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250

  轰……轰……
  “欧根亲王”号左舷舰炮发出的怒吼,为这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海战拉开了序幕!
  天空中,一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正在领机的指挥下寻找攻击位置。
  “伙计们,让这些纳粹看看我们的厉害!第一小队,你们从南面进攻,第二小队,跟着我从东面进攻,让太阳为我们提供掩护!第三小队负责支援!”
  编号为KC-101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后部座舱里,迈克尔·伦格中尉正通过无线电充满激情的向僚机们布置战术。这位出生于美国西部的“牛仔”,原本就是个非常勇敢的人,这恰恰和他所驾驶的飞机名称非常相配。早在不列颠空战最惨烈的时候,他就曾申请以志愿者身份前往不列颠参战,只可惜轰炸机飞行员的身份使他最终未能成行,尔后美国海军虽然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大西洋护航中来,但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他们才名正言顺的投入对德作战,这给了好斗的飞行们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第一次随母舰执行护航任务,伦格中尉就带着两架俯冲轰炸机攻击了一艘距离船队尚有60多海里远的德国潜艇,虽然没能击沉目标,却也惊得对方仓惶逃命,仅仅两天之后,伦格中尉又率队攻击了另一艘德国潜艇,这一次幸运女神没有继续眷顾德国人,几架美国俯冲轰炸机成功将其炸沉,并使30多名德国艇员沦为英美海军的俘虏,伦格中尉个人还因此而获得了美国海军司令部的嘉奖。
  “中尉,我不想在你兴头上泼冷水,但那艘德国战舰拥有极其强大的防空火力,我们最好小心一点!”通讯器里传来一个稍显桀骜的声音,就口音和组词方式而言,这与一般美式口语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我知道了,英国佬,你们被德国人打怕了吧!别担心,小宝贝,看我们怎么修理他们!呜呼……”
  透过座舱朝外看,一头金发的飞行员看到一颗高射炮弹就在那架编号101的无畏式前方不远处爆炸,想必刚刚也给上面两个自大的美国飞行员小小的警示。不过,通讯器里随后传出的声音让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嘿,伙计们,我刚刚不小心已经尝到德国佬炮弹的滋味了。事实上……味道非常不错,像是骑上了一匹野马!好了,下面该我们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了!第一小队已经进入攻击位置了吗?好,稍候……别急……等着第二小队一起发动攻击,我们要让德国佬首尾不能相顾!还有第三小队……”
  德国战舰发射的高射炮弹依然砰砰磅磅的在耳边吵闹,作为战争之初美国海军的三大主力舰载机之一,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拥有不错的飞行和轰炸性能,由于采用成熟的金属蒙皮技术和穿孔式空气煞车襟翼,俯冲时的机身稳定性得到加强,不像德国的容克斯JU-87与日本的九九舰爆必须额外加装维持稳定的副翼,而可收藏式的起落架比起前两者也减低了更多的风阻。此外,由于采用的蜂窝结构的机翼和强有力的机身结构,这种俯冲轰炸机的生存能力也要较它在太平洋上级别相近的对手——日本海军的99舰爆高出不少。不过,速度慢也许是这个时代俯冲轰炸机的通病,加上前期型号在装甲方面较为薄弱,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与日本零式战斗机的几次交手中,无畏式均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而经过改进后的3型由于采用了自封式油箱和防弹装甲,在生存能力方面才有了稳固的提高。
  “天啊天啊!看,温特上士的飞机在往下坠!上帝保佑!”
  通讯器传出的声音显得惊恐万分,在机舱外面,正如这个舰载轰炸机中队里唯一一名来自英国皇家海军的飞行员所警示的那样,德国人凶猛的炮火击中了那架编号107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对于一架最大起飞重量才4.5吨的单翼单发轰炸机而言,一枚近距离爆炸的大口径炮弹是极其致命的,倒霉的飞机顿时以螺旋状向着海面坠去。如果距离更近一些的话,人们便会发现它的机舱盖已经完全被弹片砸碎,机舱里血肉模糊的场景更是惨不忍睹!
  通讯频道里顿时乱成一团,有人喋喋不休的重复着祈祷词,也有人在惊叫着需要躲避,就在这时候,伦格中尉大吼道:
  “勇者无畏!美利坚合众国的勇士们,是攻击的时候了!冲啊!”
