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二郎传(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1156

  杨戬笑道:“大概是显得比较用心吧。”
  哪吒顿时了然的点点头,去和韦护喝酒了。
  这边刚说完,黄天化又对杨戬悄悄传声,“大师兄,这位也是武王派来的监军吗?啧,武王陛下真是体谅,竟接二连三派女子前来军中服侍师兄。”
  杨戬顿时一阵无语,传声回去:“你又是如何看出来的?”
  “她身上哪有什么阳刚之气,虽然看起来没什么怪异,但我从未见过有哪个男子会这般仔细的修个细眉……”
  “行了,喝你的酒,她并非武王所派,是来助我伐商的一位道友罢了。”
  杨戬看了眼萧兰,想劝她干脆恢复女装算了,在座的四个人,有三个都已经知道她女子的身份。
  “来!”萧兰双手捧着酒樽,站起身,“萧某敬各位一杯!能与几位道门后起之秀同席而饮,实是萧某三生有幸!哈哈哈!”
  这假装很豪放的大笑声,怎么听在耳中,竟会有淡淡心酸之感……
  杨戬有点欲言又止,他三位师弟倒是很给面子,起身和萧兰饮了一杯,各自坐下。
  “咳。”杨戬决定把话题引到正事上,“李靖与邓婵玉两位将军可到地方了?”
  “当天便到了。”韦护回了句,“他们已开始整顿南北两部兵马,邓九公将军也已在赶去佳梦关外的路上。”
  “几位师弟对伐商有何良策?今夜畅所欲言,尽快说就是了。”
  听哪吒和黄天化开始一本正经商议军情,杨戬总算替萧兰松了口气。
  怎料,韦护突然传声问了句:“师兄,这位萧将军的帐篷要安顿在监军那吗?监军似乎有些怕自己一个人住,之前来找过师兄,只是师兄不在。”
  安顿在姬倩华那……
  杨戬突然捂着眼笑出声,一旁的萧兰不明所以,几位师弟也一脸纳闷。
  “继续,继续。”杨戬摆摆手,示意他没事。
  席上,三位先锋将军各献奇策,但萧兰却是一句不提征战之事,只是静静的听着,事后也并未对杨戬言说什么策略。
  显然萧兰对这些都不是很感兴趣,仅仅只是为了想起自己当初为何会送杨戬簪子。
  这根簪子对萧兰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也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会送出去……
  私订终身。
  ……
  萧兰入周营半个月后,南部大军传来捷报,雷震子领军挫败了佳梦关出关讨伐之商军兵马,佳梦关守备军队大损。
  又五日后,北部李靖传来了胜讯,同样是挫败了商军讨伐,并将两部总共三十万兵马,率先靠近了大商北地国界处,让朝歌城风声鹤唳。
  还有八九日,便是青龙关之苏护开城投降之日,周军已经建起了数条粮草补给线路,三路大军也已是蓄势待发。
  而这个过程中,萧兰只对杨戬献了两个计策,杨戬慎重思索之后都采纳了。
  一是在攻占青龙关之前,先派数万精兵携带足够粮草,翻山越岭奇袭临潼关,扰乱商军布置,截断前方军报。
  二是在进青龙关后,将不降的商军兵卒、商国百姓赶出青龙关,剥去他们的战甲、留下他们的粮草,让他们入难民一般赶往五关之地,以坏商军军心。
  虽说第二条策略有些狠,必然会有不知多少凡人饿死路旁,但却能极大削弱他们接下来攻城略地的难度。
  除此之外,萧兰再不献策,整天就在杨戬身边跟着,同吃不通睡。
  入青龙关还有三日,杨戬莫名有些心神不宁,总觉得自己有些什么是没做。
  一枚玉符忽而掠空而来,杨戬读后恍然大悟,连夜回返周都城。
  没两日,周都城之外、岐山山脚,一座高台垒砌而起,还被刷成了金色,刻画了一道道纹痕。
  匆忙建成的点将台,虽略显简陋,但也算够用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点将台武王拜将!
  这座高台大有讲究,其上刻画的阵法也并非攻伐、防御之阵,而是接天地之力、引五行之气,凝气运、聚功德之阵。
  此台名曰点将台!
