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50

  张海诺虽然目前还无力建立一支海上航空部队,但是看到这么多崭新的飞机,还是看得有些心痒痒,紧随其后的弗雷德,似乎也恨不得能立即开上一架享受重回蓝天的快感。
  “林克先生,这里的都是我们公司最近两年开发出来的产品,技术成熟、质量可靠,如果您打算建立一个专门运送邮件的航空公司,我个人推荐您选H-12型飞船!在战争期间,有超过200架这样的飞船在美国海军和英国海军担任反潜任务!”
  “小拿破仑”带着张海诺他们来到其中一个码头上,他刚刚所指的U-12型,就是停泊在旁边的一架船身式水上飞机,可能是出于美式习惯,他称之为“飞船”而不是飞机,这让张海诺听着有些别扭。
  这架所谓的“飞船”,几乎就是在一艘微型潜艇上加装了两排机翼,两台方形的发动机分别位于船身左上方和右上方,间隔只比1米稍多一点,敞开式座位纵向排列在船身上。它周身漆成黑色,船身上还涂上了专门的防水材料,摸上去就像是鲸鱼皮一样光滑。
  得到允许之后,弗雷德爬进这架水上飞机的座舱左摸摸右看看,对于这样的设计十分好奇,但张海诺却在仔细观察了一番之后说道:
  “这种飞船的最大优点,就是结构简单、建造方便,而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在水上的稳定性不高,对不对?”
  卡莱伯刚一开始很是惊讶,很快就笑着说道:“没想到林克先生真是行家啊!不瞒您说,H-12造价是比较便宜,在海面情况较好的情况下起落平稳,只是抗浪性能欠佳!”
  张海诺算不上什么行家,只是这飞船的船身和潜艇线条非常相似,而在U-7那种小潜艇上,他就尝够了颠簸的滋味。眼前这位既然是巴尔巴斯的女婿,又是自己的“目标”之一,他也就直截了当的说道:
  “我们希望买两到三架能载少量乘客的,速度可以不用很快,航程最好能远一些!是浮筒式或者船身式倒不重要,关键是起降的时候要稳定一些,我可不希望让乘客掉进海里!”
  “呵呵,林克先生说的是!那么这边请!”卡莱伯将一行人引到另一边的码头上,停泊在这里的,依然是双翼的船身式水上飞机,仅有的一台发动机位于船身上部的两层机翼之间,依然是敞开式座舱,但座舱前面加设了一截挡风玻璃,连同飞行员一共有5个座位。
  “既然林克先生也是行家,那么我就简单介绍一下。HS-2L型巡逻飞船,使用一台360马力的发动机,翼展七十四尺一寸,机长三十九尺,机高十四尺七寸,翼展面积八百零二平方尺,航程850公里,售价1.5万美元!”
  眼前这架“飞船”虽然还不具备后世飞机那种简洁的流畅线条,但是比起之前的H-12来说已经美观了许多,而且张海诺对卡莱伯所介绍的性能指标相当满意。
  “我和巴尔巴斯先生可是老交情了!”张海诺笑着看了看巴尔巴斯,这1.5万美元对他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如今美元可比数十年后值钱多了。
  “小拿破仑”一脸无奈的耸耸肩,“林克先生,不瞒您说,这是公司订下的销售价格,只有一次性购买超过10架才能得到折扣!不过如果先生愿意购买库存的旧货,价格倒是可以便宜不少!”
  张海诺并不急着回答他,在巴西东部各个港口之间从事航空运输的话,水上飞机倒是比陆基飞机更为实用,但他最终的目的,并不是靠这种小规模的运输业赚钱。
  “卡莱伯先生,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想去看看贵公司的JN型教练机!”
  “没问题!”
  不一会儿,黑色的福特汽车就在一座大型仓库前停了下来。卡莱伯让仓库看守将门打开,随后引着张海诺一行人走进这个仓库。
  这个占地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仓库里,整整齐齐的停着一排双翼单发飞机,它们的线条有些死板,机身上平下曲让人觉得和船体有几分相似,装有发动机的机头看着像鲤鱼嘴巴,它一前一后有两个座位,机身与机翼之间由许多细钢索固定。
  “这些原本都是美国陆军订购的,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他们取消了最后两批订单!”卡莱伯这话说得虽然平静,但寇蒂斯公司所遭受的损失可想而知。
  “单价1万美元!”他很快补充到。
  张海诺饶有兴致的爬上其中一架,并坐进座舱里试了试。这敞开式座舱里,舒适性还真不敢恭维,像他这样提醒的仍觉得有些狭窄,稍胖一点的人真要担心被卡在里面了。
  座舱里的布置简单极了,一个粗陋的座椅,一个操纵杆,几个指针仪表,张海诺觉得驾驶这样的飞机应该并不比开汽车难,不过想要成为空军王牌,可就不是开赛车那么简单了!
