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兵王(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2138

  秦建国压根没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将目光投向秦风,冷冷道:“秦风,你仗着在部队学到的本事,在外面肆意妄为也就罢了,回到这个家里,你还不知收敛,一言不合就对你兄长大打出手,而且对你的长辈出言警告、恐吓!”
  “你眼里除了你老太爷,你爸妈之外,还有我这个爷爷,还有秦家其他人吗?你眼里还有家规吗?”
  “爷爷,我刚才说了,我是晚辈,你们怎么教训我,我都毫无怨言,但我不能容忍有人对老太爷出言不逊!要说家规,质疑、辱及长辈,这算违背家规么?”秦风脸色阴沉,针锋相对。
  “他们虽提及了你老太爷,但质疑的是你,远不到质疑和辱及你老太爷的地步,你不要偷梁换柱,给他们扣大帽子!”
  秦建国冷冷道:“当然,他们是有错的,但有错也轮不到你来做主!出手打人,出言警告,你把自己当什么了?一家之主吗?”
  “您所谓的做主,就是训斥两句吗?”秦风反问。
  “我怎么处理,还需要你来教我?”
  秦建国怒目瞪着秦风,大声训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天,你是因为你老太爷突然去世,情绪失控的前提下做了刚才那些事情,我可以原谅你,但从今往后,你若再做出类似的事情,家规处置——打断腿,从秦家除名!”
  “另外,我也警告你,从今往后,你自己惹的事自己兜着,不要指望有人给你撑腰,那绝不可能!
  相反,如果你的所作所为给秦家抹黑,依旧家规处置;如果你的所作所为触犯法律,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利剑特种部队随时会清理门户!”
  “爷爷,谢谢你的提醒,但我需要说明一点,你们从来没有帮过我什么,而我也从来不敢奢望你们帮我什么。”
  面对秦建国严厉的警告,秦风开口了,他的眼中有失望,有心寒,更多的则是决然,“你放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都会为我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我自己选的路,哪怕跪着也会走完!”
第424章
树倒猢狲散
  秦云山去世。
  这个消息传出,像是插上翅膀了一般,迅速传遍了朝野内外,引发了巨大震动。
  一方面,秦云山走得太突然了。
  真的太突然了!
  就在一个月前,他还乘坐专车离开秦家大院,前往广场纪念堂,祭奠伟人。
  那时候,他出现在新闻联播中,精神状态不错,身子骨看着也还好。
  几乎没有人想到,他会在一个月后突然离世。
  另一方面,对于华夏上流社会的人士而言,他们都很清楚,老人的离去对秦家乃至整个华夏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人死后不会立即下葬,古人讲究人死后经历七七四十九天就能投胎转世,这四十九天分为七个“七天”。
  而停尸的七天称为“头七”,头七的最后一天也叫“回魂夜”——在这一天里,死去的人会回到阳间来看最后一眼。
  按照古代规矩,人死后七天下葬,现代人为了偷懒、省事,将时间缩短为三天。
  经秦建国汇报组织与相关大佬沟通后,定于2018年2月7日为秦云山举办葬礼,地点定在八宝山殡仪馆。
  当然,秦云山的葬礼定在七天之后,不是因为讲迷信,完全是因为他的身份太特殊了,葬礼的规模堪称最高级别,很多大佬都要出席,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八宝山殡仪馆东邻八宝山革命公墓,创建于1958年,是燕京历史上较早的殡仪馆之一,后来几经大规模建设及改造,如今是燕京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的殡仪服务单位。
  秦云山的追悼会在殡仪馆的大礼堂举行。
  大礼堂位于八宝山殡仪馆内南侧,为燕京建设规格最高的治丧场所,其址原为八宝山殡仪馆第一告别室——2008年,第一告别室被拆除,在原址兴建大礼堂。
  大礼堂从远处看去,是一栋仿古建筑,带有浓烈的华夏历史底蕴和气息。
  2月7日,早上八点钟的时候,秦云山追悼会既追悼仪式准备工作就绪,停车场里停满了汽车,放眼望去,几乎是清一色的红旗,几乎全部挂的是军牌、官牌,每辆车的挡风玻璃右下角处都有各种各样的通行证。
  前来追悼秦云山的人们,下车后,通过指示牌步行来到大礼堂。
  大礼堂入口正上方,挂着“沉痛悼念秦云山同志”的黑色横幅,两侧则是对于秦云山的赞誉、评价。
