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250

  未生育子女的另外一个好处体现在生理方面——安娜小张海诺两岁,如今亦是四十有一,容貌与身材皆保养良好,清新脱俗又不乏成熟气质,看上去就像是三十出头的少妇。她虽不及芬娜那样高挑,站在张海诺身旁反而更显男才女貌。
  前来参加元首府的晚宴,安娜自然穿上了她最华贵的长裙,而张海诺已经渐渐朝自己的海军总司令靠拢——衣柜里除了军服便是军礼服,常服少之又少,参加这种规格的宴会熨趟整齐的海军将官礼服也是不二的选择。海军参谋部配发的那辆二手梅赛德斯,如今早已是鸟枪换炮,作为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张海诺还有自己的专属司机,深蓝色的六座梅赛德斯在街上驰骋时颇为拉风。
  金碧辉煌的大厅,华服丽裙的人群,觥筹交错的场景,这年的圣诞宴会并没有因为不久前的丑陋夜晚或是悄然临近的战争气息而发生改变。每次见到做菜一流棒的雷德尔夫人,张海诺总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一如他对雷德尔本人的好感那样;埃德文年轻漂亮的妻子穿上高雅长裙之后愈发的迷人,那双曲线优美的长腿最让异性着迷,而手握实权的埃德文则更是神采奕奕;希莱姆难得的将糟糠之妻也带了来,而这种场合元首永远都是孤身一人,尽管他和爱娃的情事在高层早已是人所皆知,但为了“避免失去女性选民的选票”,他从不让爱娃在任何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更没有公布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样的夜晚,爱娃无疑是全德国最可怜的女性。
  “啊……芬肯施泰因夫人,很荣幸再次见到您!”阿道夫·希特勒非常非常客气的用了一个敬称“您”,并且礼貌的俯身吻了安娜的手背,而这一待遇在德国可是万千女性所梦寐以求的——根据一份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三的德国女性认为帝国元首充满男性魅力,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以能够见上他一面为荣,更有人坦言自己愿意无条件的当他的情妇。
  “尊敬的元首,能见到您就像做梦一样!”安娜礼貌而得体的回应道,常年不在国内生活,让她免于和那些普通德国民众一样受到元首奇特魔力的感染,不过听张海诺说过这位元首的种种事迹之后,她至少知道这样一号人物整个欧洲几百年也就出那么一两位的——抛开独裁统治和反犹主义不说,希特勒白手起家,在44岁时就当上了德国总理,45岁成为整个德国的统治者,短短5年内让德国摆脱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失业等等社会现象,就这些成就而言,即便是张海诺这样拥有数十年超前意识的人也是难以做到的。
  “哈哈,我1919年和海诺相识,记得他那时满德国的找你,这让我十分好奇!如今看来,一位能够十年如一日的保持青春容貌的女士,确实值得我们海军最出色的将军如此执着!”
  希特勒用他从前所擅长的幽默风格恭维到,之所以说从前,是因为在张海诺的眼里,如今的帝国元首在思想上越来越深沉,说话时动不动就在他的日尔曼主义和反犹问题上大谈特谈,常常像妇女般喋喋不休且总是不知疲倦。曾几何时,与希特勒一同进餐是件愉快的事情,如今却已成为内部公认的“受煎熬时间”!
  张海诺一直以来都相信,阿道夫·希特勒取悦女性的方式有些奇特,但往往能起到效果。安娜一脸幸福的看看张海诺,然后微笑着对帝国元首说道:“这还得感谢您的帮助,尊敬的元首!”
  “说到帮助!”希特勒看了眼张海诺,“我永远不会忘记海诺一直以来对我们的事业所做出的帮助!等将来你们的孩子出生了,我一定当他的教父!”
  “深感荣幸!”张海诺忙不迭的在一旁回应到,希特勒这话恐怕是若有所指的——据埃德文说,希特勒在收到来自军方的抗议书时显得异常愤怒,随后又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或许,当他看到那份海军抗议书上签有海诺·冯·芬肯施泰因的大名时,心里是非常失望的。
  “夫人,祝您今晚愉快!”希特勒再一次礼貌的轻捧起安娜的手,像个纯粹的英国绅士一般深情一吻,身上的浪漫气质又和法国人有得一拼。在这之后,他不慌不忙的转身和其他宾客应酬去了。
  “难怪全德国都为他着迷!”望着元首的背影,安娜很单纯的对张海诺说到,“他真是个彬彬有礼的人!”
