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282

  安娜抱着唐纳德,和凯瑟琳一起远远地望着正在不断地和宾客们相互致意的史高治和多萝西娅,突然觉得眼睛有点发酸。
  “别看了,安娜。”凯瑟琳说,“这个情况你早就应该有准备了,不是吗?”
  “是呀,”安娜用手抹了一下眼睛,努力的笑着说,“其实,多萝西娅小姐更适合她,不是吗?”
  这个时候,唐纳德突然大声的哭了起来。安娜赶忙抱着唐纳德走到了旁边的房间里,解开衣襟,给唐纳的喂奶喝。这个时候,大滴的眼泪开始从她秀美的脸庞上滚落下来……
第200章
第一船黄金
  后世很多研究美国历史的学者,都将史高治和多萝西娅的这次婚礼,视为南方重建的标志性事件,同时也将它视为民主党重新兴起的标志。因为就在婚礼后不久,民主党就得到了大笔的政治捐款。作为回报,民主党人再次在两院提出了降低关税的议案。当然,这样的议案,毫无疑问的被枪毙了。不过有关关税的问题,有一次成了可供争论的问题。
  在舆论上,共和党的反应一开始也和以前一样,指责民主党不爱国,不安好心,在这样的经济困难中,还想要让欧洲商品来侵占本国市场,这只会给美国带来损害什么巴拉巴拉的一大堆。
  但是民主党的反击选择的角度却是换了一个新的角度。民主党人纷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出共和党人未能与时俱进,还生活在几年之前,对美国的国力的发展一无所知。他们一项一项的对战争之前,和战争之后,美国的各种工业农业产品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进行了对比。然后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首先,美国的农业产品相对欧洲,在价格上依旧有明显的优势,除了茶叶等少量东西之外,绝大多数的美国农产品即使加上运费和关税,在国际市场上依旧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如果能够通过外交活动,换得双方共同降低关税的结果,那在国际竞争中,美国农业毫无疑问的将成为胜利者,而美国的农民们更是可以借此获得更多的收入。
  至于工业方面,情况就相对复杂一些。欧洲的很多产品的确在成本上有着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像共和党那样忘记了世界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在这几年中,美国取得了伟大的进步,在很多重要的基础工业方面,已经不弱于欧洲了,以钢铁为例,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美国钢铁的市场价格就已经低于欧洲了。由此为基础,包括造船,包括火车,虽然成本上还略高于欧洲,但是考虑到维修的便利,考虑到运输的成本,即使放开市场,它们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民主党人甚至在报纸上提出了所谓的“鲶鱼效应”(据某个不可靠的传说,谁这个故事是麦克唐纳夫人讲给安德鲁总统听的),认为,在现在,开放某些市场,还能更进一步的促进那些暂时落后于欧洲的企业的大发展。
  更何况,美国在工业上还有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方面,比如说在纽约塔的建造中,美国表现出来的在电力等方面的优势,相对于欧洲来说,简直就是压倒性的。所以,现在美国的工业完全已经成长起来了,相反,如今国内市场渐渐饱和,走出去占据国际市场,这是美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不得不说,民主党的这一轮宣传,相当的高明,虽然共和党找出各种专家用各种数据来说明美国的很多行业还无力和欧洲的工业产品相竞争。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民主党是在说美国的好,而共和党是在拼命地说美国的不好。嗯,虽然西方也有类似“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或者是“巧言令色鲜矣仁”之类的说法,但是,在任何时候,说好的,总是比说不好的在情感上更容易让人喜欢。所以这一轮的舆论对抗虽然没能改变美国的政策,但是对于民主党来说,它们却获得了相当的成功。