  编号101的俯冲轰炸机率先朝着海面上那艘高速行进且在不断转换方向的战舰冲去,那条从高空看起来像是鲑鱼的德国巡洋舰正以海上机动规避近在咫尺的轰炸,在它屁股后面,一条长而弯曲的水痕组成了一个偌大的“S”。
  俯冲时,美国人的无畏式并不会发出德军斯图卡那样尖锐刺耳的呼啸声,尽管如此,这种外观上看起来毫无优雅之感的轰炸机却拥有同样惊人的攻击力——大多数情况下,无畏式在机腹下携带一枚1000磅的炸弹,两侧机翼则各挂载一枚100磅的炸弹,比日本人的99舰爆高出不少,与德军斯图卡的初期型号相当。
  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无畏式的速度越来越快,笨拙的大鹅在此时已经幻化成为一柄锋利的匕首。距离迅速拉近,目标快速放大,一艘外形颇为简洁的战舰正在视线中变得愈发清晰,上面的炮口正像划燃火柴一般不断跳跃着黄色的火光;再近一些,中尉已经可以数清那甲板上有多少门火炮了,当然,数量肯定多到令他头疼的地步。
  “攻击……”
  中尉像是骑在马背上的牛仔一般狂吼着,而在松开炸弹的一刹那,整个人的心情连同飞机一样变轻松了,但是接下来,随着飞行员迅速拉起操纵杆,飞机连同飞行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加速度,飞行员和投弹手自然都被死死的压在座椅上。克服了最初的身体反应之后,伦格中尉艰难的转头看着座舱外,在之前高速俯冲的过程中,轰炸机的最低点似乎并不比德国战舰的桅杆高出多少,而这也让来自美国的飞行员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观察德国人建造的大型舰艇——由于出航之前进行了全面整修,这艘重巡洋舰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一艘刚刚下水的新战舰,为了更加适应在大西洋海域作战的需要,它的舰身涂上了和英国海军北部迷彩颇为相似的花纹,令人惊奇的是,这一次它舰艏舰艉所喷的辨识标志并不是刺眼的红色万字符,而是以黑白色涂上了德国传统的铁十字徽标,但透过桅杆上那面德国海军战旗,还是能够看到纳粹时代留下的显著标志。
  俯冲轰炸有别于水平轰炸最大的特色便是较高的命中率,待伦格中尉第二次回头去看的时候,几颗炸弹已经在距离德国重巡洋舰仅有几步之遥的地方轰起巨大的水柱,这些白色的蘑菇状物体几乎将战舰给包围了——尽管没能直接命中目标,但按照美国海军的作战标准来看,这已经是较为理想的投弹了,没准炸弹的巨大威力已经使德国战舰的舰体受到了极大的压迫。
  后续俯冲轰炸机还在进行勇敢的俯冲,不远处,两组鱼雷轰炸机也趁着这个机会以贴近水面的高度冲向德国战舰,几秒之后,伦格中尉目睹那些黑色的鱼雷离开飞机优雅的坠入海中,然后在海面上拉起一根根白色的、隐隐约约的水痕。如此密集的攻击,令伦格中尉心里颇为踏实——这样都还能安然逃过的话,那该需要怎样的运气啊!
  “大家情况怎么样?”
  心情和身体都稍稍恢复平静之后,伦格中尉终于想起了他的手下们,由于各小队仍在相继进行攻击,通讯频道中杂音不断,好一会儿,才有第一个声音传出。
  “这里是04号,已完成攻击,但没有打中红心!坏运气!”
  紧接着,另一个声音以调侃的口气说:“坏运气二世,这里是09号,我想炸弹距离德国佬的屁股还有二十码!”
  “坏运气第三,这里是03号,我不知道那颗炸弹是我扔下的,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一颗炸弹打中红心!”
