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282

  “这是……”史高治首先将工厂里的主要的中高层干部找来和克罗尔见了个面。关于克罗尔将要代替史高治直接负责工厂的事情,其实大家早就有准备。所以当史高治告诉他们,今后克罗尔将直接主管冶金系统的消息的时候,并没有人感到很吃惊。
  整整一个上午,史高治都带着卡罗尔和凯瑟琳忙个没完。先是接见各个部分的管理人员,并让他们向克罗尔介绍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情况。然后就是在工厂的各个重要的车间里去视察。
  到钢铁企业的车间里去视察,可不像是出去郊游。车间里到处都是高温,到处都是巨大的噪音,所以,就连史高治也建议,凯瑟琳就不必去了,她可以在办公室里好好休息一下。
  不过,凯瑟琳却表示,她非常想去看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凯瑟琳自己明白,她只是不太愿意一个人呆在这间办公室里而已。凯瑟琳一直觉得在女性里,自己也算是胆子比较大的一个了,但是突然来到一个这样陌生的地方,如果身边再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那简直就太可怕了。所以,她只能选择紧紧的跟着卡罗尔,一步不离。
  然而真的走进了车间,凯瑟琳才发现,自己也许真的该听从史高治的劝告,留在办公室里,而不是跑到这里来。因为这里实在是可怕得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们首先来到的是矿石粉碎车间。这里轰隆隆的巨响使得凯瑟琳觉得头皮都直发麻。在这里,你根本就没办法说话,即使面对面的就像后世的台湾演员演爱情剧那样大吼大叫,对面的人也一样什么都听不到。
  “难怪他没有把那个一直跟着他的女秘书带来。”凯瑟琳这样想着,“他倒会心疼他的女秘书,却把我当成了牲口。”
  在这种环境下,就算是史高治这样的正宗的畜生也没法呆太久。他只是带着卡罗尔匆匆的打了个转,就离开了。
  走出了好远,大家才恢复了说话的能力。
  “天呀,这噪音太可怕了。我到现在还觉得在发晕。”凯瑟琳脸色苍白的说,“那些工人们整天在那里工作,他们怎么受得了呢?”
  “大部分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听力都很糟糕。”史高治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事实上,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措施来保护工人的听力了,比如缩短劳动时间,以及为工人提供耳塞。不过技术限制下,效果其实很有限。”史高治回答说。
  “凯瑟琳,你要不要回去休息一下。”克罗尔关切的说。
  “不,不用!”凯瑟琳说,“既然你能承受得了,我也能。”
  史高治诧异的看了一眼正做出一幅坚定的样子的凯瑟琳,心里想:“看起来,这个女人似乎有当做牲口来用的潜质呀。”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高炉和转炉炼钢,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史高治一行人总算是回到了家里。
  吃晚餐的时候,又累又饿的凯瑟琳觉得自己的腰都要断了,她必须努力的撑着才能保证自己不会从椅子上直接滑到地板上去。但是,晚餐老约瑟夫在场,所以她还必须打起精神来保持着贵族小姐的应有的风度。
  在老约瑟夫带头念完了祈祷文之后,晚餐就开始了。在英国贵族的家教里,晚餐时是不允许随便说话的。但是麦克唐纳家里似乎对这个规矩不是很在乎,比如史高治就一边吃,一边向老约瑟夫打听他钓鱼的情况,老约瑟夫在别人提到他的爱好的时候,也完全忘了规矩,父子两个居然在餐桌上聊起天来了。
  “这也……跑了一天,这个家伙还这么有劲头,真是个畜生呀!”凯瑟琳一边继续保持者优雅的进餐动作,一边在心里这样想着。
  很快晚餐结束了,侍者们上来收拾好了餐具。大家也都回到了各自的房间里。
  如果是昨天或者前天,只要一回到房间里,关上了房门,拉上了窗帘,克罗尔就会急乎乎的把凯瑟琳搂进怀里,然后就开始做那些想想怪羞人的事情。凯瑟琳对于这些事情也会是兴致盎然。然后今天,进了房间,凯瑟琳甚至连鞋子都没蹬掉,就一头倒在了床上。至于他的丈夫,也直挺挺的像具死尸一样的倒在了她的身边,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打起了呼噜。
  “明天还要去矿山和码头,明天该怎么办呀!”凯瑟琳无助的流出了眼泪。
第129章
用爱尔兰人的尸骨铺成枕木
  第二天一早,做好了英勇牺牲的心理准备的凯瑟琳早早的就起了床,她还专门给自己找出了一件便于行动的衣服。不过等到出门的时候,她就明白了,今天肯定不会像昨天那样辛苦了,因为她发现史高治让安娜也跟着去了。
  “一会到了矿山,我让安娜陪着你在办公室里等着。那种地方,我带着克罗尔去看看就行了。”史高治这样说。
  “谢谢了!”凯瑟琳回答说,“我会尽量不拖你们的后腿的。”
  “真没想到,史高治这个家伙会这样体贴别人。”凯瑟琳想,“可是如果他是个真的会体贴人的人,昨天他就不会硬拖着人家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跑了呀?”