  ……
  到了六六年的五月初,阿拉斯加的冰雪开始融化了,矿区上覆盖着的皑皑白雪终于一点点的笑容了。开采黄金之前最后的准备工作终于可以开始了。
  首先是安全保障。鲍里斯首先将工人们全都招揽到了一起开会。
  “你们大家也早就知道了,我们到这里来,为的就是开采黄金。黄金是个好东西,人人都想要。只是我要告诉你们,这里的黄金已经有了主人。不要想着可以偷偷地带着黄金逃跑,你跑不掉的。雪已经融化了,从这里到不在我们控制下的最近的居民点有两千多公里,一路上都是无人区。死在路上了,没有人知道你是怎么死的。你们也许不知道,我们非常期待着你们盗窃了公司的黄金逃跑。因为,我们每次干掉这样的一个笨蛋,我们就都能得到一笔奖赏,这笔奖赏就是你偷出去了多少黄金,这笔黄金就直接在我们手里分配。这是公司允许的,所以尽管偷了黄金跑吧。为了确保能够赶得上那些给我们送黄金的好人,我们刚刚得到了支援——一群寻血猎狗,和一批战马。那些狗可不是你们已经熟悉了的只会拉雪橇的傻瓜狗,它们可以在十公里外闻到你们留下的气味,然后带着我们轻而易举的找到你们。有人看过《汤姆叔叔的小屋》吗?这就是那里面提到者专门用来追捕逃奴的狗。
  不过公司很仁慈,不愿意让你们有犯错的机会。所以用两道铁丝网将矿区和生活区全都围了起来。在这两道铁丝网之间,前几天你们和我们一起埋下了不少的地雷,那东西,踩上就会炸开,谁愿意碰碰运气,从那里往外跑倒也不错。只要运气够好,一个地雷都踩不到的可能也是有的。
  另外你们也都看到了围着铁丝网,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瞭望塔。塔上随时都有荷枪实弹的护卫守在那里。任何斯图翻阅铁丝网的人都会遭到枪击。
  你们也不要试图贿赂护卫,这倒不是因为我们不可收买。我们没那么正派。今天之后,任何人找到我,对我说,我搞到了一些黄金,我们一起逃吧。我都会很高兴的答应他,然后带着他出了矿区,再一枪打爆他的脑袋,那么那些黄金就完全合法的归我了。
  其实公司给你们的工钱很不少,而且吃饭穿衣都不与要用钱。老老实实的干两年,赚的钱也够你们到西部去买一块地当农场主了。为了避免你们犯错,每个人出工之前,需要到道洗浴室换上全套的工作服,等到散工之后,首先回到洗浴室换到全身衣服。任何人试图夹带黄金的一旦被发现都会立刻被公司开除。开出之后,他将被没收掉所有的公司发的保障用品,然后直接赶到矿区外面去。如果他运气好,也许能够一直走回美国去。如果运气不好,这可不关我们的事情。”
  即使是这样的措施,还是有人想要偷黄金逃跑,五月十日,还真有人试图带着黄金逃跑。结果,仅仅两天之后,那个人就被抓住了,他带出来的黄金都被黑水的护卫们,当众分了,就连他逃走的时候穿着的棉袄都被带回来了,上面甚至还带着血迹。至于那个家伙的下场,不用说,大家都知道。
  但是这还是没有挡住一些人冒险一搏的念头,此后又陆续有几个人在晚上逃跑,她们用自制的剪刀剪断了铁丝网,然后试图摸过雷场。结果,被护卫队发现了,一个人被护卫开枪打死,还有两个人被地雷炸断了脚。第二天一早,矿区的负责人宣布,这两个人因为盗窃行为被开除了。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这两个人被抬出了矿区,然后就丢在路边。显然这样的断了腿的人是无论如何都走不出这片荒原的。事实上,他们甚至都不敢离开矿区太远,因为在矿区外面,说不定还有人抛一点吃的过来,走到了荒野里,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不过,呆在铁丝网外面依然是非常危险的,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下起了大雨,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那两个人已经死在了外面。
  到了五月底,第一批黄金被送到了港口,在那里一条特制的快速运输船早就等在那里了。
  ……
  “多萝西娅,我们的第一船黄金已经出发了。”史高治笑嘻嘻的对多萝西娅说。
  “有多少,怎么运过来?”多萝西娅问道。
  “三吨多一点,刚好,两百万美元的样子。”史高治说,“从阿拉斯加用特制的快船海运,绕过麦哲伦海峡,最后到纽约。这条线路虽然长,但却最为安全。只是时间要长一点,虽然我们的船很快,但是还是需要三个月才能到。”
  “也就是说要到八月底才能送到?”多萝西娅说,“这也太慢了。这么长的时间在海上,会不会遇到海盗?”