  经过清点,伦格中尉发现除了最初被炮火击落的那架飞机之外,整个中队安然无恙,这也稍稍弥补了他未能打中红心的遗憾,不过很快有人告诉他,鱼雷轰炸机中队的情况可能不太妙,至少有三架破坏者被击伤,鱼雷似乎也都严重偏离了目标。
  “坏运气!”中尉狠狠的骂道,在离开之前,他远远望着海面上那艘仍在急速向东行驶的德国战舰,心里暗暗发誓,下一次决不让它轻松逃掉了。然而下一次是几时,他没有想过,更不会料到后面会有多么戏剧化的剧情出现。
第35章
为海而战(3)
  卡尔·里希特霍芬中尉现年24岁,按说正处于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龄段,何况他身体健硕,而且拥有一张十分英俊的面孔,若是又穿了一身峻拔的空军礼服,这在任何场合都是极其引人注目的,尤其对那些春心萌动的少女们,更是能产生惊人的“杀伤力”。
  英俊并不是天使的专利,有时候魔鬼也拥有迷人的外表,卡尔自出生起就以自己的姓氏为荣,因为那是上一场战争最富传奇色彩的“红男爵”之姓。尽管计算血缘关系的话,卡尔和那位鼎鼎大名的飞行英雄相隔甚远,但自从在小学时读到有关曼弗雷德·里希特霍芬的故事之后,他就立志要成为一名王牌飞行员,进而成就曼弗雷德未竟的事业。十年之后,他如愿以偿,通过另一位远房表亲的指引,他顺利进入位于巴伐利亚的航空学校学习,但就在他进入学校的第三个月,残酷的战争爆发了,当时由于飞机的装备数量有限,大量空军预备人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等候才有可能被编入一线,或是选择提前在空军航空部队担任地勤工作——但卡尔是为数不多因教官强烈推荐而直接进入一线战斗机部队的。
  在波兰的两个星期,这位年轻的飞行员一共得到了7次驾驶战斗机升空作战的机会,但那时候波兰人头顶几乎只剩下了喷涂着铁十字徽标的飞机,卡尔未能击落一架波兰飞机,日复一日的对地攻击让他心生厌倦,而在波兰战役结束前,他又因为顶撞上司而受到了格外严厉的处罚——直接从一线部队降到了预备部队,那时候因为产量仍然跟不上,直到次年4月,卡尔才再一次得到了驾驶梅塞施密特战机的机会,并且被调到了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少将所指挥的第4航空队,在接下来的挪威战役中,他依然没有得到期望中与敌方战斗机展开搏斗的机会,德国空军依然更多的承担着对地支援任务。
  1940年初夏的法国战役,是卡尔·里希特霍芬迈向成熟的第一个台阶,在与老迈的法国战斗机群的对战中,年轻的飞行员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就取得了击落5架、击伤3架的出色战绩,其后又接连击落了英国人的飓风和数架轻型轰炸机,然而正当一切都步入正轨的时候,卡尔又一次过于直率的顶撞了上司,这一次,他幸而逃过了最严厉的责罚,但作为与海军部门开展的一项合作,他被交换到了海军航空部队,而雷德尔最精锐的舰载机和岸防航空兵被暂时调配给了空军,并在随后包括不列颠空战初期的一系列战斗中损失惨重。
  两年时光一晃而过,卡尔·里希特霍芬出人意料的留在海军参战而没有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调回空军部队去。当那些在航空学校的伙伴们或是成为空战王牌,或是殒命异乡的时候,卡尔则默默成长为德国海军重型航空母舰“格拉夫·齐柏林”号上的飞行骨干,尽管还是空军中尉军衔,他却指挥着整整一个中队的海军梅塞施密特109-T型战斗机,并且在这艘航空母舰所参加的几次作战中保持全勤——这在德国海军中绝对属于“特例”。
  “注意,注意,这里是大鹏一号!我们已靠近预定作战空域,各小队将高度提升至3500米!重复一遍,各小队将高度提升至3500米,保持警戒,敌人可能出现在任何方位!”
  16架保持着三角战斗队形的BF-109T型舰载战斗机原本就占据着大机群的制高点,在得到长机的命令之后,它们很快以轻巧的爬升占据了更高的空间。作为一款战争爆发之前就已定型的舰载机,BF-109T在对战英国海军航空兵的战斗中胜多负少,但考虑到它们在1941年以前的对手多是“贼鸥”等性能落后的飞机,而英军正大量装备新式的海飓风,仍以这种战斗机为主力的德国海军航空兵如今已没有太多技术优势可言,有识之士多认为德国海军急需后续机型,但苏德战争的爆发使德军统帅部不得不集中全力于东线,海军装备的订单普遍受到影响,新型舰载战斗机的服役时间也被无限期的推迟了!
