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50


第41章
红鹰勋章
  自打回到威廉港之后,张海诺就忙得不亦乐乎。首先是前往海军潜艇指挥部报到并确认战绩,而根据德国皇家海军的有关规定,潜艇指挥官和艇员将可以根据他们所击沉敌方舰船的情况获得相应的奖励,这一次张海诺作为艇长可得3000马克,而艇员们则根据职务不同获得300到1500马克不等的奖励金,但这些奖金并不是马上就发下来,还要等上级审核、资金到位后才会发到艇员们手中。
  奖金延迟发放并不糟糕,糟糕的是到了1917年中期,德国因为战争资源耗尽而带来的影响日渐明显,通货膨胀就是最突出的一点。和1914年战争爆发时相比,马克的购买力已经下降了2/3!若是在前两年领取同样数量的奖金,张海诺他们不仅可以到柏林去游玩一番,剩下来的钱甚至还能在乡下买上一块地。
  虽然奖金的问题有些让人无奈,但张海诺代领回来的那些德国皇家海军潜水艇徽章(二战时期换成了U艇奖章,但样式和授予方式基本一致)却让艇上的新手们高兴了好一阵子,这是对他们第一次出航就成功完成作战任务的荣誉奖励,也是对他们能力和勇气的一种肯定。
  随后,张海诺又被自己的顶头上司——德国皇家海军第3潜艇编队的指挥官格奥尔格上校叫去谈了几个小时,谈话的内容主要是之前U171以及另外四艘潜艇所进行的协同作战,上校对这种作战方式非常感兴趣,他让张海诺编写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然后由他转呈海军参谋部。
  对此张海诺自然是求之不得。
  在这之后,张海诺又去了一趟塞德利茨号,雷德尔现在虽然不在驱逐舰部队服役,但对目前各国反潜技术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也觉得英国人新投入使用的两种反潜武器会对德国潜艇部队产生巨大的威胁,并表示自己会尽量利用与高层的关系提醒海军参谋部注意这一点。雷德尔还告诉张海诺,由于俄国发生内乱,德国陆军得以从东线抽调回大量的精锐部队,扭转西线战局看起来指日可待。
  雷德尔的乐观让张海诺感到一阵无奈,他心里很清楚,即便德国陆军将东线的部队都调往西线,也已经无力击败数量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英、法、美等协约国联军。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张海诺便忙着和他的艇员们一道检修潜艇、装运弹药补给准备下一次出航,由于美国人的参战,往来于北美、英国之间的商船和护航舰只都大幅度增加,在短时间内无法大量投入新潜艇的德国海军只好通过缩短潜艇归港停留时间、增加单艇出击频率的方式来加大对英美航线的打击力度。原本张海诺和他的艇员们可以在威廉港休息至少一个半星期,现在海军部只给他们六天时间!
  就在U171再次启航前的两天,事情突然出现了一些变化。
  击沉舰船2.7万吨的战绩,在一战时期的德国还算不上标准的王牌艇长,更不要说挤入十大、二十大王牌之列,但张海诺这个“新人”还是因为自己第一次出航就获得如此佳绩而倍受瞩目。最近一个星期,在德国颇具影响力的《泛德意志报》、《汉堡新闻》等报刊都在醒目位置刊登了有关U171等五艘德国潜艇在北大西洋海域重创代号为N22的英国护航船队的事迹,这不但鼓舞了困境中的民众,也让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受到了来自德国高层的褒奖。
  5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亲临威廉港视察,顺带接见最近几个月战绩突出的潜艇指挥官,多少让张海诺有些意外的是,海诺·冯·芬肯施泰因的名字也位于受接见艇长的名单之列。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张海诺心里又重新燃起了说服德国高层改变海军战略的希望,但他也明显感觉到扭转战局的机会已经越来越渺茫了——美国既已参战,协约国实力大增,而反观同盟国一方,德国国内物资日渐匮乏,奥匈帝国面临崩溃,交战双方实力差距进一步扩大。
  让张海诺感到悲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所看到的海军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如果不能从思想上改变海军中一些旧习、陋习,那么就算德皇现在任命他为海军总参谋长并全权处理海军事务,他觉得自己也是难以力挽狂澜的。
  接见和授勋仪式出奇的简单,整个过程还不到10分钟,张海诺除了能够近距离看看这位德意志帝国的末代君主究竟长什么样子,所能说的话只有两句:
  “谢谢,尊贵的陛下!为皇家海军服务是我的荣幸!”
