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82

  “只要改成用中间发火弹,扩大一下口径,就是一把很好的左轮手枪了。可惜通透式弹巢的专利已经在人家手里了,要不然,直接走柯尔特蟒蛇的路,让柯尔特无路可走。这该有多美。不过既然没办法弄出柯尔特蟒蛇,那要不要把鲁格P-08或者是TT-33搞出来,让德国佬或者俄国佬无路可走呢?”只要材料水平能有保证,对于上辈子当过武器工程师的史高治来说,搞出这两样东西倒也不算特别难。
  在这段时间里,史高治在克利夫兰四处考察,为自己的下一步行动做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史高治拟定了几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一家叫做“斯特鲁”的猎枪厂。这是一家主要生产前装式的火帽猎枪的工厂。在目前,这家公司的状况虽然说不上好,但也不坏。重要的是,这家企业已经有十来年的历史了,厂子里面有一些技术还算不错的技术工人。
  展望几年后注定会发生的内战,赶快把毛瑟步枪山寨出来,才是最为重要的。这家猎枪厂的各种设备都还不错,稍作调整就可以用来生产步枪,而它在后世毫无名气,这也说明这家企业顺利的活过即将到来的危机的几率并不算高。一旦危机降临,依照计划,应该是刚刚赚了一笔大钱的史高治正好可以把它收购下来,然后依托这家企业作为他的发财计划的起点。
  除此之外,史高治还抓紧时间在家里画起了计划中的各种武器的设计图。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了,一转眼就到了五月下旬。史高治他们的投机能不能大规模获利,谜底就要揭开了。随着小麦成熟的时间日益临近,洛克菲勒也越来越紧张。好在在克拉克从欧洲寄回的信件中,得到的基本上都是好消息。欧洲的气候条件一直很好,各个小麦产区的小麦涨势都特别的好,丰收几乎已成定局。这样的消息给了洛克菲勒和史高治很大的鼓舞……
  这一天,史高治呆在自己家里画步枪的设计图纸。
  “嗯,就是这样的!”望着自己画出来的步枪旋转锁闭机构,史高治很得意于自己的作图技巧基本上没什么退步。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却传来了很急促的敲门的声音,同时还传来了洛克菲勒焦急的呼喊:“史高治,史高治,快开门!”
  “怎么了?我就来!”史高治赶快站起身来,麻利地将图纸收进抽屉里,然后来到门前,打开了门。
  洛克菲勒正站在门口,喘着粗气,大滴的汗水正从他的头上滚落了下来。洛克菲勒也顾不上擦汗,就把一份报纸塞到史高治的手里。
  “11日印度叛军攻克德里了!”洛克菲勒大声喊道。
  “不要惊慌!进来说话!”史高治皱了皱眉毛说。
  洛克菲勒似乎也注意到了这样激动对处理事情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跟着史高治进了门。
  1875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史高治上辈子读中学的时候也学习过,因为这场起义的导火索很特别,所以留给史高治的印象还特别深。当时,统治印度的东印度公司用猪油或牛脂做润滑油涂在来福枪的子弹上。而在装子弹之前,士兵必须用牙齿咬破来福枪子弹的弹壳,印度雇佣军中的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顾忌用嘴接触这些禁忌动物的脂肪,所以拒绝使用这些子弹。而东印度公司则对这些印度士兵进行镇压,结果导致了这场几乎席卷了整个印度的起义。
