逻队,战线应该又有了新的变化。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两座村庄很可能已经被苏军废弃了,要么就是驻扎有实力微弱的警戒部队。”大脑袋法军上尉学着用拿破仑皇帝的神态说道,“E点要么是苏军的一处大型补给基地,要么是高级别的指挥部,如果那附近还有很强的苏军守备部队,说明它仍有攻击的价值,我们可以使用无线电召唤美军轰炸机,让他们去解决问题,如果那里什么也没有,我们也可以籍此判断苏军战线重心向北移动了。”
  “虽然我们碰上敌人攻击还能够利用速度优势撤离,可我总觉得这附近可能部署有苏军的野战炮兵,还想回味被炮弹追屁股的感觉?”埃里克摇头说,“3年前我在这附近呆过一阵,总的来说,稀疏的树林不足以为部队行进提供掩护,而且这些村庄要么有苏军部队驻扎,要么安插了苏军的岗哨,想要很顺利的穿过恐怕是个空洞的愿景!”
  “要不我们换上苏军制服伪装一下?”大脑袋法国上尉提出了一个馊主意。
  一听这话,埃里克就一脸窝火地说:“嗨,我们中压根没有几个人会讲俄语,碰上苏军巡逻队就死定了!”
  商议来商议去,鸡同鸭讲的两人根本得不出统一的意见,拿主意的依然是法国上尉——军衔是其次的,相比于刚刚从战俘营里释放出来的德国志愿者,盟军将领们显然更愿意将信任交给桀骜不驯的法国人,尽管他们更有可能把事情彻底搞砸。
  决定迂回向E点进发的决定后,大脑袋法国上尉把自己麾下那些筋疲力尽、士气低落法军士兵召集起来进行了一番动员。法国拥有彪悍的殖民兵团是世人皆知,可两次世界大战皆是本土军人唱主角,这里的法国兵也都是清一色的欧洲面孔,经过一个星期的敌后作战,他们损失了十多名同伴,身上也多多少少负了些伤,加上此行前路艰难险阻,精神不振也是常理。埃里克这边,十几名德军志愿者原先隶属于9支不同的部队,曾在同一部队服役的只有寥寥数人,士兵们同样疲态尽显,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下,面部肌肤也变成了桦树皮。
  遵照大脑袋法国上尉的安排,法国士兵们乘坐靠后的吉普车和运兵车,对乌克兰环境更为熟悉的德国志愿兵们仍负责打头阵——他们穿着美军制服,乘着美制吉普车,操着车载的勃朗宁机枪,乍看起来跟一般的美军部队无异。
  经验丰富的埃里克遣了两辆吉普车远远在前探路,其余车辆相隔数米谨慎前行,向东行驶了不到半个小时,其中一辆吉普车折返回来,车上的德国志愿兵带来一个让人吃惊的报告:前方村子附近的林地后面部署有苏军炮兵阵地,其中还有不少是喀秋莎火箭炮。
  “噢?”埃里克在停下来的车上仔细查看地图,“是在这个位置?”
  黑夜和陌生的环境增加了准确定位的难度,浓眉大眼的德国志愿兵再三思量:“是的,应该就是这个位置!那片阔叶林占地有好几百亩,若不是循着苏军巡逻队的活动踪迹,我们还未必发得现那些隐藏在林地的苏军炮兵!他们的巡逻部队活动范围不算很大,从村庄以南到树林以东,大致呈圆弧状。”
  等大脑袋的法国上尉走到身边,埃里克说:“这可能是苏军集团军级的附属炮兵或者一支师级规模的独立炮兵部队,大炮和火箭炮在运动战中的意义不大,要么是筑垒阵地的火力支撑点,要么是为大规模进攻作准备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