  授勋仪式结束后,张海诺找到德皇的近身侍从官,告知他自己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要当面向德皇报告,但是那个一脸孤傲的侍从官只给了他一句冷冰冰的话:“报告应逐级进行,不得越级上报!”
  像雷德尔这样得到德皇赏识的人尚且无法做到的事情,张海诺终究还是没有做到。
  回到U171的时候,张海诺的胸前已然多出一枚四级红鹰勋章。这种勋章是为表彰普鲁士骑士精神而设立的,从1810年设立到现在已经有107年的历史,甚至比大名鼎鼎的铁十字勋章还早3年。它主要是授予在战斗中英勇作战的军人与优秀军事领导人,但文官与平民也一样有资格获得。
  红鹰勋章一共分为六级,即大十字红鹰勋章、一级红鹰勋章、二级红鹰勋章、三级红鹰勋章、四级红鹰勋章和红鹰奖章,它们通常根据获奖者的贡献颁发,只有红鹰奖章是为一般的普通士兵和普通人而设立。
  雷德尔在担任《海军观察》和《航海》杂志主编时,就因为写作成就而获得一枚四级红鹰勋章。
  看着那枚十字形的勋章和用牛皮纸印制的授予勋章证书,张海诺忽然觉得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所获得的荣誉一点也不少:单单一个随塞德利茨号参加日德兰海战的经历就让无数人敬佩不已,还有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获得十字勋章和战伤勋章、击沉数艘英国舰船。这一刻,他发现了自己的精神财富。
  想想二战中那些叱诧风云的将领,也只有雷德尔和隆美尔(两枚铁十字、一枚蓝色马克斯)在一战时期就有这样的荣誉资本吧!
  这个时候,张海诺又想起赫森曾问自己战争结束后有什么打算,如果德国战败的命运无法挽回的话,张海诺知道,这片港湾内绝大多数的舰船,包括自己这艘U171,都将成为协约国的战利品。自己也许可以和雷德尔一样继续呆在德国海军,但是在1935年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重整军备之前,德国将不再拥有任何一艘潜艇,如果自己什么也不做,那么德国依然会沿着历史的轨迹扩军、开战直至失败。
  如果一战德国失败是无法避免的,张海诺在心里对自己说,那就让二战别再走上历史的老路吧!
  那个灵光乍现的想法,现在已经在他的大脑里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轮廓,此时距离战争结束,还有1年零6个月!
第42章
残酷的抉择
  直到U171出港时,由格奥尔格上校转呈海军部的报告仍没有回音,张海诺和他的艇员们只好独自上路了。这一次,指挥部仍然派遣他们到苏格兰西北部海域活动,航程虽然有些远,但至少不必像另外一些潜艇那样冒着巨大的危险穿过水雷密布的多弗尔海峡。
  (PS:一战中英国海军通过反潜网和水雷阵封锁多弗尔海峡,但技术上的限制使得他们的警戒线存在很大的漏洞,相当一部分德国潜艇还是能够成功穿过这条海峡进入大西洋。)
  第二次来到北大西洋海域狩猎,张海诺心中已然没有了上一次的新奇感,此时他的战绩簿也不再是白纸一张。不过,第一次出击的丰厚收获并没有人让他高估自己。恰恰相反,他很清楚自己在单艇指挥技术上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和摸索,至于像上一次那样的机会,他觉得里面还是有很大的运气成份的。
  在进入狩猎区的第一个星期,张海诺的“谦虚”果然应验。U171在他的指挥下攻击了一艘单独航行的货轮,在目标距离只有1600码的情况下,鱼雷竟锵锵失的,而对手也没有留给张海诺第二次发射鱼雷的机会——在发现海面上的鱼雷航迹之后,那艘船迅速转向并加速逃出了U171的攻击范围。
  几天之后,在攻击一艘英国武装商船的时候,U171几乎遭遇灭顶之灾,张海诺还没来得及发射鱼雷,对方就朝这边开火了——很显然,对方发现了海面上的潜望镜。好在炮弹并没有直接击中潜艇,张海诺连忙指挥U171下潜撤离,而那些英国水手在击退德国潜艇之后也迅速离开了这一海域。
  在错过又一次机会的同时,张海诺也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在观察时将潜艇潜望镜被发现的几率降到最低,距离、海浪以及海面上的光线都是可以借助的条件,为此他还和埃德文、西蒙等艇上的主要军官进行了讨论。在漫长的狩猎过程中,他们还多次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虽说这些东西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摸索出来的,但张海诺还是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同样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这个指挥团队的友谊也随着共同讨论、共同学习的进行而不断加深着。
  俗话说事不过三,数日之后,张海诺终于开胡了。