  “元首今晚是个标准的绅士,这很难得!”张海诺的回答简单而富有深意。
  欧洲人格外看重圣诞节,因而这一晚人人都表现出最活跃的一面,就连失意的希莱姆也不例外。只是在和自己交谈时,张海诺总觉得他话中有话,却一时间不能完全猜透。
  “在新的一年里,祝愿您在各方面都能出类拔萃!”希莱姆讪笑着说。
  张海诺回敬到:“也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将军喜欢做梦吗?”希莱姆又问。
  “梦?”张海诺对这个问题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模棱两可的回答道:“那要看好梦还是恶梦了!”
  “人们总觉得好梦难成真,恶梦易出现,但我认为将军恰恰相反:好梦易成真,恶梦难出现!”
  “这也许只有上帝才知道吧!”张海诺答道。
  “不,不只是上帝!”希莱姆笑道,“我们伟大的元首就是整个德国的上帝!”
  对于这种呓语般的言辞,张海诺笑而不答,但与希莱姆举杯共饮显然不是一件让他感到愉快的事情。在一个多月前的“水晶之夜”中,这位养鸡场主的手下大出风头,他也因此受到元首的褒奖。
  希莱姆继续说道:“不过,上帝不是万能的,他有时候也对一些原本不知道的事情感兴趣,而且……上帝应该是很讨厌被欺骗的!”
  张海诺平静的反问道:“有人可以欺骗上帝么?”
  “当然!”希莱姆凑近了低声说道:“因为上帝并不是无处不在的!”
  如果这是针对自己的恫吓,张海诺觉得只有两件事情能够让他如此感兴趣,一是自己和芬娜早年的婚约,二是U-148和施奈德造船厂的秘密。秘密要做到永远不泄露是非常非常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者皆有可能被外人获悉,但他深知自己不能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惊慌和不安。如果这家伙已经掌握了确切的证据,恐怕就不用在这里装神弄鬼了。
  “可是人们在祈祷时都会说愿上帝保佑,这说明上帝确实是无处不在的!”
  “是啊,愿上帝保佑!”说罢,希莱姆朝对方举杯,将杯中的香槟一饮而尽,一脸愉快的走开了。
  “他是位神学家吗?”安娜不明所以的问到。
  “神学家?呃……如果是,那也是接近巫术一类!”张海诺挽着安娜继续在大厅里走动,他一边想着希莱姆的问题,一边不断和那些相熟或者不相熟的宾客打招呼。
  奇怪的是,今天他并没有看到芬娜——如果她在,以她出众的外貌,至少也是目光汇聚的小焦点之一。不过,一位富有的商业人士确实不应该频频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在元首府的圣诞宴会上,也只有克虏伯、蒂森钢铁这样的工业巨头才能获得出席的资格。
  在这样的宴会上,张海诺还是有幸见到许多历史上著名的面孔,最令他感兴趣的莫过于那些即将驰骋沙场的陆军精英们:古德里安是陆军中最受希特勒偏爱的将领之一,他和他手下的装甲兵团也是陆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只要顺利解决了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向波兰动手只是时间问题,那也将是德军闪击战术扬名世界的地方;威廉·凯特尔,希特勒最亲近的顾问和忠顺的助手,深信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冯·曼施泰因,才华横溢的陆军指挥官,年过五旬但精气神丝毫不逊年轻人;冯·克莱斯特,另一位出色的装甲部队指挥官,闪击战术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冯·勒布,参加过八国联军的老将,时年六十三岁的他是陆军防守战略的专家,为人正直,是“水晶之夜”后陆军抗议书的倡议者之一;此外受到关注的还有冯·龙德施泰特、冯·屈希勒尔以及隆美尔等人。