  “这倒不是问题,不要说海盗,就算是海军,也没办法拦截一条速度高达27节的船,而且整个航程中,这条船都不会靠岸,海盗也无法准确的掌握他的行踪。嗯,为了能让它一口气跑这么远,两千多吨的船,几乎装的全是燃油。再装上水手,淡水,食物之后,能装的货物居然只有十来吨了。如果不是用来运黄金,那简直就是运什么都要亏本了。”
  “可惜还是太慢了。”多萝西娅一边望着墙上的大幅的世界地图,“居然要绕这么远。嗯,史高治,这一段有多宽?”
  史高治看了看,多萝西娅用手指着的正是巴拿马的那一段。
  “四十到五十英里吧。”史高治说。
  “我们什么时候去把这块地买下来,然后挖一条运河吧。”多萝西娅说,“然后收收过河费,绝对能赚大钱。”
第201章
欧洲的生意经
  “啊,巴拿马运河呀。这可是个好主意。而且那个地方乱得一塌糊涂的。”史高治说,“不过乱了才好,乱了才容易把那块地买下来不是。多萝西娅,你想得非常好。这件事……”
  史高治原本想说,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但是话到嘴边,他又突然想起,既然这个地方这么乱,要把它弄到手,就免不了会有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很凶残很暴力的玩意儿,什么杀全家呀什么的肯定少不了。这倒不是史高治不愿意让妻子的手上染上血什么的,而是像黑水这样的暴力机构,最好直接的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于是史高治说:“这件事现在还不急,我先让人组织一个考察团去看看再说吧。嗯,纽约塔那块儿还顺利吗?”
  “情况很好。”多萝西娅说,“刚刚大型蒸汽轮机系统长时间大负荷试验成功结束,在长达两个月的连续运行中,蒸汽轮机没有发生任何严重的故障,这个可靠性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往复式蒸汽机。而且根据计算,我们的这种蒸汽机,在热效率上也远远高于那些往复式蒸汽机。另外,发电机的运行也相当的好,我觉得,我们应该在我们自己的一些工厂里使用这些技术了。我找人计算了一下,仅仅是钢铁厂那一块,大量使用燃气轮机和电力,能够为我们节省下接近百分之三十的动力支出。”
  “这个你可以和卡罗尔谈谈,他吞下了不少的工厂,正在对那些工厂进行改造呢。”史高治说,“另外,新建的那个无线电报厂也要准备扩大产量了。因为欧洲马上就要打仗了,这一仗结束后,无线电台对于军队的作用就会变得和大炮一样重要。到那个时候,全世界的订单会像雪片一样飞过来的。”史高治说。
  “马上要打仗了?你怎么知道的?”多萝西娅问道。
  “只要看看最近这一年多,奥地利人和普鲁士人在步兵武器公司的订单,就知道他们在准备打仗了。”史高治解释说,“几年前,也就在意大利独立战争之后,普鲁士就立刻购买了麦克唐纳1857步枪的全套专利,开始给自己的军队换装。到了去年年底,林肯满世界的卖旧枪炮,奥地利又一口气买去了数以十万计的旧后装步枪,如果不是为了打仗,谁会一口气买这么多的旧步枪。”
  “那你觉得谁会胜利呢?”多萝西娅问道。
  “当然是普鲁士人。”史高治说,“普鲁士已经基本上工业化了,而奥地利最多能算是半工业化。普鲁士对于这场战争的准备,也比奥地利早得多,充分得多。除非有大国介入,否则他们没有不胜利的可能。”
  “那会有大国介入吗?”多萝西娅又问道。
  “应该不会有。因为大国介入会有连锁反应的。可能支持奥地利的只有法国。但是法国一支持奥地利,英国就会立刻站出来支持普鲁士的。因为英国的位置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有可能成为欧洲的支配性力量,就会对英国造成致命的威胁,英国就会毫不犹豫的打压他。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被称作欧洲搅屎棍的原因。英国人的国策就是让欧洲分裂。”
  说到这里史高治不由得想起了上辈子,他在论坛上总能看到一些黄皮纳粹诧异于二战时英国为什么不肯接受元首的和平诚意,宁可让自己充世界第一大国的宝座上滑落,也不愿意和纳粹德国实现和平,好让元首能一心一意的去打苏联。其实,只要站在英国的立场上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非常的简单。和纳粹德国和平,纳粹整合了欧洲之后,整体实力将对英国形成压倒优势。到那个时候,英国随时都可能亡国。而拼命和纳粹德国干,联合着美国苏联,一定能干倒德国,虽然世界老大的位置肯定要丢掉,但绝对不会有亡国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害相较取其轻,傻子都知道英国人该怎么干。
  现在也是一样,法国如果支持着奥地利打败了普鲁士,法国就成了欧陆老大,那就直接对英国造成了致命的威胁,所以,英国绝对会拼命地支持普鲁士的。
  “英国介入之后,普鲁士就一定能赢?”多萝西娅还没明白。
  “多萝西娅,看来也许我该给你补补欧洲形势的课了。”史高治说,“拿小三能力上和他叔叔差得很远,但却又一心要像他叔叔那样做皇帝。当年最支持他叔叔的是法国的农民,因为当年拿破仑皇帝不但对农民收的税少,还有各种各样的优惠和帮助。为了获得农民的支持当上皇帝,拿小三同样给了农民低税收和各种优惠和帮助。结果,他的政府立刻就没钱了。拿小三的政府一直饱受着缺钱的困扰,他们怎么是如日中天的英国人的对手。”
  “拿小三?这个称呼有意思。”多萝西娅笑了,“那么我们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多少好处呢?”