  那艘运送粮食和蔬菜肉品的货轮实在是装得太满了,单船航行时的航速居然还不到12节,而那老式燃煤锅炉所喷出的浓烟在十几海里之外就能看到。这样的猎物张海诺确实不好意思错过,一枚鱼雷便将对方送入海底。在潜艇浮出水面之后,艇员们惊喜的发现海面上居然漂浮着一些新鲜蔬菜。这时U171出海已经两个星期了,艇员们的餐桌上就只有熏肉、罐头以及面包和煎饼,再一次见到绿色蔬菜,大家都开心坏了。
  等待和搜寻目标的日子在消耗食物的同时也消磨着人们的耐性,海面上有时候一整天都看不到一艘船,视线中除了波浪就是蓝天白云,就连海鸟也懒得光顾这片一无所有的海域。有些时候,张海诺是那么的渴望猎物出现,甚至恨不得直接潜入英国人的港口肆虐一番——那里一定停泊着很多不能及时规避鱼雷的大型船只。
  就在自己的航海日志翻到1917年6月3日之时,张海诺在海面上发现了一个目标,一个很快引出一系列事件的目标。
  那是一艘邮轮,一艘悬挂着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从北美方向开来的远洋邮轮,从体型上看,排水量至少有6000吨。
  所谓邮轮,就是在海上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因过去水运邮件总是委托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故名邮轮。在进入20世纪之后,这类船只主要以运送乘客和小批量货物为主。即便是在战争时期,乘坐邮轮往来于大洲之间的乘客也不在少数,他们中有的是军人,有的是中低级政府官员,但更多的是商贾、军人家属之类的平民。
  那艘美国邮轮的速度很快,但是很不巧,它的航线正好从U171潜伏的海域经过,张海诺很轻易的指挥潜艇占据了攻击位置,只待它靠近,两枚鱼雷就能确保将其击沉。
  自美国宣战以来,德国潜艇无须发出任何警告就可以击沉任何一艘向英国驶去的轮船,不管它是英国船、美国船还是中立国家的船只,也不管它是战舰、武装商船、普通商船还是一艘邮轮。
  为了不因为潜望镜暴露而吓跑猎物,张海诺尽量掐着表估算对方的距离,每隔5分钟才升起一次潜望镜以确定对方没有临时改变航向,每次都是确定目标方位即迅速收起潜望镜,时间从来不超过15秒。
  就在最后一次确定对方位置的时候,那艘邮轮距离U171只有不到3000码的距离,由于是白天,海面上的视线不错,张海诺甚至能够从自己的潜望镜里看到它甲板边缘的情况。那里有打着阳伞的妇女、戴着礼帽的男士,而这些人压根就不知道死神已经悄然向他们伸出了魔爪。
  张海诺本来还考虑是不是让潜艇上浮并俘获那艘邮轮,这样就可以让上面的乘客乘救生艇离开然后再用鱼雷或者甲板炮击沉它,可是他对目标的最后一瞥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看到甲板上有几个用帆布蒙着的大物件,尽管不能肯定那就是随时可以转动并向海面射击的大炮,但是身为一名潜艇指挥官,职责所属让他不能拿这艘潜艇和全体艇员冒险。
  攻击或是放过,张海诺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抉择。攻击,那将是数百条人命,1915年5月英国邮轮“露西坦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1959名乘客中就有1198人死亡;放过,那上面的人员和物资就将顺利抵达英国,上面也许有数以万计的子弹和其他军用物资,它们将被用来在战场上射杀德国士兵……
  一边是无数平民在海面上挣扎的景象,一边是无数德国母亲在为自己阵亡的儿子哭泣,张海诺一时间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中。
第43章
骑士精神
  看着海面上那让人触目惊心的景象,张海诺觉得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场景也没有这样的惨烈。
  两枚450毫米的T型鱼雷一枚扎进美国邮轮的船首,它100多公斤的战斗部装有比纯TNT威力大7%的混合炸药,瞬间便在毫无装甲防护的船体上炸出一个宽达数米的窟窿,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第二枚同样型号的鱼雷击中了它的船体中部,剧烈的爆炸竟炸断了这艘船的龙骨,失去了脊椎的动物将陷于瘫痪,失去龙骨的邮轮则在数十秒之后从中部断成两截,这大大加快了它沉入海底的进程。
  当U171浮上海面的时候,邮轮最后一节桅杆也消失在海面上。
  德国人的攻击来得如此突然和猛烈,邮轮上的人根本没来得及放下哪怕一艘救生艇,一部分人在爆炸中丧生,一部分被困在船舱里与轮船残骸一道沉入海底,还有人被沉船引起的漩涡卷走,剩下的幸存者仅数十人,其中不乏妇女和儿童。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穿救生衣,有人已经追随同伴而去,有人正濒临死亡,有人抓住海面上的漂浮物而苟延残喘,更多的人则在继续和冷冷的海水搏斗。
  击沉敌船的喜悦在这一刻荡然无存,德国艇员们沉默了。
  张海诺心中突然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负罪感,战争的确是人类最可怕的东西,也是人类挥之不去的阴影。
  可是,战争却不是某一个人就能阻止的!