  除此之外,四名全副武装的警卫,持枪站在大厅门口,所有宾客的身份进行验查。
  宾客通过检查后,进入大礼堂,迎面而来的是一条铺着绿色地毯的长廊,长廊两侧被栏杆连着黑布带隔离。
  按照安排,追悼会九点钟正式开始,届时那些站在华夏金字塔顶端的大佬会一同现身,参加追悼会。
  而在大佬们现身之前,其他宾客只能先在长廊两侧等待。
  礼堂内部,最前方有着六棵松柏,上面挂着秦云山的遗像,中间是一个花池,秦云山的遗体躺在花池中间,四周的墙壁上挨个摆着花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资格能将花圈送到礼堂内部的人,无一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虽然追悼会尚未开始,但包括秦风在内,所有秦家人全部都在。
  因为秦云山的追悼会堪称最高规格,他们没有像普通人家举办葬礼时那样披麻戴孝,只是披着白布,胸口戴着孝。
  他们站在礼堂里,没有人开口说话,全部都是一脸的悲伤与肃穆,等待着追悼会的开始。
  八点五十分,秦建国接到汇报,亲自走出礼堂去迎接宾客。
  以诸位大佬为首,宾客们井然有序地进入礼堂,然后依次排列而站。
  九点钟哀乐响起,追悼会正式开始,秦建国披着白布,带着孝,走到小讲台上。
  “感谢各位领导、同事和朋友前来参加家父秦云山的追悼会。”秦建国先是致谢,然后带头鞠躬。
  包括秦风在内,其他秦家人见状,也纷纷鞠躬致谢。
  “秦云山同志生于……”
  道谢过后,秦建国再次开口,诉说秦云山的一生,有战火纷飞年代的经历,也有华夏成立后的经历,还有退居幕后的经历,可谓是丰富多彩,功绩卓越的一生。
  十分钟后,当秦建国简短地叙说了秦云山的一生之后,以大佬们为首的宾客同时三鞠躬,然后开始依次绕花坛一周,对秦云山进行最后的送别,同时依次与秦家人握手,以示安慰。
  当然,宾客们并非与所有的秦家人握手,只是与秦建国、秦卫政、秦伟军、秦卫国和秦卫芳五人,至于秦风等晚辈则站在他们的身后。
  “建国同志,节哀顺变。”
  这是杨家家主杨琨的爷爷杨国涛,握住秦建国的手说的话。
  “建国,节哀。”
  这是李家家主李雪雁的爷爷李渊广的话。
  前者很正式,很礼节,后者很亲切,很遗憾,不同的话从侧面透漏着某些信息。
  除此之外,两人在与秦卫国握手的时候,都将目光投向了站在秦卫国身后的秦风。
  前者目光平静,宛如一摊没有波动的死水,后者目光复杂,各有深意。
  “卫国,节哀顺变。”
  苏儒林、苏文父子两人也在宾客之中,其中苏文不但与秦卫国握手,而且还特地停下脚步,开口安慰。
  苏家和秦家关系密切,很多程度上是因为苏文的妻子李淑琴和秦卫国的妻子周玲是闺蜜,她们以军医的身份一起奔赴过越国战场,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共同经历过生死。
  秦卫国点点头,默不作声。
  苏文松开秦卫国的手,然后将目光投向秦风,目光中充斥着担忧。
  担忧,是因为,他知道,暂且不提秦云山的离世会对秦家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件事对秦风本人而言,影响巨大。
  整个华夏上流社会都知道,秦风是秦云山的掌中宝、心头肉,反之秦云山也是秦风的最大依仗。
  如今,秦云山离世,秦风等于失去了靠山。
  除此之外,他还听说,秦云山离世当天,秦家内部发生争执,秦风与秦建国等人对峙、翻脸。
  在他看来,原本秦建国等人就不待见秦风,没有给予秦风任何资源和支持,如今秦风与他们闹翻脸,未来更不可能得到秦建国等人乃至整个秦家的支持了!
  不光是苏文,王家家主、王梦楠的爷爷王忠国同样很复杂地看了秦风一眼。
  “树倒猢狲散,秦云山这一走,秦家其他人暂且不说,秦风未来的日子难过了。是时候,让梦楠跟他有个了断了。”
  王忠国收回目光后,心中如是想着。
  对他而言,之所以同意秦风与王梦楠交往,除了因为王梦楠对秦风一片痴心以外,更重要的是秦风的身份。
  秦家少爷。
  秦家老太爷最器重的重孙。
  这两个身份,让他明知秦风与李雪雁有婚约的前提下,任由王梦楠与秦风发展,是想看看王梦楠能不能幸运地取代李雪雁,嫁入秦家,成为秦家媳妇。
  而如今,随着秦云山离世,秦风与秦建国等人翻脸,他知道,即便王梦楠真的能够取代李雪雁,嫁给秦风,对王家而言,也没什么意义了。
  而在苏文、王忠国之后,还有很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秦风,目光中充斥着好奇。
  “失去靠山,家族孤立,秦家青年该何去何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21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