  史高治当然不是个特别的会体贴人的人,说实话,昨天史高治虽然发现了凯瑟琳已经累得像条狗一样了,但是他并没有产生出多少的同情,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劳动量其实算不了什么。不要说他,就是安娜也能轻松的顶下来。
  所以昨天晚上,毫无心肝的史高治居然把凯瑟琳的状态当做笑话讲给安娜听。结果心肠软的安娜倒是对刚结婚,连蜜月都没能过,就被史高治当成牲口来用了的凯瑟琳表示了同情,而且细心地安娜也一眼就看出了凯瑟琳一直坚持着跟着他们而不是去办公室一个人休息的原因。于是也就有了史高治的那段很体贴人的表现。
  不过事实上,今天的行程本身也没有昨天那么辛苦。矿山只不过是去看看,认认主要的负责人。史高治可不会带着卡罗尔去钻矿洞,那实在是太危险了,万一出点什么情况,麦克唐纳家族就全完了。
  至于考察港口那就更是轻松了。总之,今天真没让凯瑟琳累着。
  到了下午,一行人完成了考察,准备打道回府了。史高治对卡罗尔夫妇说:“我就不和您们一起回去了。我直接去火车站,一会儿赶往芝加哥去。铁路那边有很多的事情还要我处理。这边就拜托你们了。”
  “这么急?”卡罗尔说。
  “是呀,时间就是金钱!”史高治回答说。
  太平洋铁路最赚钱的不是铁路本身,而是铁路沿线150米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32公里范围内的采矿权。随着铁路的建成,铁路沿线会不断的出现新的城镇,铁路沿线的土地价格也必然迅速上升,这里带来的利益要远远超过铁路本身的利益。至于32公里范围内的矿产开发权,这个也绝对是大有好处。
  比如说在后世,几乎全世界的地铁什么的都是政府在倒贴钱运行的。只有一个城市例外。这个城市就是号称东方明珠的李家城。他们的地铁为什么能赚钱?是票价特别的高吗?当然不是,票价太高,就没人坐了。李家城的城铁公司赚钱的秘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的老板李嘉诚总是会抢先拿下地铁线所要经过的地区的地权。然后地铁往那里一通,地价暴涨,自然就是利润滚滚。
  太平洋铁路也是这样,而且更重要的是,太平洋铁路是由两家公司来修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从东向西修,中央太平洋公司从西向东修。美国政府并没有规定他们在什么地方汇合,修到哪里汇合了就算哪里!这样一来,哪个公司修得更快,就自然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为什么原定要十四年完成的铁路,在历史上仅仅九年就完成了?为什么中央太平洋公司宁可把手里的华工当做一次性用品往死里用,而不考虑用死了一批再招相比让工人缓缓气再修成本更高?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候,速度越快,获得的利益越多。在这个时候,速度才是第一位的,什么安全,质量,统统要靠边。只要你能快速的把铁路铺通,哪怕刚铺完就有一大堆的问题需要重修,只要附近的土地和采矿权到手了,那就是最大的胜利!
