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秦(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290

  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家互融?
  “法家也好,儒家也罢,就再加上那个出世的道家,都要先吃饱了肚子才好说话罢?说到根基,只怕无过农、工两家。老夫以为,入院的学子不分男女贵贱、出身高低,第一就要学会种田……”
  “种田?若是凤鸣书院教出的学生都去种田,做先生的还有什么脸面?许子,你那套农事兴国的理论还是不用说了,粮多固可安民,也能令各国野心频生,引发连绵战火呢……”
  众人齐齐白眼,没人去搭理许行,只顾继续激烈论辩;其中论辩最激烈的就是儒法两家,公输清虽然也列坐,倒是没有参与这种无谓的争论,在他看来书院学子学习哪家的经典并不重要,心灵手巧才是根本,公输家之兴,当在凤鸣书院也。
  公输家不能再墨守成规了,为什么总是被墨家压制,就是因为不肯将手艺传于外姓人,甚至连本族中的旁出庶子也无法得到真传;这样下去万万不成,如今正好借凤鸣书院选拔天下贤才,将公输家的手艺发展到巅峰,祖上班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那就是制造出可以比奔马更快的车子和能够飞行在天空的木鸟,这样伟大的想法是否能够在自己的手中实现呢?
  “各位不必再争了,我观百家虽有纷争,却也有互通之处。儒家法家虽为朝堂之政,可墨家主张的兼爱大同又何尝不是儒法两家追求的最终目标?道家看似出世,实是先求世上无争、而后人方无为,更似儒家追求的垂拱之治。所以外王而内法。以法治国。以德求全理法之人,才是治国经民的大道所在……”
  “各位固于己见,岂非是钻进了牛角之中、越走道路越窄麽?孟夫子请想,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与法家所主张的‘公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又有多大的区别?慎子和左庶长是法家名士,追求的最高目标则是‘君明则国愈强、君不明而国不见弱’。这就是虚君之意,有没有君主、君主是周公还是商纣,都不会对国家造成太大的影响;虚君则君无为,岂非也是源于道家的‘无为’之说?各位学宗,其实条条大路都是可以通向周王室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规划这些道路,让它们相互连接,成为一条捷径,各位又何需争论?”
  “白子此言虽有牵强之处,倒也十分有趣……”
  听了白栋这番话。诸子学宗不觉陷入沉思。
  所谓当局者迷,儒法墨历来是争论最激烈的三家。可就算贤如孟珂颜俭,也不会真正思索百家是否有互通之处,有时自身受到别家的影响,嘴上也是绝不会承认的,更没有白栋多出了两千年的阅历。
  在先秦之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汉代的统治者其实就已尝试过‘百家融合’的治国手段。后人只知汉初是尊崇黄老的‘无为之治’,却不知道家只是提出了一个无为的口号和目标,并没有与之相呼应的实现手段;汉代所谓的‘无为’其实只是一个表象而已,也就是法家的‘虚君’和儒家的‘垂拱大治’。
  汉初实现无为政治的手段就是‘外王内法’,外行王道,内以法治;只是有了前秦的教训,汉法就温柔了许多,最终体现出‘无为’的表象。这可不是道家理论中的无为,而是儒法道三家思想为主、农工手段为辅的治国手段,让华夏大地得以从连年战乱中修养生息,两汉也因此得了六百年天下,‘汉’更是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代名词。
  在白栋看来,百家鸣于先秦,却是惠于两汉,不过汉代的历史实践并非孟珂和卫鞅他们可以看到,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了,好在这些都是当代大贤,一旦被自己捅开了窗纸,就必然会引发他们的思考。现在不能接受没关系,有的是时间来改变他们。
  “白子所言颇为发人深省,依你之意,是要将百家学说齐鸣于书院,没有主辅之分?如此说来,这书院的招生考试就要有趣多了……”
  孟珂其实是个伟大的‘改革者’,若说颜俭和漆雕藐属于‘旧儒’,他这个几乎自立一派学说的儒家民主派人士就是‘新儒’,脑筋更比卫鞅慎道这类法家人物来得灵活,所以对白栋的话理解最深。
  “不错,书院考试会直接剔除一家之士,也就是那些秉承一家学说、旧念难破的士子。所以颜老先生家的子侄可以到书院做先生,却万万做不得学生……”
  白栋的思路很怪异,以百家名士为师,却不肯招收执念太深的学子进入书院,这让嬴渠梁和骊姜很难理解,可孟珂他们却是微微点头。
  其实白栋要的就是一张张白纸,读过诗书春秋没关系,这是为学的基础,却不可陷于一家之见;因为心中一旦有了成见,就很难接受书院的教育,成为白栋理想中可以‘融会百家’的大才。
  融会百家这种高大上的事情在众位学宗看来是非常困难的,虽然这种想法颇为让人期待。作为百家理念的坚守者,孟珂不可能去研究法家三派,并且为其摇旗呐喊;卫鞅和慎道更不可能认同儒家的理念,什么是儒家?在他们看来儒家就是最大的骗子。
  所以无论白栋说得如何动听,诸子学宗还是会严守自己的理念,更不会去贸然尝试。不过白栋有志与此,似乎应该鼓励才是,而且白栋说得很清楚,若是他们肯留在书院为师,尽可传播自家学说,真有本事将学子拉入门中,书院也不会阻止。
  这小子哪里来的信心?不过管他能不能成功呢,凤鸣书院可是个好地方,而且住在这凤鸣别院里也极为享受。能在这里传道授业正是学派之幸;何况他们的好奇心已经被白栋勾起了。现在连颜老头儿都在憋坏。你不是说随便我等传播学派思想麽?我老人家年级大了,精力或者不济,却有一批好儿子好孙子,随便挑出一个来,就能把你的学生拐走一半,你小子信不信?