  弗雷德很快爬上这架飞机的后座舱,仔细研究了一番后在张海诺耳边说道:“这种飞机性能一般,也就能用作教练机训练飞行员,作战的话完全不适合!”
  张海诺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购买战斗机,相反,他手里现在只有弗雷德一个飞行员,考虑到自己的艇员们现在除了在造船厂帮忙之外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作,张海诺想让他们中一部分有兴趣的人也学习一下飞机驾驶,航空公司就不用另外聘请飞行员——以目前的飞机技术,对飞行员的要求还不高,这样一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过多的外人加入这个团队。
  “卡莱伯先生,如果我买下3架HS-2L和4架Jenny,贵公司免费提供维修器械和备用部件吗?”张海诺坐在驾驶座舱里居高临下的问道。
  犹太古董商的女婿想了想,“林克先生,我们可以免费一整套维修器械,备用部件的话,今后如果飞机出现故障,我们将会以优惠价格向您提供零件和维修服务!此外,如果您有需要,我们还可以提供飞行教练和维修技师,您只需要负责他们的住宿、饮食以及出国津贴!”
  “不用了,我们有自己的飞行员和修理技师。”
  张海诺此时,一本正经的看着飞机前方,仿佛已经进入了飞行角色一般。
第56章
国社党的打手
  张海诺再一次回到德国,已经是1920年的7月了。
  就在这一年的4月1日,德国工人党正式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这时候希特勒在纳粹党内的地位,也随着他本人影响力的扩大而一步步提升。
  不过,刚刚回到德国的张海诺对此并不知晓,他暂时也无暇跑去慕尼黑去向希特勒道贺。一回到德国,他就和威塞尔造船厂的主要经营者塞肯道夫碰了面,塞肯道夫告诉他,在德意志帝国时期,不莱梅威塞尔的钢材主要来源于当时的工业巨头——克虏伯。
  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协约国的和约监督委员会不遗余力的“惩罚”德国国内的主要工厂和造船厂,克虏伯也在其列。虽然克虏伯家族并没有就此屈服,但谋求重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他们的许多专家也面临着被“闲置”的境遇。
  有了和威塞尔造船厂合作的先例,张海诺便打起了克虏伯的主意。在塞肯道夫的引荐下,他很快和克虏伯家族的一位重要成员见了面,坦直说明来意之后,对方很快答应了他提出的合作建议,并允诺派遣一批专家前往巴西。至于皇家炼铁厂所需要的设备,由克虏伯在瑞典的子公司提供——在协约国和约监督委员会的拆卖行动中,一部分比较有保留价值的机器设备都被这些德国工业巨头在北欧小国的合作伙伴或是子公司买了去。
  张海诺这一次克虏伯之行出乎意料的顺利,接下来他将目标转向了自己的私人事务——想方设法找寻安娜。考虑到安娜一家是土生土长的巴伐利亚人,他猜测安娜和她的家人有可能是投奔他们在巴伐利亚某处的亲戚去了。
  因此,他决定先从巴伐利亚找起。
  ※※※
  “先生,我们报社目前在第一版面刊登启示的价格是100字以内收1000马克一天,第二版面同样的字数只需要400马克,第三和第四版面分别是200和150马克!您可以根据您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版面,至于效果嘛,当然是越靠前的版面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咯!”
  在慕尼黑晨报的报社办公室里,上唇留着一撇优雅小胡子、头发梳成中分型的报社负责人既不谦卑也不傲慢的将他们在寻人启示方面的业务和收费介绍了一遍。在这个社会阅历丰富的人眼中,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衣着虽不显眼,但气色和气质却绝不是普通市民能够具备的——如今这慕尼黑的中下层民众,要么每天辛勤工作但收入浅薄的人,或是整天为温饱而奔波,而这位前来刊登寻人启事的,肤色健康、双眸清澈,也许他不穿华丽的衣服,只是不想引起外人的主意罢了。
  眼前这位年轻人并没有考虑太久,他问:“第一版面,连续刊登一周,这样的话可以有优惠吗?”
  “当然!”梳中分头的报社负责人眉毛不经意的一扬,仿佛很大方的说:“如果连续刊登一周的话,我们只收您5000马克!先生,请将您要找的人、您的联系方式和您要留的言都写在上面,我们会替您将这份寻人启示排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年轻人从他手里接过那张便笺,正欲动笔,却又停下来问道:“如果我给提供有效线索的人一笔奖励,是不是更容易找到我要找的人?”