  杨戬先前突得广成子玉符,匆忙中动用了不少仙兵仙将,两日两夜赶工,才建好了这处高台。
  点将台一起,杨戬便感觉周国各地之气运,一丝丝、一缕缕汇聚向了此地,加持在各处阵法之上,在点将台各处蕴上了道道金光。
  为何非要金台拜将?
  于周国而言,自然是禀天地、明天道、立国运,使周武王伐商纣王之事得天道认可,使四海之内人族听闻周武王之名者皆从心归附。
  而对阐教来说,这便是加深阐教与人族羁绊牵连的绝佳时机。
  道门三教皆以教化人族为立教之基,故天道有感,才给了三清足以成圣的功德之力。
  今日点将台上,武王亲拜诸多阐教弟子为将,待他日伐商功成,阐教自可接引无边气运,天道也会为诸阐教弟子降下功德,庇护今后的修行路。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绝非只是走个流程。
  杨戬先前虽然知道出征之前该有拜将这么一说,但又觉得这事不太重要,故而并未放在心上。
  还好有广成子这位大师伯时刻关注西岐之事,眼见杨戬就要东伐,这才用玉符提醒了他一遭。
  与苏护约定之日前夕,点将台竣工,杨戬带着十多位大臣、武将,在点将台研究明日的拜将流程。
  杨戬其实对这些礼法都不甚了解,散宜生便成了明日拜将的“总指挥”,按散宜生的意思,拜将应当“效仿黄帝时的礼乐之法”,杨戬也不知道当年轩辕黄帝是怎么拜将的,干脆就让散宜生全权负责了。
  一干周国老臣顿时忙碌了起来,也总算在伐商这件大事中,找到了他们能干的活……
  周都城彻夜不眠,各处似乎都在忙碌着。
  待与苏护约定好进驻青龙关这日,天刚拂晓,武王宫中就传来了一阵阵钟鼓之声。
  杨戬还没睁开眼,就被敖心珂催促着在被窝里爬起来。
  敖心珂拿出一件长袍仙衣,样式与周国大臣的朝服相近,细细的服侍杨戬穿上。
  “总算要开始东进了。”杨戬看着眼前为自己整理腰带的龙女,抬手将她拥入怀中,低声道:“等封神之战落幕,咱们就回梅山之中先腻上几十年。”
  后面,还有玄都之事,怕又是聚少离多,杨戬实在不忍心相告。
  敖心珂轻轻嗯了声,靠在他怀里静静的呆了一阵。
  “心珂?你哭什么?”
  杨戬听到了她轻轻啜泣声,连忙低头去看,敖心珂不知怎么,脸颊还有少许泪痕。
  她却抬手擦擦眼泪,轻轻摇头,“只是突然觉得夫君待我,若明月清渠,我嫁到家中,从未让我受过半分委屈,不管有何事总能想着我……我心中欢喜,有些感慨罢了。”
  “这有什么,莫要让娘她们看到,还以为我欺负你了。”
  杨戬笑着拍拍她肩膀,敖心珂脸红红的应了句,后退半步仔细打量杨戬的着装。
  “夫君的气度比刚来周国时大多了呢。”
  “那是,本真君也是有所长进的!”
  夫妻两人轻笑几声,就听杨府门前响起三声炮响,张伯时的大嗓门在府内囔囔:
  “二爷!周武王车架来府上了!二爷快出来看啊!”
  “夫君快些去吧。”敖心珂轻轻推了杨戬一下。
  杨戬轻咳一声,点点头,对敖心珂拱手道:“劳烦夫人顾好家中,为夫这就上战场了。”
  敖心珂像模像样的对杨戬欠身行礼,“老爷武运昌隆,百战百胜。”
  杨戬转身走出房门,大笑两声,直奔前堂。
  前堂中,梅山六友站成两排,吕纯阳、白泽、萧兰、大昂站在角落中看热闹。
  仙女成群结队,却敛去了自身气息;仙兵威武不凡,却换上了凡间的甲胄。——杨戬并不想在当世人皇面前刻意显摆什么。
  散宜生先行一步,入了前堂之中,杨戬刚好从后院走来,就要走出前堂去府外迎接。
  散宜生却抬手拉住杨戬,“丞相慢行,丞相慢行,今日丞相不可去外迎接,当是大王前来请丞相出府。”
  “还有这规矩?”
  “上古圣皇轩辕黄帝拜风后时定下的礼乐。”
  杨戬眨眨眼,刚要点头,武王已带着文武大臣入了前院,龙行虎步朝着前堂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