  这些陆军将领大都颇有涵养,虽也有自视甚高者,却不至于拒绝和海军将领交流,只不过作为一名从未有过在陆军服役经历的海军将官,张海诺难以在战术和武器方面给他们更多的建议——陆海军将领们素来不喜欢干涉对方事务,被干涉更是他们难以容忍的,所以这些年来除了在资源调配方面必须的合作之外,陆海军可谓是井水不犯河水。不过,因为党卫队遵照元首的指示建立起了一批武装部队,张海诺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挚友在陆上战事方面施加一点小小的影响力,但他目前还是将更多的经历放在海军方面。
  如今的德国空军,显然没有历史上受戈林领导时那样不可一世,但帝国元首和国防部高层将领们却没有放低对空军的要求。利用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打下的基础,空军部已经研制除了许多一流的作战飞机,梅塞施密特、斯图卡以及道尼尔公司的“飞行铅笔”都是德国扩军行动中的成果。即便没有戈林的推荐,国营汉莎航空公司的总裁埃哈德·米尔希依然因为自己出色的组织能力获调空军部主管空军后勤工作,没有戈林的指手画脚,空军部在空军部长兼空军总司令雨果·施佩勒和空军总参谋长冯·格莱姆的打理下依然井井有条,且与海军航空部进行着长期而友好的合作,两者在规模和资源分配上基本保持八比一的比例,因而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并不至于像某些人担忧的那样对空军发展产生制约。
第37章
战前部署
  深蓝色的梅赛德斯,在修葺一新的道路上驰骋,这和张海诺最初坐着马车从这里经过时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一路上,他和安娜兴致盎然的欣赏着两边风景,这里虽没有绝美的湖光山色,大雪覆盖下的树林却也充满了童话气息,那些高大的松树后面仿佛藏着令孩子们向往的魔法森林。
  叭……叭……
  驶至芬克庄园的大铁门前时,司机按响了喇叭。经过重新整修之后,这里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破落的小庄园,翠绿的树墙和铁栅栏取代了从前的褐色砖墙,那栋两层楼的主建筑外观赏大致还保持原样,但只要仔细辨认就会发现它的外墙经过了小心的修整,两个箭垛式的尖塔上还插着芬肯施泰因家族的蓝色小旗。
  “男爵大人,欢迎回家!”
  巴伦德和拉玛带着新仆人们在门口列队相迎,这令张海诺无限回想起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的情景,那时候家里虽然只有一位管家和两位仆人,却头一回让他在这个时代找到了家的感觉,只可惜老哈斯汀没有机会看到这个庄园以及家族的复兴。
  时值隆冬,平整的草地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寒风呼呼,让人迫不及待的进入到暖烘烘的屋子里。推开厚实的木头大门,大厅古色古香的陈设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回到中世纪宫殿的错觉,这里有眩目的水晶大吊灯和色彩斑斓的琉璃窗户,看似粗糙的石头壁炉极具复古色彩,持长矛的盔甲武士更是不折不扣的古物。
  走进大厅,两人的皮鞋踩在橡木地板所发出的各不相同的声响,视线可及之处,一座旋转的木质楼梯是连结大厅与二楼卧房的便捷通道。
  “这是我们的家,真正的家!”张海诺张大双臂,自豪的宣布道:“即便没有达到它两百多年来的最佳状态,距之也不远了!”
  在女仆的帮助下,安娜一一除去帽子、大衣和围巾,她好奇的打量着这里,紧跟在张海诺后面说道:“噢,真希望能够在这里安安静静的过上一辈子!”
  张海诺憧憬道:“等到和平真正降临的那一天,我们可以在这里整天种花、钓鱼和养小动物,如果再把附近的田赎回来,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王国!”
  “那还需要多久呢?真正的和平!”安娜仰着头,眼神中仍有那么几许忧虑。
  “用不了多久!也许三年,也许五年,反正不会超过十年!”张海诺非常肯定的回答她,此时此刻,他甚至不愿去想残酷战争的进程。
  “既然如此,海诺,我们为什么不把我的母亲和哥哥一家搬到这里来呢?我母亲一直以来都希望回到德国,我想这里更适合她调养身体!”安娜用请求的口吻说道:“虽然奥舍斯莱本到基尔路程更远,但往来也更方便啊!”