  “那是当然的!”中分头想都不想就说道,“只要先生能够出得起价格,全慕尼黑的人都会动员起来!说不定这则消息一经我们的报纸刊登,您要找的人一周之内就会出现在您的面前!”
  年轻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1000马克您觉得怎么样?”
  “那说明这个人对您很重要!”他狡洁的一笑,心里留着另一句话:“还说明你很有钱。”
  年轻人开始在纸上快速的写着,不一会儿又用比划去几句话添上另外一些,来来回回改了好几次,这次满意的将便笺递回给小胡子。
  中分头只略略看了几眼,便知道上面的字数有没有超过100字的限制,还好,这小子虽然写的时间很长,字数却不多,好好排一下版应该还能省出一些广告空间。
  “先生,只要您付了钱,我们明天就可以开始帮您刊登启示了!”
  “那好,真是太感谢您了!”
  年轻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钱包,“付美元可以吗?”
  “当然!按照最近银行公布的兑换比率,您付……170美元就行了!”中分小胡子的表情仿佛在说“付美元再好不过了。”
  对于这个所谓的官方汇率,年轻人虽然略有一点惊讶,但他还是从钱包里数出17张10美元的纸钞。
  中分头接过钱,一张一张的仔细验看,直到验完最后一张,这才喜笑颜开的说道:“先生请放心,这件事交给我们一定没有问题!您明天有空到报社来的话,我们还将免费送您十份报纸!”
  “不用了!”等对方开出收据之后,年轻人拎起随身携带的皮箱,也没多说什么,转身准备离开。
  “卡尔,送一下这位先生!”
  中分头喊来自己的副手,一边客气的说道:“您请慢走!”
  当年轻人的身影穿过乱糟糟的办公室消失在走廊之后,中分头重新拾起桌上的便笺,轻轻读到:
  “寻找安娜·蒂费特,我是海诺,我回来了,见报请到慕尼黑兰根街9号亨菲尔特酒店找我,或至奥舍斯莱本的芬克庄园!哈斯汀已去世,我的新管家名叫巴伦德!如有知情者,亦可按上述地址联系,酬1000马克!”
  ※※※
  在离开慕尼黑晨报报社之后,张海诺这才抽空去探望一下自己的“老朋友”。因为不确定希特勒是否依然住在上次那个小阁楼里,他直接去了施端纳克勃劳啤酒馆。
  酒馆的侍应生告诉他,工人党在隔壁街上租了一套公寓作为办公之用,希特勒白天一般都会在那里。
  离开啤酒馆之后,张海诺径直朝老板告诉他的那栋房子走去,刚刚拐过街角,他就差点和一个穿着军装的家伙撞了个满怀。
  “你这家伙瞎了啊……啊哈,看看这是谁啊!”
  一个粗旷如牛吼的声音震的张海诺的耳膜生疼。
  “噢,罗姆先生,原来是您啊!见到您真是太好了,我正要去找你们!”张海诺连忙和这个胖而敦实的家伙热情的打起招呼来。
  “哈哈,勇敢而倔强的年轻人,我们有多久没见了?”罗姆一边上下打量张海诺,一边说道:“快有一年了吧!”
  “9个月!”张海诺小小的纠正到。
  “哈哈,阿道夫还经常提起你呢!来,看看我们的新办公室!”罗姆一手搭在张海诺后背,一手指着不远处一栋六成新的三层楼房子,“从4月1日开始,我们已经由德国工人党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了!那里,就是我们的新办公地点!”
  “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这个名字有点长,张海诺好不容易才将它重复一遍。
  “是的,简称国社党!”罗姆自豪的介绍到。
  “国社党!”张海诺心里一颤,原来纳粹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走吧,阿道夫正在为我们的党设计徽标和旗帜呢!”
  罗姆也不管张海诺究竟在发什么愣,拉着他就朝那栋楼房走去。
  很快,张海诺就在这个国社党新巢穴二楼的大厅里见到了希特勒。和第一次见面时一样,希特勒今天穿的依然是白衬衫加西装马甲,只是整个人要比那时多几分领袖气质。
  见到张海诺进来,希特勒的反应几乎和罗姆一模一样。
  “哈,这不是我们的老朋友海诺吗?你都有大半年没来了,可让我们担心啊!”
  从希特勒更加成熟的脸上,张海诺看到了一种关切,但是这种关切背后,似乎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张海诺猜想,这百分之九十九是和自己答应他为工人党向美洲的德裔移民募捐有关系,说不定这个小胡子觉得自己是吞了募捐来的钱独自跑路了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