  这种心思卫鞅也有,而且比老颜俭更为功利。凤鸣书院虽是面向全天下招生,老秦学子毕竟还是要占了多数。这些人若有所成,日后必为老秦的骨干之臣,到时岂非都要尊他这个招生司领一句‘恩师’?
  看来慎道的提议还是应当考虑一下的,这次颜俭来了、孟珂和漆雕邈也来了,还不知墨家和兵家会否打书院的主意?如今最大的敌手就是儒家学派,慎道人单力孤,自己当不能坐视;变法固然重要,可强的却是老秦,如果在书院经营有成,强的可就是自身了……
  卫鞅表示自己不满足于只做一名招生司领。想用完了就扔,门儿都没有啊。这个亏不能吃,所以他也要做学院列师之一;卫鞅都表态了,孟珂这种原本还存了观望之心的人也就下定了决心。在齐国好是好,身份超然、田因齐更与他亦师亦友,可惜人心不古,圣道早衰,他的‘民贵’思想也最多就是嘴炮,现在各国国君重视的是霸道,最喜能在短期内强国强兵的法家人士,与其在齐国做个待遇优渥的闲人,怎比在凤鸣书院开学授课传播自己的思想?
  白栋身为天下名士,或有霹雳手段,却从不持一家之见,现在天下士子无论贵族寒门,有谁不会写两笔隶书、吟上几句新诗的?而且早在半月前,身在齐国的孟珂和慎道就已经听闻了凤鸣书院将要进学开院的消息,可见白栋功课做得极好;以他的号召力,不愁遇不到可教之子,这才是真正吸引他们远赴老秦的原因。
  看到这些天下闻名的学宗纷纷表示要留在凤鸣学院,嬴渠梁真是开心坏了,寡人倒要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说老秦文事不休,近乎于蛮夷戎狄?
  他才不管日后凤鸣学院教出的学生是哪家哪派呢,都是人才!儒家怎么了?指望他们变法强国是不成,王道思想就是个屁;可儒家出来的人个个都能克己守礼、清廉自守,虽然缺乏卫鞅这样的魄力,做个县令郡守什么的还是能够胜任的。
  法家收天下之财,儒家收天下之心,墨家会画个饼、引领天下人之念,工家则在改良天下人的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可是白栋《思学》上的名篇,嬴渠梁喜欢着呢。
  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了兵家人物,老秦现在缺少的不只是文士,还有名将。关中无大将、车英子岸为先锋,这是嬴渠梁心中永远的痛。
  “呵呵,既有诸子相助,凤鸣书院自当鼎盛一时。有件事我是要提前说明的,凤鸣书院不会白白用人,除有佳宅相赠,还有执教之资,颜老先生就以每年万金计算,其余各位都是每年八千金的教资如何?”
  糖衣炮弹是最管用的东西,白栋是拿定了主意要将这些大贤学宗留在老秦,凤鸣书院就是你们的归宿,以后就不用乱想了。
  一年八千金可不是个小数字,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没钱能行麽,还不是子贡掏得腰包?听到白栋肯出钱,连老颜俭都笑成一朵花儿了。
  “呵呵,各位既是书院聘请的列师,以后就只管教授学子,诸如书院管理、学子的课程安排,那就是小子的事情了,还有这入院考核的试题,也不需各位过问,各位应当不会反对吧?”
  “选拔学子的考题我们也不能过问?”
  老颜俭看了白栋一眼:“你小子该不会出些稀奇古怪的题目难为那些学子吧?我老人家可先说明白,要是你招来一些不成器的学生,我可不教!”