  对于这个问题,张海诺一直以来都不愿明说——除非德国能够迫使英国尽快退出战争,至少是利用空军完全压制住对方的空中力量,否则德国本土遭到英军轰炸是难以避免的,若是美国也参合进来,那么德国本土就根本没有多少安全性可言了。
  正因如此,张海诺非但不打算让安娜和她母亲迁回德国,反而还准备让她们移居到瑞典或者瑞士去,他甚至已经和自己的老朋友们打好了招呼。
  “安娜,相信我,我这是为了你们好!你看,瑞典和瑞士的医疗水平都很高,而且我在那里有朋友可以帮忙照顾你们,如果你们继续留在德国,一旦战争爆发……”张海诺双手扶住安娜的肩膀,低声说道:“一旦战争爆发,没有人能够保证战事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也许德国会赢,也许等待我们的是一场惨败,那时候留在奥舍斯莱本是不安全的!”
  相似的话,张海诺在二十一年前也说过,时光轮回,但这一幕再次上演时,气氛依然是那样的叫人伤感。
  安娜依然落泪了,她轻声问:“海诺,那你还会像二十一年前那样向我保证,保证你一定会平安归来吗?”
  张海诺深吸了一口气,“是的,我保证!”
  许久,安娜才下定决心,“那好,你把我和母亲、哥哥一家送到瑞典去吧,在那里,我可以看见海,蔚蓝的海!你还记得吗,那是我们最喜欢的颜色!”
  “记得!”张海诺和她紧紧依偎在壁炉前,看着大块木柴上跳跃的火焰。
  “我们会在海边重逢的!”安娜许愿似的说到。
  “嗯,我们将在海边重逢!”
  ※※※
  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圣诞假期,张海诺和安娜一直呆在奥舍斯莱本,除了元旦前夜受到芬娜邀请去吕贝克庄园做客之外,他们都过着一种非常平静的生活——但这只是相对的。假期一结束,张海诺就重新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去,因为罗尔夫·卡尔斯将军调任离开海军航空部队,他新年接到的第一份任命就是这一部队的司令官,由此,海军部所辖侦察、轰炸、近防、舰载机编队和全部飞艇都交由他全权负责。
  在1939年的头三个月里,德国海军乃至整个德国来说都是忙碌的:1月份,帝国元首亲自批准了海军的Z造舰计划,“沙恩霍斯特”号正式服役;2月份,德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艘战列舰在汉堡的布洛·福斯造船厂下水,在全国乃至欧洲范围内都引起了轰动,以致于让许多人忽略了同期发生的另一事件:“格奈森瑙”号经改装后的重新入役。
  在当月的海军会议上,雷德尔宣布:“随着两艘沙恩霍斯特级加入,德国海军战斗力攀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以陆海空军为后盾,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巧施政治手腕,于3月出兵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这一不流血的颠覆令德国获得了欧洲最大的兵工厂、大批训练有素的军队以及两翼钳制波兰的战略态势,直接加速了德国走向战争的步伐。
  在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英法首脑再一次为自己愚蠢的绥靖政策买了单,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战争已经无可避免,但张伯伦之流依然在做“一代人之和平美梦”,但英国海军依然拥有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3月末,就在德国顺利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不久,阿道夫·希特勒又非常积极的向英法鼓吹他的和平愿望。秉承元首府的这一指示,德国海军派遣装甲舰“舍尔海军上将”号前往英法两国进行友好访问。张海诺主动要求随舰前往,在泰晤士河口,他头一次见到了英国海军的骄傲——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尽管这艘巨舰在历史上的结局过于惨烈,但它高昂造价换来的强大火力和高航速仍是不争的事实,更叫张海诺感叹的是,这艘建于一战时期的庞大战舰竟拥有不逊于德国新型战舰的优美外形,即便它在防御上的弱点使得它难堪重任,但从它充满霸气的外观上,张海诺还是可以深切体会到了英国这一传统海权国家强大的自尊所在——只要还有这些强大的战舰存在,即便形势非常危机,英国民众也不会轻易放弃抵抗。
  在英国,德国访问团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德军官兵被允许登上“胡德”号参观,作为回应,“舍尔海军上将”号也对英国海军官兵和民众进行了有限的开放。在距离战争爆发仅有半年之时,两国官兵竟表现得如此融洽,这难免要让摸透时局的张海诺唏嘘不已。
  告别英国之后,“舍尔海军上将”号前往法国并对该国北部的瑟堡港进行了友好访问,在那里,不论法国官方还是民众对这艘德国战舰都表现得非常冷淡,仅从这一方面就能看出英法两国在对德问题上的分歧,阿道夫·希特勒一直以来就像利用这点诱使英国人不插足欧洲大陆的事务,只可惜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英国人不会不懂,在波兰问题上,他们已经无法再做让步。