  “好处多了。先不说买武器,一旦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普鲁士就肯定会走上和法国争霸的道路。因为工业化了的普鲁士需要整个的德意志诸邦给自己做市场,而在殖民地竞争中失败了的法国,也需要德意志诸邦作为工业品的倾销地。这个问题,这些天来你一直在研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应该能有所理解,对吧?”
  “嗯,”多萝西娅点了点头,说,“于是他们之间会有一场战争,然后,我们就可以买更多的武器?”
  “这能有多少利益?”史高治笑了,“现在法国的力量还是明显要比普鲁士强的,应为法国的工业要更强。即使普鲁士赢得了对奥地利的一战也是一样。要击败法国,普鲁士就需要发展出更强的工业。因为只有用工业国才能打败工业国。而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不过我们手里的电气技术不是整好能派上这样的用场吗?在普鲁士进一步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的好处可远远不止军火那么点。”
  “只有工业国才能打败工业国?那我们的独立战争是怎么胜利的?”多萝西娅明显对这个结论不信服。
  “我们有法国支持,而且我们也不叫打败,我们只能说是打退了英国。这和打败英国的差别可大着呢。”史高治说,“但是将来普鲁士的那两次战争可就不一样的,眼下的这场打赢了,奥地利就成了三流国家,后面那场在打赢了,法国就要让出欧陆第一强国的位置。这才是打败了对手。向我们的独立战争,打赢了,英国一样是世界老大,这就只能叫做击退了,而不是打败了英国。”
  “嗯,这样说到也有点道理。”多萝西娅点点头,“不过这样看来,后面还有一大堆的生意可以做呀!嗯,等普鲁士击败了法国,英国人立刻就要开始压制他了,对不对?这甚至不是任何外交手段能够改变的。而且工业化之后是停不下来的,德意志范围内的市场肯定是不够用的,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只能到外面去找新的殖民地或者是彻底干掉法国了。可是世界早就被瓜分光了。要抢殖民地,就要对付英国,独占欧洲市场,就要彻底击败法国,但英国肯定会坚决的站在法国一边。这是他的根本利益决定的。所以,普鲁士人如果想让国内的工厂不破产,他们就必须打垮英国,才能最终获得整个欧洲的市场,以及殖民地。要击败他们,有需要更强的工业,嗯,然后这里面的买卖就更多了。啊,普鲁士真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我真是太爱普鲁士了!”说到后来,多萝西娅干脆笑出了声。
  “当那时候,他们就会和英国人法国人的联盟大干一场,这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止这场碰撞。最后他们两败俱伤,然后我们美国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摧毁英国人的殖民体系,把他们的殖民地的大门打开,为我们的商品赢得更大的市场。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市场!”史高治微笑着补充说,“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好几十年,但是我敢肯定,这样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它。我们的一切的计划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样的一个判断来做的。”
  “史高治!”多萝西娅很严肃的望着他,“我越来越觉得你比不是个人,完全就是个妖孽!”