  在BF-109T的保护下,德国海军航空兵的另外两种主力作战机型——有着海军斯图卡之称的JU-87C和在迄今为止的一系列海战中表现极为突出的Fi-167鱼雷轰炸机,正以一个庞大的机群向着北面的目标飞去。在战争爆发之初,这两种轰炸机的性能也是极为优秀的,但当时间的脚步迈入1942年的门槛时,各主要国家的战争机器已经全力开动起来,装备的改进与更新换代更是步入了快车道,它们的技术优势在开始装备火控雷达的水面舰艇面前正逐步减弱。
  3500米的高空虽不至于“高处不胜寒”,但天空中并不是万里无云,大片大片的云朵漂浮在高空中,飞行员们很快便发现自己的飞机正在云层间穿行——一方面,这为他们提供了不错的隐身场所,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视线。
  卡尔透过半敞开的机舱盖不断往下看,平静的大海美得就像是高级轿车上的深蓝色烤漆,视线中时不时有白色的小点出现,只有眯起眼睛仔细辨认,才会发现它们是孤零零漂浮在中空的云朵而不是水面上的舰船。
  穿过一片云层之后,“深蓝色烤漆”再次出现在下方,突然间,卡尔看到前面几个不一样的云朵,它们更小、颜色更深,而且身后带有别样的“纹饰”。他连忙调到轰炸机编队的联络频道:
  “注意!注意!前方望见疑似船只的物体,请轰炸机飞行员确认!重复……”
  过了大约有一分钟,通讯频道中传出一个老沉的声音:“发现目标船队!发现目标船队!正北方约10海里,准备攻击!准备攻击!战斗机编队请提供掩护!”
  “战斗机编队收到!”卡尔不慌不忙的将通讯器调到自己中队的频道,“诸位,现在是战斗时间,我们已经发现目标船队,敌人的战斗机随时可能出现,瞪大你们的眼睛!”
  话刚说话,通讯器里面就有人在喊:“前方发现飞机!”
  这时候,卡尔的视线正被云层所遮蔽,但片刻之后,他看到一群黑点正在云层之间的缝隙中穿行,略一估摸,他脑袋里便已经形成了明确的作战思路。
  “注意,第二和第三小队做好攻击准备,第一小队听我命令行动!重复,第一小队待命,二、三小队准备出击!”
  “尽管性格易怒,但此人头脑清新、颇有大局观,加以锤炼必成大材”,这是卡尔毕业前其教官所写评语中的一句。
  只一会儿,数量约有30架左右的敌方机群便迫不及待的迎着德军在1000米高度的轰炸机群冲了上去,德军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并没有立即解散原有的密集队形——这两种轻型舰载轰炸机绝对速度并不快,且以后射机枪为主要防御武器,因而存在自卫能力较差的缺点,在法国战役以及不列颠空战期间,德国空军的惨痛经历早已作出证明,但德军高层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这些在攻击能力方面颇为出众的轰炸机,为了进一步提高它们的生存能力,一系列相应的护航战术渐渐成熟起来。
  “二、三小队,出击!你们的任务是冲散敌人的战斗机群,阻止它们靠近我方轰炸机群!”