  1939年4月,德国海军的又一骄傲,俾斯麦级第二艘“提尔皮茨”号在威廉港的海军造船厂下水,当人们将视线集中在这耀眼的明星上时,另一艘德国战舰悄然服役,它就是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第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历史上这级战舰的出名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该级第三艘、有着不死鸟之称的“欧根亲王”号,它在设计上和自己的另外两艘姊妹舰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却拥有超强的运气,相比之下,该级第二艘“布吕歇尔”号在挪威战役中被挪威海军的岸炮击沉,未免给人一种壮志未酬的感觉,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也碌碌无为直到1945年在基尔港被英国轰炸机炸沉。
  5月,没有主力舰体下水或服役的德国海军是相对平静的,但他们积极备战的步伐却并没有放慢,除有两艘新型驱逐舰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之外,潜艇的建造速度也创下了一个新的历史记录——每月22艘。到这时为止,德国海军已经编有2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3艘德意志级装甲舰、1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20艘驱逐舰、20艘鱼雷艇和103艘各型潜艇,此外还有“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和“波莫恩”号等海军训练舰,实力不容小觑。
  在这个月,第一批Ju-87C正式交付海军使用,海军航空兵还得到了4架Fi-167样机用于训练,但让张海诺感到不安的是,“格拉夫·齐柏林”号航母的舾装和调试因为技术缘故而被推迟了。根据工程师们的预测,这艘航空母舰需要等上至少两个月才能投入使用,加上军官、水兵以及飞行员熟悉航母和进行磨合,在年底之前它很难完全形成战斗力。
  海军的战争准备距离期望还有很远,但阿道夫·希特勒可管不了这么多。5月22日,在他的亲自主持下,德国和意大利政府签署轴心条约,亦称《钢铁条约》,它把意大利的命运和德国的命运无可挽回地捆在一起。
  对希特勒而言,这项条约系外交胜利的产物,因为它保证,在战争期间一方“将用其海陆空三军的全部力量”支援另一方,条约一经签订,他便像拿到了冒险发动战争的许可证似的。次日,信心十足的帝国元首把高级军官召至总理府内的书房,他说解决德国经济问题的方法与德国和波兰的分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泽根本不是争执的目标,这是德国向东扩大生存空间的问题,也是取得食品供应和解决波兰的争端的问题——因此,波兰必须被消灭。
  参加这一会议之后,雷德尔立即将自己的高级将领们召集起来,他头一次要求自己的将军们做好随时卷入战争的准备——尽管海军的战备情况让他感到担忧,但若是帝国元首决意冒险,德国海军亦必需提前做好部署。为此,三艘德意志级提前进入船坞对动力、武器、通讯、电子系统以及船体本身进行全面检修,以做好远洋作战的准备,同时按照参谋部预先制定的各方案部署海上补给船,以随时接应出击的水面袭击舰。
  张海诺以海军航空兵司令、“格拉夫·齐柏林”号航母舰长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但他提出的建议却是通讯安全性方面的:
  “一旦战事爆发,我们的恩尼格玛必须定期更换转子,同时多渠道的寻找更加可靠的通讯方式!”
  “可是就连我们的密码专家也认为恩尼格玛密码机是万无一失的啊!”海军司令部负责通讯的将领当场提出异议,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这种密码机几乎不存在被对方破译的可能——前提是建立在对方没有获得密码机实物和密码本的基础上。
  “在座诸位应该还记得上一次大战期间我们在芬兰湾布雷时损失的那艘轻巡洋舰,俄国潜水员从这艘战舰上获得了我们的电报密码本,这个意外给我们的后来作战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假若没有那一次事件,我们可能已经站在胜利者的舞台上了!如果战争再次爆发,要是敌人间谍成功渗透并获得我们的密码机转子和密码本,或者我们的某艘舰船因为意外失事而给敌人留下全套密码机、密码本,那么,诸位还以为恩尼格玛密码机是牢不可破的吗?”
  当张海诺将历史上围绕恩尼格玛密码机的故事以个人推测的方式说出时,会议室立即陷入一片沉默,就连刚才那位理直气壮的将军也哑口无言——事实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知道上一场战争中有关密码本丢失的故事,这也是德国情报部门早就从俄国人那里获得证明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