  史高治知道洛克菲勒在担心什么,印度发生了这样的规模的起义,那么不但印度出产的小麦指望不上了,甚至为了镇压这场起义,英国人还需要准备更多的粮食。这就意味着整个国际市场上的小麦的供给减少了,相反需求却增加了。而这对于做空小麦的史高治他们绝不是什么好消息。当然,因为预知了这件事情,同时也预知了这个变故并没能阻止粮价跳水,所以史高治表现得相当的镇定。
  “先喝杯水,冷静一下。”史高治看着洛克菲勒坐了下来,就递给他一杯水。
  “谢谢。”洛克菲勒接过杯子一口气把杯子里的水喝了个光。
  “史高治,你怎么看这件事情的影响?”喝完水后,洛克菲勒平静了一点。
  “不会有太大影响。”史高治在洛克菲勒的对面坐了下来,“印度虽然也种植小麦,但因为运费方面的原因,没有谁会绕过好望角去运一船小麦回来卖的。而镇压这场起义,英国人也不见得需要从欧洲运小麦过去。东南亚地区的稻米可以就近补给给被拍到印度执行任务的士兵。如果说,印度的起义会对那些东西的价格造成较大的影响,我想,首先是鸦片和茶叶,然后,棉花也可能受到一点影响,至于粮食,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影响。最多,不过是让那些做多头的,还在傻乎乎的盼望着粮食涨价的傻瓜们再高兴几天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我们也要准备好,交割的日期将近,我们也要准备再到芝加哥去一趟了。”
  ……
  “马拉,好消息呀!印度叛军又打赢了,看来英国人必须增派部队过去了,战争的爆发总是能带来物价,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涨,不是吗?我现在已经能够想象当那些运粮船从欧洲回来的时候,能带回多少钱了!哦,对了,沃伦·德拉诺那个傻瓜向你借了多少粮食?这又能让你赚上一大笔了吧?”那个胖子又在和那个瘦高个谈论生意了,由于深信自己将要大赚一笔,他们的兴致都很高,高谈阔论中,唾沫星子飞得到处都是。这就是几天后,史高治,洛克菲勒和沃伦·德拉诺再次走进芝加哥粮食期货市场时看到的情景。
  “嘿,看到了吗?沃伦·德拉诺和他的小神童合伙人来了!哈哈哈哈,沃伦,知道吗,印度打起来了!你这次肯定要完蛋了!”因为胜利在望,再加上觉得对方已经死定了,一些人干脆就撕下了面具,直接嘲笑起沃伦·德拉诺和史高治他们了。
  看着曾经风光的家伙完蛋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件普大喜奔的事情,就连那些没有机会借出粮食给他们的人也都跟着哄笑了起来。在笑声中,在口哨声里,还有人大喊:“今天下午,欧洲那边的交易情况就能传回来了。沃伦,要不要我帮你们三个提前找个牧师?”
  所谓找个牧师,无非就是为他们做临终的祷告的意思。在他们看来,这几个做空的家伙必然血本无归,估计只有跳湖的份了。
  “沃伦,听说你的几个女儿都长得很漂亮,你放心,我会帮你照顾好她们的。”更有人不怀好意的喊出了“汝妻子吾养之”之类的话来。
  “沃伦,你这个傻瓜,看看吧,今天价格又上涨了,又上涨了!”
  但这一切却并没有吓倒沃伦·德拉诺,他饶有兴趣的环顾了一下汹汹的人群,甚至还把手放在耳朵旁边,弯成耳廓的样子,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然后转过头,对着史高治说:“史高治,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这里不是粮食期货市场吗?什么时候改成养猪场了?你以前见过这么多就要出栏的肥猪在一起嚷嚷的场景吗?”
  “没见过。”史高治慢慢地摇了摇头,用充满了同情和怜悯的目光,环视了一下那些得意洋洋的家伙们,然后说:“他们可真可怜,马上就要进屠宰场了,还不知道呢。”
  “小子!你胡说什么?要进屠宰场的事你们这帮子笨蛋!不过考虑到我们从你们身上分到一块肉吃,我还是要感谢你们。”
  “就是……”不少人赶紧跟着帮腔。
  就在这时候,有人跑了进来:
  “第一批到欧洲的船回来了!”