  下达命令之后,卡尔再一次将视线投向下方,随着距离的拉近,他头一次看清了对方战斗机上的徽标,那和英国皇家空军的环形标志是截然不同的,从高处往下看,一个醒目的五角星长着一双蓝色的翅膀。
  十架BF-109T从高空俯冲而下,并且仗着位置的优势抢先从千米开火。在这样的距离正适合被誉为“空中开罐器”的20毫米MG-FF航炮发挥威力,嘎嘎嘎的响声在德军飞行员们听来也是那样的悦耳。
  电光火石之间,两架美军战斗机当即被击中,其中一架左翼折断,当即像断线的风筝般向海面坠去,另一架境况同样糟糕,航炮炮弹直接打中了发动机,螺旋桨虽然没有停止转动,但拼命外涌的黑烟已经让人感到不妙,只十几秒,飞机便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动力开始向下滑去。
  为了躲避德机航炮的攻击,美军飞行员们纷纷驾机规避,这也顺利达到了打乱其战斗部署的目的。在赢得第一个冲刺之后,德国战斗机迅速分散开来,各自寻找到一架落荒而逃的美国战斗机进行追击——在单纯的战术方面,已经打了两年多仗的德国人显然会比美国佬更占优势,也正因如此,德国海军才会不惜成本的与空军进行飞行员交换合作,好让自己的航空人员接受残酷的实战锤炼。
  仍在高空飞行的卡尔,异常冷静的观察着下面的战局,德国战斗机虽然气势很猛,但数量终究比对方少了许多,等到美国战斗机飞行员稍稍缓过神来,便开始帮助受追击的伙伴解围,但德国飞行员们这时候也还能利用纯熟的双机战术与对方周旋,在最先被击落的几架飞机中,无一例外的都是“长着翅膀的五角星”。
  突然间,卡尔注意到己方的轰炸机群一分为二,一部分开始攀升、一部分开始下降,环顾左右,一个白色的大点霍然出现在前方海面上,那长而宽的甲板绝不是一般货轮能够产生的视觉效果!事实上,那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1.8万吨的“突击者”号,虽然排水量不大、航速不快、装甲不厚,却能够搭载多达86架舰载机!
第36章
为海而战(4)
  “黑箭,黑箭,这里是大鸟,我们已经和敌人交火!敌方约有30架战斗机,我们还能应付,建议你们抵达战场后留在高空观察,防止敌人后续机群突然进入战场!完毕!”
  沙沙的杂音之后,一个尖嗓子在说:“了解,黑箭即将抵达战场,我们会在高空警戒,完毕!”
  卡尔·里希特霍芬面无表情的转换了通讯频道,“注意,第一小队全体注意!现在轮到我们出击了,大家先找老鸟,以双机战术尽力歼灭,那些菜鸟暂时不管!”
  几个声音紧凑而不混乱的在通讯器里报:
  “二号明白!”
  “三号收到!”
  “四号了解!”
  在德国海军的舰载机飞行中队中,各个小队基本上都采取了新老结合的配置,既保证编队战斗力,又能够确保在大多数情况下稳住阵脚。不过在卡尔直接领导的这第一小队,包括他自己在内的4名飞行员都是“老鸟”,在一线战斗机部队服役的时间至少一年,并且都有过击落敌机的记录。这样一支精干的飞行小队,无疑是整个战斗机中队的主心骨,而卡尔的想法也十分明确:将好刀用在刀刃上!
  局面复杂甚至显得混乱的空中战场,4架BF-109T悄然从高空降下,它们并不像同伴之前逮到一架是一架,而是非常有目的性的选择美军长机进行攻击。只见其中一架线条棱角分明的战机紧紧咬住前方身形圆滚且短的敌机,对方竭力作出各种花哨的飞行动作试图摆脱,但经验丰富的追击者却和影子一样紧随其后——战机性能上的优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才是战场上最关键的因素。
  隔着百来米的距离,追在后面的梅塞施密特开火了,7.92毫米机枪喷射着红红的火舌,长串的子弹在空中划过,可轨迹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平直,而是在地心引力和空气阻力的双重作用下呈浅浅的弧形。整个射击过程不足3秒,最末有十几发子弹都击中了目标,只是除了在那架机翼喷涂有美军航空部队标识的飞机上溅起若干火星之外,并没有发生其他变化。
  在遭到攻击之后,一直试图逃脱的美军战机更是发了疯一般接连大转,甚至还做出了一个杂技式的空中连续翻转,这一顿时功夫,总算把对方抛到了身后,但是等到飞行员观察后方的时候,却发现那架身形并不比自己大的德国战机竟如鬼魅般又追了上来!