  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此前的风波已经让他们的进度慢了很多。在历史上,因为有勤劳肯干的华工,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相比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而在现在,在史高治看来,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再出现了的。
  坐在开往芝加哥的列车上,史高治望着窗外的晚霞呆呆的想着心事。
  “嘿,史高治!在想什么呢?”依偎在史高治身边的安娜问道。随着她和史高治的关系的变化,现在在没人的时候,她已经可以亲昵的称呼史高治的名字了。
  “哦,没什么?要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调动那些工人们的积极性。”史高治回答说。
  “哦,你一定有办法的!好了别想那些伤脑筋的事情了。太疲惫了不一定好,有时候休息一下再想,说不定好主意自己一下子就蹦出来了。”安娜说。
  “嗯,是该休息一下了。”史高治微微一笑,同时伸出手搂住了安娜,说,“因为我已经有办法了。为了庆祝一下,安娜,要不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吧。”
  ……
  史高治的办法其实也简单,那就是给工人们用“大力丸”鼓劲,然后到了晚上再给他们用少量的海洛因——这东西少量用的时候有不错的镇定效果——可以用来保证工人的睡眠质量。当然,反复的用药可能会让工人们染上毒瘾的,进而可能让麦克唐纳目前最赚钱的东西其实并不象他们宣传的这样的没有成瘾性。不过史高治并不担心这个问题,他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不断地更换工人。在那些工人还没来得及出现明显的成瘾特征之前,解雇他们,换上一批新的工人,当然,每个人出现成瘾的问题的时间总是有区别的,如果有的人的体质本身就特别的嗨,一下子就上瘾了,那怎么办?
  那也不要紧,在这样大的工程中,死点把人,没谁会在乎的。在后来,法国人和美国人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时候,仅仅一条不到一百公里长的运河,就死了六七万的劳工。所以在修建长达数千公里的铁路的时候,工人们一路上风吹雨淋的,还要不时地面对印第安人的威胁,死点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那些提前染上了毒瘾的工人,嗯,史高治会给他们安排好一个天衣无缝的病死或者意外死亡的结果的。
  再说,被找来建铁路的工人的多都是爱尔兰移民。爱尔兰人嘛,典型的属于爹不疼,妈不爱的孩子。理论上,爱尔兰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但事实上,信仰圣公会的英格兰人从来就没把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当自己人。当年爱尔兰大饥荒的时候,英国人不但不加紧救助,还把爱尔兰粮仓里的粮食搬到英格兰去,还阻挠其他国家的救助,颇有趁机把爱尔兰人全都饿死算了的架势。结果小小的一个爱尔兰,就饿死了数百万人。
  既然联合王国这样对待爱尔兰人,爱尔兰人出了什么事情当然就不能指望联合王国会给他们撑腰了。而没人在后面撑腰,爱尔兰人自然就变得人尽可欺了。本来在美国,因为南方很有一些种植园主是爱尔兰人出身,多多少少还能给爱尔兰移民说两句话,爱尔兰移民在美国还不至于太受压迫。然而现在南方叛乱了,加上英国人一贯以来对爱尔兰人的压制,使得爱尔兰人中文盲之类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欧洲国家,爱尔兰人自然就越发没地位了。所以爱尔兰移民,哪怕死个几千人,哪怕你真的用爱尔兰人的尸骨铺成这条铁路的枕木,也不会有谁太关心的。至于偶然因为疾病或者意外死上几个,那越发的没人在乎。