  ……
  “刚刚从欧洲得到消息,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打起来了!”就在史高治和多萝西娅畅想了未来欧洲的美好钱景之后,才过了几天,黑水就送来了这样的情报。
  “消息可靠吗?”史高治问。
  “是通过我们的定势风筝电台传回来的,应该非常可靠。”邦德回答说。
  “你觉得这一仗谁会获胜?”史高治问道。
  “依据黑水的教官对两国军队的判断,在现在这样的,装备基本没有差距的情况下,我们都认为,意大利人主动发起进攻,获得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小。”邦德回答说。
第202章
败也大力丸
  说起来也是好玩,普奥战争的开场战斗居然是由意大利人对奥地利人。普鲁士的俾斯麦考虑得非常的美好:普鲁士和奥地利结盟,两面夹击,让奥地利人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嗯,你的,这边;我的,那边。(用手做一个两面夹击的姿势)奥地利,死了死了的有!”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超级骨感。俾斯麦肯定想不到,他的这个夹击奥地利的计划,会失败得那么快。而从此之后,普鲁士——德国,就不断地在战争中被人家两面夹击。就像黑水预料的那样,在采用了相同的武器后,意大利人的战斗力就不太可靠了。尤其是在主动进攻的作战当中,表现得就更成问题。
  在俾斯麦看来,意大利军队人数众多,武器也算精良,而且上次战争中的表现也很给力,所以俾斯麦对意大利人是寄予了殷切的希望的。然而出乎普鲁士人的预料的是,由于长期依赖于“大力丸”的激励,甚至平时训练都是如此,所以意大利人对于“大力丸”的耐受性大大地提高了,到了现在,通常剂量的“大力丸”的效果,已经很不明显了,相反,“大力丸”的成瘾性的后果倒是越来越明显。嗯,现在,各国军队实际上都知道“大力丸”有成瘾的问题了,虽然不像吗啡类的玩意那样毒瘾一发作,就浑身疼痛,痛得满地打滚,但是深度抑郁症的效果,那也是杠杠的。
  不过,考虑到“大力丸”在战时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嗯,各国的政府呀,军队呀,都把这个秘密放进了保险柜,然后还加上了好几道锁。至于民用的?嗯,因为分量很小,所以目前还没有大面积的成瘾性的问题。偶尔有个别不对劲的,也绝对泄露不了机密,反正能造成身体不舒服的原因太多了,谁知道,他整天提不起精神,浑身不舒服,是不是吃了那些加了一大堆的含汞化合物的奶酪的结果。在那个时代里,能把人吃得智商狂降,甚至是半身不遂的玩意儿真是太多了。嗯,所以,现在压根就没人提出“大力丸”上瘾的问题,而那些上了瘾的家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大力丸”上瘾。
  但是在战场上,意大利人长期滥用“大力丸”的问题就出来了。现在给士兵们常规的吃一点,完全没啥效果,于是意大利的将军们就把麦克唐纳化学和医药公司的说明书丢到一边,然后毫不犹豫的下令:“旦日四倍饷士卒,为击破奥地利军。”然而,意大利军官没注意到的是,因为为了平时训练方便,他们给士兵们吃的“大力丸”在分量上本来就已经是说明书分量的1.5倍了,如今上面下了命令,下面的人也没搞明白到底是说明书的四倍,还是平时的四倍。管他呢,就按平时的四倍吧。于是发起进攻前,意大利人一口气就吃下了说明书分量六倍的“大力丸”。
  事实证明,大剂量的使用药物,效果还是灰常灰常的明显的。六倍的“大力丸”吃下去,意大利士兵立马就燃得一塌糊涂。嗯,上面根本没有下令冲锋,只是指挥官举起了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管不住自己的士兵们就呼啦啦的都冲了上去,上面还没下令开炮,只是指挥官举起手扶了扶帽子,炮兵们就一口气把炮管都打红了。反正就是整个的军队完全的彻底的失控了,数以万计的狂躁性精神病患者拿着步枪连弯腰隐蔽动作都不做,就直挺挺的朝着对面的奥地利人的堑壕阵地冲过去了。
  事实证明,神经病人什么的上战场还真是不靠谱。被大剂量药物弄神经了的步兵们拼命地朝前冲,往前面乱放枪,嗯,打死了不少比他还疯得厉害,以至于都冲到他前面去了的狂躁型神经病。神经病了的炮兵就更要命了,先是乱开炮打翻了一大堆的自己一方的炮兵,然后又一不小心,把大炮弄炸膛了。
  面对着乱得就像是公元前的维京蛮子一样的意大利人,奥地利人先是吓了一大跳。有些指挥官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只好狠狠的掐了传令兵一把,好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