  就在这时候,一串子弹突然从德机旁边擦过,这个意外变故显然影响到了德国飞行员的注意力,也让前面那架美国战斗机上的飞行员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他转头一看,另一架F4F“野猫”正从右侧相同高度飞来,尽管这样的距离对方几乎无法看到他的手势,他还是高兴的竖起大拇指。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应了那句老话:“乐极生悲”!这位美国飞行员的手还没有放下来,只见空中又出现了一连串的子弹,并且非常精准的击中了那架前来解围的“野猫”,其发动机和座舱顿时火星四溅——这种战争爆发后方才服役的战斗机虽然拥有坚固的机身和良好的装甲防护,却远不是那种无法被击落的超级战机,尤其在面对20或者30毫米口径机关炮的时候,机身任何一处装甲板都无法抵御直射攻击。
  刹那间,装备6挺13毫米航空机枪的“野猫”发生了极为猛烈的爆炸,那场景就像是圣诞夜绽放的礼花,数以百计的碎片拖着白烟向四周飞去,残余的机身则带着飞行员无声无息的坠落——在这种情况下看,飞行员生还的可能性无限近乎于零。
  这名美国飞行员还来不及为自己的同伴悲哀,从后方射来的子弹就已经让肾上腺素又一次刺激他的血压和心率了。穿着皮夹克的美国飞行员倾尽全力的把操纵杆往右边摆,好让自己的飞机躲过对方的枪弹,然而为时已晚,子弹击中机体的声音清晰可辨,脑中甚至来不及多想,头顶上的舱盖便在一阵啪啦声中被打了个粉碎。飞行员眼睁睁看着子弹从面前飞过并扎进前方的仪表盘中,上面的碎玻璃飞散而出,脸上顿时热辣辣的。
  茫然的摇动操纵杆,飞机重新恢复了平飞状态。庆幸的是,那架德国战斗机发射的依然是7.92毫米的机枪子弹,极高的相对速度让风像是无数把利刃一样涌进机舱,肆意蹂躏着飞行员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他简直睁不开眼睛,但是凭着直觉又一次摇动操纵杆,这个简单的动作拯救了他的性命:电光火石之间,又一串子弹呼啸着从机翼下方擦过,他甚至听到了从机腹传来的啪啦啪啦声——必定是有子弹钻进了机身某处的金属蒙皮。飞机并没有发生颤抖,但是仅仅过了几秒,一种很不好的声音从发动机的位置传来,飞速转动的螺旋桨明显慢了下来……
  当敌人处于困境之中时,卡尔·里希特霍芬恪守着自己的信条,那便是骑士精神比战斗的胜负本身更加重要——这是他从前辈那里继承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但他也因此惹来不少麻烦。看着一朵白色的降落伞凌空绽放,他撇撇嘴,扳动操纵杆,从旁边飞驰而过。
  在大海上,飞行员逃生的几率和在陆地上空战斗时跳伞相比要低一些,走运的人还能够坚持到己方船只到来,有一些人则可能一直在茫茫大海上飘荡直到脱水而死,也有一些倒霉蛋落水便因为降落伞绳无法解开而溺死。
  解决掉第一个目标之后,卡尔在附近空域搜索一番,很快将新目标锁定在了一架拼命追逐梅塞施密特战机的“野猫”上。从飞行动作来看,那应该也是一个老手了,最基本的动作运用十分纯熟,间或还能通过侧滚来保持追击状态。在它们接连转弯的当口,卡尔瞟到了前面那架BF-109-T座舱下方红色的罗马数字“9”,脑海中便浮现出海军准尉布雷马斯·伯格的面孔,那是一个总是把微笑挂在脸上的年轻人,乐观、积极,喜欢钻研战术,但在天资方面似乎有所欠缺,在训练或演习的时候总是被其他老鸟们捉弄,却从来都不会生气。
  卡尔依然面无表情的摇摆着位于双腿之间的操纵杆,经过改进的BF-109-T2装备着1275马力的奔驰发动机,能够达到580公里的最高时速,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所装备的“野猫”尽管装备一台1200马力的普拉特发动机,由于总重要比前者多出将近一吨,最高时速只能达到512公里,这样的差距看起来并不特别大,但反映在一场空战中就可能成为十分关键的因素。只半分钟功夫,卡尔就已经第一次将那架美军战斗机套进自己的瞄准镜,只是按照他的估计,两者之间还有超过500米的距离,一个长射有六成以上的把握击中对方,但刚刚他已经体会到了这种美国战斗机的生存能力——7.92毫米机枪最好用来校射和袭扰对方,真正解决问题的恐怕只有备弹各60发的两挺20毫米机关炮了!
  近了,更近了,卡尔沉着冷静的看着那架“野猫”距离自己的炮口越来越近,至于自己侧后方的安全,则完全交给自己所在双机编队中的僚机——这也是双机编队战术的精华所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