  “埃德文,难道这就是战争最残酷的一面?”
  张海诺呆呆的看着海面。
  “他们都是无辜的平民!”
  站在旁边的埃德文同样是一脸黯然。
  “让我们做些什么吧!”
  “我赞成!”
  “好!”张海诺旋即将目光转回这艘潜艇的甲板,大声喊道:“各位,我们的职责就是击沉那艘货轮,我们已经尽了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现在,让我们救救这些可怜的人吧!”
  甲板上的艇员们一个个回头望着张海诺,那一张张面孔上非但没有惊讶,显现出的反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表情。看来,他们的内心刚刚也在受着煎熬,战斗的时候他们是最坚强的战士,而现在,他们的荣誉、他们的精神都在发出召唤:救救这些可怜的平民吧!
  在张海诺的指挥下,艇员们很快行动起来,水性好的穿上救生衣、身上绑上绳索,其他人则在甲板上负责拉绳子,不一会儿便有人开始往水里跳。
  站在指挥塔上的张海诺一面引领潜艇靠向落水者最击中的地方,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螺旋桨的涡流卷走落水者。
  穿着救生衣的艇员不断在海面上搜寻幸存者,在拉住落水者之后再由艇上的人通过绳索将他们一同拉回,这过程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费时又费力,但德国艇员们没有一个人抱怨,一些体力已经耗尽的仍咬着牙游向下一个落水者……
  2个小时后,最后一名落水者终于被救上潜艇。
  张海诺相信,U171自下水以来还从未承载过现在这么多人。放眼望去,前甲板和后甲板上全是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由于甲板的空间实在有限,他们中有许多人不得不站着,多出来的位置则让给老人、妇女和孩子坐。
  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全身湿透,好在现在已经是6月,下午的阳光还能给这些可怜人带来一些暖意,而那几个小孩子和老人身上都披上了干净的毯子。
  看着自己的艇员在甲板上忙着安顿从水里救上来的幸存者,张海诺心里倍感欣慰,别看这些德国艇员在战斗中一如狮子般英勇,在对待这些敌对国平民时却又表现出他们朴实和善良的一面。
  “让一让!让一让!”
  寻着声音望去,一个上身只穿一件背心的壮汉从甲板位置的水密舱爬了上来,一只手上还拎着个小桶,桶里的东西腾腾的往外冒着热气。这便是U171上最强壮的男人,“火头军”布拉茨。别看他五大三粗,爬起梯子来却一点儿也不笨拙,只是手里那个小桶与他的身材不太成比例,看着就像是小孩拿着一个小玩具桶。
  跟在布拉茨后面出来的沃纳·斯塔尔德手里领着另外一个小桶,里面装着大大小小的杯子和饭盒,这些都是艇员们平时自己用的,现在也都贡献出来了供这些落难者盛汤喝。
  甲板上的人很自觉的让出一条通道,尽管布拉茨走过去的时候还是要用挤,人群却没有丝毫的混乱。布拉茨很快在人群中央停下来,从沃纳那里接过一个饭盒,用大勺子从桶里勺了一些汤,然后递给最近的一个男人。
  那男人犹豫了一会儿,将饭盒递给坐在靠旁边的一个妇女,那女的一脸茫然,显然还没从之前的惊吓中恢复过来。她看到别人递过来的热汤,竟想也不想的抢过来往喉咙里到,一下便呛得咳嗽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