  第二百六十章
天下第一大方
  一大早凤鸣书院前便是人声鼎沸,无数士子簇拥在书院门前看榜。这个时代科举未兴,发榜还是件十分新鲜的事情,尤其这榜单上还不是入学名单,只是对考试资格的一种认定,就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了。
  若不是听说了天下学宗入驻,书院更是破天荒招收女学子,才不会受这等奚落呢?报名考试还得填写什么身份名证,说明出身所学才成,天下还有这样招收学生的?简直闻所未闻!等到一样样按照人家的规矩做了,最后居然还上不得榜单,连个入学的资格都没有?更是气煞了不知多少人。
  “耻辱,耻辱啊!本士子是韩国名士,幼从子夏夫子一脉,能通经论史!如今榜上尽多无名之辈,像我这样的人却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真不知道这个白栋在想些什么!”
  “我是稷下名士田常,曾经上书齐侯建议变法革新。慎子见到我,都说我是田氏凤雏,早晚要鸣于天下,我这样的人居然连考试资格都没有,岂非更是要笑掉天下人的牙齿麽?白子名动天下,本以为他该是个有慧眼的,原来不过如此,我就不该来到老秦!”
  “田常,你还是算了吧。以你的资历声望,在齐国还怕不得伸展?为何却要巴巴地来到齐国?难道也如我等一般,是看中了那二十名女学?呵呵,你也是姓田的,怎就不肯学学你那位同氏的兄弟,也做一位人人夸奖的柳下惠呢?”
  “田某岂如尔等所想!”
  田常冷哼一声,他却不是个贪恋美色的。只是与某些士子一般。听说了白栋的名声。很想借这个机会拜了这位强硬的恩师;有了这位谈笑灭南墨的强横恩师在,日后就是周游天下也更有底气,更何况凤鸣书院的‘师资力量’强大、环境优美藏书众多,也让这些士子们心向往之。
  “算了算了,不让考就不考,难道天下就只有这一家凤鸣书院不成?我倒是要看看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得到了考试资格?甘升、杜明、木京……听说卫鞅曾在栎阳城门立木取信,赚了百金的就是这个幸运小子罢?我可是老秦人,知道甘升就是上大夫甘龙之子、还有这个杜明。更是左司空杜挚的独苗儿……好啊!老秦人都知道白栋与甘、杜两家交好,他这是因私废公!”
  “算了吧,就连这凤鸣书院都是人家白左更一手兴建的,还说什么公公私私?有这时间不如看看女学榜单,猜猜我看到了谁,居然是赵国第一才女赵姬。听说她出身贵族,可惜家道中落,一身所学都是自然天成,身在邯郸‘兰芳闾’中,却从不肯陪酒卖笑。见客只论天下。据说老子隐没之后,天下人皆无处寻他。只说是仙去了,却有人在兰芳闾见他与赵姬论道;颜俭老夫子的大孙儿去偷偷见她,虽受家法责打却始终不悔;庞涓这样的狂暴之徒是从不去女闾馆的,自从见她一面便慨叹不已,当晚竟然醉宿邯郸,据说是一个人灌下了十斤猛烈的赵酒。这样一位大方名闾,书院竟然顺许她参试?难道白子也是听闻艳名,想要一亲那个什么泽?”
  旁边有人替他补充:“是一亲芳泽……”这个新奇成语是《白子新典》上记录的,还是当初白栋撰写到这里的时候,想起与苦酒的快乐,一时狂性大发而作。
  “除了这几个人还算有名,其余都是无名之辈,有些干脆就是出身白家蒙学馆。白子分明就是有私心,难道他白家蒙学馆教出的那些浅学之徒还能胜过我等?不公平!我要去见颜老夫子、孟夫子、慎子!他们既为书院列师,就该秉承公正,怎可容许白子如此妄为?”
  这名士子嘴中叫得极响,却不敢真的闯进书院,院门前站立的四名老军太凶悍了,一看就是战场上下来的猛人,读书人虽有六艺傍身,估计也是打不过的。
  “你是老秦人,难道还不了解白左更的为人?白子为国为家,当真是我辈读书人的楷模;我田常也一样没有获得考试资格,刚才也会埋怨他,不过若说他有私心却是大错。你们再仔细看看这获取考核资格的四百六十九名男女学子,难道就没有发现微妙之处?”
  田常渐渐冷静下来,仔细浏览过榜上名单,发现其中倒有大半都是文名寥寥之辈;在这个时代没有文名,那就意味着此人‘无家无派’、非儒非法非墨,不曾参与过争鸣。不过这与学问深浅无关,有些学问极大的人,却未必就是百家出身,只是读诗书春秋,对百家稍做涉猎,例如在朝为官的一些卿大夫和贵族家的子弟,就有很多是‘读书而不立家’。
  被田常提醒,落榜的士子们顿时发现了其中微妙,一个个叫起屈来:“还有这等事,原来书院喜欢的是‘无家无派’之人?难道我辈立家争鸣就错了,白子当年不也是与卫鞅论辩才得初鸣?这也太不公平了!”