第017章
收获的季节
  这一声喊叫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史高治他们,以及刚才还在忙于嘲笑史高治他们的那些家伙现在都转过头去,看着冲进来的那个人。无数双眼睛盯着那个闯进来的人,都加都急于知道欧洲市场上的粮食价格。
  然而,那个人在喊完了那一句之后,却没了下文。史高治看到,这个跑进来的家伙,脸色苍白得就像死人一样,他的胸腔剧烈的起伏着,发出呼哧呼哧的喘息声,就像是一个破风箱。他张开嘴,好像想要说什么,然后,腿一软,直接晕倒在地上。
  一群人都用了过去,有人在喊:“有水吗?快给我拿一杯水来!”还有人在喊:“谁有嗅盐?”“该死的,结果到底怎么样!”整个大厅乱成一团。
  史高治他们并没有围过去,他们甚至还向着后面退了几步,免得和那些围拢过去的人撞在一起。沃伦·德拉诺望了洛克菲勒一眼,他看到洛克菲勒一只手紧紧地捏着他的小本本,另一只手紧紧地握成了一个拳头,可以看到粗壮的血管从他的手背上鼓了起来,弯弯曲曲的就像是一条蚯蚓。
  “约翰,不用担心,欧洲那边的粮食价格一定崩盘了。”这个时候,史高治开口说话了,“从码头到这里,并没有多远的距离,他就算跑得再累,也不至于累成这样样子——这又不是马拉松。他之所以会晕倒过去,多半是因为这个消息给他带来的压力太大。所以,他带来的消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洛克菲勒转过头去,看到史高治的嘴角微微地向上勾了起来,露出了一种冷冷的,带着邪恶的快意的微笑。
  “说的对,这一局我们赢定了!”沃伦·德拉诺的右手握成了拳头,重重地拍在左手的手心上。
  这个时候,人群又骚动了起来,从那里传来了声音:“好了,他醒过来了。你们别围得太拢,透点气过来……他要说话了,你们都安静……”
  只是醒过来的那个家伙并没有立刻说话,反倒是像个女人一样呜呜的哭了起来。
  “怎么了?罗伊,你倒是说话呀!”
  听到这些,史高治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小麦价格……小麦成交价格只有……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多一点!”罗伊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的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声音并不大,但在这个时候,它却像一阵从最阴森的地狱里吹来的寒风一样,将整个交易所中的一切都冻结住了,整个的交易大厅立刻寂静得犹如坟墓。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这不可能!你一定是在和我们开玩笑是不是!印度正在打仗,粮食怎么可能跌成这样子?”一个人惊愕的喊道,要知道至阳的价格甚至都不够跨越大西洋的运输费用。
  “对对!这怎么可能!”四起的喧嚣声立刻打破了原本的沉寂。
  看到人们这样叫嚷,沃伦·德拉诺笑了:“史高治,你看这一幕戏剧是多么有趣,当注定的厄运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无法相信这是事实,而只会徒劳的挣扎,就像掉进了网里,被捞出了水面的游鱼,在空气中窒息挣扎。”
  “如果错的是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也会这样?”洛克菲勒说。
  “不会,我们不会这样。”沃伦·德拉诺一边说,一边轻轻地摇着头小声说,“王后死也死得崇高……”
  “王后死也死得崇高,你们会吊上支撑屋顶的横梁,挨个的抽搐,像鸫鸟裹进罗网……来,阴森森弹丸一样的小鬼,滚过来,尽可以在这里胡闹,把边角镶金的宰牲台摆好,斧子在银案边寒光闪耀。”跟着沃伦·德拉诺最后的那一句,史高治也轻声的吟诵了起来。
  “嘿,你们在说什么?我读书少,你们可不要说这些让我听不懂的。”轻松下来了的洛克菲勒笑了。
  “没什么,就是歌德的《浮士德》里的一段而已。描写回到了斯巴达的海伦和歌队得知自己将要被作为祭品送上宰牲台的那个片段。你不觉得这和现在很像吗?”史高治解释说。
  “不知道,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洛克菲勒摇摇头说,“但你们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史高治你以前说过的一句话:‘魔鬼其实不可怕,就怕魔鬼有文化’。”
  这个时候,有人又大喊了起来:“快看!又有一条船进港了,我认得,那是‘比尔牛仔’号,它从英国回来了!”