  “用上‘大力丸’,那些爱尔兰工人的干劲估计就足以和中央太平洋公司的华工有的一比,甚至还会略有超出了。然后再加上我们的修路条件本身就比中央太平洋公司那边的好。这场竞赛我们赢定了!”刚刚做了一通运动的史高治全身赤裸的躺在豪华包厢的宽阔而柔软的大床上,他的右臂从同样一丝不挂的安娜的修长的颈部下面穿了过去,然后向回收拢,将安娜抱在他的怀里,同时却又不知怎么的想起了他刚刚在脑子里制定出的这个让他自己也颇为得意的完美的计划。得意之下,他又伸出左手,用手指头在安娜那微微颤动的山峰上话起了圆圈。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那些家伙,一准也会给他们手下的华工用大力丸的。说不定还会给这东西取个名字叫作花旗大补丸呢。我不能看着他们用我们的武器对付我们,所以向他们展开大力丸禁运是必须的,但这绝对是违背了自由市场的规则的。所以,我必须像一个办法。嗯,首先利用报纸揭露他们使用华工时的种种不人道的行为,站住了道德制高点,然后再宣布对违背了人类良知的家伙加以制裁,这样做,应该就能行得通了。”
  史高治就这样一边搂着安娜,一边想着心事,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第130章
遗留的问题
  修铁路的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物资材料的准备,运输,使用的工具,以及工人们的工作状态,组织人员的协调都会对修铁路的速度产生或正面或反面的影响。比如说,如果运输的条件不好,工人们即使劳动热情很高,也会因为运输条件的限制,导致进度被拖延。所以协调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史高治坐在铁路公司的办公室里,查看着各种相关的文案。看着看着,他渐渐地皱起了眉毛。
  “整个的进程怎么这么慢?”虽然史高治知道,这个时代修铁路的速度,相比后世,会慢很多。但是现在的这个推进速度还是让他非常不满。他决定亲自到现场去看看,找一找导致修路的速度过慢的原因是什么。
  ……
  “怎么又停下来了?”史高治问道。这已经是他的马车第三次停下来了。
  “麦克唐纳先生,车上的一根车轴断了。”马车夫回答说。
  “见鬼!需要多久才能修好?”
  “啊,麦克唐纳先生,很快的,有四十分钟就差不多了。”
  “那好,布鲁托,我们下去走走。”史高治对自己的保镖说。
  “好的,麦克唐纳先生。”布鲁托立刻拿起了自己的泵动式霰弹枪,打开车门,先跳了下去。这时候前后的那些车辆上的护卫们也都纷纷下了车,迅速的排出了防御的架势。
  史高治从马车上下来,脚刚刚着地,就猛地一滑,要不是在旁边的布鲁托赶忙扶住他,他差一点就要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道路上到处都是泥泞,重载的马车在道路上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迹,昨天这里下过了一场雨,于是这条沿着铁路的方向,临时建起来的马路立刻就变成了池塘。
  “真见鬼?路边的排水沟呢?这是哪个笨蛋修的路!”史高治大骂道。
  不过现在可没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接着史高治又问道:“距离工地现在还有多远?”
  “麦克唐纳先生,还有三公里左右。”一个人回答说。
  “给我换一辆车,我们继续前进。”史高治说。
  ……
  又花了好一阵子,总算是到了工地,只是这时的工地上并没有一点热火朝天的战天斗地的大干快干的场景。只有几十个工人无聊的在将要铺设路基的地方乱晃,还有一些人蹲在营地的门口晒太阳。
  “这里的负责人是谁?”史高治满脸愠色的问。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胖子诚惶诚恐的跑了过来。
  “麦……麦克唐纳先生?您……您找我有事情?”那个胖子把一顶旧帽子抓在手里,紧张地声音都打起了颤。
  “您们的工人怎么不工作?”史高治压住火气问道。这时候,布鲁托也靠近了过来,一边恶狠狠的盯着那个胖子,一边用手抚摸着手里的那支麦克唐纳泵动式霰弹枪。
  “啊,麦克唐纳先生,我……您……您听我解释,因为道路条件不好,用来铺设路基的石块和小石子都没有运来,所以……所以……”
  “所以你就让他们什么事都不干在哪里晒太阳了?”史高治恶狠狠地打断了他,“你叫什么名字!”
  “麦克唐纳先生,我……我叫菲尔,菲尔·罗宾逊。”胖子绝望的望着史高治,他很担心,从史高治的口里马上就会冒出一句“现在你被解雇了”之类的话,于是他赶紧补上一句:“先生,这不是我的错,公司以前一直都是这样的。而您还没来得及对公司的运行进行调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能做的只能是依照原来的习惯行事。先生,全美国的人都知道你是个慈善的人,您发现别人犯错误了,总会给他教导和改正的机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