  “百家各有偏执,唯无家方为明智。孔夫子曾说‘君子不器’,这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太大,不能用器皿来形容他们;百家虽大,难道就不是器皿麽?是器皿,就有天然困顿,所以儒家会去攻击墨家,墨家会去攻击法家,法家又来攻击儒家……看似一个个口舌生花,论辩得意,可是争论了几十上百年,又有什么结果?如果书院也变成这样,本姑娘宁可不入!可惜各位都是饱学之人,却偏偏想不通这一节,倒是要让我这个小女子耻笑了……”
  书院门前的小柳树下,停了辆粉色致致的香车;车厢开窗极大,四周垂以粉色薄纱,隐隐可见一个窈窕的人影正从车中走出。那仪态要多迷人就有多迷人。先伸出的是一条长腿。尖尖的莲儿上着的是白袜青鞋。动人脚踝一隐而没,还没等士子们看清楚,却就被下裳遮掩了。
  在场的可都是读书人,更有不少如田常一般的名士,见到这条腿子和玲珑小脚,却不觉都是暗吞了一口唾液下去,脑中只有她性感的足踝晃来晃去,猜测着那脚上的皮肤一定是如缎之柔、如玉之润。那足侧玉踝定是不粗不蠢、不蔓不枝,规矩整齐到了极点罢?
  “是赵姬!赵地才女、天下第一大方,所到之处,尽多裳下之臣,据说就连那位被白子平灭的邓陵子见了她也会立即变成乖乖的小羊儿。果然是名不虚传啊……若是能被她正视一眼,此生足矣!”
  “住口吧,你好歹也是孟西白三族中出名的人物,连个女人都不敢正眼看?快离我远些,丢不起这个人!”
  “不是不敢,只怕污垢了佳人……”
  赵姬面上蒙了张薄薄的黑纱。却更显皮肤白皙,五官无一不精致。尤其是一双妙目,竟如两眼清泉,能将男人女人统统陷了进去;这些士子原本是想偷看她的,却被她目光一扫,立即低下了头去,甚至就连田常这种敢于直接上书齐侯的稷下名士,也不敢直视她的双眼,正如那名士子说的,不是不敢,真会污垢了佳人的。
  这不是雌威,这是美丽的威力。赵姬一路走向书院,无论男子女子,人人都不觉避让她的容光,只有三个人是例外,一个是大家口中的幸运儿木京,一个是位美丽的少妇,一个是头上还梳着丫角的女孩儿,这个女孩儿对她甜甜一笑道:“姐姐可真好看啊,就像我的两位嫂嫂一样……”
  赵姬笑着摸摸这个女孩儿的头:“小妹妹也很好看啊,长大了一定美的不得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是白草儿,不过你叫我草儿就行了。人家也是来考试的,如果通过了,我们就是‘同学’了。”
  “你是白左更的妹子?那这位不知是苦酒夫人还是跳蚤夫人呢?”
  “我是苦酒。”
  苦酒深深望了赵姬一眼,以她的容色,竟也无法与眼前这个女子争辉,跳蚤应该不会输了她,可惜跳蚤只爱舞刀弄剑,说到吸引男人的手段,可就远不如这位赵姬了。
  “频阳夫人和白左更的妹子也要经过考试才能入学,仅此一事,便不知能够封住多少人的口了。夫人高义,当受赵姬一拜……”
  这就是聪明人说聪明话,以苦酒的身份,她若是坚持不参加考试,估计白栋也得妥协,可她并没有这样做,这就是深明大义的表现。看到白栋的夫人和妹妹都要正经参加考试才能入学,‘落榜’的士子们终于无话可说,虽然这考试资格来得太容易,可白栋能够做到这步,也真是让人佩服了。
  “大方太谦了,苦酒受不得。”
  苦酒笑着扶住赵姬,坚决不肯让她行礼,望着蒙面黑纱后的那张绝世容颜,心中说不清楚是喜是忧,只恨自己没有将跳蚤拉过来……
  “我不准备着急离开秦国了,必须要看一看最后是哪些人能够通过考试。尤其是赵姬大方,她如果通过了考试,难道真的会留在书院?那些男学子的运气也未免太好了些。”
  有人开始发出阵阵哀号,就连田常这样的稷下名士也在叹息摇头,已经改名为木京的木西京却是一身朴素衣裳,目光闪闪地站在人群中……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个圆淘汰三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2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