  史高治也朝着港口的方向望了过去,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几百米外一条飞剪船正在靠港。
  “快!快去看看!”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于是一大帮子人都从交易所里冲了出去,冲向港口。于是,不一会儿,港口的栈桥边上就围满了人。
  “我们要不要跟去看看?”洛克菲勒问。
  “还是不要去了。”沃伦·德拉诺说,“几个幸运儿出现在一群倒霉蛋中间,是很危险的事情。不是吗?大局已定,今天我们先回去吧。还有两天才是交割的时候,那时候,他们应该已经能接受现实了。”
  “嗯,德拉诺先生说得对。我们还是回去吧!”史高治也这样说。于是三个人也走出来已经显得空空荡荡的交易所。
  一辆马车正等在交易所外面,马车夫正饶有兴致的伸长了脖子,向着港口方向张望——显然,他已经进入到看戏状态了。而那边正不断地有叫喊声,哭泣声传来。
  德拉诺带着史高治和洛克菲勒向着马车走了过去,他向着车夫打了个响指,正在津津有味的看戏的车夫立刻就从看戏状态里切换了出来,露出了习惯性的恭敬的甚至带着谄媚的味道的笑容。
  “德拉诺先生,您要到哪里去?”那个车夫慌忙跳下车来,拉开了车门。
  “凯撒大酒店!”德拉诺一边等上马车一边说。接着他回过头,看了看史高治和洛克菲勒,于是又说:
  “你们现在住在哪里?上来吧,我让这车顺带着先送你们回去。”
  “好的,谢谢您了,法布雷西亚旅馆。”史高治倒也没有矫情,拉着洛克菲勒一起上了马车。马车夫等他们都上了车,就轻轻地关上了车门,然后爬上了自己的座椅,接着猛地甩了一个响鞭,马车就轻轻地沿着街道向着前方驶去。
  法布雷西亚旅店的位置,马车夫倒是知道,只是,这家旅馆不过是一家很抵挡的旅店,一般只有那些没什么钱的穷人才会住在那里。而凯撒大酒店则是一家高档酒店,住在那里的都是大富翁。比如现在一口气把自己的马车包下来为他服务一个星期的这位德拉诺先生,据说就是来自纽约的一位大富翁。真么想到,这样的大富翁居然和和两个住在法布雷西亚旅馆的人混在一起,有说有笑的。
  ……
  当天下午,芝加哥日报就刊出了号外:由于欧洲,尤其是乌克兰粮食的大丰收,导致欧洲粮食市场饱和,粮食价格全面跳水。随着这条消息最终被证实,芝加哥粮食期货市场上的粮食期货的价格也以恐怖的速度下跌,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有人在以更低的价格抛出粮食。粮食期货的价格下跌得好像比当年撒旦从天国坠入地狱还要快,以至于期货市场的工作人员甚至都来不及在黑板上写下交易价格。在这样的恐怖的局面下,抛售已经成为了一种彻底的恐慌,每一个人都把还没有来得及卖出去的粮食看作随时可以爆炸的定时炸弹,人们开始屈从于恐惧,而用便宜得不理智的价格不断的抛出粮食。这种抛售在第二天下午达到了顶峰。
  几个月前,德拉诺和史高治他们一起,动用了二十多万美元的资金,从一些商人手中,借到了在当时价值接近一百万美元的小麦和玉米,并立即经这批粮食抛售了出去,现在,归还粮食的时间到了。而同样价格的粮食由于现在的恐慌性的抛售,现在已经只值不到二十万美元了。
  “差不多是时候了吧?”洛克菲勒对沃伦·德拉诺说。他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这样说了。粮食期货价格的暴跌,不但吓住了那些原本看涨的投机者,甚至都有点吓着带头做空的洛克菲勒了。
  “德拉诺先生,现在粮食的价格已经跌破了成本了,已经没有什么继续下跌的空间了。我也觉得,我们可以买入粮食平仓了。”史高治也开了口。
  “嗯,的确差不多了,好了,我们买入粮食,开始平仓!”
  ……
  在这一次投机活动中,他们一共赚到了八十万美元。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当然,这笔钱的大头都被沃伦·德拉诺拿去了,因为他的投资最多,不过史高治和洛克菲勒的收获同样不少,史高治原有的二千美元变成了八千多美元,洛克菲勒的一千三百美元也变成了近六千美元,再加上沃伦·德拉诺为他们(包括还在欧洲的克拉克)提供的两万美元的分红,每个人又能够分到六千六百美元,从开始成立公司,到现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们每个人都赚到了超过一万美元!
第018章
格兰特的战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